直放站中国移动GSM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
GSM TD-L无线宽带直放站(1W 2W)产品规格说明书V1.0

深圳国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GSM/TD-L无线宽带直放站(1/2W)SGR-R3B1D-1/2(G_TD-L)/A3 V1.0产品规格说明书SAP编号:版本:V1.0生效日期:2015-3-10版权:深圳国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之版权属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批准不得随意复制外传。
目录1.范围 (1)2.参考标准 (1)3.执行标准 (1)4.整机射频指标 (2)5.整机监控指标 (4)6.安全要求 (4)6.1.接地导体电阻和连接电阻 (4)6.2.抗电强度 (5)6.3.通信口的抗电强度 (5)6.4.接触电流 (6)7.电磁兼容要求 (6)8.设备防雷指标要求 (6)9.设计及工艺要求 (6)9.1.铭牌、结构及接口要求 (6)9.2.工艺要求 (7)10.例行实验 (8)11.接口定义 (8)12.结构要求 (8)13.电源适应性要求 (9)14.通用技术要求 (9)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GSM/TD-L无线宽带直放站》的射频、监控技术指标以及整机的端口和结构等。
本文件适用于《GSM/TD-L无线宽带直放站》的产品设计、验证、生产、采购以及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
产品目录见下表:2.参考标准➢GB/T 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GB/T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GB/T 2423.9-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Cb: 设备用恒定湿热》➢GB15842-1995《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YD/T282-2000《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YD1139-2001《900MHz/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要求和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IEC60950-1999《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YDT952《900MHz 1800MHz GSM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3.执行标准本产品必须符合以下标准规定:➢《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功能规范1.0.1》➢《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1.0.1》➢《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数据需求规范1.0.1》➢《中国移动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技术规范1.0.1》➢《中国移动GSM数字直放站技术规范v1.0.0》➢《中国移动GSM数字直放站测试规范v1.0.0》4.整机射频指标表1 GSM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国移动GSM数字直放站测试规范v1.0.0》及YD/T 1337-2005《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之规定表2 TD-LTE(F频段)系统主要技术指标5.整机监控指标必须符合中国移动《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功能规范V1.0.1》、《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V1.0.1》、《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数据需求规范V1.0.1》、《中国移动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技术规范V1.0.1》,可接入目前的直放站网管平台统一管理。
直放站中国移动GSM直放站监控系统数据需求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W-003-2005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数据需求规范版本号: 1.0.12005-8-12发布 2005-8-12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 Repeate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 Data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s of CMCC目录范围 (1)引用标准 (1)术语定义 (1)缩略语 (1)1数据要求 (2)1.1网管数据 (2)1.2实时采样数据 (2)1.3设置数据 (3)1.5告警数据 (3)2直放站监控数据定义 (4)2.1设备信息和网管数据 (4)2.1.1设备厂商代码R001 (4)2.1.2设备类别R002 (4)2.1.3设备型号R003 (4)2.1.4监控版本信息R004 (5)2.1.5设备生产序列号R005 (5)2.1.6设备经纬度R006 (5)2.1.7查询/设置号码R010 (5)2.1.8监控参数列表R015 (5)2.1.9天线高度R016 (5)2.1.10站点等级R017 (5)2.1.11站点描述R018 (5)2.1.12直放站代码R019 (5)2.2实时采样数据 (6)2.2.1功放温度I001 (6)2.2.2设备的实际载波总数I002 (6)2.2.3下行输入功率电平I003 (6)2.2.4上行输出功率电平I004 (7)2.2.5下行输出功率电平I005 (7)2.2.6上行理论增益I006 (7)2.2.7下行实际增益I006 (8)2.2.8下行驻波比值I007 (8)2.2.9光收功率/光发功率I008 (8)2.2.10上行/下行信号旁路状态I009 (8)2.2.11信源信息I010- I015 (9)2.3设置数据 (9)2.3.1站点编号R007 (9)2.3.2设备编号R008 (9)2.3.3短信服务中心号码 R009 (9)2.3.4查询/设置电话号码R010 (9)2.3.5上报号码R011 (9)2.3.6监控中心IP地址及端口号R012 (9)2.3.7上报通信方式R013 (9)2.3.8日期时间R014 (9)2.3.9射频信号开关W001 (10)2.3.10信源小区识别码参照值W002 (10)2.3.11射频切换开关状态W003 (10)2.3.12功放开关W004 (10)2.3.13信道号W005/W006 (10)2.3.14工作频带的上/下边带信道号W007 (10)2.3.15移频频带的上/下边带信道号W008 (10)2.3.16上/下行衰减值S009 (11)2.3.17功放过温度告警门限W010 (11)2.3.18下行驻波比门限W011 (11)2.3.19下行输入功率欠功率告警门限W012 (11)2.3.20下行输入功率过功率告警门限W012 (11)2.3.21下行输出功率欠功率告警门限W013 (11)2.3.22上行输出功率过功率告警门限W014 (11)2.3.23直放站主动告警使能标志W015 (11)2.3.24日常切换数据组W016 (11)2.3.25节假日切换数据组W017 (11)2.3.26中心信道号W018/W019 (12)2.4告警数据 (12)2.4.1电源掉电告警F001 (12)2.4.2电源故障告警F002 (12)2.4.3太阳能电池低电压告警F003 (12)2.4.4监控模块电池故障告警F004 (13)2.4.5位置告警F005 (13)2.4.6门禁告警F006 (13)2.4.7自激告警F007 (13)2.4.8功放过温告警F008 (13)2.4.9信源变化告警F009 (13)2.4.10其他模块告警F010 (13)2.4.11本振失锁告警F011 (14)2.4.12上/下行功放,上/下行低噪放故障告警F012/ F013/ F014/ F015 (14)2.4.13下行输入过功率告警F016 (14)2.4.14下行输入欠功率告警F016 (14)2.4.15下行输出欠功率告警F017 (14)2.4.16上行输出过功率告警F018 (15)2.4.17下行驻波比告警F019 (15)2.4.18光收发告警F020 (15)2.4.19主从监控链路告警F021 (15)2.4.20外部告警F022 (15)2.4.21塔顶放大器告警F023 (15)2.4.22功放旁路告警F024 (15)2.4.23巡检上报F025 (15)2.4.24故障修复上报F026 (16)2.4.25开站上报F027 (16)2.4.26配置变更上报F028 (16)2.4.27射频电路故障告警F029 (16)3各类直放站所具备数据对应关系 (16)3.1宽带直放站 (17)3.2选频直放站 (18)3.3光纤直放站直接耦合近端机 (19)3.4光纤直放站无线耦合近端机 (20)3.5光纤直放站宽带远端机 (21)3.6光纤直放站选频远端机 (23)3.7干线放大器 (24)3.8移频直放站直接耦合宽带近端机 (25)3.9移频直放站直接耦合选频近端机 (26)3.10移频直放站无线耦合宽带近端机 (28)3.11移频直放站无线耦合选频近端机 (29)3.12移频直放站宽带远端机 (30)3.13移频直放站选频远端机 (31)3.14双向宽带塔放 (33)3.15双向选频塔放 (34)3.16光纤载波池宽带基站端机 (35)3.17光纤载波池选频基站端机 (36)3.18光纤载波池宽带远端机 (37)3.19光纤载波池选频远端机 (39)3.20双频光纤直放站直接耦合近端机 (40)3.21双频光纤直放站远端机 (41)3.22基站放大器 (42)3.23微型直放站 (44)4编制历史 (45)附录一:外部告警接口要求 (45)附录二:其他相关列表 (48)前言在移动通信迅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何种无线通信的覆盖区域都将产生弱信号区和盲区,而对一些偏远地区和用户数不多的盲区,要架设模拟或数字基站成本太高,基础设施也较复杂,为此提供一种成本低、架设简单,却具有小型基站功能的经济有效的设备---直放站是很有必要的。
直放站设备规范企业规范

直放站设备规范企业规范1. 引言直放站设备是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通信网络的性能,制定一套直放站设备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企业直放站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设备选型在进行直放站设备选型时,应根据实际通信需求和网络架构进行综合评估。
选择具有良好性能和可靠品质的设备供应商,并对设备的技术规格进行详细调研和比较。
2.1 技术规格设备的技术规格包括频段范围、支持的通信协议、传输功率、接口类型等。
根据实际的通信需求,选择适合的技术规格,以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网络的要求。
2.2 设备品质设备的供应商应具备相关的生产资质和产品认证。
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参考市场的评价和用户的反馈,选择具备良好声誉和可靠品质的设备。
3. 安装和调试直放站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调试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3.1 安装位置选择选择适当的安装位置是直放站设备安装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
应考虑到天线间的互干扰、信号传播以及安全等因素。
安装位置选择应根据工程师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文档进行。
3.2 设备连接在设备连接过程中,应确保连接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连接线要求完好无损,连接头要牢固可靠。
3.3 调试流程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应按照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调试指南进行操作。
调试过程中应注意记录相关参数和结果,便于以后的维护和分析。
4. 维护和管理为保障直放站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4.1 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的设备巡检、故障排除、固件升级等。
维护计划应由专业的运维团队负责执行。
4.2 故障排除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快速响应并进行故障排除。
排除故障前应进行详细的故障分析,明确故障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复。
4.3 数据备份设备的重要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5. 安全管理直放站设备在网络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安全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移动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技术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国移动直放站设备的网管接口技术要求,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统一管理。
网管接口是直放站设备连接到网络管理系统的关键接口,通过该接口,网络管理系统可以监控、配置和管理直放站设备。
2. 接口功能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主要具备以下功能:•物理链路建立与维护:通过该接口与网络管理系统建立物理链路,并保持链路的稳定和可靠性。
•数据通信:支持直放站设备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监控、配置和管理功能。
•配置管理:通过网管接口,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下发配置指令到直放站设备,实现参数配置和功能管理。
•告警上报:直放站设备通过网管接口将设备状态、告警信息等上报给网络管理系统,以便及时处理和维护设备。
•远程维护:通过网管接口,网络管理系统可以远程监控和维护直放站设备,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运维效率。
3. 接口规范3.1 接口类型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采用以太网接口,符合IEEE 802.3标准。
3.2 接口连接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物理连接采用双绞线连接,连接方式为RJ45接口。
3.3 接口速率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支持自适应速率,自动识别连接速率,最大支持1000 Mbps。
3.4 接口协议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栈,支持TCP和UDP协议。
3.5 接口安全性为保证接口的安全性,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应支持以下安全机制:•访问控制: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认证,仅有授权的用户可以接入网管接口。
•加密通信:支持SSL/TLS协议,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防火墙:支持对网管接口的流量进行访问控制和过滤,防止未授权的访问。
4. 接口功能描述4.1 物理链路建立与维护为保证网管接口的稳定运行,直放站设备应具备以下功能:•支持自动协商接口速率和双工模式。
•支持链路状态检测和链路断开告警机制。
•支持链路重连机制,能够自动重新建立连接。
4.2 数据通信直放站设备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遵循以下规范:•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发送命令请求到直放站设备,并获取设备的响应信息。
GSM TD-L无线宽带直放站(1W 2W)产品规格说明书V1.0

国人通信股份GSM/TD-L无线宽带直放站(1/2W)SGR-R3B1D-1/2(G_TD-L)/A3 V1.0产品规格说明书SAP编号:版本:V1.0生效日期:2015-3-10:国人通信股份本文件之属国人通信所有,未经书面批准不得随意复制外传。
目录1.围 (1)2.参考标准 (1)3.执行标准 (1)4.整机射频指标 (2)5.整机监控指标 (4)6.安全要求 (4)6.1.接地导体电阻和连接电阻 (4)6.2.抗电强度 (5)6.3.通信口的抗电强度 (5)6.4.接触电流 (6)7.电磁兼容要求 (6)8.设备防雷指标要求 (6)9.设计及工艺要求 (6)9.1.铭牌、结构及接口要求 (6)9.2.工艺要求 (7)10.例行实验 (8)11.接口定义 (8)12.结构要求 (8)13.电源适应性要求 (9)14.通用技术要求 (9)1.围本文件规定了《GSM/TD-L无线宽带直放站》的射频、监控技术指标以及整机的端口和结构等。
本文件适用于《GSM/TD-L无线宽带直放站》的产品设计、验证、生产、采购以及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
产品目录见下表:2.参考标准➢GB/T 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GB/T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GB/T 2423.9-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Cb: 设备用恒定湿热》➢GB15842-1995《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YD/T282-2000《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YD1139-2001《900MHz/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要求和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IEC60950-1999《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YDT952《900MHz 1800MHz GSM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3.执行标准本产品必须符合以下标准规定:➢《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功能规1.0.1》➢《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1.0.1》➢《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数据需求规1.0.1》➢《中国移动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技术规1.0.1》➢《中国移动GSM数字直放站技术规v1.0.0》➢《中国移动GSM数字直放站测试规v1.0.0》4.整机射频指标表1 GSM系统主要技术指标移动GSM数字直放站测试规v1.0.0》及YD/T 1337-2005《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之规定表2 TD-LTE(F频段)系统主要技术指标5.整机监控指标必须符合中国移动《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功能规V1.0.1》、《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V1.0.1》、《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数据需求规V1.0.1》、《中国移动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技术规V1.0.1》,可接入目前的直放站网管平台统一管理。
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1. 引言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为了提供更好的通信网络服务,保障用户的通信质量和体验,中国移动引入了直放站监控系统来监测和管理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状态和性能。
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的验收流程和规范,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功能符合相关要求,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监控系统设备验收准备在进行监控系统设备验收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1 设备验收人员设备验收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判断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验收人员应由中国移动或其指定的专业机构人员组成。
2.2 验收设备清单制定一份监控系统设备验收的设备清单,清单中应包含待验收的监控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等信息,以便于验收人员核对。
2.3 验收环境准备为了顺利进行设备验收,需要提供符合验收要求的环境,包括电源、网络连接等。
确保监控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与相关系统进行连接。
2.4 验收文档准备准备一份验收文档模板,用于记录验收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结果。
文档中应包含设备信息、验收人员、验收时间、验收结果等内容。
3. 监控系统设备验收流程监控系统设备验收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验收前准备在进行设备验收前,验收人员应核对设备清单,确认待验收的设备信息和数量是否与清单一致。
同时,检查验收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2 设备功能验收针对每个待验收的监控设备,验收人员应按照设备说明书或相关要求进行功能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设备的开机、关机、重启等操作,以及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情况。
验收人员应记录测试结果,并对不符合要求的功能进行说明和整改要求。
3.3 设备性能验收在功能验收合格的基础上,验收人员还需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数据传输稳定性等。
验收人员应记录测试结果,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性能进行说明和整改要求。
3.4 验收结果评价根据设备功能验收和性能验收的结果,验收人员应对设备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价。
精编【技术规范标准】中国移动GSM模拟直放站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中国移动GSM模拟直放站技术规范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中国移动G S M模拟直放站技术规范2011-9-2发布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3.1. 术语 (2)3.2. 定义 (2)3.3. 缩略语 (3)4. 设备性能要求 (3)4.1. 无线性能要求 (3)4.1.1 工作频段 (3)4.1.2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 (4)4.1.3 增益 (4)4.1.4 自动电平控制(ALC) (5)4.1.5 频率误差 (5)4.1.6 调制准确度 (6)4.1.7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 (6)4.1.8 带内波动 (6)4.1.9 噪声系数 (7)4.1.10 电压驻波比 (7)4.1.11 传输时延 (7)4.1.12 杂散发射 (7)4.1.13 互调衰减 (10)4.1.15 带外增益 (11)4.1.16 整机功率效率要求 (11)4.1.17 光波长及可应用的光纤 (12)4.1.18 光输出功率 (12)4.1.19 路衰减范围 (12)4.1.20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12)4.2. 电源适应性要求 (13)4.3. 环境适应性要求 (13)4.3.1 环境适应性要求 (13)4.4. 安全要求 (14)4.4.1 接地导体电阻和连接电阻 (14)4.4.2 抗电强度 (14)4.4.3 接触电流 (15)4.4.4 设备电源安全保护功能要求 (15)4.5. 电磁兼容要求 (15)4.6. 设备防雷 (15)5. 设计及工艺要求 (16)5.1. 结构及接口要求 (16)5.1.1 设备铭牌要求 (16)5.1.2 接口要求 (16)5.1.3 结构要求 (16)5.1.5 实现框图 (16)5.2. 设计要求 (16)5.2.1 器件选型 (16)5.2.2 中频滤波要求 (17)5.2.3 电路分腔要求 (17)5.2.4 双路功放要求 (17)5.2.5 散热要求 (17)5.2.6 整机跌落要求 (17)5.3. 工艺要求 (17)5.3.1 PCB设计工艺 (17)5.3.2 焊接要求 (18)5.3.3 装配工艺 (18)5.3.4 功放工艺 (18)6. 监控管理要求 (18)7. 编制历史 (18)附录A 指标分级标准 (19)前言本设备规范参考了通信行业标准YD/T 1337-2005、YD/T 952-1998和YD/T 833-1999,并根据ETSI EN 300 609-4 V8.0.2(2000.10)、3GPP TS 51.021 V7.0.0 (2005-09)和当前直放站系统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编写。
中国移动GSM数字直放站设备测试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G S M数字直放站设备测试规范T e s t i n g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G S MR a d i o D i g i t a l S i g n a l R e p e a t e r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为确保中国移动通信建网工程建设质量,本测试规范作为测试验证GSM 900MHz/1800MHz 数字直放站和GRRU设备质量依据,为该类设备选型提供技术保障。
本测试规范规定了GSM 900MHz/1800MHz 数字直放站和GRRU设备的无线性能指标测量方法、中继传输性能指标测量方法、网络性能指标测量方法、电源适应性及环境适应性测量方法及测试用例。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GSM直放站规范》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技﹝2011﹞91号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采购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鹏、姜雪松。
1. 范围本测试规范规定了GSM 900MHz/1800MHz 数字直放站和GRRU设备无线性能指标测量方法、中继传输性能指标测量方法、网络性能指标测量方法、电源适应性及环境适应性测量方法等内容,本设备规范供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内部使用,适用于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GSM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所采用各类数字无线直放站、数字光纤直放站、GRRU 设备实验室及现场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文档编号: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文档版本:Version 1.0.1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5年05月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文档说明:本技术规范为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
本规范为直放站监控系统规范中的设备验收规范仅用于指导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建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保留对本方案的解释权和修改权。
以下同志参加了本规范初稿的编写和讨论工作,表示感谢!徐海东、王烨、张潮、方鹏、丁三弟、钟学森、张辰、彭旭辉、李胜利、王红、方道奎、吴玲琦、魏崴、李雪峰、李承胜、师鑫、胡国云等编号说明:(本文档编号依照以下原则进行:x.y.z x: 大版本更新,文档结构变化y: 具体方案的更改,部分内容的修正z: 文字修改,奇数为包含对上一版修改记录的稿子偶数为对上修改稿的定稿)文档修改历史目录1范围 (10)2规范性引用文件 (10)3参考文献 (10)4缩略语 (10)5验收总原则 (10)5.1实现直放站设备的有效监控 (11)5.2对第三方测试单位的要求 (11)5.3对设备制造商的要求 (11)5.4验收测试分类 (12)5.5测试中的注意点 (12)6前期准备 (12)6.1组建监控系统(或起相同作用的测试系统) (12)6.2验收所需设备及工具 (12)6.3实验室验收测试环境和条件 (13)7验收测试项目 (14)7.1通信时延要求 (14)7.2通信方式要求 (14)7.3开站上报 (14)7.3.1测试前提 (14)7.3.2测试方法 (14)7.3.3测试内容 (15)7.3.4测试结果 (15)7.4基本信息查询 (15)7.4.1测试前提 (15)7.4.2测试方法 (15)7.4.3测试内容 (15)7.4.4测试结果 (16)7.5基本信息设置 (16)7.5.1测试前提 (16)7.5.2测试方法 (16)7.5.3测试内容 (17)7.5.3.1设置上报号码 (17)7.5.3.2设置站点编号 (17)7.5.3.3设置设备编号 (17)7.5.3.4设置“查询设置电话号码1~5” (17)7.5.3.5设置短信服务中心号码 (18)7.5.3.6监控中心IP地址和端口号 (18)7.5.4测试结果 (18)7.6下行链路 (19)7.6.1测试前提 (19)7.6.2测试方法 (20)7.6.3测试内容 (20)7.6.3.1下行输入功率电平 (20)7.6.3.2下行输出功率电平 (21)7.6.3.3下行衰减 (21)7.6.3.4下行实际增益 (22)7.6.3.5下行输入功率告警门限与下行输出功率告警门限 (22)7.6.3.6下行输入功率告警与下行输出功率告警 (22)7.6.4测试结果 (22)7.7上行链路 (23)7.7.1测试前提 (23)7.7.2测试方法 (23)7.7.3测试内容 (24)7.7.3.1上行输出功率电平(可选) (24)7.7.3.2上行衰减 (24)7.7.3.3上行理论增益 (24)7.7.3.4上行输出过功率告警门限(可选) (24)7.7.3.5上行输出过功率告警(可选) (25)7.7.4测试结果 (25)7.8光收功率/光发功率(可选) (25)7.8.1测试前提 (25)7.8.2测试方法 (26)7.8.3测试内容 (26)7.8.4测试结果 (26)7.9信道号 (26)7.9.1测试前提 (26)7.9.2测试方法 (26)7.9.3测试内容 (26)7.9.3.1选频设备信道号 (27)7.9.3.2移频选频直放站信道号 (27)7.9.4测试结果 (28)7.9.4.1工作信道号测试数据 (28)7.9.4.2移频信道号测试数据 (28)7.9.4.3测试结果 (29)7.10工作频带上/下边带信道号 (30)7.10.1测试前提 (30)7.10.2测试方法 (30)7.10.3测试内容 (30)7.10.4测试结果 (30)7.11移频直放站工作频带/移频频带的上/下边带信道号 (30)7.11.2测试方法 (30)7.11.3测试内容 (31)7.11.3.1工作频带上/下边带信道号 (31)7.11.3.2移频频带上/下边带信道号 (31)7.11.4测试结果 (31)7.11.4.1测试数据 (31)7.11.4.2测试结果 (32)7.12下行驻波比 (34)7.12.1测试前提 (34)7.12.2测试方法 (34)7.12.3测试内容 (34)7.12.3.1下行驻波比值 (34)7.12.3.2下行驻波比门限 (34)7.12.3.3下行驻波比告警 (34)7.12.4测试结果 (34)7.13射频信号开关 (35)7.13.1测试前提 (35)7.13.2测试方法 (35)7.13.3测试内容 (35)7.13.4测试结果 (36)7.14功放开关(用于基站放大器,其它设备类型可选) (36)7.14.1测试前提 (36)7.14.2测试方法 (36)7.14.3测试内容 (36)7.14.4测试结果 (36)7.15上/下行信号旁路状态(用于塔放) (37)7.15.1测试前提 (37)7.15.2测试方法 (37)7.15.3测试内容 (37)7.15.3.1下行旁路状态检测 (37)7.15.3.2上行旁路状态检测 (37)7.15.4测试结果 (37)7.16信源信息 (38)7.16.1测试前提 (38)7.16.2测试方法 (38)7.16.3测试内容 (39)7.16.3.1信源信息七项 (39)7.16.3.2设置信源小区识别码参照值 (39)7.16.3.3信源变化告警 (39)7.16.4测试结果 (39)7.17功放过温 (39)7.17.1测试前提 (39)7.17.2测试方法 (40)7.17.3.1功放温度值 (40)7.17.3.2功放过温告警门限 (40)7.17.3.3功放过温告警 (40)7.17.4测试结果 (40)7.18电源掉电告警 (41)7.18.1测试前提 (41)7.18.2测试方法 (41)7.18.3测试内容 (41)7.18.4测试结果 (41)7.19电源故障告警 (41)7.19.1测试前提 (41)7.19.2测试方法 (41)7.19.3测试内容 (42)7.19.4测试结果 (42)7.20监控模块电池故障告警 (42)7.20.1测试前提 (42)7.20.2测试方法 (42)7.20.3测试内容 (42)7.20.4测试结果 (42)7.21位置告警 (43)7.21.1测试方法 (43)7.21.2测试内容 (43)7.21.3测试结果 (43)7.22门禁告警(可选) (43)7.22.1测试前提 (43)7.22.2测试方法 (43)7.22.3测试内容 (43)7.22.4测试结果 (43)7.23自激告警 (44)7.23.1测试前提 (44)7.23.2测试方法 (44)7.23.3测试内容(实验室) (44)7.23.4测试结果 (44)7.24本振失锁告警 (45)7.24.1测试前提 (45)7.24.2测试方法 (45)7.24.3测试内容 (45)7.24.4测试结果 (45)7.25光收发故障告警 (45)7.25.1测试前提 (45)7.25.2测试方法 (45)7.25.3测试内容 (45)7.25.4测试结果 (45)7.26.1测试前提 (46)7.26.2测试方法 (46)7.26.3测试内容 (46)7.26.4测试结果 (46)7.27低电压告警(仅对太阳能直放站) (46)7.27.1测试前提 (46)7.27.2测试方法 (46)7.27.3测试内容 (46)7.27.4测试结果 (47)7.28功放/低噪放故障告警 (47)7.28.1测试前提 (47)7.28.2测试方法 (47)7.28.3测试内容 (47)7.28.3.1上行功放/低噪放告警 (47)7.28.3.2下行功放/低噪放告警 (48)7.28.4测试结果 (48)7.29外部告警 (48)7.29.1测试前提 (48)7.29.2测试方法 (48)7.29.3测试内容 (48)7.29.4测试结果 (48)7.30其它模块告警 (49)7.30.1测试前提 (49)7.30.2测试方法 (49)7.30.3测试内容 (49)7.30.4测试结果 (49)7.31塔顶放大器告警 (49)7.31.1测试前提 (49)7.31.2测试方法 (49)7.31.3测试内容 (50)7.31.4测试结果 (50)7.32功放旁路告警(用于基站放大器) (50)7.32.1测试前提 (50)7.32.2测试方法 (50)7.32.3测试内容 (50)7.32.4测试结果 (50)7.33巡检上报 (51)7.33.1测试前提 (51)7.33.2测试方法 (51)7.33.3测试内容 (51)7.33.4测试结果 (52)7.34配置变更上报 (52)7.34.1测试前提 (52)7.34.3测试内容 (52)7.34.4测试结果 (52)7.35故障修复上报 (52)7.35.1测试前提 (52)7.35.2测试方法 (52)7.35.3测试内容 (52)7.35.4测试结果 (53)7.36验收告警机制 (53)7.36.1验收告警使能和告警发送功能 (53)7.36.1.1测试前提 (53)7.36.1.2测试方法 (53)7.36.1.3测试内容 (53)7.36.1.4测试结果 (53)7.36.2告警产生机制检测 (54)7.36.2.1告警产生检测 (54)7.36.2.2告警恢复产生检测 (54)7.36.2.3测试结果 (55)7.36.3告警重发机制检测 (55)7.36.3.1测试1 (55)7.36.3.2测试2 (55)7.36.3.3测试3 (56)7.36.3.4测试4 (56)7.36.3.5测试5 (56)7.36.3.6测试6 (56)7.36.3.7测试7 (56)7.36.3.8测试结果 (56)7.36.4告警特殊情况处理机制检测 (57)7.36.4.1测试1 (57)7.36.4.2测试2 (57)7.36.4.3测试3 (57)7.36.4.4测试4 (57)7.36.4.5测试结果 (57)7.36.5告警屏蔽处理机制检测 (58)7.36.5.1测试1 (58)7.36.5.2测试2 (60)7.36.5.3测试3 (60)7.36.5.4测试4 (61)7.36.5.5测试5 (61)7.36.5.6测试6 (61)7.36.5.7测试结果 (61)7.37通信压力测试(只对现网测试作要求) (61)7.37.1测试前提 (61)7.37.2测试方法 (61)附录1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入网验收测试结果总表 (63)附录2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工程验收表格 (66)1范围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规定了GSM网络中直放站覆盖设备(以下统称为“直放站”)的验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