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学会观察教案冀教版.
学会观察-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学会观察-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观察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性;2.学会观察物体的特征并描述出来;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力;4.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5.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观察技巧的讲解;2.对物体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3.学会如何做科学实验。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2.学生对物体特征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内容1. 观察的重要性生物学不仅仅是理论,还包括实践。
实践就需要观察,观察是生物学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生物学家观察当地的动植物环境、人类行为、和疾病现象,以便了解和解决问题。
基础生物学中的许多课程都是从观察开始的。
2. 观察技巧的讲解观察的目的是获得信息,获得有价值的信息需要一定的观察技巧。
让学生知道如何观察不同物体的特征、如何培养动物的习性、如何观察天气等等。
1.如何观察动物和植物的特征: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纹路、内部结构,花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等。
2.如何观察天气: 湿度、风力、温度、云层、降水等等。
3.如何观察人体状态:面部表情、神态等。
3. 科学实验让学生学会如何做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可比较性。
学生应该被引导到有价值的实验活动中,帮助他们发现事物的规律。
示范性实验让学生知道如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利用图表、图示和视频,让学生容易理解观察技巧和做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等。
2.分组讨论: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分组实验,让学生互相交流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帮助他们理解课程的内容。
3.课堂互动:课堂上也可以发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通过游戏、故事、图画等多种方式来学习生物珍贵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在课堂上进行测验,通过课堂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可以让学生解决问题、探究规律,并评价自己的观察。
3.实验评价:通过实验记录和学习回顾梳理实验过程,检验实验的有效性。
七、教学总结学会观察是生物学学习的关键之一。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学会观察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学会观察教学设计内容: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学会观察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掌握:1、了解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
科学探究能力:在老师指导下能熟练而正确的使用显微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的注意事项及显微镜的使用。
教学难点: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
课前准备:每小组采集一朵月季花。
教学设计:一、导新课师:同学们,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1928年的一天,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
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
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
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
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
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故事讲完了,大家想一想,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我们要仔细观察。
师:对,大家说得很好。
观察是我们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学新知(一)、科学的观察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师:那么,同学们就先来观察一下我吧。
1~2分钟以后,就请同学来描述,叫3名同学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对,但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我让你们观察,而后描述,你们有什么感觉呀?生:有点盲目,不知从哪方面说?师:对了,这是因为我没有给同学们题具体的问题,也就是说,刚才你们的观察是没有目的的,对不对?生:对。
师:所以,同学们说观察一定要有什么呀?生:目的。
2、观察要按一定顺序师:好啦,我们知道了观察要有一定的目的,下面我们就来观察一下我们采集的花朵结构(分组)请同学们填一下教材第六页的表格。
3分钟以后提问2~3组的同学(请代表发言)师:好。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学会观察》word教案二

第二节学会观察教材教法教材分析:观察是学会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节课中以月季为例,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观察方法。
观察时常用到显微镜,教材中通过观察花粉粒使学生学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法建议:《学会观察》设置理念:择取常见的生物实例,运用科学的观察方式和方法,认知生物知识的真实内涵。
1.尊重学生的认知?从宏观到微观。
本节课的探究竟中安排了4个活动,在顺序上是按照由宏观到微观,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观察这样一个认识规律来安排的。
“探究竟1”是观察一段带花的月季枝条。
如果条件允许,比如班容量不是很大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到校园里去观察,这样能避免在实验室中观察需要采集植物的枝条,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探究竟2”是观察花的结构。
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提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采集一朵植物的花。
注意告诉学生采集的原则:不要采集过多的花,不要采集珍稀植物的花,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可能采到各种不同的花朵,它们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数量各不相同,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观察到的结果。
2.注重图示、理解图意,掌握操作技能。
“探究竟4”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
通过本活动应该使学生形成使用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因此,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同时,又因为涉及到临时装片的制作,所以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阅读教材上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能卡,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分析,然后教师再强调,以加深印象。
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教材未涉及到的应该让学生了解的注意事项,教师要强调。
比如:①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镜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以防止目镜和反光镜滑落;②对光时,应该先用平面镜,若视野太暗再换凹面镜,这样可以避免强光刺眼;③光圈有大有小,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将最大的光圈正对通光孔;④在选用不同倍数的物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不要用手指扳物镜,以免使物镜镜头松动,改变焦距,影响观察的清晰度。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第二节学会观察学案冀教版

第二节学会观察★导学目标●情境导入(引)春天,田野上、公园里、庭院中,到处都盛开着色彩绚丽的鲜花,校园里栽培的月季也悄悄地开放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观察月季呢?●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观察的基本方法。
2.阐述显微镜使用的一般方法。
3.说出观察的一般步骤。
(二)能力目标:1.制作花粉粒的临时装片。
2.练习使用显微镜。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观察的基本步骤,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学习重点、难点显微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自学导航一、填空题1.用A、B两台显微镜观察花粉粒。
A的目镜是10×,物镜为40×;B的目镜是5×,物镜是10×。
分析回答:(1)A、B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
(2)此时,观察到花粉粒细胞数目多的显微镜是____,原因是_____。
(3)观察到花粉粒细胞大而清晰的显微镜是_____ ,原因是______。
2.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请你取一朵桃花,仔细的观察;从外向内依次观察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取用和安放显微镜时要注意,一手握____,一手托_____ ,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______cm 。
4.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_____,最后用_____观察;在观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_____后_____,先_____后______,从外到内、从____到_____等顺序]5.你在使用显微镜时发现:与低倍镜相比较,高倍镜的视野_____,物像清晰度____。
当你要调整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时,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的位置_____。
如果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中看到的图像如右图,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应使载玻片______移动。
6.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已将目镜、物镜和通光孔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但还是看不到白亮的视野。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学会观察》word教案二

第二节学会观察教材教法教材分析:观察是学会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节课中以月季为例,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观察方法。
观察时常用到显微镜,教材中通过观察花粉粒使学生学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法建议:《学会观察》设置理念:择取常见的生物实例,运用科学的观察方式和方法,认知生物知识的真实内涵。
1.尊重学生的认知?从宏观到微观。
本节课的探究竟中安排了4个活动,在顺序上是按照由宏观到微观,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观察这样一个认识规律来安排的。
“探究竟1”是观察一段带花的月季枝条。
如果条件允许,比如班容量不是很大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到校园里去观察,这样能避免在实验室中观察需要采集植物的枝条,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探究竟2”是观察花的结构。
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提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采集一朵植物的花。
注意告诉学生采集的原则:不要采集过多的花,不要采集珍稀植物的花,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可能采到各种不同的花朵,它们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数量各不相同,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观察到的结果。
2.注重图示、理解图意,掌握操作技能。
“探究竟4”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
通过本活动应该使学生形成使用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因此,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同时,又因为涉及到临时装片的制作,所以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阅读教材上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能卡,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分析,然后教师再强调,以加深印象。
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教材未涉及到的应该让学生了解的注意事项,教师要强调。
比如:①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镜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以防止目镜和反光镜滑落;②对光时,应该先用平面镜,若视野太暗再换凹面镜,这样可以避免强光刺眼;③光圈有大有小,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将最大的光圈正对通光孔;④在选用不同倍数的物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不要用手指扳物镜,以免使物镜镜头松动,改变焦距,影响观察的清晰度。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学会观察》word教案二

第二节学会观察教材教法教材分析:观察是学会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节课中以月季为例,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观察方法。
观察时常用到显微镜,教材中通过观察花粉粒使学生学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法建议:《学会观察》设置理念:择取常见的生物实例,运用科学的观察方式和方法,认知生物知识的真实内涵。
1.尊重学生的认知?从宏观到微观。
本节课的探究竟中安排了4个活动,在顺序上是按照由宏观到微观,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观察这样一个认识规律来安排的。
“探究竟1”是观察一段带花的月季枝条。
如果条件允许,比如班容量不是很大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到校园里去观察,这样能避免在实验室中观察需要采集植物的枝条,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探究竟2”是观察花的结构。
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提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采集一朵植物的花。
注意告诉学生采集的原则:不要采集过多的花,不要采集珍稀植物的花,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可能采到各种不同的花朵,它们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数量各不相同,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观察到的结果。
2.注重图示、理解图意,掌握操作技能。
“探究竟4”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
通过本活动应该使学生形成使用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因此,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同时,又因为涉及到临时装片的制作,所以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阅读教材上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能卡,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分析,然后教师再强调,以加深印象。
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教材未涉及到的应该让学生了解的注意事项,教师要强调。
比如:①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镜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以防止目镜和反光镜滑落;②对光时,应该先用平面镜,若视野太暗再换凹面镜,这样可以避免强光刺眼;③光圈有大有小,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将最大的光圈正对通光孔;④在选用不同倍数的物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不要用手指扳物镜,以免使物镜镜头松动,改变焦距,影响观察的清晰度。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学会观察》word教案二

第二节学会观察教材教法教材分析:观察是学会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节课中以月季为例,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观察方法。
观察时常用到显微镜,教材中通过观察花粉粒使学生学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法建议:《学会观察》设置理念:择取常见的生物实例,运用科学的观察方式和方法,认知生物知识的真实内涵。
1.尊重学生的认知?从宏观到微观。
本节课的探究竟中安排了4个活动,在顺序上是按照由宏观到微观,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观察这样一个认识规律来安排的。
“探究竟1”是观察一段带花的月季枝条。
如果条件允许,比如班容量不是很大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到校园里去观察,这样能避免在实验室中观察需要采集植物的枝条,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探究竟2”是观察花的结构。
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提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采集一朵植物的花。
注意告诉学生采集的原则:不要采集过多的花,不要采集珍稀植物的花,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可能采到各种不同的花朵,它们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数量各不相同,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观察到的结果。
2.注重图示、理解图意,掌握操作技能。
“探究竟4”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
通过本活动应该使学生形成使用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因此,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同时,又因为涉及到临时装片的制作,所以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阅读教材上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能卡,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分析,然后教师再强调,以加深印象。
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教材未涉及到的应该让学生了解的注意事项,教师要强调。
比如:①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镜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以防止目镜和反光镜滑落;②对光时,应该先用平面镜,若视野太暗再换凹面镜,这样可以避免强光刺眼;③光圈有大有小,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将最大的光圈正对通光孔;④在选用不同倍数的物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不要用手指扳物镜,以免使物镜镜头松动,改变焦距,影响观察的清晰度。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第二节学会观察教案新版冀教版

第二节学会观察本堂课学习,学生二人一组的方式较为合适,一人操作显微镜一人观察,完毕之后指出不当之处,二人轮流操作的效果比每人一台显微镜的效果好。
还有对于显微镜使用过程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注意收集,然后让学生利用显微镜体会查找原因,这样学生印象深刻,比教师讲解学生背诵答案的效果要好得多。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能够说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说出观察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
2.能够熟练的使用显微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养成科学严谨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教学难点】显微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等。
【导入新课】校园里栽培的月季悄悄地开放了,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观察月季呢?打开课件第2页。
【讲授新课】一、观察月季花1. 观察月季枝条(引言)首先,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这段带花的月季枝条,仔细观察,注意它的茎有什么显著特点?(有刺)小叶的边缘时圆滑的还是锯齿形的?(锯齿形的)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2.观察月季花(引)下面我们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来观察一下月季花,你们将观察结果记录到课本的表格中。
3.观察花药取一枚雄蕊上的花药,用解剖针刺破,利用放大镜观察花粉粒。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观察结果:花粉粒变大。
4.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二、学习使用显微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比较小,如果想要观察更加清楚的物象,我们就要利用显微镜。
下面我们就学习用显微镜观察显微镜。
在开始利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之前,我先给同学们示范一下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临时装片的制作:取一个载玻片,将刺破的花药在上面涂抹一下,盖上盖玻片。
这样,一个花粉粒的临时装片就制成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A、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10cm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本节课中以学生观,察月季花为例,帮助学生了解科 学的观察方法,通过观察花粉粒使学生学会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而显微镜的使用是学生没有 接触过的,又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是本节课的重点,涉 及到的模仿临时装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自然中观察过很多生物,如蜗牛、鱼、昆虫、种子、花等,所以对花的结构 有所了解,对观察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对科学观察的内涵以及科学观察的方法可能 了解的少一些。
另外学生没有使用过显微镜,也没有做过临时装片,这方而能力是需要在课 堂上进一步加强的。
设计理念
通过对“课件”显示内容的讨论,让学生理解观察的意义,在学生亲自动手观察的基础 上,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通过独立使用显微镜,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通过 纠正其他同学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显微镜的规范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技能性目标 情感性目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⑴图片(可以是风景、动物或杠物)
⑵课件(骆驼、骆驼刺、旗形树的图片。
井配有解说,说明这些生物的生活环 境以及与生
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
⑶带花的月季枝条(4人1枝)、放大镜、显微镜、锻子、解剖针、载玻片、盖 玻片(按实验组准备)
学生:⑴预习书第7页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花、白纸。
第二节
学会观察
举例说出观察的基本方法。
尝试观察的基本方法。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做有心人,利用课余时间,多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以及我们的生存环境,从中发现问题,并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