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月考答题卷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阶段月考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阶段月考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阶段创新作业七年级历史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选择题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一、选择题(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符合“会人工取火”“能制作打制石器和使用骨针”“有爱美意识”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A.山顶洞人B.元谋人C.河姆渡人D.北京人2.《礼记》称尧舜禹时期为“大同”之世,禹以后是“天下为家”。

与这一变化紧密相关的是()A.禅让制的实行B.世袭制的开创C.分封制的确立D.井田制的实行3.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记载:“钟已厚则石,已薄则播”“钟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

学者对殷墟出土的编钟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记载。

这表明()A.古代青铜冶铸技术高超B.古人擅长理论指导实践C.青铜器常作为礼器使用D.商周青铜器以乐器为主4.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A.打制石器B.骨耜C.铁农具D.耧车5.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时,充分考虑地形和水势特征,使它巧妙起到自然分水、分沙、排沙、沉沙的作用。

这体现出都江堰的建造原则是()A.造福千秋B.不误农时C.利于水运D.因地制宜6.西汉初年,政府制作和使用“汉并天下”瓦当(如下图),目的在于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的伟业。

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楚汉之争7.汉武帝时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郡守和国相官秩为二千石,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A.主要是为了监视地方官吏B.可消除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威胁C.均衡州郡和封国权力分配D.有利于巩固“推恩令”的实施成果8.西汉前期,除中央铸币外,各郡、国官府和地主、商人,都可仿铸货币。

同一种货币的大小、轻重、规格、质量都不相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征收和经济发展。

辽宁省抚顺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抚顺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阶段练习(一)七年级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70分※温馨提示: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出土文物承载着许多远古时期的历史信息,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最好的依据。

下列内容属于出土文物的选项是( ▲)2.2009年,记者在北京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抢救性清理发掘阶段性进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专家发掘出灰烬、烧骨、炭屑等遗迹,具有很大考古价值。

据此我们可知道( ▲ )A.北京人已经使用火B.北京人知道用火御寒C.北京人能够用火驱赶野兽D.北京人有爱美的意识3.我们把“晚期智人”、 “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磨光钻孔技术”、 “集体生活”这几个词语联系一起,可能联想到的原始先民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郧县人4.在考古遗址中,我们发现河姆渡人居住房屋主要是干栏式,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构筑成房屋,这样建造房屋的主要原因是 ( ▲)A.连年战争B.生活习俗C.气候条件影响D.预防野兽侵扰5.古史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吃) 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囚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农具) ,教民农作。

这段材料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产生的原因之一是 ( ▲)A.神农聪慧过人B.当时食物匮乏C.捕捉禽兽减少D.生产工具改进6.大汶口文化晚期,在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器物,其中不乏精美的玉器,有的加一无所有。

这一现象说明群体内部产生了贫富分化,这一现象会导致( ▲ )A.加快进入文明社会步伐B.贫富分化加剧C.产生阶级土地兼并严重D.两极分化加剧7.近年来,考古学家发现了良渚文化、陶寺文化、红山文化等遗址,分布于祖国各地,这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的特征是( ▲)A.兼容井包B.多元一体C.异彩纷呈D.持续发展8.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为部落首领,尧年纪老时,把首领位置传给贤德的舜,舜用同样的方法把位置传给了大禹。

7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含答案】

7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含答案】

7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3. 北宋时期的都城是?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杭州4. 下列哪位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厚照D. 朱元璋5.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于?A. 康熙年间B. 乾隆年间C. 道光年间D. 同治年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

()7. 隋朝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

()8. 唐朝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9. 宋朝的理学主张“格物致知”。

()10.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海上远航。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学派是______。

12.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三公九卿”制度,其中“三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3. 唐朝的______制和______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14. 宋朝的______和______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技发明。

15. 明朝的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 请简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17. 请简述唐朝的开元盛世。

18. 请简述宋朝的科举制度。

19. 请简述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20. 请简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 请分析唐朝的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22. 请分析宋朝的科技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23. 请分析明朝的“一条鞭法”对明朝经济发展的影响。

24. 请分析清朝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5. 请分析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中外交流的影响。

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七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先秦的传世文献《国语》记载:“昔伊、洛(黄河支流的古称)竭,而夏亡。

”而殷墟甲骨卜辞和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尚书》中均将夏朝称为“西邑”。

汉代亦有文献称禹为“西夷人”。

下列相关认识中,最为合理的是A.夏朝的灭亡源于气候变化B.战国竹简文书更真实可靠C.商汤的功绩被后人所夸大D.夏文化的地域性特征突出2.西周时期,诸侯分封的低级贵族也可领有世袭的封地,并可以自行在封地上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到战国中后期,被秦、赵等国君主授予爵位的新贵族,名义上也有封地,但一般只被授予“衣食租税”的征税权,不再被授予封地的行政权。

这一转变A.反映了国君集权的趋势B.导致选官方式发生变革C.是政治权力下移的体现D.完善了贵族的等级秩序3.西汉初年,政府崇尚“无为而治”,默许民间自行铸造钱币。

文景时期,部分诸侯王靠铸钱聚敛起的财富成为其发动叛乱的倚仗,一些宠臣也借助国家矿山铸钱敛财,富逾王侯。

这可用于说明A.货币铸造业技术门槛偏低B.休养生息有助于改善民生C.货币发行权关系国家安危D.财政危机推动了币制改革4.三国时期,吴地朱然墓中的随葬漆器(多刻有“蜀郡作牢”或“蜀郡制”的标记)装饰一改蜀郡漆器流行的抽象图案风格,以描绘当时贵族的世俗生活为主,这些漆画被称为“最能代表三国时代水平的漆画”。

促成这些器物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是A.吴蜀伐魏联盟的建立B.区域贸易往来的频繁C.贵族阶层审美的倾向D.江东经济优势的确立5.唐文宗时期,长安左街使奏称:“伏见诸街铺,近日多被杂人及百姓、诸军诸使官健起造舍屋,侵占禁街。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三皇五帝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灭六国D. 汉朝建立4. 佛教是哪个朝代传入中国的?A. 汉朝B. 三国C. 晋朝D. 隋朝5. 以下哪个不是唐代的著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长城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总称。

()7.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

()8. “文景之治”是指汉武帝时期的治理成就。

()9.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10.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

12. “三分天下,______其一”是形容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势力分布。

13.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

14. 北宋时期,______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5. 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航程最远的航海活动,共下西洋______次。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17. 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8. 请解释“科举制”是什么,并简述其历史发展。

19.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指什么?20. 请列举并简要介绍明朝的三大名著。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 如果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外交使者,你将如何向外国介绍唐朝的文化和科技?22. 请分析宋朝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3. 明朝的“海禁”政策是什么?它对中国的海外贸易有何影响?24. 请比较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治国策略。

初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初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初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南方古猿。

2.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A. 尼罗河流域B. 两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

3.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处于最高等级的是()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

4. 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A. 爱琴文明B. 克里特文明C. 迈锡尼文明D. 雅典文明。

5. 罗马共和国建立于()A. 公元前509年B. 公元前73年C. 公元27年D. 公元476年。

6.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A. 耶稣B. 穆罕默德C. 释迦牟尼D. 安拉。

7. 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其效仿的是()A. 中国唐朝制度B. 中国汉朝制度C. 印度制度D. 阿拉伯制度。

8. 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的是()A. 但丁B. 达·芬奇C. 莎士比亚D. 哥白尼。

9.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

1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 苏格兰人民起义B.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C.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D. 1688年“光荣革命”11.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12. 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3.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A. 18世纪60年代B. 19世纪60年代C. 18世纪末D. 19世纪末。

14.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C. 第一国际的成立D. 十月革命的胜利。

15. 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是()A. 贞德B. 章西女王C. 伊丽莎白女王D. 克伦威尔。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_古印度_。

3. 公元前27年,_屋大维_建立罗马帝国。

4. 古希腊的_雅典_城邦,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实验中学2023年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实验中学2023年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实验中学2023年高一历史月考试卷专业课理论基础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以下哪项不是湘一实验中学的简称?A. 湘一B. 实验C. 中学D. 高一2.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湖南人?A. 毛泽东B. 邓小平C. 周恩来D. 彭德怀3.以下哪个事件不是发生在唐朝?A. 安史之乱B. 开元盛世C. 戊戌变法D. 玄武门之变4.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清明节C. 端午节D. 感恩节5.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行政区划单位?A. 省B. 市C. 县D. 大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湘一实验中学成立于1950年。

2.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

3.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4.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5.中国有56个民族。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湘一实验中学的简称是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

答案:220年,280年3.中国的________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4.中国有________个省级行政区。

5.中国________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2001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简要介绍一下湘一实验中学的历史。

答案:湘一实验中学成立于1950年,是湖南省长沙市的一所重点中学。

学校以优秀的教学质量和完善的教学设施而闻名。

2.请简要介绍一下唐朝的开元盛世。

答案:开元盛世是唐朝开元年间(713-741年)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达到了高峰,被称为开元盛世。

3.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行政区划单位。

答案:中国的行政区划单位分为省、市、县、乡四级。

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4.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

答案: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北京人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现于北京周口店B、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C、过着群居生活D、同现代人模样完全相同2、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A、火的使用B、脑的进化C、直立行走D、劳动3、下列属于长江流域原始聚落居民的是()A、山顶洞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4、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后来最早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定居生活的是()A、元谋人B、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C、北京人D、山顶洞人5、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据此判断这里的原始居民的房屋样式是()A、半地穴式房屋B、高楼大厦C、干栏式房屋D、窑洞式房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8、海外华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华人是黄皮肤的人B、中华民族的主体部分是由炎帝和黄帝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C、炎帝战胜了蚩尤D、他们是从中国移居海外的9、被世人称为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的是()A、蚩尤B、黄帝C、炎帝D、尧①黄帝②炎帝③蚩尤④尧⑤舜⑥禹A、①③B、③④C、⑤⑥D、①②11、我国古代传说中“禅让”制的实质是()A、父子相争B、民主推举C、定期轮流D、战争争夺A、黄帝B、尧C、启D、禹A、商B、清C、秦D、夏C.汤起兵灭夏,建立了商朝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15、在下列的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西周的分封制B、盘庚迁都C、牧野之战D、犬戎攻破镐京16、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后期统治者暴虐残酷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17、“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禅让制C、世袭制D、郡县制18、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奖励有功之臣B、开发边疆C、打击守旧势力D、巩固西周统治19、《墨子》一书中写道:“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步中学2015-2016学年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题,共60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4个材料解析题,满分共40分)
31、(满分12分)
(1)图一中反映的这部法典维护了那一阶级的利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_在世界历史上有何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根据图2所反映的等级制度,把持着神权的等级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 图3这一美丽的景观应该是出现在哪一大河流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古代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 上面三幅图片其反应的实质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满分8分)
(1) 图中哥伦布开辟的航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_ 材料二中哥伦布这句话反映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 材料三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
请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回答导致出现不同观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 据材料四,说说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点即可得2分) 33.(满分10分)
(1)_ 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请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3)_ 材料三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哪一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 西方民主政治从产生起就存在局限性,请举两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4.(满分10分)
(1)英、法、美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恩格斯所说的这场“变革”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这场“变革”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图一是哪一文件签署的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这一文件与图二文献在内容和本质上各有何主要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通过对欧美国家崛起历程的了解,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至少写出2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