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登记表

合集下载

人口普查短表A4无水印(七人普)

人口普查短表A4无水印(七人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备用表)经国务院批准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人口普查的原始资料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仅供汇总使用公民应履行如实申报普查项目的义务表号:制表机关:文号:有效期至:R601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统字〔2019〕24号2021年3月户地址: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县(市、区、旗)_________乡(镇、街道)_________普查区_________普查小区_________建筑物编号_________住房单元编号_________户编号H1.户别H2.本户应登记的人数H3.本户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的出生人口H4.本户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的死亡人口H5.住所类型H6.本户现住房建筑面积H7.本户现住房间数1.家庭户2.集体户202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户的人数:________人户口在本户,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本户的人数:__________人男人女人男人女人1.普通住宅2.集体住所3.工作地住所4.其他住房5.无住房__________平方米__________间每个人都填报的项目3周岁及以上(2017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的项目15周岁及以上(2005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的项目D1.姓名D2.与户主关系D3.公民身份号码D4.性别D5.出生年月D6.民族D7.普查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居住地D8.户口登记地D9.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D10.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D11.受教育程度D12.是否识字0. 户主1. 配偶2. 子女3. 父母4. 岳父母或公婆5. 祖父母6. 媳婿7. 孙子女8. 兄弟姐妹9. 其他□□□□□□□□□□□□□□□□□□1. 男2. 女出生于: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族1. 本普查小区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5.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_________县(市、区、旗)6.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7. 国外1. 本村(居)委会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4.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县(市、区、旗)5. 户口待定→D111. 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D112. 不满半年3. 半年以上,不满一年4. 一年以上,不满二年5. 二年以上,不满三年6. 三年以上,不满四年7. 四年以上,不满五年8.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9. 十年以上0. 工作就业1. 学习培训2. 随同离开/投亲靠友3. 拆迁/搬家4. 寄挂户口5. 婚姻嫁娶6. 照料孙子女7. 为子女就学8. 养老/康养9. 其他1. 未上过学2. 学前教育3. 小学4. 初中5. 高中6. 大学专科7. 大学本科8. 硕士研究生9. 博士研究生1. 是2. 否1. 配偶2. 子女3. 父母4. 岳父母或公婆5. 祖父母6. 媳婿7. 孙子女8. 兄弟姐妹9. 其他□□□□□□□□□□□□□□□□□□1. 男2. 女出生于: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族1. 本普查小区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5.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_________县(市、区、旗)6.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7. 国外1. 本村(居)委会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4.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县(市、区、旗)5. 户口待定→D111. 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D112. 不满半年3. 半年以上,不满一年4. 一年以上,不满二年5. 二年以上,不满三年6. 三年以上,不满四年7. 四年以上,不满五年8.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9. 十年以上0. 工作就业1. 学习培训2. 随同离开/投亲靠友3. 拆迁/搬家4. 寄挂户口5. 婚姻嫁娶6. 照料孙子女7. 为子女就学8. 养老/康养9. 其他1. 未上过学2. 学前教育3. 小学4. 初中5. 高中6. 大学专科7. 大学本科8. 硕士研究生9. 博士研究生1. 是2. 否选择2-5的,跳至个人项目(超过五人的户,从第2张普查表起,户记录只填写“户编号”) 户编号 本户共 张 本张第 张每个人都填报的项目3周岁及以上(2017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的项目15周岁及以上(2005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的项目D1.姓名D2.与户主关系D3.公民身份号码D4.性别D5.出生年月D6.民族D7.普查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居住地D8.户口登记地D9.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D10.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D11.受教育程度D12.是否识字2. 子女3. 父母4. 岳父母或公婆5. 祖父母6. 媳婿7. 孙子女8. 兄弟姐妹9. 其他□□□□□□□□□□□□□□□□□□1. 男2. 女出生于: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族1. 本普查小区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5.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_________县(市、区、旗)6.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7. 国外1. 本村(居)委会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4.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县(市、区、旗)5. 户口待定→D111. 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D112. 不满半年3. 半年以上,不满一年4. 一年以上,不满二年5. 二年以上,不满三年6. 三年以上,不满四年7. 四年以上,不满五年8.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9. 十年以上0. 工作就业1. 学习培训2. 随同离开/投亲靠友3. 拆迁/搬家4. 寄挂户口5. 婚姻嫁娶6. 照料孙子女7. 为子女就学8. 养老/康养9. 其他1. 未上过学2. 学前教育3. 小学4. 初中5. 高中6. 大学专科7. 大学本科8. 硕士研究生9. 博士研究生1. 是2. 否2. 子女3. 父母4. 岳父母或公婆5. 祖父母6. 媳婿7. 孙子女8. 兄弟姐妹9. 其他□□□□□□□□□□□□□□□□□□1. 男2. 女出生于: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族1. 本普查小区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5.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_________县(市、区、旗)6.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7. 国外1. 本村(居)委会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4.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县(市、区、旗)5. 户口待定→D111. 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D112. 不满半年3. 半年以上,不满一年4. 一年以上,不满二年5. 二年以上,不满三年6. 三年以上,不满四年7. 四年以上,不满五年8.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9. 十年以上0. 工作就业1. 学习培训2. 随同离开/投亲靠友3. 拆迁/搬家4. 寄挂户口5. 婚姻嫁娶6. 照料孙子女7. 为子女就学8. 养老/康养9. 其他1. 未上过学2. 学前教育3. 小学4. 初中5. 高中6. 大学专科7. 大学本科8. 硕士研究生9. 博士研究生1. 是2. 否2. 子女3. 父母4. 岳父母或公婆5. 祖父母6. 媳婿7. 孙子女8. 兄弟姐妹9. 其他□□□□□□□□□□□□□□□□□□1. 男2. 女出生于: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族1. 本普查小区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5.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_________县(市、区、旗)6.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7. 国外1. 本村(居)委会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4.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县(市、区、旗)5. 户口待定→D111. 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D112. 不满半年3. 半年以上,不满一年4. 一年以上,不满二年5. 二年以上,不满三年6. 三年以上,不满四年7. 四年以上,不满五年8.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9. 十年以上0. 工作就业1. 学习培训2. 随同离开/投亲靠友3. 拆迁/搬家4. 寄挂户口5. 婚姻嫁娶6. 照料孙子女7. 为子女就学8. 养老/康养9. 其他1. 未上过学2. 学前教育3. 小学4. 初中5. 高中6. 大学专科7. 大学本科8. 硕士研究生9. 博士研究生1. 是2. 否申报人(签字): 普查员(签字): 填报日期:11月 日。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表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表

第一部分:简介1.1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表在历次我国人口普查中,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被认为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次。

在当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人口普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第二部分:评估和分析2.1 数据的深度和广度人口普查数据的深度和广度主要体现在数据的维度和内容上。

1982年的人口普查登记表详细记录了我国国民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芳龄、籍贯、职业等基本人口特征。

普查还包括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等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数据,这些数据为研究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维度和内容。

2.2 数据的重要性和应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表的数据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

政府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精准的人口政策制定,包括计划生育、教育资源配置、医疗服务等方面。

学术界和社会研究机构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深入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促进学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第三部分:撰写文章3.1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表:数据的深度和广度》在1982年的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表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人口数据的关注和重视。

这次人口普查的深度体现在其包括的人口特征维度上,不仅仅记录了人口的基本特征,还包括了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数据,比如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

这为政府制定精准的人口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3.2 数据的广度也是这次人口普查的一大特点。

从全国范围到各个省市县,都进行了详尽的登记,形成了庞大的数据资源。

这些数据不仅为国家政策提供了依据,也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

3.3 这些数据在当时对于政府的政策制定和社会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今,回顾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我国社会结构和人口发展状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借鉴和研究价值。

第四部分:个人观点和总结4.1 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数据资源,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表在当时和现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人口普查表基本填写方法

人口普查表基本填写方法
• 境外人员普查表,也以户为单位填写,每张境 外人员普查表可填写4人。
• 死亡人口调查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填写,每张 死亡人口调查表可填写9人。
(四)填写方式
圈填项 填写项
在标准答案的序号上圈填
填数字 填文字
在相应横线上填写(现场登 记)
横线或指定空白处填写文字
汉字框内填写文字
• 圈填项
--有标准答案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每个问题圈 填一个标准答案。不可打“√”
建议:关于调查示卡
• 主要是为了规范 普查员的登记语 言和解决部分被 调查人不便于回 答提问的问题。 示卡由普查员出 示给被调查人, 由被调查人根据 问题和答案进行 选择。
调查表中的“户编号、共几张、 第几张”,怎么填写,是不是只有 一张就不用填写了?
• 答:每一张都要填写,即使本户只有一 张调查表也要填写。
• 填写要求:
– 填写简体字,严禁使用繁体,要求书写工整,避 免草书
– 汉字大小适中,避免过小或者过大,在汉字框内 填写时严禁写出框外
– 一定要认真填写,尽量减少填写错误
• 文字填写分为三种情况 :
a.姓名:






现场登记时直接填写在汉子框 内,每个方框填写一个字,严 格按先姓后名的顺序从上到下 顶格顺序填写书写,确保姓氏 从首格开始书写 。
(二)填表顺序 可以拿份短表对照一下 第一步 填写本户地址;
第二步 填写户记录;
第三步 填写人记录,人记录应先填写户主;
第四步 认真核对填报项目并签字。 注意: 填写普查表时必须按申报人的回答逐项填写。
第一步 填写本户地址 第二步 填写户记录

第四步
表 审

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表格填写要求说明

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表格填写要求说明

户口整顿工作表格填写要求说明表一:《辽宁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核查表》。

此表入户时由普查员填写,在入户走访统一结束后由派出所作为户籍档案存档。

填写要求:1、调查表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要工整。

2、由调查员结合派出所打印的户籍资料。

以户为单位当场填写。

每张可填写10人,超过10人的户,可按人数需要增加调查表。

3、如被调查的户中有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寄住人口等,先填写本户地址,再按本户居住的常住人口、寄住人口、暂住人口顺序填写。

4、普查员每填完一户,要将调查表中内容向户主或申报人宣读,核对无误后,由申报人和普查员在表格下方签字并填写入户登记的日期。

表格项目说明:公共项目: 1、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小区:指被调查人户口登记地址在的县、乡镇、村和调查小区的名称。

2、房屋详址:以人口信息库二代证标准地址填写。

3、该房是否登记常住人口。

此项对房而言,如此房屋地址与户口登记的地址一致(户房一致),在常住人口信息系统能查找到此地址的此项前“□”里填写“是”;如果此户的房屋有几间或居住一院落有几处出租的,在此项登记是的同时还要在是否为出租房屋项“□”登记是,如此房为商店、工地、工棚等在常住人口信库里没有此地址,没有户主,在此项□填写否,如为出租房屋的,在是否为出租房屋中填写是。

4、户类型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5、户序号:指的是划分的普查小区为单位,由负责该小区的普查员按走访的顺序进行编号,家庭户从001开始,集体户从201开始。

同一住址、同一成套屋为一户,即一个地址的所有人(包括户籍人口和其他类居住人口)登记为同一户。

如一房地址有两户(指一个地址打印两个户口本例如居住一处的父子或其它亲属)的,分别编号分两户填写,如在各户里有暂住或有寄住人口,或各户另有承租人并实际居住的,应统计在同户里,使用一个编号,关系为其它。

6、房主姓名:按实际情况填写7、是否为出租房屋:此房是出租房屋的在“□”里填写“是”,没有承租人的填写为否。

温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外出市外人口摸底表填表说明

温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外出市外人口摸底表填表说明

温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外出市外人口摸底表填表说明
1、登记表以户为单位,登记对象为全家外出乐清市外或是本户户籍成员中有外出乐清市外人口的户。

2、乐清市外主要居住地:外出市外人口的主要居住地。

若能写具体地址的可写具体地址,否则只需写出“**省**县”。

若本户有多人且市外居住地不同时,可将其他人市外居住地填写在“备注”栏中。

3、最近离开户籍地年月:主要是指本户外出人口中最近离开户籍地的时间,格式:****.**。

若该户为全户外出户,填写户主最近离开户籍地的时间;若该户有多人外出市外但非全户外出户,该列只填写主要成员,其余人员可不填写。

注意:短暂回家不能作为最近离开时间的新起点。

4、外出原因:填写本户外出市外人口的原因,外出原因请填写
①务工经商、②工作调动、③学习培训、④随迁家属、⑤投亲靠友、
⑥拆迁搬家、⑦寄挂户口、⑧婚姻嫁娶、⑨其他情况(注明)。

5、联系电话:填写户主固定电话或手机。

,如果一户人家外出且不在同一地点的要在备注栏说明。

6、是否为疑难外出调查户:判断是否为清查摸底或登记时疑难外出调查户,并请填写《温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外出市外人口一览表》。

包括三类:①全户外出户;②家里只有老人、小孩的留守户;
③其他清查或登记时难以联系或在家人员不了解情况的户。

7、是否全户外出户:判断是否为全户外出户。

人口普查登记表范本

人口普查登记表范本

人口普查登记表范本近几年,我国每逢10年就会进行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

这项重要的国家事务不但能够反映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还可以为制定国家经济、社会政策提供有效依据。

而作为人口普查的基础,每一个公民都需要认真填写人口普查登记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人口普查登记表范本的基本要素和填表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到人口普查工作中来。

一、人口普查登记表的基本要素人口普查登记表是我们国家为了实现全面、准确、详尽的人口普查信息收集而制定的表格。

为了体现科学、严谨、规范的统计要求,人口普查登记表首先要包括以下基本要素:1. 姓名、性别和年龄:这是最基本的人口统计指标,也是判定一个人的年龄阶段、婚姻状况、劳动力等方面情况的基础。

普查员需要仔细核对填表人提供的姓名、性别和年龄信息,确保准确无误,以便后续统计工作的进行。

2. 民族:我国民族众多、分布广泛,因此,在人口普查登记表中特别设置了民族一栏,以便更好地反映民族分布情况。

3. 工作和学习情况: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情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口普查时,填表人需正确反映自己或家庭成员的工作和学习状况,包括工作岗位、单位名称、学校名称等信息,在统计分析时有利于科学地评估国家劳动力资源和发展状况。

4. 婚姻状况:婚姻对女性的生育和家庭责任、对子女的成长教育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人口普查登记表上,婚姻状况是需要填报的一项必备信息。

5. 户口和居住信息:户口和居住信息是判断一个人所在地、行政区划等情况的关键信息。

普查员需要仔细核对填表人提供的户口和居住信息,以便后续处理、核算和统计工作的进行。

二、如何填写人口普查登记表在填写人口普查登记表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1. 核实填报人信息的身份证:身份证能准确反映填报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等信息,而且能保证填报信息的准确性。

因此,在填写人口普查登记表时,普查员应首先核实填表人的身份证信息。

14樊城区柿铺詹氏统宗谱六代人口普查登记表

14樊城区柿铺詹氏统宗谱六代人口普查登记表

襄阳市樊城区柿铺詹氏统宗谱六代人口普查登记表年 序号 1 人口 9 曾 祖 父 母 父 母 父 詹作师 卒 祖 父 母 母 程中华 卒 父 詹群林 三 父 母 亲 母 张术华 儿子 詹成文 詹成武 1 1 1 7 詹达仁 詹礼仁 长二卒月 重 重孙子日 孙 子 孙 女 重孙女儿子 儿 媳 (女) 儿媳 女儿 詹慧艳 嫁 詹家宽 孙子孙子 孙 媳 孙 女 孙媳 孙女 詹家齐长 次张曙光 刘红波李秀兰詹成勇 詹红心长 二汪东清 肖德清詹玉芬嫁詹磊詹家俊2 23 3詹作起卒罗明英卒詹得仁长卒张志林卒詹成华 詹建军长 二袁素兰 王春英詹银彪 詹祥龙詹 詹 詹银 容 静 琴 风嫁 嫁 嫁 嫁 詹文龙 赵 近 詹俊刚2 2 2 22 6 3 5 詹双仁 三 周玉清 詹元仁 二 张明英 卒詹华林 詹成良 詹志斌 詹建桥三长卒李秀詹 詹李爱菊 李红平 离二詹吕风 詹静梅 詹应弟 嫁 嫁 詹 杰 詹 亭3 3 3 35 4 4 3詹士清卒张德义卒詹作顺卒方敦荣卒詹俊仁 詹庆仁 詹忠仁 詹国民长二卒卓玉香 徐明兰 张桂荣 刘四平詹 詹 詹文 锋胡雨詹雪莉 詹 豆 晶嫁 嫁 嫁詹家森 詹家燕 詹家新三 四詹志成 军张晓霞 詹45詹作义卒李先荣卒詹可仁李秀华卓旭招詹玉梅 詹玉辉 詹玉红 嫁 嫁詹彬5 55 2詹作义卒李先荣卒詹顺仁卒林仕英卒詹成社 詹成军二长卒张风华 陶彩云詹永强柳玉红 詹培培詹则雨65詹作发 詹作发卒 卒吴登华 吴登华卒 卒詹海仁 詹明仁 詹 勇长 三 二张正风 徐新华 管玉芝余志伟 詹燕超 詹 冬 詹华波 詹华磊招詹华娟 詹 婵 会 华 嫁 詹余鑫宇6569长 二袁利娟 冯春荣詹詹天昊 詹浩然75詹作友卒方敦华卒詹洪仁长袁学芝郭银贵招詹福英詹凯燕注:虚栏填:卒、招、继、嫁、长子、次子、三子……1襄阳市樊城区柿铺詹氏统宗谱六代人口普查登记表年 序号 人口 曾 祖 父 母 父 母 父 祖 父 母 母 父 父 母 亲 母 儿子 儿 子 儿 媳 (女) 儿媳 女儿 詹桂英 詹群英 7 7 1 4 詹全仁 詹春仁 二 三 何国芝 王 强 招 詹晶丽 嫁 嫁 孙子 孙 子 孙 媳 孙 女 孙媳 孙女 月 重 重孙子 日 孙 子 孙 女 重孙女8 8 8 95 5 2 4詹仕海卒韩风英卒詹作军 詹作超 詹作成二 长 三王文秀 马林风 聂四清詹红波 詹天仁徐传利 佘泽玉詹红艳嫁 詹 祥詹美妍詹平嫁詹仕敬卒李荣兰卒詹作昌 詹作库长 二袁本英 张 英詹 詹 詹锋 飞 廷 遥 长 二徐 张 三詹红梅 詹小莉 詹 朵嫁 嫁 詹昊宇9795 詹作相 卒 郭玉风 卒詹作国三余自风詹曾莉詹雨清10 103 4詹广仁 詹会仁长 二杨兴兰 陈国荣詹 詹 詹爽 瑞 静10 11 11 11 11 113 4 1 3 5 5 詹仕志 卒 詹作荣 卒 张华忠 卒 詹作兵 卒 黄正华 卒 詹作兵 卒 黄正华 卒詹根仁 詹则仁三谢荣伦 贾起英詹常 长二卒长卒詹成建 詹成功 詹成勋王庆 詹小婷詹志辉 詹志超 詹华丽 詹 双 嫁 嫁 嫁 詹家伟 詹成方 嫁 詹志威 詹欣怡 詹 詹 詹小文三张月荣 徐 三詹彦清 詹久平 詹发仁 詹连仁二 三 长 二伊秀清 马 平卒詹雪锋 詹 单 长 二王军扬 程 王洪彦 肖江伟129陈玉清 王春风詹成生 詹成兵 詹成昆詹春美125 詹作师 卒133李金良卒詹秀英詹成立长张跃辉詹 詹田 敏嫁 嫁133 注:虚栏填:卒、招、继、嫁、长子、次子、三子……詹成豪二田建兴詹欣然2襄阳市樊城区柿铺詹氏统宗谱六代人口普查登记表年 序号 13 人口 3 曾 祖 父 母 父 母 父 祖 父 母 母 父 父 母 亲 母 儿子 詹成刚 三 儿 子 儿 媳 (女) 儿媳 袁汉荣 女儿 詹成杰 嫁 孙子 詹智星 孙 子 孙 媳 孙 女 孙媳 孙女 月 重 重孙子 日 孙 子 孙 女 重孙女14 14 147 5 3詹作福卒毕忠兰詹辉长邓玉英詹海雁曾宪梅詹华静 詹华云嫁 嫁詹振玉 詹家瑞 詹梓怡詹居铜 詹居铁二 三张敏詹傲奥李小芳 詹家美潘银娥15 164 5詹作朋卒赵庆林詹新华谢红燕詹伟杰詹作全卒李淑英卒詹荣仁 詹长发长 二吴秀英 吴仁英詹作峰 詹永风 詹庆风 卒李雪林詹红琴 詹风琴嫁 嫁詹芷芯165伍 张云 苹 詹 芳 嫁詹家胜 詹家合 詹 想166 詹仕刚 卒 杨大玉 卒詹随发三方成英詹朋1710詹作宪长王香连詹胜勇 詹小勇长 二王小明 万 单詹宇翔詹依婷 詹思杰 詹思雅176詹作志二马方清詹科长 二 长 二张珍詹欣然詹千有 詹仕用 卒 莫大英 卒 詹作欣 王玉文 詹瑞林 詹 波18 187 3张学风 贺卫红詹瑞琴嫁詹文杰 詹贺聪詹文燕詹嘉媗19 194 5詹作莫卒詹马氏卒詹有仁冯秀英詹成勇 詹成卫 詹成新 詹成志长 二 三 四张华詹迎平 詹 倩 詹亚男嫁 嫁詹一平 王 显 招海欧 王泽善李明林 张 袁 琳 芳19 193 3 詹玉佩 卒 詹仕敏 卒 石全英 詹 兵 王玉林詹家齐 詹家乐206詹永庆詹 詹群 华注:虚栏填:卒、招、继、嫁、长子、次子、三子……3襄阳市樊城区柿铺詹氏统宗谱六代人口普查登记表年 序号 21 21 人口 4 5 曾 祖 父 母 父 詹玉佩 卒 母 父 詹仕道 卒 祖 父 母 母 魏凤英 卒 父 詹作江 詹作明 长 二 父 母 亲 母 徐群英 刘玉香 詹 儿子 詹天元 龙 马 朋 儿 子 儿 媳 (女) 儿媳 女儿 詹沙沙 詹鑫宇 孙子 孙 子 孙 媳 孙 女 孙媳 孙女 月 重 重孙子 日 孙 子 孙 女 重孙女22 22 233 3 4 詹成仁 卒 冯秀成詹建设 詹 宙长 二马敏詹 詹洋 洁陈菊香詹安心卒杨久英刘光锋招詹雪琳 詹琳琳 嫁詹则龙237詹安德长李大枝詹家慧 詹家兵长 二张志琴 王燕平詹灿 詹文俊 嫁 詹洁豪 嫁詹千一 23 23 23 4 6 3 詹成刚 詹建国 二 三 朱贵兰 卓 静 詹文丽 詹江平 詹平静 刘 毅 詹 詹 菊 凡詹家敬24 24 245 5 3詹仕科卒詹作富卒蔡明英卒詹国仁 詹华仁 詹春仁长 二 三刘淑芳 何付芝 杨 芳詹成毅 詹成俊 詹成风 詹俊风赵晶 詹红玉王晓庆259詹作强卒江荣英卒詹宪仁贵起英詹成礼 詹成超长 二杨 王俭 珍 詹文辉 詹文博詹家文263詹作凡卒张明英卒詹海军张海燕詹改278詹仕乐卒张明兰卒詹作用 詹作书二 长 卒张金荣 刘文华 李华秀詹建桥 詹 俊 长 二王国英 贺 郑 路 红詹建红 詹建波 詹咏梅 嫁 詹家儒詹文婷 詹文娟 詹冠迪275 詹作顶 卒 陈体英 卒28 284 3詹道仁詹成军 詹成永管付平詹家月296詹仕德卒田明英卒詹作胜长王玉华詹良仁张英詹成前詹成瑞注:虚栏填:卒、招、继、嫁、长子、次子、三子……4襄阳市樊城区柿铺詹氏统宗谱六代人口普查登记表年 序号 29 人口 6 曾 祖 父 母 父 母 父 祖 父 母 母 父 詹作忠 二 父 母 亲 母 毛风清 儿子 詹群仁 长 黄 儿 子 儿 媳 (女) 儿媳 琴 詹 女儿 风 嫁 孙子 孙 子 孙 媳 孙 女 孙媳 孙女 詹聪迎 詹芷露 29 29 29 30 30 30 30 30 31 31 31 31 31 3 2 5 5 3 6 4 3 5 5 3 5 3 詹作莫 卒 詹起仁 宋贵英 詹作超 三 李华英 詹仕宽 卒 詹国强 詹国富 詹成涛 詹作春 詹小春 二 三 四 长 次 卞文琴 吴桂萍 宋青叶 胡广芝 周花兰 詹小彦 詹 詹 詹 詹 涛 运 犬 胜 长 二 长 二 周 艳 詹静宇 詹浩冬 詹浩舟 詹志忠 卒 高荣清 卒 詹作春 三 门则香 詹银仁 詹 杰 二 三 何军琴 周 杨 娇 衡 詹美美 嫁 詹 云 詹成龙 月 重 重孙子 日 孙 子 孙 女 重孙女詹洋洋詹成胜长李付英詹静波 詹 磊长 二汤艳萍 刘 袁 丹 俊 詹 詹 丹 红詹瑞杰 詹子墨 詹子然詹少波 詹浩浩詹欣怡 詹 莉杨永丽 陈红菊 马 周 欢 杨詹静文32 324 4长卒詹海燕 詹海涛长 二张 宋华 静詹敏嫁 嫁 詹俊宇詹梦羽 詹梦璇詹海云33 334 3 詹新仁 卒 熊华英 卒詹作坤二卒张丛秀詹利长 二张风云 刘云春 詹群娥 詹娇娇詹正阳 詹成栋詹小利 詹国民 詹拥军 长 二 黄守菊 王小红 詹 康34 344 4詹迎超35 35 355 5 4詹作强卒江荣英卒詹贵仁 詹发仁三 二刘秀英 汤 平詹海波 詹成海 詹成波 长 二刘永琴 刘晓艳詹勤嫁詹家基 詹家欣 詹家丽 詹家雨364詹仕伍卒杨桂英卒詹作超秦贵英詹露詹红丹377詹作亭卒王风兰詹朝仁长李玉梅詹廷松柳素芳詹会敏 詹会莲注:虚栏填:卒、招、继、嫁、长子、次子、三子……5襄阳市樊城区柿铺詹氏统宗谱六代人口普查登记表年 序号 37 人口 5 曾 祖 父 母 父 母 父 祖 父 母 母 父 詹学仁 二 父 母 亲 母 张雪梅 詹 詹 37 3 詹群仁 三 李 琳 儿子 成 欣 长 二 詹盼盼 詹金星 37 3 詹胜仁 四 徐红梅 詹成康 嫁 儿 子 儿 媳 (女) 儿媳 女儿 詹俊清 孙子 孙 子 孙 媳 孙 女 孙媳 孙女 月 重 重孙子 日 孙 子 孙 女 重孙女38 386 6詹玉山卒钱大争卒詹仕超 詹仕文四 长刘明清 胡家珍詹 詹顺 云曾玉梅 李雪华詹利文 詹 詹 詹 民 军 三 林 嫁 嫁詹梓杨 詹云伍387詹仕平 詹仕连卒 三朱宗芬 徐秀芳詹 詹 詹 詹兵 辉 勋 记长 二 卒 白艳芬 王金娥詹詹磊孙敏詹壮壮388詹苗苗詹子昂 詹启补詹仕学 39 5卒詹陈氏卒詹作林卒徐付枝卒詹安仁 詹福仁长卒二冯发玉詹虎张启林詹华琴 詹海清 詹风云 詹风莲嫁 嫁 嫁 嫁 嫁 嫁詹龙虎39 394 7詹卫仁 詹登仁 詹定仁三卒朱风英 徐能芳 黄秀清詹成文 詹成双 詹 欢马艳红 薛 梁 娟 红詹月娥 詹瑞珍 詹华珍 詹雅萍詹家毅 詹秀林 詹千丽 詹 丽四 五396注:虚栏填:卒、招、继、嫁、长子、次子、三子……6。

人口登记表

人口登记表

人口登记表【原创版】目录1.人口登记表的概述2.人口登记表的内容3.人口登记表的作用4.人口登记表的填写要求5.人口登记表的法律效力正文一、人口登记表的概述人口登记表,是指我国政府为了掌握人口基本情况,了解人口变动趋势,加强对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依法对全国范围内人口进行登记而制定的一种表格。

它是我国人口统计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制定和实施国家人口政策的基础。

二、人口登记表的内容人口登记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

2.户主信息:包括户主姓名、与户主的关系等。

3.家庭成员信息:包括其他家庭成员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

4.居住信息:包括户籍地址、现居住地址等。

5.其他信息:包括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等。

三、人口登记表的作用人口登记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政府制定和实施人口政策提供依据。

2.有助于政府掌握人口变动趋势,了解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

3.有助于政府加强对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4.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如参加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等。

四、人口登记表的填写要求填写人口登记表应遵循以下要求:1.表格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

2.填写时使用规范的汉字,字迹清楚、工整。

3.如有涂改,应签名并注明原因。

4.填写完毕后,应由户主或其家庭成员签名确认。

五、人口登记表的法律效力人口登记表具有法律效力,有关单位和个人应按照规定进行登记。

同时,对于违反人口登记法规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