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态学(三)生态系统管理PPT教材课件
合集下载
生态系统PPT课件32 人教版

该是_草___.最少的应该
是__鹰__.
5 如果某种原因.狐和鹰的数
量减少,对草的影响是__
_草_的_数_量_会__减_少____
同学们,再见!
2、生态系统包括_生_物___和 _非_生__物__两部分。
3、下列区域不能被称为生态系统的是(C )
A一片人工林
B一条河
C一条河中所有的鱼 D一个城市
4、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D)
A 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5、一条死去的鱼埋在地下,一段时间后发现鱼肉不见了, 这是生态系统中( )的C 作用
制作人: 王学英
第四节: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 一、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概括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了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四、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五、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
网流动的
教学重点: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二、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 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请同学们思 考后举例
一片树林
一条河流
一块农田
一个城市
一片树林、一条河流、 一块农田、一个城市 等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一群鸟是不是 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 物 部
生分 态 系 统
生产者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 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减少,猫头 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各 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生态系统(PPT)

(2)、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氨化作用的产物NH3或NH4+被植 物 吸收重新作为制造蛋白质 原料。或被某些细 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并 进一步 氧化为硝酸盐。
反硝化作用:硝化作用产生的硝酸盐,被 某些细菌还原为游离的氨,并将其释放到 大气中去。
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物质:水、空气、矿物 质等 能量:阳光、热能等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空气、水等。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分解者:营腐生的 细菌和真菌
生态系统的成分
内容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 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 物供自身和动物利用。总有一 部分是不能利用或未利用的。
两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
割。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 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 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 返。
习题:
1、在食物链:藻类→水蚤→虾→小鱼→人中, 假设水蚤、虾、小鱼的能量传递效率都是8%, 如果该系统有一个重 8g 的小鱼,从理论上说, 它至少相当于消耗多少克水蚤?( ) D
2、营养级:
食物链上的每一环节可理解为一个营养级。
生产者
第 一 营 养 级
四 第 级 五 消 营 费 养 者 级 者
初级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者 三级消费者者 第四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2.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 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结构愈复杂,生态 系统愈稳定。
农田生态系统
最新人教版-选修三-生态系统教学讲义PPT课件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桑基鱼塘分布在 我国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一带的 水乡,是一种典型 的水陆物质和能量 交换型生态工程。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2)系统整体性原理
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 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 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 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 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 效果,即“1+1>2”。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理性原理
3.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
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
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
理
4.C协.调物与质平循衡环原再理生主原要理指( D.)系统学原 理 A.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及环境对生物的承载
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无废弃物农业
是我国古代传统 农业的辉煌成就 之一,也是生态 工程最早和最生 动的一种模式。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 生原理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2、物种多样性原 理
物种越丰富,生态系统 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遇虫害而死的樟子 松
D.整体性原理
7.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
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
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
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
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
是8.(多选)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桑基鱼塘分布在 我国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一带的 水乡,是一种典型 的水陆物质和能量 交换型生态工程。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2)系统整体性原理
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 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 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 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 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 效果,即“1+1>2”。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理性原理
3.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
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
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
理
4.C协.调物与质平循衡环原再理生主原要理指( D.)系统学原 理 A.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及环境对生物的承载
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无废弃物农业
是我国古代传统 农业的辉煌成就 之一,也是生态 工程最早和最生 动的一种模式。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 生原理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2、物种多样性原 理
物种越丰富,生态系统 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遇虫害而死的樟子 松
D.整体性原理
7.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
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
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
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
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
是8.(多选)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
第06章 应用生态学.ppt

3 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
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 生态规划 生态环境治理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既能满足当代 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 展。
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也称环境保护规划,强调规划区域内 大气水体、噪声及固废等环境质量的监测、评 价和调控管理。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育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对策
生物资源管理
有益生物种群的产量
有害生物的防治与管理
人口管理
人口增长模型
人口控制对策和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模型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Hale-Malthus增长典线 人口预测
大作用,使生物体的酶活性受影响; ➢ 工业余热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水生生物。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 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 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 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 现象。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情况下,浮游藻类大量繁 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 水面出现各种颜色,这种富现营象养化在的海城市洋河中流水叫样赤潮。
生态监测的内容及特点 生态监测的原理和方法 风险评价
生态监测的内容及特点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研究 和监测环境质量。
生态监测(ecological monitoring):
生态监测的特点:
生态监测的原理和方法
生态监测的原理 生态监测的方法
第六章 应用生态学
1 环境污染及其监测 2 生物资源管理 3 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
应用生态学(三)生态系统管理PPT教学课件

The Report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Committee on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Ecological Application,1996,6(3):665-691)
Introduction We should manage so as not to deny future generations the opportunities and resources we enjoy today .
components, 8. Commitment许诺 to adap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The Montreal Process Working Group
Criteria for Sustainable Forestry
1. Conserva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2. Maintenance of the productive capac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3. Maintenance of forest ecosystem health and vitality 4. Conserv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5. Maintenance of forest contribution to global carbon cycles 6. Maintenance and enhancement of long-term multiple socio-economic benefi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ies 7. Legal, institutional, and economic framework for forest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及途径ppt课件

控度; 加强海洋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在硬件条件建设的
基础上,重点发展制度、程序、方法体系和技术支 持系统等; 构建并完善海上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监视系统,提高 对突发事件等的发现、预警和处置能力。
大海洋生态系的观点使海洋资源综合管理(主要 是资源和环境管理)从狭义的行政区划管理走向 以生态学和地理学边界为依据的生态系统管理。
【举例】黄海大海洋生态系项目:中韩
18
三、大海洋生态系
1984年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大海洋生态系”这一科学概念,很快被国际 海洋科学界所接受。1990年在摩纳哥召开了第一届全球大海洋生态系大会。
的发展,而且使渔民的生活陷入困境,造成社会 危机。人们意识到需要发展新的渔业管理办法以 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994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就已经将生态系统方法应用 于鱼类和野生动物的保护。
22
1、EFA产生背景
2002年9月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 峰会上鼓励在渔业管理中实施生态系统方法,以 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4
一、定义 1. 定义
人们比较认可的其它4个定义。
5
一、定义 2.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求将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术,以及人 类自身和社会的价值整合到生态系统管理活动中; 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受自然和人类干扰的系统; ③管理的效果可用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潜力衡量;
6
一、定义 2.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④要求科学家与管理者确定生态系统退化的阈值 及退化根源,并在退化前采取措施; ⑤要求利用科学知识做出最小损害生态系统整体 性的管理选择; ⑥管理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应与管理目标相适应。
基础上,重点发展制度、程序、方法体系和技术支 持系统等; 构建并完善海上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监视系统,提高 对突发事件等的发现、预警和处置能力。
大海洋生态系的观点使海洋资源综合管理(主要 是资源和环境管理)从狭义的行政区划管理走向 以生态学和地理学边界为依据的生态系统管理。
【举例】黄海大海洋生态系项目:中韩
18
三、大海洋生态系
1984年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大海洋生态系”这一科学概念,很快被国际 海洋科学界所接受。1990年在摩纳哥召开了第一届全球大海洋生态系大会。
的发展,而且使渔民的生活陷入困境,造成社会 危机。人们意识到需要发展新的渔业管理办法以 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994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就已经将生态系统方法应用 于鱼类和野生动物的保护。
22
1、EFA产生背景
2002年9月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 峰会上鼓励在渔业管理中实施生态系统方法,以 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4
一、定义 1. 定义
人们比较认可的其它4个定义。
5
一、定义 2.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求将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术,以及人 类自身和社会的价值整合到生态系统管理活动中; 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受自然和人类干扰的系统; ③管理的效果可用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潜力衡量;
6
一、定义 2.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④要求科学家与管理者确定生态系统退化的阈值 及退化根源,并在退化前采取措施; ⑤要求利用科学知识做出最小损害生态系统整体 性的管理选择; ⑥管理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应与管理目标相适应。
生态系统PPT精品课件1

1、最孤独的时光,会塑造最坚强的自己。 2、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 3、永远不要埋怨你已经发生的事情,要么就改变它,要么就安静的接受它。 4、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5、通往光明的道路是平坦的,为了成功,为了奋斗的渴望,我们不得不努力。 6、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永远没有回报。 7、成功就是你被击落到失望的深渊之后反弹得有多高。 8、为了照亮夜空,星星才站在天空的高处。 9、我们的人生必须励志,不励志就仿佛没有灵魂。 10、拼尽全力,逼自己优秀一把,青春已所剩不多。 11、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2、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伤痕,时间才是最好的疗剂。 13、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14、早晨给自己一个微笑,种下一天旳阳光。 15、没有爱不会死,不过有了爱会活过来。 1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17、当我微笑着说我很好的时候,你应该对我说,安好就好。 18、人不仅要做好事,更要以准确的方式做好事。 19、我们并不需要用太华丽的语言来包裹自己,因为我们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20、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无法带给别人信心。 21、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22、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23、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24、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25、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26、没有热忱,世间便无进步。 27、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 28、青春如此华美,却在烟火在散场。 29、生命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脚踏实地走下去。 30、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 31、认真可以把事情做对,而用心却可以做到完美。 32、如果上帝没有帮助你那他一定相信你可以。 33、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34、珍惜今天的美好就是为了让明天的回忆更美好。 35、只要你在路上,就不要放弃前进的勇气,走走停停的生活会一直继续。 36、大起大落谁都有拍拍灰尘继续走。 37、孤独并不可怕,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可怕的是害怕孤独。 38、宁可失败在你喜欢的事情上,也不要成功在你所憎恶的事情上。 39、我很平凡,但骨子里的我却很勇敢。 40、眼中闪烁的泪光,也将化作永不妥协的坚强。 41、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42、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等别人来原谅自己。 43、踩着垃圾到达的高度和踩着金子到达的高度是一样的。 44、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45、人生最大的挑战没过于战胜自己! 46、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47、现实的压力压的我们喘不过气也压的我们走向成功。 48、心若有阳光,你便会看见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美好值得期待和向往。 49、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50、不能强迫别人来爱自己,只能努力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 51、不要拿过去的记忆,来折磨现在的自己。 52、汗水是成功的润滑剂。 53、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 54、成功的秘密在于始终如一地忠于目标。 55、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 56、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己 57、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 58、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59、不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 60、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61、宁可笑着流泪,绝不哭着后悔。 62、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只在一念之间。 63、跌倒,撞墙,一败涂地,都不用害怕,年轻叫你勇敢。 64、做最好的今天,回顾最好的昨天,迎接最美好的明天。 65、每件事情都必须有一个期限,否则,大多数人都会有多少时间就花掉多少时间。 66、当你被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记住,碳正是因为压力而变成闪耀的钻石。 67、现实会告诉你,不努力就会被生活给踩死。无需找什么借口,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 68、人生道路,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人都只能靠自己。 69、不是某人使你烦恼,而是你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70、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內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71、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 72、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 73、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74、时间告诉我,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 75、命运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失败者拿来逃避现实的借口。 76、人总是在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77、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78、生活远没有咖啡那么苦涩,关键是喝它的人怎么品味!每个人都喜欢和向往随心所欲的生活,殊不知随心所欲根本不是生活。 79、别拿自己的无知说成是别人的愚昧! 80、天空的高度是鸟儿飞出来的,水无论有多深是鱼儿游出来的。 81、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82、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打倒我。 83、我们要以今天为坐标,畅想未来几年后的自己。 84、日出时,努力使每一天都开心而有意义,不为别人,为自己。 85、有梦就去追,没死就别停。 86、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 87、因为一无所有这才是拼下去的理由。 88、只要我还有梦,就会看到彩虹! 89、你既认准这条路,又何必在意要走多久。 90、尽管社会是这样的现实和残酷,但我们还是必须往下走。 91、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92、你能够先知先觉地领导产业,后知后觉地苦苦追赶,或不知不觉地被淘汰。 93、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94、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得就有失,有爱就有恨,有快乐就会有苦恼,有生就有死,生活就是这样。 95、好习惯的养成,在于不受坏习惯的诱惑。 96、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我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97、如果我们一直告诫自己要开心过每一天,就是说我们并不开心。 98、天气影响身体,身体决定思想,思想左右心情。 99、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100、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
应用生态学PPT课件

导致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物:磷酸盐和硝酸盐
① 海洋污染 ② 江河污染 ③ 湖泊污染 ④ 地下水污染
⑶ 土壤污染
防治: A、综合治理工业三废、控制劣质农药、化肥 B、生物除污
⑷ 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
⑸ 有毒物质与核污染 有毒物质:工业废物、水体重金属污染等
⑹ 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的危害:头晕、头疼、失眠、烦躁、记忆力减退等 (﹥60 dB)
风蚀 水蚀 危害:① 降低农田的生产力;② 破坏土地资源;③ 给人类 社会带来危害 防治办法:① 修梯田 ② 筑拦沙坝 ③ 种草种树
2、沙漠化
世界:土地沙漠化10hm2/分钟,每年损失600万 hm2 农田和牧场。
沙漠化状况:
中国:沙漠化面积332.7万 km2 ,占国土面 积的34%。
沙漠化的治理:
① 烟尘与光化学烟雾 危害:眼睛、呼吸道的影响
② 酸雨
出现酸雨主要原因:二氧化硫污染 危害:对植物、水生 生物的影响
⑵ 水污染—— 所有妨碍水资源利用的人类行 为
水体污染物:生化试剂、可溶于供藻类的无机营养物过剩导致藻类 的大量繁殖,从而减少了到达其他植物的光,降低 了溶氧水平,而且对鱼类等其他脊椎动物可能有毒 害作用。
3. 水资源
①水的作用 ②淡水资源危机 ③如何进行水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
4. 生物资源 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式的破坏
15.3 农业生态学
15.3.1农业的发展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早期及传统农业 2、现代农业
15.3.2 土壤侵蚀和沙漠化
1、土壤侵蚀——指在风或者水的作用下,土壤物质被破坏、 带走的作用过程。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 1、整体性与可调控性 2、稳定、高效与持久性 3、地域性
① 海洋污染 ② 江河污染 ③ 湖泊污染 ④ 地下水污染
⑶ 土壤污染
防治: A、综合治理工业三废、控制劣质农药、化肥 B、生物除污
⑷ 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
⑸ 有毒物质与核污染 有毒物质:工业废物、水体重金属污染等
⑹ 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的危害:头晕、头疼、失眠、烦躁、记忆力减退等 (﹥60 dB)
风蚀 水蚀 危害:① 降低农田的生产力;② 破坏土地资源;③ 给人类 社会带来危害 防治办法:① 修梯田 ② 筑拦沙坝 ③ 种草种树
2、沙漠化
世界:土地沙漠化10hm2/分钟,每年损失600万 hm2 农田和牧场。
沙漠化状况:
中国:沙漠化面积332.7万 km2 ,占国土面 积的34%。
沙漠化的治理:
① 烟尘与光化学烟雾 危害:眼睛、呼吸道的影响
② 酸雨
出现酸雨主要原因:二氧化硫污染 危害:对植物、水生 生物的影响
⑵ 水污染—— 所有妨碍水资源利用的人类行 为
水体污染物:生化试剂、可溶于供藻类的无机营养物过剩导致藻类 的大量繁殖,从而减少了到达其他植物的光,降低 了溶氧水平,而且对鱼类等其他脊椎动物可能有毒 害作用。
3. 水资源
①水的作用 ②淡水资源危机 ③如何进行水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
4. 生物资源 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式的破坏
15.3 农业生态学
15.3.1农业的发展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早期及传统农业 2、现代农业
15.3.2 土壤侵蚀和沙漠化
1、土壤侵蚀——指在风或者水的作用下,土壤物质被破坏、 带走的作用过程。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 1、整体性与可调控性 2、稳定、高效与持久性 3、地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Report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Committee on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Ecological Application,1996,6(3):665-691)
Introduction We should manage so as not to deny future generations the opportunities and resources we enjoy today .
上下关系
承认
许诺
The Montreal Process Working Group
Criteria for Sustainable Forestry
1. Conserva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2. Maintenance of the productive capac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3. Maintenance of forest ecosystem health and vitality 4. Conserv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5. Maintenance of forest contribution to global carbon cycles 6. Maintenance and enhancement of long-term multiple socio-economic benefi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ies 7. Legal, institutional, and economic framework for forest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其目的是为生态系统管理者作为合 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管理是具体的实际活动,它由行政领导、 事企业负责人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多学科、多部门的)共同来进行 的 。
(一)、生态系统管理定义 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是指具有 明确和可适应的目标,通过政策、协议和实践活动 而实施的对生态系统的管理。这个“定义”包涵下 列要点:
另一种提法是,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是生态系统管理 的目标。1990年10月和1991年2月分别在美国马里兰和华盛顿召开了 生态系统健康的专门会议,并确定生态系统健康成为环境管理的目 标。管理是着眼于保持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的可持续性,保 证生态系统健康(见《生态系统生态学》P. 305,蔡晓明,2000)。人 体有健康的和病态的,生态系统健康借用于此语。
换言之,持续力(sustainability)是普遍认为的生态系 统管理的中心目标(见《美国生态学会生态系统管理科学 基础委员会的报告》,Christensen等1996:The report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Committee on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Ecologicl Application, 6(3):665-691).
Ecosystem Management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as fundamental value, 2. clear, operational goals, 3. sound ecological models and understanding, 4. understanding complexity and interconnectedness, 5. recognition of the dynamic character of ecosystems, 6. attention to context and scale, 7. Acknowledgment of humans as ecosystem components, 8. Commitment to adap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①生态系统管理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它是由决 策者最后确定的,但同时它又具可适应性,即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②生态系统管理是通过制订政策、签定种种协议 和具体的实践活动而实施的。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一般认为:①管理必须使生态系统得以持续; ②要使生态系统同样能对我们的后代提供产品和服务。
The Steps of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1. Identify the roles of different people 2. Scope the target area 3. Determine the objectives 4. Develop measurable criteria to determine how well the objectives are being met 5. Develop as wide a range of alternatives as possible 6. Determine how well each alternative meets each objective 7. Explain the relation of each alternative to each objective to the decision-makers (and possibly stakeholders) 8. The decision-makers choose an alternative 9 The chosen alternative is turned over to the forest manager for implementation, monitoring, 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