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14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14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在我们的自然语言中,存在诸如“并且"或者”“并非"如果”“所有"之类的“小词”。

之所以称之为“小词”,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很少有人关注它们,而且因为被认为不指称什么东西,它们常常连“名”也算不上:既不属于“太阳"等所谓的“专名”,也不属于“红色"等所谓的“通名”。

语法学家常常将它们与介词、助词、叹词等一道归为“虚词"。

二是它们在语言学习中无足轻重。

然而,稍加深入思考,我们又不难发现这些“小词”似乎有“大"用。

所谓的“虚词”在语法学上又叫作“功能词”,它们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丰富多变,在使用频率上远大于那些实词。

在日常表达或论文写作中,倘若未能正确区分“如果”“只有"但是”“况且"等词,往往会给人留下“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的印象。

这似乎已经触及了“小词”的秘密,但从哲学上看,“小词"的理论重要性远不止于此。

在当代分析哲学中,这些小词被称作“逻辑词”,有关它们的理论建构和学术争论关乎我们对于人类逻辑和理性的省察和探索。

②逻辑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会掌握这些小词。

人们习惯于说“语言是逻辑的载体”,但这过于笼统,一种更能切中肯綮的说法或许是:逻辑的奥秘主要是在那些小词之用法上。

一个人不知道“比特”何意或者菽麦不分时,尽管这是一种认知缺陷,但并不会归为逻辑谬误。

相比之下,一个人援引某一官方规则“只有通过考试者才能入围”,抗议说:“我已经通过考试结果却没能入围,这是不公平的。

江苏省盐城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B 2.C 3.C 4.D 5.B6.C 7.C 8.B9.(1)梁王天天派使者请求太尉支援,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前往。

评分建议:共3分。

“使使”、“守便宜”及语句通顺各1分。

(2)后来吴军冲向汉军营垒的东南角,而太尉却派人防备西北角。

评分建议:共3分。

“奔壁”、“陬”及语句通顺各1分。

(3)他们背叛他们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封他们为侯,那么怎么去责备不奉守节义的人臣呢?评分建议:共4分。

“侯之”、“责”、定语后置句式及语句通顺各1分。

10.(1)全词刻画了一位闲居慵懒而又满怀愁绪的闺中女子的形象。

评分建议:共3分。

闲居慵懒、满怀愁绪及闺中女子各1分。

(2)①“丝雨”和“愁”本不相似,词人却抓取共同点“多”和“细”构成比喻,突出愁多愁密。

②比喻多以具体事物形容抽象事物,但此处却相反,显得新奇。

评分建议:共4分。

每层2分。

(3)用“闲”字修饰“挂”,写女子随意挂起帘幕,写出女子的慵懒神态,表现她满怀闲愁。

评分建议:共3分。

随意悬挂、慵懒神态、满怀闲愁各1分。

11.(1)言笑晏晏(2)患不知人也(3)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4)俯不怍于人(5)奈何取之尽锱铢(6)举匏尊以相属(7)沙场秋点兵评分建议:共8分。

每空1分。

12.①描写山鬼登山时的神情,暗示山鬼的心理:看到结果后的矛盾和失落。

②用比喻手法写山高山密,渲染氛围。

评分建议:共4分。

每层2分。

13.①“点火”是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详写有利于凸现小说主题。

②“点火”的环节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使山鬼和老师的形象更为丰满。

评分建议:共4分。

每层2分。

14.①山鬼顽皮可爱,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如总想着山那边是什么。

②聪明能干,勇敢坚强:如一个人过江爬山,打兔烧火烤肉。

③懂事,情感细腻:如用火把写“字”来安慰家人和老师。

评分建议:共6分。

每层2分。

15.①表现山里少年精神面貌,蕴含对有理想有活力的山里少年的赞美。

江苏省盐城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盐城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盐城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试卷综析】本套试题作为高二年级期终试题有下列特色:1.考查全面:除了考字音、词语运用、句子的衔接、诗歌赏析、文言文翻译外,还考查了默写及各类文体文章的阅读和鉴赏,也考查了语言表达等语言技巧性较强的试题。

全卷90%以上的内容侧重考查能力,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利于全面准确的评价高二语文教学情况。

2.注重积累:选择题中有2道题,文言阅读中的实词和虚词解释,11题的名篇名句的补写,都体现了对知识积累的要求,突出考查这方面的能力。

3.突出实践:语文是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本试卷突出了这一特点。

阅读中主观题占的比例较大,共有66分。

句子的仿写具有强烈的实践特点.4.试题设计具有人文性,作文读书的作用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有话说,有理发,有体验,有经历,其它的选文也给了学生各个方面做人的教育。

5.试题美中不足的是诗歌阅读前两个小题过于简单,给学生思考的力度不大,学生答分较为容易。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女娲./蜗.居胡诌./文绉.绉佝偻./衣衫褴褛.B.黯.然/谙.熟麦秆./干.云霄帷幕./蓦.然回首C.龟.裂/日晷.梦魇./衍.生物挺刮./呱.呱落地D.绮.丽/稽.首蓑.笠/踏莎.行犬吠./沸.反盈天【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读准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别和记忆)。

【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A项wā/wōzhōu lóu/lǚ;B项àn/ān gǎn/gān mù/mò; C项jūn/guǐ yǎn guā/gū; D项qǐ suō fèi。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平时的积累。

一是积累语文教材注释中注音的汉字;二是积累形近字,如:A项“女娲.”(wā)与“ 蜗.居”(wō);三是积累平时阅读中读错字,特别是多音字,如:呱.呱落地(gū)。

盐城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盐城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盐城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13题;共69分)1. (2分) (2015高一上·福建期中)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每逢放学高峰期,仓山区对湖路便呈现出人满为患的热闹景象。

B . 近些年,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于网吧,忘却了曾经的理想,真让人痛心不已。

C . 关于武则天的生平事迹,研究的人虽然很多,却始终没有一个定论,然而有些观点纯属不刊之论,没有任何历史依据。

D . 在世界足坛功利足球泛滥的今天,崇尚艺术足球的西班牙夺得世界杯冠军,可见艺术足球的回归指日可待。

2.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如果不是沉迷网络,他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那段峥嵘岁月,至今让他不堪回首。

B . 近日,高速交警执勤时,查获了一辆非法运输鞭炮的校车,谁知面对交警的询问,司机却不以为然。

C .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D . 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人生就会满足、快乐。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 廉价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B . 日前,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60号国务院令,正式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

这部六章四十条的条例,是历史上新中国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全民健身的权利义务加以规定。

C . 近年来,教育部门屡发新规,教育顽疾却毫无起色。

相反,针对新规旧律,当前中小学教育还形成了多项潜规则,2009年11月1日央视曝光了其中八个,称“其积弊之深令人震惊”。

D . 黑恶势力常常以热心公益事业、注重个人修养的幌子,表面上力图与主流价值观相适应。

黎强、陈明亮、岳宁等涉黑人员在被捕前都有从事慈善活动的经历。

盐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盐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盐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 (2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云中谁寄锦书来朱铁志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

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

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

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

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

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

信封和信札抬头、落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报刊者居多。

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再有任何称谓,迹近被通缉;有的信封书写七扭八歪,偌大的天地间几行纠缠在一起的米粒小字,仿佛捆绑的螃蟹。

至于行文的直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也是不时要面对的无奈现实。

翻看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书信,“先生”“足下”“斧正”“雅教”“拜辞”等敬语谦辞随处可见,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谦和,透露出长期文明熏陶下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容和自信,正是“尺牍书疏,千里面目”,“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而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只能在杂乱无章的信息洪流中若有若无地存在,只能在先人的收藏中依稀可辨。

而在新潮的“穿越剧”中,别人的父亲成了“家父”,自己的爸爸却变为“令尊”。

经过“反右”“文革”等文化浩劫,中年以下的朋友旧学功底无从谈起,新学修养也难尽如人意。

XXX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后有答案

XXX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后有答案

XXX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后有答案XXX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后有答案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50分一、基础与阅读(17分)材料一古人云“冒之以衣服,旌之以章旗,所以重其威也”,通过服饰表明贵贱在夏商时期当已形成。

我们通过《孝经》对服饰的论述片段,便能了解到古代“不僭上逼下”的着装要求。

穿错颜色,不但会受到惩罚,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清朝XXX 赐死年羹尧时,列举的罪状有几条就跟着装用色有关——用鹅黄色的荷包。

用黄布包裹衣服。

中国历代的服饰色彩与五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历代的服饰色彩演变中不难发现,古代服饰色彩始终以正色为尊,注重衣色之纯,五种正色白、青、黑、赤、黄源于五行金、木、水、火、土。

而历代所崇尚的颜色各异,《檀弓》有云“夏后氏尚黑,XXX尚白,XXX”,《史记·殷本纪》也记述XXX“易服色。

尚白”。

《礼记·王藻》云:“衣杂色,裳间色,非列采不入公门。

”个中的“列采”就是杂色服饰,也就是说,没有穿着杂色衣服是不能进入公门的。

作为封建社会初步的秦朝尚水德,于是黑色便成为打扮的首要颜色,“郊祀之服皆以袀玄”。

皇帝也经常是“玄衣绛裳”,即黑色上衣和深红色下衣,同样是以黑色为主调。

普通百姓单调的服色与礼制限制有关,“散民不敢服杂彩”(《春秋繁露·服制》)的描述正反映了这一现实。

《汉书·五行志》也曾记录,XXX微服私行,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遂穿着“白衣”。

封建社会中期当前,关于打扮颜色和等级的划定越发明确具体。

XXX虽然划定“贵贱异等,杂用五色”,但没有特别划定皇帝常服的服色。

而到了唐初,以黄袍衫等为皇帝常服,厥后逐渐用赤黄,“遂禁XXX不得以XXX为衣服杂饰”。

今后当前,黄色就成为了皇帝御用的颜色,成为皇帝王权的象征。

据《清史稿》记录:“龙袍,色用明黄。

领、袖俱石青,片金缘。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知识及运用(3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及字形正确的一项()(3分)A.祚薄(zuò)刘病日笃(dǔ)盘桓珊珊可爱B.修葺(qì)强颜欢笑(qiáng)殒落一春鱼燕C.挣揣(chuǎi)鄙陋没世(mò)笑魇逾庖而宴D.玉醅(bēi)莞尔而笑(wǎn )缧绁面有瘟色答案:选A(B. 强颜欢笑(qiǎng)陨落一春鱼雁C. 挣揣(chuài)笑靥D. 玉醅(pēi)面有愠色)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A.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B.李仁义和王鹏这对哥们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劳燕分飞了,李仁义到北京读博士,王鹏去深圳一家外资企业工作。

C.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D.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独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答案:选D茕茕独立: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 A.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逾越。

语境强调的是地方保护,而成语强调的是自我限制。

B.劳燕分飞:比喻夫妻或情侣分离。

C“气息奄奄”中“奄奄”是气息微弱的样子。

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日薄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将终,修饰“暮年”恰当。

)3.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3分)A.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B.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C.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D.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答案:D4.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2014—2015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裨.将(pí) 拓.本(tà)和.稀泥(hâ)蒙.头转向(mēnɡ) B.诡谲.(juã)瘐.死(yǔ)露.马脚(lòu)呶.呶不休(náo)C.垓.心(ɡāi)潜.伏(qiǎn)涮.羊肉(shuàn)疏不间.亲(jiàn)D.鞭笞.(chī)央浼.(miǎn)执著.狂(zhuó)济.济一堂(j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提挈舶来品猝不及防卷佚浩繁B.翔实名信片各行其事人世沧桑C.遴选冷不防管窥蠡测明火执仗D.勾通副食品安分守纪鸿篇巨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B.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C.张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D.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

B.明年高考会不会有什么变化?我们需要怎样积极应对?都是新进入高三的师生们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C.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陆宗达告诉我们:“氏族社会中,处置战败敌人的男女有所不同:男子被杀死,妇女则作为妻子被收养入族,其实也就是奴隶”(《训诂简论》)。

D.春天一到,我们的校园就成了美丽的花园,开满了各种鲜花,有红的、有粉的、有黄的、有白的,真是五彩缤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

②经过了两年,菅芒花有如预约,又与我们来人间会面,可是同看菅芒花的人,因为因缘的变迁离散,早就了。

③对唐诗和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

A.即使物是人非平分秋色B.虽然面目全非各有千秋C.即使物是人非各有千秋D.虽然面目全非平分秋色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保障盐城市“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今年领军人才申报工作由每年一批增加到两批,申报截止时间分别为6月30日和10月31日。

B.盐城市民顾成森将一枚指甲大的弹片送交新四军纪念馆并收藏到了展区,这枚弹片曾留在他父亲顾宝才体内多年,直至老人去世才取出。

C.6月11日早晨,武警盐城边防支队成功救助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海豹”,小海豹由于鳍部受伤,被送到大丰港“海洋世界”接受治疗。

D.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盐城市市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转变,从事商业工作的人们不应漠视这些变化。

3.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

午后三点钟光景,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茅盾《雷雨前》)B.整个灶头几乎没有直线,那么多即兴式的弧线使灶头既端庄又秀气,像一位穿着蓝印花布衣服的农家少妇。

(金曾豪《家里的灶头》)C.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冰冷的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

(刘亮程《寒风吹彻》)D.只要你自己心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

(徐志摩《山居闲话》)4.在下文方格处填入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很多园林亭阁,不但有很好的命名,有时还加上很好的对联。

《老残游记》中写老残在济南游大明湖,看了“□□□□□□□,□□□□□□□”的对联后,暗暗称道:“真个不错!”可见文学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

A.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B.寺古僧闲云作伴,山深世远月为朋C.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做济南人D.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森林是音乐般的精灵,从音乐和乐理的角度,人们能更好地理解树木的生命。

地球上无数森林歌唱着,它们是音乐这一门特殊艺术形成的源远流长的史前史……①每一棵树都是真正的皇家大乐队的成员。

②因为歌唱,树木和森林的生命焕发出无限光彩。

③树——乐队的成员在白天黑夜持续歌唱,表达对自然创世之美对万物生命的浩大礼赞。

④它们的歌唱,仿佛是大地裸露出地面的斑驳多节的粗野喉咙的歌唱。

⑤森林是隐藏在大地的一整列阵容完整的皇家大乐队。

A.⑤②③④①B.⑤①③④②C.①③④②⑤D.①⑤②③④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孝景三年,吴楚反。

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

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

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

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

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

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

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

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

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

太尉终卧不起。

顷之,复定。

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

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

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

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

归,复置太尉官。

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

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

景帝由此疏之。

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亚夫之短.。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

”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

”丞相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

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景帝默然而止。

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

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

”乃悉封唯徐卢等为列侯。

亚夫因谢病。

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居无何,亚夫子为.父买甲盾五百被可以葬者。

取庸苦之,不予钱。

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

初,吏捕亚夫,亚夫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

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

太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

悲夫!(选自《史记·世家第二十七》,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引:退避B.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却:隔阂C.常与太后言亚夫之短.短:说人坏话D.景帝欲侯之以劝.后劝:勉励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愿以.梁委之斧斤以.时入山林B.乃.以太尉计谋为是今君乃.亡赵走燕C.亚夫子为.父买甲盾五百被可以葬者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D.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B.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C.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D.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

(3分)译句:▲ ▲ (2)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

(3分)译句:▲ ▲ (3)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4分)译句:▲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1)概括分析词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

(3分)▲ ▲ (2)词学家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无边丝雨细如愁”称为“奇喻”,说说它“奇”在何处?(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总角之宴,▲。

(《诗经·氓》)(2)不患人之不己知,▲。

(《论语·学而》)(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4)仰不愧于天,▲。

(《孟子·尽心上》)(5)▲,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6)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辛弃疾《破阵子》)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扬起你的笑脸欧阳黔生山鬼是乌江岸上梨花寨的一个孩子,是寨子里最有学问的田老师的学生。

那一天,新生入学,田老师点名点到龙德隆,山鬼被同学推了一下:“叫你呢。

”山鬼一愣说:“我叫山鬼。

”老师自号乌江山人,说:“很好嘛!我叫山人,你叫山鬼。

古时候有个诗人名号诗鬼呢。

”山鬼,也就是龙德隆,问:“诗人是放牛的还是养猪的?”老师笑了,说:“好好学习,以后你就知道了。

”乌江,是一条湛蓝的大河。

泛青的河水从南边山峡里出来,呼啸着向北跑到山的尽头。

山鬼问老师:“书上不是说一江春水向东流么?为什么乌江向北流呢?”老师说:“龙德隆同学,春水向东流没错的,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但是这里的乌江,你看那山直切切横了过来,它只能横着向北流呀!”山鬼问:“那山后是什么?”老师说:“是山。

”“再后面呢?”“还是山。

”山鬼不再问了。

以后,他没事就会呆呆地望着那山。

他太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了。

有—天,山鬼实在忍不住,跳下大河朝对岸游去。

他被湍急的水推出千米远,斜斜地慢慢靠了岸。

可是,此岸已不是家所在那岸。

他沿着陡峭的悬崖攀登,向着他坐在家门口常痴看的那山爬去。

等他登上山头,一下子傻眼了,山背后确实是山。

他一咬牙又登上一座山头,还是傻了眼,山后面还是山。

数不清的山头像春笋一样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直伸向云雾的远方。

这时,夕阳西下了,大阳像地里熟透了的西瓜,被谁不小心弄碎了,红瓤儿散落在山巅上,天地间一片灿烂。

天黑了,山鬼没法回家了。

山里的孩子,有山就有吃的。

他捣毁了一个兔子窝,逮到一只兔子,烧火烤兔子肉吃。

他爹曾教会他用石头摩擦起火。

天黑时,田老师正在土坎下摘南瓜。

梨花妹急急赶来说:“山鬼不见了!”老师纳闷:“山鬼今天没上学,也不在家里?”老师赶到山鬼家,他爹说:“上次你田老师说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乌江渡,我家鬼崽就跑去乌江渡啦,三天才回。

这回你老师又讲了啥,他就去那地了吧?”田老师说:“不可能哟,我讲到了月球,他还到月亮上去?”正是夏末没有星星的夜晚,天上云层压得很低,几乎与江面起的白雾连接在一起。

那云层漆黑漆黑的,却又薄薄的,如墨加了水,轻轻的,坠在江面上。

山鬼燃起一堆火。

火堆蹿起高高的火苗,划破漆黑的天空。

梨花妹看到对岸的火光,尖叫起来:“对岸山上失火了!”山鬼爹看了一会儿说:“失火是散开烧的,这火一团火光,不是人烧,必是鬼火。

”老师说:“这鬼火是山鬼同学烧的火!……我想起来了,前些日,山鬼总问山后是什么,我说是山。

这小子一定过去了!”山鬼爹放心了:“知道他在哪里就行,他明天就会回来的。

”说着他就进屋了。

田老师对梨花妹说:“我们也点火吧,我们看得见龙德隆同学的火,他就能看见我们的火,这就告诉他,我们知道他在哪里。

”火点起来了,夺目而绚烂,黑咕隆咚的夜好像睁开了天眼!师生坐在田埂上,遥望着乌江对岸远山上的火光。

对岸山鬼点燃的火光虽小,但在这样的黑夜里,依然是耀目的。

田老师知道,只要那远山上的火不灭,他的火就不能灭。

他选择在梨花妹家的田埂上点火,梨花妹家的稻草已晒干了,一捆捆排列在田埂上。

梨花妈让他们随便用。

忽然,他们看见山鬼的火把在动,他在空中画着什么图案。

再凝神仔细看,田老师就大声欢快地笑起来,他扬起笑脸,笑得真是开怀爽朗啊!梨花妹也看懂了:山鬼在空中写的一个是“山”字,一个是“田”字,田老师的“田”字!梨花妹也笑了,向着田老师扬起笑脸。

随即,田老师和梨花妹朝着对岸朝着黑夜,大声喊起来:“山鬼――!”“山鬼――!”……一老一少的声音高亢嘹亮,重叠起伏,在峡谷里久久回荡。

这是我梨花妹,记忆中的那堆火,整整烧了三十年。

12.赏析文中画线文字的表达特色。

(4分)▲ ▲ 13.作者为何用较多笔墨写“点火”这一情节?(4分)▲ ▲ 14.概括分析小说中人物山鬼的形象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