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奥数思维训练100题及详解
小升初奥数题必考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小升初奥数题必考100道及答案(完整版)题目1: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2 倍,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就得到另外一个两位数,把这个两位数与原两位数相加,和是132。
求原两位数。
答案:设原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为x,则十位上的数字为2x。
原两位数为20x + x = 21x,交换后的两位数为10x + 2x = 12x。
根据题意可得:21x + 12x = 132,33x = 132,x = 4。
所以原两位数为84。
题目2:小明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 米,就要迟到3 分钟;如果每分钟走70 米,则可提前5 分钟到校。
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答案:设小明按时到校要x 分钟。
50(x + 3) = 70(x - 5),50x + 150 = 70x - 350,20x = 500,x = 25。
路程为50×(25 + 3) = 1400(米)题目3:甲乙两数的和是180,甲数的1/4 等于乙数的1/5,甲乙两数各是多少?答案:设甲数为x,则乙数为180 - x。
1/4 x = 1/5 (180 - x),5x = 4×(180 - x),5x = 720 - 4x,9x = 720,x = 80,乙数为100。
题目4: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的人数占三个车间总人数的25%,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三车间的3/4,已知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40 人,三个车间一共有多少人?答案:设三个车间总人数为x 人。
第一车间人数为0.25x,第二车间和第三车间人数之和为0.75x。
第二车间人数为0.75x×3/7 = 9/28 x。
0.25x + 40 = 9/28 x,9/28 x - 7/28 x = 40,2/28 x = 40,x = 560 人。
题目5:一桶油,第一次用去2/5 ,第二次用去10 千克,这时剩下的油正好是整桶油的一半。
这桶油有多少千克?答案:设这桶油有x 千克。
小升初奥数题大全100道附答案(完整版)

小升初奥数题大全100道附答案(完整版)题目1: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乘积是60。
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答案:3、4、5因为3×4×5 = 60题目2:一个数除以5 余3,除以6 余4,除以7 余5。
这个数最小是多少?答案:2085、6、7 的最小公倍数是210,这个数为210 - 2 = 208题目3:小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 错写成2,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 错写成3,所得的和是374。
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结果是多少?答案:408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 错写成2,少加了4;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 错写成3,少加了20。
所以正确结果是374 + 4 + 20 = 408题目4:鸡兔同笼,共有30 个头,88 只脚。
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答案:鸡16 只,兔14 只假设全是鸡,有脚60 只,少了28 只脚。
每把一只鸡换成一只兔,脚多2 只,所以兔有28÷2 = 14 只,鸡有16 只题目5:在一条长400 米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甲每秒跑6 米,乙每秒跑4 米。
经过多少秒甲第一次追上乙?答案:200 秒甲每秒比乙多跑2 米,多跑一圈400 米追上,所以400÷2 = 200 秒题目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 厘米,长、宽、高的比是5 : 3 : 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答案:240 立方厘米长方体有4 条长、4 条宽、4 条高,所以一组长、宽、高的和为20 厘米。
按比例分配可得长10 厘米、宽6 厘米、高4 厘米,体积为10×6×4 = 240 立方厘米题目7: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人数占总人数的1/4,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三车间人数的3/4,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40 人。
三个车间共有多少人?答案:560 人设总人数为x 人,则第一车间人数为1/4 x 人,第二车间人数为3/7×3/4 x 人,可列方程3/7×3/4 x - 1/4 x = 40题目8: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48,如果分子、分母都加上1,所得分数约分后是2/3。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小升初数学经典100道思维应用题提升一卷含答案及精讲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小升初数学经典100道思维应用题提升一卷含答案及精讲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思维应用题(共100题,每题1分)1.某小学食堂每天做饭要用108千克大米,8月储备了3吨大米,够吃到月底吗?2.修路队修一段路,已经修了8天,还剩下574米,以后每天修82米.这段路一共要修多少天?3.一块棉花地长280米,宽25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4.运输队计划从仓库运出水泥1200吨,第一次运了计划的55%,第二次运出的吨数与第一次同样多.两次实际运出的水泥比计划多多少吨?5.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390米,高是280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6.一块梯形地上底长220米,下底长340米,高是57.5米,共收油籽3542千克.平均每公顷产油籽多少千克?7.甲乙两人同时从东城向西城出发,甲每小时行30千米,乙每小时行50千米,行了10小时后乙到达西城,又马上返回,在途中与甲相遇,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用了多少小时?8.某仓库有货物148吨,已经运了4次,平均每次运走14.5吨,剩下的货物要6次运完,平均每次应运多少吨?9.甲乙两地相距672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驶向乙地.从乙地返回甲地比去时多用4小时,且最后一小时只行26千米.这辆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0.建筑工地需要运进一批水泥,一辆大卡车每趟运送160包,一辆小卡车每趟运送的包数是大卡车的1/2多30包.两辆车一趟共运送水泥多少包?11.六年级一班今天的出勤率是94%,有3人缺勤,六年级二班总人数比六年级一班总人数多10%,六年级二班有多少人?12.养殖场小鸡比小鸭多500只,小鸡只数的25%和小鸭只数的1/3相等,养殖场小鸡和小鸭各有几只?13.用100千克的小麦可以磨出面粉85千克,80吨小麦可以磨出面粉多少吨?14.学校准备为五年级326名学生做跳绳.商店有两种绳子,甲种每根长15米,每根16元,乙种每根长12米,每根13元.如果每根跳绳长1.8米.学校可以怎样购买?15.一车间有女工120人,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的2倍还多45人,男女工一共有多少人?16.两桶油一共144千克.如果从甲桶倒8千克给乙桶,两桶就同样重.甲、乙两桶原来各有多少千克?17.新华小区计划建一座门诊楼,该楼长108米,宽35米,该楼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18.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速度比为7:11,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分别到达B,A两地后立即返回.当第二次相遇时,甲车距B地80km.A,B两地相距多少km?19.光明小学的学生去巨幕电影.一年级至三年级来了223人,四至六年级来了239人.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20.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相向而行,当甲车走完全程的2/5时正好与乙车相遇.已知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甲车从A地到B地要行7.5小时,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1.甲、乙、丙三班同学去公园划船,甲班49人,乙班56人,丙班42人,把各班同学分别分成小组,分乘若干条小船,使每条船上人数相等,最少要有多少条船?22.一桶油用去一半后,连桶称重23千克,再用去一半后,连桶称重12千克,这个桶共装油多少千克?23.有一批产品,合格产品与不全格产品的个数比为23:2,这批产品的合格率为多少?24.商店运来4箱乒乓球,总价值240元.如果每个乒乓球2.5元,那么每箱有几个乒乓球?25.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26.五年级有学生105人,相当于六年级人数的7/8,五、六年级共有多少人?27.小华家有一块底为40米,高为25米的平行四边形地,共种树480棵,平均每棵树占地面积是多少?28.两列火车同时从两个车站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2.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7.6千米,5.5小时后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29.一辆客车在公路上行驶,前两小时行了136千米,第三小时行了74千米.这辆客车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30.某电器厂销售一批电视机,每台售价2400元,预计获利72000元,但实际上由于成本提高了1/6,所以利润率降低了25%.求这批电视机的台数?31.甲、乙、丙三人中,甲的体重最轻,丙最重.他们每两个人一组去测体重,总共测了三次,结果是45千克、55千克、50千克.甲、乙、丙三人体重各是多少千克?32.红星机床厂上个月计划秤机床200台,实际比计划多生产40台,实际产量是计划的百分之几?33.商店一顶帽子12元,一双袜子4元,一双鞋子24元.(1)小明妈妈买两双鞋子和两双袜子一共多少元?(2)如果小明妈妈带了100元钱,购买三种物品,100元正好用完,你能为她设计一种购物方案吗?3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公里.甲车行驶四个半小时到达西站后,没有停留,立即从原路返回,在距离西站31.5千米的地方和乙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5.三(2)班共38人,参加合唱队的有18人,参加舞蹈队的有15人,其中7人两项都参加.那么有多少人没有参加这两项兴趣小组.36.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玻璃缸,长3分米,宽2分米,高2分米,里面盛有水,水深1分米.在玻璃缸中放入一个玻璃球后,溢出了高度为0.3分米的水,玻璃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37.有一块长方体钢材,长4米,宽2.5米,厚0.4米,它的重量为23.2吨,每立方米钢材重多少吨?38.师徒二人共同加工零件330个,徒弟每小时加工20个,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15个.两人合作几小时完成任务?39.有货物108件,分成四堆存放在仓库时,第一堆件数的2倍等于第二堆件数的一半,比第三堆的件数少2,比第四堆的件数多2.第二堆存放多少件.40.一辆长途客车2小时行了116千米,照这样速度,它15小时能行多少千米?41.筑路队要修一条长180千米的路,原来每天修6千米,修了15天以后加快速度,每天修7.5千米,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42.甲数是150,乙数比甲数多20%,乙数是多少?43.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2个易拉罐,比六年级同学少收集2/11.六年级同学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44.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段公路,5天就完成了任务.甲队每天修180米,乙队每天修164米,这段公路有多长?45.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126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去乙地,经过2小时到达乙地,然后用2.5小时返回甲地.这辆摩托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6.某化肥厂有化肥100吨,运走了30吨,运走了这些化肥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没有运走?47.某工厂四月份计划生产机床52台,实际生产60台,超额百分之几?48.六年级(1)班有学生42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占全班学生的2/7.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49.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的速度比甲车增加了1倍少18千米,两车在距离中点45千米处相遇,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50.两地相距20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两车还相距8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3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51.李强期末考试5门功课平均60分,为了使自己成绩好看,将数学分数改为80分,这样平均分就提高了10分,李强的数学到底多少分?52.修路工人在一条长114米、宽是3米的人行道上铺上正方形的水泥板,如果每平方米铺上4快,一共需要多少块水泥板才够?53.一段路,修路队前3天修了114千米,照这样计算,再做42天就能全部修完,这条路一共有多少千米?54.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离B 地45千米处与乙车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3:2,求相遇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55.四、五年级一共要栽370棵树,四年级4个班级,每班栽52棵,余下的平均分给五年级3个班级,五年级每班栽多少棵树?56.工厂质检部门抽检了100台空调机,有3台不合格,合格率是多少?57.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果,所付的钱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的购进价格分别为8.8元、12元和13.2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果混合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58.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118条腿,共有20对翅膀.(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两对翅膀;蝉6条腿,一对翅膀.)蜻蜓有多少只.59.小明到商店买红、黑两种笔共66支.红笔每支定价5元,黑笔每支定价9元.由于买的数量较多,商店就给予优惠,红笔按定价85%付钱,黑笔按定价80%付钱,如果他付的钱比按定价少付了18%,那么他买了红笔多少支?60.从A地到B地有49千米,甲、乙、丙三人从A地出发向B地前进,甲驾驶摩托车,每次只能带1人,摩托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4千米,人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
六年级小升初奥数题100例附答案(完整版)

六年级小升初奥数题100例附答案(完整版)题目1:一个数的30%是15,这个数是多少?答案:15÷30% = 50题目2:比80 米多25%是多少米?答案:80×(1 + 25%) = 100 米题目3: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女生比男生多5 人,男生有多少人?答案:设女生人数为x 人,则男生人数为4/5 x 人。
x - 4/5 x = 5 ,解得x = 25 ,男生人数为20 人。
题目4:一个圆的半径是4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3.14×4×4 = 50.24 平方厘米题目5:一件商品原价200 元,现打八折出售,现价是多少元?答案:200×80% = 160 元题目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 2.5,另一个内项是多少?答案:两个外项互为倒数,积为1。
所以另一个内项为1÷2.5 = 0.4题目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5 天完成,乙单独做20 天完成,甲乙合作几天完成?答案:1÷(1/15 + 1/20) = 60/7 天题目8:一个数除以8,商是12,余数是5,这个数是多少?答案:8×12 + 5 = 101题目9:有一堆煤,第一天用去1/3,第二天用去1/4,还剩下18 吨,这堆煤原有多少吨?答案:设这堆煤原有x 吨,x - 1/3 x - 1/4 x = 18 ,解得x = 43.2 吨题目10: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 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答案:48÷4 = 12 厘米,长为12×3/(3 + 2 + 1) = 6 厘米,宽为4 厘米,高为2 厘米,体积为6×4×2 = 48 立方厘米题目11: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18.84 米,高是 2 米,每立方米沙重 1.8 吨,这堆沙重多少吨?答案:底面半径为18.84÷3.14÷2 = 3 米,体积为1/3×3.14×3×3×2 = 18.84 立方米,重18.84×1.8 = 33.912 吨题目12:甲乙两车同时从A、B 两地相对开出,3 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50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 千米,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50 + 40)×3 = 270 千米题目13:小明看一本120 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3,第三天应从第几页看起?答案:第一天看了120×1/4 = 30 页,第二天看了120×1/3 = 40 页,前两天共看了70 页,第三天从第71 页看起。
小升初数学常考奥数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

小升初数学常考奥数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1. 计算:1+2-3-4+5+6-7-8+9+10-11-12+...+2017+2018-2019-2020答案:-2020思路:每4 个数的计算结果为-4,2020÷4 = 505,所以结果为-4×505 = -20202. 某数除以4 余3,除以5 余2,除以6 余1,这个数最小是多少?答案:57思路:满足除以4 余3 的数有3、7、11、15、19...;满足除以5 余2 的数有2、7、12、17、22...;满足除以6 余1 的数有1、7、13、19、25...。
所以这个数最小是573. 鸡兔同笼,鸡比兔多15 只,共有脚180 只,鸡兔各有多少只?答案:鸡45 只,兔30 只思路:设兔有x 只,则鸡有x + 15 只。
4x + 2×(x + 15) = 180,解得x = 30,鸡有45 只4. 一个数减去7 的差再乘以7,所得的结果与它减去13 的差再乘以13 的结果相同,这个数是多少?答案:20思路:设这个数为x,(x - 7)×7 = (x - 13)×13,解得x = 205. 甲乙两人同时从A、B 两地相向而行,第一次在离A 地75 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第二次在离 B 地55 千米处相遇,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170 千米思路: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75 千米,两人共走了一个全程;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共走了三个全程,所以甲走了75×3 = 225 千米,此时甲走了一个全程多55 千米,所以全程为225 - 55 = 170 千米6. 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 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56 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答案:441 立方厘米思路:增加的表面积是4 个相同的长方形的面积,一个面的面积为56÷4 = 14 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长(即正方体的棱长)为14÷2 = 7 厘米,原长方体高为7 - 2 = 5 厘米,体积为7×7×5 = 245 立方厘米7. 有三根铁丝,一根长54 米,一根长72 米,一根长36 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许剩余,每段最长是多少米?答案:18 米思路:求54、72、36 的最大公因数,为188. 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50,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减去5,所得分数的值是2/3,原来的分数是多少?答案:21/29思路:设分子为x,则分母为50 - x,(x - 5) / (50 - x - 5) = 2 / 3,解得x = 21,分数为21/299. 小明买了3 支铅笔和2 支钢笔,共用去22 元,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 倍,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答案:钢笔12 元,铅笔2 元思路:设铅笔单价为x 元,则钢笔单价为6x 元,3x + 2×6x = 22,解得x = 2,钢笔单价12 元10. 一桶油,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 千克,还剩16 千克,这桶油有多少千克?答案:60 千克思路:设这桶油有x 千克,x - 1/5x - 1/5x - 20 = 16,解得x = 6011. 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人数占总人数的1/4,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三车间人数的3/4,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40 人,三个车间共有多少人?答案:560 人思路:设总人数为x 人,第三车间人数为3/7×(3/4x + x),则3/7×(3/4x + x) - 1/4x = 40,解得x = 56012. 学校组织数学竞赛,按参赛人数的1/5 颁奖,分设一、二、三等奖,已知获二等奖的人数比一等奖多20 人,且获二等奖的人数是三等奖的4/5,一共有多少人参赛?答案:1500 人思路:设参赛总人数为x 人,二等奖人数为1/5x×4/9,一等奖人数为1/5x×1/9,1/5x×4/9 - 1/5x×1/9 = 20,解得x = 150013. 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45%,再放入16 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只占25%,这堆糖中有奶糖多少块?答案:9 块思路:设原来糖果总数为x 块,45%x = 25%(x + 16),解得x = 20,奶糖有45%×20 = 9 块14. 修一条路,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3,再修300 米后,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2,这条路全长多少米?答案:3600 米思路:设已修的长度为x 米,未修的长度为3x 米,(x + 300) / (3x - 300) = 1 / 2,解得x = 900,全长4x = 3600 米15. 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3,如果从甲库中取出8 吨放到乙库中,则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5,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吨?答案:63 吨思路:设甲仓库原存货4x 吨,乙仓库原存货3x 吨,(4x - 8) / (3x + 8) = 4 / 5,解得x = 9,总吨数7x = 63 吨16. 在一个底面半径是10 厘米的圆柱形杯中装水,在水中放一底面半径为5 厘米的圆锥形铝锤,使铝锤全部被水淹没,当铝锤从杯中取出后,杯里水面下降了 5 毫米,求铝锤的高是多少厘米?答案:6 厘米思路:下降的水的体积等于圆锥形铝锤的体积,3.14×10×10×0.5 = 1/3×3.14×5×5×h,解得h = 6 厘米17.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 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 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 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270 千米思路:设原速度为v,原时间为t,vt = 1.2v×(t - 1),解得t = 6 小时。
小升初奥数思维训练100题及详解

小升初奥数思维训练100题及详解(1)1.765×213÷27+765×327÷27解:原式=765÷27×(213+327)= 765÷27×540=765×20=153002.(9999+9997+...+9001)-(1+3+ (999)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9000+9000+…….+9000 (500个9000)=45000003.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解:(19981998+1)×19991998-19981998×19991999=19981998×19991998-19981998×19991999+19991998=19991998-19981998=100004.(873×477-198)÷(476×874+199)解:873×477-198=476×874+199因此原式=15.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3×(4-2)+2×1=(1999+1997+…+3+1)×2=2000000。
6.297+293+289+…+209解:(209+297)*23/2=58197.计算:解:原式=(3/2)*(4/3)*(5/4)*…*(100/99)*(1/2)*(2/3)*(3/4)*…*(98/99) =50*(1/99)=50/998.解:原式=(1*2*3)/(2*3*4)=1/49. 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
小学奥数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小学奥数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1. 计算: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50B. 55C. 60D. 65答案:B解析:运用加法结合律,(1 + 10) + (2 + 9) + (3 + 8) + (4 + 7) + (5 + 6) = 11×5 = 552. 一个等差数列:2,5,8,11,14,······,第10 个数是()A. 29B. 31C. 32D. 35答案:A解析:公差为3,第10 个数为2 + (10 - 1)×3 = 2 + 27 = 293. 鸡兔同笼,共有15 个头,40 只脚,鸡有()只。
A. 10B. 5C. 8D. 7答案:B解析:假设全是兔,应有脚15×4 = 60 只,比实际多60 - 40 = 20 只。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4 - 2 = 2 只脚,所以鸡有20÷2 = 10 只。
4. 小明从一楼到三楼用了6 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到六楼要用()分钟。
A. 15B. 18C. 12D. 10答案:A解析:从一楼到三楼走了2 层,每层用时6÷2 = 3 分钟。
从一楼到六楼走5 层,要用3×5 = 15 分钟。
5. 有10 个小朋友排成一队,每两人之间相隔1 米,这个队伍长()米。
A. 9B. 10C. 11D. 8答案:A解析:10 个小朋友中间有9 个间隔,每个间隔1 米,队伍长9×1 = 9 米。
6.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 厘米,长是7 厘米,宽是()厘米。
A. 3B. 4C. 6D. 5答案:A解析:宽= 周长÷2 -长= 20÷2 - 7 = 3 厘米7. 一根绳子对折3 次后,每段长5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米。
A. 40B. 30C. 80D. 60答案:A解析:对折3 次,绳子被平均分成8 段,原来长5×8 = 40 米8. 小红有20 本书,小明有10 本书,小红给小明()本书,两人的书就一样多。
小升初最常考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小升初最常考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一桶水可灌3/4 壶水,1 壶水可以冲2 杯水,1 桶水可以冲几杯水?答案:3/4×2 = 3/2 = 1.5(杯)2. 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21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答案:21÷(2/5 - 1/4)= 21÷3/20 = 140(页)3. 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了总数的2/5,第二天运走的货物比总数的1/4 多4 吨,这时还剩17 吨,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答案:(17 + 4)÷(1 - 2/5 - 1/4)= 21÷7/20 = 60(吨)4. 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的人数占三个车间总人数的25%,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三车间的3/4,已知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40 人,三个车间一共有多少人?答案:40÷[(1 - 25%)×3/(3 + 4) - 25%] = 40÷[3/7 - 1/4] = 560(人)5. 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 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答案:21÷(1 - 2/7 - 2/7)= 21÷3/7 = 49(个)6. 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 少12 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 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答案:(24 - 12)÷(1 - 2/5 - 1/3)= 12÷4/15 = 45(袋),45 - 24 = 21(袋)7. 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10,甲与乙的比是3:2,乙与丙的比是4:1,乙数是多少?答案:甲:乙= 3:2 = 6:4,乙:丙= 4:1,所以甲:乙:丙= 6:4:1,乙数:110×4/(6 + 4 + 1) = 408.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3/8,离乙地还有135 千米,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答案:135÷(1 - 3/8)= 216(千米)9. 修一条路,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1:5,又修了490 米后,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3:1,这时还有多少米未修?答案:490÷(3/4 - 1/6)×1/4 = 180(米)10. 某校有学生465 人,其中女生的2/3 比男生的4/5 少20 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答案:设男生有x 人,4/5 x - 2/3×(465 - x) = 20 ,解得x = 225,女生人数:465 - 225 = 240(人)11. 水果店里卖出的梨的重量是苹果的5/7,梨比苹果少卖30 千克,梨卖了多少千克?答案:30÷(1 - 5/7)×5/7 = 75(千克)12. 一筐苹果卖掉1/5 后,又卖掉6 千克,这时卖出的重量正好是剩下的1/2,这筐苹果原来有多少千克?答案:6÷(1/3 - 1/5)= 45(千克)13. 甲、乙两班共有84 人,甲班人数的5/8 与乙班人数的3/4 共有58 人,甲、乙两班各有多少人?答案:设甲班有x 人,5/8 x + 3/4×(84 - x) = 58 ,解得x = 40,乙班:84 - 40 = 44(人)14. 学校买来两种图书共220 本,取出甲种图书的1/4 和乙种图书的1/5 共50 本借给五年级(1)班同学阅读,问甲、乙两种图书各买来多少本?答案:设甲种图书有x 本,1/4 x + 1/5×(220 - x) = 50 ,解得x = 120,乙种图书:220 - 120 = 100(本)15. 某工厂第一车间有工人150 人,第二车间有工人90 人,要使第一车间人数是第二车间的2 倍,需要从第二车间调多少人到第一车间?答案:(150 + 90)÷(2 + 1) = 80(人),90 - 80 = 10(人)16. 甲、乙两堆煤共180 吨,甲堆煤的1/3 比乙堆煤的2/3 多18 吨,甲、乙两堆煤各有多少吨?答案:设甲堆煤有x 吨,1/3 x - 2/3×(180 - x) = 18 ,解得x = 138,乙堆煤:180 - 138 = 42(吨)17. 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和文艺书共3200 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文艺书的4/5,科技书和文艺书各有多少本?答案:文艺书:3200÷(1 + 4/5)= 16000/9 ≈1778(本),科技书:3200 - 1778 = 1422(本)18.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1/5,再向前行50 千米,就比全程的2/3 少6 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奥数思维训练100题1.765×213÷27+765×327÷27解:原式=765÷27×(213+327)= 765÷27×540=765×20=153002.(9999+9997+...+9001)-(1+3+ (999)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9000+9000+…….+9000 (500个9000)=45000003.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解:(19981998+1)×19991998-19981998×19991999=19981998×19991998-19981998×19991999+19991998=19991998-19981998=100004.(873×477-198)÷(476×874+199)解:873×477-198=476×874+199因此原式=15.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3×(4-2)+2×1=(1999+1997+…+3+1)×2=2000000。
6.297+293+289+…+209解:(209+297)*23/2=58197.计算:解:原式=(3/2)*(4/3)*(5/4)*…*(100/99)*(1/2)*(2/3)*(3/4)*…*(98/99) =50*(1/99)=50/998.解:原式=(1*2*3)/(2*3*4)=1/49. 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
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
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解: 7*18-6*19=126-114=126*19-5*20=114-100=14去掉的两个数是12和14它们的乘积是12*14=16810. 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
求第三个数。
解:28×3+33×5-30×7=39。
11. 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
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解:设第二组有x个数,则63+11x=8×(9+x),解得x=3。
12.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第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
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解:第三、四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4分,比后两次的成绩和少4分,推知后两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8分。
因为后三次的成绩和比前三次的成绩和多9分,所以第四次比第三次多9-8=1(分)。
13. 妈妈每4天要去一次副食商店,每 5天要去一次百货商店。
妈妈平均每星期去这两个商店几次?(用小数表示)解:每20天去9次,9÷20×7=3.15(次)。
14. 乙、丙两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是13∶7,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
解:以甲数为7份,则乙、丙两数共13×2=26(份)所以甲乙丙的平均数是(26+7)/3=11(份)因此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是11:7。
15. 五年级同学参加校办工厂糊纸盒劳动,平均每人糊了76个。
已知每人至少糊了70个,并且其中有一个同学糊了88个,如果不把这个同学计算在内,那么平均每人糊74个。
糊得最快的同学最多糊了多少个?解:当把糊了88个纸盒的同学计算在内时,因为他比其余同学的平均数多88-74=14(个),而使大家的平均数增加了76-74=2(个),说明总人数是14÷2=7(人)。
因此糊得最快的同学最多糊了74×6-70×5=94(个)。
16. 甲、乙两班进行越野行军比赛,甲班以4.5千米/时的速度走了路程的一半,又以5.5千米/时的速度走完了另一半;乙班在比赛过程中,一半时间以4.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另一半时间以5.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
问:甲、乙两班谁将获胜?解:快速行走的路程越长,所用时间越短。
甲班快、慢速行走的路程相同,乙班快速行走的路程比慢速行走的路程长,所以乙班获胜。
17. 轮船从A城到B城需行3天,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
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解:轮船顺流用3天,逆流用4天,说明轮船在静水中行4-3=1(天),等于水流3+4=7(天),即船速是流速的7倍。
所以轮船顺流行3天的路程等于水流3+3×7=24(天)的路程,即木筏从A城漂到B城需24天。
18. 小红和小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
小红每分走52米,小强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
若小红提前4分出发,且速度不变,小强每分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
小红和小强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解:因为小红的速度不变,相遇地点不变,所以小红两次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相同。
也就是说,小强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走4分。
由(70×4)÷(90-70)=14(分)可知,小强第二次走了14分,推知第一次走了18分,两人的家相距(52+70)×18=2196(米)。
19. 小明和小军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若两人按原定速度前进,则4时相遇;若两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多1千米/时,则3时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每时多走1千米,两人3时共多走6千米,这6千米相当于两人按原定速度1时走的距离。
所以甲、乙两地相距6×4=24(千米)20. 甲、乙两人沿400米环形跑道练习跑步,两人同时从跑道的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跑去。
相遇后甲比原来速度增加2米/秒,乙比原来速度减少2米/秒,结果都用24秒同时回到原地。
求甲原来的速度。
解:因为相遇前后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不变,相遇后两人合跑一圈用24秒,所以相遇前两人合跑一圈也用24秒,即24秒时两人相遇。
设甲原来每秒跑x米,则相遇后每秒跑(x+2)米。
因为甲在相遇前后各跑了24秒,共跑400米,所以有24x+24(x+2)=400,解得x=7又1/3米。
21. 甲、乙两车分别沿公路从A,B两站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5倍,甲、乙两车到达途中C站的时刻分别为5:00和16:00,两车相遇是什么时刻?解:9∶24。
解:甲车到达C站时,乙车还需16-5=11(时)才能到达C站。
乙车行11时的路程,两车相遇需11÷(1+1.5)=4.4(时)=4时24分,所以相遇时刻是9∶24。
22.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280米,慢车的车长是385米。
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11秒,那么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多少秒?解: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的速度与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的速度相同,所以两车的车长比等于两车经过对方的时间比,故所求时间为1123. 甲、乙二人练习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可追上乙;若乙比甲先跑2秒,则甲跑4秒能追上乙。
问:两人每秒各跑多少米?解:甲乙速度差为10/5=2速度比为(4+2):4=6:4所以甲每秒跑6米,乙每秒跑4米。
24.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向B跑,当甲跑到B时,乙离B还有20米,丙离B 还有40米;当乙跑到B时,丙离B还有24米。
问:(1) A, B相距多少米?(2)如果丙从A跑到B用24秒,那么甲的速度是多少?解:解:(1)乙跑最后20米时,丙跑了40-24=16(米),丙的速度25. 在一条马路上,小明骑车与小光同向而行,小明骑车速度是小光速度的3倍,每隔10分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小光,每隔20分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小明。
已知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间隔同样的时间发一辆车,问:相邻两车间隔几分?解:设车速为a,小光的速度为b,则小明骑车的速度为3b。
根据追及问题“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距离”,可列方程10(a-b)=20(a-3b),解得a=5b,即车速是小光速度的5倍。
小光走10分相当于车行2分,由每隔10分有一辆车超过小光知,每隔8分发一辆车。
26. 一只野兔逃出80步后猎狗才追它,野兔跑 8步的路程猎狗只需跑3步,猎狗跑4步的时间兔子能跑9步。
猎狗至少要跑多少步才能追上野兔?解:狗跑12步的路程等于兔跑32步的路程,狗跑12步的时间等于兔跑27步的时间。
所以兔每跑27步,狗追上5步(兔步),狗要追上80步(兔步)需跑[27×(80÷5)+80]÷8×3=192(步)。
27. 甲、乙两人在铁路旁边以同样的速度沿铁路方向相向而行,恰好有一列火车开来,整个火车经过甲身边用了18秒,2分后又用15秒从乙身边开过。
问:(1)火车速度是甲的速度的几倍?(2)火车经过乙身边后,甲、乙二人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相遇?解:(1)设火车速度为a米/秒,行人速度为b米/秒,则由火车的是行人速度的11倍;(2)从车尾经过甲到车尾经过乙,火车走了135秒,此段路程一人走需1350×11=1485(秒),因为甲已经走了135秒,所以剩下的路程两人走还需(1485-135)÷2=675(秒)。
28. 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00千米后再将车速提高30%,那么也比原定时间提前1时到达。
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29. 完成一件工作,需要甲干5天、乙干 6天,或者甲干 7天、乙干2天。
问:甲、乙单独干这件工作各需多少天?解:甲需要(7*3-5)/2=8(天)乙需要(6*7-2*5)/2=16(天)30.一水池装有一个放水管和一个排水管,单开放水管5时可将空池灌满,单开排水管7时可将满池水排完。
如果放水管开了2时后再打开排水管,那么再过多长时间池内将积有半池水?31.小松读一本书,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是3∶4,后来又读了33页,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变为5∶3。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解:开始读了3/7 后来总共读了5/833/(5/8-3/7)=33/(11/56)=56*3=168页32.一件工作甲做6时、乙做12时可完成,甲做8时、乙做6时也可以完成。
如果甲做3时后由乙接着做,那么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解:甲做2小时的等于乙做6小时的,所以乙单独做需要6*3+12=30(小时)甲单独做需要10小时因此乙还需要(1-3/10)/(1/30)=21天才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