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_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24分)A.挚.痛(zhì) 懊.悔(ào) 澎湃.(bài) 田垄.(lǒng)B.祈.祷(qí) 镐.头(gǎo) 嗥.鸣(háo) 斑斓.(nán)C.哺.育(bǔ) 亘.古(gèng) 污秽.(huì) 默契.(qì)D.土壤.(rǎng) 屏.障(píng) 怪诞.(dàn) 谰.语(lá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2)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课了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3)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着血液一样。

(4)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A.气概懊恼喷涌吵闹 B.气概懊恼喷发喧闹C.气魄懊悔喷涌喧闹D.气魄懊悔喷发吵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B. 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

C.逆潮流而动者,只能碰得头破血流,自古以来,亦复如是....。

D.除了扑朔迷离....的案件疑云,《大侦探福尔摩斯》还加进了大量极具娱乐及刺激性的动作场面,让人仿佛看见了几许“007邦德”的影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我们不能把课常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花苞.(bāo) 娇媚.(mèi) 诱惑.(huò) 彩棱.镜(lèng)B.睫.毛(jié) 掩饰.(shì) 高邈.(miǎo) 绿茵.茵(yīn)C.莅.临(lì) 吝.啬(lìn) 干涩.(sè) 淅.淅沥沥(xī)D.粗犷.(guǎng) 静谧.(mì) 晒.干(shài) 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纯粹殉职翻来复去咄咄逼人B.慷慨飘渺人迹罕至人声鼎沸C.蜷伏帐蓬众目睽睽煞有介事D.炫耀晕眩废寝忘食害人听闻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达到“问责必严”这一要求和目标,必须揪住问题不放、针对问题“不求..甚解..”。

B.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C.我们应该对“欠薪”问题来个刨根问底....,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

D.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能否刻苦学习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社会发展。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B.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C.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D.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叛逆.(nì)尴尬.(ɡà)时辰.(chén)绽.开(zhàn)B.截.然(jié)冷漠.(mò)和蔼.(ǎi)繁衍.(yán)C.荣耀.(yào)喷.水(pēn)笃.志(dǔ)确凿.(záo)D.舒畅.(chàng)收敛.(liǎn)卜问.(bǔ)焚.香(fén)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云宵感慨人声鼎沸花团锦簇B.严厉驾驶截然不同全神贯注C.脊梁跨进浑为一谈诲人不倦D.缠络暮名不求甚解废寝忘食3、下列句中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人对骑车带人之类的事情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

B.今年以来,中国股市气冲斗牛....,广场舞大妈纷纷转移战场,杀入股市。

C.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D.李老师作画,看似心不在焉....,可不一会儿,一只奔腾的骏马就跃然纸上。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5、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一页,两页。

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D.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生命也不可重复,你只有一个人生。

2023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D. 结友而别学而不思则罔
8.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详写孙权劝学和鲁肃赞学,略写吕蒙学习的情况,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B.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和对吕蒙的关心,又不失君主的身份。
C. 鲁和吕蒙对话,相互打趣,具有调侃意味,与孙权的认真相劝情调不同。
D. “结友而别”是“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正面表现吕蒙才略的长进。
(四)根据原文默写(共9分,每空 1 分)
15.根据原文默写。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①
[宋]辛弃疾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声过竹边村。
【注释】①这首词是词人被重新起用,出任绍兴知府,经过浙江常山时写的一首词。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词 前两句写农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早稻丰收的喜悦之情,展现出一幅自然和谐的江南农村画卷。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尔基说过,形象思维的方法和特点就在于它是“凭借形象的思维”,“用形象来思考”。文字形象思维的功能在于把转瞬即逝的事物转化为(经久不衰/经久不息)的意境。我们朗诵者要凭着想象力把语言在脑子里构成图景,如《黄河颂》是颂诗,朗诵时要通过(热烈激动/慷慨激昂)的旋律、(磅礴/滂沱)的气势,展示出黄河的惊涛澎湃和中华民族的英勇无畏;《老山界》作为回忆长征的散文名篇,要体会清淅的叙述中生动细腻的描写,尤其是对于山势险竣的刻画,和战士们酣然入梦的场景描摹,要读出(张扬/昂扬)的革命情怀和乐观主义精神;《谁是最可爱的人》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要读出记叙中饱含的感情,使人产生共鸣;《土地的誓言》是抒情散文,要读出作者对故土炽热,对哺育自己的土地的深情;《木兰诗》是一首爽朗质朴北朝民歌,节奏感强,既要读出木兰的英雄气慨,又要读出其女儿情态。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瞵视(lín) 蜷伏(juán) 筵席(yán) 羞怯(qiè)B.温驯(xùn) 嗔怪(chēn) 污涩(sè) 褴褛(lǔ)C.干瘪(biě) 蹒跚(shān) 禁锢(gù) 萦绕(yíng)D.狡黠(xiá) 魁梧(wú) 摇曳(yè) 少时(shào)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寨陡俏案椟颠沛流离B.简陋循环撵走悔人不倦C.迷茫监督竹蔑如释重负D.排解恳切累赘任重道远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达到“问责必严”这一要求和目标,必须揪住问题不放、针对问题“不求..甚解..”。

B.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C.我们应该对“欠薪”问题来个刨根问底....,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

D.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5、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④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安岳县李家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岳县李家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岳县李家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安岳县李家镇初级中学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说明:1、本次测试满分为150分,时间150分钟。

2、请你将你所做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试卷上不作答。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共31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问题(6分)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jì)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ì)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瑕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霄灯火是他的伴(lǚ),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4分)è()而不舍救jì()lì()尽心血伴lǚ()B.地壳()宝藏()仰之弥高()炯炯目光()(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错别字。

(2分)改为改为2、修改病句。

(4分)(1)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且也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

改:(1)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采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

改: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暖花开,听说明天要去要春游了,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

B.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

C.雾霾肆虐,扑朔迷离的足球场让我们不得不终止了足球赛。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4.04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秩序(zhì)选聘(pìn)鞠躬尽瘁(cuì)B.独裁(cái)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C.殷红(yān)气魄(pò)深恶痛绝(wù)D.污秽(suì)呜咽(yè)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锋芒必露迥乎不同妇儒皆知沥尽心血B.气势磅礴坚韧不拔马革裹尸苛捐杂税C.重峦叠嶂不可捉摸至死不懈群蚁排衙D.浩浩荡荡斑斓豁亮力挽狂澜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裁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

B.只要科学的训练与自身潜力的不断发掘,才能更好地诠释体育精神。

C.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总分(100)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紧张,请你轻松地走进考场,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哽咽.(yè) 蝉蜕.(tuì) 可汗.(hán) 九曲.连环(qŭ)B、炽.痛(chì)默契.(qì)祈.祷(qĭ)脑髓.suǐC、救济.(jì)憎.恶(zēng)嫉.妒jí环谒.yèD、确凿.(záo)气氛.(fèn)泥泞.(nìng)讪.笑sh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一项是()(2分)A、桑甚轻捷污秽人声顶沸B、狂谰彷徨臃肿来势汹汹C、崎岖默契懊悔荒草萋萋D、亘古绵延澜语气势磅礴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随着晚会帏幕的拉开,那美轮美奂....的歌舞,品味精良的相声小品,使晚会高潮迭起。

B、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敬意。

C、这个企划案,是通过大家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费尽心思....制作出来的。

D、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5、下列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是普法战争。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乐府民歌。

C、林海音,现代女作家,祖籍台湾,散文集主要有《窗》、《两地》。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短篇小说《城南旧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下列字形及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小楷(kǎi)元勋(xūn)斓语(lán)气冲斗牛(dòu)B.涉猎(shè)赫然(he)挚痛(zhì)鲜为人知(xiǎn)C.澎湃(péng)暄闹(xuān)哺育(pǔ)九曲边环(qū)D.祈祷(qí)疙瘩(gē da)污秽(suì)锲而不舍(qì)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B.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C.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D.交警部门对“酒驾”“醉驾”“毒驾”等行为实行零容忍,这让群众拍手称快....。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易可的语言天赋早在三岁时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B. 自从学校开展文明自律活动以来,全校二万名师生积极行动,消除了许多不文明现象。

C.教室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个镇上的人。

D. 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①一阵晨风拂过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5.下列句子最能表达史铁生此时内心情感的一项是()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A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B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C难道我不知道吗?她的病竟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D我竟完全不知道,原来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别房太尉墓⑴他乡复行役⑵,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⑶,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⑷。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⑴房太尉:房琯。

⑵复行役:指一再奔走。

⑶近泪句:意谓泪流处土为之不干。

(4)谢傅:指谢安。

镇定自若、儒雅风流来比喻房琯。

徐君:春秋时吴季札聘晋,路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去。

意即早已心许。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孤坟”表现房太尉晚年的坎坷的身后的凄凉。

B“低空有断云”描写诗人驻足悼别房太尉墓时的自然环境,烘托诗人寂寥哀伤的内心。

C尾联诗人将满腹的哀痛寄寓于林花芬落,莺声啼叫的乐景中,表达了对亡友的思念。

D本诗不只是诗人悼念亡友,还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叹息。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房太尉比作谢傅、徐君,把季札比作自己,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在一起。

B“近泪无干土”一句夸大了诗人内心的悲痛。

C诗歌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语言风格沉郁顿挫。

D尾联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2分)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

钺数.困,匍匐道中。

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③于死。

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钺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

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

钺往涕泣奉迎⑧。

母内自惭,从之。

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

奉母终身怡然。

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注:①钺:人名。

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

③濒:接近。

④依依:依恋的样子。

⑤窃:偷偷地。

⑥致:送达。

⑦饥:饥荒,年成不好。

⑧奉迎:迎接。

奉,敬辞。

⑨卓:高。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母即/喋喋罪过钺 B身微贱/而其行卓 C时/私其弟 D奉母/终身怡然9.解释加点字的意思(3分)数()市()比()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①钺依依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②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

11.归钺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分)(三)古诗文积累(8分)12.请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2)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3)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4),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5)《木兰诗》中描写战地环境艰苦的句子是,。

体现战争惨烈与旷日持久的句子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16分)那个春天,很暧1.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

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

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

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

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2. 那个冬天,很冷……3.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怯怯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

”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

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

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

”女儿失望地低下了头。

4.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

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愤愤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

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5.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

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

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

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愣了一会儿,孩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6.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

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

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

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7.那个春天,很暖……(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13.“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请依据选文,在表格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4分)五岁时七岁时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九岁时十一时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14.根据选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4分)①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②第④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什么写法?有何作用?15.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4分)16.“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选文,写出两点启示。

(4分)(二)(14分)诺言柳依依就要离开这所只有二十八个孩子的山村小学了。

离开繁华的都市来到这里三年,她已经爱上了这里,淳朴浑厚的大山、热情的乡亲、可爱的孩子,可现在,她要离开了。

一大早就收拾好行李,打开门,柳依依呆了!一群孩子默默地守在门外,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

铁蛋、石头、王会、李英……二十八个,都到了。

孩子们是来为柳依依送行的,他们手里,拎着各种各样的礼物:腊肉、板栗、核桃,有一个孩子,手里甚至拎着一只塑料袋,里面装着两个发黄的馒头。

柳依依的眼眶湿润了:“孩子们……”孩子们眼巴巴望着她,都不说话。

实然,铁蛋说:“柳老师!您回去结了婚,真的还回来教我们吗?”“柳老师!您真的还回来吗?”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期盼。

柳依依知道孩子们很喜欢她这个城里来的老师,昨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当她告诉孩子们她要回去结婚的时候,好几个孩子就伤心地哭了。

最后,铁蛋说:“哭啥?你们想柳老师一辈子不结婚吗?”说着,铁蛋又望着她,说:“柳老师!您回去结婚后还会回来的,是吧?”铁蛋说了,教室里没有了哭声,所有的孩子都睁大眼睛望着她。

柳依依笑.了,说:“老师当然还会回来的!”孩子们都笑.了。

柳依依没有想到孩子们今天还会提那个问题,这个问题让她心里感到很疼。

她努力没有让泪水流下来,笑着说:“柳老师保证!下学期开学就回来!”“拉勾!”铁蛋说。

“拉勾!”柳依依笑着说。

柳依依微笑着挨个和孩子们拉勾,然后,孩子们簇拥着柳依依往山下走去。

这个暑假显得特别漫长,孩子们每天在心里盘算着开学的日子。

在孩子们焦渴的期盼中,终于要开学了,这天,铁蛋邀约了石头和另外几个伙伴儿,到村口去等老师。

太阳从东头滑到西头,大树都快要融在这暮色里,树梢的归巢的鸟儿也无精打采懒得叫出声。

孩子们脖子伸得老长,可是柳老师的身影还是没有出现。

石头说:“说不定柳老师不会回来了。

”铁蛋用手在石头脑袋上拍了一下,说:“柳老师说会回来就肯定会回来!”另一孩子说:“就是!还有三天才开学嘛,到时候柳老师一定会来的!”第二天,铁蛋他们又去村口等,一直等到傍晚,还是没风柳老师的身影。

他们有些失望了,正打算往回走,眼尖的铁蛋突然叫了起来:“柳老师!柳老师回来了!”都看见了,山间小土路上,出现了那孩子们熟悉的、日思夜想的漂亮的身影!“柳老师!柳老师!”铁蛋他们欢呼着迎了上去。

学习、做游戏、听柳老师讲故事……孩子们又开始了快乐的生活。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柳老师不是他们原来那个柳老师,而是原来那柳老师相差一岁的妹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