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式d4

合集下载

水文通信协议规范

水文通信协议规范

湖南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文通信协议规范目录1 总则 (1)2 术语、符号和代号 (3)3 数据报文传输规约 (5)3.1帧结构 (5)3.1.1本标准采用异步式传输帧格式。

(5)3.1.2传输规则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5)3.1.3链路层应符合以下规定: (6)3.1.4报文传输 (7)3.2链路传输 (8)3.3物理层规约 (9)4 数据传输报文及数据结构 (10)4.1应用层数据编码规定 (10)4.1.1链路用户数据编码格式 (10)4.1.2站点水情信息编报 (11)4.1.3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 (11)4.1.4水情站码 (12)4.1.5测报时间码 (12)4.1.6要素标识符 (13)4.1.7数据编码 (14)4.2水文信息编码 (14)4.2.1降雨量编码 (14)4.2.2蒸发量编码 (16)4.2.3河道水情编码 (17)4.2.4水库(湖泊)水情编码 (19)4.2.5闸坝水情编码 (20)4.2.6泵站水情编码 (22)4.2.7潮汐水情编码 (23)4.2.8土壤墒情编码 (25)4.3数据传输报文结构 (27)4.3.1 链路测试(AFN=02H) (27)4.3.2 参数设置(AFN=04H) (28)4.3.3 参数查询(AFN=0AH) (31)4.3.4 控制命令(AFN=0CH) (32)5 通信方式和误码率 (34)5.1通信方式 (34)5.2误码率 (36)6 仪表设备数据传输规约 (37)6.1仪表数据通信规约 (37)7 数据传输的考核 (38)7.1考核内容和指标 (38)7.2考核方法 (38)附录A 事件记录表 (39)附录B 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 (40)附录C本标准用词说明 (47)1 总则1.0.1 为提高水文监测及自动测报系统效率和满足防汛防旱和水文数据收集的要求,规范水文监测设备及装置的系统设计、建设和管理,以适应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需要,建立统一的水文监测数据采集和传输规约,形成科学合理、相互兼容、资源共享的信息管理体制,制定本标准。

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
当DCD信号有效时,MODEM把接收到的数据,通过RxD线送至计算机或 终端。
(2)近距离通信(15米以内),不使用MODEM(零MODEM方式)
零MODEM 方式不使用联络信号的3线连接
微机
微机
TxD RxD GND
零MODEM 方式“伪”使用联络信号的3线连接
RTS和CTS各自互接 (DB-9的7和8) DTR和DSR各自互接 (DB-9的4和6) 表明请求传送总是允许、数 据装置总准备好
发送/接收时钟=波特率x波特因子
为保证通信的正确性,串行通信双方应使用相同的波特率, 但发送/接收时钟的频率可以不同。
六、串行通信方式与通信协议
1.串行通信的基本方式
异步通信方式 以字符为单位传输,字符与字符之间的传输是异步的,
而字符内部位与位之间的传输是同步的。 同步通信方式
以数据块(字符块)为单位传输,不仅要求字符内部位 与位之间的传输是同步的,而且要求字符与字符之间的传输 也是同步的。
RS-232C信号线的使用
(1)使用MODEM,并通过交换式电话系统的电话线进行长距离通信.
微机
2 3 4 5 6 7 8 20 22
发送数据TxD 接收数据RxD 请求发送RTS 允许发送CTS 数据装置准备好DSR
信号地GND 载波检测CD 数据终端准备好DTR 振铃指示RI
MODEM
2 3 4 5 6 7 8 20 22
232C接口标准使用一个25针连接器 绝大多数设备只使用其中9个信号,所以就有了9针连接器 232C包括两个信道:主信道和次信道 次信道传输速率比主信道要低得多,其他跟主信道相同,较少 使用
DB-25型和DB-9型连接器
RS-232C的信号线定义

上海耀华XK3190A9称重显示使用说明书说明书

上海耀华XK3190A9称重显示使用说明书说明书

XK3190-A9称重显示器2002年11月版目录第一章技术参数 1第二章安装 2一. 仪表前功能视图和后功能视图二. 传感器和仪表的连接三.打印机与仪表的连接四. 大屏幕显示器的连接五. 串行通讯接口的连接第三章操作方法9一. 开机及开机自动置零二. 手动置零 ( 半自动置零)三. 去皮功能四. 日期、时间的使用和操作五. 蓄电池使用六. 内码显示七. 数据记录的贮存八. 打印操作九. 记录的清除操作十. 记忆皮重的输入方法第四章维护保养和注意事项13 第五章信息提示14附录16亲爱的用户:在使用仪表前,敬请阅读使用说明书。

第一章 技术参数1. 型号 XK3190-A9称重显示器2. 模拟部分转换原理双积分式A/D输入信号范围0 ~ 18mV最大净输入信号18mV转换速度10~15次/秒A/D转换分辨码50万码非线性< 0.01%F.S满量程温度系数8PPM/℃标定全部采用键盘操作完成供桥电源DC,8V,可连接6个350Ω的传感器或12个700Ω的传感器传感器的连接方式采用6线式,长线自动补偿3. 显示7位LED,字高0.56英寸,7个状态指示符,3个电量指示符显示周期 100ms分度值1/2/5/10/20/50/100 可选4. 时钟可显示年/月/日、时/分/秒,自动闰年、闰月。

精度+ 5s/24h,不受断电影响。

5. 键盘数字键0~9功能键15个(其中10个与数字键复合使用)键材料轻触式薄膜开关6. 大屏幕显示器接口串行输出方式传输方式电流环 / RS232信号传输的数据格式11位波特率 600传输距离≤30米7. 串行通讯接口传输方式RS232C波特率波特率可选600/1200/2400/4800/9600传输的数据格式10位: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ASCⅡ编码)、1位停止位传输距离≤30米8. 打印接口标准并行输出接口可配TpuP16微型打印机、TM800、KX-P1121、LQ1600K宽行打印机9. 数据贮存可贮存255个车号和皮重、100个货号、205组称重记录10. 使用电源交流电源 AC 180 -- 240V 49Hz -- 51Hz直流电源采用CP7-12蓄电池供电(12V,外接)蓄电池使用时间约20小时(充足电后使用)蓄电池充电时间约30小时交流保险丝 500mA直流保险丝 1.5A11. 使用环境使用温度0℃ -- 40℃储运温度-25℃ -- 55℃相对湿度≤85%RH预热时间15分钟12. 外形310×195×186 (mm)自重约2.5公斤( 1 )第二章 安 装 联 接 一.仪表前功能视图和后功能视图 :(图2-1 ) 前功能视图(图2-2 ) 后功能视图( 2 )二、传感器与仪表的连接1、传感器的连接采用9芯插头座。

第4章DMA技术

第4章DMA技术

CPU
③ 回答HLDA
DMAC
④ 回答DMACK
I/O
(包括总线裁决)
3. 数据传送阶段
d. DMA向外设发DMA请求回答信号DMACK。
4. 传送结束阶段 e. 数据传送完毕,DMAC传送外设“过程结束”信 号, 状态: DMAC脱离总线,CPU重新控制总线。
4.1.3 DMA传送方式
1. DMA操作类型
D7 D6 D5 未用 D4 D3 D2 D1 D0

通道3 通道2 通道1 通道0
=0屏蔽 =1不屏蔽
(10) 暂存寄存器(DMA+13)
功能:用于存贮器对存贮器传送时,暂时保存从 源地址读出的数据。
(11) 软命令(三条)
软命令就是只要对特定地址进行一次写操作,命 令就生效,而与写入的具体数据无关。
通道选择 00=0通道 01=1通道 10=2通道 11=3通道
类型选择
00=校验 01=DMA写:I/O→RAM 10=DMA读:RAM →I/O 11=无效
D5=1 地址减1 D5=0 地址加1
注意: 单一方式: 通道启动一次,只传送一个数据,传送完就释放系统 总线交还CPU,并且: 当前地址寄存器+1(-1) 当前字节计数器-1 块传送: 启动一次可把整个数据块传送完,并且,当前字节计 数器减到0,产生EOP-信号,释放总线。
1、与CPU内存之间的控制模块:
(1)和CPU之间的片选复位读写及总线请求和应答信号: HRQ和HLDA (2)对内存的读写控制信号: MEMR- MEMW;
(3) 地址线A0-A3 : 双向
(4) 地址线A4-A7 : 单向
(5) 双向数据线DB0-7:既是数据线,又是16位地址线的高8位。 (6)数据缓冲器

微型计算机技术考试试卷

微型计算机技术考试试卷

微型计算机技术考试试卷一、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性( )1、累加器就是一个加法器。

( )2、8088CPU只在响应外部非屏蔽中断时才进入中断响应周期。

( )3、计算机使用总线的优点是便于积木化,同时提高了信息传输速度。

( )4、在计算机中引入高速缓存(Cache)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主存容量的不足。

( )5、将计数初值赋给8253后,立即就启动了定时器进行定时或计数。

( )6、CPU执行完当前总线周期就可以响应DMA请求,执行完当前指令才可能响应中断请求。

( )7、8255的A口和B口工作在方式1时,用于联略和控制的C口信号不受CPU对C 口输出操作和置位/复位操作的影响。

( )8、8086CPU中引入的ALE和DMAC8237中引入的ADSTB地址锁存信号都是为了实现地址\数据线的分时复用。

( )9、DRAM的内容断电后内容会丢失,SRAM的内容断电后不会丢失。

( )10、8086CPU响应INTR端的中断时,其中断类型码由CPU自己产生。

二、填空题(30%)1.8086CPU的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由个T周期组成,如果某计算机的主频为100MHz,那么它的一个时钟周期为,8086/8088CPU在进行总线操作中情况下需要插入T w周期。

2.一个物理地址所对应的逻辑地址(是、不是)唯一的,请举例说明,。

2.一片中断控制器8259A可管理级中断,个芯片级连可以实现64级中断管理。

3.当对8255的C口做置位/复位操作时,8255的几个信号的电平分别为(用”0”、“1”表示):CS()、A1 A0()、W R()、RD(),8086CPU的M/ IO为()。

4.I/O的方式有无条件传输方式、、、四种;其中方式在批量数据传输时速度最快,方式所用的接口硬件最少,方式适合高速CPU和慢速外设的配合。

5.8086最小组态下控制的总线信号由产生,最大组态下由产生。

6.现有16K×1的静态RAM芯片,欲组成128K×8位的存储器,需要片这样的RAM芯片,需组成多少芯片组,这属于扩展,用于片内地址选择的地址线需用根,至少需用根地址线进行译码来实现不同芯片组的选择。

5-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DLT634.5101-2002实施细则(试行)

5-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DLT634.5101-2002实施细则(试行)

0000H为无效地址。
帧校验和CS:1个字节,是控制域C、地址域A字节的八位位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
即: CS=(C+A)MOD 256
链路控制域C:1个字节,但上下行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具体定义如下表:
表2 非平衡链路传输模式固定帧长控制域定义
Bit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下行 RES 上行 RES
全 SOF QOS
文件状态 设定命令限定词
5 总则
5.1 101 规约支持非平衡方式和平衡方式的信息传输。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电力载波通信 方式采用非平衡方式;无线公网通信方式采用平衡方式。 5.2 101 规约通讯参数:串行、异步、一位起始位、一位停止位、一位偶校验位,8 位数据位。
5.3 通信报文固定帧长为 6 个字节,可变帧长的帧最大长度应是一个可变的参数(这个参数 主要是对站端设备要求)。 5.4 通信报文采用纵向和校验方式。通讯的双方严格遵循 FCB、FCV 的有效、无效和翻转确 认、不翻转重发的过程。 5.5 平衡方式下,在监视方向上所有数据均需要确认。 5.6 链路地址占 2 个字节,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占 2 个字节,传送原因占 2 个字节, 信息元素地址占 2 个字节。
附件 5
EPTC) 网( 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 作 DL/T634.5101-2002 实施细则(试行)
协 术 技 电 配 输 国 全
EPTC) ( 网 作 协 术 技 电 配 输 国 全
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 DL/T634.5101-2002 实施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DL/T634.5101-2002标准时(简称101规约)的通信报 文格式、数据编码及传输规则,扩展了故障录波文件、历史数据文件、参数整定及软件升级 业务应用101规约的通信服务传输过程。

第四章 DAM技术2009

第四章 DAM技术2009

DMA系统组成
地址总线 ①DMA请求 DREQ DMAC HLDA DACK ④DMA 响应 I/O 设备
②总线请求 HOLD ③总线 响应 HRQ HLDA
CP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
在DMA传送期间,HRQ信号和HLDA信号一直有效,直至DMA传送结束
DMA控制器在系统中的地位

DMA控制器在系统中有两种工作状态: 主动态与被动态;并处在两种不同的地 位:主控器与受控器。
46
DMA控制器8237
自动预置功能:

D4:当设置为自动预置时,每当DMA过程结束 信号EOP*产生时(不论是内部终止计数还是外 部输入该信号)用基地址寄存器和基字节数寄 存器的内容,使相应的现行寄存器恢复为初始 值,包括恢复屏蔽位、允许DMA请求这样就作 好了下一次DMA传送的准备
47
47
MEMR
MEMW IOR IOW
—— 存储器读、写信号。 —— ① 空闲周期:用于CPU将编程信息送入芯片的内部寄存器。 ② 有效周期:从外设读出数据送入内存(IOR、MEMW); 从内存读出数据送入外设(IOW、MEMR)。
控制逻辑单元

定时和控制逻辑单元。它根据初始化编 程时所设置的工作方式寄存器的内容和 命令,在输入时钟信号的定时控制下, 产生8237内部的定时信号和外部的控制 信号。
前者:只写;写入后不变;自动预置方 式时为后者重新赋值 后者:可读可写;每操作一次自动减1; 减为FFFFH结束
8237A的工作方式由写模式 寄存器决定
存放相应通道的方式控制字 选择某个DMA通道的工作方式 其中用最低2位选择哪个DMA通道

请看方式字的格式

光纤接头类型大全

光纤接头类型大全

光纤接头类型大全光纤连接器是通用的无源器件,对于同一类型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并可以重复屡次使用,由此而导入的附加损耗一般都在小于0.2dB的范围内。

不是经常接触光纤的人可能会误以为GBIC和SFP模块的光纤连接器是同一种,其实不是的。

SFP模块接LC光纤连接器,而GBIC接的是SC光纤光纤连接器。

下面我们对通信网络中的各种光纤连接器进行详细说明,同时也为大家展示一些平时极少接触到的光纤连接器。

PC/UPC/APC光纤截面光纤接头的截面应该分为PC、UPC、APC,这其中PC和UPC为光纤微球型端面是与陶瓷体的端面是平行的,而APC的光纤微球型端面与陶瓷体的端面是成8º斜角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客户要求中的pc/upc/apc光纤跳线所迷惑,通俗的说pc跳线可以理解为网络级跳线,upc/apc理解为电信级跳线。

其区别在于他们的连接器头部的做工和跳线损耗,upc/apc跳线做工精细、损耗小。

PC指的是紧密接触(physical contact),同样是紧密接触,根据回波损耗的不同,连接器分为PC, SPC,UPC和APC。

SPC指的是super physical contact, UPC指的是ultra physical contact。

PC, SPC和UPC工业标准规定的回波损耗分别为-35dB, -40dB和-50dB (回波损耗是指有多少比例的光又被连接器的端面反射,回波损耗越小越好,当然你也可以说回波损耗的值越大越好,不考虑前面那个负号〕。

不同的连接器原那么上不能混接,但PC, SPC 和UPC的光纤端面都是平面的,差异在磨的质量,所以,PC,SPC和UPC的混连还不至于对连接器形成永久性的物理损伤。

APC那么完全不同,它的端面被磨成一个8度角,就是减少反射,其工业标准的回波损耗为-60dB。

APC连接器只能与APC相连接。

由于APC的结构与PC完全不同,如果用法兰盘将这两种连接器连接,就会损坏连接器的光纤端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同步传输可用于一个单块电路板的元件之间传 送数据,或者用于电缆连接在30 ~ 40cm甚至 更短距离的数据通信 • 适合高速传输的要求 • 需要一条额外的线来传输时钟信号 • 长距离的数据通讯时同步传输的代价较高,容 易受到噪声的干扰
• 异步传输中,每个通信节点都有自己的时钟信号。每个 通信节点必须在时钟频率上保持一致,并且所有的时钟 必须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相吻合。当传输一个字节或数据 帧时,通常会包括一个起始位来同步时钟。 • 异步又称起止(sta在传送信号的每一数据 位时都同步。
数据传输方式
数据传输方式是指数据代码的传输顺序和数据信号传 输时的同步方式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 串行传输( Serial Transmission)中,数据流以 串行方式逐位地在一条信道上传输。每次只能发送 一个数据位,发送方必须确定是先发送数据字节的 高位还是低位。同样,接收方也必须知道所收到字 节的第一个数据位应该处于什么位臵。串行传输具 有易于实现,在长距离连接中可靠性高等优点。适 合远距离的数据通信
数据域
校验域
帧尾
结束标准
通信线路的工作方式
• 单工通信:指所传送的信息始终朝着一个方向, 而不进行与此相反方向的传送,如设A为发送终 端,B为接收终端,数据只能从A传送至B,而不 能由B传送至A。单工通信线路一般采用二线制 • 半双工通信:指信息流可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 同一时刻只限于一个方向传输。如信息可以从A 传至B,或从B传至A,所以通信双方都具有发送 器和接收器。实现双向通信必须改换信道方向。
f ( x ). x k R( x ) Q( x) G( x) G( x)
• 式中R(x)为余数多项式
3.将f(x).xk+R(x)作为整体,从发送端通过通 信信道传送到接收端; 4.接收端对接收数据多项式f’(x)采用同样的运 f ' ( x). x k R ' ( x) 算,即 Q( x) G( x) G( x)
生成多项式G(x)
• CRC -12 G(x)=x12+x11+ x3+x2+x+1 • CRC -16 G(x)=x16+x15+ x2+1 • CRC -CCITT G(x)=x16+x12+x5+1 • CRC -32 G(x)=x32+x26+ x23+x22+ x16+x12+ x11+x10+x8+x7+ x5+x4+x2+x+1
帧同步(Frame synchronous):。
• 数据帧是一种按事先约定将数据信息组织成组的形式 • 帧同步指数据帧发送时,收发双方以帧头帧尾为特征 实行同步的工作方式。它将数据帧作为一个整体,实 行起止同步 • 在工业数据通信系统中涉及到的同步方式主要有位同 步和帧同步
通信数据帧的构成 帧头
起始标志 控制域
• 字符同步(Character or word synchronous): 在电报传输、计算机与其外设之间的通信中, 通常以字符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进行发送, 因而需要按字符同步。字符同步将字符组织 成组后连续传送,每个字符内不加附加位, 每组字符之前必须加上一个或多个同步位或 字符SYN。接收端接收到同步位,并根据它来 确定字符的起始位臵。
求得计算余数多项式; 5.接收端根据计算余数多项式R’(x)是否等于接收 余数多项式R(x)来判断是否出现传输错误。 规则:CRC校验码的生成采用二进制模二算法, 即减法不借位,加法不进位的异或操作。
例:1)发送数据序列为110011(6比特); • 2)生成多项式比特序列为11001(5比特,K =4); x4+x3+1 • 3)将发送数据比特序列乘以24,那么产生的 乘积应为1100110000; • 4)将乘积用生成多项式比特序列去除,求得 余数比特序列为1001; • 5)将余数比特序列加到乘积中得: 1100111001 • 6)如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发生传输错误, 那么接收端接收到的带有CRC校验码的接收 数据比特序列一定能被相同的生成多项式整除
–奇偶校验:在奇偶校验中,将奇偶校验位加 在每个字符上,以使得一个字符中1的总个数 要么是奇数(奇校验),要么是偶数(偶校 验)。奇偶校验有可能漏掉大量的错误,但 应用起来非常简单。 –求和校验: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对传输的数 据进行求和操作,在发送端将校验和附加在 数据信息之后。如果接收端的校验和与发送 端的校验和不同,就表明发生了错误。校验 和方法能检测出95%的错误,但与奇偶校验 方法相比,增加了计算量。
–半双工通信采用二线制线路,当A站向B站发送信息 时,A站将发送器连接在信道上,B站将接收器了解接 在信道上,而当B站向A站发送信息时,B站则要将接 收器从信道上断开,并把发送器接入信道。
• 全双工通信是指指信息流可同时在两个方 向上传输,它相当于把两个相反方向的单 工通信方式组合在一起。这种方式常用于 计算机——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差错的检测方法
• 差错检测并不识别哪个或哪些位出现了错误, 仅仅识别出错误的出现 ,差错检测最常用的 方法 :
–冗余:对每个字符都传输两次。如果没有能够连 续两次收到相同的字符,就意味着发生了一个传输 错误。 –回送被用在操作人员手工从键盘输入数据的通信 系统中。把接收端收到的每一个字符都回送给操作 人员,让操作人员来确认字符确确实实被正确输入 了。如果在回送字符期间出现了传输错误,就要进 行重复传输。
–在载波传输中,发送设备要产生某个频率的信号作 为基波来承载信息信号。这个基波就称为载波信号, 基波频率就称为载波频率。然后按幅值键控,频移键 控、相移键控等不同方式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值、频率、 相位,形成调制信号后发送。
• 宽带传输:由于基带网的带宽窄,不适 于传输语言,图象等信息,随着多媒体 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文 字,语音,图象等多种信号的任务愈来 愈重,提出了宽带传输的要求。
• 并行传输(Parallel Transmission)是将数据以成 组的方式在两条以上的并行通道上同时传输。它可 以同时传输一组数据位,每个数据位使用单独的一 条导线,例如采用8条导线并行传输一个字节的8个 数据位,另外用一条“选通”线通知接收者接收该 字节,接收方可对并行通道上各条导线的数据位信 号并行取样。若采用并行传输进行字符通信时,不 需要采取特别措施就可实现收发双方的字符同步。 •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区别在于组成一个字符或字 节的各数据位是依顺序逐位传输还是同时并行地传 输 • 典型应用事例:计算机的串口与并口
异步传输中的位同步、字符同步与帧同步
• 按传输数据的基本组织单位,又将同步分为位同步、字 符同步和帧同步 • 位同步(bit synchronous)。收发两端的时钟同步即为 一种位同步,它是所有同步的基础。接收端可以从接收 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在接收信号码元1和0的极性变 化中,往往就包含了同步信息。 • 为了使数据传输系统具有最佳的抗干扰性能,保证数据 准确地传递,要求位同步系统的定时信号满足: • (1)接收端与发送端时钟信号的频率相同 • (2)时钟信号与数据信号间保持固定的相位关系。
CRC校验的工作过程
• 1 在发送端,将发送数据多项式f(x).xk,其 中k为生成多项式的最高幂值,例如CRC-12 的最高幂值为12,则发送f(x).x12;对于二进 制乘法来说,f(x).x12的意义是将发送数据位 序列左移12位,用来存入余数
• 2.将f(x).xk除以生成多项式G(x),得:
• 在同步传输中,所有设备都使用一个共同的时 钟,这个时钟可以是参与通信的那些设备或器 件中的一台产生的,也可以是外部时钟信号源 提供的。时钟可以有固定的频率,也可以间隔 一个不规则的周期进行切换。所有传输的数据 位都和这个时钟信号同步。 • 每个数据位只在时钟信号跳变(上升或者下降 沿)之后的一个规定的时间内有效。接收方利 用时钟跳变来决定什么时候读取每一个输入的 数据位。如发送者在时钟信号的下降沿发送数 据字节,接收者则在时钟信号中间的上升沿接 收并锁存数据。也可以利用所检测到的逻辑高 或者低电平来锁存数据
–宽带传输与基带传输的主要区别,一是 数据传输速率不同。基带网的数据速率范 围为0~10Mbps,宽带网可达0~400Mbps; 二是宽带网可划分为多条基带信道。能提 供良好的通信路径。
差错控制
1. 差错控制是为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而提出的有效 地检测错误,并进行纠正的方法,称作差错检测和校 正,简称为差错控制。 差错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减少 通信中的传输错误。 2. 差错检测是让报文分组中包含使接收端发现差错的冗 余信息,但它不能确定是哪一比特出错,自己也不能 纠正传输中的差错。差错检测原理简单,实现容易, 编码与解码速度快,在工业数据通信中得到广泛使用。 3. 差错纠正是让每个传输的报文分组中带有足够的冗余 信息,以便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输错误。差错 纠正在功能上优于差错检测,但实现复杂,造价高。
–例如在传输字符前设臵一个启动用的起始位,预告字符的信 息代码即将开始,在信息代码和校验信号结束后,也设臵1个 或多个终止位,表示该字符已结束。 –在起始位和停止位之间,形成一个需传送的字符、数据、指 令。
• 异步方式实现起来简单容易,频率的漂移不会积累,对 线路和收发器要求较低。但异步方式传输中,往往因同 步的需要,要另外传输一个或多个同步字符或帧头,因 而会增加网络开销
发送
单向信道 a. 单工通信
接收
发送
接收
单向信道
接收 发送
b.半双工通信
发送 接收
双向信道
接收 发送
c. 全双工通信
信号的传输模式
• 基带传输:在基本不改变数据信号频率的情况下, 在数字通信中直接传送数据的基带信号,即按数 据波的原样进行传输。它不包含有任何调制,是 目前广泛应用的最基本的数据传输方式 • 载波传输: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后实行传 输。最基本的调制方式有上述幅值键控(ASK), 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