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的大头——读美国小说《白鲸》

合集下载

《白鲸》读后感

《白鲸》读后感

《白鲸》读后感《白鲸》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人与自然的故事。

当我读完这本书后,内心升腾起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本小说的感悟和思考。

这部小说以一个捕鲸船的船长艾哈布为主角,他被认为是对抗大自然的象征。

他为了捕杀那只巨大而神秘的白鲸,不择一切代价,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船员和船只。

艾哈布的执着和狂热令人震撼,他对白鲸的追逐成为了他生命的全部意义。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微小和无力。

我们人类虽然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依然只是渺小的存在。

白鲸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神秘,它对人类的行为毫不关心,也不会因我们的努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在面对自然时,应该保持谦卑和敬畏之心。

这本小说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追逐的故事,还蕴含了深层次的哲理和思考。

作者通过艾哈布的形象,表达出人类对自然的无意识破坏和对生态平衡的无知。

我们经常破坏自然环境,捕杀动植物,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而不计代价。

然而,当我们失去了这片美丽而宝贵的自然时,我们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无知。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反思了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

我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减少浪费,尊重每一种生命形式。

我明白了,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追逐和破坏。

只有当我们主动去保护和呵护自然时,我们才能共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神秘。

在这部小说中,我还找到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展示。

艾哈布的执着和狂热表现了人类对于追求欲望的执着和不可遏制的冲动。

很多时候,我们过于追求功利和权力,而忽视了自然的律动和他人的权益。

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的内心,反思自己的欲望是真正需要还是仅仅是虚荣心的驱使。

《白鲸》这部小说唤起了我对自然和人性的思考。

它让我明白,我们必须更加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欲望和动机,保持谦卑和冷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真谛。

通过阅读《白鲸》,我发现自己的思想得到了深刻的触动。

《白鲸》读后感

《白鲸》读后感

《白鲸》读后感《<白鲸>读后感》在翻开《白鲸》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被一头鲸鱼的故事深深吸引,并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故事的开篇,就仿佛把我拉上了一艘在波涛中摇晃的捕鲸船,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带着大海那神秘而又令人敬畏的气息。

书中对于白鲸莫比·迪克的描写,让我感觉它仿佛不是一头普通的鲸鱼,而是一个拥有着复杂性格和神秘力量的海洋霸主。

它行踪不定,时而在平静的海面上悠然游过,时而又在暴风雨中展现出令人胆寒的力量。

作者对它的描述细致入微,让我在脑海中能清晰地勾勒出它那洁白如雪的身躯,以及那深邃而充满智慧的眼睛。

主人公亚哈船长对白鲸的执着追逐,让我感受到了人类的疯狂与执念。

他不顾船员们的安危,一心只想复仇,那种近乎疯狂的决心让我既感到震撼,又有些不解。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让亚哈船长如此不顾一切?是仇恨蒙蔽了他的双眼,还是他内心深处的骄傲在作祟?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仿佛和船员们一起经历了海上的风风雨雨。

那狂风巨浪中的惊险时刻,让我紧张得手心出汗;而在风平浪静时,看着太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又感受到了一种宁静的美好。

特别是当他们发现白鲸的踪迹时,整个船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每个人的表情都充满了期待和恐惧,那种场景仿佛就在我眼前。

其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次激烈的捕鲸行动,船员们奋力地抛出捕鲸叉,试图击中白鲸。

海水被鲜血染红,鲸鱼的嘶鸣声和船员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可白鲸却异常灵活,一次次躲过了攻击,还猛烈地反击。

有个年轻的船员,刚刚还充满朝气,在那一刻却因为躲闪不及,被白鲸掀起的巨浪卷入了海中,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的同伴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却无能为力,那种绝望和无奈让人心痛。

还有一次,船在暴风雨中艰难前行。

闪电划破夜空,雷声震耳欲聋。

海浪像一座座小山似的向船只扑来,仿佛要将它整个吞噬。

船员们在甲板上拼命地固定绳索,抢救物资。

每个人都被雨水淋得湿透,脸上却写满了坚定和不屈。

白鲸读后感

白鲸读后感

白鲸读后感白鲸读后感1在国庆放假期间,我读了《白鲸》,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赫尔曼・麦尔维尔。

这本书讲了主人公以实玛丽受雇于“裴廓德号”出海猎鲸。

船长亚哈是个狡猾老练的水手,计划向一只前次航行中毁了他一条腿的白鲸莫比・迪克复仇。

大副斯达巴克试图说服亚哈放下复仇计划,但疯狂的老人胁迫他遵从命令。

之后,他们发现了白鲸,亚哈在与之交战了三天三夜后,将白鲸激怒,撞沉“裴廓德号”,所有人只有以实玛丽被救起。

这本书中的人物我很喜欢。

主人公以实玛丽虽然有时显得胆小、懦弱,但是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想起自我的梦想,用尽全力去克服困难。

他也很友好,很乐于助人,所有的水手都很喜欢他。

还有以实玛丽的朋友魁魁格,他是个印第安人,名字很怪。

虽然长得十分丑陋,样貌也很吓人,但是他心地善良,灾难来临时能得到“约约神”的指点,并解救大家。

故事中的情节我也很喜欢,它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有一次,在捕杀白鲸的时候。

一个鱼叉手被鱼叉上的绳子套住脖子,被白鲸拖入海中,眼看他快要没救时,大家纷纷吓得跪倒在地上,而魁魁格却毫不犹豫地跳入海中,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了那位鱼叉手。

他那惊人的勇气,使大家也喜欢他。

从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当时航海的辛苦,和当时的水手和鱼叉手的勇敢、机智。

我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期望大家也来读。

白鲸读后感2今日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名叫《白鲸》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和鱼叉手奎奎格在旅店相遇后坐上亚哈船长的船出发寻找白鲸的故事,下头,就让我为你们介绍一下详细的过程吧。

他们就这样踏上了征程,可是他们并不明白,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无限的恐惧他们要杀的这只白鲸是白鲸中最凶猛的一只,它以往撞断过亚哈船长的一条腿,所以亚哈船长才会不顾一切的去杀他,对它充满了无限的仇恨,不顾一切的去杀死他,这个仇还让亚哈船长变得十分的暴躁,并且他整天都把自我关在船舱里,研究白鲸会在哪个地方出没,并且不关于白鲸的事他一概不管,全都交给大副,他发誓:不到最终一刻,我绝不会放弃,必须要杀掉白鲸,哪怕是跟他同归于尽,也要放手一搏。

《白鲸》读书笔记

《白鲸》读书笔记

《白鲸》读书笔记读《白鲸》这本书,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惊险又奇妙的海上冒险。

故事里的那头白鲸,仿佛不是一个简单的海洋生物,倒像是一个有脾气、有想法的“神秘大佬”。

它在海里游来游去,神出鬼没的,让那些想要抓住它的人费劲了心思。

书里的主人公以实玛利,他那种对大海的向往和好奇,就跟我有时候对一件新鲜事儿特别着迷的样子差不多。

他为了能去捕鲸船上闯荡一番,啥都不顾了,就那么兴冲冲地出发了。

我读着读着,就好像能看到他那副急切又兴奋的模样,心里还琢磨着:这家伙,胆子可真大!再说那捕鲸船上的生活,哎呀,那可真是又艰苦又刺激。

大家整天在海上漂着,风吹日晒的,可没少吃苦头。

但他们也有开心的时候,比如说捕到了鲸鱼,收获满满的,那脸上的笑容都能把乌云给驱散了。

还有那个船长亚哈,他对白鲸的那种执着,简直让人又佩服又觉得有点过头。

他为了找白鲸报仇,连命都可以不要。

我就在想,这得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呐。

不过反过来想想,他那种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要是用在正儿八经的地方,说不定还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书里描写海上风景的那些段落,真的是太美了。

有时候是风平浪静,大海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绸缎;有时候又波涛汹涌,那浪花拍打着船舷,好像要把一切都吞进去。

我读着那些文字,就感觉自己也站在那船上,吹着海风,闻着海水的咸味,感受着大自然的强大和神秘。

记得有一次,我去海边玩儿。

那是一个阳光特别好的日子,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跟书里写的似的。

我沿着沙滩走着,脚下的沙子又细又软,一脚一个脚印。

海浪一波一波地冲上来,凉凉的海水漫过我的脚丫子,那种感觉特别舒服。

我看着远处的海面,心里想着,这大海里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是不是也有像白鲸那样神奇的生物在游来游去。

当我读到船员们在捕鲸的时候,那紧张的场面让我心跳都加速了。

他们拿着各种工具,喊着号子,跟鲸鱼展开一场激烈的搏斗。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作者都描写得那么细致,我就好像在旁边亲眼看着一样。

我忍不住想,这些捕鲸的人也真是不容易,为了生活冒着那么大的风险。

《白鲸》读后感

《白鲸》读后感

《白鲸》读后感《白鲸》是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经典小说,该作品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著作之一。

这部小说以19世纪捕鲸船为背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深入探讨了人性、复仇和命运的主题。

在阅读《白鲸》后,我深受触动,对其中所蕴含的深意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阿哈伊船长的遭遇,既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无知和侵略,又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阿哈伊船长追杀白鲸莫比·迪克,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复仇,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挑衅。

小说中的白鲸象征着无尽的力量和智慧,它超越了人类的能力和理解。

通过揭示人与自然的对立,梅尔维尔向人们呈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的脆弱和渺小,敦促人们要尊重和保护自然界。

其次,小说中诸多角色形象的塑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阿哈伊船长作为一个充满复仇心理的人物,具有强烈的个人意志和非凡的领导能力。

他的狂热与无与伦比的毅力使他不惜一切代价追寻白鲸的踪迹。

而船上其他船员的形象各异,如忠诚的星巴克、疯狂的钢采取,他们的性格迥异反映出人性的多样性。

这些形象的塑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对文中的人物产生了真实矛盾的感觉。

此外,在《白鲸》中,作者还以精彩的描写和细腻的笔墨展现了大海的壮美和危险。

在浩瀚的大海上,人类只能真实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微弱,这也是小说主题的一部分。

梅尔维尔通过对大海的描写,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勾勒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画卷。

最后,小说所蕴含的人性的辩证思考和哲学意味也令我深感震撼。

梅尔维尔在小说中揭示了复仇的无穷杀伐与人性深处的温情和爱。

阿哈伊船长对白鲸的复仇心理让他执着地追逐了整个生命,却最终换来的却是船员的死亡和失败。

通过这样的叙述,梅尔维尔提醒人们应该更加珍惜当下,不要被短视的复仇心态所蒙蔽。

综上所述,阅读《白鲸》给予了我许多思考和感悟。

这部小说通过对人与自然、复仇与爱等主题的探讨,以及对人性的揭示,带给读者深深的共鸣与思考。

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梅尔维尔成功地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细节和哲理的文学空间。

《白鲸》读后感400字(最新版)

《白鲸》读后感400字(最新版)

《白鲸》读后感400字(最新版)
《白鲸》是一部很有深度的外国名著,作者是美国大文豪梭罗,这篇故事围绕
着主人公及其和他旅行的一些伙伴,翻过起伏跌宕、充满冒险的冒险小组,讲述了他们对于白鲸的捕杀,侠义正义和利用和报复,同时也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强大的人性感受、善恶的判断,以及主角的信念。

我看完这本小说,真是受益匪浅,感慨万千,有了新的认识。

以及白鲸的捕杀,可以看出人的野蛮,把自然和生物的平衡打破,也说明人对自然的能力和成果,但也发现了一些人的缺点,比如欲望无穷、要付出巨大得多的代价,不能计较得失,只为达到本身的目的而不顾一切,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性的善良、卑劣与贪婪,所以能从中得到几分启示。

此外,主角伊万伊觉得面对报复时要以公正为前提,他对此坚定不移,毅力非
常雄辩,不怕牺牲,一直解决了困难,得到了最终的解脱。

从这一点来说,也能看出主角的信心、勇敢和内心的力量,实乃可贵,是我深切欣赏的地方。

总之,《白鲸》这部外国名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深深感受到其中的教训,
也看到了对事物本质和真理的探寻和理解,这就是这部有名的作品独有的优点。

《白鲸》读后感

《白鲸》读后感

《白鲸》读后感《白鲸》是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代表作,出版于1851年。

这是一部关于船员们与一头巨型白鲸斗争的故事,也是一部多层次的寓言小说,涉及到人类的野心、复仇、与自然万物的关系、道德与良知等多个主题。

它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被认为是经典的典范。

首先,这部小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叙事方式。

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通过船长艾哈布的视角,将整个故事讲述了出来。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更能够接近人物的内心,深入了解人物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小说还采用了多种叙事技巧,例如,切换时间、场景、人物等,使故事更加具有悬疑性和紧张感,让读者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其次,小说中关于自然和人类的关系的深刻探讨也触动了我。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白鲸和船员们的斗争,反思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以及人类自身的道德问题。

小说中的白鲸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人类却试图征服它,最终却又被它的复仇所残杀。

而这种对自然的野蛮掠夺,也直接反映出人类对自身的劣迹。

作者试图透过白鲸的故事,揭示人类的罪恶,敦促人们应该保护自然,平衡人类与自然间的关系,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此外,在小说中,作者也试图探究人类的复仇和道德问题。

小说中的船长艾哈布出于对白鲸的愤怒和复仇之心,不顾众人的安危,孤注一掷,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小说通过艾哈布的经历,告诫人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愚蠢的决定,复仇只会导致更加惨痛的后果。

同时,小说中也强调了良心和道德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船员们面对违反公正原则的命令,良心发现,不愿继续执行,这体现出他们秉持的崇高的人性。

综上所述,这部小说是一部充满思考和深度的经典之作。

它通过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故事情节,涉及到了人类与自然、复仇和道德、人性等多个主题。

它是一部反思人类社会现状的寓言,也是一部弘扬人性价值的经典之作。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感人类需要认真反思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同时也需要关注人类自身的价值与内心的探索。

《白鲸》小说读后感

《白鲸》小说读后感

《白鲸》小说读后感1、《白鲸》小说读后感美国赫尔曼·梅尔维尔写的《白鲸》太精彩了,莫比·迪克是这条白鲸的名字,它很勇猛,曾经咬断过很多人的手脚,很多捕鲸船都想消灭它,但是都失败了。

书中讲了“裴廓德号”捕鲸船在大海上捕鲸,最后和白鲸莫比·迪克同归于尽的故事,情节非常的惊险、曲折、惊心动魄。

“裴廓德号”的船长名叫亚哈,他是一个瘸子,他的一条腿被白鲸给咬掉了。

为此,亚哈船长与莫比结下了仇,并且发誓杀掉莫比。

我觉得亚哈船长是一个疯狂的`人,他们在追杀白鲸的中途,已经收获到了很多的鲸油,可是船长还是一意孤行,为了自己那个“杀死白鲸”的梦想断送了整条船上的人的性命。

亚哈是个英雄,但是当复仇的念头占据他的心灵的时候,却意味着毁灭。

我想,有时过度的执着会害了你自己。

我最佩服的人是标枪手魁魁格,他是个小岛上的土著,脸上常被涂得红一块,紫一块的。

他出生高贵,他的父亲是酋长,叔叔是大祭司,母亲是一名英雄的女儿。

但他毅然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决心要去捕鲸。

但这时,船上人已满,他就独自一人划着一只小独木舟躲到一片密部的红树林和珊瑚礁的海峡里,这里是大船出海的必经之地,等到大船驶来时,他划着独木舟迅速地靠近大船,然后跳起来一把抓住船弦,扑上了甲板。

船长当即劝他回去,可他死也不肯。

即使船长抽出刀来威胁他,也没使他妥协。

船长只好安排他去做标枪手,最终他成为了一名勇敢的捕鲸者。

这本书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莫过于捕捉莫比·迪克。

我期盼着莫比·迪克的出现,但又害怕,因为它的出现意味着灭亡。

这头白色的妖怪撞碎了所有的小艇,把船头咬得稀巴烂,最后莫比·迪克带着标枪和佩德号同归于尽了。

人类是虚伪的,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弄到它想要的东西上,然而一个生命悄逝时,他们却又同情起被杀者了,有的甚至会感到很内疚。

2、《白鲸》的读后感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名叫《白鲸》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和鱼叉手奎奎格在旅店相遇后坐上亚哈老船长的船出发寻找白鲸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为你们介绍一下详细的过程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中注定的大头
——读美国小说《白鲸》
“跟人的心脏在跳一样,一切有形的东西可又多么无形呀,除了无法估量的思想以外,有什么真实的东西?”
《白鲸》里的这句话,让我沉思良久,不禁想起艺术与生活的由来已久的关系,生活是有形的,可是它凭借艺术才能保留过去时光。

命中注定我爱你——白鲸。

我在电影里爱上这个兽,然后在书里又到处寻找它。

然后找到了题目上那四个字:命中注定。

然后我又想起作者“一切多么无形”那种思想,我在想一条存在于艺术中的鲸,是如何进入我的头脑,成为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基石。

2006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所出版的曹庸译的这部书,是我在2006年年中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买下的吧。

但直到2010年春节前后,我才开始读。

碰到“命中注定”四个字,我眼前一跳,像被雨滴击中了眼皮一般。

我赶紧把这一页的书角卷起来,这是我这本书厚厚的705页里唯一的一处读书标记。

这四个字出现在第701页,这时大海上发生的那旷日持久的追踪大白鲸的悲剧已经快要拉上大幕了,大白鲸被激怒了奋力迎接挑战:
“这会儿,差不多所有的水手都一动不动地挂在船头上;手里都还死板板地拿着锤子、板片、捕鲸枪和标枪,正如他们都打各人的工作中一下子歇了下来,所有他们那些着了魔似的眼睛都紧瞪在大鲸身上,大鲸则奇特地晃来晃去,闪动着它那命中注定的大头,它一边猛冲,一边就在它面前喷出一大串半圆形的雾沫。

它整个相貌是一种报复、雪耻心切、无穷恶毒的神气,而且不管人类的一切能耐,它那只硬得像拱架般的白额头拼命撞船头的右舷,直撞得水手和木头都晃个不停。


这画面何等真切啊。

曾经,电影《白鲸》就让我深受触动,使我朦胧地感觉到故事的象征意义,它将一种悲剧精神留在了我的眼里、心灵深处,那就是透过大白鲸超自然的生存意志,主人公的命运映射出人类意志的强悍与局限。

我当晚曾写下一个激情磅礴的散文《没顶
之感》。

之后,是我的同学夫妇的仙逝。

之后,好像世界变了,我随时和死亡生活在一起,意志与意外都可能导致的死亡,似乎不再面目狰狞地窥探,也不再对我造成难以言表的困惑,而且生命的太阳居然平添了一份平和之光,我觉得我都可以不用写作了,因为我们无法战胜死亡。

但事实上我后来又从遗忘中意识到,写作不是我的人生价值的实现,而是我活着的理由。

写作不但叫我要面对生,而且叫我要面对死。

为人们说出死的伟大,比说出死的必然,更有意义。

在电影里,我往往是看不出什么有形的东西的,比如别人已经看到情节先笑了,我却还在莫名其妙,要问怎么了,好像我的视力是要慢一拍的。

但是我看电影是讲究感觉的,我感觉到的是气质、气度,而非外形、情节、确然的那些因素。

只看看电影是不够的,《白鲸》这样的题材,毛姆是大加赞赏的。

又因为当初论坛的某个文章里,有朋友说到《白鲸》是象征手法很重的小说,我于是想读它。

买来一本,读了很久,读得很慢,我在学习作者那种跌宕的笔法,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想从开头读出一群人与一个人的关系,人的意志与海洋的关系,人是如何决定与兽决战的。

但我终于没有按照这样的耐心去读下去,我在读到六百页的时候,开始年轻时候的读法,跳读起来了。

然后我的视线停留在人们与大白鲸决战的时刻。

我知道那个高潮会导致结束,但是我还是开始了快速地展开那个人类悲剧的结局。

人们如果不能宣泄自己命运的悲伤,或者为了自己内心不可告人的狂想,为了一睹大海里滚动的“岛屿般的身体”,为了灵魂深处跳出的“像是高耸云霄的一座雪山”的“头角峥嵘的妖物”,为了那个有着魔鬼撒旦般的名字的大鲸莫比·迪克,是不是非要到海水里去泡一泡呢?
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宏大叙事,对于读者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这样长的一部书,我读了前面就忘记了后面,我读了五六十天,中间由于对科学史性质的介绍没有兴趣,又随时中断。

这样一来,我对于那个追击大鲸的船长的心理悲剧,了解得就更加少了,何况对于他这个灵魂人物,作者并不是一味主观地去揣摩他的心态,所以到他死的时候,我也不能说出他到底有多么伟大或者渺小。

他是个罕见的有目标的人,但是他的狂热病,却是要他拖曳着自己不可思议的狂想并且死无葬身之地的罪人。

他要是代表一个唯我的权利主义者,会怎么样呢,那么狂热的大众难道不会昏头昏脑地跟随他走向死亡之渊吗?而且他是那么沉醉,死的时候,他是有觉醒的,但是他不能放弃他的目标,哪怕这个目标意味着死亡。

幻想是可以的,而耽于幻想,并且把这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当作个人意志,甚至强加给平平众生,则是更深沉的悲哀。

读这本小说,我不能不说它时时让我感到震撼,它使我想到国家命运。

白鲸或者亚哈船长,都有强大的生存意志,可是相比之下人类的意志是多么脆弱,多么不堪一击啊。

有时脱离这两个具体对象去想,我觉得白鲸给我的启发更大,它是一个终极理想,一个不可战胜的意志,它强大而边缘,它不向人类挑衅,而只是求一个平和。

它的复仇是极具人性意味的。

我甚至想象到地球就是一只白鲸,不断发生的旋风与喷发的灾难,就是它白鲸似的雾一般的喷水。

人们在它面前难道不感到敬畏吗?绝望是不会的,人们那么有信心,我猜他们只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强大。

作者并没有抑制人类的野心的意图。

他的小说里有这么一段话,在亚哈老头子第一天的追击受挫,被白鲸莫比·迪克搞掉了一只腿的他,又一次被搞掉了那半截牙腿之后:
“可是,他这种体力上的剧烈虚脱,却反而来得快也消得快。

伟大人物,刹那间所积起的深重痛苦,往往等于常人终其一生所经历的全部平淡痛苦。

因此,这种人物,尽管是一桩一桩苦难加起来的,然而,如果天意已定,他们一生的经历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悲痛;而且完全是多次的刹那间的剧烈痛苦积聚起来的,因为哪怕是他们的最微末的一点痛苦,就其高尚的性质说来,就抵得上低劣的人整整一生的痛苦。


一心沉醉于征服与复仇迷梦中的老船长,已经被死亡和交战的狂喜攫住了神经,怎么会有这种对于痛苦的表白呢?我想这种感觉上的痛苦,一定是叙述者作为旁观者,哲人式地揣测着当局者的痛苦,甚至就是他作为旁观者因为感觉到人类普遍的痛苦,而发出的披肝沥胆的心声吧。

只这样一段话,我以为就足以酬报一切伟大的生,和这样悲剧的死。

最后请让我把毛姆对《白鲸》这部巨著的评论写下两段吧,因为我知道有无数的人们会遇到这个伟大的艺术品,但我的读后感言也许太过平淡,并且是不可能像毛姆那样切中肯綮:
“麦尔维尔描写新贝德福德风光,描写事件,刻划人物——尤其是那惊人的艾哈伯的时候,确实不同凡响。

有悸动、神秘、征兆、激情,显示人生的险恶和恐怖、命运的无可抗拒、以及罪恶的力量,令人噤口咋舌。

你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但精神境界却奇异地提高了。

如果你是个作家,你会感到骄傲,你所从事的艺术能够达到如此高度、能够对人心、对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如此重大作用。


“尽管他的人物,至少是主要人物,是美国人,他们也不过恰巧是美国人而已。

他们的形象比真实的人高大些,实在是不属于任何特定国家的人,而是土生土长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的人们和《呼啸山庄》中狂风暴雨式的人们生活其间、并相互折磨的那个惊人而奇异的世界中。


(2010-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