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电阻最新版本
奥克斯接插件检验标准

满足Q/AUX J09.02.002—2005产品中限制使用有害物质标准。
15
入厂
入厂检验项目见表4。
表4
序号
标准所属条款
检验项目
重要等级
A
B
C
D
1.
4.1
外观
√
2.
4.2.1
插拔力
√
3.
4.2.2
可焊性
√
4.
4.2.5
接触电阻
√
5.
4.2.6
绝缘电阻
√
6.
4.2.7
电气强度
√
7.
4.2.11
N
P
Q最小
2.8 X 0.5
凹坑
0.6
7.0
0.54
2.90
1.8
1.3
12。
1.7
1.4
1.4
8.1
0.3
0.47
2.70
1.3
1.1
8。
1.4
1.0
0.3
孔
0.6
7.0
0.54
2.90
1.8
1.3
12。
1.4
8.1
0.3
0.47
2.70
1.3
1.1
8。
0.3
2.8 X 0.8
凹坑
0.6
7.0
0.84
电气强度
√
9
4.2.8
固定力
√
续表6
序号
标准所属条款
检验项目
重要等级
A
B
C
D
10
4.2.9
耐高温
√
11
IS0 8820-3-2015_E_中文翻译

道路车辆-- 熔断器(Fuse-links)-- 第三部分:C型(中型)、E型(大电流型)及F型(微型)带接头的熔断器(刀闸)1.1范围ISO 8820的该部分标准定义了道路车辆使用的C型(中型)、E型(大电流型)及F 型(微型)带接头的熔断器(刀闸)。
本标准规定了这些熔断器的类型、额定电流、测试流程、性能要求和尺寸。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32V或58V、额定电流≤100A、分断能力为1000A的道路车辆用熔断器。
本标准应当和ISO 8820-1和ISO 8820-2配合使用。
条款序号对应于ISO 8820-1,其要求都适用,除非ISO 8820这部分特别修改。
1.2规范性引用文件全部或部分的下列文件被规范性引用于本文中,并对本文的应用不可或缺。
对于日期参考,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该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ISO 2768-1, General tolerances –Part 1: Tolerances for linear and angular dimensions without individual tolerance indications.ISO 8820-1, Road vehicles – fuse-links – Part 1: definitions and general test requirements.1.3术语及定义(参照ISO 8820-1)Un 额定电源电压Us 工作电源电压U R额定电压。
熔断器设计的最大使用电压值RT 环境温度L 导线长度I B 额定熔断电流。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 熔断器能在额定电压下断开的电流值I R额定电流。
用于定义熔断器的电流值I C 持续电流。
熔断器允许连续工作的最大电流值I L 负载电流。
实际通过负载的电流值I O熔断响应电流。
I RT 环境温度下的电流R max 最大阻值R max 40℃ 温度为40℃时的最大阻值1.4额定电压和系统电压熔断器的额定电压应当始终高于车辆电器系统的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 ), 以允许可能的过载。
JB_T 2436.1-2020 导线用铜压接端头 第1部分:0.5mm2~6.0mm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

ICS29.120K30备案号: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2436.1—2020代替 JB/T 2436.1-199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第1部分:0.5mm²~6.0mm²导线用铜压接端头Copper compression termimals for conductors —Part 1:Copper compressionterminals for 0.5mm²~6.0mm²conductors(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18年12月12日)XXXX-XX-XX发布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JB/T 2436.1—XXXX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产品分类 (1)3.1 型号和分类 (1)3.2 规格和尺寸 (2)4 压接工具和导线 (2)4.1 压接工具 (2)4.2 导线 (2)5 技术要求 (2)5.1 材质与加工 (2)5.2 外观和尺寸 (3)5.3 性能要求 (3)6 试验方法 (4)6.1 试验准备 (4)6.2 一般检查 (4)6.3 性能试验 (5)7 检验规则 (10)7.1 型式试验 (10)7.2 定期检验 (11)7.3 出厂检验 (12)8标志、包装及储存运输 (12)8.1 标志、包装 (12)8.2 产品运输、贮存的环境条件 (13)附录A(资料性附录)端头产品类别代号、结构图和外形尺寸 (14)A.1 TU1型裸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 (14)A.2 TUL1型裸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 (15)A.3 TO1型裸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 (17)A.4 TC1型裸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 (18)A.5 TJ1型裸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 (20)A.6 TZ1型裸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 (21)A.7 TP1型裸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 (22)A.8 TL1型裸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 (23)IJB/T 2436.1—XXXXA.9 TU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23)A.10 TUL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25)A.11 TO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26)A.12 TC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28)A.13 TJ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29)A.14 TZ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31)A.15 TP1型裸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31)A.16 TL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和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32)附录B(资料性附录)TZ型端头试验连接用端子尺寸 (33)B.1 TZ型端头试验连接图及连接用端子尺寸 (33)图1 温升试验 (5)图2 压接电阻试验 (6)图3 耐拉力试验 (7)图4 拉力扭曲试验 (8)图5 介电强度试验 (8)图6 绝缘套固定度试验 (9)图7 着火危险试验 (10)图A.1 TU1型裸端头结构图 (14)图A.2 TUL1型裸端头结构图 (15)图A.3 TO1型裸端头结构图 (17)图A.4 TC1型裸端头结构图 (18)图A.5 TJ1型裸端头结构图 (20)图A.6 TZ1型裸端头结构图 (21)图A.7 TP1型裸端头结构图 (22)图A.8 TL1型裸端头结构图 (23)图A.9 TU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包括带喇叭口) (23)图A.10 TUL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包括带喇叭口) (25)图A.11 TO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包括带喇叭口) (26)图A.12 TC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包括带喇叭口) (28)图A.13 TJ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包括带喇叭口) (29)图A.14 TZ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包括带喇叭口) (31)图A.15 TP1型裸端头结构图(包括带喇叭口) (31)图A.16 TL1型预绝缘端头结构图(包括带喇叭口) (32)图B.1 TZ型端头压接电阻试验连接图 (33)表1 端头的名称与型号 (2)表2 试验电流值 (5)表3 扭力矩参数值 (6)表4 拉力扭矩试验参数 (8)表5 用于耐老化试验的恒温箱温度设定值 (9)表6 型式试验项目 (11)IIJB/T 2436.1—XXXX表7 定期检验项目 (12)表8 出厂检验项目 (12)表A.1 TU1型裸端头外形尺寸 (14)表A.2 TUL1型裸端头外形尺寸 (16)表A.3 TO1型裸端头外形尺寸 (17)表A.4 TC1型裸端头外形尺寸 (19)表A.5 TJ1型裸端头外形尺寸 (20)表A.6 TZ1型裸端头外形尺寸 (22)表A.7 TP1型裸端头外形尺寸 (22)表A.8 TL1型裸端头外形尺寸 (23)表A.9 TU1型预绝缘端头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24)表A.10 TUL1型预绝缘端头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25)表A.11 TO1型预绝缘端头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27)表A.12 TC1型预绝缘端头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28)表A.13 TJ1型预绝缘端头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30)表A.14 TZ1型预绝缘端头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31)表A.15 TP1型裸端头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32)表A.16 TL1型预绝缘端头外形尺寸(包括带喇叭口) (32)表B.1 TZ型端头试验连接用端子尺寸 (33)IIIJB/T 2436.1—XXXXIV 前言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8384-3

GBT18384-3GBT -3GB/T .3-2001(2001-07-12批准,2001-12-01实施)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用ISO/DIS6469.3:2000《电动道路车辆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本标准与ISO/DIS 6469.3:2000的不同点:1.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由ISO/DIS 6469中的适用于车载电路的最大下作电压低于1000 V(AC)或1500 V(DC)的电动乘用车和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 kg的电动商用车辆,依据GB 156《标准电压》将1000 V(AC)修改为660 V (AC),将1500 V(DC)修改为100OV(DC)。
2.引用标准相应改为国家标准,并在ISO/DIS 6469.1的基础上增加了引用标准GB 156..1和GB/T .2的定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XXX提出。
本标准由XXX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元:XXX、XX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GB/T .3-2001Electric vehicle-Safety n Part 3:n of persons against electrichazards1范围本标准划定了电动汽车在没有与外部供电电源相连时职员触电防护的要求。
电动汽车与外部供电电源毗连时的要求在GB/T .2中做了划定。
本标准适用于车载电路的最大工作电压低于660 V(AC)或1000 V(DC)(按GB 156划定)的电动乘用车和最大设想总质量不超过3500 kg的电动商用汽车。
最大设想总质量超过3500 kg的电动汽车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指导电动汽车的装配、维护和修理。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 4427-3-2007

国际标准 ISO 4427-3第一版2007-08-01塑料管道系统—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和管件—第3部分:管件Plastics piping systems—Polyethylene(PE)pipes andfittings for water supply—Part 3:Fittings目次前言 ................................................................................................................................................ I II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2)3.1 电熔承口管件 (2)3.2 电熔鞍形管件 (2)3.3 插口管件 (3)3.4 承口熔接管件 (3)3.5 焊制管件 (3)3.6 机械连接管件 (3)3.7 电压调节 (3)3.8 电流调节 (4)4 材料 (4)4.1 聚乙烯混配料 (4)4.2 非聚乙烯部件材料 (4)5 一般特性 (4)5.1 外观 (4)5.2 设计 (4)5.3 颜色 (5)5.4 电熔管件的电性能 (5)5.5 工厂预制接头的外观 (5)5.6 对水质影响 (5)6 几何特征 (5)6.1 尺寸测量 (5)6.2 电熔承口尺寸 (5)6.3 插口管件的尺寸 (8)6.4 承插熔接管件的尺寸 (8)6.5 焊制管件的尺寸 (8)6.6 电熔鞍形管件的尺寸 (10)6.7 机械连接管件的尺寸 (11)6.8 活套法兰和法兰转换接头的尺寸 (11)7 力学性能 (11)7.1 总则 (11)7.2 状态调节 (11)7.3 要求 (11)7.4 80℃试验失败的再试验 (13)7.5 性能要求 (13)8 物理性能 (14)8.1 状态调节 (14)8.2 要求 (14)9 接触化学品时管件的耐化学性 (15)10 性能要求 (15)11 标志 (15)11.1 总则 (15)11.2 标志内容的最低要求 (15)11.3 熔接系统识别 (16)12 包装 (16)附录A(规范性附录)承口熔接管件 (17)附录B(规范性附录)焊制管件 (19)附录C(资料性附录)电熔管件典型接线端示例 (25)附录D(规范性附录)短期压力试验方法 (27)附录E(规范性附录)管件和管材组合件的拉伸试验 (29)参考文献 (30)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接触电阻试验标准

7.2相关的记录要予以保留。
拟制
林如龙
接触电阻试验标准
审核
批准
文件编号
版本
1.0
制定日期
页码
共1页,第1页
1.0目的:了解线路的连接质量和其导电特性,避免使触点产生危险的过热现象。
2.0使用设备:接触电阻计。
3.0定义:接触电阻的定义是接触表面两边的电位差与通过接触表面的电流比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符合欧姆定律。
4.0测试方法:
4.1用仪器所附的专用的测试线和测试钳,连接好仪器及试品,所有接点必须牢靠,不应有松动现象。。
4.2检查确认无误后合上电源开关。
4.3调节“电流调节”旋钮,使电流升至100.0A,按下“复位/测试”键,此时电阻表显示值为所测回路电阻值。若显示1,则表示所测回路电阻值超量程;如果测量电流不是100.0A,例如为Io,电阻表显示为Ro,则实际电阻值为R=100×(Ro÷Io)μΩ。
4.4测量完毕,断开电源。
5.0测试标准:
5.1用300V绝缘电阻表进行测试。
5.2所测产品的接触电阻应该小于1Ω。
5.3试验产品需在5PCS以上。
6.0试验说明
6.1接触电阻试验合格不等于接触可靠。试验证明仅用检测静态接触电阻是否合格,
并不能保证动态坏境下使用接触可靠。
6.2接触电阻主要受接触材料,表面状态等因素影响。
7.0定期校验和相关记录:
断路器动态接触电阻测试仪技术条件-2023最新标准

目 次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和定义 (4)4概述 (5)5技术要求 (5)5.1工作条件 (5)5.2外观 (6)5.3安全性能 (6)5.4功能要求 (6)5.5性能要求 (6)5.6环境适应性 (7)5.7电磁兼容 (7)5.8外壳防护等级 (8)6试验方法 (8)6.1试验条件 (8)6.2主要试验设备 (8)6.3外观检查 (8)6.4电气安全试验 (8)6.5功能检查 (9)6.6性能试验 (9)6.7环境适应性 (11)6.8电磁兼容试验 (11)6.9外壳防护等级 (12)7检验规则 (12)7.1检验分类 (12)7.2检验项目 (12)8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 (13)8.1标志 (13)8.2标签 (13)8.3随行文件 (13)9包装、运输和贮存 (13)9.1包装 (14)9.2运输 (14)9.3贮存 (14)断路器动态接触电阻测试仪技术条件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断路器(真空断路器除外)动态接触电阻测试仪(以下简称“测试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测试仪的生产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GB/T2900.20-2016电工术语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6587-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18268.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2900.20-2016和GB/T1984-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QC T 417.1-200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第1部分 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

深圳市⿍准电⼦有限公司-⽓候环境及⼒学试验设备专家-QC/T417.1~417.5-2001(2001-08-21发布,2001-12-01实施)前言本标准参照ISO 8092.1~.4系列标准制定。
本标准在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的总标题下分为五部分:——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摩托车部分)——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随着我国汽车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器插接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参照ISO8092.2:1996制定车用电线束插接器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标准过程中,汽车整车厂普遍认为ISO 8092中对插接器性能要求较低,希望提高性能要求,而这些提高的性能要求,对于摩托车用插接器显得过高,因此,经协商将插接器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分汽车和摩托车两部分制定,即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在采用ISO 8092.2:1996内容基础上,将部分性能要求提高并相应增加了一些性能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除有些直接采用国际标准的内容,其余均采用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
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摩托车部分),技术内容等同采用ISO 8092.1996。
QC/T 417.3~QC/T 417.5分别等同采用ISO 8092.1、.3、.4:1996的内容。
本系列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 417-1999,QC/T 418-1999,QCn 29012-1991。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系列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系列标准第1部分起草单位:鹤壁天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王来生、王荣喜。
本系列标准第2部分起草单位:高邮电器厂;主要起草人:何玉光、吴长红、曹俊。
本系列标准第3、4、5部分起草单位:鹤壁天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高邮电器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因素主要受接触件材料、正压力、表面状态、使用电压和电流等因素影响。
接触件材料1)
电连接器技术条件对不同材质制作的同规格插配接触件,规定了不同
GJB101-86如小圆形快速分离耐环境电连接器总规范的接触电阻考核指标。
1mm的插配接触件接触电阻,铜合金≤5mΩ,铁合金≤15mΩ。
规定,直径为2)
正压力接触件的正压力是指彼此接触的表面产生并垂直于接触表面的力。
随
正压力增加,接触微点数量及面积也逐渐增加,同时接触微点从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
由于集中电阻逐渐减小,而使接触电阻降低。
接触正压力主要取决
于接触件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能。
表面状态3)
接触件表面一是由于尘埃、松香、油污等在接点表面机械附着沉积形
成的较松散的表膜,这层表膜由于带有微粒物质极易嵌藏在接触表面的微观凹坑处,使接触面积缩小,接触电阻增大,且极不稳定。
二是由于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所形成的污染膜,对金属表面主要是化学吸附,它是在物理吸附后伴随电子迁移而产生的。
故对一些高可靠性要求的产品,如航天用电连接器必须要有洁净的装配生产环境条件,完善的清洗工艺及必要的结构密封措施,使用单位必须要有良好的贮存和使用操作环境条件。
使用电压4)
word
编辑版.
使用电压达到一定阈值,会使接触件膜层被击穿,而使接触电阻迅速
下降。
但由于热效应加速了膜层附近区域的化学反应,对膜层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于是阻值呈现非线性。
在阈值电压附近,电压降的微小波动会引起电流可能二十
倍或几十倍范围内变化。
使接触电阻发生很大变化,不了***解这种非线,就会在测试和使用接触件时产生错误。
5) 电流当电流超过一定值时,接触件界面微小点处通电后产生的焦耳热,作用而使金属软化或熔化,会对集中电阻产生影响,随之降低接触电阻。
接触电阻增大的原因及对温升的影响当两个金属导体相接触时,在接触区域内存在着一个附加电阻,称为接触电阻。
接触电阻由收缩电阻和膜电阻组成。
即:Rj=Rs Rb(1)Rs:收缩电阻Rb:表面膜电阻R=Rl Rj(2)导体总电阻R为:—导体固有电阻Rl s为截面面积,为导体长度;ρ为电阻系数;ρ—接触电阻Rj(R1=.1/s;1(3)word
编辑版.
(N)F—加于两导体的机械压力—材料的布氏硬度HB,当接触面较平,弹性变~10.3—与材料变形情况有关的系数,一般情况为形是主要的,则取小值,接触点全部是塑性变形时,=1n—接触点数目Rb则与表面覆盖层的性质有关。
表面膜电阻是相R1个公式分析得出,对于一个已设计好的产品,可见,通过上面的3的变化而RbRs和Rj对固定的,导体总电阻R因Rj的变化而变,而又因决定,在和n由公式Rs(3)得出,一是导体材料选定,则其大小由F变。
其增大,从而使的我厂所生产的电器中,往往由于这些质量问题接触电阻Rj温升升高。
铆接质量:焊接和铆接都要求紧密联接、牢固可靠,若有松动,则造成(1)被联接件之
间接触电阻增大,铆质量差,松动不易发现,发现了不易修理,而其影响却是十分严重的,触头的温升明显升高。
曾做过试验,通过更换铆接质量合格的触关后
立即解决了其温升升高的问题,平均各点温升降低50多度。
了焊接质量:由于点焊具有操作方便、效率高的特点。
在电器生产中最为(2)我厂检验方法:人为破(常用,但点焊也有焊接质量不稳定,不能直观检查,易造成虚焊、点焊等缺点。
对于所有导电部分的焊接都要求牢固连接,)坏并保证有一定的接触面积是有难
度的,但是如果焊接不牢或焊接面积不够,word
编辑版.
,在接触面附近电流线发生剧烈收缩,收缩电)1所示则导电截面缩小(如图增大,增增大,电阻损耗发热Q=I2Rt急剧增大,由公式(3)得出,Rs阻Rs大,温升升高,此类问题大都发生在关键导电部位,如动静触头、热元件、软联接等。
触头压力:接触电阻与压力的常用经验公式是:Rj=kj/(0.102F)m(3)(N)式中F—触头压力—与接触形式有关的系数m—与接触材料,表面情况、接触方式等Kj 减少,其原因是增加接触点的有效RjF可使接触电阻所以,增大触头压力接触面积以及有效地抑制表面膜对接触电阻的影响。
前者可使收缩电阻减增大,在接触点超过一定值时,少,后者可使膜电阻减少,即当接触压力F个分子层;当超过材料屈服~3可使触头表面气体分子层等吸附膜减少到2点强度时,产生塑性形,
表面膜被压碎,增大了金属的接触面,使接触电阻迅速下降,并得到较稳定的
值。
触头表面镀层的影响:为了降低成本,节约贵重金属。
目前大多数生产(4)厂家都把触头表面镀银改为镀锡或镀银层变薄等。
但由于镀锡以后在银触(0.128)头表面增加了一层锡层,使银触头失去了意义,并且,锡的电阻率倍,从而温升~98Rb8(0.016)比银的电阻率大倍,因而表面膜电阻也增大升高。
若镀银层太薄,
触头则相当于裸件,通电发热后容易氧化,氧化层电阻远远大铜的电阻,温升自然升高。
由以上分析可见,接触电阻对电器word
编辑版.
温升影响很大,要使温升符合标准要求,接触电阻就必须足够小。
从实践和试验中得出减少接触电阻的几点措施为了使电器温升符合标准要求,由以上分析得出几条减少接触电阻的措施,以此来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1)保证铆接质量,不得使被联接件之间有间隙有松动现象。
提
高焊接质量,对导电零部件的焊接一定要焊牢焊全。
如银触头的(2)焊接,要保
证能承受一定的抗拉强度,具有足够的焊接面积。
严格检查触头间超行程、终
压力等参数,保证各参数符合要求。
(3),对触头表面的油污层,氧化层要清除干净,减少表面薄膜电阻Rb(4)镀银的要保证镀银厚度。
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word
编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