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本卷120分 90分钟)一、积累。

(44分)1.我市经济开发区正飞速的发展,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请写出一句祝福的话。

(3分)2.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祈qǐ祷斑斓气冲斗dòu牛锋芒毕露B.污秽huì脑髓suí一拍既合来势汹汹C.嫉jì妒澎湃pài鞠躬尽瘁人迹罕至D.骊lí歌屏障炽chì痛杂乱无章3.下列每项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线标出并改正在方格内。

(4分)A.人声鼎沸万丈狂澜芳草萋萋九屈连环B.回环曲折亦复如事绝壁断崖家喻户晓C.妇孺皆知鞠躬尽瘁潜心惯注一反既往(6) _ 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7)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8)爱国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古诗词中也不乏表现这一主题的名句,请写出前后相连的两句:___ ___ _,___ ________ __。

(9)某班正在组织《童年》的阅读交流活动,请完成下列交流内容:(5分)①《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 (作家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1分)②请简要介绍《童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50字左右。

(4分)(10)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5分)【古之黄河】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1分)【近之黄河】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2分)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本卷120分 90分钟)一、积累。

(44分)1.我市经济开发区正飞速的发展,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请写出一句祝福的话。

(3分)(5) 故园东望路漫漫,_ ____。

(岑参《逢入京使》)(6) _ 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7)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8)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古诗词中也不乏表现这一主题的名句,请写出前后相连的两句:___ ___ _,___ ________ __。

(9)某班正在组织《童年》的阅读交流活动,请完成下列交流内容:(5分)①《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作家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1分)②请简要介绍《童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50字左右。

(4分)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今之黄河】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

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

(2分)6.文言实词积累。

(解释加点的字)(12分)①当户织()②市鞍马()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④对镜帖花黄()⑤万里赴戎机()⑥关山度若飞()⑦朔气传金柝()⑧出郭相扶将()⑨双兔傍地走()⑩雄兔脚扑朔()11东市买骏马()12旦辞爷娘云()二、阅读理解。

(一)古文阅读(13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度第2学期3月月考质量检测A卷七年级语文试题教材版本:部编人教版下册命题范围:第1、2单元,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及《骆驼祥子》一、基础积累(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斑斓..(.bān lán) 亘.古(gèng) 元勋酣然入梦B.咀嚼..(zhǔfù) 狂澜深恶痛绝..(jǔjué) 嘱咐C.殷.红(yān) 屏障..(píng zhàng) 烦燥锲而不舍D.澎湃..(líbá) 选聘妇濡皆知..(péng pài) 犁耙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在好心人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个鲜为人知....的公园,晨练的、散步的、野营的,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B.这次演出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小李对台词太生疏了,他负有当之无愧....的责任。

C.经过一个暑假的练习,刘老师的板书更加工整清晰,犹如群蚁排衙....。

D.他毕业后回到贫穷的家乡,一年到头兀兀穷年....,给家乡父老传授科学耕种的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3-4题。

明媚春日里的一个清晨,一袭清风从城市南端太白湖吹来,沿着宽阔的大路径自向北,仿佛整个济宁城都能嗅到它温存的暖意。

湛蓝的天空下,太白湖绿得那么耀眼,那么醉人。

辽阔的水面一望无垠,碧波荡漾处,是顽皮的游船拨弄了温婉的水姑娘一下,水面荡起的层层涟漪,似明眸善睐的水姑娘飘散的缕缕秀发。

远处水天一色,_①_,犹如满池碧荷上站出的几簇莲朵。

这里曲径通幽,水草丰美,_②_,树木葱茏。

太白湖的春天,可谓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②荷香四溢B.①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②四溢荷香C.①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②四溢荷香D.①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②荷香四溢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春天的太白湖,可以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 成语填空(3分) 人声( )沸 人迹( )至 错( )复杂 2 阅读下列语段,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空格中(3分)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撑 支 顶)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 放 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拉 扯 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3 修改病句(4分) (1)南湖的春天实在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2) 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关键在于你自己努力学习。 4 古诗默写(9分) (1) ,云从窗里出。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 (3) 朔气传金柝,————————;将军百战死,————————。

(4)《峨眉山月歌》中描绘作者出蜀途中所见月景的句子是: , 。 (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写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句子是: , 。 5 在下列语段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拟声词 (3分) 漫步山野,没有————的风声,满耳是————的流水声和——--的鸟鸣声,真是惬意极了。我想,如果能彻底抛却尘世的喧嚣,把自己和这山野的草草木木融在一起,该多么幸福啊! 6 请根据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7 七年级一班要召开一次主题为“我心目中的丑小鸭”的班会,要求同学们努力分析和挖掘丑小鸭的可贵品质,如果你是七(1)班的一员,请以“我敬佩丑小鸭,因为她———————————————————————,还因为她———————————————————————————————————---”为句式评价丑小鸭。(2分) 二 现代文语段阅读 (一)(10分) 不必说碧绿的的菜畦,光滑的的石井栏,高大的的皂荚树,紫红的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8.文中划线句能否将“紫红的桑葚”与“碧绿的菜畦”对调,为什么?(2分) 9.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色,也回忆了童年时一些有趣的活动。请仿照示例概括活动的内容。(3分) 翻断砖;——————; ——————;————————。 10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语言简洁,却很有表现力,请选择角度进行赏析。(2分) 11.谁不曾有过童年,谁不曾有过让人忍俊不禁的童趣。请举出一则童年趣事与大家分享。(3分) (二) 高邻(小小说)(8分) 郑益民 (1)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2)当时,我们所在的江南小城没有高层和小高层。经过千番比较万番排除之后,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满心欢喜地搬进了运河边一幢六层楼房的第五层——白天能纵情鸟瞰千年运河,夜晚能枕着运河悠悠的风声和水声而眠,该多么惬意啊。 (3)远亲不如近邻。初来乍到,免不了要去拜访列位高邻。六楼住的是一对新婚不久的高校教师,男的文质彬彬,女的温文尔雅,家中窗明几净,地板一尘不染。能有这样的高邻,我们暗暗喜在心里。 (4)然而,我们的喜悦很快便被一个烂桔子击碎了。 (5)一个美丽的黄昏,微风习习,汩汩的运河水将红艳艳的夕阳揉碎在波纹间,幻化出一片梦一般绚丽的景观。我凭栏而立,正自心醉神迷,忽听“砰”的一声,一个球状的橙色物体重重地击打在晾衣架上,酸臭的味儿炸裂开来,逼得我直往后退。 (6)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悄悄探出脑袋,发现女主人姿态婀娜地倚在阳台上,翘着兰花指儿,正优雅地嗑着瓜子,瓜子壳儿天女散花般向下飘飞。我的心也紧跟着直往下坠。 (7)休完年假回家,打开阳台的窗子,我不觉愣住了:一条八成新的薄棉絮斜斜地挂在晾衣架上。这肯定是楼上高邻的!我二话不说,拎起棉絮径直敲开了实在不想敲开的门。好一会儿,门被打开了一道缝缝,缝缝里探出了男主人的脑袋:“哦,这棉絮是我们扔掉的。你直接扔掉好了,不用拿上来的。”我当时的感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一字:晕。 (8) 有了这样的高邻,入住才一年,我们便开始考虑换房了。 (9)周日清晨,妻子正准备晾衣服,突然惊叫起来。我跑过去一看,只见一个比初升的太阳更耀眼的红色的塑料袋,装了大半袋的桔子皮和香蕉皮,高挂在晾衣架上,正耀武扬威地在我们面前晃悠。盛怒之下,我抱定得罪高邻的决心,不顾妻子的劝阻,奋笔疾书: 招领启事 今日,本人在自家晾衣架上捡到垃圾一袋,请失主自觉领回。此致 敬礼! 501室 某年某月某日 (10)书写完毕,我立即将招领启事贴到一楼楼梯口,并找来榔头和钉子,将装满垃圾的袋子挂在招领启事旁边。 (11)傍晚,垃圾不见了,招领启事也被撕掉了。 (12) 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动过搬家的念头。 12 试分析第(5)段中“一个美丽的黄昏,微风习习,汩汩的运河水将红艳艳的夕阳揉碎在波纹间,幻化出一片梦一般绚丽的景观”在文中的作用。(2分) 13 第(6)段“我的心也紧跟着直往下坠”一句中的“坠”能否换成“落”,为什么?(2分) 14 在第(7)段中,作者写道:“我当时的感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一字:晕”请揣摩“我”此时的心理,写一段不少于30字的心理描写。(2分) 15 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高邻”的作用。(2分) 三 文言文阅读(16分)

七下语文月考试卷人教版

七下语文月考试卷人教版

七下语文月考试卷人教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喷香(pèn)竹蔑盘虬卧龙(qiú)颠沛流离B.伫立(zhù) 伶仃仙露琼浆(qióng) 芳草萋萋C.猥琐(wěi) 遗憾草率了事(lǜ) 察言观色D.迸溅(bìng) 渺小驿路梨花(yì) 垂垂暮老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大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达康书记总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冲锋在事故第一线。

B.语文课上我们常常忍俊不禁,想笑又不敢笑,原因是李老师讲课实在是太幽默了,但他的表情又很严肃。

C.他才刚入伍,就面临失恋及父亲病重的双重打击,真是祸不单行。

D.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正因为他们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

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

B.“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

C.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渐被推广和发现。

D.这种盆景最好放在案头上较合适。

4.下列组句成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整整花了十几年心血,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②陆机听了不禁嘲笑左思自不量力,说即使费力写成,也一定毫无价值。

③西晋文学家左思受张衡《两京赋》的启发,决定撰写《三都赋》。

④左思用行动证明:成功来自于认准目标,持之以恒。

⑤左思毫不气馁,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收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反复修改。

A.③①②⑤④B.④③⑤②①C.③②⑤①④D.②③⑤①④5.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反复)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比喻)C.啊,小桃树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拟人)D.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第一、二单元)

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第一、二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第一、二单元)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积累运用( 40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哽咽(yè) 蝉蜕(tuì) 可汗(hán) 九曲连环(q?)B 炽痛(chì)默契(qì)祈祷(q?)脑髓suǐC 救济(jì)憎恶(zēng)嫉妒jí 环谒yèD 确凿(záo)气氛(fèn)泥泞(nìng)讪笑shàn2、明确下列各项短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A 人声顶沸一泻千里荒草萋萋()B 无忧无虑浊流婉转气势汹汹()C 发扬滋长人迹罕致扑朔迷离()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 英子,不要怕,_____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⑵-- 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⑶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在亚洲的原野。

⑷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A.尽管只要涌现鉴赏 B.无论只要出现鉴赏C.无论如果出现欣赏 D.尽管如果涌现欣赏4.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

①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护生活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5.联系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是()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七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6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确凿(záo)菜畦(wā)讪笑(shàn)人迹罕至(hǎn)B、鉴赏(jiàn)哺育(pǔ)叮嘱(zhǔ)人声鼎沸(feì)C、骊歌(lí)讪笑(shàn)抽屉(tì)攒成(cuán)D、嫉妒(jì)栅栏(zhà)环谒(yè)秕谷(bǐ)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一项是()(2分)A、桑甚轻捷博学兴高采烈B、恐惧丑陋臃肿来势凶凶C、崎岖默契懊诲荒草萋萋D、瞬息绵延幽寂气势磅礴3、默写:(4分)(1)鸟向檐上飞,。

(2)深林人不知,。

(3)夜发清溪向三峡,。

(4)假如你的同学或好朋友正经历不幸,请你选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两句诗来安慰他:。

4、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写景精彩,结构鲜明,充满着童真童趣。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写于诗人被流放的日子。

5、仿照例句,将下边句子补充完整(2分)例句: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题(4分)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临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1)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30英里B.60英里C.80英里D.100英里(2)根据内容,请为该城市设计一条亲和、文明、简练的交通警示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

(时间 :50分钟 总分:95分+5分书写=100分) 亲爱的同学,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匆忙,别慌张,请你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积累与运(50分) 阅读理解(45分) 卷面分 5分 总分 (一)15分 (二)17分 (三)13分

一、积累与运用(50 分) 1、下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确凿(z á o ) 菜畦( w ā ) 讪笑(s h à n) 人迹罕至(h ǎ n) B、鉴赏(j I à n ) 炽痛( z h ì) 祈祷(d ǎ o ) 鲜为人知(x I ǎ n) C、骊歌 (l ì ) 踱步(d u ó) 金柝(t u ò ) 逼狭(j i á) D、嫉妒 (jí ) 栅栏(z h à) 环谒(y è ) 秕谷(b ǐ)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一项是( )(2 分) A、桑甚 轻捷 污秽 人声顶沸 B、狂谰 彷徨 臃肿 来势汹汹 C、崎岖 默契 懊悔 荒草萋萋 D、亘古 绵延 仰幕 气势磅礴 3、下列成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扑朔迷离 九屈连环 荒草萋萋 来势汹汹 人迹罕至 人声顶沸

4、下列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环谒:四处拜访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B、确凿:确实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能到达的地方 C、秕谷:长得饱满的谷子 骊歌:告别的歌 D、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消释:失去踪影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提高理解能力”是极为十分重要的。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健全制度。 C、那一次谈话以后,他那激动不安的心情总在我的脑海浮现。 D、我们的地理老师上课说话风趣幽默,常让人忍俊不禁。 6、下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2 分) A、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B、画眉在树木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C、难道这就算了吗? D、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 7、填空。(15分,每空1分) ⑴山际见来烟, ⑵ ,关山度若飞。 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⑷ ,明月来相照。 ⑸《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⑹ ,影入平羌江水流。 ⑺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雄雌?⑻请写出四句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 。 ⑼ ,寒光照铁衣。 ⑽当窗理云鬓, 。 8、文学常识填空 (7 分)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 (体裁),选自 ,作者 。 ②《最后一课》是 国作家 根据普法战争的历史背景创作的一篇小说。 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 , 国诗人。 9、词语填空 (8 分) 当之无 可歌可 为人知 德高望 鞠躬尽 妇 皆知 家 户晓 五彩斑 10、下面一份是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表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书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⑴表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班级: 姓名: __考号 装 订

线 (2分) ⑵看了这一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2分) 11、名著导读(4分) ①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经历过磨难。苏联作家 就是其中一位,他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分别是 、《在人间》、《我的大学》。 ②有这么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创造了奇迹。他就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其代表作 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二、阅读理解 (一)伤 仲 永(15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6分) (1)世隶耕 隶: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3)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4)贤于材人远矣 材: (5)未尝识书具 尝: (6)邑人奇之 奇: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3.方仲永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4.本文作者想向我们阐明一个什么道理?(3分) (二)父 亲(17分)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一样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孝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___________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看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手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 “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___________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 ) A.慈祥 B.慈善 C.慈爱 D.慈悲 E.朦胧 F.隐约 G.依稀 H.模糊 16.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2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请从文中用横线划下来。(2分) 17.“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 18.“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2分) 。 19.“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 “孝子”的表现。(2分) 。 。 20.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 21、读完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写下来,不少于30字。(3分) 。 (三)我长大了 (13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22、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2分) 23、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4分) 24、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