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1

合集下载

Herman Melville——Moby Dick《白鲸》

Herman Melville——Moby Dick《白鲸》

Meeting Hawthorne in the summer of 1850 Influenced by his black vision, he revised Moby 1)Life Dick and dedicated it to Hawthorne. will never rest he gets hold of a definite He was“He a novelist, anuntil essayist, a short story belief. It is strange how he persists… He can writer and a poet. He was called as‖Master of neither believe, nor be comfortable in his Philosophical His sea experiences and disbelief; Allegory‖ and he is too honest and courageous not to try to do one or the other… adventures He has a very furnished him with Three things which deserve mentioned: high and noble nature.” abundant material




Man cannot influence and overcome nature at its source. Once he attempts to seek power over nature, he is doomed. The idea that man can make the world for himself is nothing but a transcendentalist folly. Melville never seems able to say an affirmative yes to life: his attitude of ―Everlasting Nay‖ . The loss of faith and the sense of futility and meaninglessness were expressed in Melville‘s works.

《白鲸》主要内容

《白鲸》主要内容

《白鲸》主要内容
《白鲸》主要讲述了捕鲸船长亚哈率领船员和白鲸莫比·迪克之间的复仇与追逐的故事。

小说以悲剧告终,在经过三天三夜的追捕后,所有船员(除讲述者以实玛利)同归于尽、葬身大海。

故事营造了一种让人置身海上航行、随时遭遇各种危险甚至是死亡的氛围。

此外,《白鲸》还对从古至今的鲸鱼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绘,可以说是讲解鲸鱼的一部百科全书。

该小说中给读者介绍了许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其故事线扣人心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阅读原著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白鲸科普小知识

白鲸科普小知识

白鲸科普小知识白鲸,是鲸类中一种体型庞大的哺乳动物,在海洋中独具特色。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关于白鲸的科普知识。

1. 白鲸的外貌特征白鲸的身体呈暗灰色或深蓝色,背鳍较小,背部有一些疣状突起。

白鲸的头部较大,口腔内有数十颗尖锐的牙齿,可以帮助它们捕食。

白鲸的身体结构适应了海洋生活,它们的尾巴呈水平扁平状,能迅速游动。

2. 白鲸的生活习性白鲸主要栖息在北极和南极等寒冷的海洋地区,它们是一种迁徙性动物,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白鲸以鱼类、甲壳类动物和其他海洋生物为食,它们通常会结成小群体进行捕食。

白鲸是社会性动物,它们之间通过发出声音来交流,这些声音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

3. 白鲸的繁殖方式白鲸的繁殖方式和其他鲸类相似,它们的受精是内部受精,雌性白鲸怀孕期约为12个月。

一般情况下,白鲸每隔2-3年才会生育一次。

雌性白鲸会在水中生下一只幼崽,幼崽依赖母亲的哺乳来获取营养,大约在1-2年后断奶。

4. 白鲸的保护现状白鲸是濒危物种,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

过度的捕鲸活动、水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对白鲸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

因此,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限制捕鲸、减少海洋污染、建立保护区等,以保护白鲸及其栖息环境。

5. 白鲸与人类的关系白鲸在人类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它们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电影和艺术品中。

白鲸也是人类的旅游资源,很多人会参加观赏白鲸的旅行活动。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保护白鲸的生存环境,避免对它们造成过度干扰。

白鲸是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海洋生物,它们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和保护现状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关注。

希望通过科普知识的传播,能够增加人们对白鲸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共同保护这一珍贵的物种。

《白鲸》读书笔记(精选5篇)

《白鲸》读书笔记(精选5篇)

《白鲸》读书笔记(精选5篇)《白鲸》读书笔记1我看了一本书,十分有趣,它的名字叫《白鲸》。

十二月的一个星期六的傍晚,一位叫麦利韦尔人青年去坐船返回故乡,可是,麦利韦尔来迟了一步,使他无法回乡,可他仅有一些零花钱了,所以他找了一个便宜的旅馆,可是旅馆已经人满了,麦利韦尔就和一个卖人头的水手睡在一起。

那名水手高大粗壮,是一个野人,叫魁魁格。

不久,麦利韦尔和魁魁格成了水手,和三十多名水手和一个一条腿的亚哈船长去杀死一条巨大的抹香鲸!杀抹香鲸的原因有两个,一:不杀抹香鲸,海上就无法太平;二:是给亚哈船长报仇,因为他的一条腿就是被抹香鲸吃了的。

每个水手都知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轻轻合上《白鲸》,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我不喜欢悲剧,就像阅读的过程中,我期盼着莫比·迪克的出现,但又有些害怕,因为它的出现意味着毁灭,不仅对于这抹香鲸之王,而且还有睿智又狂热于复仇的亚哈船长、善良冷静的斯达巴克、“裴廓德”号上终年风吹雨淋的捕鲸人……有一段时间,媒体和论坛上铺天盖地充斥着对日本捕鲸船的谴责,可直到今天我才对这个行业有了模糊的了解。

或者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历史看,杰克·伦敦笔下记录了美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淘金热,麦尔维尔同样向我们展示了另一幅血腥的画面,只不过背景从茫茫荒原转移到了更大的一个世界——浩渺的海洋。

书中一直渲染的莫比·迪克与亚哈船长对决,是一个英雄的盛宴,而结局是早已注定的,我想到了离开南塔特时以利亚的神秘出现,“我”在远处看见的几个模糊的人影。

费达拉被捕鲸索紧紧绑在莫比·迪克身上,作为亚哈地域之门的领港人,他很尽责,而“裴廓德”号的覆灭则让这个东方人的预言变成现实。

我不知道是否可以将这个故事理解成人与自然之争,亚哈是个英雄,但是当复仇的念头占据他的心灵的时候,英雄却意味着毁灭;莫比·迪克也是英雄,它无意于争斗,但却在捕鲸人为荣誉而战的圈子中纠缠不休,如果是普通的一头抹香鲸,也许它可以在海洋中颐养天年,“做英雄是要付出代价的”。

白鲸1

白鲸1
音 乐
喜爱音乐的 白 鲸
白鲸们着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层。 白鲸们着了慌 拼命用脊背撞冰层。 拼命用脊背撞冰层 白鲸们着了慌,使劲用脊背撞冰层。 白鲸们着了慌 使劲用脊背撞冰层。 使劲用脊背撞冰层
它们绝望地叫起来…… 它们绝望地叫起来…… 绝望地叫起来
白鲸们着了慌,拼命用脊背 白鲸们着了慌 拼命用脊背 拼命 撞冰层,但是冰层太坚硬了,它 撞冰层,但是冰层太坚硬了 它 绝望地叫起来 地叫起来。 们绝望地叫起来。
两天以后,突然来了一股 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 世界,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 住了。白鲸们着了慌,拼命用脊
背撞冰层,但是冰层太坚硬了, 它们绝望地叫起来。
放放音乐试试,把它们引出去。 放放音乐试试,把它们引出去。 放放音乐试试,把它们领出去。 放放音乐试试,把它们领出去。 放放音乐试试,把它们带出去。 放放音乐试试,把它们带出去。
歌 声 与 微 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啊!奇迹发生了,白鲸 奇迹发生了, 发生了 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游动起 来。
喜爱音乐的植物和动物
展开你飞翔的翅膀, 展开你飞翔的翅膀, 让音乐告诉你天空的晴朗。 让音乐告诉你天空的晴朗。 追逐你心中的美好, 追逐你心中的美好, 让音乐带你去快乐的海港。 让音乐带你去快乐的海港。 听—— 风的歌声已在你心底唱响, 风的歌声已在你心底唱响, 雨的心声正打开你爱的天窗。 雨的心声正打开你爱的天窗。 花的芬芳,叶的清香 叶的清香, 花的芬芳 叶的清香 都将成为你生活中快乐的乐章。 都将成为你生活中快乐的乐章。 乘着歌声的翅膀, 乘着歌声的翅膀, 放飞心中的梦想。 放飞心中的梦想。 有音乐伴我们远航, 有音乐伴我们远航 幸福将在海的那边, 幸福将在海的那边 等待我们—— 等待我们 谱出人生华彩的篇章。 谱出人生华彩的篇章。

美国文学作品《白鲸》的象征意义

美国文学作品《白鲸》的象征意义

白鲸的象征意义1. 小说以白色的鲸鱼命名,白色本身就有给人以琢磨不清,它有着“雪山一样的背峰”,“它突击的时候,表现那种无以伦比的充满机智的阴险”。

它无处不在,并且会在同一时间出现不同的地方,“连魔鬼本人也领悟不了它的真相”。

它是不朽的,人们的铁叉对它毫无伤害,它身上插遍了铁枪头,却还能安然无恙地游来游去。

“白鲸”在这里成了一种超然的对人怀有敌意而又难以征服的神秘力量,进而它又被人们理解为世间一切“邪恶”的化身。

2. 白鲸出没诡异、难以捕捉,也象征了不可知的上帝,“在它那硕大柔和的头顶,由于它那无法言传的沉思默想而挂着一顶雾气重重的华盖,而这种雾气…你有时看得到又被…彩虹耀得光辉灿烂,仿佛上天已经批准了它的思想似的。

”白鲸作为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对抗着人类的认知,体现出人往往只看到表面肤浅的东西,看不到背后的实质。

3. 白鲸还是大自然的化身。

其象征意义在于:人类如果一无止境地疯狂掠夺大自然,必将被大自然所埋葬。

4. 从社会角度来看,白鲸象征着庞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者对立的力量,捕鲸对于船员而言是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劳动剥削。

白鲸的象征是具有多重性。

人物亚哈船长的象征意义1. 亚哈为了报私仇,一意孤行,无视船员的安危,而且他利用船长之职,对水手们进行威逼利诱,最后使船员们葬身海底,亚哈此时成了邪恶的象征。

2. 亚哈又是一个敢于抗争,坚毅顽强,英勇的英雄。

亚哈追击白鲸,从深层次上看,它要打败的是一种邪恶的代表,那么此时亚哈船长成了战胜自然的代表。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反映美国精神的史诗,体现了美国进行的民族精神,亚哈象征着这种精神代表。

3. 从社会角度看,亚哈还代表着资本主义大生产方式,代表着那些不顾一切掠夺大自然的狂徒。

因此,亚哈的象征意义也具有多重性。

亚哈追击白鲸的象征意义1. 如果白鲸是自然的象征,而船长则是黑暗的资本主义代表,此时亚哈追逐白鲸是人类与自然抗争的过程,这种结局必然遭到自然的谴责。

白鲸MobyDick作品分析

白鲸MobyDick作品分析

白鲸Moby Dick作品分析1.白鲸Moby Dick是19世纪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一部文学经典。

小说以白鲸为主题,通过船长阿哈伊博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与人性的故事。

2. 内容概述白鲸Moby Dick讲述了船长阿哈伊博带领船员追逐那只曾经伤害过他的大白鲸的故事。

整个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阿哈伊博对于白鲸的激情演讲,展示了他对复仇的执着;第二部分描述了船员们的日常生活和他们对于白鲸追逐的热情;第三部分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描写了阿哈伊博与白鲸的最后一次决战。

3. 主题分析3.1 复仇复仇是整个小说的核心主题。

阿哈伊博为了复仇,舍弃了一切,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追逐白鲸。

他不顾船员们的安危,只为了满足自己的复仇心理。

这种执着的复仇精神掩盖了阿哈伊博的人性,令他逐渐变得疯狂。

3.2 人性的黑暗面白鲸Moby Dick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内心独白,展示了人性的黑暗面。

船员们在追逐白鲸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贪婪、残忍、争斗的一面。

他们不顾生命危险,只为了能够捕获白鲸而不顾一切。

小说通过揭示人性的黑暗面,引发读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4. 文学风格4.1 叙事方式白鲸Moby Dick采用了多种叙事方式,既有第一人称叙事,也有第三人称叙事。

阿哈伊博作为小说的主要叙事者,通过他的视角和内心独白,向读者展示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同时,通过第三人称叙事,使得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故事发展和其他角色的动态。

4.2 形象描写梅尔维尔善于运用形象描写,他通过详细的描绘和丰富的细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

特别是对于白鲸的描写,既有力量感,又有神秘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白鲸Moby Dick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思考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复仇和人性的探讨,梅尔维尔向读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黑暗面。

同时,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精细的形象描写,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震撼力。

这部作品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年级《白鲸》1-34章阅读总结

五年级《白鲸》1-34章阅读总结

五年级《白鲸》1-34章阅读总结《白鲸》是一部富有启发意义的小说,它以加拿大北极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孩子和他的白鲸之间的故事。

本文将对该小说的1-34章进行阅读总结,探讨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一章,我们认识了主人公哈迪,哈迪是一个善良、勇敢的孩子,他和他的父亲一起驾驶小船在北极海域寻找捕鲸的目标。

在寻找的过程中,哈迪遇到了一只被困的白鲸,并帮助它获得了自由。

这个场景也让我们看到哈迪的勇气和善良。

第二章,哈迪向他的父亲报告这个意外发现,但他的父亲认为白鲸是海狮的劫持者,应该被抓住并处死。

然而,哈迪不同意他的父亲的决定,这预示着哈迪对白鲸的友爱之情。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哈迪逐渐与白鲸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甚至下定决心帮助它避免被捕。

他悄悄地和白鲸交流,并自己创作了一首歌曲,以表达自己对白鲸的情感。

在一次不幸的事件中,哈迪的父亲去世了,让哈迪更加感到白鲸是唯一的精神支柱。

在第17章,我们发现哈迪的村庄面临灾难,因为长时间的寒冷导致桥梁的崩塌。

哈迪认为只有白鲸能够帮助他们,他决定去寻找它。

在追捕的过程中,哈迪用智慧躲避了捕鲸船队的追捕,并与白鲸再次见面,白鲸成功帮助他们渡过河流,这一置景更加加强了哈迪和白鲸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加拿大军方来到这个小村庄驻扎,为白鲸制定了一个致命的计划,他们试图在冰上伏击并捕捉它。

哈迪和他的朋友们意识到这个计划的严重性,决定暴露这个阴谋并拯救白鲸。

与此同时,哈迪在试图保存白鲸的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危险,他的勇气和智慧让白鲸得以逃脱,同时也使哈迪成为了村庄英雄。

在小说的最后章节中,哈迪和白鲸用歌声和微笑告别了对方,感到了他们深厚的友谊和情感,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自然、和平和友谊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白鲸》是一个真实、富有启发意义的故事,它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与自然和平共处的重要性,并提醒我们珍视生命和友谊。

哈迪是一个无私、坚韧和有智慧的孩子,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拥有信念和勇气,就可以战胜任何困难,并建立深厚的友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鲸》(1851)是麦尔维尔的代表作,自从1919年以后,这部书已成为公认的杰作。

它是时代的镜子,“变动的时代的一切变动的思想和感情”,在这里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

霍桑说,这是“一部何等伟大的作品啊”!也有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是“美国想象力最辉煌的表达”。

《白鲸》首先是一部反映捕鲸生活的作品,是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写出来的。

作者在创作期间还到图书馆查阅了大量有关捕鲸方面的材料。

麦尔维尔曾自豪地说:“捕鲸船是我唯一进过的耶鲁和哈佛。

”美国从18世纪末就有了捕鲸业,这以后捕鲸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重要领域,捕鲸是美国日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财源。

资本家的财产也往往以库存多少桶鲸油来计算。

当时,鲸油是日常照明必不可少的灯油,也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

1815年后,捕鲸的主要对象是抹香鲸,因为除了鲸油外,捕鲸人还可以从抹香鲸身上获取制造香料用的昂贵的龙涎香。

美国当年拥有三倍于欧洲的捕鲸船,数目达700艘,从事捕鲸的人达两万之多,每年为国家增加700百万美元的收入。

所以,美国东海岸城市的繁荣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靠捕鲸叉从几大洋里打捞来的。

这样,《白鲸》对捕鲸业的描写也就极富典型意义。

《白鲸》以第一人称写成。

故事中以以实玛利厌烦了陆上枯燥乏味的生活,又为生计所迫,决定到海上闯荡。

他在一家客栈同一个外貌凶悍名叫魁魁格的印第安人在一张床上睡了一夜之后,两人结成至交。

两人一起来到南塔开特,在一条名叫“佩阔德号”的捕鲸船上找到了工作。

船长亚哈的一条腿曾被一条名叫莫比·狄克的巨大的白鲸撕走了,他这次出航的目的就是要追杀莫比·狄克,报仇雪恨。

他利用威胁利诱的手段,迫使船员们跟他一起去作环球航行,专事搜捕莫比·狄克。

经过长期的海上颠簸,历尽千难万险,终于遇到了莫比·狄克,在经过连续三天的恶战之后,船长亚哈、大船、小艇和全体船员水手都与莫比·狄克同归于尽了,只剩下以实玛利,他给人们讲述这个悲惨的故事。

在以实玛利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作者插入了一些旁征博引的章节,把捕鲸业的历史追溯到古代,推崇为最崇高的行业。

作者详尽地描绘了鲸的种类、习性、捕鲸的方法和猎鲸的生活,介绍了从古至今有关鲸鱼和捕鲸的记载。

因此,《白鲸》可以说是一部关于捕鲸的百科全书。

《白鲸》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或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和阐释。

第一个层次,从一般社会意义来分析和理解,这部小说通过“佩阔德号”捕鲸船出航捕鲸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血腥来源,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和黑暗,反映了捕鲸工人危险而又艰苦的生活,歌颂了工人们机智、勇敢、互相支援等高贵品德。

在19世纪以前,捕鲸业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行业之一。

小说一开始,作者写道,在走进捕鲸的海港小镇时,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那些为纪念死难者而立的石碑,作者进而无比动情地写道:“在这些下边并没有骨灰的镶黑边的碑石里,是多么凄怅和空虚!”而那些无名的海上牺牲者又何止千千万万。

从事捕鲸这一行的都是一些走投无路、一贫如洗的无产者,主要是受压迫、受歧视的印第安人和黑人。

小说详尽地描写了捕鲸工人在海上艰苦的生活和惊险的劳动。

工人在没有任何现代设备的捕鲸船上作业,生命毫无保障。

他们首先要爬到摇摇欲坠的桅杆上侦察鱼群,稍有不慎就可能葬身大海。

发现鲸喷后,捕鲸船立即放下几条小划子,小船划到鲸的附近,投枪手将带倒钩的铁叉猛力扎入鲸的体内。

受袭击的鲸带着伤拖着小船狂游,直到精疲力尽而死。

被铁叉击中的巨鲸在水面上翻腾挣扎,经常弄翻或咬碎小船,甚至吞食落水的水手。

如果捕杀到巨鲸又能幸免于死,这时工人们又得回到大船上通宵达旦地工作。

他们冒着冲天的腥臭从事割鲸头、破鲸腹、剥鲸皮、割鲸脂、取鲸油、装桶、入舱等繁重劳动。

当他们洗尽甲板准备休息时,头顶上一声呼喊,又发现了鲸喷,于是精疲力尽的工人们又得重新干起。

这一切无可辩驳地表明,鲸油所代表的财富都是用捕鲸工人的血汗和生命换来的,可是,捕鲸工人的收入却少得可怜,他们没有固定工资,只有几百分之几的“拆帐”(收入)。

小小的捕鲸船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这里等级森严、管理严密。

船长亚哈是这个小社会的至高无上的主宰。

船的后甲板与船头楼是两个界限分明的区域:前者是船长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地;后者才是一般水手自由活动的小小天地。

捕鲸船上的工人是压在社会底层的奴隶,他们一踏上甲板,就丧尽了人权,完全听命于船长的摆布。

小说中“佩阔德号”船上的全体船员明知那条名叫“莫比·狄克”的白色巨鲸是危害人命、难以捕杀的动物,但他们却不得不服从亚哈船长的命令去自投虎口,最后船沉人亡,只有叙述者一人幸免于难。

“佩阔德号”捕鲸船的不幸遭遇真实地反映了广大捕鲸工人的悲惨命运。

麦尔维尔在叙述捕鲸工人的悲惨遭遇的同时,还热情歌颂了捕鲸工人的生活与劳动,并礼赞这些“社会渣滓”是英雄、圣人、神明和预言者。

尤其是那些备受压迫的黑人、印第安人,每当困难、危险关头,他们总是挺身而出,以祖辈相传的卓越技巧勇敢沉着地与巨鲸搏斗,最后转危为安。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番标枪手魁魁格的形象。

他外貌凶悍、浑身都是可怕的刺花,但他有着“质朴的灵魂”和“崇高的气质”,他天生毫无文明人的虚伪和甜言蜜语的奸诈。

有一次,他不顾自身安危跳下海去救起一个先前曾故意捉弄过他的家伙,并且事后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总之,他是个“野化了的乔治·华盛顿”,“具有一种苏格拉底的智慧”。

《白鲸》的第二个层面的意义是它的特殊的宗教意义。

麦尔维尔生长于加尔文教的环境里。

加尔文教强调宿命论,强调“原罪”,人类只有通过上帝的慈悲,而不是人本身的力量,才能得到拯救。

麦尔维尔受霍桑的影响较大,他在开始创作《白鲸》之前认真研读过霍桑的作品,并且,他的这部小说就是献给霍桑的。

麦尔维尔说:“吸引我并使我入迷的是霍桑作品中所表现的丑恶面。

”霍桑的思想与创作中浓郁的宗教色彩是尽人皆知的。

他的代表作《红字》在对社会上的罪恶进行层层剥离之后,结论就是:“人人心中都有恶”,罪恶根深蒂固,与人类社会共存。

这便是加尔文教的“恶”及“原罪”的观念。

在麦尔维尔的小说中,白鲸就象征着“恶”与“原罪”,“佩阔德号”的远航象征着人生的漫漫旅途。

亚哈的决心再大,意志再坚强,也无法对抗白鲸所代表的超人力量,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另一种观点将白鲸与亚哈作了完全相反的理解。

这种观点将白鲸看作是上帝神力的象征,而亚哈则代表着人类的邪恶力量。

于是小说的主题成了谴责亚哈对神的反叛。

这样,梅普尔神甫的讲道便成了全书的画龙点睛之笔,“如果我们遵从上帝,我们就得违反我们自己;正是在这种违反我们自己中,包含有遵从上帝的困难”。

《白鲸》的第三个层面的意义是它的复杂的象征意义。

这种复杂的象征已包含着以上两层意义。

小说的永久的魅力以及它那超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也就在这里。

所以,这是一部象征小说。

小说的这种复杂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白鲸“莫比·狄克”和船长亚哈这两个形象身上。

莫比·狄克是一条带有传奇色彩的白色巨鲸,小说就以这条巨鲸的名字来命名。

“异教徒水手”把它当作海怪,疯子迦百列把它当作震教神的化身,亚哈把它当作自己的仇敌,以实玛利则认为它意味着残酷的空虚和宇宙的浩渺。

它平时安详平静,但一旦遭到攻击,就会施展出可怕的暴力。

它无处不在,并且会在同一时间里出现在另一地方。

它是不朽的,人们的铁叉对它毫无伤害,它身上插遍了簇簇铁枪头,却还能安然无恙地游来游去。

“白鲸”在这里成了一种超然的、对人怀有敌意而又难以征服的神秘物,进而它又被理解为世间一切“恶”的化身,最后它甚至就等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白鲸是作者对资本主义强大的生产力既感到不可理解,又感到恐惧不安的心理的真实反映。

但是,白鲸同时又是上帝神力的象征,是正义的化身,或者说,它就是大自然本身。

这样,小说的象征意义又在于表明:人类如果一无止境地疯狂掠夺大自然,最终必然被大自然所埋葬。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白鲸的象征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就像白鲸身上那“雪白的异常的前额”、“金字塔似的白色背峰”一样叫人难以琢磨,它既代表着高洁安宁,又象征着恐怖邪恶,或者它干脆就是矛盾冲突的化身。

总之,这部小说重要的不是证明所有这些不同的结论都可能正确,而是我们不可能从中找到绝对的、唯一正确的结论。

亚哈船长是白鲸的对立面,他又象征着什么?他到底是企图摧毁善与美的邪恶的化身,还是人类反抗的英雄?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主宰而徒劳地与宇宙力量抗争的狂徒,还是个敢于搏击邪恶、探索宇宙秘密的勇士?亚哈为了报自己的个人私仇,一意孤行,无视船东们的利益,置船员的生死于不顾,并且,他对水手们进行威逼利诱,最后使所有的船员(一人除外)都葬身大海。

亚哈在这里成了比白鲸还要邪恶的魔王。

但是,亚哈又是一个敢于反抗神明、反对习俗常规、坚毅无畏、百折不回、骁勇善战、经验丰富的船长。

他“跟可怕的大海斗争了40年”,他有着“高尚的灵魂,伟大、古朴的心胸”。

他操鱼枪敏捷而又准确,他曾刺中过无数的大鲸。

他遭受过挫折,但他永远不会被击败。

这时他又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人物,他像拜伦笔下的该隐那样背叛天意、铤而走险;他又似歌德笔下的浮士德那样永不满足、探索不止;最后他像密尔顿笔下的力士参孙那样义无反顾地与敌人同归于尽。

他是“船上的可汗、海中之王、大海兽的太君”。

因此,亚哈的性格是多重的、矛盾的,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也是复杂的、朦胧的、难以把握的。

在他身上善与恶并存,美与丑相共。

他既是害人者又是受害者。

他对大自然的反叛必然招致自取灭亡,他与人性之恶的较量又像是演出了一幕西绪福斯式的悲剧,他自杀性的自我表现和反叛社会的疯狂行为,原本是社会对他彻底孤立的必然结果。

亚哈的悲剧具有极其深刻而又恢弘的意义。

《白鲸》的艺术特征首先表现在它广泛地运用了各种象征手法。

除了作者塑造的各类形象均有象征意义外,小说对景物、细节的描写也往往具有极其丰富的象征、暗示意义。

譬如,在小说中烟斗代表生活中的享乐,因此,在客店里以实玛利和魁魁格分享一个烟斗,便暗示他们之间已结成了有福同享的友谊;二副斯塔布烟斗不离口,象征着他一味追求享乐;而亚哈将烟斗投进大海,则表明了他宁可抛弃生活享乐,也要捕杀白鲸的决心。

另外,陆地和海洋也有着明显的互相对立的象征意义:陆地象征着安闲舒适,海洋象征着凶险莫测;陆地代表着封闭自足,海洋代表着冒险求知。

其次,小说对大自然进行了卓越的描写,尤其是对大海的描写给人印象极深。

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一会儿宁静肃穆、柔和如练,给人以田园牧歌式的遐想;一会儿汹涌奔腾、咆哮若狂,令人头晕目眩。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海底世界,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作者对大海的描写既饱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同时又从侧面烘托了人物在同大自然斗争中的顽强精神和心理活动。

再次,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引征和议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