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应用进展_张学佳
聚丙烯酰胺降解的研究进展_张学佳

综 述油气田环境保护第18卷·第2期 ·41·聚丙烯酰胺降解的研究进展张学佳1 纪 巍2 康志军1王 建1 于家涛3 侯宝元3 韩会君3(1.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2.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3.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摘 要 聚丙烯酰胺(PAM)的降解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文章综述了PAM的主要降解方式,包括化学降解、热降解、机械降解和生物降解,分析了PAM各种降解的可行性及降解产物,并探讨了丙烯酰胺在环境中的降解情况,为以后PAM的扩大应用及其污染治理提供了充分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降解 丙烯酰胺0 引 言PAM(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是一类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是由丙烯酰胺均聚或与其它单体共聚而成,含50%以上的线性及水溶性高分子化学产品的总称。
源于分子结构上的特性,PAM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污水处理、造纸、矿产、医药、农业、纺织等行业,享有“百业助剂”之称。
但在生产、使用过程中,PAM难免会发生一系列的降解,对其性能产生影响,社会各界对其极为关注。
PAM的降解是指PAM在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或简单分子,甚至分解为CO2、H2O及硝酸盐。
在自然条件下,PAM会发生缓慢的物理降解(热、机械)、化学降解(水解、氧化以及催化氧化)和生物降解,最终生成各种低聚物以及具有神经毒性的剧毒丙烯酰胺单体(AM),对人体造成了极大的间接或直接危害。
有关PAM降解的一些特例在相关文献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及,但将其进行系统归纳和研究目前还很少见。
全面了解PAM的降解,对PAM的扩大应用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PAM降解方式1.1 化学降解化学降解是指聚合物溶液短期或长期与一些物质(如氧气)接触,该物质破坏聚合物分子结构的过程。
根据降解机理的不同,化学降解主要有氧化降解和光降解。
1.1.1 氧化降解PAM的氧化降解主要为自由基传递反应。
聚丙烯酰胺的开发和应用(下)

聚丙烯酰胺的开发和应用(下)
张鸣九
【期刊名称】《化工时刊》
【年(卷),期】1990(000)011
【摘要】四应用PAM及其衍生物具有线性结构,分子量高及含有某些亲水的易形
成氢键的阴或阳离子基团的特点,使它获得在水溶液体系中絮凝、助滤、增粘、减阻,流变性调节以及粘结,成膜等等极其宝贵的性能。
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表1)。
【总页数】4页(P17-20)
【作者】张鸣九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6.4
【相关文献】
1.新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干强剂的开发和应用 [J], 杜伟民
2.极低剪切速率下聚丙烯酰胺溶液在毛细管中的流变特性Ⅰ.温度和聚丙烯酰胺浓
度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J], 谢刚;王双印;林秀;陈九顺;杨青彦;宫文超;贾忠伟
3.网络安全视角下计算机安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J], 张璐璐
4."互联网+"背景下交互式模型库的开发和应用
——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 [J], 周苏洁;伍玲密
5.“互联网+”背景下交互式模型库的开发和应用——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J], 周苏洁;伍玲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的市场分析和技术进展

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的市场分析和技术进展
钱伯章
【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导刊》
【年(卷),期】2005(000)011
【摘要】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ne—PAM)是丙烯酰胺均聚物和各种共聚物的统称,包括非离子型(NPAM)、阴离子型(APAM)、阳离子型(CPAM)和两性离子型。
有液态、胶状、粉状等各种物理形态数十个品种,是应用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学品。
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石油开采、造纸、水处理、采矿、纺织、医药、农业等行业;在石油开采方面主要是使用高分子量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水处理应用上以阳离子型使用量最大;造纸业中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都有应用。
【总页数】6页(P4-9)
【作者】钱伯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6.4
【相关文献】
1.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进展 [J], 张丽华;王宝辉;张学佳
2.聚丙烯酰胺的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 [J], 钱伯章
3.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应用及市场分析 [J], 庄斌;刘敏
4.聚丙烯酰胺的生产与潜在市场分析 [J], 王泽民;刘泽梁;尹雨
5.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的生产技术和市场分析 [J], 钱伯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应用获推广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应用获推广
佚名
【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年(卷),期】2005(006)003
【摘要】大庆炼化公司2004年立项的(3000~3500)×104、(3500~4000)×104超高相对分子质量抗盐聚丙烯酰胺研究项目取得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在大庆油田和哈萨克斯坦油田得到推广应用。
随着聚合物驱技术的发展,根据不同地质区块的油藏条件,需要分层注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大庆油田注聚方案提出需要(3000~3500)×104、(3500~4000)×104更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抗盐聚丙烯酰胺。
【总页数】1页(P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
【相关文献】
1.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在造纸中的应用 [J], 张红杰;胡惠仁
2.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研究及应用 [J], 马跃香;胡玉国;蔡瑞娟
3.碳酸钠作为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水解剂的探索研究 [J], 郭营营; 赵鹏飞; 刘雷
4.超高分子量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AC)的制备研究 [J], 赵帅帅;王伟杰;蔡春祺;王诗钰;邵航喆;吴亚芊;赵丰
5.驱油用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拉伸流变性能研究 [J], 易飞;陈斌;王成胜;杨彬;李恩林;高建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进展和应用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进展和应用摘要:聚丙烯酰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它具有耐腐蚀和抗菌性等优良性能。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聚丙烯酰胺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通过近些年对改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其表面张力、拉伸强度以及柔韧性方面进行讨论;最后针对不同配方制备得到的聚合物选择合适反应条件并合成相应单体配比作为实验对象来探讨各种因素对于产品质量与效果之间关系的影响情况及最优工艺参数以找到更多更好性能和更高效方法。
关键字:聚丙烯酰胺;合成;应用引言: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也有一些限制性因素导致它不适合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本文主要介绍了聚丙烯酰胺在国内外发展情况、目前研究热点和近几年内关于其改性研究。
其中重点阐述了不同温度下对树脂改性方法及机理进行综述;其次简单说明一下我国聚丙烯酰胺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聚丙烯酰胺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1]。
一绪论1.1 聚丙烯酰胺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愈加重视,所以聚丙烯酰胺也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出现过此类事件。
例如:江苏、浙江等地发生了一起由苯胺引起的恶性肿瘤;山东临沂地区与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发生恶性淋巴细胞扩散疾病;广东茂名市与美国接壤云南昆明火车站附近北京路癌基因库被杀死后伤及无辜儿童死亡等等,这些事情都是由于聚丙烯酰胺引发而产生的“毒瘤”问题,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聚丙烯酰胺引起,而不是由其引发。
所以,聚丙二烯酸盐是解决当前癌症、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病理性肿瘤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1.1.1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随着人们对聚丙烯酰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生产规模小、产量低且难以再生资源相对匮乏等问题制约着其发展和应用;近年来石油价格上涨速度加快以及油价大幅度提高使原油含氧率降低而天然气产能过剩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致使全球能源结构被进一步调整优化。
三次采油用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三次采油用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徐燕【摘要】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是三次采油(EOR)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聚合物,从疏水缔合聚合物、耐温抗盐功能单体共聚、梳形聚合物以及多种特殊结构复合聚合物4个角度综述了用于三次采油中的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研究比较多,但大部分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且其面临着诸多问题;而对于复合聚合物,由于引入功能单体过多,对聚合物本身分子量造成了不利影响,其性能还不能完全达到油田三次采油应用的要求.综合制备与性能来看,功能单体的多元共聚以及梳形聚合物将会是EOR用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开发的可行方向.【期刊名称】《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27)004【总页数】5页(P69-73)【关键词】三次采油;驱油;聚丙烯酰胺【作者】徐燕【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江苏苏州2151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5三次采油(EOR)技术是一项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新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油田开发技术。
在过去数十年内,美国、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等石油大国都把如何提高原油采油率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对油气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因此,运用三次采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是降低我国多数油田产量递减速度、维持原油稳产的战略需要。
目前,三次采油技术已形成4大系列: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和微生物驱。
其中,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又可以划分为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及其复配的复合驱、泡沫驱等。
我国自1979年开始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
其中,聚合物驱油技术已经形成完整的配套技术,在大庆、胜利等油田已实现工业应用。
作为聚合物驱及复合驱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三次采油用聚丙烯酰胺是近年来聚丙烯酰胺产品研究的重点。
油田的高温、高盐等复杂恶劣的环境要求三次采油用聚丙烯酰胺必须具备良好的耐温性、耐盐性以及一定的耐剪切性能。
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进展

生产技术 , 一直为专家们所关注 , 但将其进行系统归
纳和 研究 目前 还 很 少 见 。所 以全 面 了 解 P M 的 生 A 目前 P M 在 中 国用 量 最 大 的领 域 是 油 田 的 3 A
产技术 , P M 的扩大生产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具有 对 A
重要 意 义。
1 P M 应用及 生产现状 A
关键 词 : 聚丙烯酰胺 ; 生产技术 ; 聚合方法
中图分类号 :Q 2 . T 3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7 5 2 0 )8— 0 7— 5 10 4 2 (0 8 0 0 2 0
Pr g e s o o uc i n e hn l g ofp ya r l mi o r s n pr d to tc o o y ol c y a de
meia in, v re e l in p lme z t n, v re mir e l so oy r ain, u p n oy rz t n, r cp tt n p l rz t o i e s mu so oy r a i i e s c o mu in p l me z t n i o n i o s s e d p lme ai p e i i i o— i o ao
维普资讯
第3 l卷 第 8期 20 0 8年 8月
化 工科技 市 场
CHEMI CAL TECHHale Waihona Puke OL OGY MARKET 2 7
聚 丙 烯 酰 胺 生产 技 术 进 展
张 丽华 , 宝辉 , 王 张学佳
( 大庆石油学 院, 龙江大庆 13 1 ) 黑 63 8
y ei t n rd t npl r ai n a 0 me zt n T eaayi adrv wo eem tos e s peetd m r a o , i i o me zt na df m pl r ai . h n s n i t s e d r a o rsne zi a ao y i o o y i o l s ee f h h w el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应用进展

摘
要: 对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应用现状 、 合成条件等进行 了综合评述。概括 了单体纯度 、 引发剂和引
发方式 、 聚合工艺对分子量的影响, 并对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发展方 向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高分子量 : 聚丙烯酰胺 ; 合成条件
中图分 类 号 :Q 2 .6 T 25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如何 制备 高分 子量 、高性 能 的 P M 一直 都是 研 究 A
者探讨 的重 点 和难 点 , 文 就从 高 分 子量 P M 的 本 A
合 成与应 用现状 等方 面进行综 述 。
1 水 处理 行 业 . 2
分 子 量 越 高 的 P M, 子 链 上 的 酰胺 基 就越 A 分
1 应 用现 状
P o r s f y t e i n p l a in o i h mo e u a i h oy c y a i e r g e so n h s a d a p i t fh g l c l rwe g tp l a r l m d s s c o
UU Ja — ig W ANG Xu —a g Y G a — n in pn . e fn . AN Xio mi ( eat eto hmir,E s C ia J oog U iesy aca g3 0 1 , hn ) D p r n fC e s y at hn i tn nvri ,N n hn 3 0 3 C ia m t a t
剂 、 裂液 添加剂 等【 】 压 。
个 品种 。也 可 根 据 相 对分 子 质 量 划 分成 低 分 子 量 (0 10万 以 下 )中低 分 子 量 (0 、 10万 ~00万 ) 高 10 和
分 子量 ( 0 0万 以上 ) 个类 型 。P M 的应 用 范 嗣 10 几 A 在很 大程 度上 取决 于其 化 学组 成和 相对 分子 质 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emicalIntermediate2008年第05期综述与专论聚丙烯酰胺是一类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源于分子结构上的特性,聚丙烯酰胺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易通过接枝或交联得到支链或网状结构的多种改性物,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享有“百业助剂”之称。
随着我国工业化迅速发展,聚丙烯酰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有关聚丙烯酰胺应用的一些特例在相关文献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将其进行系统归纳和研究目前还很少见。
本文全面综述了聚丙烯酰胺在各个行业应用的最新进展,对聚丙烯酰胺的扩大应用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聚丙烯酰胺的特性聚丙烯酰胺(Polyacryamide,简称PAM),是丙烯酰胺(acrylamide,简称AM)及其衍生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的统称,工业上凡含有50%以上AM单体的聚合物都泛称聚丙烯酰胺。
由于结构单元中含有酰胺基,易形成氢键,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很高的化学活性,可发生酰胺的各种典型反应,通过这些反应可以获得多种功能性的衍生物,其分子量有很宽的调节范围[1]。
PAM化学结构式如图1。
PAM是1893年由Moureu等人用丙烯酰氯与氨在低温下首次制得的,1954年美国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我国则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PAM的工业生收稿日期:2007-3-13作者简介:张学佳(1982),男,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绿色化工与环境科学方面的研究。
聚丙烯酰胺应用进展张学佳1,纪巍2,康志军1,孙大勇1,王建1(1.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黑龙江大庆163711;2.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庆163714)摘要:聚丙烯酰胺(PAM)在不同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为此,综述了PAM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石油工业,水处理,造纸工业,纺织工业,印染工业,医药工业,农业,建筑工业,矿冶工业,食品加工业,日化工业,为PAM的扩大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应用中图分类号:O633.2;TQ22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53x(2008)05-034-6ProgressonApplicationofPolyacrylamideZHANGXue-jia1,JIWei2,KANGZhi-jun1,SUNDa-yong1,WANGJian1(1.RefineryofDaqingPetrochemicalCompany,Daqing163711,Heilongjiang;2.DaqingPetrochemicalEngineeringCo.Ltd,Daqing163714,Heilongjiang)Abstract:Thepolyacrylamide(PAM)isappliedtovariousfieldsandattractsmoreattention.ThelatelydevelopmentwassummarizedonthestudyingofapplicationofPAMindetail,includingpetroleumin-dustry,watertreatment,papermanufacturingindustry,textileindustry,dyeing-printingindustry,pharmaceu-ticalindustry,agriculture,buildingindustry,mining-metallurgyindustry,foodprocessingindustry,dailychemicalindustrytobeareferenceforPAM’sapplication.Keywords:polyacrylamide;applicationCH CH CONH CH CH CONH CH CH CONH 图1・34・产,1962年上海天原化工厂建成我国第一套PAM生产装置,生产水溶胶产品[2]。
到了70年代末,由于石油工业的需要,其产量才大幅度增长。
PAM产品主要有三大剂型:水溶液胶体、粉状和乳液,每种剂型中都有不同离子型产品,根据PAM大分子链上官能基在水溶液中的离解性质,可将其分为阴离子型(CPAM)、阳离子型(APAM)、非离子型(NPAM)及两性离子型[3]。
2聚丙烯酰胺的应用目前PAM在中国用量最大的领域是油田三次采油,其次是水处理和造纸,其消费结构为油田开采占81%,水处理占9%,造纸占5%,矿山占2%,其它占3%[2],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是水处理和造纸,还用于选矿、洗煤、冶金、纺织、制糖和土壤改良等领域[4-8]。
PAM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应用之间的一般关系可参见表1,不同国家和地区PAM的消费量及消费结构比例可参见表2[4]。
2.1石油工业2.1.1提高采收率在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诸方法中,聚合物驱油技术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所应用的聚合物中,PAM占据绝对优势,由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高和良好的水溶性,可使驱替液的流度明显降低,从而增大波及系数,提高原油采收率。
聚合物的主要贡献是提高波及效率而提高最终收采率。
其主要作用表现在:(1)高分子使水相粘度增高,有些聚合物流经孔隙介质后尚可降低水相的相对渗透率;(2)降低水油流度比,水油流度比的降低可减少指进现象;(3)水相粘度增高和水相的相对渗透率下降使以后注入的流体可转入未波及的条带,从而提高波及系数[9]。
PAM在提高采收率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大庆油田已进入大规模工业应用阶段,在水驱采收率42%的基础上,实施PAM驱后采收率又提高了12%,使最终采收率达到了55%,吨聚合物增油量达到了120t~150t,周守为[10]研究表明,PAM驱油在海上油田目前生产条件下实施也是可行的。
2.1.2用作钻井液调整剂PAM可作为钻井液调整剂,如增稠剂、稳定剂和沉降絮凝剂。
其作用是调节钻井液的流变性,携带岩屑,润滑钻头,减少流体损失,控制失水等。
用PAM调制的钻井泥浆比重低,固含量少,减轻对油气层的压力和堵塞,容易发现油气层,并有利于钻进,钻进速度比钙处理泥浆高19%,机械钻速高45%左右,此外,还可大大减少卡钻事故,减轻设备磨损,并能防止发生井漏和坍塌[4]。
2.1.3用作堵水调剖剂在油田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常产生水浸问题,需要进行堵水,其实质是改变水在地层中的渗流状态,以达到减少油田产水、保持地层能量、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目的。
PAM类化学堵水剂具有对油和水的渗透能力的选择性,对油的渗透性降低最高可超过10%,而对水的渗透性减少可超过90%。
选择性堵水这一特点是其他堵水剂所没有的。
PAM在使用时可不交联使用,也可与铝盐、铬盐、锆盐等交联生成凝胶使用,还可添加某些树脂以形成互容聚合物网络,使之具有更高的耐温性,在国内外许多油田已经见到明显效果。
盛平亚[11]研发的调剖堵水剂是由PAM共聚物与多价金属硫酸盐、多价金属离子多羟基络合物等构成,可用于注水调剖、采油井堵水,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和稳定疏松砂岩、抑制粘土膨胀的作用,先后在胜利油田孤东和桩西采油厂推广应用。
郑健[12]研PAM!" #$ %& ’( )*+,*- ,./ 012345 6789:; <= >= ?1@A B31 CD E F GHI.JKL’( )MN O >=67PQ RS D T U,JVWXY’( Z[\<&]^ Z _‘ [\<& a 8b2c 5 d e Lf ’( )g*-]^31 3h 5 i3 UI1J 3jkl+]^J mnoJNmn 9piqr表1PAM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应用之间的一般关系ChemicalIntermediate2008年第05期制了基于海水的以改性高分子PAM为主剂,Cr3+有机铬合物为交联剂,金属离子络合剂为稳定剂的HST-1型调剖剂,该调剖剂在海水环境中具有成胶时间可控,胶体强度可调,封堵率高等特点。
2.1.4用作压裂液添加剂压裂工艺是油田开发致密层的重要增产措施,其作用是开通岩石的通道,让油流过。
由PAM交联而成的压裂液,由于具有高粘度、低摩阻、良好的悬砂能力、滤失性小、粘度稳定性好、残渣少、货源广以及配制方便和成本低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
2.2水处理PAM及其衍生物的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的酰胺基,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优良的絮凝性能和吸附性能,可与许多物质亲和、吸附形成氢键,在水处理中,作为絮凝剂,可用于城市污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处理以及各种地下水和工业悬浮液固液分离工程中。
PAM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效能最高的高分子有机合成絮凝剂、沉降剂及助滤剂,它的絮凝效果远远优于无机絮凝剂,品种多,规格全,用量小,成本低,效率高,生成的泥渣少,后处理容易。
PAM在水处理中用作絮凝剂。
2.2.1减少絮凝剂用量。
在达到同等水质的前提下PAM作为助凝剂与其它絮凝剂配合使用,可大大降低絮凝剂的使用量。
在原水处理中,用PAM代替无机絮凝剂,即使不改造沉降池,净水能力也可提高20%以上。
刘翠云[13]对试验得到的两性PAM与聚氯化铝复配(质量比为2:1)成的复合絮凝剂在炼油厂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絮凝效果较好,悬浮物、油、氮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2%,77%,83%和37%。
2.2.2改善水质。
在原水处理中与活性炭等配合使用,用于生活水199720002005/ /% / /% / /%2000-2005 /% 7.2 60 8.0 59.6 9.3 59.4 3.0 3.0 25 3.5 26.1 4.3 27.5 4.0 1.3 10.8 1.4 10.4 1.47 9.4 1.0 0.5 4.2 0.53 3.9 0.58 3.7 2.0!"12.0 100 13.43 100 15.65 100 3.0 4.6 53.5 5.0 53.2 5.7 53.3 2.6 #$ 2.8 3.0 3.4 2.5 %& 1.8 2.0 2.3 3.0 3.3 38.4 3.6 38.3 4.2 39.2 3.00.55.8 0.5 5.3 0.5 4.7 0 ’() 0.2 2.3 0.3 3.2 0.3 2.8 0 *+!"8.6 100 9.4 100 10.7 100 2.6 30 34.1 3.1 34.8 3.4 35.1 1.8 5.3 60.2 53 59.6 58 59.8 1.8 0.5 5.7 5 5.6 5 5.1 0 ,-!"8.8 100 89 100 97 100 1.9 0.7 7.8 2.5 15.4 16 0.4 4.4 1.8 11 11.1 (. 7.4 82.2 11.0 68 5.6 0.5 5.6 0.9 5.6 8.2 /!"9.010016.21008.2表2不同国家和地区丙烯酰胺聚合物的消费量及消费结构比例・36・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澄清,在污水处理中用作污泥脱水,在工业水处理中用作一种重要的配方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