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形态口诀——下颌第一前磨牙
前磨牙

上颌前磨牙与下颌前磨牙的区别
上颌前磨牙牙冠的体积大于下颌前磨牙. 其中上颌4>5, 下颌4<5 上颌前磨牙的牙冠较直,略偏牙体长轴的颊侧; 下颌前磨牙的牙冠向舌侧倾斜。 上颌前磨牙的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牙冠狭长; 下颌前磨牙的牙冠颊舌径与近远中径相近,牙冠方圆。
颊尖偏远近径凹,轴嵴长轴是一条,
两侧各有发育沟,外高点在颊颈嵴,
舌似卵圆小于颊,边缘不显面光滑,
舌尖偏近舌中突,邻面有沟颌面跨,
颊舌三角嵴相对,近远中沟各当家。
上颌第二前磨牙 (maxillaIy second premolar)
颌面较对称,轮廓、牙尖较圆钝。 颊面颈部较上颌第一前磨牙宽,颊尖圆 钝,偏向近中,发育沟不明显,颊轴嵴 圆钝。 邻面仍呈四边形,近远中接触区在近颌 缘偏颊侧。 近中面颈部少有凹陷,亦无沟越过近中 边缘嵴至近中面。
下颌第一前磨牙 (mandibular first premolar)
牙根(root of tooth):
单根,扁而细长,颊侧宽于舌侧。 根尖略弯向远中。 近中面的根尖部常有分叉痕迹。
下颌第二前磨牙 (mandibular second premolar)
牙冠(dental crown) 颌面呈圆形或卵圆形。 方圆,牙冠高度、厚度和宽度相近, 颊面颈部较下颌第一前磨牙者稍宽, 舌面与颊面大小相近,若为二舌尖者, 则舌面宽于颊面,两尖之间有舌沟通过, 颌面的发育沟有三种形态: 舌面与颊面大小约相等。 邻面近远中接触区均靠颌缘偏颊侧 H形 (43%) , 颊轴嵴较圆。 近中舌尖 U形(26%> ),远中舌尖 Y形者(31%) 三尖型
上颌的磨牙舌尖为功能尖,颊尖为非功能尖; 下颌前磨牙颊尖为功能尖,而舌尖为非功能尖。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颅面颈诸部位的正常形态、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2.下颌第一前磨牙为体积最小的前磨牙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牙合面有横嵴颊尖偏近中有新月形的颊颈嵴3.牙萌出的生理特点是:按一定先后顺序在一定时间内左右成对地先后萌出下颌牙略早于同名上颌牙4.乳牙的特点是:牙冠短而宽体积小色白牙合面缩窄,颈嵴突出乳前牙冠宽窄根5.上下颌磨牙的主要区别:上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斜方形;下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长方形上颌磨牙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下颌磨牙牙冠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上颌磨牙牙冠较直;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上颌磨牙的颊尖锐而舌尖钝;下颌磨牙的舌尖锐而颊尖钝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6. 上下颌磨牙的主要区别:上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斜方形;下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长方形上颌磨牙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下颌磨牙牙冠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上颌磨牙牙冠较直;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上颌磨牙的颊尖锐而舌尖钝;下颌磨牙的舌尖锐而颊尖钝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7. 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髓室颊舌中径大于近远中径大于髓室高度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均接近牙冠中1/3远颊髓角和远舌髓角均接近牙冠颈1/3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63%8. 关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髓室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大于髓室高度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舌侧髓角高度约近牙冠中1/3颊侧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1/3或颈缘附近近中根管为双管型者占87%9. 1.外形高点牙体个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
2.牙体长轴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3.线角牙冠上两面相交处成一线,所成的角称线角。
4.点角牙冠上三面相交处成一点,所成的角称为点角。
5.嵴牙冠上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均称为嵴6.颈嵴牙冠唇、颊面沿颈缘部位,微显突起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
下颌第一前磨牙标准尺寸

下颌第一前磨牙标准尺寸
下颌第一前磨牙,也称为第一恒牙,是口腔中的重要牙齿之一。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标准尺寸是大致相同的,通
常是长约8-9毫米,宽约7-8毫米,高约9-10毫米。
这些尺寸是根
据口腔解剖学和牙齿形态学的研究得出的平均值,实际尺寸会因个
体差异而略有不同。
此外,下颌第一前磨牙的尺寸也受到种族、遗
传因素和个体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在口腔医学和牙科治疗中,了解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标准尺寸对
于制作义齿、牙套以及进行牙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精确测量
和了解标准尺寸,牙医可以更好地进行牙齿修复和矫正,以确保牙
齿的功能和美观。
除了尺寸之外,下颌第一前磨牙的形态和解剖结构也对牙科诊
疗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牙齿的尺寸、形态和结构有助于牙医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防牙齿问题。
因此,对于牙医和牙科学生
来说,深入了解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标准尺寸以及相关知识是非常重
要的。
总之,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标准尺寸是成年人口腔解剖学中的重
要参数,了解这些尺寸有助于牙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也会对牙齿尺寸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临床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牙列与咬合

第三章:牙列与咬合第一节:牙列一、正常牙列特点1、外形规则、整齐,每颗牙在牙槽骨内有其特定的位置,牙与牙之间紧密连接,咀嚼过程中相互支持、分散咀嚼压力、提高咀嚼效能,避免食物嵌塞,有利于牙的稳固。
2、牙排列呈弓形,舌侧便于舌的运动,3、唇颊侧可以衬托唇颊,使面部丰满二、牙列异常1、可能对面部美观、咀嚼、发音等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牙列缺损或丧失,影响咀嚼功能,可使唇颊因失去支撑而内陷,面型呈衰老相。
三、牙列分类1、按照构成牙列的牙的类别分为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1)、恒牙列上颌牙列较下颌牙列略宽,略长。
原因:上颌切牙较宽,下颌切牙较窄,下颌前磨牙向舌侧倾斜程度大于上颌前磨牙。
我国人上颌恒牙列宽约55mm,长约50mm.下颌恒牙列宽约52mm,长约41mm。
2)乳牙列较恒牙列小,但其牙列宽度和长度的比例大于恒牙列,形态更近似半圆形。
3)、混合牙列由若干乳牙和若干恒牙组成,在不同发育阶段牙数略有差异。
有些成年人有乳牙滞留,为异常现象2、按照牙列形态特征分1)尖圆型:上颌牙列自侧切牙起就开始向后弯曲,弓形牙列的前牙段向前突出比较明显。
占27%2)、方圆型:上下牙列张四个切牙的切缘唇侧连线略直,弓形牙列从尖牙的远中才开始弯曲向后,占25%3)、椭圆形:介于两者之间,弓形牙列自上颌侧切牙的远中开始,向后逐渐弯曲,使得前牙段较圆突。
占48%。
3、按照牙列中牙的排列情况,可大致分为正常牙列和异常牙列1)、正常牙列:牙数正常,各牙排列整齐,无间隙2)、异常牙列:(1)、牙数异常:如牙数过多(额外牙)或过少。
(2)、牙排列异常:如牙列拥挤、牙列稀疏、弓外牙、高位牙、低位牙、异位牙和转位牙四、牙列大小的测量方法用数值来描述牙列的形态,对指导义齿修复、制造成品牙列和成品总义齿都具有重要价值。
1、牙列长度和宽度:1)、牙列长度(length of dentition):通常把左右侧中切牙唇侧最突点的连线与牙列左右侧最后一颗牙远中最突点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2)、牙列宽度(width of dentition):过左右侧同名牙同名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如、尖牙牙尖顶间距代表牙弓前段宽度;第一前磨牙中央窝间距代表牙弓中段宽度;第一磨牙中央窝间距代表牙弓后段宽度等。
口腔医学专业《牙体解剖(35)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舌面观)》

舌侧牙颈线较平
舌面观
第七页,共九页。
谢谢观看!
第八页,共九页。
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内容总结
第九页,共九页。
舌面观
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第一页,共九页。
缘外形
缘成宽大的M形
舌面观
第二页,共九页。
牙冠外形
外形为倒梯形
舌面观
第三页,共九页。
与邻面的衔接
近中缘及远中缘
与邻面的界线不 显著
第四页,共九页。
舌面观
牙尖高度
舌侧有两个牙尖
较颊尖高耸锐利
舌面观
第五页,共九页。
舌沟
二个舌尖之间有舌沟 偏向远中位置
口解第二章(第五节)牙体外部形态

2、下颌尖牙 ⑴下颌尖牙较上颌尖牙显得细长。
⑵唇面近中缘最长,约与牙体长轴接近平行。近远 中斜缘的交角大于90°。唇面观察下颌尖牙牙冠与 牙根两者的近中缘相续约成直线。
⑶舌面小于唇面,略凹,舌轴嵴不如上颌明显。 ⑷邻面观察牙冠唇面与牙根连成弧线。 ⑸牙尖不如上颌牙尖显突。 ⑹根为单根,扁圆细长。根颈1/3处横切面呈扁圆
下述上颌尖牙冠唇面形态描述哪个不正确? 尖牙唇面轮廓呈五边形 两条牙尖嵴相交成直角 牙尖顶偏近中方向 唇面外形高点在颈1/3处 唇轴嵴较显著
下述下颌第一双尖牙合面形态中哪个一点是正确的? 合面呈方圆形 远中窝大于近中窝 颊尖最大,近中舌尖次之,远中舌尖最小 颊尖顶偏向远中 合面上有一远中舌沟
2.上颌前磨牙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牙冠较窄长; 下颌前磨牙两径约相等,牙冠较方圆。
3.上颌前磨牙颊、舌尖两尖大小相等,舌尖为功能尖; 下颌前磨牙颊尖明显大于舌尖,颊尖为功能尖。
4.牙根
6.前磨牙类解剖的临床意义 1.前磨牙的 面点隙、沟及邻面均为龋病的好发部位,充 填或修复时应注意恢复其解剖外形及接触区的正常形态和位 置。 2.上颌第一前磨牙因错 畸形矫正需要,常作为拔除的首 选牙。由于第一磨牙萌出早,缺失机会较多,第二前磨牙常 作为基牙修复第一磨牙。 3.由于前磨牙牙根为扁根或双根,拔牙时主要使用颊-舌 向摇摆力。 4.上颌前磨牙的根尖与上颌窦邻近,根尖感染可波及上颌 窦,摘除断根时应注意避免推力,以免进入上颌窦内。 5.前磨牙 面中央窝内可出现一锥形的牙尖,称畸形中央 尖,常因磨耗或创伤而穿髓。畸形中央尖常见于下颌第二前 磨牙。 6.下颌前磨牙常作为寻找颏孔的标志。
窝底有近远中向的中央沟,其两端为近远 中点隙。由近中点隙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 中面的沟称为近中沟,为特有的解剖标志。
口腔牙体解剖口诀

下颌第一磨牙
下 6似梯颊三尖,两条颊沟过颊面,
颊尖轴嵴与沟平,末端形成点凹陷,
舌面轴嵴不明显,合缘可见两个尖;
近中合三分稍突,邻接在此颊侧偏,
合面远中尖最小,颊侧尖短舌侧长,
中央点隙向外伸,5 条发育沟来分。
(解释)
下颌6从颊面观:呈梯形,颊侧有三个尖,颊沟和远颊沟通过牙尖间,颊沟与近中颊尖、远中颊尖的颊轴嵴平行,颊沟的末端形成一个点的凹陷。舌侧观:合缘可见两个尖,舌面无明显的轴嵴。近中面合1/3处稍突,近远中邻接多在此(合1/3处)偏颊侧。远中尖最小,颊侧尖短而圆,舌侧尖长而锐,中央点隙经两舌尖间至舌面成舌沟,伸向近中止于近中合缘嵴之内成近中沟,伸向远中止于远中合缘嵴之内成远中沟,远中颊尖与远中尖间有一条远中颊沟,共5条发育沟。
上颌尖牙
上尖宽厚长又大,撕肉穿食永不怕,
唇似五边轴嵴显,将此分为两斜面,
牙尖偏近远缘短,颈中三分是高点;
边缘嵴是近中长,牙尖嵴是近中短,
尖到隆突舌轴嵴,近远中窝面不一,
邻似三角比切突,接触区则分高低。
(解释)
上颌尖牙牙冠较厚,尖长大,主要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唇侧观:呈五边形,唇轴 嵴显突,并将唇面分为近、远中斜面,牙尖偏向近中,远中缘较短突,外形高点在中1/3与颈1/3交界处。舌侧观:近中边缘嵴较长,近中牙尖嵴较短,从牙尖至舌隆突有一线形的隆起叫舌隆突,将舌窝分成较大的远中舌窝和较小的近中舌窝。邻面似三角形较切牙的邻面突。近中接触区距近中牙尖嵴近,远中反之且偏舌侧。
下颌第一前磨牙
下4 前磨牙最小,邻接点靠颊合角,
轴嵴颊中三分显,颊侧颈部明显小;
舌面仅乃颊面半,颊大舌小近中偏,
合呈卵圆横嵴过,根扁细长颊侧宽。
牙齿形态解剖口诀资料

牙齿的解剖形态【口诀】1.上颌中切牙上切唇长大于宽,近切角直别左右,唇切三分发育沟,舌窝周是嵴边缘,唇切舌切各轴面,颈三就是外高点;近远中面似三角,顶为切嵴底颈线,根单粗壮唇侧宽,横剖切面三角圆,有些根尖略偏远,此乃皆是它特点。
(解释)上颌中切牙从唇面观:长度大于宽度,近中切角较直,以此区分左右,在切1/3处有两条发育沟;舌侧观:中央有舌窝,四周由近远中边缘嵴、切嵴及舌隆突围成;唇、舌侧的外形高点在颈1/3处;侧面观:近、远中面象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顶为切嵴,底为牙颈线;上颌中切牙的根为单根,较粗壮,且唇侧较宽,横剖面象圆三角形,有些根尖略偏向远中。
2.上颌尖牙上尖宽厚长又大,撕肉穿食永不怕,唇似五边轴嵴显,将此分为两斜面,牙尖偏近远缘短,颈中三分是高点;边缘嵴是近中长,牙尖嵴是近中短,尖到隆突舌轴嵴,近远中窝面不一,邻似三角比切突,接触区则分高低。
(解释)上颌尖牙牙冠较厚,尖长大,主要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
唇侧观:呈五边形,唇轴嵴显突,并将唇面分为近、远中斜面,牙尖偏向近中,远中缘较短突,外形高点在中1/3与颈1/3交界处。
舌侧观:近中边缘嵴较长,近中牙尖嵴较短,从牙尖至舌隆突有一线形的隆起叫舌隆突,将舌窝分成较大的远中舌窝和较小的近中舌窝。
邻面似三角形较切牙的邻面突。
近中接触区距近中牙尖嵴近,远中反之且偏舌侧。
3.上颌第一前磨牙上4 前磨牙最大,颊面形态似尖牙,尖偏远中近颈凹,轴嵴长轴是一条,两侧各有发育沟,外高点在颈嵴处;舌似卵圆小于颊,边缘不显面光滑,舌尖偏近舌中突,邻面有沟合面跨,颊舌三角嵴相对,近远中沟各当家。
(解释)上颌4是前磨牙组中最大的牙齿,颊面的形态与尖牙相似,牙尖偏向远中,近中缘近颈处稍凹,唇轴嵴与牙体长轴平行,两侧可见发育沟各一条,外形高点在颊颈嵴处。
舌侧观:似卵圆形且小于颊面,光滑而圆突,各边缘界限不明显,舌尖偏向近中,外形高点在舌中1/3处。
有沟从合面近中缘跨过至近中面,有颊舌两个三角嵴,在中央窝由近中点隙向近中方向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沟,称近中沟;由远中点隙向远中方向越过远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沟,称远中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