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编辑器-状态

合集下载

魔兽地图编辑器

魔兽地图编辑器

魔兽争霸地图编辑器英文名WarCraftⅢ World Editor(简称WE),是暴雪巨作《魔兽争霸Ⅲ》所附带的功能强大的地图编辑器。

简介世界上很多地图制作高手已利用WE创作出了类似《反恐精英》、《暗黑破坏神》、《雷电》、《大富翁》等经典游戏的魔兽版,可以说用WE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WE功能如此强大,其实不难掌握,因为暴雪已将它做得再“傻瓜”不过了。

当你决定使用它创造地图时,摆在你面前的不过是一大堆“积木”,你只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就能将其摆放出一个自己想象中的世界来。

是不是已经等不及了?让我们赶快启动WE来制作属于你的一部舞台剧!WE由四个主编辑器还有个功能强大的物件管理器(Object Manager)组成。

四大编辑器分为地形编辑器(Terrain Editor)、单位编辑器(Unit Editor)、触发编辑器(Trigger Editor)、音效编辑器(Sound Editor),操作界面暴雪给了我们光--世界编辑器,要制作一个自己的地图,我们首先就必须先来熟悉如何操作它。

世界编辑器分为几个窗口,他们分别是:地形编辑器、触发事件编辑器、声音编辑器、物体编辑器、AI编辑器、战役编辑器、物体管理器。

世界编辑器所有窗口简介:地形编辑器:配合工具面板可以设置地形、装饰物、单位、地区及镜头。

触发器编辑器:设置触发器来运行事件,想做出任务和情节就用它了。

声音编辑器:管理和运用魔兽中的所有声音,也能导入外部声音。

物体编辑器:编辑各种对象的属性,其中包括:单位、可破坏物、物品、技能、升级。

AI编辑器:自定义制作电脑玩家的AI模式。

战役编辑器:可以如同魔兽单人任务版那样制作出自己的一系列战役。

物体管理器:可统计和管理放置在地图上的所有对象。

搭建舞台场景——地形编辑器WE基本元素之一。

光用地形编辑器就能制作出简单的对战地图。

由于它被设计得“傻瓜化”,就算是新手操作起来也非常容易,仿佛Windows画板一样。

deform 快捷键

deform 快捷键

二.快捷键显示降级适配(开关)【O】适应透视图格点【Shift】+【Ctrl】+【A】排列【Alt】+【A】角度捕捉(开关) 【A】动画模式(开关) 【N】改变到后视图【K】背景锁定(开关) 【Alt】+【Ctrl】+【B】前一时间单位【.】下一时间单位【,】改变到上(Top)视图【T】改变到底(Bottom)视图【B】改变到相机(Camera)视图【C】改变到前(Front)视图【F】改变到等大的用户(User)视图【U】改变到右(Right)视图【R】改变到透视(Perspective)图【P】循环改变选择方式【Ctrl】+【F】默认灯光(开关) 【Ctrl】+【L】删除物体【DEL】当前视图暂时失效【D】是否显示几何体内框(开关) 【Ctrl】+【E】显示第一个工具条【Alt】+【1】专家模式&#0;全屏(开关) 【Ctrl】+【X】暂存(Hold)场景【Alt】+【Ctrl】+【H】取回(Fetch)场景【Alt】+【Ctrl】+【F】PF粒子编辑器【6】跳到最后一帧【END】跳到第一帧【HOME】显示/隐藏相机(Cameras)【Shift】+【C】显示/隐藏几何体(Geometry) 【Shift】+【O】显示/隐藏网格(Grids) 【G】显示/隐藏帮助(Helpers)物体【Shift】+【H】显示/隐藏光源(Lights) 【Shift】+【L】显示/隐藏粒子系统(Particle Systems) 【Shift】+【P】显示/隐藏空间扭曲(Space Warps)物体【Shift】+【W】锁定用户界面(开关) 【Alt】+【0】匹配到相机(Camera)视图【Ctrl】+【C】材质(Material)编辑器【M】最大化当前视图(开关) [Ctrl]+【W】脚本编辑器【F11】新的场景【Ctrl】+【N】法线(Normal)对齐【Alt】+【N】向下轻推网格小键盘【-】向上轻推网格小键盘【+】NURBS表面显示方式【Alt】+【L】或【Ctrl】+【4】NURBS调整方格1 【Ctrl】+【1】NURBS调整方格2 【Ctrl】+【2】NURBS调整方格3 【Ctrl】+【3】偏移捕捉【Alt】+【Ctrl】+【空格】打开一个MAX文件【Ctrl】+【O】平移视图【Ctrl】+【P】交互式平移视图【I】放置高光(Highlight) 【Ctrl】+【H】播放/停止动画【/】快速(Quick)渲染【Shift】+【Q】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回到上一视图*作【Shift】+【A】撤消场景*作【Ctrl】+【Z】撤消视图*作【Shift】+【Z】刷新所有视图【1】用前一次的参数进行渲染【Shift】+【E】或【F9】渲染配置【Shift】+【R】或【F10】在xy/yz/zx锁定中循环改变【F8】约束到X轴【F5】约束到Y轴【F6】约束到Z轴【F7】旋转(Rotate)视图模式【Ctrl】+【R】或【V】保存(Save)文件【Ctrl】+【S】透明显示所选物体(开关) 【Alt】+【X】选择父物体【PageUp】选择子物体【PageDown】根据名称选择物体【H】选择锁定(开关) 【空格】减淡所选物体的面(开关) 【F2】显示所有视图网格(Grids)(开关) 【Shift】+【G】显示/隐藏命令面板【3】显示/隐藏浮动工具条【4】显示最后一次渲染的图画【Ctrl】+【I】显示/隐藏主要工具栏【Alt】+【6】显示/隐藏安全框【Shift】+【F】*显示/隐藏所选物体的支架【J】显示/隐藏工具条【Y】/【2】百分比(Percent)捕捉(开关) 【Shift】+【Ctrl】+【P】打开/关闭捕捉(Snap) 【S】循环通过捕捉点【Alt】+【空格】声音(开关) 【\】间隔放置物体【Shift】+【I】改变到光线视图【Shift】+【4】循环改变子物体层级【Ins】子物体选择(开关) 【Ctrl】+【B】帖图材质(Texture)修正【Ctrl】+【T】加大动态坐标【+】减小动态坐标【-】激活动态坐标(开关) 【X】精确输入转变量【F12】全部解冻【7】根据名字显示隐藏的物体【5】刷新背景图像(Background) 【Alt】+【Shift】+【Ctrl】+【B】显示几何体外框(开关) 【F4】视图背景(Background) 【Alt】+【B】用方框(Box)快显几何体(开关) 【Shift】+【B】打开虚拟现实数字键盘【1】虚拟视图向下移动数字键盘【2】虚拟视图向左移动数字键盘【4】虚拟视图向右移动数字键盘【6】虚拟视图向中移动数字键盘【8】虚拟视图放大数字键盘【7】虚拟视图缩小数字键盘【9】实色显示场景中的几何体(开关) 【F3】全部视图显示所有物体【Shift】+【Ctrl】+【Z】*视窗缩放到选择物体范围(Extents)【E】缩放范围【Alt】+【Ctrl】+【Z】视窗放大两倍【Shift】+数字键盘【+】放大镜工具【Z】视窗缩小两倍【Shift】+数字键盘【-】根据框选进行放大【Ctrl】+【w】视窗交互式放大【[】视窗交互式缩小【]】轨迹视图加入(Add)关键帧【A】前一时间单位【<】下一时间单位【>】编辑(Edit)关键帧模式【E】编辑区域模式【F3】编辑时间模式【F2】展开对象(Object)切换【O】展开轨迹(Track)切换【T】函数(Function)曲线模式【F5】或【F】锁定所选物体【空格】向上移动高亮显示【↓】向下移动高亮显示【↑】向左轻移关键帧【←】向右轻移关键帧【→】位置区域模式【F4】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撤消场景*作【Ctrl】+【Z】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F9】渲染配置【F10】向下收拢【Ctrl】+【↓】向上收拢【Ctrl】+【↑】材质编辑器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F9】渲染配置【F10】撤消场景*作【Ctrl】+【Z】示意(Schematic)视图下一时间单位【>】前一时间单位【<】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撤消场景*作【Ctrl】+【Z】Active Shade绘制(Draw)区域【D】渲染(Render) 【R】锁定工具栏(泊坞窗) 【空格】视频编辑加入过滤器(Filter)项目【Ctrl】+【F】加入输入(Input)项目【Ctrl】+【I】加入图层(Layer)项目【Ctrl】+【L】加入输出(Output)项目【Ctrl】+【O】加入(Add)新的项目【Ctrl】+【A】加入场景(Scene)事件【Ctrl】+【s】编辑(Edit)当前事件【Ctrl】+【E】执行(Run)序列【Ctrl】+【R】新(New)的序列【Ctrl】+【N】撤消场景*作【Ctrl】+【Z】NURBS编辑CV 约束法线(Normal)移动【Alt】+【N】CV 约束到U向移动【Alt】+【U】CV 约束到V向移动【Alt】+【V】显示曲线(Curves) 【Shift】+【Ctrl】+【C】显示控制点(Dependents) 【Ctrl】+【D】显示格子(Lattices) 【Ctrl】+【L】NURBS面显示方式切换【Alt】+【L】显示表面(Surfaces) 【Shift】+【Ctrl】+【s】显示工具箱(Toolbox) 【Ctrl】+【T】显示表面整齐(Trims) 【Shift】+【Ctrl】+【T】根据名字选择本物体的子层级【Ctrl】+【H】锁定2D 所选物体【空格】选择U向的下一点【Ctrl】+【→】选择V向的下一点【Ctrl】+【↑】选择U向的前一点【Ctrl】+【←】选择V向的前一点【Ctrl】+【↓】根据名字选择子物体【H】柔软所选物体【Ctrl】+【s】转换到Curve CV 层级【Alt】+【Shift】+【Z】转换到Curve 层级【Alt】+【Shift】+【C】转换到Imports 层级【Alt】+【Shift】+【I】转换到Point 层级【Alt】+【Shift】+【P】转换到Surface CV 层级【Alt】+【Shift】+【V】转换到Surface 层级【Alt】+【Shift】+【S】转换到上一层级【Alt】+【Shift】+【T】转换降级【Ctrl】+【X】FFD转换到控制点(Control Point)层级【Alt】+【Shift】+【C】到格点(Lattice)层级【Alt】+【Shift】+【L】到设置体积(Volume)层级【Alt】+【Shift】+【S】转换到上层级【Alt】+【Shift】+【T】打开的UVW贴图进入编辑(Edit)UVW模式【Ctrl】+【E】调用*.uvw文件【Alt】+【Shift】+【Ctrl】+【L】保存UVW为*.uvw格式的文件【Alt】+【Shift】+【Ctrl】+【S】打断(Break)选择点【Ctrl】+【B】分离(Detach)边界点【Ctrl】+【D】过滤选择面【Ctrl】+【空格】水平翻转【Alt】+【Shift】+【Ctrl】+【B】垂直(Vertical)翻转【Alt】+【Shift】+【Ctrl】+【V】冻结(Freeze)所选材质点【Ctrl】+【F】隐藏(Hide)所选材质点【Ctrl】+【H】全部解冻(unFreeze) 【Alt】+【F】全部取消隐藏(unHide) 【Alt】+【H】从堆栈中获取面选集【Alt】+【Shift】+【Ctrl】+【F】从面获取选集【Alt】+【Shift】+【Ctrl】+【V】锁定所选顶点【空格】水平镜象【Alt】+【Shift】+【Ctrl】+【N】垂直镜象【Alt】+【Shift】+【Ctrl】+【M】水平移动【Alt】+【Shift】+【Ctrl】+【J】垂直移动【Alt】+【Shift】+【Ctrl】+【K】平移视图【Ctrl】+【P】象素捕捉【S】平面贴图面/重设UVW 【Alt】+【Shift】+【Ctrl】+【R】水平缩放【Alt】+【Shift】+【Ctrl】+【I】垂直缩放【Alt】+【Shift】+【Ctrl】+【O】移动材质点【Q】旋转材质点【W】等比例缩放材质点【E】焊接(Weld)所选的材质点【Alt】+【Ctrl】+【W】焊接(Weld)到目标材质点【Ctrl】+【W】Unwrap的选项(Options) 【Ctrl】+【O】更新贴图(Map) 【Alt】+【Shift】+【Ctrl】+【M】将Unwrap视图扩展到全部显示【Alt】+【Ctrl】+【Z】框选放大Unwrap视图【Ctrl】+【Z】将Unwrap视图扩展到所选材质点的大小【Alt】+【Shift】+【Ctrl】+【Z】缩放到Gizmo大小【Shift】+【空格】缩放(Zoom)工具【Z】反应堆(Reactor)建立(Create)反应(Reaction) 【Alt】+【Ctrl】+【C】删除(Delete)反应(Reaction) 【Alt】+【Ctrl】+【D】编辑状态(State)切换【Alt】+【Ctrl】+【s】设置最大影响(Influence) 【Ctrl】+【I】设置最小影响(Influence) 【Alt】+【I】设置影响值(Value) 【Alt】+【Ctrl】+【V】ActiveShade (Scanline)初始化【P】更新【U】宏编辑器累积计数器【Q】中英文对照:FILE(文件) EDIT(编辑)Rest(重置) Undo(撤消)Save Selected(保存所选择的对象) Redo(恢复)XRef Objects(外部参考物体) Clone(复制)XRef Scenes(外部参考场景) Delete(删除)Merge(合并) Select All(对象选择)Replace(替换) Select None(取消对象)Import(输入) Select Invert(对象反转)Export(输出) Hold(保存)Archive(压缩存盘) Fetch(取出)View File(观看文件) Select BY(根据..选择) Select By Color(根据颜色..选择)Select By Name(根据名字..选择)Region(区域)Edit Named Selections(编辑已命名被选物) Properties(属性)TOOLS(工具菜单) GROUP(分组菜单)Mirror(镜像) Group(分组)Array(阵列) Open(打开)Align(对齐) Close(关闭)Place Highlight(放置高亮区) Ungroup(解除群组) Align Camera(对齐摄像机) Explode(分解) Scaping Tool(间距修改工具) Detach(分离) Transform Type-In(输入变换坐标) Attach(合并) Display Floater(显示浮动物体)Hide(隐藏)Freeze(冻结)Selection Floater(选择浮动物体)Snapshot(快照复制)Normal Align(法向对齐)Material Editor(材质编辑器)Material/Map Browser(材质/贴图浏览器)。

魔兽地图编辑器技能新手教程

魔兽地图编辑器技能新手教程
提示:
在魔兽中3类技能没有明确的类别限制,各个技能的类别可以通过设置进行改变。也就是说,英雄技能一样可以设置为单位技能,单位技能一样可以设置为物品技能等等,这样我们使各类技能之间的特性变为共性。
首先,我们一样要进行一些步骤。
步骤:
1。打开WE,按下F6开启物体编辑器。
2。点击技能编辑栏,在右边出现的树型分支中选择人类—英雄—专注光环。
魔兽地图编辑器-技能篇导读(转)
如果你看过了单位篇的介绍,相信你对WE已经不是那么陌生了把,所以现在我们就开始对魔兽中的技能进行探究。在开始前我要阐明为了照顾新手,我对技能只进行较易懂,较狭义的讲解,并且只对技能的共同特征进行讲解。
首先技能分为3类,单位技能,英雄技能,物品技能。
1。单位技能:技能无须学习,不能主动的升级,只要单位拥有技能就可以使用。
3。Ctrl—C复制,Ctrl—V粘贴,出现一个专注光环技能在自定义分支中。
1
评分次数
虽然很老却很实用 力量 + 50 敏捷 + 50 智力 + 50 F币 + 50
donghailw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部位位置修正:
left 左边(如hand left=左手,输入left hand也是)
right 右边
rallypoint 集结点,但是这个集结点是指默认集结点位置,不会随你在游戏中的点选而改变
具体搭配挺多大概有:
left chest,right chest,left mount,right mount,left hand,right hand,left rear,right rear,mount rear,left foot,right foot,weapon left,weapon right

3Dmax材质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3Dmax材质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3Dmax材质编辑器的使用方法3Dmax是一款广泛应用于三维建模和渲染的软件,而材质编辑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3Dmax材质编辑器的使用方法,并分点列出步骤。

1. 导入模型首先,打开3Dmax软件并导入需要编辑材质的模型。

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导入”,然后选择你要编辑材质的模型文件。

2. 打开材质编辑器选择你需要编辑材质的物体,然后在右侧的工具栏中选择“材质编辑器”按钮。

点击后,材质编辑器面板将打开。

3. 创建新材质在材质编辑器中,你可以创建新的材质或者修改已有的材质。

首先,点击材质编辑器面板上的“创建新材质”按钮。

该按钮一般位于面板的顶部或左侧,具体位置因不同版本而异。

4. 命名材质创建新材质后,在小面板上为其命名。

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你想要的名称,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5. 设置基础属性在新创建的材质中,你可以设置基础属性,如颜色、反射率和透明度等。

点击材质编辑器面板上的“基础属性”选项卡,然后调整颜色、光泽度和透明度等参数,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你可通过颜色选择器来选择颜色,通过滑块来调整光泽度和透明度。

6. 添加纹理如果你想要给模型添加纹理,可以在材质编辑器中选择“纹理贴图”选项卡。

点击“添加贴图”按钮,在弹出的文件浏览器中选择你想要添加的纹理贴图文件。

选择文件后,点击“确定”按钮。

7. 调整纹理属性添加纹理后,你可以进一步调整纹理的属性。

在“纹理贴图”选项卡中,你可以设置纹理的缩放、旋转、偏移等属性,以及不透明度和色调等效果。

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8. 渲染预览当你调整完材质和纹理的属性后,你可以在材质编辑器中进行渲染预览。

点击材质编辑器面板上的“渲染预览”按钮,软件将基于你的设置在预览窗口中渲染出模型的外观效果。

根据需要,你可以不断调整和完善材质和纹理的属性,直到满意为止。

9. 应用材质在完成材质的编辑后,你需要将其应用到模型上。

在材质编辑器中选择需要应用材质的物体,然后点击材质编辑器面板上的“应用材质”按钮。

UDK虚幻引擎帮助文件(模型编辑器)

UDK虚幻引擎帮助文件(模型编辑器)

属性面板
属性面板显示了特定静态网格物体的属性。除非这些属性在地图中进行了本地覆盖,否则这些属性将会应用到所有的静态网格 物体实例中。
BodySetup( 体设置 )
关于 BodySetup(体设置)的文档正在开发中。
Materials( 材质 )
这有两个子域:


EnableCollision(启用碰撞): 材质的 EnableCollision 属性为 True(真)时, 使用那个材质的网格物体的所有三角 形都将用于碰撞计算。这意味着碰撞计算严格地基于您所看到的三角形进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将导致计算的速度 要比使用简化的碰撞模型慢。 Material (材质): 这个纹理 ID 所使用的材质名称。简单地在通用浏览器中选中您想使用的材质,然后点击'Use(使 用)‘按钮。如果您发现静态网格物体的材质没有及时地改变,请尝试点击视口窗口。
简介
静态网格物体编辑器用于在虚幻引擎中设置及操作静态网格物体的属性。
使用静态网格物体编辑器
打开静态网格物体编辑器
您可以通过双击一个静态网格物体来打开静态网格物体编辑器,或者在通用浏览器中右击打开它的 "Properties(属性).." 。
静态网格物体编辑器概述
静态网格物体布局
? ? 1 菜单栏 和工具栏 . 在上面菜单中的快捷按钮是导航功能的快捷方式。 ? 2 预览面板 .

控制

鼠标控制 键盘控制 热键 o 使用静态网格物体进行工作 LODs(细节层次)

查看 LODs(细节层次) 导入一个 LOD 配置 LODs 生成 LODs 生成 UVs 查看 UVs
UVs

魔兽争霸3编辑器怎么改英雄的名字,我在物体编辑器里改

魔兽争霸3编辑器怎么改英雄的名字,我在物体编辑器里改

魔兽争霸3编辑器怎么改英雄的名字,我在物体编辑器里改555…天下编纂器的目次文件新建(Ctrl N)-新建一张地图。

打启(Ctrl O)-打开一张地图。

封闭(Ctrl W)-封闭打开的地图。

保管(Ctrl S)-保留挨开的地图。

另存为-保留打开的地图。

这个选项答应你给地图更名。

算计阴影并存储-始于一个暗影地图,在游戏和编纂器中改进地图上的阴影。

导出剧本-导出编纂器的足本。

导出详图-导出缩详地图图片。

导出字符串-导出字符串导进字符串-导进字符串选项-打开编纂器的选项窗口测试地图(Ctrl F9)-在游戏中翻开地图并作测试。

编纂取消动作(Ctrl Z)-勾销最后的动作。

重复行动(Ctrl Y)-重复最后被取消的行动。

剪切(Ctrl X)-移除并复制时下选择的摆设、单位、镜头或地带。

复造(Ctrl C)-复制时下选择的摆设、单位、镜头、地带或者地形。

粘附(Ctrl V)-粘附最后复造或者剪切的摆设、单位、镜头、地带或地形。

清除(Delete)-删去时下选择的摆设、单位、镜头或地带。

全选(Ctrl A)-选择天图上的所有摆设、单位、镜头、地带或地形。

编纂属性(Enter)-编纂时下选择的摆设、单位、镜头或地带的属性。

视图地形(Ctrl T)-用以下三类方式之一来预示地图:纹理、线框或许隐藏。

线框标准样式能预示顶点高度,但没有纹理揭图。

隐藏规范样式则是不预示地形,底本空中之处一片黝黑。

陈列(Ctrl D)-是不是预示摆设的选项。

单位(Ctrl U)-是没有是预示摆设的选项。

预示单位信作(I)-打开这个选项后,那一些具有非凡属性的双位在编辑器中望中往将不同凡响。

将警惕规模设定为屯卒而不是但凡规范样式的单位将出现靛蓝。

而去世来后会失下物品的单位,在它附近则有一个白的颜色的光圈。

水(W)-是没有是预示水系的选项。

荣萎(H)-是不是预示繁茂地区范围的选项。

通道(P)-选择是不是预示通道大概表面图。

白的色彩的大约表面表示没有办法通过、飞越和制造的地形;粉色的大约轮廓暗示没有办法通过和制造的地形;蓝色的大约表面表示没有办法制做的地形。

3DAMAX快捷键大全

3DAMAX快捷键大全

3DAMAX快捷键大全【Q】选择循环改变方式【W】移动【E】旋转【R】缩放循环改变方式【7】物体面数【8】Environment【9】Advanced lighting【0】Render to Textures【1】【2】【3】【4】【5】分别对应5个次物体级别,例如Edit Mesh中的点、线、面、多边形、【F2】切换在面次物体级别选择面的显示方式(红色线框或红色表面)【F3】切换线框和实体两种显示方式【F4】在实体显示时切换线面显示的开关【F5】【F6】【F7】约束到X轴、Y轴、Z轴【F8】在xy/yz/zx锁定中循环改变【F11】脚本编辑器【F12】精确输入转变量【F9】用前一次的参数进行渲染【F10】渲染配置【Shift+Q】快速(Quick)渲染【Alt+A】对齐到物体【Ctrl+H放置高光(Highlight) 】【Alt+N】法线(Normal)对齐【S】打开/关闭捕捉(Snap)【A】角度捕捉(开关)【Shift+Ctrl+P】百分比(Percent)捕捉(开关)【M】材质(Material)编辑器【DEL】删除物体【Ctrl+L】默认灯光(开关)【+】加大动态坐标【-】减小动态坐标【X】激活动态坐标(开关)【N】动画模式 (开关)【.】前一时间单位【,】下一时间单位【END】跳到最后一帧【HOME】跳到第一帧【/】播放/停止动画【o】自动阶级显示开关【T】改变到上(Top)视图【B】改变到底(Bottom)视图【C】改变到相机(Camera)视图【F】改变到前(Front)视图【U】改变到等大的用户(User)视图【R】改变到右(Right)视图【P】改变到透视(Perspective)图【$】改变到光线视图【V】视图切换快捷菜单【Ctrl+P】平移视图【I】交互式平移视图【D】当前视图暂时失效【Alt+W】最大化当前视图 (开关)【Ctrl+X】专家模式&#0;全屏(开关)【Ctrl+C】匹配到相机(Camera)视图【Z】将当前选择的物体最大化显示在激活的视图上【Alt+Q】将当前选择的物体隔离并最大化显示在视图上【[】视窗放大1倍【]】视窗缩小1倍【Shift+Z】【Shift+Y】撤消和恢复视图操作【:】刷新视图【Ctrl+R】弧形旋转【Ctrl+W】区域放大【Alt+B】视图背景(Background)【Alt+Ctrl+B】背景锁定(开关)【Shift+C】显示/隐藏相机(Cameras)【G】显示/隐藏网格(Grids)【Shift+H】显示/隐藏帮助(Helpers)物体【Shift+L】显示/隐藏光源(Lights)【Shift+P】显示/隐藏粒子系统(Particle Systems) 【Shift+W】显示/隐藏空间扭曲(Space Warps)物体【Shift+G】显示/隐藏所有视图物体(开关)【Shift+F】显示/隐藏安全框【Y】显示/隐藏工具条【Alt+X】隐藏并透明显示所选物体(开关) 【PageUp】选择父物体【PageDown】选择子物体【H】根据名称选择物体【空格】选择锁定(开关)【Ctrl+I】选择集中心【Ctrl+Z】撤消场景操作显示降级适配(开关)【O】适应透视图格点【Shift】+【Ctrl】+【A】排列【Alt】+【A】角度捕捉(开关) 【A】动画模式 (开关) 【N】改变到后视图【K】背景锁定(开关) 【Alt】+【Ctrl】+【B】前一时间单位【.】下一时间单位【,】改变到上(Top)视图【T】改变到底(Bottom)视图【B】改变到相机(Camera)视图【C】改变到前(Front)视图【F】改变到等大的用户(User)视图【U】改变到右(Right)视图【R】改变到透视(Perspective)图【P】循环改变选择方式【Ctrl】+【F】默认灯光(开关) 【Ctrl】+【L】删除物体【DEL】当前视图暂时失效【D】是否显示几何体内框(开关) 【Ctrl】+【E】显示第一个工具条【Alt】+【1】专家模式&#0;全屏(开关) 【Ctrl】+【X】暂存(Hold)场景【Alt】+【Ctrl】+【H】取回(Fetch)场景【Alt】+【Ctrl】+【F】冻结所选物体【6】跳到最后一帧【END】跳到第一帧【HOME】显示/隐藏相机(Cameras)【Shift】+【C】显示/隐藏几何体(Geometry) 【Shift】+【O】显示/隐藏网格(Grids) 【G】显示/隐藏帮助(Helpers)物体【Shift】+【H】显示/隐藏光源(Lights) 【Shift】+【L】显示/隐藏粒子系统(Particle Systems) 【Shift】+【P】显示/隐藏空间扭曲(Space Warps)物体【Shift】+【W】锁定用户界面(开关) 【Alt】+【0】匹配到相机(Camera)视图【Ctrl】+【C】材质(Material)编辑器【M】最大化当前视图 (开关) 【W】脚本编辑器【F11】新的场景【Ctrl】+【N】法线(Normal)对齐【Alt】+【N】向下轻推网格小键盘【-】向上轻推网格小键盘【+】NURBS表面显示方式【Alt】+【L】或【Ctrl】+【4】NURBS调整方格1 【Ctrl】+【1】NURBS调整方格2 【Ctrl】+【2】NURBS调整方格3 【Ctrl】+【3】偏移捕捉【Alt】+【Ctrl】+【空格】打开一个MAX文件【Ctrl】+【O】平移视图【Ctrl】+【P】交互式平移视图【I】放置高光(Highlight) 【Ctrl】+【H】播放/停止动画【/】快速(Quick)渲染【Shift】+【Q】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回到上一视图*作【Shift】+【A】撤消场景*作【Ctrl】+【Z】撤消视图*作【Shift】+【Z】刷新所有视图【1】用前一次的参数进行渲染【Shift】+【E】或【F9】渲染配置【Shift】+【R】或【F10】在xy/yz/zx锁定中循环改变【F8】约束到X轴【F5】约束到Y轴【F6】约束到Z轴【F7】旋转(Rotate)视图模式【Ctrl】+【R】或【V】保存(Save)文件【Ctrl】+【S】透明显示所选物体(开关) 【Alt】+【X】选择父物体【PageUp】选择子物体【PageDown】根据名称选择物体【H】选择锁定(开关) 【空格】减淡所选物体的面(开关) 【F2】显示所有视图网格(Grids)(开关) 【Shift】+【G】显示/隐藏命令面板【3】显示/隐藏浮动工具条【4】显示最后一次渲染的图画【Ctrl】+【I】显示/隐藏主要工具栏【Alt】+【6】显示/隐藏安全框【Shift】+【F】*显示/隐藏所选物体的支架【J】显示/隐藏工具条【Y】/【2】百分比(Percent)捕捉(开关) 【Shift】+【Ctrl】+【P】打开/关闭捕捉(Snap) 【S】循环通过捕捉点【Alt】+【空格】声音(开关) 【\】间隔放置物体【Shift】+【I】改变到光线视图【Shift】+【4】循环改变子物体层级【Ins】子物体选择(开关) 【Ctrl】+【B】帖图材质(Texture)修正【Ctrl】+【T】加大动态坐标【+】减小动态坐标【-】激活动态坐标(开关) 【X】精确输入转变量【F12】全部解冻【7】根据名字显示隐藏的物体【5】刷新背景图像(Background) 【Alt】+【Shift】+【Ctrl】+【B】显示几何体外框(开关) 【F4】视图背景(Background) 【Alt】+【B】用方框(Box)快显几何体(开关) 【Shift】+【B】打开虚拟现实数字键盘【1】虚拟视图向下移动数字键盘【2】虚拟视图向左移动数字键盘【4】虚拟视图向右移动数字键盘【6】虚拟视图向中移动数字键盘【8】虚拟视图放大数字键盘【7】虚拟视图缩小数字键盘【9】实色显示场景中的几何体(开关) 【F3】全部视图显示所有物体【Shift】+【Ctrl】+【Z】*视窗缩放到选择物体范围(Extents)【E】缩放范围【Alt】+【Ctrl】+【Z】视窗放大两倍【Shift】+数字键盘【+】放大镜工具【Z】视窗缩小两倍【Shift】+数字键盘【-】根据框选进行放大【Ctrl】+【w】视窗交互式放大【[】视窗交互式缩小【]】轨迹视图加入(Add)关键帧【A】前一时间单位【<】下一时间单位【>】编辑(Edit)关键帧模式【E】编辑区域模式【F3】编辑时间模式【F2】展开对象(Object)切换【O】展开轨迹(Track)切换【T】函数(function)曲线模式【F5】或【F】锁定所选物体【空格】向上移动高亮显示【↓】向下移动高亮显示【↑】向左轻移关键帧【←】向右轻移关键帧【→】位置区域模式【F4】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撤消场景*作【Ctrl】+【Z】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F9】渲染配置【F10】向下收拢【Ctrl】+【↓】向上收拢【Ctrl】+【↑】材质编辑器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F9】渲染配置【F10】撤消场景*作【Ctrl】+【Z】示意(Schematic)视图下一时间单位【>】前一时间单位【<】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撤消场景*作【Ctrl】+【Z】Active Shade绘制(Draw)区域【D】渲染(Render) 【R】锁定工具栏(泊坞窗) 【空格】视频编辑加入过滤器(Filter)项目【Ctrl】+【F】加入输入(Input)项目【Ctrl】+【I】加入图层(Layer)项目【Ctrl】+【L】加入输出(Output)项目【Ctrl】+【O】加入(Add)新的项目【Ctrl】+【A】加入场景(Scene)事件【Ctrl】+【s】编辑(Edit)当前事件【Ctrl】+【E】执行(Run)序列【Ctrl】+【R】新(New)的序列【Ctrl】+【N】撤消场景*作【Ctrl】+【Z】NURBS编辑CV 约束法线(Normal)移动【Alt】+【N】CV 约束到U向移动【Alt】+【U】CV 约束到V向移动【Alt】+【V】显示曲线(Curves) 【Shift】+【Ctrl】+【C】显示控制点(Dependents) 【Ctrl】+【D】显示格子(Lattices) 【Ctrl】+【L】NURBS面显示方式切换【Alt】+【L】显示表面(Surfaces) 【Shift】+【Ctrl】+【s】显示工具箱(Toolbox) 【Ctrl】+【T】显示表面整齐(Trims) 【Shift】+【Ctrl】+【T】根据名字选择本物体的子层级【Ctrl】+【H】锁定2D 所选物体【空格】选择U向的下一点【Ctrl】+【→】选择V向的下一点【Ctrl】+【↑】选择U向的前一点【Ctrl】+【←】选择V向的前一点【Ctrl】+【↓】根据名字选择子物体【H】柔软所选物体【Ctrl】+【s】转换到Curve CV 层级【Alt】+【Shift】+【Z】转换到Curve 层级【Alt】+【Shift】+【C】转换到Imports 层级【Alt】+【Shift】+【I】转换到Point 层级【Alt】+【Shift】+【P】转换到Surface CV 层级【Alt】+【Shift】+【V】转换到Surface 层级【Alt】+【Shift】+【S】转换到上一层级【Alt】+【Shift】+【T】转换降级【Ctrl】+【X】FFD转换到控制点(Control Point)层级【Alt】+【Shift】+【C】到格点(Lattice)层级【Alt】+【Shift】+【L】到设置体积(Volume)层级【Alt】+【Shift】+【S】转换到上层级【Alt】+【Shift】+【T】打开的UVW贴图进入编辑(Edit)UVW模式【Ctrl】+【E】调用*.uvw文件【Alt】+【Shift】+【Ctrl】+【L】保存UVW为*.uvw格式的文件【Alt】+【Shift】+【Ctrl】+【S】打断(Break)选择点【Ctrl】+【B】分离(Detach)边界点【Ctrl】+【D】过滤选择面【Ctrl】+【空格】水平翻转【Alt】+【Shift】+【Ctrl】+【B】垂直(Vertical)翻转【Alt】+【Shift】+【Ctrl】+【V】冻结(Freeze)所选材质点【Ctrl】+【F】隐藏(Hide)所选材质点【Ctrl】+【H】全部解冻(unFreeze) 【Alt】+【F】全部取消隐藏(unHide) 【Alt】+【H】从堆栈中获取面选集【Alt】+【Shift】+【Ctrl】+【F】从面获取选集【Alt】+【Shift】+【Ctrl】+【V】锁定所选顶点【空格】水平镜象【Alt】+【Shift】+【Ctrl】+【N】垂直镜象【Alt】+【Shift】+【Ctrl】+【M】水平移动【Alt】+【Shift】+【Ctrl】+【J】垂直移动【Alt】+【Shift】+【Ctrl】+【K】平移视图【Ctrl】+【P】象素捕捉【S】平面贴图面/重设UVW 【Alt】+【Shift】+【Ctrl】+【R】水平缩放【Alt】+【Shift】+【Ctrl】+【I】垂直缩放【Alt】+【Shift】+【Ctrl】+【O】移动材质点【Q】旋转材质点【W】等比例缩放材质点【E】焊接(Weld)所选的材质点【Alt】+【Ctrl】+【W】焊接(Weld)到目标材质点【Ctrl】+【W】Unwrap的选项(Options) 【Ctrl】+【O】更新贴图(Map) 【Alt】+【Shift】+【Ctrl】+【M】将Unwrap视图扩展到全部显示【Alt】+【Ctrl】+【Z】框选放大Unwrap视图【Ctrl】+【Z】将Unwrap视图扩展到所选材质点的大小【Alt】+【Shift】+【Ctrl】+【Z】缩放到Gizmo大小【Shift】+【空格】缩放(Zoom)工具【Z】反应堆(Reactor)建立(Create)反应(Reaction) 【Alt】+【Ctrl】+【C】删除(Delete)反应(Reaction) 【Alt】+【Ctrl】+【D】编辑状态(State)切换【Alt】+【Ctrl】+【s】设置最大影响(Influence) 【Ctrl】+【I】设置最小影响(Influence) 【Alt】+【I】设置影响值(Value) 【Alt】+【Ctrl】+【V】ActiveShade (Scanline)初始化【P】更新【U】宏编辑器累积计数器【Q】。

高效的动画剪辑 Blender动画编辑器和时间曲线调整

高效的动画剪辑 Blender动画编辑器和时间曲线调整

高效的动画剪辑:Blender动画编辑器和时间曲线调整Blend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开源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它不仅可以用来创建复杂的动画场景和特效,还可以进行高效的动画剪辑。

在Blender中,动画编辑器和时间曲线调整是两个关键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和优化动画效果。

动画编辑器是Blender中用于编辑和组织动画关键帧的工具。

通过动画编辑器,我们可以对物体的运动进行准确的控制,实现自然流畅的动画效果。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动画编辑器中的一些基本操作。

在Blender 中,我们可以通过按下空格键或者点击播放按钮来播放动画。

可以使用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时间轴,方便我们对动画进行精细调整。

通过在时间轴上点击并拖动来选择多个关键帧,然后可以移动、复制或删除它们。

还可以通过在关键帧上右键点击并选择插值类型,来调整动画的过渡效果,使其更加平滑或者更加突然。

Blender的动画编辑器还支持对多个物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编辑。

我们可以通过在时间线上选择多个物体的关键帧,然后按下Ctrl+J组合键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对象,以便进行统一的编辑。

此外,还可以通过将多个物体的关键帧直接拖动到对话框中来创建动画组,方便我们对多个物体的动画进行整体编辑和管理。

时间曲线调整是另一个在Blender中非常有用的功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对关键帧之间的动画曲线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Blender中,时间曲线调整工具可以通过在属性编辑器中切换到“曲线编辑器”选项卡来打开。

通过选择物体和属性,我们可以将该属性的关键帧显示在时间曲线上,方便我们对其进行调整。

一种常用的时间曲线调整方法是在曲线上添加新的关键帧,以进一步定义物体的运动。

通过在曲线上点击并拖动,可以在任何时间点添加新的关键帧。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曲线上的关键帧上右键点击并选择插值类型,进一步调整动画的过渡效果。

Blender的时间曲线调整工具还支持贝塞尔曲线的编辑。

我们可以通过在关键帧之间添加新的控制点,并通过调整这些控制点来改变曲线的形状,以达到更自然的动画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态
状态分为普通状态,被动状态,光环状态和持续性状态;
持续性状态与普通状态基本一致。

只不过持续性状态的效果表现是连接特效,而普通状态不能使连接特效;
光环状态只能关联光环技能!
被动状态只能关联被动技能;
普通状态大部分情况下是关联普通技能,仅在当被动技能拥有攻击目标时附加状态的被动效果时可以关联被动技能。

还有一个特殊的例子则是徐庶的电闪雷鸣;
普通状态跟被动状态的本质区别在于普通状态有持续时间,而被动状态是永久性持续,并且作用目标是自己;
各类技能模板相同,区别的地方也仅在于一项:类型;
下面对状态模板的常用数据项做一一讲解;
对于附带伤害的状态,此处填HP;后面的效果数值填负值代表伤害,正值代表加血;
如果填的是其它项,以攻击力为例,代表拥有该状态的单位会有额外的攻击力加成,后面的效果数值项代表加成的多少,如果填的是负值代表减少攻击力;失去该状态后这个加成会消失;
填0代表作用目标与技能伤害目标一致,也就是敌人当且仅当受到对应技能伤害时就会附加该状态;
前一项填1时后面的3项才会生效;填1时,只要是技能作用范围内的满足这3项条件的单
位都会附加该状态;
例如,你可以利用该项制作一个给敌人造成伤害,却给友军造成持续回血状态的技能;这样的技能甚至可以是任何形态的,但仅对范围技能才有意义;
对应作用角色属性,影响方式前面提到过;
对应上面的效果数值项;通常用于制作加百分比攻击速度,攻击力,百分比伤血状态等等;
建议参考技能瘟疫;
拥有该状态的单位身上携带的特效;
填是则会在拥有该状态的单位属性栏的左下角附加一个小图标;
填1其实就是玄武斧技能的一个变大效果;
是否受其他技能控制项填1时,下面的2项才会生效;
上图填的是0,因此它的状态影响范围是固定的200;
一个小技巧;如果你想让该状态不同等级范围不同,但又不是受其他控制;你可以将这里的受哪个技能控制填写该状态对应的那个技能;
对于伤害类状态,触发时间代表伤害间隔时间;以该图为例,代表每0.5秒会造成一次伤害;对于搜索类状态,代表每0.5秒搜索一次;
对于另一个状态中需要搜索目标并附加此状态时,这几项才会有意义;
可以参考技能---瘟疫;
建议参考一下庞德技能---嗜血欲望;
参考魔法护盾;
第一项填1后面的项才会生效;第二项填0时,后面的携带状态者对应项生效;填1时后面的敌人普攻携带状态者对应项生效;
拥有该状态时单位的各项特性;项目多,灵活性应用可使得技能效果变数更多;
参考祝融夫人的神火飞刀技能;其中5.2对应的数组项不是状态等级,而是弹射首个目标,第2个目标,第3个目标……以上图为例,代表弹射的前2个目标都会影响到道具触发技能;
以上图为例,每隔4秒钟会眩晕,眩晕持续1秒;这个一秒就是霸气剑光时间控制技能里的技能持续时间;
第一项填1时后面的项才会生效;具体使用可参考黄月英的雷之力和徐庶的魔法护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