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下语文:配套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 18.生命 生命 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生命 生命 人教新课标

生命生命教学目标:1.品词析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让生命光彩有力。
教学重点:读中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读题)2.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有关作者的故事:杏林子,12岁时得了重病,无药可治。
她头不能转,手不能抬,腿不能走,眼看着自己全身的关节僵硬、坏死,绝望的她曾多次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还要不要活下去?”坐在轮椅上,她常常痛苦地问自己:“我要怎样活?”3.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杏林子一起去思考这两个问题。
二、精读:(一)提纲挈领——抓住核心1.回顾一下,作者用哪三个事例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2.作者思考的结果是什么?(二)飞蛾求生——要不要活?1.让我们先研究第一个问题:要不要活?一只小小的飞蛾让杏林子找到了答案。
请你读读飞蛾的故事,哪个词扣动了你的心弦,划下来,简单写写你的体会。
预设(1)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预设(2)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预设(3)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2.眼前的飞蛾让作者震惊,到底要不要活下去呢?杏林子陷入了沉思。
请看到学习单上的提示表,静静地思考,好好地对比,把你想到的与同桌交流:杏林子会想些什么?3.指导朗读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三)瓜苗生长——要怎样活?1.要活下去!这是作者的决定!那要怎么活呢?让我们听听小瓜苗的故事,想想小瓜苗是怎样活的呢?要练说,得练看。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书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三种感慨:飞蛾求生──生命的欲望;砖缝中长出的瓜苗──生命的顽强;倾听心跳──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
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下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层思考,表达了她积极的人生态度。
本文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但对于刚步入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难度较大。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成了本课的难点。
为此,我将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和“生命”相遇,让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融合,进而让学生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动弹、欲望、糟蹋”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导读品悟,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准备:1.按教学重点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教学设计:一、揭题导入,走进课文1.引用杏林子的一句话,引入课文的学习。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字词切入,整体感知1、指名领读词语,正音,齐读。
2、出示读书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以上词语,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想一想,用以上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概括说说文章讲了几件事例。
三、导读品悟,感悟生命▲默读课文,划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子,想一想,三件事分别带给作者,也带给你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一)感悟事例11.重点品读“但它挣扎着……我忍不住放了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极力、挣扎”等词语,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通过激情导读表达自己的理解。
18生命生命(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18 生命生命(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18 生命生命(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18. 生命生命课题生命生命课型新授课本文从寻常生活小事入笔,引出对生命的思考,文章浅显易懂,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设计说明文,易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朗读中品味情感,理解语句,体验情感是文学性作品学习的重要方法,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章内容,品味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的情感。
1. 搜集关于生命的格言。
(师生)学前准备2. 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搜集关于杏林子的资料。
(学生)3.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认识5 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
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学习目标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读懂文中三个引发作者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学习重点初步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
1. 搜集关于生命的格言。
(师生)学前准备2. 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3.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118 生命生命(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1. 导入:“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一、谈话导五色斑斓的彩蝶。
因为,入,揭示课4.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题。
(用时:5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的关于生命的格言。
5. 学生齐读课题。
分钟)于生命的感悟。
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读给大家听呢?2. 板书课题。
4. 看拼音,写词语。
1. 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zāo t à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画出文1. 引导学生自由读课()中的生字新词。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词。
2.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zhèn h àn()文,疏通字词。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8生命生命18.生命生命导学案

18. 生命生命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课前准备: 1.认识本文的作者及其重要代表作。
学习难点:理解三个案例中包含的道理。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 20 分钟)一、读一读我会借助文中注音仔细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丢字,不破句。
二、画一画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及自己不理解的词。
三、做一做1.把生字所连的词读一读,写一写。
2.对不理解的词语经过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决。
四、想想(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依据文章的内容,课文能够分为几部分?用双竖线在文中标出来。
五、问一问:你能联合课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吗?沟通分享:一、对学( 5 分钟)1.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2.互查生字词的学习状况。
3.沟通“想想” 1、 2 的问题。
4. 相互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二、组内群学( 2 分钟)组内沟通解决对子间不可以解决的问题。
三、班级展现解疑( 7 分钟)1.大组长总结报告学习状况。
2. 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在班上再次商讨。
学后小结( 1 分钟)当堂检测( 5 分钟)1.看拼音写词语:d ǎ rǎo zhèn hàn zāo tàtīng zhěn qì()()()()2.词语搭配:()的外壳()的欲念()的价值()的砖缝()的跳动()的生命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经过美读、赛读等形式朗诵课文。
2.阅读课文,抓住要点语句,领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虑,懂得爱惜生命诚挚感情。
(要点)学习过程预习导学( 22 分钟)1.默读课文,找出描绘作者“作者对生命的思虑,懂得爱惜生命诚挚感情”将这些部分勾勒出来,并带着自己的理解美美地读一读。
( 17分钟)要点理解下边三个句子。
★我能够好好地使用它,也能够白白地糟践它。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生命》教案设计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 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 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幺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幺理解“永生的眼睛”?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详细地复述课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 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 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 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 “生命、生命”。 二、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 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 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 求? 学生讨论明确:飞蛾生之欲望生命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 心跳生命珍视奋斗 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 幺?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 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幺不能去掉?竟然表达 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 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
人教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 生命》教案设计

人教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生命》教案设计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通过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三个事例“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文章结尾直抒胸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充分阅读文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
3.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培养学生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关爱生命。
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虽然刚刚认识,但我觉得我们已经是朋友了,大家说,是不是?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大家愿不愿意?好,请大家双手捧胸,双眼合闭,静心感受或聆听自己的心跳,然后读读自己的感受。
(是的,活着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生命就是有归律的心跳。
)2.那生命还是什么呢?我们大家来欣赏几幅图片,但同学们也不能白白地欣赏,我是有条件的,条件是你观赏了图片后,请你告诉我,生命是什么?3.是啊,正因为有了这多姿多彩的生命,才有了这个丰富多彩,五彩斑斓的世界。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五组-18《生命生命》教案

18《生命生命》教案一、教材分析《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生命”这一主题,通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生命生命》一文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刻,告诉读者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但抽象思维稍显不足,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成了本课的难点。
为此,我将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资料读懂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并且获得启示。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字义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屈、茁壮、震撼、糟蹋、有限”等词语。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关键词和作者的经历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重点)3.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在具体实际生活中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难点)四、执教年级:四年级五、课时安排:第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1.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
2.回顾三件小事,说说对飞蛾的印象,明白飞蛾求生欲望的强烈。
(二)走进瓜苗生长,体会生命的不屈顽强平均寿命只有短短9天的飞蛾,竟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一粒普通的香瓜子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把印象最深的句子划出来,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瓜苗。
(生命力顽强)2.圈出体现瓜苗生命力强的字或词,学生分享,说说自己的感受(抓住“竟然”、“冒”,“冲破”、“不屈”等字词),通过朗读读出瓜苗生命力的强,学习写作方法:抓住关键词谈体会,能更好地理解句子。
3.想象瓜苗可能遇到的困难,用朗读感受它的顽强不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生命 生命》导学案

《生命生命》导学案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与文本对话,品味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一、激情导入:本文的作者杏林子也曾经说过“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这静止的字符,让我们一起走进杏林子的世界。
二、复习旧知:骚扰动弹挣扎欲望震惊砖缝听诊器震撼糟蹋短暂有限茁壮不屈向上三、细读品味:1、作者是怎样从这三个事例中受到启发一点点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呢?我们先来关注这只求生的飞蛾吧!它令作者震惊的是什么?飞蛾求生:(1)读第一个事例,思考:小小的飞蛾是怎样闯进“我”的世界的?作者对这只小飞蛾的态度怎样?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作者手中这只飞蛾,最终的命运怎样?(2)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由讨厌到释放?发生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再说说。
)飞蛾是怎样逃生的?你能在文中找出原句吗?你知道“挣扎”和“极力”分别是什么意思吗?(3)小飞蛾的挣扎,极力鼓动的双翅让作者感到还是手中的飞蛾吗?瓜苗生长:小小的香瓜子大家并不陌生吧!来说说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对这个小瓜苗的感觉是什么? 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作者的震惊?它可以换成哪个词?什么意思?静听心跳:这样的跳动让他产生什么样的感受?让作者有什么思考?“糟蹋”是什么意思?你从杏林子的话中听到了什么?感悟升华:同学们,你想到过吗?就是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她被挣扎求生的飞蛾所震惊,被顽强生长的小瓜子所感动,被自己的心脏那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所震撼,于是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想:绝不要放弃生命,她悟出了生命的意义。
今天的你阅读本文后,你自已的感受是什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对生命有哪些认识?四、作业:必做:1、抄写本课新词2、背诵课文,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生命生命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课前准备: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其重要代表作。
学习难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20分钟)
一、读一读
我会借助文中注音认真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丢字,不破句。
二、画一画
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及自己不理解的词。
三、做一做
1.把生字所连的词读一读,写一写。
2.对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决。
四、想一想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根据文章的内容,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用双竖线在文中标出来。
五、问一问:你能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吗?
交流分享:
一、对学(5分钟)
1.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2.互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交流“想一想”1、2的问题。
4.互相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二、组内群学(2分钟)组内交流解决对子间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班级展示解疑(7分钟)
1.大组长总结汇报学习情况。
2.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在班上再次研讨。
学后小结(1分钟)
当堂检测(5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dǎ rǎo zhèn hàn zāo tà tīng zhěn qì
()()()()
2.词语搭配:
()的外壳()的欲望()的价值
()的砖缝()的跳动()的生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美读、赛读等形式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真挚感情。
(重点)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22分钟)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真挚感情”将这些部分勾画出来,并带着自己的理解美美地读一读。
(17分钟)
重点理解下面三个句子。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1)“糟蹋”的意思是__________
(2)作者在静听自己的心脏律动后产生的生命意识,两种什么样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小飞蛾的“挣扎”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
(2)文中的“我”分明感到:__________(任何生物的生命)
1、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生命生命”为题?
交流分享
一、对学(2分钟)
对子间互相交流独学过程中自己的疑难问题。
二、大组内交流解疑(5分钟)
三、班级展示(10分钟)
1.各小组提出未解决的问题在班级内交流解答。
2.分组展示上题。
学后小结(1分钟)
当堂检测(5分钟)
课文开头先提出问题:()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
()、()()等几件小事中。
展示了生命的意义
()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