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7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精品】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弹劾/弹冠相庆奴婢/刚愎自用折耗/损兵折将B.投缘/不容置喙渎职/穷兵黩武吭声/引吭高歌C.食谱/箪食壶浆落枕/失魂落魄诘难/佶屈聱牙D.妥帖/俯首贴耳绿洲/绿林好汉商贾/余勇可贾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文身抱歉舶来品涸辙之鲋B.编纂滥殇水笼头高粱子弟C.匡扶安祥牛掎角搬师回朝D.遨翔发轫混帐话人情事故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高速公路长假免通行费的争议尚未平息,黄河公路大桥免费后安全隐患无人问津的状况又出现了,诸多问题令人深思:免费之路为何?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在逐利本性的下,由本是免费的福利变成了恩赐;本该承担责任之时退避三舍,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总会。
A.寸步难行驱使就触目惊心B.步履维艰驱使却心怀叵测C.进退维谷影响才心旌摇曳D.步履维艰影响却心存芥蒂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B.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
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C.【精品】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市场萎缩、订单减少、融资困难以及部分国家减少上网电价补贴等因素影响,出现企业运营困难,各地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
D.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网络文学写作者超过200多万人,每年有六七万部左右的作品被签约;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1.94亿,超过了电子商务用户。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晴雯、翠翠、祥林嫂和蘩漪分别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祝福》和曹禺的《雷雨》中的女性人物。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
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①我忽然迷乱起来,②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
③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④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
⑤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⑥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
A.①④⑥③②⑤B.③②①④⑥⑤C.③②⑥①④⑤D.①⑥③②④⑤2.下列四副对联,适合用于灯具店的一项是A.放眼看乾坤增光察远近B.满室明如昼流光夺月辉C.悬将小户牖亮彻大乾坤D.昆池明月满合浦夜光回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张笑眯眯的脸周波东沙上任没几天就碰到一件事,村里一个妇女被车子撞了,受了伤。
要是平时,这绝对是一件普通的交通事故。
现在车子这么多,满天下地跑,谁敢保证没有磕磕碰碰的意外事呢。
可就这么个事,让东沙碰到了,还差点儿摊上了大事。
初来乍到的东沙近来天天往基层跑,一天不跑就觉得心里落下啥东西似的。
照他的说法自己还是个生人,得先混个脸熟。
所以,那天东沙去村里忙了一个下午,返程的时候,遇上了一场车祸。
他是镇长,人命关天的事可不能退避三舍,就跟着一些村里人去了现场。
后来,后来嘛就来事了。
他听到有人开始拿自己说事:新来的镇长,有点儿薄情,怎么老是挂着一张笑眯眯的脸。
起先,东沙不当一回事,刚才还有群众称赞他面相亲切呢。
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古诗文阅读理解必修1-5文言基础知识部分(1-6题,每题3分,共18分)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A.静言.思之(《氓》)言:说B.忍尤.而攘诟(《离骚》)尤:责难C.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骚》)离:离开D.虞常果引.张胜(《苏武传》)引:带领2.下列句子中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组是:(3分)A.沛公欲王关中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C.人不敢与忤视。
悟言一室之内D.遂与秦王会渑池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4. 与“顾吾念之,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君臣相顾.,泣下沾襟B.顾.计不知所出耳C.荆轲顾.笑武阳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做《师说》以.贻之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弃甲曳兵而.走D.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君何以知燕王?A.子卿尚复谁为乎?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课外文言文段阅读部分(共19分)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7-10小题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2019-2020学年武汉市新洲区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武汉市新洲区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师刘兆亮老傅拍过一组照片叫西湖边的一棵树:西湖边一棵桃树的春夏秋冬,人去湖空,人来湖拥,都安静得能听见风去风来,你说不出来个所以然的好,却让人体会到渗落到心底的妙。
老傅喜欢定点在一个位置拍植物,四季轮回,雷打不动,像是一把锁总喜欢待在门扣地方,而这里,恰恰是一扇门或一个城市的某种重要地带。
终于有一年,他拿出潜心之作——西湖边的一棵树,一举获得全球摄影最高奖的荷赛奖,领奖地点是在自行车的天堂城市——阿姆斯特丹。
于是,大家都开始管老傅叫大师,且把大师常挂在嘴上,见到本人叫,见到照片也叫。
老傅成为大师后,便在城市北郊布置了一个工作室,是旧民房改的,最大一间是冲洗照片的暗房。
边上原先有座大钢厂,刚迁走,那里原本是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场景,如今复归自然。
颓败,荒芜,秋天的狗尾草,总能在风中把阳光撩拨得魅力缤纷。
老傅就是想借比桃树更小的植物拍出大意境。
他这次是站在路边的一片草地前,开发之前的荒芜,像烟雾一般缭绕。
老傅想,内心再静一些,再静一些,等这个地方再次喧闹起来,超越西湖边的一棵树的片子可能就出来了。
某天夜里的十点钟,他在暗房冲洗照片的手抖了一下,造成冲出的照片失去光影水准。
他托照片的食指是被暗房上顶一个沉重而笨拙的钢琴键给弄的。
楼上那户人家,恰好在暗房头顶,有架钢琴,每晚都在十点准时响起,老傅的安静被沉闷的琴声侵占了。
笨笨的钢琴声过后,便是“吱吱呀呀”的纤细二胡声,两种乐器交替,要到夜里12点才停歇。
而乐器声落,准有“嘣嘣嘣”的拖鞋声,老傅停下手里的活儿听楼上琴声之后的一来一回,两趟脚步声,一趟是碎步,心情有点儿小兴奋走出那种声音,一趟则是缓慢,充满思考与疲惫,两种脚步声都像是贴着老傅的头皮在走。
这种情况持续了大半年,老傅常待在暗房里,再望望窗外,感觉天上的星星,都是那些杂乱的音符飘上天空的。
湖北省新洲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阶段考试试卷

湖北省新洲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阶段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1. (3分) (2017高一上·宝坻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报纸广告、印刷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如今,几乎在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充斥着广告的身影,它也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
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属于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已经相当发达。
“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这是《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的情节。
也许主人公武松以及作者施耐庵对这个场景并不会认为有什么特别,但那面招旗其实是一张构思独特、创意高超的酒旗广告,“三碗不过冈”的广告语更是巧妙地道出了酒的质量。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商业的兴起,广告也随之产生。
只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与商业经济都一同处于停滞状态。
到了中国历史五个时期中最鼎盛的唐宋时期,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唐朝国力强盛,相继出现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业规模扩大,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产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为唐宋时期的广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的广告丰富多彩,竞争加剧,使得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纷乱错杂的唐宋广告,大概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唐宋的诗词中,出现最多的当属“招幌”。
这种东西又称望子,原指布幔,后被引申为扩展的各种行业标记的专称,是旧时商店的重要标志。
如酒幌、理发幌、膏药幌等。
除了“招幌”之外,唐宋时期的商人对招牌字号非常重视。
招牌是商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是传家之宝,他们会倾全力来保护和珍惜招牌的信誉,因此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也非常讲究。
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
恩格斯在《自然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
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瘟疫的暴发,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国的迅速瓦解。
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
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的精神。
这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
在大一统国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己见,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种种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百宝箱”。
其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
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
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月考)汉语文试题(附答案) (1)

山南市二高14级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汉语文命题人:审题人:第Ⅰ卷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强.大强.劲强.求强.颜欢笑B.应.届应.聘应.声随机应.变C.着.落着.急着.火棋高一着.D.下载.载.体载.重风雪载.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陷阱消声匿迹告罄义奋填膺B.啜泣目不暇接跻身相形见绌C.暴燥鞠躬尽瘁羸弱再接再励D.静谧克尽职守剽悍挺而走险3.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不可名.状一名.不文名.存实亡B.一举.两得举.一反三一举.一动C.真相大白.一穷二白.不白.之冤D.目.不斜视有目.共睹历历在目.4.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A.炽热——冰冷背离——遵循豁亮——阴暗B.讴歌——诽谤密切——生疏埋伏——暴露C.愚蠢——机灵驾驭——控制活力——生机D.含蓄——直率狼藉——整齐坚信——怀疑5.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强烈的要求猛烈的炮火剧烈的运动热烈的掌声B.鲜丽的色彩鲜明的对比鲜艳的花朵鲜活的事例C.深厚的感情深切的怀念深重的灾难深奥的道理D.严酷的剥削严正的立场严峻的制度严厉的打击6.下列词语感情色彩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光明磊落力挽狂澜直言不讳推心置腹B.笑里藏刀无声无息落花流水叹为观止C.南征北战凶神恶煞不劳而获倾国倾城D.神采奕奕雍容华贵六亲不认纸上谈兵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8.将下列各词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①展示②探讨③传播④交流⑤探索我们期待着世界各国各地区以上海世博会为平台,充分城市文明风采,城市建设经验,城市发展理念,城乡互动发展,新的更好的人类居住、生活、工作模式。
A.①②④③⑤B.③②④⑤①C.①④③②⑤D.③④②⑤①9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即使我跑得不快,我也要参加比赛。
新洲区第三中学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武汉市新洲区第三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2011.11 友情提醒: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自己的考号、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卷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颓圮pǐ青荇xìng团箕qí挥斥方遒qiú横亘东西gângB、徘徊huí寥落liáo赁屋lìn叱咤风云chà莅校讲话lìC、菲薄fěi浸渍zì忤逆wǔ长歌当哭dàng 重创敌军chuāngD、游说shuì解剖pāo 谄媚chǎn 博闻强识zhì涕泗交流s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漫朔陨落殒身不恤桀傲锋利婆娑起舞B、蠕动旗杆揭竿而起鱼肉晕腥没精打彩C、喋血厄运一场恶梦暗然泣下按剑而跽D、屠戮树阴绿草如茵忸怩不安翼蔽沛公3、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B、他本打算出让金石公司10%的股份以帮助老朋友走出困境,但随后发生的事情使其计划成为纸上谈兵....。
C、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D、他在外地工作了二十多年,直到今天才回到家乡,享受到天伦之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B、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关于经济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
C、历史已经证明,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不同,促进和保护人权的侧重点自然会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7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6-11-2★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刘倩鲁迅的通过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振兴疲弱的旧中国的理想,我们称之为“精神至上观”或“精神至上主义”。
精神至上主义是鲁迅思想模式的一个特征,而这一思想特征的形成依据又主要与儒家文化传统有关。
精神至上主义作为鲁迅的一种思想模式,它需要长期的环境、心理、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训练才能形成。
就鲁迅的精神结构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而言,鲁迅从小受到的是正规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最直接的文化环境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的正统家庭,鲁迅的精神结构在本质上是与儒家传统紧密传承的。
鲁迅之所以被誉为“民族魂”,之所以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而没有成为昙花一现的思想者,之所以始终没有失去他的现实意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
鲁迅的“个人”是指一种独立人格,而这种独立人格又是在个性精神的支撑下实现的,所以他才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径最终归结为“尊个性而张精神”上来。
在鲁迅看来,个人化的思想是历史进化和社会解放的动力之源。
他所强调的人的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历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历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地成为某种价值标准。
他所提倡的是与肯定个性精神和思想意识的重要地位合拍的文化价值,他所反对的一般也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生思想和作为虽也不断地变化,但始终没有放弃思想启蒙这个追求。
鲁迅走上文艺的道路是出于他看准了文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
作为文艺家的鲁迅,也正是自觉用这样一种价值原则去选择文化和接受文化的选择。
鲁迅批判政治和张扬文艺并非他真正的和最终的目的。
他所急于实现的历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变,即人的精神的独立。
概而言之,从存在角度说,这种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的思维结构中是否是一种自觉,或者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自觉十分复杂,但无可辩驳的是鲁迅的思维所触及的许多方面都体现出精神至上的思想倾向。
同时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一生的精神活动中,构成了某种反复和不断出现的现象,这说明精神至上主义已经成为鲁迅的分析范式。
儒家思想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心学模式。
心学模式在中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深入人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儒学的突出人的心智功能的思想倾向,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逻辑,这不仅表现在中国哲学和思想史中,在实际的历史行为里,人们也从未忘记“民心”,忘记“人的因素”等,对人的精神的表达、理解和强调有时甚至有些过分。
由于这种思想模式是以一种文化基因的形式在鲁迅的精神结构中加以延续的,因而他本人没有清醒地察觉或是干脆没有察觉也是十分正常的,我们却不能因此对鲁迅的思想模式与儒家心性之学的密切关系视而不见。
(选自《文学教育》,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精神至上观”就是鲁迅的转变国人的精神世界,振兴旧中国的理想,我们又称为“精神至上主义”。
B.鲁迅思想模式的一个特征是精神至上主义,而这一思想特征的形成依据与儒家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
C.作为鲁迅思想模式之一的“精神至上观”,是在长期的环境、心理、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训练中积淀而成的。
D.从存在角度,我们可以清楚梳理“精神至上观”在鲁迅的思维结构中是否是一种自觉,或者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自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鲁迅从小接触的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的正统家庭,在本质上,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儒家传统紧密传承。
B.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这是鲁迅被誉为“民族魂”的原因。
C.鲁迅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径归结为“尊个性而张精神”,原因是鲁迅的“个人”是在个性精神的支撑下实现的。
D.精神至上主义已经成为鲁迅的分析范式,表现为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一生的精神活动中,构成了某种反复和不断出现的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一生思想和作为虽不断变化,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思想启蒙这个追求,他反对的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
B.鲁迅走上文艺道路的原因是他看准了文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
他所急于实现的历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变,即人的精神的独立。
C.鲁迅所强调的人的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历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历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地成为某种价值标准。
D.儒学的突出人的心智功能的思想模式以一种文化基因的形式在鲁迅的精神结构中延续着,鲁迅对此没有清醒地察觉或干脆没有察觉也是正常的。
二、现代文阅读(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钱学森传》序【美】张纯如1914年,钱家举家从杭州搬迁至北京。
耳濡目染京城恢宏雄伟的宫殿高墙,绚烂夺目的奇珍异宝,不可避免地在他心中打下以北京为傲的烙印,这种骄傲与他的自信合二为一,成为影响他终生人格的一部分。
钱学森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度过了几年愉快的时光。
在同班同学的记忆中,钱学森是个极为聪颖的小男孩,叠的纸飞机比谁飞得都快都高。
“他叠得非常精细,让机身严格对称,折痕又光又平。
这样,当纸飞机掷出时,就可以很稳定地飞很远,”多年以后,钱学森的朋友张维这样回忆道,“尽管年纪还小,但他做事已经习惯于周密思索……”1929年秋天,钱学森直奔上海交通大学。
“当时,钱学森以身为班级上成绩最好的学生而闻名。
”一位校友回忆道,“我们都知道他的成绩,他总是第一。
”他很少说话,也很少和别人一起做功课。
看上去,他所要的只是独处和沉默——一个可以安安静静思考与做自己的事的环境。
1935年,钱学森远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读。
他的学习成绩依然保持着自幼一贯的优异出众,但是,麻省理工学院所重视的除了考试和开创新理论,还有动手实践的能力。
而在这一点上,钱学森就全然无助了。
很明显,实验室操作令钱学森心生畏惧,而在车间工作则令他疲惫万分。
与麻省理工学院一样拥有类似项目的学校只有加州理工学院,非常重要的是,在加州理工学院主持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的冯•卡门以秉承德国式的理论思辨传统而著称。
这里强调的是纸和笔,而不是动手实践的经验。
1934年,钱学森转投航空学领域的学术巨擘冯•卡门门下,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课程。
这里,也成为钱学森通往一个辉煌灿烂的职业生涯的起点。
第一学年,他收集了可能找到的全世界所有与航空学有关的研究资料,系统性地加以阅读。
他每天花在读文献上的时间平均超过10小时。
冯•卡门曾在自传中写到:“钱学森虽然不过是一个年轻的学生,但在解决一些相当难的问题时,他却帮助我理清了不少思路。
”钱学森来到加州理工学院之时,正是冯•卡门和其他一些学者携手开创理论天体物理学新纪元的关键时刻,天时地利令钱学森得以参与到这个创造过程中。
1944年,已经博士毕业的钱学森为空军和海军军官讲授特殊课程。
钱学森会用细小而工工整整的板书将整块黑板逐渐填满,“没有擦写涂改,也不会更改哪怕是一个符号。
”韦伯斯特•罗伯茨回忆道,“他总能正好在一堂课结束前给出正确的答案。
”在课堂上,钱学森的评语切中要害但又非常冷酷。
有一次,一个学生举手发问道:“我不明白第二块黑板上的第三个等式。
”钱学森根本就不予回答。
另一位学生问道:“喂,你不回答他的问题吗?”钱学森只是说道:“那是个事实陈述,不是一个问题。
”另一次,一名学生问道,钱学森刚刚提出的方法是否“万无一失”。
钱学森冷冷地瞪了他一眼,然后刻薄地答道:“只有傻子才需要万无一失的方法。
”“学生们都害怕他的严厉古板,他看上去就像个中国皇帝。
”汉斯•利普回忆道。
然而,钱学森却对那些他认为智力上有潜质的人毫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钱学森不耐烦的根源来自那些他认为不合格的学生。
“在钱学森眼中,愚蠢就是最大的犯罪。
”钱学森的朋友安德鲁指出。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到中国,中国的空间研究开始高速发展。
只要看一眼中国20世纪50年代之后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和提升幅度,就会明白钱学森的领军地位到底有多么重要。
中国科技协会副会长庄逢甘说:“钱学森从无到有地开创了中国的火箭事业。
”1991年10月,中国政府将中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颁与钱学森。
(选自张纯如《蚕丝——钱学森传》有删改)相关链接:①纯如导师库里顿的一个朋友苏珊是一家出版社的图书编辑,她在1990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钱学森的故事后,觉得他的生平颇有可写之处。
纯如说,因为她的中国背景和科学写作能力,库里顿把她推荐给苏珊。
在北京时,纯如有机会采访了钱学森的秘书以及一些政府高官和军方人士,开始他们以为纯如会按照他们的想法撰写这本传记,然而,纯如清楚地向他们表示,她必须收集到所有的资料,整理出来,然后从实描述。
(张盈盈《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②关于钱学森留美那20年中发生的事,资料并不匮乏:在美国政府和大学的档案、公开出版物和学术杂志中,可以找到大量文献记录。
美国国家档案馆也能找到大量有关他的文件。
钱学森在美国的同事和学生都很愿意提供关于他的口头历史记录。
钱学森回国后,也有大量关于他的新闻报道。
(张纯如《钱学森传•序》)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美籍华人张纯如听到钱学森的故事后,深深地被他吸引,于是决定利用自己的中国背景和科学写作能力书写传记来记录他的传奇。
B.钱学森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当之无愧。
中国火箭事业的从无到有,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都说明了他对中国科学的巨大贡献。
C.在北京生活的15年,对钱学森影响巨大。
无论恢宏雄伟的宫殿高墙,还是绚烂夺目的奇珍异宝,都深深影响着钱学森,形成了他骄傲与自信的双重人格。
D.对自己厌恶的学生严厉古板,对自己欣赏的学生则毫无保留地付出。
钱学森截然相反的态度引起了一些学生的不满,有人刻薄地称呼他为“中国的皇帝”。
5.钱学森在求学期间的治学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6.除了自身的治学精神外,你认为钱学森能通往“辉煌灿烂的职业生涯”的原因还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