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几个经典模型81页PPT
博弈论及经典案例简介PPT课件

-
纳什均衡的意义
21
纳什均衡是指在对手策略既定的情况下,各自对局者所选择 的策略都是最好的。 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 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 样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
– 博弈的过程就是一个策略上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使得任何一方的 行为都必须考虑到对方可能作出的反映。
-
博弈论研究对象 10
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决策主体在其行为发生直接的相 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及策略均衡的理论。
博弈分析的关键步骤是找出在别人选择既定的情况 下自己的最优反应策略(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策略)。
论和经济行为”,推动了博弈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应 用; (5)近年来,由于纳什、泽尔腾、海萨尼获诺贝尔 经济学奖(1994),进一步推动了博弈论的研究。
-
博弈论的产生和发展 12
1. 博弈在中国
-
《学弈》(《孟子•告 子》) :弈秋,通国之善 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 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 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 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 与?吾曰:非然也。
其次,“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现实中 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
所以“纳什均衡”是对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合作 博弈理论的重大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
故事模型
A、B、C三人决斗,每人有2颗子弹,每次发一枪。
A、B、C的命中概率分别为0.3、0.8、1.0。
三人依次发射,两轮后对决结束。
13
博弈又称博戏,是一门古老的游戏。《世 本》说,“乌曹作博”,乌曹乃是夏代著 名之能工巧匠。千百年来,博弈更是与人 们的生活紧紧相连,从博棋到牌戏,从斗 戏到彩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就这样 形成了别具风情的博弈文化
博弈论PPT课件

第1个数字表示企业1 的收入, 第2个数字表示企业2的收入。
13
7.2.2合作博弈:建立卡特尔 • 合作是避免囚徒困境的有效方法 • 合作博弈与欺骗者
14
7.2.3重复性博弈:怎样对付欺骗者 • 重复性博弈:反复进行多次博弈 • 重复性博弈的最优策略——针锋相对:模仿上一
次博弈中对手的行为 • 针锋相对是最优策略 • 好的博弈四原则 ☞简单,不易误解 ☞针锋相对不是先搞欺骗 ☞不允许欺骗行为,但要给欺骗行为以处罚 ☞针锋相对是宽大的,允许对方恢复合作
可以采取降价策略,使新的进入者不敢贸然进入 • 投资于剩余生产能力的决策:投资引起的当前的
利润损失低于新企业进入而引起的将来的利润损 失
29
7.3.4先发制人:使市场饱和
• 在各地布点,使新的进入者无法利用高运 输成本的机会
N1 E N2
E1
E2
E4
E3
30
7.3.5 市场渗透定价 •通过制定低价抢占市场份额的策略。 •市场渗透定价是网络外部性明显的产业常用策 略。
的违约问题 • 先合作,第N次违约的收入:
30+30+30+30+······+40
• 现实:不知道N是多少→选择合作策略 • 如何在员工工作的最后一天激励员工? • 有结止日期的有限重复博弈等于一次性博弈
17
•市场中的重复博弈的作用 •市场中的一次性博弈使得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有 利 •市场中的重复博弈促使生产者生产高质量产品
15
重复性博弈下的行为选择
• 合作收入:30+30+30+30+······
• 不合作收入:40+20+20+20 +······
博弈论课件

博弈论强调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数学模型和理论分析来研究 策略选择和均衡结果。
博弈论的发展历程
博弈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数学家和经 济学家开始研究游戏中的策略和均衡。
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 行为》标志着博弈论的诞生。
随后,纳什、泽尔腾和哈萨尼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博弈 论,形成了现代博弈论的基础。
商业竞争与合作
商业竞争
博弈论可以用于分析商业竞争中的策略和行为,例如价格战、广告战等。通过 博弈论,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竞争对手的策略,制定出更有效的竞争策略。
商业合作
博弈论也可以用于分析商业合作中的策略和行为,例如供应链管理、合资企业 等。通过博弈论,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合作伙伴的需求和期望,制定出更有效 的合作策略。
贝叶斯纳什均衡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如果所有参与 者都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选择最优策 略,则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最大收益 。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01
静态博弈
02
动态博弈
所有参与者在同一时间点选择策略并获得收益。
参与者的选择有先后顺序,后选择的参与者可以观察到先选择的参与 者的策略和收益。
03
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的定义
博弈优化方法
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 用于找到在满足一组约束条件下 最大化或最小化目标函数的最优
解。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是数学优化的一种方 法,用于找到一组变量的最优值 ,使得一个或多个目标函数达到
最优。
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是一种通过将问题分解 为相互重叠的子问题来解决问题 的方法,每个子问题的解被保存
博弈论课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01-04
博弈论究竟讲什么?一文读懂11种经典博弈论模型

博弈论究竟讲什么?一文读懂11种经典博弈论模型先说一个小故事: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吃过晚饭后他跟家人一起玩纸牌,一连六盘,他拿到的都是最坏的牌。
于是他变得不高兴起来,嘴里开始不停地埋怨。
他的母亲停了下来,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继续玩下去,就不要埋怨手中的牌怎么样。
不管怎样的牌发到手中,你都得拿着。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你所能,打好手里的每一张牌,求得最好的结果。
”在城主的上一篇文章中,谈到了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提到的几种竞争战略,制定战略的过程是决策的过程,推进战略落地则是执行的过程。
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其本质都是一次次博弈的组合。
那么,究竟什么是博弈?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制衡,小到一个人的一生,博弈都是无处不在,无论是商业竞争中,还是日常工作中,生活中,甚至子女教育,两性爱情。
因为每个人都在时时刻刻想着与他人竞争,每时每刻都把自己放在局中人的位置上。
这就是俗话说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充分运用游戏规则,做好自己人生的演员,就是博弈思维能力的体现。
专门研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群,其理性决策行为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就是博弈论。
博弈是有技巧的,博弈论的主体则是规定的若干博弈模型,通俗的说就是人们常说的“套路”。
但博弈论是严肃的科学,如果有人非要像剥洋葱一样地剥开博弈思维,看看各种博弈技巧的核心是什么,那么他将会看到两个字——理性。
从博弈论衍生出来的博弈思维,体现了人的理性思维,也就是说我们的任何结果均是采取某种决策和行动的结果。
这体现了博弈思维奉行的“因果论”,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想要得到理想的结果,除了依靠我们的理性分析,采取正确的决策,并付诸行动外,别无他法。
正因为博弈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所以冲动是魔鬼,更是博弈思维的大敌。
这里,我们要认清“理性”的几个误区。
1.理性的人一定是自利的,但世界上又有多少纯粹的“大公无私”呢?2.理性和道德不是一回事,在追求的自利的同时,产生出来的利他才有可能持久。
博弈论最全完整ppt 讲解

完全信息
纳什均衡(NE)
子博弈完美纳什 均衡(SPNE)
不完全信息
贝氏纳什均衡 (BNE)
完美贝氏纳什均衡 (PBNE)及序贯均 衡(SE)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static games and dynamic games)
同时决策或者同时行动的博弈属于静态 博弈;先后或序贯决策或者行动的博弈, 属于动态博弈
如果一个博弈在所有各种对局下全体参 与人之得益总和总是保持为一个常数, 这个博弈就叫常和博弈;
相反,如果一个博弈在所有各种对局下 全体参与人之得益总和不总是保持为一 个常数,这个博弈就叫非常和博弈。
常和博弈也是利益对抗程度最高的博弈。 非常和(变和)博弈蕴含双赢或多赢。
导论
四、主要参考文献
博弈论为众多学科提供了分析的概念和方 法:经济学和商学,政治科学,生物学, 心 理学和哲学。
如何在“博弈”中获胜?
日常生活中的博弈(“游戏”)往往指的是 诸如赌博和运动这样的东西: 赌抛硬币 百米赛跑 打网球/橄榄球
How can you win such games? 许多博弈都包含着运气、技术和策略。 策略是为了获胜所需要的一种智力的技巧。
威廉·维克瑞, 1914-1996, 生于美国
詹姆斯·莫里斯 1936年生于英国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三位美国学者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 Akerlof)、迈克尔-斯彭斯(A. Michael Spence)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获奖理由: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 行分析”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即使决策或行动有先后,但只要局中人 在决策时都还不知道对手的决策或者行 动是什么,也算是静态博弈
博弈论最全完整-讲解课件

• 如果一个博弈在所有各种对局下全体参与人之 得益总和总是保持为零,这个博弈就叫零和博 弈;
• 相反,如果一个博弈在所有各种对局下全体参 与人之得益总和不总是保持为零,这个博弈就 叫非零和博弈。
• 零和博弈是利益对抗程度最高的博弈。
• 即使决策或行动有先后,但只要局中人在决策 时都还不知道对手的决策或者行动是什么,也 算是静态博弈
学习交流PPT
28
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
(games of 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games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 按照大家是否清楚对局情况下每个局中人 的得益。
供万无一失的应对办法。
学习交流PPT
5
例1:无谓竞争(The GPA Rat Race)
• 你所注册的一门课程按照比例来给分:无论卷 面分数是多少,只有40%的人能够得优秀,40 %的人能得良好。
• 所有学生达成一个协议,大家都不要太用功, 如何?想法不错,但无法实施!稍加努力即可 胜过他人,诱惑大矣。
• 某些博弈中,由于偶然的外因可以对策略贴标 签,或者参与者之间拥有某些共同的知识体验, 导致了焦点的存在。
• 没有某个这样的暗示,默契的合作就完全不可 能。
学习交流PPT
9
例3:为什么教授如此苛刻?
• 许多教授强硬地规定,不进行补考,不允许迟 交作业或论文。
• 教授们为何如此苛刻?
• 如果允许某种迟交,而且教授又不能辨别真伪, 那么学生就总是会迟交。
• 王则柯、李杰编著,《博弈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4年版。
博弈论最全完整ppt-讲解

迈克尔·斯彭斯 1948年生于美国的新泽 西,1972年获美国哈佛 大学博士头衔,现兼任 美国哈佛和斯坦福两所 大学的教授。
乔治·阿克尔洛夫 1940年生于美国的纽黑 文,1966年获美国麻省 理工学院博士头衔,现 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 学经济学教授。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1943年生于美国的印第 安纳州,1967年获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头衔, 曾担任世界银行的首席 经济学家,现任美国哥 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Because We Had a Flat Tire”
“乘客侧前轮”看起来是一个合乎逻辑的选择。 但真正起作用的是你的朋友是否使用同样的逻辑,或者
认为这一选择同样显然。并且是否你认为这一选择是否 对他同样显然;反之,是否她认为这一选择对你同样显 然。……以此类推。 也就是说,需要的是对这样的情况下该选什么的预期的 收敛。这一使得参与者能够成功合作的共同预期的策略 被称为焦点。心有灵犀一点通。
何最好地利用身体(物质)的技巧的一种算计。
什么是策略博弈?
What is a Game of Strategy?
• 策略思考本质上涉及到与他人的相互影响。其他人在同一时间、 对同一情形也在进行类似的思考。
• 博弈论就是用来分析这样交互式的决策的。 • 理性的行为指的是:明白自己的目的和偏好,同时了解自己行
如果一个博弈在所有各种对局下全体参与人之得 益总和总是保持为一个常数,这个博弈就叫常和 博弈;
相反,如果一个博弈在所有各种对局下全体参与 人之得益总和不总是保持为一个常数,这个博弈 就叫非常和博弈。
常和博弈也是利益对抗程度最高的博弈。 非常和(变和)博弈蕴含双赢或多赢。
导论
四、主要参考文献
没有某个这样的暗示,默契的合作就完全不可能。
博弈论的几个经典模型ppt课件

博弈论的几个经典模型
11
基本术语
• 博弈涉及哪些内容呢?
博弈涉及至少两个独立的博弈参与者(player)。 博弈涉及行动者存在着策略(strategy)选择的 可能,博弈论用策略空间来表示参与者可以选 择的策略。 参与者在不同策略组合下会得到一定的支付( payoff)。 对于博弈参与者来说,存在着一博弈结果。 博弈涉及均衡。 重要的均衡——纳什均衡。
博弈论的几个经典模型
22
模型二、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
该博弈刻划了两大难题: • 冲突情形下,参与人的目标是什么?是采用(作 为个人 ) 他自己的最好策略,还是采用 ( 作为集 体的一员)他们共同的最好策略?前者导致均衡 策略 ( 坦白,坦白 ) ,支付为 (-8 , -8) ;后者的最 好策略是 ( 抵赖,抵赖 ) ,支付为 (-1 , -1) 。这里 反映了个体理性行为与集体理性行为之间的矛 盾、冲突。 • 此博弈只进行一次还是重复进行?如果博弈只 进行一次,参与人似乎只有坦白才是最好的策 略,因为没有理由相信对手会对你有信心,他 总认为你自己会坦白;因此,双方都采取坦白 策略。然而,若博弈进行多次,则结论将会发 生变化。
失火了,你往哪个门跑——这就是博弈论
一天晚上,你参加一个派对,屋里有很多人, 你玩得很开心。这时候,屋里突然失火,火 势很大,无法扑灭。此时你想逃生。你的面 前有两个门,左门和右门,你必须在它们之 间选择。但问题是,其他人也要争抢这两个 门出逃。如果你选择的门是很多人选择的, 那么你将因人多拥挤、冲不出去而烧死;相 反,如果你选择的是较少人选择的,那么你 将逃生。这里我们不考虑道德因素,你将如 何选择?
不按(等待)
(9,-1)
(0,0)
大猪和小猪分别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