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
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2次语文月考试卷

语文月考检测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题号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10.0 分)1.依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衣沾不足惜,(2)山随平野尽,( 3),一览众山小。
( 5)《使至塞上》描述一幅塞外夕照图的名句是,( 6),铁马冰河如梦来。
( 7)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 8)雾凇沆砀,,上下一白。
二、其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2.综合性学习。
奇妙的汉语魅力无穷。
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春风又绿江南岸”,涌此刻我们眼前的是满目葱翠。
可还有许多无色的“绿”,如“绿色通道”常常指为实现方便、决捷、高效做事的目标而成立的设备;“绿色关心”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
明显,这里的“绿色”不带有色彩而有了新意。
跟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愈来愈丰富。
请你睁开联想和想象,达成下边题目。
(1)“绿色食品”与“绿色装饰”中的“绿色”意思是(2)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好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
依照下边的示例另举一例。
示例:阳光工程阳光:指公正、公然、透明。
(3)模仿下边句子,再写一句,表达你对汉语美的感觉。
不停发展的汉语,如一幅线条迷人的画卷,如一首旋律美好的乐曲,,,令人沉迷、向往。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8.0 分)3.以下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寒 噤( j ìn ) 臆 度( du ó)胸 襟( j ī ng ) 张 皇失措( hu áng )B. 仄歪(z )匀 称( )连 亘(g èn )锐不行 当()èch ènd ā ngC.琉璃()杀 戮()踉跄(p áng )惟妙惟 肖()l íl ùxia òD. 难堪( g ān)充 沛( p èi ) 愧 怍( zh à) 无边无 垠( y ín )4. 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精力旺胜 造形 长虹饮涧 别出心裁B. 因地制意 震惊 气吞山河 消烟洋溢C. 无影无踪 颓唐酣畅淋漓心驰向往D. 奇妙绝伦帷幕 明胜遗迹 交口称赞5.在下文横线上填上适合的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踉跄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
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检测试卷解析版

语文月考检测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名句默写。
①,草色入帘青。
②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闲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
③抽刀断水水更流,。
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句,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⑤李商隐《无题》诗中“,”两句,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最为精彩感人。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孔乙己》选自《呐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B. 《范进中举》选自明代作家吴敬梓写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C. 《口技》的作者是清代的林嗣环.这篇文章节选自清朝人涨潮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核舟记》也选自这篇小说集.D.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变色龙”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位寡居的老太太实在太孤独了,她会和在超市遇到的陌生人唠唠叨叨地说上老半天她的宠物.B. 他的力气大,一向使他自尊自傲可是在过去的那些日子里,无缘无故的他受尽了委屈与困苦.C. 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D. 你干嘛大惊小怪的呀?吓我一跳.4.【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乙】陈康肃公善射,亦以此自矜(自夸)。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陕西省西安市2020年七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7. 给加点字注意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商酌______ 累赘______ 拖沓______ 妥帖______撵______ 修葺______ 竹篾______ 契约______ 揽______诲人不倦______ pì______如 别 niu______ 陡 qiào______ 折 sǔn______ 悲天 mǐn______ 烦 zào______ 取 dì______ zhì______笨 霹 lì______ 大 tíng______广众。
5.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1)这种列车利用磁场让车身悬浮在铁轨或者导轨上方。 (2)研制高速磁县浮列车的想法早在 20 世纪初就已经浮出水面。 (3)现在,磁县浮列车已经在一些国家投入运营,最著名的当属德国和日本的示 范项目。 (4)从理论上说,由于车轮不与铁轨接触,减少摩擦,所以它的速度要高于传统 的列车。 (5)我国第一辆磁县浮列车(买自德国)2003 年 1 月开始在上海运行。2015 年 10 月,我国首条国产磁悬浮线路长沙磁浮线成功试车,正式通车运营。
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7.0 分)
8. 奇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
第 2 页,共 11 页
“算啦!回家帮我吧!”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 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一次主题班会,使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B. 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第 1 页,共 11 页
C. 在精准扶贫问题上,党支部积极采纳和听取了广大党员的意见 D. 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乃是评判一个优秀员工的首要条件
2020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月考检测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语句。
⑴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⑵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⑶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⑷《过故人庄》中“还来就菊花”中的“就菊花”指的是_________,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的依恋之情。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或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 红妆素裹契而不舍臊(sào)子张惶失措(huáng)B. 寒噤(jìn)星宿(sù)郝(hè)然按捺(nài)不住C. 聒(guā)噪赊(shē)账弥(mí)高气冲斗(dòu)牛D. 拘谨(jǐn)较(jiào)量吆喝(yāo)迥(jiǒng)然不同3.根据语境依次选择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他要给我们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2)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了他的“言”和“行”。
(3)在英国举行的那次相当的军人午餐会上,大家谁也不认识谁。
(4)他们搜查得干净利落,转眼之间就把美国伞兵从碗橱里了出来。
A. 衰弱证明拘谨拉B. 衰微实证拘谨拖C. 衰微证明拘束拖D. 衰弱实证拘束拉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 武汉大学在今年樱花盛开期间采取措施控制游客数量。
C. 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D.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A. 近段时间,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遭到无端调侃和曲解,这是个别人罔顾史实、臆想战争的结果,是对历史的歪曲。
2020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14)

2020年七年级下册语⽂第三次⽉考试卷(14)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第三次⽉考检测(全卷四个⼤题,共 27 个⼩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 150 分钟)⼀、语⽂知识积累(1-6 题,每题 2 分,第 7 题 8 分,共 20 分)1.下列加点字注⾳⽆误..的⼀项是( )A.矜.持(jīn) 孱.头(chán) ⽏.宁(wú) 咄.咄逼⼈(duō)B.销蚀.(shí) 拍摄.(shè) ⽊杮.(shì) 花团锦簇.(cù)C.臆.断(yì) 伫.⽴(zhù) 概率.(lǜ) 骇.⼈听闻(gāi)D.剽.悍(piāo) 绽.开(zhàn) 服侍.(shì) 深恶.痛绝(wù)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误..的⼀项是( )(2分)A.愧怍点缀遗孀迫不急待B.遗憾撵⾛赢弱⽬不窥园C.猥琐契约步履沥尽⼼⾎D.累赘撬开沉淀锋芒必露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正确..的⼀项是()(4分)A.她在家拖地的时候不⼩⼼扭了脚,真是祸不单⾏....。
B. 王⽼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的兴趣越来越⾼。
C. 李平是⼀位优秀的教练,他经常向学员请教,真可谓不耻下问....。
D. 考试前⼣,妈妈还念念有词....地叮嘱我⼀定要沉着冷静。
4. 下列句⼦没有语病....的⼀项是()(4分)A. ⾛进美丽的⼤观楼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欣赏。
B. 材料⼚经过技术⾰新,成本下降了⼀倍,⽽产值却增长了10%。
C. 中国体育健⼉正在积极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拼搏,争创佳绩。
D. 这是⼀批有志之⼠,他们有不畏劳苦的精神,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峰。
5.给下列句⼦排序最恰当的⼀项是()①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形成⼀个⾦碧辉煌的世界②你就可以看见⽆数点点的红⽕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③蒙古包、牧群和牧⼥们,都镀上了⼀⾊的玫瑰红④特别诱⼈的是牧场的黄昏,周围的雪峰被落⽇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⑤当落⽇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A. ①④②⑤③B. ④③①⑤②C. ④①③⑤②D. ①③②④⑤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项是()A.《朝花⼣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本回忆性散⽂(体裁)集,共10 篇。
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解析版

⑤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 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佐恩的园子 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 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 里,要多少有多少。
不眨眼的头号恐怖分子.
D. 繁花似锦的夏季经常会风云突变,天空乌云密布,让人心生恐惧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杨建一校长勇斗歹徒以身殉职,被网友誉为“最美校长”. B. 为了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公布了《校车安全条例草
案征求意见稿》.
C.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D.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 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 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第 5 页,共 18 页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释下列的词语。
旦:
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
第 2 页,共 18 页
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③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精品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部编版)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28分)1.下列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深恶痛疾鲜(xiǎn)为人知迥(jiǒng)乎不同通宵达旦B、妇儒皆知气冲斗(dǒu)牛警报迭(dié)起马革裹尸C、不以为然目不窥(kuī)园慷慨(kǎi)淋漓鞠恭尽瘁D、铤而走险锲(qì)而不舍兀兀(wù)穷年家喻户晓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校庆回来了很多老前辈,接待组要(看风使舵),照顾好他们.B.在任何事情面前,我们都要不甘于人后,要有(一马当先)的精神.C.这次辩论会上,他与队友(随机应变),抓准对手的疏漏,击败了对手.D.在这次科学盛会上,科学家都能滔滔不绝,(油嘴滑舌)地表明自己的见解.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此书是北宋时期司马光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老王》作者杨绛,作家,翻译家,有译作《堂吉诃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为了健康,饭后忌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C、由于竞争压力大,最近工厂效益很不好,导致他这个月的工资减少了两倍。
D、各种流行病的传染,使我们认识并改正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5、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又对父母有赡养之责任;个人对社会有奉献的责任,同时社会也有对个人的责任。
A.我们要做有责任的人B.人与人之间都要有责任C.责任是无处不在的D.责任常常是双向的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
②遏止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七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语文月考检测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题号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默写填空(1)去郭轩楹敞,______ 。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 。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 。
(4)善哉,善哉,______ ,______ 。
吾于何逃声哉?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亲临其境秕谷(bǐ)天穹(qióng)黄晕(yùn)B. 跌荡起伏菜畦(qí)女娲(wō)酝酿(niàng)C. 人声鼎沸龟裂(jūn)倜傥(tǎng)促膝(xī)D. 斩钉截铁伫立(zhù)媲美(pì)抖擞(sǒu)3.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内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他的课讲得极好。
祖国的历史,使他。
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陈词,常常使我们得落泪。
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后来,我考入了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A. 自豪慷慨激动哽咽B. 自傲慷慨感动落泪C. 自傲激昂感动呜咽D. 自豪高昂激动哽咽4.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南京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B. 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C. 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南京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D. 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运用规范的一项( )A.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长可丈余的蜈蚣,而最妙的便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一架风筝B. 到了那年寒假,我竟有机会接触到了一批解放区的文学作品:《地雷阵》、《吕梁英雄传》、《白毛女》…当时我正在读初三C. “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D. 哦,新稻登场了、棉花挂桃了、莲子应市了、葡萄变紫了…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答案】(1).将军百战死(2).壮士十年归(3).朔气传金柝,(4).寒光照铁衣(5).万里赴戎机(6).关山度若飞(7).示例:大漠孤烟直(8).长河落日圆(9).影入平羌江水流(10).遥怜故园菊
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故选A。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 )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 )我走到哪里,( )我睡得很沉,( )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 )会忽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 不管 还是 或者 就
B 不管 即使 或者 都
C. 不论 或者 还是 都
(2)《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的《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古以来写黄河的诗歌不胜枚举,请你默写两句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写作意图的理解。选文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从写作手法来看,是作者将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从引用内容来看,交代了邓稼先生活工作的环境的恶劣,突出他克服困难、不辞辛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语言表达上来看,又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4题详解】
(2)句中的“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0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据此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启示即可。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邓稼先》节选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在那里时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明则闻!
6.选出词语不完全同类的的一项( )
A. 掌握 抹杀 参观 观察B. 灿烂 碧绿 可爱 贫苦
C. 神色 世界 思想 明天D. 我们 那边 这些 非常
【答案】D
【解析】
【详解】A.都为动词。
B.都为形容词。
C.都为名词。
D.“非常”是副词,其它都为代词。
故选D。
7.诗文默写。
(1)《木兰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翰《凉州词》中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异曲同工之妙。
D. 无论 即使 还是 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注意关键字仔细阅读句子,读出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性关系,解答此题要弄清关联词的固定搭配,及常用用法,结合句段内容去选择,解答后要通读确认。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句子,读出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性关系,注意把答案放入空内,很容易得出答案。本句是多重复句,第一层在“我______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前划分,是条件关系,用“不管……都……”连接;“我走到哪里”和“我睡得很沉……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是假设关系,用“即使”连接;“我睡得很沉”和“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是并列关系,用“或者”连接。故选B。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仍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字的大意。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C. 挚友 卓越 心不在焉 沥尽心血
D. 硕果 草率 不以为然 慷概淋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目不窥园;
B.妇孺皆知;
D.慷慨淋漓;
故选C。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朔、柝、戎机、度、孤烟、遥”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习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答案】8. (1).《资治通鉴》(2).北宋(3).司马.(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2)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10.示例:吕蒙的变化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只要肯学习,什么时候也不算晚,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要善于听取别人好的意见,刻苦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从文本内容看,首先交代了邓稼先生活的环境恶劣,衬托出邓稼先等先烈不怕困难,献身祖国崇高精神;从叙写的在一次核武器试验时出现问题,人们的劝他离开,他却说“我不能走”表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无私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和高度的使命感的优秀品质。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12.不好。因为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既能体现邓稼先勤勉奉献的高尚精神,又引用了邓稼先的原话,很感人。
13.工作环境极其恶劣,表现邓稼先的奉献精神。
14.邓稼先先生是一个具有不怕艰难,无私奉献、坚忍不拔、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意志的人。
【解析】
【11题详解】
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来解释,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1)马革裹尸:原义是用马皮包住尸体,常用来比喻战死疆场。(2)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解析】
【8题详解】
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孙权劝学》选自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其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据此填写作答。
(1)马革裹尸:
(2)家喻户晓:
12. 选文以“我不能走”为标题,如改成“他忠于职守”好不好,为什么?
13. 杨振宁先生在写邓稼先时引用唐代散文《吊古战场文》中的一段,其作用如何?
14.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邓稼先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1.(l)用马皮包住尸体,比喻战死疆场。(2)所有的人都知道。
2020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
一、积累及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括号 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嗥(háo)鸣彷(páng)徨 仰慕(mù)鲜(xīān)为人知
B.赫(hè)然衰(shuāi)微迭(dié)起 气冲斗(dòu)牛
C.高标(biāo)校(xiào)对 调羹(gāng) 深恶(wù)痛绝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岂(难道)、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专掌研究经常的学官)”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8. 《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是_____(朝代)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文中“治经”中的“经”指《易》《书》《____》《____》《春秋》等书。
9. 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0. 结合实际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2题详解】
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选文用“我不能走”为标题,首先这话是邓稼先在危险的情况下所说的话,充分体现了他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了文本的中心内容。若改成“他忠于职守”,则不能突出表现邓稼先无私勇敢、不怕牺牲和高度的使命感。所以,换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