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烟气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
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方法及质量保证

验收不合格、日常运行监督考核不合格、不能正常运行的自动监 测设备和污染源停止运行期间,自动监测设备提供的自动监测数据无 效。
o 有效数据用途
有效的自动监测数据是国控企业计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确定污 染物达标排放的依据,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总量考核、监督执法、排 污申报核定等工作的基础。
o 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审核制度和程序不完善
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的认定缺少监督考核,导致自动监测 设备运行效率低,自动监测数据准确率不高,不能如实反映主要污染 物排放的真实状况,难以为污染物总量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o 环保部发布《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审 核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的管理,更好地实 现污染源自动在线连续监控系统定量数据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和利 用效率,切实体现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法律地位,加强国控企业污染 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管理,明确国控企业和各级环保部门相关责任, 确保自动监控数据准确、有效。
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方法及质量保证
比对监测条件
o 几种规范化的明渠排污口
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方法及质量保证
比对监测条件
o 仪器设备的合法性确认证
在线自动监测仪器、设备应具备以下适用性检测报告及相 应的资质证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 2、进口仪器应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计量器具型
o 地市级监测机构
负责对除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火电厂以外的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 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工作。
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方法及质量保证
比对监测依据
热电厂锅炉废气污染源抽查监测、比对监测、自行帮扶监测报告

一、任务来源根据《2020年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指导方案》的要求,监测中心于2020年·月·日对xx热电有限公司废气污染源进行了抽查监测,并对废气自动监测设备进行了同步比对监测。
二、企业概况三、废气监测内容四、工况核查xx热电有限公司有2台1000吨电站锅炉(3#、4#),装机容量为350MW*2(3#、4#),年生产天数365天。
·月·日监测当天,3#电站锅炉及发电机组停产,4#电站锅炉及发电机组正常运行。
4#电站锅炉消耗3000吨煤,4#汽轮发电机组总发电量为650万kWh,发电机组生产负荷为75%,以上信息由企业提供。
五、排放标准1、企业排放标准根据xx热电有限公司《排污许可证》(证书编号:000000000000)要求,xx热电有限公司4#电站锅炉出口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表2规定的特别排放限值。
2、在线比对标准根据《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17)、《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技术规定(试行)》、环发[2009]88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规程》的规定,SO2、NOx、颗粒物等技术指标的准确度要求见表1。
表1废气CEMS技术指标准确度要求六、监测质量保证措施本次监测工作严格按照《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5-201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技术规范》(HJ/T373-2007)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的要求,对污染源监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监测人员经过培训并按照《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要求持证上岗。
2、监测仪器与设备按规定检定和校准并在有效期内正常使用。
火电厂烟气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

第 19卷 第 1期
常卫民等. 火电厂烟气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
2007年 2月
比对监测回归方程相关系数 r = 0. 936 4,参比 方法 93%测定结果落在允许区间内 ,满足“相关系 数 > 0. 85,参比方法 75%测定结果落在校准曲线 允许区间内 ”的要求 ,符合《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 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 T 76 - 2001) 中规定的颗粒物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可以认为
的绝对值 ( di )为 121,置信系数 ( cc) 94,比对监测 的相对准确度为 10. 4% , < 15% ,符合《固定污染 源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 T 76 - 2001)中规定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技术指标要 求 。因此 , CEMS系统 SO2 质量浓度监视器能够较 为准 确 地 反 映 出 口 烟 道 的 实 态 SO2 质 量 浓 度 。 SO2 比对监测采用相对准确度评价 。 3. 3 烟气流速 3. 3. 1 计算
第 19卷 第 1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7年 2月
火电厂烟气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
常卫民 ,刘宁锴 ,沈建康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36)
摘 要 :介绍了火电厂烟气自动化在线监控系统按照《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 HJ / T 76 - 2001) ,以及《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 GB / T 16157 - 1996)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 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 / T 57 - 2000)对大气污染物中颗粒物 、二氧化硫和流速进行了比对监测 ,结果表明 ,颗粒物 、 二氧化硫和流速的测定结果均符合规定要求 。
火电厂烟气CEMS比对监测过程中的问题探讨

火电厂烟气CEMS比对监测过程中的问题探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在污染源监管及企业自行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其运行状态可靠,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比对监测必不可少。
本文以火电厂为例,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烟气CEMS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比对监测结果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标签:火电厂;连续监测系统;比对监测1 前言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能够连续不断对废气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同步上传至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平台,从而便于管理部门掌握污染源排放情况和规律,加强监管。
近年出台的一系列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也企业提出了相关CEMS的安装要求,其在企业自行监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确保CEMS能够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并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比对监测必不可少。
下面以火电厂为例,结合相关工作经验,对CEMS比对监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2 火电厂CEMS比对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监测规范和企业现场情况,火电厂CEMS比对监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有下面几种。
2.1 监测点位设置不规范、不一致按照规范要求,CEMS颗粒物和流速监测设施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4倍烟道直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不小于2倍烟道直径处。
参比方法监测点位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烟道直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烟道直径处。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中很难找到符合规范要求的监测点位,可能存在所测断面气体流量变化大,有气体湍流影响的问题,而且CEMS是单点测量,参比方法是按实际烟道尺寸设置监测孔和点位的数量,这些都会影响到颗粒物、流速和烟温的比对。
2.2 烟气含湿量大火电厂大都采用湿法脱硫工艺,湿法脱硫系统除雾器效果差,烟气中含水量高,CEMS系统均采用了伴热系统,特别是热湿法烟气中水分对SO2影响几乎为零。
手工监测时所用的便携式预处理装置效果往往不能将水分除尽,水分在采样枪及监测设备中凝结,吸收烟气中SO2导致监测结果偏低。
燃煤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验与分析

0 引言
火 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 系统 ( o t uu m s o o i C ni o s i inM n— n E s t n yt 简 称 C M ) 近 些 年 来 为 适 应 环 境 管 理 需 要 而 o gSs m, i t e E S是 推广的一种污染物排 放 自动化计量 控制设 备 。在美 国、 盟、 欧 日本等 国家 , E C MS作为 一种 成熟 可靠 的技术 , 已完全 替代 手工监测而广泛应用于 固定 污染源 的监测管 理。我 国 自 20 05 年 1 月 1日起 实施 的《 染源 自动监 控 管理 办法》中明确 了 1 污 污染源 自动监控 设备 是污 染 防治设 施 的组成 部 分 , 经验 收合 格并正常运行 的 C MS数据 可作为 环保部 门进行 排污 申报 核 E 定、 总量控 制 、 环境 统计 、 污费征 收 和现场 环境 执法 等环境 排 监 督 管 理 的 依 据 , 表 明 C MS在 我 国 已 有 明 确 的 法 律 地 这 E 位 J 。作为一种 法定 的排 污征 收计 量 系统 , 同大多 数仪 器仪
校准 曲线参数输 入 颗粒 物测 定仪 中 , 把颗 粒物 测定 仪显 示 物 理量转换为标准状态下 干烟气中颗粒物的质量 浓度 。 22 S 的校验 . o2 参 比方法采用 H / 5 2 0 ,O 分 析 仪 与参 比方 法 同 J T 7— 0 0 S 步进行 , 由数据 采集器每 分钟记 录 1个平均 值 , 续记录至参 连 比方法测试结束 , 取与参 比方法 同步 时间区间的平 均值 。取 参 比方法与 S 。 O 测定仪法 同步 区间测定 值组成一个数据对 , 每次
1 C MS系统组 成 E
某火 电厂 C MS主要 由烟 尘/ 氧化 硫/ 氧化 物监测 子 E 二 氮 系统 、 烟气参数监测 子 系统 和数 据采 集 与控 制子 系统 等部 分 组成 。C MS安装在锅 炉 烟 囱排 放 口, E 测点 离 地 面高 度约 6 0 米 , 中烟尘/ 氧化硫/ 氧化物探 头和 超声 波流速 测定 仪 、 其 二 氮 热 电偶温度测量 仪等安装在 烟 囱内 , 主机安装 在现场 烟道 旁 , 数据采 集处 理系统及 电脑 、 印机、 打 数据传送 系统 等均 安装在 主 操作 室 内 。 烟尘排放连续监测采 用 D U G 20不透 光率监 测 系统 , R A 9 其原理是通过光学单元与反 射单元 分别安 装在 烟 囱同一截 面 的两侧 , 利用可见测量光 束二次 穿过 测量路 径 , 使光强 度经 过 粉尘后的强度减弱与粉 尘浓度 遵守循 朗伯一 比尔定律 原理来 测得粉尘实际浓度 。 通过抽取烟道 中的烟气进入 A I dl 5 P e 12分析仪进行 烟 mo 气成分 s 的分 析 , 光谱 10 m 一 3 n 的紫外 光激发 下 , 0 在 9n 20m 烟气中的 s 体分 子成 为不 稳 态 , 0 气 当其 回到 稳定 基态 时会
火电厂CEMS比对监测相关经验及探讨

火电厂 CEMS 比对监测相关经验及探讨摘要:在CEMS运营管理当中比对监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要进一步的验证其作用,本文以某一火电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比对依据标准等一系列的过程来进行详细的论述,并且从监督管理的角度来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火电厂;CEMS;比对检测引言:CEMS其实就是指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在该系统当中,能够对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浓度进行连续的自动监测,并且把监测的数据和信息及时的传送到相关的部门当中,从而确保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是达到标准的CEMS,在当前其作用越来越重要,能够让环保部门更好地去掌握火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并以此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
比对监测基本上是具有相关的标准,是以行业发布的内容为主,对日常运行烟气延续排放监测系统的颗粒物准确度、烟温绝对误差等相关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且根据相关的标准来进行监测。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当中有规定到,相关的环境监测部门需要负责对自动监控设备采取定期比对监测的方式来进行,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针对所监控到的数据再进行分析与研究,之后要提出有效性的硬件,从而优化该工作。
《国家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当中有规定到,企业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指的是相关的环保部门对企业的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采取定期监督的方式来进行严格的考核,从而确保其自动监测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并且就监测到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
一、CEMS法规背景在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当中,有规定到环境监测机构需要定期对自动监控设备进行比对监测,并且根据自动监测数据提出有效性的意见。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当中有补充规定到,针对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应当要在每个季度采取一次考核,在比对监测当中,如果结果不满足技术规范则判定为不合格,对此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
二、比对监测在比对监测当中,需要有各级的监测站来进行实施,该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有注意的问题,而具体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如下:(一)人工监测位置选择注意事项在比对监测当中,绝大部分的CE MS系统采取的方式都是抽取法采样,也就是将烟气经过专门的加热管线之后,和除湿系统对其水分进行去除,然后让烟气进入到分析单元比对监测,则是对CEMS系统采样分析全过程的考核与管理。
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比对监测中质控措施的探讨

能 源与环 境
火 电厂 烟 气 排 放 连 续 监 测 系统 比对 监 测 中质控 措 施 的探 讨
沈建康 高蓓蕾 ( 江苏省环境监测 中心 江苏南京 21 0 6 3) 0 摘 要: 阐述 了火电厂烟气排放连 续监测 系统( EMS 比对 监测工作 中影响比对监测准确性的诸 多因素 , 讨采取 相应的质控措施 以减 少 C ) 探 数据 偏 差 , 高 准确性 。 提 关键词 ; 烟气排放 连续监测 比对监测 质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 TM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3 9 ( 0 8 1 ( ) O 0 l 1 2 7 1 2 0 ) b - l -0 6 2 2 污 染源 在 线 监 测 作 为 环 境 管 理 的 重 要 手 段 , 实时 监 督 控 制污 染 源 的 状 态 , 时 在 及 预 警 突 发 性 污染 事 故 中发 挥 重要 作 用 。 因 此大 量 的 CE MS比 对工 作 成 为环 境 监 测 工 作 中 的 一 项 重 要 内容 , 对 监 测 中的 质控 比 措 施 也随 着 成 为 关 注 的 重 点 。 现 场 比 对 监 测 时 诸 多 因素 会造 成 比对 测 试 的 偏 差 。 分析 造 成 偏 差 的 原 因 , 取 采 对 应 的 质控 措 施 , 以减 少 数据 偏 差 , 高 在 提 线 比对 监 测 工 作 的 准 确 性 , 好 的 为 环 境 更 管理服务 。
级 甚 至 更 细 , 此 , 议 在 烟 尘 采 样 时 选 用 为 建
加厚滤筒 , 以提 高 捕 集 率 , 高 测 试 的 准 确 提 性。
1 3现场 操 作不 规范导 致 的偏差 火 电厂 所 测 试 点 位 大 部 分 处 于 高 负 压 条件下 , 当采 样 结 束 时 一 般 采 取 将 采 样 管 路 人 为 封 堵 管 路 , 将 采 样 枪 从 烟 道 中 取 再 出 的 方 法 。但 由于 人 工 操 作并 不能 使 管 路
浅谈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比对

浅谈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比对【摘要】:本文阐述了以某火电厂为例,通过污染源的在线实时监控和基本数据的采集,及时了解污染源排污状况。
【关键词】:烟气分析电厂比对监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1.引言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俗称“环保电子警察”,能够自动收集各种监测数据,并对污染物超标告警、设备故障等作出反应,为业务系统和决策支持提供基础数据。
通过污染源的在线实时监控和基本数据的采集,及时了解污染源排污状况。
防止排污企业偷排和漏排,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造成的危害,有利于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强化执法监督力度,促进污染源达标排放,为提高环境执法效能以技术支持。
某电力有限公司总装机容量435MW(3×55MW+2×135MW)。
目前该公司五台机组均安装了脱硫装置和对应的CEMS系统,系统数据已上传至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及南京电监办。
受该公司的委托,于2010年9月26日对该公司3#炉的烟气CEMS进行了比对监测。
2.验收比对监测依据2.1监测依据(1)HJ/T75-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试行)(2)HJ/T76-2007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3)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4)GB/T5468-199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5)HJ/T47-1999 烟气采样器技术条件(6)HJ/T48-1999 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7)HJ/T57-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8)《空气和废气分析监测方法》(第四版)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9)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0)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2试验仪器本次试验所采用测试仪器和仪表均已按规定经过计量部门的检验并已取得检定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烟气分析仪器在每次试验前进行现场校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2 076
7
2 032
Y = a + bx, 则: Y = 0. 955 8x + 14. 114 4, r= 0. 936 4 3. 1. 2 比较 两种方法测定烟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比较见 表 2。
表 2 用 CEM S法和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比较
工况类型 工况 1
工况 2
工况 3
监测频次
第 1次 第 2次 第 3次 第 4次 第 5次 第 1次 第 2次 第 3次 第 4次 第 5次 第 1次 第 2次 第 3次 第 4次 第 5次
The Comparative M onitoring of Autom atic D etecting System for Thermoelectric Power Station Emm ision
CHANG W e-i m in, L IU N ing-ka,i SH EN Jian-kang ( J iangsu P rovince Environm ental M onitoring Center, N anjing, J iang su 210036, China )
方法 93% 测定结果落在允许区间内, 满足 / 相关系 数 > 0. 85, 参比方法 75% 测定结果落在校准曲线
允许区间内 0的要求, 符合《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
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 J/T 76- 2001) 中规定的 颗粒 物主 要技术 指标 要求。可以 认为
CEM S系统颗粒物测试 仪显示值能够较为准确地
2 比对监测方法和内容 比对监测按照《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监测系统
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 J/T 76- 2001) 进行, 参比 方法测孔设在 CEMS系统测孔后 1. 5 m 范围内。
比对监测项目为颗粒物 ( 烟尘 ) 质量浓度、SO2 质量浓度和烟气流速。比对监测期间, 锅炉稳定满
收稿日期: 2006 - 05- 23; 修订日期: 2006 - 09- 13 作者简介: 常卫民 ( 1966) ), 男, 江 苏泰兴 人, 大学, 高级 工程 师, 从事环境监测管理工作。
FW 300型 SM C- 202型 SM C- 222型 HM P235 型
YQ- 2型
检测方法 紫外荧光法 化学发光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化学传感器法
浊度法 热电偶法
差压法 干湿球法
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 J/T 57- 2000) 进行; 烟 气流速通过测试烟气温度、动压、静压、含湿量和大 气压等, 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 染物采样方法》( GB /T 16157- 1996)计算。
源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 J/T
76- 2001) 中规定 的气态污染物主要 技术指标要 求。因此, CEM S系统 SO2 质量浓度监视器能够较 为准 确地 反 映出 口 烟道 的 实态 SO2 质量 浓 度。 SO2 比对监测采用相对准确度评价。 3. 3 烟气流速
3. 3. 1 计算
烟气温度 t /e 125 126 124 127 124 123 122 122 124 123 135 136 135 134 133
烟气静压 pB /Pa - 246 0 - 248 0 - 242 0 - 244 0 - 252 0 - 222 0 - 230 0 - 221 0 - 220 0 - 223 0 - 253 0 - 253 0 - 255 0 - 253 0 - 250 0
表 3 参比方法评估 CEM S法的 SO2 测定相对准确度
编
参比方法 A
CEM S法 B
数据对差
号
Q/ ( m g# m - 3 )
Q/ ( m g# m - 3 )
B- A
1
2 012
2
1 910
3
1 928
4
2 080
5
2 011
1 932 1 953 1 986 2 032 2 028
- 80 43 58
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 解法》( H J/T 57- 2000)对大气污染物中 颗粒物、二氧 化硫和 流速进 行了比 对监测, 结果 表明, 颗粒物、
二氧化硫和流速的测 定结果均符合规定要求。
关键词: 比对; 监测; 烟气; 自动化监 测系统
中图分类号: X 8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6 2009( 2007) 01- 0041- 04
参比方法中的颗粒物采用全自动烟尘测试仪按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 方法》( GB /T 16157- 1996) 进行; SO2 采用 TESTO 350XL 型烟气分析仪按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
图 1 参比方法校准 CEM S法的校准曲线
以 CEM S系统显示值为横坐标 (X ), 参比方法 测定的颗粒物结果为纵坐标 ( Y ), 由最小二乘法建 立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 L) ,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差的标准偏差 (Sd )表示:
cc =
?
Sd tf ( 0. 95)
n
3. 2. 2 参比方法评估 CEM S法的 SO2 测定结果 参比方法评估 CEMS法 SO2 测定结果见表 3。 表 3表明, 参比方法的平均值 ( RM ) 为 2 072,
数据对差的标准偏差 ( Sd ) 为 177, 数据对差平均值 的绝对值 ( di ) 为 121, 置 信系数 ( cc) 94, 比对监测 的相对准确度为 10. 4% , < 15% , 符合《固定污染
颗粒物 ① Q/ ( m g# m - 3 )
53. 2 60. 7 73. 2 76. 3 82. 1 115. 6 132. 4 143. 6 131. 2 123. 5 176. 5 145. 7 129. 6 163. 2 154. 3
① CEM S 法; ②参比方法。
) 42 )
颗粒物② Q/ ( m g# m - 3 )
) 41 )
第 19卷 第 1期
常卫民等. 火电厂烟气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
2007年 2月
表 1 CEM S系统主要仪器及检测方法
序号
设备名称
1
SO 2 分析仪
2
NO x 分析仪
3
CO 分析仪
4
O2 分析仪
5 颗粒物测试仪
6
烟气温度仪
7 烟气流量、压力仪
8
烟气湿度仪
9 数据采集和处理
规格型号 S710 型 S710 型 S710 型 S710 型
现按照《管理办法》要求对火电厂烟气自动在 线监控系统进行比对监测。
1 CEM S系统
某电厂 CEM S系统为 SM C - 9021 型, 整个系 统由 SO2 分析仪、颗粒物测试仪、温 /湿度测试仪、 压力 /流速监测仪、系统控制和数据采集装置等组 成, 其中颗粒物测试仪、采样探头等均安装于除尘 器引风机后进入烟囱前的水平烟道上, 见表 1。
火电厂是排放烟尘、二氧化硫 ( SO2 ) 等大气污 染物的重点行业, 污染源自动化监控系统 ( CEM S) 普遍安装到位, 该系统经过环境监测机构比对监测 合格并正常运行, 其出具的数据可以作为排污申报 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总量控制、环境统计、排污 费征收和现场执法等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 [ 1- 6] 。
第 19卷 第 1期
环境监 测管理与技术
2007年 2月
火电厂烟气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
常卫民, 刘宁锴, 沈建康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36)
摘 要: 介绍了火电厂烟气自动化在线监控系统按照《固定污染 源烟气连续 监测系统 技术要求及 检测方法》( H J /T 76
- 2001), 以及《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 法》( GB /T 16157- 1996)和《固定污染 源排气中二 氧化
Abstract: A ccord ing to H J/T 76- 2001 specificat ion and detecting m ethod o f on- line flue gas de tect ion system fo r stationary po llut ion source superv isory, GB /T 16157- 1996 part icles determ inat ion and gaseous po llutants samp ling m ethod for stationary pollution source em ission, and H J/T 57- 2000 su lphur d iox ide determ inat ion for stationary pollution source em ission ( m ethod of dec ided potential electro lyte ), the autho rs perform ed com parative m on itoring of particles, su lphur d iox ide and the flow speed. T he resu lts ind icated the m easurem ents conform to the stipulat ion requirem en ts.
烟气湿度 /% 5. 9 5. 9 5. 6 6. 2 5. 6 5. 6 5. 6 5. 6 5. 8 5. 6 6. 4 6. 5 6. 3 6. 3 6. 2
烟气含氧量 /% 6. 3 6. 3 6. 1 6. 2 6. 2 6. 2 6. 4 6. 5 6. 7 6. 3 6. 4 6. 3 6. 4 6. 3 6. 3
K ey w ord s: Com parison; M on itor ing; F lue gas; Autom atic detect ing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