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脉冲峰值定位研究
辐射测试 峰值 准峰值

辐射测试峰值准峰值摘要:一、辐射测试的背景和意义1.辐射的来源和危害2.辐射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二、峰值和准峰值的定义和关系1.峰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准峰值的概念和计算公式3.峰值与准峰值的关系和区别三、辐射测试中的峰值和准峰值应用1.辐射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2.峰值和准峰值在辐射测试中的作用3.峰值和准峰值对辐射测试结果的影响四、辐射测试中峰值和准峰值的测量和处理1.测量峰值和准峰值的方法和步骤2.处理峰值和准峰值的数据和技巧3.峰值和准峰值测量结果的分析和应用正文:辐射测试是一种检测和测量环境中辐射水平的方法,对于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辐射的来源广泛,包括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其中人工辐射主要来自于放射性物质和核设施。
辐射对人类和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如基因突变、癌症、生育障碍等。
因此,辐射测试有助于了解环境中辐射的分布和变化,为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辐射测试中,峰值和准峰值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峰值是指辐射强度在某一频率上的最大值,通常用于描述辐射的强度和能量。
准峰值是指辐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平均值,具有一定的权重。
简单来说,峰值反映的是辐射的“最高点”,而准峰值则反映的是辐射的“平均水平”。
在辐射测试中,峰值和准峰值的测量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辐射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通常是基于峰值和准峰值的测量。
例如,一些辐射检测仪器可以实时测量环境中的辐射峰值和准峰值,为辐射防护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峰值和准峰值对辐射测试结果的影响很大。
在某些情况下,峰值和准峰值的差异可能导致辐射测试结果的误判,因此需要对峰值和准峰值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处理。
为了准确测量和处理峰值和准峰值,辐射测试中通常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例如,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辐射检测仪器、设置合理的测量参数、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来提高测量精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技巧来降低峰值和准峰值测量结果的误差,从而为辐射防护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脉冲幅度信号获取系统

脉冲幅度信号获取系统
周新志
【期刊名称】《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年(卷),期】1998(18)2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由脉冲峰值检测电路,模数变换器及数据传输接口组成的单模块脉冲幅度信号获取系统。
讨论了它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在计算机多道系统中的应用。
【总页数】1页(P132)
【作者】周新志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822
【相关文献】
1.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数据获取及分析 [J], 石明明
2.基于LabVIEW的核脉冲信号获取与数字处理系统设计 [J], 张怀强;李卓岱;汤彬;卢炜煌
3.基于树莓派的振动信号获取及检测系统 [J], 张贞秀;葛迁;刘欣
4.基于Simulink的核信号获取与处理系统的实现 [J], 覃国秀;潘靓亮;关百尧;李凡
5.船舶强噪声电子电力设备微弱故障信号获取系统 [J], 唐玉兵;樊明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效应评估

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效应评估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效应评估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EMP)效应评估随着核武器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核爆炸产生的各种效应越来越关注。
其中,电磁脉冲(EMP)效应是一种重要的效应之一。
本文将对核爆炸产生的EMP效应进行评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EMP的基本原理。
核爆炸释放出大量的电磁辐射,其中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EMP:高能量的E1脉冲和低能量的E3脉冲。
E1脉冲是由核爆炸产生的高能粒子释放出的电磁辐射,其频率范围在几千兆赫兹至低几百兆赫兹之间。
E3脉冲是由核爆炸产生的低能粒子释放出的电磁辐射,其频率范围超过几百兆赫兹。
EMP产生的原因是核爆炸导致的电离和电子加速。
当核爆炸发生时,高能粒子和辐射电离大气层中的原子和分子,产生带电粒子和辐射能量。
这些带电粒子会受到地球的磁场力的影响,从而形成电磁脉冲。
EMP效应主要影响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
由于EMP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和频率范围广泛,它可以通过电力线、无线电设备和天线等途径进入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中。
一旦进入,EMP会在电子装置中引起过电压和电流,导致设备的损坏和系统的瘫痪。
特别是对于敏感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EMP的影响更为显著。
为了评估EMP效应对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影响,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
他们通过模拟核爆炸释放的电磁辐射,对各种设备进行测试和测量。
这些测试和测量旨在确定设备的耐受能力,以及开发相应的保护措施。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EMP效应对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
当核爆炸发生时,EMP产生的电磁脉冲能够瞬间摧毁或瘫痪大量的设备,导致系统的瘫痪甚至崩溃。
因此,保护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免受EMP效应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应对EMP效应,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
例如,可以采取屏蔽措施,通过在设备周围添加金属屏蔽来阻挡EMP的进入。
还可以采取过电压保护措施,通过在设备上安装过电压保护器来吸收和限制过电压。
辐射测试 峰值 准峰值

辐射测试峰值准峰值
摘要:
1.辐射测试的重要性
2.峰值和准峰值的定义
3.峰值和准峰值的测量方法
4.峰值和准峰值的应用领域
5.辐射测试的未来发展
正文:
一、辐射测试的重要性
辐射测试是一种测量电磁辐射强度的方法,它在现代科技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无线通信、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的普及,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辐射测试在保障人们生活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峰值和准峰值的定义
峰值(Peak Value)是指电磁辐射强度的最高值。
在辐射测试中,峰值通常用于描述电磁波的瞬间最高强度。
准峰值(Quasi-Peak Value)是指电磁辐射强度的次高值。
在辐射测试中,准峰值通常用于描述电磁波的平均最高强度。
三、峰值和准峰值的测量方法
1.场强法:通过测量电磁场强度来计算峰值和准峰值。
2.功率法:通过测量电磁辐射功率来计算峰值和准峰值。
3.光强法:通过测量电磁辐射光强来计算峰值和准峰值。
四、峰值和准峰值的应用领域
1.电磁兼容性测试:用于评估电子设备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性能。
2.通信系统测试:用于评估通信系统的信号质量和传输效率。
3.环境监测:用于监测电磁辐射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4.辐射安全评估:用于评估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五、辐射测试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辐射测试技术将不断完善和提高。
未来的辐射测试将更加精确、便捷、智能化,为各领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核磁脉冲介绍

测试过程
a 打开测量设备并且待运行稳定;
b 校准:按照校准设置执行下列程序
(1)产生一个脉冲,调整脉冲发生器产生一个脉冲场,用B-dot或 D-dot探测器测量场的峰值,上升时间,脉冲宽度符合测试所 需要求。警告:高压具有潜在的致命性。使用示波器记录这 个波形。
(2)RS105限制的精度和特性如下: -上升时间(在10%和90%之间)在1.8ns和2.8ns之间(电场 持续升高)。 - FWHM (full width half maximum)脉冲宽度为23ns±5ns - 每一个穿孔位置的峰值电场和磁场: 0 dB< magnitude <6 dB above limit.
PCM 系统),电话装置.
USM550E系列
避免由雷电和NEMP形成的浪涌电压导致的主 电路短路;
同步彻底的消除过电压通过,立即将过电压 会通过各相电路和零线进行疏散;
不会在雷电和NEMP浪涌下导致故障和主电路 关闭;
保护导体连接上安装板(地面),不需要额 外的接地电缆,因此在保护导体上不会引起 感应电压下降;
1、其响应时间应小于10ns ;
2、其1.2/50μs电压脉冲承受峰值应大于 50KV;
3、其8/20μs电流脉冲承受峰值应大于 50KA 。
应用范围
我们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
• 地下掩体, 庇护所 • 监视系统 • 各种车辆 • 舰艇 • 飞行器 • 移动通信设备
USS-1系列
工作电压在± 6V, 12V, 15V, 24V,应用在发射器和接收器。并且 能够保护所有类型的电子产品和传 感器。
应用案例
PUCH (普赫),奥地利斯太尔-丹姆勒-普赫 Steyr-Daimler-Puch 公司生产
核辐射监测数据分析与趋势预测

核辐射监测数据分析与趋势预测核辐射是指核能的放射性衰变所产生的辐射,它对人类和环境都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核辐射监测数据分析与趋势预测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辐射水平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首先,核辐射监测数据分析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辐射监测站点的数据来评估辐射水平的变化。
这些监测站点通常位于核电站周围、核试验场和核废料处理设施等地点,以及一些重要的城市和人口密集区。
通过监测站点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了解到辐射水平的时空分布情况,从而评估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在核辐射监测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指标包括剂量率、污染物浓度和核素组成等。
剂量率是评估辐射水平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污染物浓度则反映了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如空气中的氡气浓度、土壤和水中的铀浓度等。
核素组成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辐射的来源,不同核素的半衰期和放射性特性也会影响辐射的危害程度。
通过对核辐射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辐射水平的变化趋势。
例如,如果某个地区的剂量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那么可能存在辐射源的泄漏或者核事故的风险。
而如果某个地区的污染物浓度超过了安全标准,那么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辐射的危害。
此外,核素组成的分析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辐射的来源,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辐射的影响。
除了核辐射监测数据分析,趋势预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辐射水平的变化趋势。
这对于制定相应的防护策略和紧急预案非常重要。
例如,如果预测到某个地区的辐射水平将持续上升,那么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人员的暴露和环境的污染。
而如果预测到某个地区的辐射水平将下降,那么可能可以适当放松防护措施。
总之,核辐射监测数据分析与趋势预测对于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辐射监测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辐射水平的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辐射的危害。
同时,通过趋势预测,我们可以提前制定防护策略和紧急预案,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辐射风险。
核辐射能量全沉积脉冲分析与MCNP粒子跟踪验证

第!"卷第#期原子能科学技术$%&'!"!(%'# "))*年#月+,%-./0123456/.21/271892/:1%&%45;<12"))*安全软件验证与确认中的单元模块测试技术李 铎 张良驹 冯俊婷"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 =)))*!$摘要 核动力厂保护系统实现数字化必须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如何完成安全软件的验证与确认"$e$$!以证明和确认执行安全功能的软件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软件单元测试是$e$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验证和确认软件代码开发过程中!软件的设计转变为软件代码是适当&正确和完整的%本工作初步研究了安全软件的单元模块测试技术!着重讨论如何保证测试的完整性&建立测试环境&建立测试用例及实施单元模块测试等方面!并以某数字化保护系统安全软件单元模块测试实例说明单元模块测试的具体过程%关键词 安全软件#单元测试#验证与确认中图分类号 9I?#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H#@?=""))*$)#H)G G=H))#5$'@)&O*$A(,P)&+5$0+&)B(A#1A$+;#(A+<1,$L$,&A&'1+&()1)"L12&"1+&()I JE<%!P M+(QI.714H N<!_0(Q;<1H,.14""#$%&%'%()*E'1:(4-4#,E(F>#(-=0C(1/#):)=0!C$&#=/'4G#&H(-$&%0!;(&<&#==)))*!!2/$890+,1'+'9:2V25.S S<273.S.14O3%-8.4.,7&.Y7,.%1%O,:2327/,%3U3%,2/,.%1S5S,2-O%3 1</&273U%R23U&71,.S:%R,%/7335%<,[23.O./7,.%1718[7&.87,.%1"$e$$!,% 82-%1S,37,2718/%1O.3-,:2S%O,R732,:7,U23O%3-S327/,%3S7O2,5O<1/,.%1S.S S7O2718 32&.7T&2'F12%O,:2-%S,.-U%3,71,U3%/2S S2S O%3S%O,R732$e$.S<1.,,2S,.14!R:./:[23.O.2S718[7&.87,2S,:2S%O,R732/%8.14T7S28%1/%1/2U,82S.41O%3/%1S.S,21/5!/%332/,12S S718/%-U&2,212S S8<3.14S%O,R73282[2&%U-21,'9:2U7U23S:%R S7 U32&.-.1735S,<85%1,:2,2/:1.c<2O%3<1.,,2S,.14%O S7O2,5S%O,R732$e$!O%/<S.14%1 S</:7S U2/,S7S:%R,%/%1O.3-,2S,/%-U&2,212S S!:%R,%2S,7T&.S:,2S,U&7,O%3-!:%R ,%82[2&%U,2S,/7S2S718:%R,%/7335%<,<1.,,2S,.14'9:2,2/:1.c<28.S/<S S28:232 R7S S<//2S S O<&&5<S28.1,:2R%3V%O<1.,,2S,.14%1S7O2,5S%O,R732%O78.4.,7&327/,%3 U3%,2/,.%1S5S,2-':$;<(,"0'S7O2,5S%O,R732#<1.,,2S,.14#[23.O./7,.%1718[7&.87,.%1收稿日期 "))>H)=H?)#修回日期 "))>H)?H"?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 李 铎"=@>=*$!男!辽宁抚顺人!副研究员!博士!反应堆仪表与控制专业核动力厂仪表控制系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如何有效地保证并证明执行安全功能的软件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实现数字化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按照有关核安全法规的要求!必须通过独立的验证与确认"$e$$过程!这是保证安全软件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必要步骤!是对安全软件的强制要求%安全软件只有通过了独立$e$过程!才能被允许应用于核电站的安全功能%安全软件的$e$是一个按严格的步骤评定软件产品的过程!贯穿于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按照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从其构想开始到退出使用为止的整个过程!通常分为软件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系统集成与测试阶段&安装与调试阶段&运行与维护阶段!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均有相应的$e$活动%其中!一个重要步骤是软件实现"J -U &2-21,7,.%1$阶段或称编码"A %8.14$阶段的$e$%在软件实现阶段!软件的设计转变为软件代码及相关的机器执行码!软件实现阶段$e$的任务是验证和确认这种转变是正确&完整地!保证软件设计说明书中定义的各个软件模块的功能得到了正确实现!未在编码中引入错误!要求的编程规范&习惯和约定在编码中得到了正确贯彻和落实%软件实现阶段$e$的主要目的是'跟踪软件设计和代码的实现!验证产生的代码是与设计相符合的#发现设计和需求阶段的问题"错误或含混的描述$导致的软件错误#发现在编码过程中引入的错误%软件实现阶段$e$的活动包括对软件单元模块静态分析和动态测试两部分内容%单元测试是对软件基本组成单元逐个进行的测试!单元测试必须执行白盒测试!关注的是软件单元的具体实现&内部的逻辑结构&数据流向等!不能以仅关注输入&输出特性的黑盒测试代替%本工作着重讨论安全软件单元模块的测试技术!包括如何保证测试的完整性&建立测试环境&建立测试用例&实施单元模块测试的过程%= 单元测试的完整性安全软件$e$的单元测试必须执行白盒测试!要求对软件单元的逻辑结构实现完整的测试%度量测试完整性的主要指标是测试覆盖率!对安全软件的单元模块测试必须达到=))`覆盖率%覆盖率的种类很多!一种覆盖率只针对软件代码的一个方面!各种覆盖率是不能互相代替或包含的+=,%对安全软件单元模块逻辑结构的测试需要选择哪几种覆盖率测试才能保证达到完整的测试覆盖要求!是需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统一的答案!须结合具体的软件代码设计特点分析确定%本工作在安全软件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措施'=$整个软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单元模块内采用简单结构!没有软件嵌套#?$不使用操作系统支持!软件源代码完全透明#!$不使用中断!软件代码的执行流程是完全确定的%在这种前提下!为满足测试完整性要求!在单元测试中选择了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和更改条件判定覆盖%语句覆盖"6,7,2-21,A %[23742$的含义是!在测试时设计若干测试用例!使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次%当测试用例使语句覆盖率达到=))`时!可保证每个可执行语句均得到测试%语句覆盖存在=个缺点'软件的设计不可能逐条语句顺序执行!包含很多语句分支!语句覆盖未反映各个语句分支的执行是否正确!因此!需增加分支覆盖%分支覆盖"X 371/:A %[23742$也称判定覆盖"E 2/.S .%1A %[23742$!它的含义是!在测试时设计若干测试用例!使程序中的每个判断条件的真&假值均曾被满足!从而使每个判断至少取真分支和假分支各执行=次%当测试用例使分支覆盖率达到=))`时!可保证软件中的每个语句分支均得到测试%分支覆盖还存在以下不足'当复合条件用于控制分支时!虽能保证每个分支均被测试!但由于一个特定分支的执行是由两个或多个条件项的组合逻辑值决定的!分支覆盖可能只测试了其中的=种组合!而产生同一逻辑值的其他组合可能未被测试到%可使用判定条件覆盖"E 2/.S .%1A %18.,.%1A %[23742$实现复合条件的完全测试!其含义是!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判断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值"为真为假$至少出现=次!且每个判断本身的判定结果"为真为假$也至少出"G G 原子能科学技术 第!"卷现=次%判定条件覆盖理论上可实现复合条件的完全测试!但在组合的条件项增加时!测试用例的增加将呈指数上升!实际上很难实现测试的=))`覆盖!因此!在安全软件测试中采用更改条件判定覆盖%更改条件判定覆盖"B %8.O .28A %18.,.%1S -E 2/.S .%1A %[23742!B A -E A $是判定条件覆盖的一个变体!它要求'=$被测试程序每个软件分支的入口点和出口点必须至少被走=次!且每一个程序判定的结果至少被覆盖=次#"$通过分解逻辑操作!程序的判定被分解为基本的布尔条件表达式!每个条件独立地作用于判定的结果!覆盖所有条件的可能结果%应用分解逻辑操作可防止测试用例的指数增长!使软件分支判断式中的复合条件测试实现=))`覆盖成为可能%在安全软件采用模块化&简单结构&不使用中断等条件下!软件的行为具有确定性!在单元模块测试中使用了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和更改条件判定覆盖?个覆盖率指标!即可实现一个安全软件单元完整的逻辑结构测试%> 单元测试环境的建立待测试的软件单元本身不是一独立的程序!并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可运行的软件系统!因此!需为它建立一个测试环境%建立单元测试环境的工作实际就是开发驱动模块和桩模块%在大多数应用中!驱动模块只是一个接收测试数据!并把测试数据传给待测试模块!然后输出相关结果的(主程序)%桩模块的功能是替代那些隶属于待测模块"被调用$的子模块!这种桩模块可能要使用子模块的接口!才能做一些数据操作!并验证输出结果的信息!然后返回%单元测试环境示于图=%为一个单元模块建立测试环境的主要工作有'=$建立驱动模块!构造最小运行调度系统!用以模拟被测模块的上一级模块#"$建立桩模块!模拟实现单元接口!实现被测单元需调用的其他函数接口#?$模拟生成测试数据或状态!为单元运行准备动态环境%然后!即可开展测试并收集测试结果数据!形成测试报告%在安全软件的单元测试中使用了软件自动图= 单元测试环境_.4'= K 1.,,2S ,.14S/:2-2测试工具$2/,%3A +69!运行界面示于图"!它提供的功能可辅助建立=个单元测试环境!包括'=$分析需要增加的测试用例!以提高测试结果的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和更改条件判定覆盖的覆盖率#"$通过用户配置!生成必要的驱动模块和桩模块!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程序!以实现测试用例的运行#?$自动运行测试用例并采集测试结果!整理测试报告%图" $2/,%3A +69的运行界面_.4'" K S 23.1,23O 7/2%O$2/,%3A +69C 测试用例的建立单元模块测试的主要工作是为每个待测单元模块建立测试用例!包括编辑测试输入值和期望输出值!以判断程序是否正确执行了预定的功能#同时!分析需要设计哪些测试用例!以实现测试结果中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和更改条件判定覆盖的=))`覆盖率!达到安全软件逻辑结构要求的测试目标%每个测试用例的建立是针对具体的软件单元模块进行的!一般需经过以下步骤'=$分析软件的设计说明书!清楚待测软件单元需要完成的功能&测试输入值和期望输出值的取值范围#"$建立第=个测试用例!按软件正常运行时的期望值设计测试输入值!运行测试用例!以?G G 第#期 李 铎等'安全软件验证与确认中的单元模块测试技术验证待测软件可实现设计功能#?$结合软件流程图和软件源码分析已建立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建立新的测试用例!以增加测试覆盖率!新的测试用例通过修改测试输入值实现!使其执行待测软件中某个期望的语句&分支!或=个分支中某种期望的组合条件#!$因每个测试用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增加测试覆盖率!在每个新的测试用例编辑并执行测试后!检查当前的测试结果!验证是否增加了测试覆盖率!如果测试覆盖率无变化!说明当前的测试用例是无效的!需进行编辑修改#G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建立全部需要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建立可使用辅助编辑工具!如图"所示为采用$2/,%3A +69编辑测试用例时的界面%N 单元测试的实现应用上述讨论的软件单元测试技术!在一个数字化保护系统安全软件$e$的过程中完成了单元测试!下面结合=个示例单元模块的测试过程说明安全软件单元测试的实现%示例程序(42,0"0%<,0%O 0?'/)是保护系统逻辑符合单元执行("-?)"三取二$符合运算的函数!软件的源代码为'/%1S ,0D D F D^\=#- 42,42,0"0%<,0%O 0?%O ,:322.1U <,87,7! ,:27//2U,7T &2[7&<2%O ,:232S <&,.S )%3=! R .,:,:2-271.14S %O &%4./,3.U %31%3-7&! 32S U 2/,.[2&5 -.1,42,0"0%<,0%O 0?".1,.1E 7,7=!.1,.1E 7,7"! .1,.1E 7,7?$1.1,-E 7,7+?,#.1,32E 7,7#- .1.,.7,2&%[7&U 737-2,23SR .,:.1U <,87,7 --E 7,7+),^.1E 7,7=#-E 7,7+=,^.1E 7,7"#-E 7,7+",^.1E 7,7?#- "0%<,0%O 0?/7&/<&7,.%1!.O ,:2327321% 715U 7.387,77322c <7&7-%14.1U <,87,7! 32,<310D D F D -2S S 742 -.O "-E 7,7+),^^-E 7,7+=,$32E 7,7^-E 7,7+),#2&S 2.O "-E 7,7+=,^^-E 7,7+",$32E 7,7^-E 7,7+=,#2&S 2.O "-E7,7+",^^-E 7,7+),$32E 7,7^-E 7,7+",#2&S 232,<310D D F D #- .O 32,<31[7&<2.S %<,%O 7//2U ,7T &2[7&<2S ! 32,<310D D F D -2S S 742 -.O "32E 7,7^^) 32E 7,7^^=$32,<3132E 7,7#2&S 232,<310D D F D #2程序流程框图示于图?!程序完成的功能为'=$首先根据输入变量初始化?个本地变量-E 7,7+)!=!",#"$对-E 7,7+)!=!",中的每两个变量逐一比较!如果有两个变量值相等!则存入待返回变量32E 7,7!否则!返回0D D F D "(\=)$#?$判断32E 7,7结果是否合适"值为())或(=)$!如果合适!则返回32E 7,7!否则!返回0D D F D "(\=)$%为实现函数(42,0"0%<,0%O 0?)测试!应用$2/,%3A +69工具辅助建立软件测试环境!工作步骤如下'=$设置待测函数的编译环境!使它与软件(42,0"0%<,0%O 0?'/)在生成最终产品时应用的编译环境一致#"$函数(42,0"0%<,0%O 0?)没有对其它函数的调用!不需要建立桩模块#?$$2/,%3A +69能自动生成驱动模块!并与待测函数(42,0"0%<,0%O 0?)连接!准备执行测试用例#!$建立并编辑测试用例!由$2/,%3H A +69自动执行!记录测试结果%软件测试的主要工作是逐个编辑测试用例%在本示例程序中!测试输入值是?个整数!期望输出值是?个数的("-?)结果"())或(=)$!遇到错误时输出0D D F D "(\=)$%下面分析需要为示例程序设计哪些测试用例%如图?所示!示例程序的代码流程中有!个分支点!需要设计测试用例使每个分支点取真"9$&取假"_$各=次#同时!分支点$是复合条件判断!需要使每个判断条件"32E 7,7^^)和32E 7,7^^=$取真"9$&取假"_$各=次%因此!设计了G 个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的内容和测试的分支点总结列于表=%!G G 原子能科学技术 第!"卷图? 示例程序流程框图_.4'? _&%R8.7437-%O2Z7-U&2U3%437-测试用例建立并编辑完成后"编辑界面见图"$!$2/,%3A+69可自动依次执行每个测试用例%在测试用例执行过程中!$2/,%3A+69检查单元模块的实际输出结果是否与期望值一致!统计执行每个测试用例时的软件覆盖情况!并生成:,-&格式的测试结果报告%如果测试用例中存在设计输出值与期望值不符!则说明该单元模块代码存在功能错误#如果测试结果未实现=))`覆盖!则说明对该单元模块的逻辑结构没有实现完全测试%表= 示例程序的测试用例设计5192$= 5$0+&)B'10$"$0&B)A(,$Q1%72$7,(B,1%序号测试用例E7,7+),E7,7+=,E7,7+",返回测试的分支点%&'$32E7,7^^)32E7,7^^==)="\=___\\\ "=)==__99_9 ?"="\=__9___ !)===_9\9_9 G))=)9\\99_执行上述测试用例的测试报告为'A%82A%[23742O%3K1.,'42,0"0%<,0%O0? A%[2374295U2'&2[2&0792S,A7S2'+443247,2/%1S,0D D F D^\=#- 42,0"0%<,0%O0?%O,:322.1U<,87,7!,:27//2U,7T&2[7&<2%O,:232S<&,.S)%3=!R.,:,:2-271.14S%O&%4./,3.U%31%3-7&! 32S U2/,.[2&5 -.1,42,0"0%<,0%O0?".1,.1E7,7=!.1,.1E7,7"! .1,.1E7,7?$1.1,-E7,7+?,#GGG第#期 李 铎等'安全软件验证与确认中的单元模块测试技术.1,32E 7,7#- .1.,.7,2&%[7&U 737-2,23SR .,:.1U <,87,7 -=)"9$42,0"0%<,0%O 0?== -E 7,7+),^.1E 7,7=#="-E 7,7+=,^.1E 7,7"#=?-E 7,7+",^.1E 7,7?#- "0%<,0%O 0?/7&/<&7,.%1!.O ,:2327321%715 U 7.387,77322c <7&7-%14.1U <,87,7! 32,<310D D F D -2S S 742 -=!"9$"_$.O ""=!'="9$"_$-E 7,7+),^^-E 7,7+=,$$=G 1 32E 7,7^-E 7,7+),#2=#"9$"_$2&S 2.O ""=#'="9$"_$-E 7,7+=,^^-E 7,7+",$$=>1 32E 7,7^-E 7,7+=,#2=*"9$"_$2&S 2.O ""=*'="9$"_$-E 7,7+",^^-E 7,7+),$$=@1 32E 7,7^-E 7,7+",#22&S 21===32,<310D D F D #2- .O 32,<31[7&<2.S %<,%O 7//2U ,7T &2[7&<2S !32,<310D D F D -2S S 742 -==?"9$"_$.O ""==?'="9$"_$32E 7,7^)==?'""9$"_$32E 7,7^=$$==!1 32,<3132E 7,7#22&S 21==# 32,<310D D F D #22其中' 表示该语句通过测试!"9$和"_$表示分支点取真和取假经过测试%设计的测试用例实现了?个覆盖"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和更改条件判定覆盖$的=))`覆盖率%在实际的软件测试中!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次编写测试用例就能完全实现=))`覆盖率!需根据测试报告的统计结果增加新的测试用例%H 结论软件单元测试是安全软件$e$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工作对安全软件单元测试的实现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着重讨论了如何保证测试的完整性&建立测试环境及测试用例&实施单元模块测试的过程等方面%本文所讨论的技术已在某工程数字化保护系统安全软件$e$过程中应用于单元测试工作中%参考文献+=, 古乐!史九林'软件测试技术概论+B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G G 原子能科学技术 第!"卷。
车辆高峰值场强脉冲波辐照试验方法研究

车辆高峰值场强脉冲波辐照试验方法研究
车辆高峰值场强脉冲波辐照试验方法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设备和布置:确定实验所需的脉冲波辐照设备,如脉冲发生器、波形整形器等,并根据需要设计和安装适当的衰减器和耦合装置。
同时,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室的布置和环境控制,如防电磁干扰的屏蔽设施和温湿度控制等。
2. 实验样品选择和准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车辆样品进行试验。
样品的选择应考虑车辆的代表性和实际使用情况,如不同型号、不同年份或不同用途的车辆等。
在选择样品后,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拆卸部分部件、安装传感器等。
3. 脉冲波辐照试验方案设计:根据车辆的特点和试验目的,设计合适的脉冲波辐照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应包括脉冲波的参数设置,如峰值场强、脉冲宽度、重复频率等,并确定辐照位置和持续时间等。
4. 数据采集和分析:在试验过程中,使用适当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对试验样品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包括电磁场强度、电压、电流等相关参数。
采集的数据需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以得到有关车辆在高峰值场强脉冲波辐照下的响应和电磁兼容性能的评估。
5. 结果评估和改进措施:根据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对车辆的电磁兼容性能进行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设计上的调整、部件的更换或优化、屏蔽措施的加强等,以提高车辆在高峰值场强脉冲波辐照下的抗干扰能力。
总之,车辆高峰值场强脉冲波辐照试验方法的研究需要考虑实验设备和布置、样品选择和准备、试验方案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等多个方面,以评估车辆的电磁兼容性能并提出改进措施。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车辆的抗干扰能力,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把上述信号表示式分解为快指数上升 沿部分和慢指数下降沿部分 , 即:
()= U1 / £ r 1
V2 f ( )一 U2 / r 2
() 2
() 3
式 () 2 为脉冲信号上升沿表示式 , ( ) 式 3 为
脉冲信号下降沿表示式。
13 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 ]
10 0MHz 数据采集 卡 , 在拟合时除去了脉冲一 直上升的最高点到其后 的 6 个点。
£
2 实验分析
21 非线性 线性 化 .
对() () 2 ,3式两边分别取对数 , : 得
lV1£ n ()一 l — tr n /l l ()= l 一 tr n n /2
图 3 ”C s的 一无 堆 积 波形 示 意 图
பைடு நூலகம்
为:
()一 U (-/ £ et,一 / ) r r r () 1
很 高 的技术 水平 , 可是 它 用起 来 不灵 活 , 得到 的
标准源为例 , 在实验中采集 到的波形如图 1 2 ,,
3 所示。图 1 是后沿堆积 , 2 图 是前沿堆积, 图 3 是无堆积信号。
表 1 脉 冲获取 配置
部件名称 探头 技术指标及功能描述 C (nT dZ ) e 说 明 另配高
压电源
信息不多。随着软件技术 、 软件平台的不断发
展, 提出了对辐射信号的整个 脉冲波形数据进 行分析, 读取脉冲幅度及其它重要信息, 从而获
妻
采
1! 0 0 M
2 vl ̄ ,5 B 动态范围 ,2B信 噪 比, 0 t 7d c 6d
得更精确, 更多的信息 。基于此 , 本文根据辐射
第2 8卷 第 5 期
20 0 8年 9月
核 电子学 与探测 技术
Nu la l to i cerE e rnc c s& Deet nTeh oo y tci c n lg o
VO 8 No 5 L2 . s p 2 0 e. 0 8
核 辐 射 脉 冲峰 值 定 位研 究
对实验中采集到的 1 万个脉冲信号 , 0 利用
值。
确定峰 值, 读取 幅度 验观测值 ( Y) =12… , 并假定 z 的观 本文算法逐个信 号分析 , 五, , ,, ,
而后根据 多道脉 冲幅度分 析原理统计 幅
值, 画出其幅度分布图。为 了对 比此算法的效 果, 还给出了直接读取峰位值的幅度谱分布图,
根据线性最小二乘估计求出参数 , , r, , 1 代人( )( ) 2 ,3 式。然后联立 ( ) () 2 ,3两式
求 出交点 , 即上升沿和下降沿的交点。确定此
式中 r 和 r 分别为核探测器输 出信号 的慢指 , 数部分和快指数部分 的时间常数, 为信号幅 U
度 。
97 1
一
2 [ 一(+ ) 。 n ]一
一
2 [ n 一0 ∑ 一(+缸 ) ]
i
整理得 到
a+6 n ∑z :∑
a
Ex+6 i ∑ 一EX Y
按代数中克莱梅 法则解此正则 方程, 得到 a b ,
为
:
要塞
∑z 一∑z∑Y Y
收稿 日期 :0 61-8 2 0—0 0
图1
C 的一 后沿 堆积波形示意 图 s
作者简 介: 方国明(99 , , 黄 山, 二炮 兵 17 一)男 安徽 第
工程学 院硕士 , 事辐射防护及 环境保护专业 从
12 核辐射 脉 冲物 理特 性 .
由探测器经前置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可表示
23 数 据分 析 .
设 Y和z两个变量具有线性 函数关系 , 即
Y = 口+
其中 口 b ,是两个待定的参数 。现有 7 " / 对实 测误差很小 可不 考虑 , Y 有观测误差 , 但观 测 是等精度的 , 即诸 Y 有同一方差 一 t 。 按最/ - b-乘准则式 , " 取权代入 , 这时求 a b , 估值应用下式 :
脉冲的特性 , 采取线性 回归算法 , 对在读取幅度 时峰位的定位值进行 了研究 。
1 理 论 知 识
1 1 实验 条件 .
本文分析的脉冲信号是对电荷灵敏前置放 大器输 出脉冲信号经过数据采集卡采集得到的
( 具体见表 1 , 以能得 到较细微 的脉 冲信号 )所
数据 , 同时也增大 了噪声分析难度 。以 C 但 s
点为脉冲峰位点 , 其峰值为脉冲幅度峰位值。
2 2 拟 合位 置选 取 .
由核辐射脉冲 的物理特性 , 知粒子能量刚 被吸收时, 脉冲上升是很快 的, 所以在脉冲起始 点受噪声干扰程度是非常小的。然而在脉冲上 升到达极值点时 , 由于此时吸收能量已竭尽, 上
升趋势平缓 , 易受 噪声 的干扰 。所 以选取拟合 点的位置一定要考虑到此因素 , 排除峰值处附 近的粒 子 本 身 吸 收 能量 的 干扰 。就 本 文 的
方 国明, 宇鸣, 晓林 , 弟 邱 许 鹏
( 第二炮兵工程学 院 1 2 , 安 0室 西 70 2 ) 1 0 5
摘要 : 核辐射 探测 前置放大器输 出 号较微弱 , 信 容易受噪声干扰 , 为用 软件编程来 分析辐 射脉 冲而 获取精确 的幅度分布 图造成一定 的困难 。从核辐射脉 冲的物理 特性 出发 , 对脉 冲进 行取 点线性 拟合 获 取较精确 的脉 冲峰位值 , 提高了能谱分析的指标 。 进而
关键词 : 辐射脉冲 , 线性拟合 , 峰位定位
中图分 类号 : T 2 4 P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5-9 4 2 0 ) 50 7-3 2 80 3 (0 8 0 —9 10 -
核辐射技术在科学、 工程 、 医学 、 军事等领 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对 核辐 射脉冲信号的处理技术 。传统系统对辐射脉冲 信号处理都是通过主放大器对前置放大器输 出 的信号进行放 大, 然后经过微 分、 积分器、 极零 补偿、 基线消除等硬件设施 , 最后读取脉冲信号 幅度进行多道分析_ 。应该说这种方法已达到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