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降自动计算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电缆压降计算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电缆压降计算一、电缆压降计算的定义与重要性电缆压降计算是指在工业和民用配电系统中,根据电缆的材料、截面、长度、负载电流等因素,计算电缆在运行中产生的电压降,从而确定电路的电压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电缆的压降是指电流通过电缆时所产生的电压降,过大的压降会导致负载电器工作不稳定甚至损坏,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配电设计中,电缆的压降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正确的压降计算不仅可以确保负载设备正常工作,还能减小线路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能耗成本。
二、电缆压降计算方法1. 传统计算方法传统的电缆压降计算方法是根据电缆长度、负载电流和电缆材料的电阻率来计算电缆的电压降。
该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小规模、简单的配电系统,但随着电力系统的复杂度增加,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2. 数值计算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计算方法逐渐在配电系统中得到应用。
通过数值计算软件,可以更准确地考虑电缆的负载率、环境温度、皮效应、多股并联等因素,得出更精确的电缆压降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的配电系统,可以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
三、电缆压降计算的注意事项1. 电缆材料和截面的选择在进行压降计算时,需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缆材料和截面,以减小电缆的电阻,降低压降。
2. 负载电流的准确估算负载电流是影响电缆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需准确估算负载电流大小,避免因电流估算不准导致的电缆过载和压降超标。
3. 考虑负载率和环境因素在实际工程中,负载率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电缆的压降会有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计算。
四、电缆压降计算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电缆压降计算在工业和民用配电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不仅在新建配电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进行计算,而且在现有系统的改造升级中也需要进行压降计算,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随着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新技术的发展,电缆压降计算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深化。
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产生及测量和计算、解决办法

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产生及测量和计算、解决办法作者:郑宏郑壮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年第20期摘要计量装置的准确与否,是与国家电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息息相关的,本文介绍PT 二次回路电压降产生原因、电压降测量方法及其工作原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使得计量装置更加准确。
【关键词】PT二次电压降工作原理计量装置准确与否,是电力系统电费能否正确结算的关键,事关电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头等大事。
电力这个特殊商品,产、供、销同时完成,计量装置准确程度,决定了产品价值的高低和再生产的能力。
1 PT二次压降测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电能计量准确与否,关系到电力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及技术经济指标监督考核工作的正常开展。
因此,合理计费、降低损耗、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赖于电能计量准确度的提高。
电能计量装置(尤其是电网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是涉及电业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随着电网对经济效益更趋重视以及分时电量考核的实施,对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到电能表端子之间二次回路线路的电压降(简称为PT二次电压降),将导致电压量测量产生偏差。
PT二次压降问题是电力发、输、变、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使系统电压量测量产生偏差,不仅影响电力系统运行质量,而且直接导致电能计量误差。
作为导致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PT二次回路电压降问题应引起各发电、供电单位的足够重视。
由数据计算和实践验证得出:PT二次回路电压降过大,是导致电能计量误差增大的关键所在,不解决电压降过大的问题就根本无法实现准确计量。
据不完全调查和实际现场测量结果显示,目前PT二次回路压降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老”在有了电能计量装置就有了这个问题,可自今仍没有解决;“大”在超差的比例大和误差大,有一半以上的电能计量装置超差,有的超过允许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难”在改造难,有的PT二次回路把导线截面积增加到16mm2仍没有达到要求。
电压降计算使用方法

电压降计算使用方法
一、工程相关参数
工程参数中,设计师可以根据工程情况填写红色框内的内容。
二、线路参数选择
线路参数中,设计师可以填写黄色栏目内的内容,绿色栏目是自动查表的结果。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电压等级,线路类型和线缆截面是有对应关系的。
三、终端负载参数选择
终端负载参数是各位设计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填写相关参数。
四、输出结果
在以上的输入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完成设计。
电压损失(u%)= R+X*tg
PL*100% = 1.572 % 10*Un2
这里还提供了相关规范供设计师参考。
二十四、 线路供电半径较大如何解决

线路供电半径较大如何解决?正常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控制供电半径,从而有效控制线路电压降。
但是情况较为特殊时(如临时用电和农网低压线路往往较长),低压供电半径较大或很大,造成线路电压降较大或很大。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供电半径较大的问题:1)正确选择变压器的电压比和分接头。
2)降低系统阻抗,如采用电缆代替架空线,加大电缆或导线截面等。
3)无功补偿。
调整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的接入容量。
投入电容器后线路及变压器电压降的减少量,可按式(13)和式(14)估算。
线路变压器以上式中ΔQc——并联电容器的投入容量(kvar);X1——线路的电抗(Ω);Un——系统标称电压(kV);SrT——变压器的额定容量(kVA);uT——变压器的阻抗电压(%)。
投入电容器后电压提高值的数据见表28。
▼表28 投入电容器后电压提高值的数据▼(续)▲注:1.变压器每栏中第一行是SC(B)10型干式变压器的电压降值,第二行是S11型油浸式变压器的电压降值。
2. SC(B)10型干式变压器,容量不大于630kV·A时阻抗电压为4%(对于630kV·A的容量,括号内为阻抗电压为6%的数据),容量大于630kV·A时阻抗电压为6%。
3. S11型油浸式变压器,容量小于630kV·A时阻抗电压为4%,容量不小于630kV·A时阻抗电压为4.5%。
4.本表中架空线、电缆电压降的计算参数,架空线的截面采用10mm2,电缆的截面采用50mm2时的线路电抗值做依据。
电网电压过高时往往也是电力负荷较低、功率因数偏高的时候,适时减少电容器组投入的容量,能同时起到合理补偿无功功率和调整电压偏差的作用。
如果采用的是低压电容器,调压效果将更显著,应尽量采用按功率因数或电压水平调整的自动装置。
4)调整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
在铭牌规定值的范围内适当调整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使其超前或滞后运行,就能产生和消耗无功功率,从而达到改变网络负荷的功率因数和调整电压偏差的目的。
配电线路线损、无功补偿(09)

2、无功补偿的目的:提高功率因数 (1)减少无功的占用比例; (2)减少无功电流在电阻上的电能损耗; (3)减少电压损失。
线路功率损失为
为了减少功率损失,只有减少线路输送 的无功功率。有功负荷不变时,感性无功 功率QL越大,损耗就越大,为降低无功功 率QL,通常是在电路中并联电容器,产生 电容性无功功率QC,补偿一部分QL。
式中:I0%—配电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数 Ud%—配电变压器 阻抗电压百分数 Se—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kvA) β—配电变压器 负荷率
注意: 1、补偿电容器可接在高压侧,也可接在低压侧,效 果是相同的。 2、现在使用的电容器有两种:干式金属化低压电容 器;油浸式高压电容器。 3、安装接线方式:通过低压熔断器直接接在配电变 压器二次出线,与配电变压器同台架设。存在问题 是,当电源缺相时可能发生铁磁谐振过电压。 4、补偿容量必须小于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无功容量。 QC=(0.95~0.98)Q0
主干、分支导线截面相同时,各分支长度相等
4)损失功率 三相三线a=1,三相四线a值以主干线导线截面查表 5)多线路
式中: M 台区线路数 I 台区总电流 Re1 等值电阻
6)下户线 单相下户线
三相或三相四线下户线
解: 线路中电流为: 线路有功功率损失为: 线路无功功率损失为:
电容器熔丝保护接线图
5、电容器组投入或退出运行时的注意事项: 1)正常情况下,电容器组的投入或退出运行应根据系统无 功潮流、负荷功率因数和电压等情况确定。 2)电容器组所接母线的电压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或 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时,电容器组应退出运行; 电容器室温度超出±40℃范围时,亦应退出运行; 3)当电容器组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退出运行:电 容器爆炸;电容器喷油或起火;瓷套管发生严重放电、闪 络;接点严重过热或熔化;电容器内部或放电设备有严重 异常响声;电容器外壳有异形膨胀。
电磁阀电压压降计算

电磁阀电压压降计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磁阀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元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自动化、液压控制、燃气控制等。
在实际使用中,电磁阀的电压压降是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电磁阀的性能和稳定性。
准确计算电磁阀电压压降是非常重要的。
电磁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铁产生磁场来控制阀芯的运动,从而实现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控制。
当电磁阀通电时,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使阀芯被吸引或推开,从而改变流体通道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电磁阀内部会产生一定的电压压降,影响电磁阀的工作效果。
电磁阀的电压压降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线圈的电阻、通电时的电流、工作环境的温度等。
在计算电磁阀的电压压降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计算。
我们需要测量电磁阀线圈的电阻。
通常情况下,电磁阀线圈的电阻在几欧姆到几十欧姆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电磁阀的型号和规格。
通过测量线圈的电阻,我们可以得到电磁阀的电阻值。
我们需要计算电磁阀通电时的电流。
电磁阀工作时,线圈会受到额定电压的供应,从而产生一定的电流。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根据线圈的电阻和供电电压来计算电磁阀通电时的电流大小。
我们需要考虑工作环境的影响。
在实际使用中,电磁阀通常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线圈的电阻会越大,从而影响电磁阀的电压压降。
在计算电磁阀的电压压降时,需要考虑环境温度对线圈电阻的影响。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准确计算出电磁阀的电压压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计算结果来调整电源电压或线圈的设计参数,以提高电磁阀的性能和稳定性。
定期检查电磁阀的电压压降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护。
【电磁阀电压压降计算】是电磁阀设计和维护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电压压降的计算工作,才能确保电磁阀的正常工作和可靠性。
第二篇示例:电磁阀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元件,可用于控制液体或气体流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电磁阀内部的电压压降,这对于正确操作电磁阀非常重要。
线缆计算方法

32输入变量0.38输入变量0.85标准因子57.20046618自动计算2000输入变量120输入变量0.017241标准因子0.28735自动计算16.43655396自动计算4.33%自动计算
L:线路长度(m)
电力电缆电压降计算公式
P:设备功率(kw)
U:工作电压(KV)
cos θ:功率因素
I:线路电流(A)
如380V电压降≤19V, 220V电压降≤11V
备注:线缆电压降与设备功率,工作电压,线路长度,导体截面积变量有关联
当要求确保线缆电压降≤5%时,必须考虑使用设备功率,线缆传输距离,线缆导体 截面积大小变量,当确定某些要求后,来调整其他变量对其的影响。
S:线缆导体截面(mm 2)
ρ:导体电阻率(Ω*mm 2/m)
R:线路电阻(Ω)
ΔU:电压降(V)
电压降率(%) 备注:线路电压降率按小于5%确认合格。
一种线路压降的快速计算软件

程 青(1970—),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建筑电气设计。
一种线路压降的快速计算软件程 青[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摘 要:采用专用软件对建筑供电电路的电压损失和沿途压降进行计算,根据不同的线路材质可以精准迅速地将设计所需要的数据计算得出,再以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将其直观地展示出来,并有相应数据库保存数据,为现在和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计算软件;建筑电气设计;电压损失;压降中图分类号:TU8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 8417(2021)05 0005 03DOI:10.16618/j.cnki.1674 8417.2021.05.0020 引 言近些年随着各地超高层、大型商业综合体等纷纷建设,项目的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变电站应设在负荷中心位置、低压供电距离控制在200m以内等规范要求有时较难实现。
配电距离较长及用电设备容量较大,会导致线路压降、大设备启动时端电压等不满足要求。
而电气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除了必要的负荷计算、照度及功率密度计算、防雷计算外涉及专项的计算较少。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3版、4版[1]有配合使用的计算软件,软件环境不是开源的,很多计算只能选择给定的数据,可能与设计不能完全对应。
在配电系统中,电压损失是必然存在的,如何通过校验,控制最小截面对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面临问题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电缆是整个系统的主要投入部分,低压电缆的投资占到整个系统工程量的30%以上。
因此在确保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合理设置最佳的电力线路电缆,是电气设计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1)电压降和电压损失。
在交流供电系统中,电缆线路存在阻抗。
阻抗由电阻、电抗构成。
电流通过阻抗时,在阻抗的两端产生的电压差称为电压降。
电缆电压损失是指线路始端电压经线路传输后,线路对其的损失或影响大小,是线路两端电压的数值差,常用其同额定电压相比的百分数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于三相 38 类型 截面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电压损失系数 类型 (%/(A.km)) 2.207 1.476 0.909 0.574 0.373 0.271 0.194 0.143 0.109 0.090 0.075 0.064 0.053 截面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1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于三相380V系统 类型 截面 4 6 10 16 25 35 铜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电压损失系 数 (%/(A.km) 2.207 1.476 0.909 0.574 0.373 0.271 0.194 0.143 0.109 0.09 0.075 0.064 0.053 铝 类型 截面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电压损 失系数 (%/(A. 3.605 2.409 1.469 0.931 0.601 0.434 0.308 0.225 0.17 0.137 0.113 0.094 0.076
L*I I=P*Kx/(1.732*Ue*COSφ) Cs:为电压损失系数 L:为电缆长度 I:为计算电流 P:为负荷大小 Kx:为需要系数 Ue:为额定电压 COSφ:为功率因数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三芯) 有钢铠护 套 空气 无钢铠护套 直埋 223 252 292 332 378 428 空气 278 320 373 428 501 574
25 35 50 70 95 120
附录B
100 123 146 178 219 251
150 185 240 300 400 500
损失系数 类型 A.km))
207 476 909 574 373 271 194 143 109 090 075 064 053
铝
绝缘电缆(三芯)
铝
91 113 134 165 195 221 247 278 321 365
无钢铠护套 直埋 219 247 292 328 374 424
算公式: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118 150 182 228 273 314 360 410 483 552
91 114 146 178 214 246 278 319 378 419
117 143 169 208 247 282 321 356 408 469
注:表中系铝芯电缆数值;铜芯电缆的允许持续截流量乘以1.29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三芯) 无钢铠 护套 空气 有钢铠护套 直埋 90 110 125 152 182 205 空气 100 123 141 173 214 246 直埋 90 105 120 152 182 205
283 324 378 433 506 579
35kV及以下电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不同的土壤热阻系数、土中直埋多根并行敷设时、空气中单层多根 并行敷设时、在电缆桥架上无间距配置多层并列电缆时、1~6kV电缆户外明敷无遮阳时截流量的校正系数
缘电力电缆用于三相 380V/ 220V系统 居民生活同时系数Kx与户数关系 截面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电压损失系数 (%/(A.km)) 3.605 2.409 1.469 0.931 0.601 0.434 0.308 0.225 0.170 0.137 0.113 0.094 0.076 户数 10户以下 11--20 21--50 51--100 101--200 200户以上 高水平 0.9-1 压降计算公式: 0.8-0.7 0.7-0.55 Uj=Cs*L*I 0.5-0.42 其中:I=P*Kx/(1.732*Ue*COSφ) 0.4-0.38 0.32 Cs:为电压损失系数 L:为电缆长度 I:为计算电流 P:为负荷大小 Kx:为需要系数 以上数据摘自《民用建筑电气设 Ue:为额定电压 计数据手册》 COSφ:为功率因数 普通水平 0.8-1 0.7-0.6 0.6-0.45 0.45-0.4 0.4-0.36 0.30
铜
铝
居民生活同时系数Kx与户数关系 户数 10户以下 11--20 普通水平 0.8--1 高水平 0.9--1
0.7--0.6 0.8--0.7
21--50 0.6--0.49 0.7--0.55 51--100 0.45--0.4 0.5--0.42 101--200 0.4--0.36 0.4--0.38 200户以上 0.3 0.32
计算公式: Uj=Cs*L*I I=P*Kx/(1.732*Ue*cosφ) (Cs—电压损失[%/(A*km]) 注:1、对10kV及以下常用电缆按持续工作电流确定允许最小缆芯截面。 2、按(1)确定电缆芯截面时,宜满足附录A以及附录B的允许截流量 Ue=0.4kV
附录A 1~3kV油纸、聚乙烯绝缘电缆(三芯) 空气 直埋 有钢铠 无钢铠护套 有钢铠护套 有钢铠 护 无钢铠 护套 (油纸) 套 护套 26 21 29 30 31 35 44 59 79 98 116 151 182 214 250 285 338 383 27 38 52 69 82 104 129 155 181 211 246 294 328 38 50 66 88 105 126 154 186 211 240 275 320 356 37 50 68 87 105 129 152 180 207 237 264 310 347 38 53 70 90 110 134 157 189 212 242 273 319 347 1~3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三芯) 空气 铜 铝 直埋 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