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同质化现象
电视综艺节目跟风同质化思考 杨君丽

学年论文对电视综艺节目跟风同质化的思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新闻学姓名:杨君丽学号:指导教师:目录摘要、关键词 (I)一、同质化形成大浪潮 (1)(一)媒介商业环境冲击 (1)(二)各种同质化风潮不断助长 (2)二、节目多山寨,缺乏原创力 (3)(一)大量引进,从欧美到日韩 (3)三、同质化的弊端 (5)(一)同质化的原因,收视率和竞争 (5)四、如何将创新应对同质化 (6)结论 (6)参考文献 (7)摘要:电视从发明到现在广泛应用经历了一个比较短的阶段,也可以说是飞速的发展,随着电视的发展,节目的样式也逐渐的多了起来,然而给大众最大娱乐的就是综艺娱乐节目。
近几年来,国内电视荧屏因为各类综艺节目的“如火如荼”,显得格外的“生机勃勃”。
然而,但是即使就在多种多样的综艺娱乐节目中又有许多的综艺节目存在同质化的现象,同类型节目多,大量引进,透露出国内电视综艺节目“拷贝”国外同类节目现象严重、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隐忧。
深究起来,国内原创电视综艺节目缺乏、创作力量薄弱等根本性问题亟须引起重视。
我国的综艺娱乐节目创新不足,这就是要在本论文中提到并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同质化引进原因弊端创新一、同质化形成大浪潮(一)媒介商业环境冲击由于商业文化大潮的巨大冲击,中国电视产业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日益增大,收视需求也向多元化发展,一家电视台往往开设多个频道以播出更多的电视节目,各大卫视进入竞争时代。
但同时伴随着铺天盖地的各式节目而来的——电视节目同质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所谓电视文化的同质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的电视节目出现的某种程度的“互文本”现象。
形象地说,就是所谓“克隆”;通俗地说,就是“扒过来”。
所谓电视节目的同质化,是指同一类型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是营销手段等不同方面相互模仿,以至日渐趋同的现象。
电视媒介同样是一个生产商品的单位,它生产的电视节目是一种精神产品。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同质化背后的创新与反思——以《王牌对王牌》为例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同质化背后的创新与反思——以《王牌对王牌》为例孟子超 姜 壮(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摘 要:如今各大媒体出品了大量综艺节目,受行业环境的影响,这些综艺节目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同质化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讨《王牌对王牌》对娱乐价值的把握以及其创新之处,思考情怀元素的应用局限,并提出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思路,从把握娱乐价值、与国外的沟通交流、节目创新、情怀元素的运用四方面进行梳理,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情怀元素;娱乐价值;同质化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有着相似的性能、相似的外观,所运用的营销手段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国内的电视节目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同质化问题。
目前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是同质化现象的影响因素之一,这是因为电视节目的宣传活动会受到商业运作模式的影响。
应对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同质化问题加以反思,并探寻相应的解决路径。
1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同质化的反思当前,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同质化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 内容结构更新慢,受众审美疲劳近年来,国外的电视节目在获得成功之后,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典范,有很多综艺节目都是从引入国外电视节目,做出相应的改进后以一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大众视野中。
国内主办方的直接借鉴很容易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同时也容易积累固定的受众群体。
电视节目的同质化问题主要体现在节目的内容和结构上,随着电视节目的同质化问题不断加重,导致观众审美疲劳,使得我国电视综艺节目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在创作过程中,没有体现出较强的创新性。
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需要不断对节目形式进行调整,创新性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而这恰巧是很多电视综艺节目所欠缺的,缺乏创新性是电视节目收视率不高的根本原因。
1.2 过分追逐社会热点和收视率社会潮流和风气会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偏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许多电视台为迎合受众会推出同质类节目。
《2024年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范文

《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了人们日常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视真人秀节目以其真实性、娱乐性和观赏性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在国内外广受欢迎。
然而,随着节目数量的增加和竞争的加剧,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点、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点1. 真实性:电视真人秀节目以真实生活为背景,展现参与者的真实情感和表现,使观众产生共鸣。
2. 娱乐性:节目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游戏、挑战、竞赛等元素,具有较高的娱乐性。
3. 观赏性:节目制作精良,画面精美,音效逼真,为观众带来良好的观感体验。
4. 互动性:观众可以参与节目投票、评论等互动环节,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三、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影响1. 文化传播: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能够传递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2. 娱乐消费: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人们娱乐消费的重要方式,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3. 价值观塑造:节目中的成功案例和励志故事能够激发观众的积极向上精神,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四、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1. 内容同质化:部分真人秀节目内容相似,缺乏创新和特色,导致观众审美疲劳。
2. 过度商业化:部分节目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节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责任。
3. 真实性争议:部分节目为了追求观赏性和话题性,过度加工和包装,导致节目真实性受到质疑。
4. 侵权问题:部分节目存在抄袭、侵权等问题,损害了原创者的权益。
五、建议与展望针对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 创新内容:鼓励节目制作方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挖掘更多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元素,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2. 平衡商业与文化价值: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节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和正确价值观。
3. 保证真实性:节目制作方应尊重参与者的真实生活和情感,避免过度加工和包装,保证节目的真实性。
从电视节目娱乐化探析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

从电视节目娱乐化探析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摘要】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在当今娱乐市场已经变得十分普遍,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多样性,还导致了节目内容的雷同和缺乏独特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同质化现象的表现形式、原因、发展趋势以及应对策略,探讨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对娱乐产业的影响。
同质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市场竞争激烈和观众口味的相似性,而其发展趋势则可能导致市场饱和和收视率下降。
在面对同质化现象挑战的电视节目制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打破常规,以应对观众需求的多样性,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性。
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既是娱乐产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创新与发展的机遇。
【关键词】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娱乐化、表现形式、原因分析、发展趋势、策略、挑战、机遇1. 引言1.1 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背景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背景可以追溯到电视行业的发展历程。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电视节目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势。
同质化现象指的是各大电视台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趋同,导致观众在选择节目时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同质化现象的出现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商业化运作模式的影响、收视率压力的挤压、观众口味的趋同等。
同质化现象不仅影响了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和质量,也限制了节目创意的发展空间,导致节目内容缺乏新意和突破,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和选择困难。
了解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背景,有助于深入探讨其成因和影响,为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应对同质化现象提供基础和支撑。
1.2 同质化现象对电视节目的影响同质化现象对电视节目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同质化现象导致了电视节目的内容缺乏新颖性和创意性,使得观众在选择节目时感到缺乏选择,影响了他们的观看体验。
同质化现象也使得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了更多节目以迎合市场需求为目的,而忽视了节目本身的质量和内容。
这种现象不仅使得电视节目变得越来越无聊,也对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同质化现象还导致了一些低俗、劣质的节目在电视上占据较大比例,影响着观众的审美和价值取向,甚至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电视媒体行业的内容创意缺失与提高建议

电视媒体行业的内容创意缺失与提高建议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新闻和娱乐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近年来我们也不可否认,电视媒体在内容创意方面存在着一些缺失。
对于这个问题,我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内容创意缺失的表现形式1. 缺乏新颖性:过多的电视节目都陷入了“同质化”困境中。
我们经常看到各大卫视频道播放相似类型的综艺节目、剧集和真人秀。
这导致观众倦怠感增加,选择迅速减少。
2. 缺乏深度:TVB等传统电视台更加偏向于快餐式新闻报道和浅显型综艺节目。
虽然广告商可能会喜欢这种形式直击受众,但是对于观众而言,他们往往渴望更多具有深度和内涵的内容。
3. 缺乏互动性:传统电视媒体仍然在单向传递信息,而没有真正与观众互动。
这缺乏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持续性的关注。
与此同时,网络流媒体平台的兴起使得观众更容易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与内容进行互动,电视媒体需要认识到这一点。
二、提高电视媒体内容创意的建议1. 强化独特性:电视节目制作方应积极寻找新颖有趣的创意,并加强独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制作独家纪录片、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节目等。
同时,在选题上也要走深入和特色化的路线,避免同质化问题。
2. 加强深度报道:电视媒体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去深度报道一些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
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挑选合适话题,并且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和探讨,为观众带来全面准确的信息。
3. 提供互动平台:为了增强观众粘性,电视节目应该为观众提供更多互动机制。
例如,在综艺节目中设置现场投票环节或者开设网上讨论平台,鼓励观众参与和互动。
同时,在新闻类节目中,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实时发布重要消息,鼓励观众发表评论。
4. 合理利用科技手段: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升电视媒体内容创意。
例如,使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内容推荐,更准确地把握受众需求。
娱乐节目同质化现象分析

娱乐节目同质化现象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电视节目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互文本”现象。
娱乐节目同质化现象更是十分突出。
如何杜绝这种同质化是媒体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何为“同质”?《现代汉语词典》中,“同”,意为“相同、一样”;“质”,意为“性质、本质;质量”。
笔者认为,电视节目同质化应该指电视节目所呈现的节目性质、形态、主持风格、设置主题以及节目的运作方式,对国外或国内某些成功节目刻意模仿或照抄照搬。
一如今娱乐节目的形态,有综艺类、速配类、益智类、博彩类、游戏类、真人秀等多种样式。
一方面娱乐节目带来了新的理念,丰富了节目样式,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另一方面,娱乐节目又因其面孔的雷同、创意的缺乏及品位的低俗而日益遭人诟病。
真人秀又叫真实电视(REAL TV)、真实秀、纪录肥皂剧等。
2000年5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名为《生存者》的节目,把真人秀做成经典。
国内的《超级女声》,属于一档大众音乐选秀的活动,它以“想唱就唱”为口号,倡导一种“大众娱乐大众”的娱乐方式,是对《美国偶像》的重新组合,“2005超级女声”共吸引了15万人参加,在全国范围内收看年度总决选的观众总量约有2亿左右,形成“超女现象”。
节目成功后,国内大量复制的节目接踵而至。
《梦想中国》、《非常6+1》、“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莱卡青蛙王子”等选秀节目开始充斥荧屏。
益智类节目的火爆首先是由央视的《幸运52》和《开心辞典》引燃的。
这类集传播知识、游戏娱乐、有奖问答于一身的娱乐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也引发了新一轮的复制与模仿。
益智类节目带有浓郁的商业色彩,同时呈现出“知识娱乐化”、“知识常识化”、“知识偏狭化”的倾向。
2007年5月1日,湖南经视播出了《五年级救助队》。
随后,“五年级生”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相继诞生,如CCTV-2新版《幸运52》、天津少儿频道《你能毕业吗》和深圳卫视《谁比谁聪明》等。
6月30日陕西卫视与光线传媒合作的《不考不知道》也“开考”。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及策划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及策划一、概述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目类型和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多元化,电视综艺节目不断创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节目同质化、创新乏力、观众审美疲劳等。
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及策划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推动节目创新、提升节目品质、满足观众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观众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
一方面,多样化的节目类型和丰富的内容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另一方面,高品质的制作水平和创新的表达方式也提升了观众的审美体验。
同时,电视综艺节目在传播文化知识、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观众审美的变化,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另一方面,观众的审美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对节目的品质和创新性要求更高。
如何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创新节目策划理念,提升节目品质,满足观众需求,成为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节目策划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电视综艺节目概述电视综艺节目是一种集娱乐、信息、艺术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电视节目形式。
它以其多样化的内容、活泼的表现形式和广泛的受众群体,在电视媒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电视综艺节目通过丰富的艺术手法和创新的节目形式,为观众提供了轻松愉快的观赏体验,同时也承载了传递社会价值观、引领文化潮流的使命。
在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单一娱乐表演,到后来的真人秀、才艺竞技、生活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涌现,电视综艺节目不断创新和变革,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从电视节目娱乐化探析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

从电视节目娱乐化探析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电视节目是现代社会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通过电视节目,观众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娱乐内容。
随着电视节目的普及和发展,人们也逐渐发现了电视节目同质化的现象。
本文将从娱乐化的角度对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进行探析。
要探究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娱乐化。
娱乐化是指将原本不具备娱乐性的事物转化为具备娱乐性的形式和内容。
在电视节目领域,娱乐化表现为以娱乐为导向,通过创意、艺术表现等手段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供轻松、愉快的观看体验。
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却是指在电视节目领域中出现了大量相似、缺乏创新和个性的节目。
导致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商业化的压力是导致电视节目同质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电视台为了追求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往往会选择那些商业上有保证的节目类型。
综艺节目中的选秀节目、真人秀等类型,这些节目具有明确的商业利益,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获得较高的收视率。
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电视台之间往往会出现相互竞争,互相模仿,导致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出现。
公众口味的普遍化也是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公众的口味也在发生变化。
观众越来越喜欢简单易懂、轻松愉快的节目内容,而对于那些内容复杂、有思考深度的节目较难产生共鸣。
电视节目制作者们为了迎合观众口味的普遍化,不愿意冒险尝试新的节目类型,而是选择在已经成功的节目类型上进行复制和改编,从而导致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出现。
市场竞争的激烈也是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原因之一。
电视台和制片方之间为了争夺观众的眼球和广告资金,往往会选择那些已经成功的节目类型进行复制和改编。
这种市场竞争和之前提到的商业利益的驱动,让电视节目制作者们更愿意选择已经成功且经济效益较好的节目类型,导致了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出现。
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出现给观众带来了一些问题。
观众在面对相似的节目时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节 目名 称 同质 化
出同质化倾 向。最常见 的就是 “ 炒C P ” 。几 乎每档真人 秀节 目都有 各种 C P, 在 《 极限挑战 》中 ,6 位 固定成员组成 了 “ 红 兴 …‘ 猪羊…‘ 磊雷…‘ 师徒 ”等多对 C P 。《 花样姐姐 》中有 “ 姐 弟… ‘ 烟花 … ‘ 胆大”等 C P 。C P捆绑式宣传 , 为节 目获得 了关 注度 , 同 时也 引 发 了 对 节 目本 质 的 思 考 。 为 了迎 合 C P粉 , 一 些真人 秀甚 至在节 目的某些 环节 中故意增添 暖昧情节 。由此 发展下去 , 真人秀只会走入歧途 。 另外 , 嘉宾 “ 退赛 ” 和“ 不和” 也 是 电 视 真 人 秀 节 目常用 的炒 作 话 题 的手 段 。例 如 ,2 0 1 6 年,
系列就 涵盖 了 《 中 国新 歌声 》 《中 国好 歌 曲》《中国新声 代 》 等; “ 挑战 ”系列 则包括 了 《 挑 战者联盟 》《 极 限挑 战 》《 我们 的挑战 》等 ; 此外 , 还有 “ 喜剧 ”系列 、“ 笑 ”系列等。这 些节 目大多周末 在各大卫视播 出 , 对 电视 观众来说 , 把这些节 目从 名字上 区分 开来就需要花 费一定 的时 间。而对 真人秀节 目而 言, 这样高度 同质化 的命名也会直接影响节 目定位 。
市期专 题
躐後 湖 翥
浅析 电视真人秀节 目的 同质化现象
闫 丽 娜
( 武 昌首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摘 要: 2 0 1 6 年, 霸 占电视 屏幕的依 然是 真人 秀节 l g。据不 完全统计 ,2 0 1 6 年全年 共有- i  ̄2 0 0 档真人秀节 目攻 占荧 屏, 平均每个季度都有 大约3 0 档真人 秀节 目上星。 虽然真人 秀节 目呈现 一派繁 荣之势 , 然而却没有 能引起 全 民关注的 代表性节 目。真人 秀节 目在形 式和 内容上越 来越趋 于同质化 , 这不利 于真人 秀节 目的 自身发展 以及提升 电视观 众的审 美品位。本文 以真人 秀节 目的 同质化现 象为立足 点 , 分析其具体表现及 问题 , 探 索真人 秀节 目的新发展 。 关键词 : 真人 秀节 目; 同质化 ; 过度 消费 中 图分 类 号 :G2 2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 8 8 8 3( 2 0 1 7)0 5 — 0 0 0 8 — 0 1
《 欢乐喜剧人 》小沈 阳退赛 ,《 蒙面歌王 》杨宗纬退赛 , 跑 男兄 弟 团不 和 , 《 我们来 了 》谢娜 、 刘嘉玲不和等 消息先后登 上热 搜榜 , 为节 目制造 了大量的话题 和关 注 , 但最后 均被证实 为炒 作 。对 于真人秀节 目来说 , 有关 注度 非常重要 , 但为 了关 注度 不择手段只会引发观众反感 。 ( 四 )节 目嘉宾的 同质化 目前 , 真 人秀 节 目都 是全 明星 阵容 , 而 且 以 当红 明星 为 主, 节 目嘉宾 人选 同质化 现象 明显 。2 0 1 6 年 的电视 真人 秀被 “ 南薛北 张”霸屏 , 据笔者的不完全统 计 , 薛之谦 、 大 张伟 分别 录制 了3 0 多档真人秀节 目, 几乎 占据真人 秀的半壁江 山。宋小 宝、 沙溢 等人 也榜上有 名。对于 电视观众来 说 , 唱歌 、 演小 品 、 做饭、 玩游 戏的总是这几位 明星 , 这不 仅加大 了观众 辨别不 同 节 目的困难 程度 , 而且还会让观众产生审美 疲劳。而对 明星来 说, 奔波在不 同的真人秀节 目中也会限制 自身的发展。 二、 电视真人秀 同质化带来的问题 真人秀节 目的同质化现象 , 不仅会 限制 自身 的发 展 , 也会 带来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 ( 一 )对 明 星 的过 度 消 费 现 阶段 , 国内的电视真人 秀以 “ 秀”为主 , 而且 以 “ 明星 秀 ” 为主 , 过度 依 赖 明星。在 所有 的 真人 秀节 目中 , 素 人 元 素被淡 化到最低程度 。这为节 目带来关 注度和收视率 的同时 也 带来 明星被过度 消费的问题 , 最突出 的节 目在 中 国已有 十多 年 的发 展历 史 , 在 经历
了选秀 、 韩 范两个 风潮后 , 进 入百 花齐放 的发展 阶段 , 并 与 电
( 三 )节 目话 题 同质 化
‘
视 剧一 道成为卫 视收视率 的保 障。在各方利益 的驱使下 , 各 大 卫视逐 渐将 重心转 向真人 秀节 目, 真人 秀节 目层 出不 穷 的同
名 称对一 档节 目至关 重要 , 响亮 的名字 既能 凸显节 目定 位, 又能 吸引受众关注 。但 随着真人 秀的火爆 , 各 档节 目的名 称 也越来越接 近。从2 0 1 6 年各大卫视 的真人秀名单 中可 以发 现, 真 人 秀 节 目名 称 呈 “ 系 列 化 ” 发 展 趋 势 。 例 如 ,“ 中国”
一
为 了在激 烈 的竞 争 中脱 颖 而 出, 各大卫 视秉 持 “ 做 红一 档节 目”比 “ 做好一档节 目”更重要 的理念 , 从 节 目话题 人手 ,
企 图 引 起 受 众 关 注 。而 在 节 目话 题 方 面 , 真 人 秀 节 目也 呈 现
、
经济学 中讲 的 “ 泡沫经济” , 指 经济 运行状态像泡 沫一样 , 表 面繁 荣 , 但难逃 破灭 的结 局。现阶段 , 电视真人 秀节 目亦如 此 ,“ 复制”现象越来越明显 , 表面兴旺 , 内里却 空洞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