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word学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学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学案

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发展速度的影响2、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重、难点:重点:1、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交通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难点: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课堂流程第一步:尝试练习(2009·广东高考)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了成功。

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双选) ( )A.地价便宜B.人流量大 C.接近货源地 D.道路通达性好第二步:考点扫描考点一:考点二:第三步:填写并理解记忆知识点知识点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的表现(1)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嘉兴市。

(2)某种交通方式的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如沿运河城市。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及其对聚落空间的影响(1)变化:形成。

(2)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

知识点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读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两图中代表山区商业网点分布的是,其密度平原商业网点密度,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中的影响至关重要。

(2)图中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体现了原则。

(3)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第四步:变式训练例1、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度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

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

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第五步:解惑答疑我的疑惑:我的收获:第六步:构建网络第七步:当堂检测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变化影响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变化影响教案

5. 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标要求与解析】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解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课标解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详尽要求以下:1、学习应该落实到对典型例子的分析上,经过对实例的解析,提炼出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解析以典型的表示图为载体,经过比较观察聚落形态的时空变化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地址,揭穿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交通运输布局的时空变化。

【教材解析】自然资源分布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样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课文主要从两部分表达:(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重申一个“变”字,表现两个“影响”。

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亲近相关。

本节配置了好多的“活动”和“案例”,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经过围绕相关的“活动”设计活动内容,重视的是依据教教案例如何睁开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做好报告检查或平面图绘制。

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想,使学生主动参加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

【授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认识商业网点的含义。

3、认识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地址、兴衰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经过详尽的案例,解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经过详尽的案例,解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3、经过检查活动的形式,认识聚落的形态、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形成的条件。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解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研究的能力。

【授课重点】结合实例,解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和技艺〔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状的影响。

〔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的影响。

2.进程和方法〔1〕经过详细的案例,剖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状的影响。

〔2〕经过详细的案例,剖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散布的影响。

〔3〕经过调查活动的方式,了解聚落的形状、商业网点的规划及构成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火析交通运输规划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育先生的人地协调观;培育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才干、实际才干、效果探求的才干。

【教学重点】运用案例教学,剖析交通运输规划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教学进程】〔课前预备〕将教材P86的活动提早,活动中两个标题区分适用于城市和乡村的先生。

把先生分红两组〔甲组是寓居在城市的先生、乙组是寓居在乡村的先生〕,课前一周内停止活动调查。

1.甲组:调查柯桥轻纺城商贸中心的规划,画好地图,课上展现。

2.乙组:调查本镇的集贸市场的散布,并列出乡镇赶集日的时间表格。

〔温习引入〕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依据地域经济的开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结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构成了不同方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线和点的规划要遭到诸多要素的影响,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开展,处在不时的开展变化之中。

那么,交通运输规划变化带来哪些影响呢?〔进入新课〕一、对聚落空间形状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状的影响展现〝株洲城市略图〞〝日本筑波略图〞〔经过两幅图,协助先生了解〝聚落空间形状沿交通线扩展〞的含义〕〔看图说明〕株洲市是沿着铁路途开展起来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筑波科技城,城市是沿着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而开展的。

〔总结〕聚落空间形状往往沿交通支线扩展,交通支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开展轴。

可以看出,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状的影响很大。

〔阅读资料〕案例2«嘉兴聚落形状的变化»,剖析说明嘉兴在不同时期,其聚落空间形状沿交通线而扩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阻碍【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状的阻碍。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阻碍。

了解聚落的形状、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形成的条件。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阻碍,培养学生的人地和谐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看能力、实践能力、咨询题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阻碍交通布局变化的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状、商业网点布局的阻碍;难点: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状和商业网点布局的阻碍理由及应计策略。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展现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大伙儿来猜个谜语:火车拉来的都市(打一中国都市)(石家庄)。

那个谜语侧面反映出石家庄是因为铁路的修建而兴起进展的。

这讲明了交通运输的布局变化会对聚落产生阻碍。

具体是如何阻碍的呢?且听分解!2、展现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一、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状的阻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状的阻碍表现:聚落空间形状往往, 为聚落的要紧进展轴。

2、交通线的进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状的变化一个地区要紧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状的变化。

扬州济宁等运河都市衰落的缘故是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阻碍: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沿江沿海地区、铁路和公路及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大多进展成商业中心。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进展结论:商业网点由都市中心向都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点进展,传统中心商业区显现衰落。

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比较表类不山区平原项目形成密度效益组织形式三、小组讨论讨论自主学习中的3、4题。

四、展现交流1、学生展现;2、老师讲解【当堂练习】1、下列都市中被称为“火车拉来的都市”的是( )A. 大同鹤岗抚顺开滦B. 大庆玉门邯郸包头C. 宝鸡株洲石家庄蚌埠D. 鞍山包头马鞍山攀枝花2、扬州、济宁等都市的兴衰反映了( )A. 自然资源对都市区位的阻碍B. 交通对都市区位的阻碍C. 军事、政治对都市区位的阻碍D. 宗教活动对都市区位的阻碍2.形成商业中心最要紧的条件有()A.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B.社会进展,有一定政治历史地位C.环境优美,可进展购物旅行D.经济欠发达、人口稀疏4.关于阻碍聚落空间形状和分布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的分布决定着聚落空间形状B.军事因素对现代都市分布的阻碍在加大C.交通因素对都市区位的阻碍依旧专门大D.政治因素对聚落空间形状起决定作用2.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都市到后来的逐步衰落,表明()①古代河运是要紧的交通运输方式②现代都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③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都市的分布及进展会产生专门大的阻碍④沿高速公路的都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山区的下列地区最适宜商业网点布局的是()A.河岸B.鞍部C.山丘D.河岸的居民点4.都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面是人们对解决大都市交通拥挤发表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设大量停车场拉动内需,鼓舞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②禁止大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③鼓舞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淌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读“我国A都市区位示意图”,回答:(1)图中A都市为,其优势区位是。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案1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案1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观察同类地图的读图方法,培养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学会分析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的变化,对城市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通过乡土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3.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漳州市浦头港的兴衰对漳州市城市发展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以及用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2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本乡土的认识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难点: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调查法、合作与探究
教学过程
【总结】:
行实地调查及相关史料的查阅,课上展示。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位置
密度。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教案5(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教案5(人教版必修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设计的依据[课程标准分析]这是课程标准中“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这一条标准的要求。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1、学习应该落实到对典型例子的分析上,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提炼出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分析以典型的示意图为载体,通过对比观察聚落形态的时空变化和商业网点布局的位置,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交通运输布局的时空变化。

[教材分析]教材给出了大量图文资料:株洲市和日本筑波市的略图、案例2“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案例3“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商业的繁荣和衰落,说明了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深刻揭示了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生基础分析]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生活在江南水乡——无锡,对无锡的交通布局、商业网点的分布比较熟悉。

[乡土材料分析]无锡自古就形成的“以水不以陆”的交通特点,也是我国古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

内河航船曾经是早期米市、布码头流通运输的基本载体。

城市形态也沿着运河流发展。

在告别了“水运经济时代”后,陆路交通的通畅决定了地区的开发前景。

无锡的公路、铁路快速发展,城市形态也因此而改变。

是一个能说明“交通运输布局的时空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的很典型的例子。

仓储式超市麦德龙无锡店坐落在锡沪路边上、沪宁高速公路无锡东出口处,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以交通最优替代市场最优布局原则”的例子。

类似的例子还有锡澄果菜副食品交易市场、无锡市水产批发市场华东装饰城、华东建材市场。

甘露镇是一个紧靠河道,扼守太湖、运河要冲的集镇,在“水运经济”时代是经济繁荣的区域中心。

经济发展盛极一时。

素有“金甘露,银荡口”之称。

清末明初已是苏南粮油茧丝、工商市肆名镇之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word学案

必修二《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理科)【学习目标】1. 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过程】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一、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1) 表现(2) 典型2.(1)表现○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 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 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 分布的大城市。

(3) 典型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1)交通最优: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________或市区边缘的__________沿线。

(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_____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3.对集镇的影响:集镇是在___________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______________。

疑难剖析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位置的影响主要运输方式聚落位置举例古代北方陆路交通陆路干、道附近丝绸之路上的城市、邯郸南方水路交通临水分布扬州、苏州现代铁路铁路沿线郑州、石家庄、徐州、日照公路公路沿线海运沿海港口(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发展速度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地区不同点相同点自然环境交通人口商业网点密度山区较差闭塞稀少小都分布在人口稠密、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平原好便方较稠密大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位置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3.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下列属于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C )A.北京 B.武汉 C.株洲 D.杭州2.重要的铁路干线布局时力求从城市边缘通过,最主要的目的是( A )A.促进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发展B.分流通过枢纽的客、货流C.使中小城市扩展成为大城市D.节约交通线路建设费用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场合进行,这些地点和场合称为商业中心或商业网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自主探究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自主探究学案
1.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是( )
下面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请据图回答4~5题。
2.图中所示形成最早的城市形态是( )
A.①B.③C.②D.④
3.有关上述四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B.③是汽车时期
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
缓解南北铁路(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九江
武汉
商丘

广
线
京、冀豫、鄂湘、粤
北京、石家庄、邯郸、新乡、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韶关、广州
华北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珠江三角洲
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经过的城市
经过的地形区
重要意义





线
京、冀、晋、内蒙古、宁、甘
北京、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中卫、兰州
冀北山地、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促进华北与西北联系,分担陇海线运量,建设民族地区,巩固边防





线
苏、皖、豫、陕、甘、新
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2) 图中属于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是,其快速发展与该城市地处、、、等铁路与(河流)的交汇处不无关系。
(3)经过该区的能源大动脉是,图中铁路在兰州至玉门段不走直线的自然原因是。
【拓展阅读】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一、五纵
干线
名称
跨越的省市区
经过的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理科)
【学习目标】
1. 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过程】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
(1) 表现
(2) 典型
2.(1)表现

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 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 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 分布的大城市。

(3) 典型
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1)交通最优: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________或市区边缘的__________沿线。

(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_____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3.对集镇的影响:集镇是在___________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______________。

疑难剖析
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位置的影响
主要运输方式聚落位置举例


北方陆路交通陆路干、道附近丝绸之路上的城市、邯郸
南方水路交通临水分布扬州、苏州
现代铁路铁路沿线郑州、石家庄、
徐州、日照
公路公路沿线
海运沿海港口
(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条件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发展速度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地区不同点相同点自然环境交通人口商业网点密度
山区较差闭塞稀少小都分布在人口稠密、交通
相对便利的地区
平原好便方较稠密大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位置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3.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下列属于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C )
A.北京 B.武汉 C.株洲 D.杭州
2.重要的铁路干线布局时力求从城市边缘通过,最主要的目的是( A )
A.促进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发展
B.分流通过枢纽的客、货流
C.使中小城市扩展成为大城市
D.节约交通线路建设费用
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场合进行,这些地点和场合称为商业中心或商业网点。

据此回答
3.关于商业中心的正确叙述是( C )
A.一座城市只有一个商业中心 B.商业街应该建在城市居民区内
C.城市中心商业街以市场最优为原则 D.城市边缘商业街以货源最优为原则
4.关于商业网点的叙述( B )
A.山区应比平原多设固定商业网点,以保证偏僻地区居民的生活所需
B.两个地区间的商品若能互补,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
C.瓶装啤酒向远距离的商业网点销售,能提高经济效益
D.商业活动一定要走出家门,在公共场合进行
5.今天,一个全球性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销售总部分设在世界各地,而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一样方便,这有赖于( C )
A.交通运输网B.邮政网络 C.电信网络 D.商业网点
6.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市的商业中心,它的布局是以( A )
A.市场为最优原则 B.交通为最优原则
C.自然条件为最优原则 D.人流量最大为最优原则
7.下列城市的迅速发展与京广线有关的
是(A)A.石家庄郑州株洲B.石家庄郑州宝鸡
C.郑州株洲宝鸡D.阜阳株洲武汉
8.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的逐渐衰落,这表
明( B )
①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②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③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④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9.山区的下列地区最适宜商业网点布局的
是(D)A.河岸B.鞍部C.山丘 D.河岸的居民点
10.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

( D )
A.在社会发展中有一定的政治历史地位 B.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
C.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商品的储存 D.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11.有关我国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B )
A.古代南方城市沿河设城是一般规律 B.古代北方城市大都与河道相临
C.阿拉山口是作为铁路的边境口岸而兴起来的
D.京九铁路的建成,必将促进沿线地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2.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面是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表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

( B )
①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设大量停车场拉动内需,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②禁止大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
是(B)
A.两条河流汇合处 B.河流发源地 C.过河点位置 D.河口位置14.下列有关城市兴衰变化连线正确的
是( C )
A.筑波----作为政治中心而兴起
B.嘉兴----因大运河河道淤塞,航运不畅而衰落
C.株洲----因铁路枢纽而发展 D.郑州----因当地石油产业的发展而兴起
15.下列城市中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是( C )
A.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B.大庆玉门邯郸包头 C.宝鸡株洲石家庄蚌埠 D.鞍山包头马鞍山攀枝花16.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反映了( B )
A.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B.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C.军事、政治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D.宗教活动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