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一章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课件:第一章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共29张PPT)

△干冰人工降雨 先升华后液化 △干冰制造舞台烟雾 先升华后液化 △固体器件“出汗”现象 液化 △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持新鲜程度
升华
△灯泡的钨丝细了,玻璃内壁变黑了 先升华后凝华
2.▲指出下列现象属于那一种物态变化 △解释“白气”现象 液化 △狗伸缩舌头调节体温 蒸发 △结了冰的衣服变干了 升华 △冰箱、冰柜制冷 蒸发 △汗液使人体降温 蒸发 △洒水使环境降温 蒸发 △樟脑体积变小 升华
△制蒸馏水 先汽化后液化
△分离气体 先液化后汽化
△冰箱内结霜 凝华 △分离液体 先汽化后液化
放气孔
安全阀
易熔片 锅盖
锅身
食物
三、电冰箱
1.电冰箱内的致冷系统主要由哪些
== ==
部分组成?
液
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
态
制
气
2.电冰箱所用的致冷物质有什么 冷
态
物
制
特点? 易汽化和易液化的物质。
质 汽化 吸热 》
冷 物 质
气
3.电冰箱是如何达到制冷的目的? 态
液》
化液
蒸发器里汽化吸热,冷凝器里液化
态 放
热
放热。
液化:运载火箭的燃料常采用液态,它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 法使气态液化形成,液态有利于储存和储存较多数量的燃料, 如图所示:
四、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运载火箭的燃料与助燃剂是什么?
2.飞船返回的“防热衣”
熔化、汽化吸热:卫星返回地面时,与空气相互摩擦,温 度升高,整流罩上的烧蚀层会熔化、汽化吸收大量的热, 保护了火箭或卫星。
△灯泡的钨丝细了,灯泡内壁变黑。 △结了冰的衣服变干了。
☆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 以使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为例 △干冰升华使运输中食品降温,保持新鲜程度。 △人工降雨 △制造舞台烟雾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_4

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进一步理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②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辨别不同的物态变化形式。
③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②通过引导学生检索资料、调查研究、学习文献探究和调查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自然界水三态的循环的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理解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
②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高压锅、电冰箱的物态变化学习过程:一、探究新知任务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自学课本后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们讨论交流。
1、你知道蓝天里朵朵白云是怎样形成的吗?2、你遇到茫茫大雾是怎么回事?3、你知道霜和露是怎样形成的吗?4、你知道雨雪霜雹各从何而来的吗?试着写一篇小论文。
5、你知道地球上水资源面临危机吗?6、调查一下自己家里或学校里的用水情况,写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
任务二:高压锅、电冰箱及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自学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高压锅主要有几部分构成?2、为什么食物用高压锅容易煮熟?3、高压锅是怎样快速煮熟食物的?4、高压锅的工作过程中涉及哪些热学知识?5、高压锅中的易熔片起什么作用?对于电冰箱:1、电冰箱是如何制冷的?制冷物质是如何循环的?2、电冰箱的致冷物质氟利昂对环境有什么破坏作用?有没有能够替代氟利昂作致冷剂的环保冰箱。
对于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1、我国航天技术有什么显著的成果?2、航天技术中在什么地方涉及到物态变化的知识?二、自我检测1、地面上的水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成小水滴或为小冰晶。
2、高压锅的易熔片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在时起保护作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使用多媒体演示物态变化的动画,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利用在线平台,提供拓展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注重过程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
-定期进行知识小结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中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有一定经验,但沟通与协作能力仍有待提高。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在集体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定义、类型及其特性,这是本章的核心知识,也是学习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但在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在物态变化这一章节,学生已经掌握了温度、热量等基本概念,但对于物态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
1.学生对物态变化现象具有好奇心,但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实例引入,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2.结合具体实例,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物态变化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物态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分类和归纳总结出物态变化的规律。
-通过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将物态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展示物态变化的动态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五节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案1北师大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案1北师大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2、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辨别不同的物态变化形式。
3、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引导学生检索资料,调查研究,学习文献探究和调查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然界水三态的循环的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
2、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感受物理有用。
从而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
2、电冰箱内的物态变化。
教学过程引入:复习六种物态变化进行新课:(一)学生自学(二)教师答疑(三)组织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的水循环(1)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雾霜雪冰雹是怎样形成的?自然现象物态变化云(小水珠小冰晶)液化、凝华冰雹(固态)凝华?雪(固态)凝华露(液态)液化雾(液态)液化霜(固态)凝华1、高压锅(1)高压锅有机部分组成?高压锅由锅身、锅盖、易熔片、放气孔、安全阀和胶圈组成(2)高压锅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高压锅是根据液体沸点随其压增大而增大的原理制成的(3)高压锅是怎样快速煮熟食物的?高压锅内部温度可达110-120℃,可以快速煮熟食物。
(4)高压锅的安全问题?压强较大时,锅内气体推起安全阀。
双保险:易熔片2、电冰箱(1)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2)容易汽化液化且汽化时能大量吸热(3)制冷物质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在蒸发器中汽化吸热。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五、生活和技术中物态变化》10

2021——2021学年度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所用教材是北师大新版教材,教学内容包括4章共二十四节。
分别是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包括四节内容。
第七章运动和力,包括四节内容。
第八章压强与浮力,包括七节内容。
第九章机械和功,包括六节内容。
二、总的教学培养目标〔一〕通过对课本四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光学仪器?;?运动和力?;?压强与浮力?;?机械和功?的根本知识。
〔二〕.通过习题练习,让学生对所学主要知识能够比较系统的掌握,形成根本的解题水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对各种类型的题目,优秀学生能使用多种途径实行解答,其他学生实行简单计算解答。
〔三〕学生使用所学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水平要得到提升。
三、班情学情分析本级学生我任教的班级是八年级〔3〕、〔4〕班,各班学生人数都不多,从上学期期末的考试成绩来看,整体成绩一般,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然后,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所以本学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培养优生率和减少学困生。
四、教学教研措施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的培养。
对教材中的实验要实行重点教学;3.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
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
认真备课。
要备教材教法,备学生学法等。
5.抓住课堂教学。
严格按照教学方案备课,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到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6.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即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即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7.增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案

应用与拓展课堂小结课堂练习布置作业运载火箭的液态燃料与助燃剂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思考与练习热管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分小组竞赛学物理本节习题。
师:白板展示火箭结构图片。
生:分组探究,并汇报火箭在燃料与升空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
生:其他小组可作补充。
板书:火箭燃料与上升过程包含的物态变化。
生:分组探究,并汇报返回舱下落时不被高温烧坏的奥秘。
生:其他小组可作补充。
板书:返回舱的“防热衣”包含的物态变化。
生:分组探究,并汇报热管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
生:其他小组可作补充。
板书:热管包含的物态变化。
师:白板展示板书重点内容,学生分组回答。
师:宣布竞赛规则。
生:积极参与竞赛。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分组公平竞赛师:布置作业。
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便于理解。
分析问题能力。
识图表能力。
拓展学生知识面。
渗透遵守社会公德思想培养竞争意识使知识系统化增强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反馈矫正、知识巩固板书设计第一章第五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一、自然界的水循环云液化和凝华雨液化、熔化露、雾液化霜雪凝华二、高压锅与电冰箱电冰箱汽化、液化高压锅汽化、液化三、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运载火箭-液化、熔化、汽化返回舱的“防热衣”-熔化、汽化、升华热管—汽化、液化教学反思该节课采取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进行探究,激发的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节水、环保、航天技术领域的物态变化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该节拓展及习题部分设计较多,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不易完成。
北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二、高压锅 1.高压锅工作时,锅内水的沸点随着水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
升高 。 2.高压锅的易熔片是用熔点较 低 的合金材料制成的,是为了防止
安全阀 出现故障而起保险作用的。
返回首页
不能。若用了较重的安全阀,有可能带来危险; 若用了较轻的安全阀,可能因压力太小、沸点太低 而效果不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3.深冬时节,南方的气温不是很低,但北方却是滴水成冰。对于滴水成冰这 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解析:滴水成冰,物态变化前为液态的水,变化后为固态的冰,根据物态变化 的定义判定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此过程放热,故选A。
返回首页
解析:陆地海洋的水不断蒸发,空气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极小的水珠 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了云,云的形 成是水循环的一个环节,因为它导致了降水。A、B都不全面,C错。
返回首页
2.对下列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C )。 A.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解析: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形成的,故B错误,C正确;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辐射式 防热;三是
烧蚀 防热,利用材料 熔化 、 汽化 、 升华 或分解带走大量
的热。
返回首页
轻松尝试应用
知识点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关于云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云是由大量的小水珠形成的 B.云是由大量的小冰晶形成的 C.云是由别处飘来的,与液化和凝华无关 D.云的形成是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案(1) [名校原创]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案(1) [名校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9068f4c8f705cc17552709f5.png)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案
核心素养
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总结、调查等方式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在活动中逐步自主学习的素养,并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了解电冰箱的制冷原理。
2.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初步认识人类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及当代水资源危机。
3.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学生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水资源现状,培养学生关心爱护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意识。
难点:高压锅的工作原理和电冰箱的制冷原理。
教学过程
假设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现
在告诉你一种简单的海水淡化方法。
在地面上挖一水池,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人类对水资源的依赖;
2.高压锅的工作原理利用了大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3.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和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②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辨别不同的物态变化形式。
③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
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②通过引导学生检索资料、调查研究、学习文献探究和调查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自然界水三态的循环的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
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
②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乐于探索一些自然
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高压锅、电冰箱的物态变化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任务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自学课本后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们讨论交
流。
1、你知道蓝天里朵朵白云是怎样形成的吗?
2、你遇到茫茫大雾是怎么回事?
3、你知道霜和露是怎样形成的吗?
4、你知道雨雪霜雹各从何而来的吗?试着写一篇小论文。
5、你知道地球上水资源面临危机吗?
6、调查一下自己家里或学校里的用水情况,写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
任务二:高压锅、电冰箱及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自学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高压锅主要有几部分构成?
2、为什么食物用高压锅容易煮熟?
3、高压锅是怎样快速煮熟食物的?
4、高压锅的工作过程中涉及哪些热学知识?
5、高压锅中的易熔片起什么作用?对于电冰箱:
1、电冰箱是如何制冷的?制冷物质是如何循环的?
2、电冰箱的致冷物质氟利昂对环境有什么破坏作用?有没有可以替代氟利昂作致冷剂的
环保冰箱。
对于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我国航天技术有什么显著的成果?
2、航天技术中在什么地方涉及到物态变化的知识?
二、自我检测
1、地面上的水____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______成小水滴或
_________为
小冰晶。
2、高压锅的易熔片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在______________时起保护作用。
3、火箭的液氢、液氧、居民用的液化石油气、气体
打火机中的液态丁烷,都是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_____________
得到的,最大优点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飞机在云层上施放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人工降雨,这主要是由于()
A、增加了局部区域的空气密度,迫使云层下降而降雨。
B、减少了局部区域的空气比热,使这些空气中的水汽放出热量,液化成水,下降为雨。
C、固态二氧化碳粉末成为空气中水汽的凝结中心,并使水汽凝结成冰下降为雨。
D、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热量、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汽液化和凝化变成
水或冰晶,下降为雨。
5、下面关于电冰箱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冰箱内的温度之所以低,是因为冰箱内冷凝剂蒸发吸吸热造成的。
B、冰箱后的散热器摸起来烫手,主要是电流通过导体发热造成的。
C、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雾”,是冰箱内食品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包装纸上沾着“白粉”,这是水凝固形成的。
三、系统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
四、课后反思
自己有哪些特殊的收获,有哪些成功的表现,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应该向哪些同学学习,学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