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1
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1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清选出填写在第H卷前面的答题卡中)1、咸水湖中的水不属于:A.咸水B.海洋水C陆地水D、地表水2、地球上的2/3以上的淡水储存于:A.河流B.池塘和湖泊C、沼泽地D、冰川和冰山3、地球水源总量的97%是在()里A.冰层B.大气C.海洋D、地下水4、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温最高的部分是:A.灯芯B、外焰C、内焰D、外焰以上部分5、若请你测量一颗大理石块的密度,下列哪些不需要的是:。
A.天平B、酒精灯C.量筒D.水6、太阳光通过一个菱形的小孔在地面上看到的形状是。
A.菱形B.圆形C、椭圆形,D.无法确定7、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亮着的手电筒B.月亮C、日光灯D.萤火虫8、红色的车灯之所以发出红光,是因为:A.里面的光源发出的是红光B.晚上人只能红光C.只有白光中红光成分能透过灯罩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日蚀出现的原因是:A、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月球挡在了太阳和地球之间B.太阳突然不发光了 C.云挡住了人们的视线D.由于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之间使阳光被遮挡了10、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A.78%B.21%C.0.94%D.以上都不对11、下列对于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氮气在一般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B.空气的成份中以氮气和氧气为主C.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D.空气并非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12、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橡皮软管挤几下后松开,墨水就吸到橡皮管中去了,这是因为:A、橡皮墨水吸上来B、大气压把墨水压上来的C、重力把墨水吸上来D、以上说法都不对13、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壤土中砂粒含量最多。
②土壤中生活着多种动物,而这些动物也会对土壤产生影响③最适合各种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动土④土壤供给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水分,植物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引起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危害、包括土壤肥力下降,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等,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滑坡、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及生命财产安全,恶化生态环境。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七上期中测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结构属于器官的是()A.番茄果肉B.一只香蕉C.洋葱表皮D.苹果果皮2.学习了测量知识后,小科进行了以下测量和记录,其中符合实际的是()B.用体温计测出自己的体温是37.1℃3.最近,广州中山医院的科技人员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他们将一只老鼠的肝脏切除,并在肝脏部位移植上老鼠的胚胎干细胞。
这些干细胞在药物的诱导下,最后又长出了新的肝脏。
这个从胚胎干细胞变为新肝脏的过程,相当于细胞的()A.分裂、生长B.生长、分化C.分裂、分化D.分裂、生长和分化4.确定是否是同种生物,除了看是否相像,还要看()A.是否具有同样的行为B.是否有相类似的生活习性C.是否具有相同的体色D.是否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5.辛弃疾名句“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莲蓬”是指()A.荷花的根B.荷花的茎C.荷花的果实D.荷花的种子6.热爱生物学的小金制作并观察了蚕豆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如图是相关图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和⑤放大倍数的和B.植物通过筛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处散失到大气中的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材料没有充分展开D.图三中的②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7.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面包B.草履虫能趋利避害C.酵母菌的结构中包含细胞壁和叶绿体D.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生命运动8.如右图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属于图中所示关系的是()A.1脊椎动物、2爬行动物、3哺乳动物、4蜥蜴B.1孢子植物、2藻类植物、3蕨类植物、4卷柏C.1种子植物,2裸子植物、3被子植物、4水杉D.1无脊椎动物、2扁形动物、3节肢动物、4涡虫9.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矩形工件的宽度,在不同位置先后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2.36cm,2.83cm,2.35cm,2.37cm。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体内机能?A.消化B.呼吸C.传导D.排泄2. 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后的产物是()。
A.葡萄糖B.氧气C.二氧化碳D.水3. 下列哪条是正确的?A. 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重,布袋水稻中一氧化碳比较多B. 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轻,布袋水稻中二氧化碳比较多C. 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重,布袋水稻中二氧化碳比较多D. 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轻,布袋水稻中一氧化碳比较多4. 下列不属于电器的是:A. 电视B. 空调C. 洗衣机D. 冰柜5. 钙离子对人体组织的影响是()。
A. 使血液凝固B. 使肌肉组织紧张容易疲劳C. 使骨骼中的矿物质不断供应,预防骨质疏松D. 保持水分平衡,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6. 茉莉花上的白色斑点是()。
A.气孔B.花蜜腺C.伸长区D.鳞片7. 如图,其中____是交通岛。
—图—A.①B.②C.③D.④8. 标志着我国气象观测年代名册的是()。
A.《梅花三弄序》B.《清明上河图》C.《太极图》D.《永乐大典》9. 已知化学式为C5H12的化合物可以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两种产物,分别为二氧化碳和水,这种化合物是()。
A.烷烃B.烯烃C.炔烃D.醇10. 以下有关或受危险因素较大,应该防患于未然,行动预防的说法是()。
A.把门锁紧B.戴头盔骑车C.尽量不接触水源D.关紧防盗门11. 已知电流为5A,电阻为500Ω,求电路中的电压大小是()。
A.0.25VB.2.50VC.50VD.2500V12. 下面哪个过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A. 用手碰到热水,感觉像电一样的刺痛B. 湖面反射阳光形成的倒影C. 玻璃瓶中的水会发生折射现象D. 晶体玻璃琉璃不易割断13. 下列属于肺的结构是()。
A. 鼻腔B. 气管C. 支气管D. 气管末梢14. 标志着中国西南地区早期农业发展的考古遗址群是()。
A. 三星堆遗址B. 行者山遗址C. 金沙遗址D. 汶川县白鹤乡遗址15. 如图,其中小圆圈代表()。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XXX很喜欢这个学期开设的《科学》课程,他想要进入科学的世界。
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从身边问题入手进行探究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一定是正确的D、研究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2、一位宇航员将3千克的铜块带到太空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变小B、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不变C、温度和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变大D、铜块的形状和状态不变,质量变小3、一个鸡蛋的质量、一本《科学》书的体积、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时间,约分别是()A、50克、400立方厘米、0.5秒B、10克、1立方米、5秒C、50克、0.4立方厘米、0.5秒D、10克、4升、0.5秒4、由于长期使用,天平的砝码生了铁锈,用这些砝码测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A、不受影响B、偏大C、偏小D、无法判断5、下列属于真核生物的是()A、动物、植物、真菌B、细菌、蓝藻C、大肠杆菌、蘑菇D、乳酸菌、茯苓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5倍,物镜为10倍,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倍,物镜为45倍。
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B、视野亮,细胞数目少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7、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B、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C、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甩一甩D、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8、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9、在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10、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A、进行呼吸B、生长和繁殖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11、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包含一定的生物科学道理。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1.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长度单位B. 质量单位C. 时间单位D. 温度单位2.某校第一节课是7点40分到8点25分,中间经历的45分钟是()A.时间间隔B.时刻C.既指时间间隔又指时D.上述答案全正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铜块熔化成铜水,它的质量减少B.将一铜块拉成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C.将一铜块从赤道拿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D.将一粗糙的铜块磨成光滑的正方体,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 1.8米=1.8×1000=1800毫米B.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5.剖开西瓜时,通常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A.细胞质B.细胞膜C.食物泡D.液泡6.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难确定7.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接近100克()A.一只大公鸡B.某个初中学生C.两只鸡蛋D.一张桌子8.一本书的厚度为13毫米,这本书共有260页。
则每张纸的厚度是()A. 0.05毫米B. 0.005厘米C. 0.1厘米D. 0.1 毫米9.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所观察到的物象与低倍镜相比()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变多B.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C.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变少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多10.向日葵能向着太阳转动,这说明()A.生物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B.向日葵能呼吸C.非生物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C.向日葵能生长11.真菌与绿色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A.没有液泡B.无细胞壁C.没有叶绿体D.无成形的细胞核12.鲸、鲫鱼、娃娃鱼、墨鱼分别属于()A.鱼类、鱼类、鱼类、鱼类B.哺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C.鱼类、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D.哺乳类、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13.显微镜下欲使物像向右下方移动,应将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下方D.右上方14.以下是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A.取用砝码用镊子夹取B.称量完毕后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C.砝码放在右盘D.称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再加质量大的砝码15.为了探究“磁铁受热时磁性如何变化”的问题,小亮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大头针,用酒精灯加热磁铁一段时间后,大头针纷纷落下。
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我们教室里,一桶矿泉水的体积通常是 ( )A.190毫升B. 19升C.19立方厘米D.190立方分米2、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危险警告标志,其中表示药品具有腐蚀性的标志是( )A .B .C .D .3.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6千克=1.6×1000克=1600克 B .15厘米=15厘米×0.01米=0.15米C.5分钟=5×60=300秒 D .0.3米3=0.3米3×106=3.0×105毫升4、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6、有明显的茎叶和不定根,但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的是 ( )A .裸子植物B .蕨类植物C .苔藓植物D .藻类植物 7、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的左边,这时应 ( )A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将游码向左移动C 、向天平右盘中加砝码D 、减少天平右盘中砝码8.下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是80℃ B.一支钢笔的长度是15.0毫米C.我们教室内的体积大约为200米3 D.用天平称量蔗糖5.63克9、-8℃读作()A.负8度 B.摄氏负8度 C.负或零下8摄氏度 D.8摄氏度10、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A B C D11、用量筒测量液体时,小王用俯视读出液体的体积为52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用仰视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28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是()A.大于24毫升B.小于24毫升C. 等于24毫升D.无法判断12、在一片草坪中生长着蒲公英、铁树、月季、雪松、樟树,按照下列哪一项标准可把这些植物分为两大类?( )A.种皮外是否有果皮包被B.是否具细胞结构C.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D.是否能产生种子13、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14、在下列镜头的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15.一支无刻度的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在6毫米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在206毫米处,则温度计水银柱在100毫米处时的温度为()A.100℃ B.50℃ C.48.5℃ D.47℃16.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 .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B .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C .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D .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1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 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B. 枯叶蝶的体色与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C. 仙人掌的叶变成针刺状D. “变色龙”的体色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18、在I 、II 、Ш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份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
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卷及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Ⅰ)请同学们注意: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姓名、试场号及座位号;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题号对应;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对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A、用体温计可以测量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天平称量物体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盘左侧,为调平可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取放砝码时应用手轻拿轻放D、对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2.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3.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5℃,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的情况下,先后量出小英和小刚的体温,两次测量结果为38.5℃和39.2℃,那么肯定有发烧现象的是( )A、小英B、小刚C、小英和小刚D、无法确定4.在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5.萧山市通信市场的最上面有一个大大的时钟,它的秒针在一天中共走过多少圈( )A、24圈B、360圈C、1440圈D、86400圈6.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1.8米=1.8×1000=1800毫米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7.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A 、100厘米B 、43分米C 、36000毫米D 、0.45米8.一个鸡蛋的质量、一本《科学》课本的体积、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大约分别为( )A、60克、400cm3、0.5秒;B、10克、1m3、5秒;C、60克、4cm3、0.5秒;D、10克、4升、0.5秒。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1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40 分)1.生活中我们需要对熟悉的物品有大致的估测能力,下面各物品最接近4厘米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B.铅笔芯的粗细C.乒乓球的直径D.课桌的高度2.右图中鸟儿的“我的家在哪里”启示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A.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3.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4.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图所示的镜头可供选择,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 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A.④和⑤B.②和⑤C.④和⑥D.①和④5.“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美人鱼”属于( )A.鱼类B.软体动物C.哺乳动物D.两栖动物6.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B.不动其它部分,只将物镜由10×转换成40×时,视野将会变亮C.当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时,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才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用镊子尖轻压盖玻片时,会变形的黑边圆形图像是细胞7.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1 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 次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5.46 厘米、25.45 厘米、25.66 厘米、25.44 厘米、25.47 厘米,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25.455 厘米B.25.46 厘米C.25.496 厘米D.25.47 厘米8.青色的生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变化。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观察B.猜想C.实验D.结论9.下列植物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列的是( )A.紫菜、葫芦藓、蕨、苹果树、樟树B.团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C.衣藻、葫芦藓、蕨、苏铁、甘蔗D.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水杉10.校园里的植物郁郁葱葱,试想这些植物从根部吸收水分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的( )A.B.C.D.11.在实验室的测量工具中,有些工具刻度均匀,有些刻度不均匀,下列刻度线分布不均匀的是( )A.刻度尺B.量筒C.量杯D.体温计12.小明用亚甲基蓝溶液给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B.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④处C.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D.滴在①③处,将装片左右晃动13.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收获的番茄果实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科学试卷命题人:陈百校审核人:周萍试题卷一.我会选(2分×30=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这个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同学们都很喜欢,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2、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长度单位B.质量单位C.时间单位D.温度单位3、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 -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A.零下5度B.负摄氏5度C.零下5摄氏度D.零下5度4、"洋葱表皮细胞的叶表皮细胞是扁平的;动物的肌肉细胞是细长纺锤形的;神经细胞则有许多突起。
"对这段叙述的合理概括是()A.不同的细胞大小不同B.不同的细胞形状多种多样C.不同的细胞结构各不相同D.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5、准确量取92毫升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正确的是……………()A.100毫升B.50毫升C.200毫升D.10毫升6、下列各项中都不.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A.白鳍豚、穿山甲、蝙蝠B.企鹅、羊、牛C.鲸、海豚、变色龙D.鸡、喜鹊、天鹅7、“嫦娥一号”上天时,卫星上装有质量为1千克摄像机,在进入太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置变了,摄像机的质量变小B.温度和位置变了,摄像机的质量变大C.位置变了,摄像机的质量不变D.摄像机的形状、状态不变,质量变小8、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病C.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它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9、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10、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11、下列何者不是生命现象?…………………………………………()A.植物种子发芽B.细菌由一个变两个C.蝌蚪长出后肢D.小刀生锈12、从进化由低到高的角度来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排列顺序………()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D.藻类植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13、松树和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A.受精作用不需要水B.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C.根、茎、叶发达D.叶子像针状1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将动物领养回家C.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D.建立种子库1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该()A、双眼睁开,用右眼观察B、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C、左眼观察,右眼闭上D、右眼观察,左眼闭上16、下图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A.右上方B.左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17A. C.18、A.水分19、A.藻类B.蕨类C.苔藓D.种子植物20、造成大多数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生物之间互相争斗,弱势种群失败B.由于各种原因使生存条件恶化,丧失栖息地C.全球气温变暖,不适应高温环境D.生物种类增加,食物来源减少21、下列植物中,我们食用部分不是生殖器官的是()A.黄花菜B.黄瓜 C.甘蔗 D.花生米22、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长得()A.难以预测 B.像甲 C.像乙 D.像丙23、你若被针扎了一下会感到痛,这主要是什么在起作用()A.神经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上皮组织24、若将下列四支试管放置在37℃的恒温箱中,一周后,其内生长微生物最多的试管是()A. B. C. D.25、若游码没有放在零刻度线处,就调节天平平衡,用这样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所得到的结果比物体的实际质量……………………()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26、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A.大光圈、凹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27、如右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28、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A.20℃ B.30℃ C.40℃ D.60℃29、人体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B.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C.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D.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30、竹节虫的体色和体态与周围环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这样就有利于( )A.躲避天敌,也有利于捕捉食物B.生长发育,并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C.捕捉食物,但不利于躲避天敌D.躲避天敌,但不利于捕捉食物二、我会填(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40分)31、请你观察图3中两条线段AC 、BD 的长短关系,你的观察结果是:AC BD(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用刻度尺测一测,与你的感觉一致吗?这个事实给你的“飘,单价将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后,天平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1)所示。
杯中装水后,天平平衡,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
根据图填出下表。
35、早在300多年前,一位名叫胡克(Robert Hooke)的英国科学家,用自已精心改良的 观察瓶塞的软木,发现了蜂窝状的小室,并把这些小室称之为“细胞”,这就是人类了解植物基本构造的开端。
事实上胡克当时所看到的只是植物细胞的外壳----细胞壁,而对细胞里面的细微结构却一无所知。
到了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 施旺终于发现动物细胞虽无细胞壁,但有与植物细胞一样的细胞核,于是提出了细胞学说,即构成动物和植物的基本单位是 。
36、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1) 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是 ____________,可能是柳树的体细胞图的是______________。
(2)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有关; (3)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 ;(5)切开一个西瓜有许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
37、有一位同学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而把海带、地钱和蕨归为另一类。
他分类的依据是 。
紫菜、衣藻、香菇、细菌其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________。
38、人和许多生物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请用学过的知识在下图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
39、人体的消化器官可分为:(1)消化道:口腔、 、食道、 、小肠、大肠、肛门。
(2)消化腺: 、 胃腺、 肠腺、 、 肝脏。
40、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
乙甲41、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8圈,总长度为 厘米,铜丝的直径是 毫米。
42431A.提出假说B.提出问题C.设计实验D.仔细观察2)根据表中记录,请你作出一个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
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体温计都是测量工具。
(1)某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20×,用这台显微镜观察,其放大倍数是_______倍。
(2)如右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将显微镜物镜换成了40×,(345(1(2)探究沙子的温度高低与深度有关可选择 进行比较。
A 、 A 与E B 、 A 与F C 、 A 与 C D 、 A 与G46、(2分)小豆豆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相同的大豆种子,并且设计如下的实验请你指出这个实验设计中应当改进的错误是 。
47、(6分)阅读下文: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AI)的简称,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病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
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种禽流感病毒,主要引起禽类的全身性或者呼吸系统性疾病,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发病情况从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极其多样,主要取决于带病体的抵抗力及其感染病毒的类型及毒力。
最早的禽流感记录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
自2003年12月以来,禽流感在亚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肆虐,造成数千万只家禽被宰杀销毁,染病死亡者已达数十人。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会直接引起人类流感暴发,但从进化角度看,人类流感与原先在动物中传播的流感病毒有关。
很可能是在历史上人类驯养猪、鸡等动物的过程中,由于人畜接触频繁,猪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的某些毒株发生了变异,获得对人的致病性以及在人群中传播的能力,成为人类流感病毒。
禽流感被发现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
(1)鸡和野鸟属于下列哪类动物()A、爬行类B、鸟类C、两栖类D、哺乳类(2)家禽和野禽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3)通过你平常的了解,禽流感病毒生物。
(填“是”或“不是”)48、(5分)科学课上,同学们观察了右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小球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小球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小球将左右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