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七年级语文月考检测卷及答案(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含答案)1.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选项,应为:“喉咙(lóng)匿笑(nì)贮蓄(zhù)水波粼粼(lín)。
”2.书写完全正确的是B选项,应为:“澄清、睫毛、铃铛、翻来复去。
”3.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选项,应为:“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4.句子标点有误的是B选项,应为:“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5.没有语病的是A选项,应为:“通过中方和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使我国在苏丹被劫持的29名人员安全获救。
”6.说法有误的是“济南的冬天”的作者应为XXX,不是“XXX的济南的冬天”。
B.《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言谈逸事的小说集,代表了六朝志人小说。
这部小说集是南朝宋临川王XXX组织文人编写的。
C.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例如“尊君、舍弟、敝人、寒舍、愚见”都属于谦辞。
D.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
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一般需要对仗。
7.诗词积累。
(6分)1)树木丛生,草色连天。
秋风萧瑟,人思愁红。
(XXX《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XXX《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秋天特有景物,渲染悲凉的意境,为下文写悲情做铺垫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4分)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秋,以她的丰收和凋零,让人感悟生命的无常;冬,以她的寂静和沉寂,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
河北省邯郸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邯郸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秋期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1-4题1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杨氏太极拳为清道光年间广府杨露禅所创,发源于永年县广府古城,此后永年县先后出现杨班候,杨振铭等三十多位大师级拳师,被尊为“太极圣地”,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刚柔并济,犹如_________(chéng chè)的湖水一样平静温和,不像拳击那样_____________,但也贮蓄着无尽的力量,并且____ _____(kōng líng)沉着兼而有之。
(《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邯郸部分——杨氏太极拳)(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拼音。
(3分)贮蓄_______ (chéng chè)__________( kōng líng)___________ (2) 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2分)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空1分,共5分)【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诗人李白对王昌龄的同情与安慰。
【乙】盛夏时节,来到“华北明珠”白洋淀,淀水与岸齐平,视野广阔,和风拂过,微波漾起,白帆如同一卫士挺立在船上,生气勃勃。
【丙】借助大海的壮阔,表达了诗人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壮志。
(1)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2)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恰当的体现乙段文字的内容。
(3)丙段文字的描述,想到了东汉末曹操的《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顺序是————————————————()(3分)①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难度系数:0.7。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 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sǒu)应和(hé)一霎(shà)呼朋引伴(yǐn)B.着落(zhuó)粗犷(guǎng)分歧(qí)咄咄逼人(duō)C.澄清(chéng)徘徊(huí)莅临(lì)絮絮叨叨(xù)D.棱镜(líng)酝酿(niàng)心绪(xù)繁花嫩叶(nèn)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年之际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D.你只会感到更高藐、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南国的冬天的那种清冷是柔和的,绝没有北国冬日那样咄咄逼人。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湖北武汉专用)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 难度系数:0.75。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Ⅰ阅读(共55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元宇宙:推动审美革命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①元宇宙作为当今科技界、产业界、艺术界,乃至投资界的热门话题,正在一步一步走进生活、改变世界。
一般认为,“元宇宙”这一概念最早源于1992年美国科幻小说《雪崩》,作者斯蒂芬森创造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并和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的三维数字空间,在那里的人类通过数字分身生活。
如今,人们对于元宇宙的概念有一些大致相同的定义:元宇宙是基于5G以上互联网技术,将VR/AR等新型3D虚拟现实显示技术、区块链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云计算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整合而产生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
②那么,元宇宙将怎样改变人类的审美方式呢?首先,人们将从时空改变中重构自己的审美心理。
就时间而言,在元宇宙的虚拟与现实综合情境中,人们沉浸于VR或AR呈现出来的虚拟世界,对自身和周遭事物的关注度明显下降,直觉成为了把握时间的基本方式。
就空间而言,元宇宙中VR和AR的出现,让这种“身体在别处”的现实与虚拟区隔趋于消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___一、基础积累(33分)1、古诗默写(10分)(1)曹操《龟虽寿》中表明自己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2、下面的句子你一定很熟悉,你能正确书写出正确的汉字吗?(8分)A、后来发生了fēn 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那尽头有一口shuǐ bō lín lín()的鱼塘。
B、母亲qiáo cuì()的脸上现出yāng qiú( )般的神色,我答应去看làn màn()的菊花,母亲xǐ chū wàng wài ()。
C、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妈妈问起时,我的心pēng pēng()直跳,妈妈说这样贵重的东西不能zì zuò zhǔ zhāng()。
3、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我的母亲又遨过了一个严冬。
B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C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D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含答卷和答案(1)

得分3分)o)ì)。
D.《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的作品影响很大,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6、名著阅读(5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体裁)集,原名《》。
(2分)(2)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犀利的批判”请你写出至少三篇选自这本书的文章题目。
(3分)7、古诗文默写:(7分)(1)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2)《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句是:(3)我寄愁心与明月,。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
”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咏雪》)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7分)〖资料一〗某媒体报道: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
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了席。
对此,有网友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资料二〗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游志鹏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眼睛得不到休息,睫状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对眼球发育会产生影响,容易造成近视;经常盯着电子屏幕,长时间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症;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对孩子身体也很不利——摘自《中国青年报》〖资料三〗大部分中学生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曲、玩“抖音”的工具,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学都对手机上瘾,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作弊。
部分控制力不强的学生沉迷于手机黄色信息。
——摘自海口市琼山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报告《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1)阅读上述三则资料,你认为中小学生过多使用手机有哪些弊端?请概括出至少三点。
(3分)(2)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请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80字以上)(4分)二、现代文阅读《春》,完成问题。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01(统编版2024新教材)(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 难度系数:0.70。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综合。
(2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美景贮蓄着无穷的力量,能给人无尽的美的享受。
美景可以是朗润的春山、绿茵茵的小草;可以是温晴的济南的冬天,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暖和安适地睡着,让人看着便觉得有了着落;可以是热烈而又粗guǎng的夏雨,可以是使人静mì、使人怀想的秋雨。
文人墨客对美景的选择取决于内心,欣赏美景而心生感慨,于是写下至美篇章,经久传唱。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贮蓄( ) ②着落( )(2)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③(粗guǎng)( ) ④(静mì)(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拟修辞的是()(2分)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花儿羞答答地垂下头来。
C.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小明竖起耳朵听。
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3.小语同学对敬辞与谦辞特别感兴趣,学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他模仿文中友人的口吻对陈太丘说了以下这段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初一年级汉字书写比赛请工整抄录以下诗篇。
(5分)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高中,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各句中用到的修辞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C.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D.这点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学校开设的社团选修课门类众多,不仅有文学社、小语种等学习研究类课程,也有篮球社、手工社等活动类课程。
C.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D.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出大量高水平的管理型人才。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
文中作者用诗一样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秋天的怀念》一文作者是史铁生。
该文题含义深刻,不仅点明了文章叙事的时节,而且意味着对母爱和生命沉淀之后的思考和感悟。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最后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思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试卷(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试卷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大部分)必做题(40分)一.积累与运用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4分)(1)《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诗句是:“,。
”(2)《土地的誓言》作者为。
(3)臧克家的代表诗集为。
2.给划线的词语朱注音,根据注音将词语写在下列横线上。
(2分) (1)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
(2)临行前,我把一部珍藏多年的“三希堂字帖()”送给他。
(3)(shēn 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
(4)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 (fēng máng bì lù)。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2分)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课后做练习题就会遇到困难。
4.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是个人的损失②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③因此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④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⑤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A.⑤②①③④B.④①②⑤③C.①②③⑤④D.④②①⑤③5.综合性学习(4分)为了让广大学生铭记历史,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将举行一次盛大的文艺会演。
(1)组委会向全体学生征集文艺会演主题语,要求语言简洁。
(一句话或一个短语)(1分)(2)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受到教育,学校想开辟更多的活动形式来进行纪念。
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设计哪些活动形式?请仿照下列形式再拟几个,要求字数相同,结构相同。
(3分)活动形式一:举行文艺会演。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活动形式四:。
二.名著阅读《骆驼祥子》(3分)下面是选自《骆驼祥子》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
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 A 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
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 A 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1)上面文字中“A”处原是“她”的名字,请写出这个人的名字。
A是(1分)(2)联系《骆驼祥子》的相关情节,谈谈这个人的死对祥子产生的影响。
(2分)三.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1-2题。
(4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的画面。
(2分)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B. “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整个洛阳城无处不萦绕着悠扬的笛声。
这自然是诗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散”字用得极妙,说“笛声“散入春风”,意即笛声随着春风均匀散布于洛城的各个角落。
C. “折柳”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指的是一种风俗习惯。
D. 短短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示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李白写的是“闻笛”,但不仅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也是这首诗让人感动的地方。
(二)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
(11分)1.文学常识填空。
(3分)《孙权劝学》选自,这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它是由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的。
2.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
(2分)(1)治经为博士邪()(2)卿今者才略()(3)蒙辞以军中多务()(4)即更刮目相待()3.翻译下列句子。
(2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C.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5.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分)(三)散文阅读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题。
(8分)草帽是父亲的徽饰①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
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
②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
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的穗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
③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
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侵蚀。
雨来时,雨水敲响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得有几分苍老起来;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檐敲出了龙钟之态……④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
一天,父亲对我说:“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
”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织草帽。
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秸秆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工夫,一顶草帽就编出来了。
初始时,父亲编出的草帽还略显粗糙,编上几顶后,那草帽就非常结实漂亮了,嗬,简直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A】⑤父亲编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大多数送给了乡亲们。
要是乡邻们夸父亲“心好手巧”,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
那时乡村是大集体,有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
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
【B】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云儿就如同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远去十万八千里。
⑥雨过地皮湿,太阳又开始亮晃晃地炙烤着大地。
乡人们这时要做的是如何保住这点儿雨水,让它成为墒土。
乡亲们纷纷走进地头,人们知道,夏日下雨的时间太短,太阳又火爆地出来,上烤下蒸,人会感到更加炎热。
但父亲等乡人们顾不了这些,在荒野之地,或泥水沟中,扯来青草覆盖于地表。
可久旱之后,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青草呢?⑦此时,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顶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庄稼的根部。
为减缓地里的水分蒸发,父亲甚或把头顶上的最后一顶草帽也摘了,光着头任凭烈日烤晒着……【C】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⑧由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喜欢与珍惜草帽,只因为草帽是一种荣誉,而唯有父亲才最有资格佩带村庄这无上荣耀的徽饰。
【D】⑨父亲50多岁时,在一次抗击旱魔中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家人,亲近的乡邻,还有牵挂着的麦浪。
父亲编织的草帽清香了大地宽厚的胸脯,把麦子的思想气息随着南来北往的风雨四处传送。
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1.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还原到文中( )(1分)乡人们欢呼着!A. 【A】处B. 【B】处C. 【C】处D. 【D】处2.赏析第③段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草帽是父亲的徽饰”的好处。
(3分)4.文章结尾写道:“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这里的“认识与感悟”包含了哪些内容?(2分)选做题(10分)1.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1分)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D.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1分)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人类自已的家园一一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A.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妻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鲜为人知....,其典雅睿智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观众青睐。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分)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他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B.②①⑥⑤③④C.⑥②⑤①③④D.②⑥①⑤④③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⑥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现象A.③⑥①⑤④②B.③⑤④②⑥①C.⑥④①②③⑤ D.⑥②①④③⑤6.结合小说《骆驼祥子》,完成练习。
(5分)(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困女孩____________,等等。
(2分)(2)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A.③④②①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七年级语文试卷(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试卷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大部分)必做题(40分)一.积累与运用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