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3年北京市11个区(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6

顺义区2013届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数学试卷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9的算术平方根是A .9B .3-C .3D . 3± 2.如下书写的四个汉字,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 C. D.3.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从中任抽一张,恰好抽到的牌是8的概率是 A .154B .113C .152D .144.把代数式269ab ab a -+分解因式,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A .2(3)a b +B .(3)(3)a b b +-C .2(4)a b -D .2(3)a b - 5.函数y kx k =-与ky x=(0k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6.如图,AEBD ∥,1120240∠=∠=°,°,则C ∠的度数是A.10° B.20° C.30° D.40°7.若22a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2a >B .0a >C .2a ≤D .0a ≤ 8.右图中是左面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9.函数23x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10.甲、乙两个旅游景点今年5月上旬每天接待游客的人数如图所示,甲、乙两景点日接待游客人数的方差大小关系为:2S 甲 2S 乙.11.若把代数式257x x ++化为2()x m k -+的形式,其中m 、k 为常数,则k m -= .12.正方形111A B C O , 2221A B C C ,,3332A B C C ,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1A ,2A ,3A ,…和点1C ,2C ,3C …分别在直线(0)y kx b k =+>和x 轴上,已知点1(1,1)B ,2(3,2)B ,则点6B 的坐标是 , 点n B 的坐标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3.计算:201273tan 30()4(32)2-+︒+--.14.解方程:21133x x x-+=--.15.已知220x x +-=,求代数式2(2)(3)(3)(1)x x x x x -++--+的值.A .B .C .D .A 3A 2A 1B 3B 2B 1C 3C 2C 1Oyx16.已知:如图,在ABC ∆中,AC BC =,90ACB ∠=︒,MN 是过点C 的一条直线,AM MN ⊥于M ,BN MN ⊥于N . 求证: AM CN =17.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某企业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助价值17.6万元的甲、乙两种帐篷共200顶,已知甲种帐篷每顶800元,乙种帐篷每顶1000元,问甲、乙两种帐篷各多少顶?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22y x =-+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点B ,与y 轴相交于点C ,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相交于点A ,且2AB BC =. (1)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 在x 轴上,且APC ∆的面积等于12,直 接写出点P 的坐标.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E ,90ABC ACD ∠=∠=︒,62AB BC ==,2tan 3CDE ∠=. 求对角线BD 的长和ABD ∆的面积.20.已知:如图,O ⊙是Rt △ABC 的外接圆,∠ABC =90°,点P 是O ⊙外一点,PA 切O ⊙于点A ,且PA=PB . (1)求证:PB 是O ⊙的切线;(2)已知PA =23,BC =2,求O ⊙的半径.A NMCB EDCBAOABCP21.甲、乙两学校都选派相同人数的学生参加综合素质测试,测试结束后,发现每名参赛学生的成绩都是70分、80分、90分、100分这四种成绩中的一种,并且甲、乙两学校的学生获得100分的人数也相等.根据甲学校学生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和乙学校学生成绩的扇形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求甲学校学生获得100分的人数,并补全统计图;(2)分别求出甲、乙两学校学生这次综合素质测试所得分数的中位数和平均数,以此比较哪个学校的学生这次测试的成绩更好些.22. 问题:如果存在一组平行线a b c ,请你猜想是否可以作等边三角形ABC 使其三个顶点分别在,,a b c 上.小明同学的解答如下:如图1所示,过点A 作AM b ⊥于M ,作60MAN ∠=︒,且AN AM =,过点N 作CN AN ⊥交直线c 于点C ,在直线b 上取点B 使BM CN =,则ABC ∆为所求.(1) 请你参考小明的作法,在图2中作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DEF 使其三个顶点分别在,,a b c 上,点D 为直角顶点;(2) 若直线,a b 之间的距离为1, ,b c 之间的距离为2, 则在图2中,DEF S ∆= ,在图1中,AC = .甲学校学生成绩的条形统计图乙学校学生成绩的扇形统计图207080134人数分数59010060°90°120°90°100分90分80分70分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已知抛物线232y x mx =+-.(1)求证:无论m 为任何实数,抛物线与x 轴 总有两个交点;(2)若m 为整数,当关于x 的方程2320x mx +-=的两个有理数根都在1-与43之间 (不包括-1、43)时,求m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232y x mx =+-在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图象G ,再将图象G 向上平移n 个单位,若图象G 与过点(0,3)且与x 轴平行的直线有4个交点,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是 .24.如图,直线MN 与线段AB 相交于点O , 点C 和点D 在直线MN 上,且45ACN BDN ∠=∠=︒.(1) 如图1所示,当点C 与点O 重合时 ,且AO OB =,请写出AC 与BD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2)将图1中的MN 绕点O 顺时针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AO OB =,(1)中的AC与BD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2中的OB 拉长为AO 的k 倍得到如图3,求ACBD的值.1xyOABCDEFxyO25. 已知抛物线214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结AC BC ,,D 是线段OB 上一动点,以CD 为一边向右侧作正方形CDEF ,连结BF .若8O B C S ∆=,AC 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证:BF AB ⊥; (3)求FBE ∠的度数;(4)当D 点沿x 轴正方向移动到点B 时,点E 也随着运动,则点E 所走过的路线长 是 .顺义区2013届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一、选择题 号 案二、填空题9. 3x ≠ ; 10.22S S >乙甲 ; 11.134; 12.6(63B ,32) , 1(21,2)n n n B -- . 三、解答题13.解:原式=3333443+⨯+- …………………………………………4分 =43 ……………………………………………… 5分 14.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3)x -,得, ………………………………………… 1分213x x --=-. ………………………………………… 2分解方程得 2x =. ………………………………………… 3分 当2x =时,30x -≠ ……………………………… 4分所以,原方程的根为2x = …………………………………………5分15.解:原式= 222443(23)x x x x x x -+++---…………………………………… 3分 =22244323x x x x x x -+++-++=27x x ++ ………………………………………… 4分 ∵220x x +-= , ∴22x x +=∴原式=2+7=9 ………………………………………………5分 16.证明:∵,,AM MN BN MN ⊥⊥∴ 90AMC CNB ∠=∠=︒ ……………………………………………1分90MAC ACM ∠+∠=︒ ∵ 90ACB ∠=︒∴ 90BCN ACM ∠+∠=︒ ∴ MAC BCN ∠=∠在AMC ∆和CNB ∆中∵AMC CNB MAC BCN AC BC ∠=∠⎧⎪∠=∠⎨⎪=⎩……………………………………………3分 ∴AMC ∆≌CNB ∆ …………………………………………… 4分 ∴AM CN = ……………………………………………5分17.解:设甲种帐篷x 顶,乙种帐篷y 顶 ……………………………………1分 依题意,得2008001000176000x y x y +=⎧⎨+=⎩ …………………………………3分解以上方程组,得x =120,y =80答:甲、乙两种帐篷分别是120顶和80顶. ………………………………5分18.(1)由已知可得点(1,0)B ,点(0,2)C …………1分 ∴1,2OB CO ==过点A 作AD x ⊥轴于点D∴ BOC ∆∽BDA ∆ …………………2分 ∴12CO OB BC AD DB AB === ∴ 24,22AD CO DB OB ====∴ 点(3,4)A - …………………………3分 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0)ky k x=≠,点(3,4)A -在图象上, ∴ 12k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2y x=-…………………………………4分 (2) 点(5,0)P 或(3,0)P - ………………………………………………5分 19.解:过点B 作BF AC ⊥于F∵90ABC ACD ∠=∠=︒, 62AB BC ==, ∴ 6BF AF CF === …………………1分 90BFC ACD ∠=∠=︒∴BF ∥CD∴ FBE CDE ∠=∠ …………………… 2分∴ 2tan tan 3FBE CDE ∠=∠= 即23EF BF = ∴ 4EF =∴2,3EC CD == ……………………………3分 ∴222264213BE BF EF =+=+=22222313D E E C C D =+=+=∴313BD BE DE =+= ……………………………………4分(2) 114522ABD ABE ADE S S S AE BF AE CD ∆∆∆=+=⋅+⋅= ……………5分20.解:(1)证明:连接OBOA OB =,PA PB = ∴ OAB OBA ∠=∠,PAB PBA ∠=∠.∴OAB PAB OBA PBA ∠+∠=∠+∠.即PAO PBO ∠=∠. ………………1分 又∵PA 是O ⊙的切线,∴90PAO ∠=°∴90PBO ∠=°∴OB PB ⊥.又∵OB 是O ⊙的半径,∴PB 是O ⊙的切线. …………………2分(2)解:连接OP ,交AB 于点D .∵PA PB =,OA OB =,∴点P 和点O 都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OP 垂直平分线段AB . ∴ AD BD = ∵OA OC =∴112OD BC ==……………………………………3分∵90PAO PDA ∠=∠=°,APO DPA ∠=∠ ∴APO DPA △∽△ ∴AP PO DP PA= ∴2AP PO DP =·.……………………………………4分∴()2PO PO OD AP -=即()2223PO PO -=,解得4PO =.在Rt APO △中,222OA PO PA =-=,即O ⊙的半径为2. …………………………………………5分21.解:(1)设甲学校学生获得100分的人数为x .由题意和甲、乙学校学生成绩的统计图得O AB C PD12356x x =+++ 得2x =所以甲学校学生获得100分的人数有2人.图(略) …………………………………2分(2)由(1)可知: 甲学校的学生得分与 相应人数为:乙学校的学生得分与 相应人数为:所以,甲学校学生分数的中位数为90(分).甲学校学生分数的平均数为 270380590210051585.823526x ⨯+⨯+⨯+⨯==≈+++甲(分)…………3分乙学校学生分数的中位数为80(分) 乙学校学生分数的平均数为 370480390210050025083.3343263x ⨯+⨯+⨯+⨯===≈+++乙(分) …4分由于甲学校学生分数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大于乙学校学生分数的中位数和平均 数,所以甲学校学生的数学竞赛成绩较好. ……………………5分22. 解:(1)作图 …………………………………………………………2分 (2 ) 5DEF S ∆= …………………………………………………………3分AC =2213…………………………………………………………5分 23.解:(1)∵△=2243(2)24m m -⨯⨯-=+,分数 70 80 90 100 人数 2 3 5 2分数 70 80 90 100 人数 3 4 32∴无论m 为任何实数,都有2240m ∆=+>………………………… 1分 ∴抛物线与x 轴总有两个交点. …………………………………… 2分(2)由题意可知:抛物线232y x mx =+-的开口向上,与y 轴交于(0,-2)点,∵方程2320x mx +-=的两根在-1与43之间, ∴当x =-1和43x =时,0y >. 即320,16420.33m m -->⎧⎪⎨+->⎪⎩ ………………………………………… 4分 解得 512m -<<. ………………………………………… 5分 因为 m 为整数,所以 m =-2,-1,0 .当 m=-2时, 方程的判别式△=28,根为无理数,不合题意.当 m=-1时, 方程的判别式△=25,根为1221,3x x ==-,符合题意. 当 m=0时, 方程的判别式△=24,根为无理数,不合题意.综上所述 m =-1 . ………………………………………… 6分(3)n 的取值范围是11312n <<.………………………………… 7分 24.(1) ,AC BD AC BD =⊥ ; ………………………………………… 2分(2) 仍然成立.证明: 过点A 作AE MN ⊥于E ,过点B 作BF MN ⊥于F∴90AEO BFO ∠=∠=︒∵AOE BOF ∠=∠,AO OB =∴AOE ∆≌BOF ∆∴AE BF = ………………………………………… 3分∵45ACN BDN ∠=∠=︒ ∴2,2AC AE BD BF ==∴ AC BD = ………………………………………… 4分延长AC 与DB 的延长线相交点H∴45DCH ACN ∠=∠=︒又∵45BDN ∠=︒∴90CHD ∠=︒∴AC BD ⊥ ………………………………………… 5分(3) 过点A 作AE MN ⊥于E ,过点B 作BF MN ⊥于F易证 AOE ∆∽BOF ∆∴ AE AO BF OB=. ………………………………………… 6分 ∵ OB kAO =,∴ 1AO OB k=. 由(2)知 2,2AC AE BD BF ==.212AC AE AE BD BF k BF=== .………………………………………7分 25. 解:(1)由AC BC =,可知此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 轴,即0b =所以(0,),(4,0)C c B c由182OBC S OB OC ∆=⨯⨯=,得4c = 抛物线解析式为 2144y x =-+ …………………………………………2分 (2)由(1)得(0,4),(4,0)C B所以224590ACB OCB ∠=∠=⨯︒=︒ ………………………………3分 在ADC ∆和BFC ∆中90ACD DCB BCF ∠=︒-∠=∠,,AC BC DC FC ==所以ADC ∆≌BFC ∆ ………………………………………… 4分 所以45FBC CAD ∠=∠=︒所以90ABF ABC CBF ∠=∠+∠=︒所以BF AB ⊥ …………………………………………5分(3)作EM x ⊥轴,交x 于点M易证ODC ∆≌DME ∆所以4DM OC ==,OD EM =又因为4OD OB BD BD DM BD BM =-=-=-=所以BM EM =因为90EMB ∠=︒所以45MBE MEB ∠=∠=︒ …………………………………………7分(4)由(3)知,点E 在定直线上当D 点沿x 轴正方向移动到点B 时,点E 所走过的路线长等于42BC = ………………………………8分。
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数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证明题

证明题西城1.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E 在直线AB 的同侧,∠ECA =∠DCB ,∠D =∠E .求证:AD =BE .2.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135°,∠BCD=90°,AB=BC=2,tan∠BDC= 63. (1)求BD 的长; (2)求AD 的长.海淀3.已知:如图,在△ABC 中,90ABC ∠=︒.DC ⊥AC 于点C ,且CD CA =,D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 求证:CE AB =.4.如图,ABCD 中,E 为BC 中点,过点E 作AB 的垂线交AB 于点G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DG .若10BC =,45GDH ∠=︒,DG 82=,求CH 的长及ABCD 的周长.东城5. 已知:如图,点E ,F 分别为□ABCD 的边BC ,AD 上的点,且12∠=∠.求证:AE=CF .6.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F 为边BC 的中点,DF 与对角线AC 交于点M ,过M 作ME ⊥CD 于点E .(1)求证:AM =2CM ;(2)若12∠=∠,23CD =,求ME 的值.某某7.已知:如图,E 、F 为BC 上的点,BF=CE ,点A 、D 分别在BC 的两侧,且AE ∥DF ,AE =DF .求证:AB ∥CD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 4,∠B =105º,E 是BC 边的中点,∠BAE =30º,将△ABE 沿AE 翻折,点B 落在点F 处,连接FC ,求四边形ABCF 的周长.房山9已知:如图,点C 、D 在线段AB 上,E 、F 在AB同侧,DE 与CF 相交于点O ,且AC =BD , AE =BF ,A B ∠=∠.求证:DE =CF .FDBEDFCE BA ACD BEFO第9题图10.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AB =13,CD =4,点E 在边AB 上,DE ∥BC .若CB CE =,且3tan =∠B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门头沟11.已知:如图,在△ABC 中,∠ABC =90º,BD ⊥AC 于点D ,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BE =AB ,过点E 作EF ⊥BE ,与BD 的延长线交于点F .求证:BC =EF .门头沟1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DAB =60º,AC 平分∠DAB ,BC ⊥AC ,AC 与BD 交于点E ,AD =6,CE 437,7tan 33BEC ∠=BC 、DE 的长及四边形ABCD 的面积.怀柔13.已知如图,点B 、E 、C 、F 在一条直线上,BC =EF ,AB∥DE,∠A=∠D. 求证:AC=DF . 证明:13题图第10题图EABCD FE ABC DE14.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BD 上的一点.连结AO 并延长,与DC 交于点R ,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S .若460,10AD DCB BS ===,∠. (1)求AS 的长度; (2)求OR 的长度. 解:大兴15.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BAC=90°,AC=2AB ,点D 是AC 的中点,以AD 为斜边在△ABC 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ED ,连结BE 、EC .试猜想线段BE 和EC 的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16.如图,将□ABCD 的边DC 延长到点E ,使CE=DC ,连接AE ,交BC 于点F .若∠AFC=2∠D ,连结AC 、BE.求证:四边形ABEC 是矩形. 丰台17.已知:如图,B C E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 DE ∥,AC CE =,B D ∠=∠.求证:ABC CDE △≌△.18.如图,四边形ABCD 中, CD=2, 90=∠BCD ,14题图A BCDEFEDC BA ADBC EA60=∠B , 30,45=∠=∠CAD ACB ,求AB 的长.石景山19.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G 是BC 上任意一点(点G 与B 、C 不重合),AE ⊥DG 于E ,CF ∥AE 交DG 于F .请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证明:20.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BC =4,点M 、N 、分别在BC 、AB 上,将矩形ABCD 沿MN 折叠,设点B 的对应点是点E . (1)若点E 在AD 边上,BM =27,求AE 的长; (2)若点E 在对角线AC 上,请直接写出AE 的取值X 围:. 解:昌平21.如图,AC //FE ,点F 、C 在BD 上,AC=DF , BC=EF .求证:AB=DE .22. 如图,AC 、BD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DAB =∠ABC =90°,BE ⊥BD 且BE =BD ,连接EA 并延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 如果∠AFC =90°,求∠DAC 的度数.DCBGEN MDCBA ABC DEFABDF E密云23.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 求证:∠DBC =∠DCB 。
2013年朝阳毕业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完美编辑word版本-直接打印

北京市朝阳区2013年初中毕业考试数学试卷第Ⅰ卷(选择题32分)一、选择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用铅笔把“机读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的相应字母处涂黑. 1. -7 的相反数是A . 7B .-7C .71 D .71- 2.中国航空母舰“辽宁号”的满载排水量为67500吨。
将数67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0.675×105B . 6. 75×104C . 67.5×103D . 675×1023.把4张形状、质地完全相同的卡片分别写上数字1,2,3,4,再将这些卡片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随机从中抽取1张卡片,则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为奇数的概率是A .41 B .31C .21 D . 14.北京2013年3月的一周中每天最高气温如下:7, 13,15,16,15,17,19,则在这一周中,最高气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 .15和15B .15和16C . 16和15D .19和16 5. 如图,已知直线l 1//l 2,∠1=40°,则∠2的度数为A .30°B . 40°C . 50°D . 60°6.如图,⊙O 的半径为5,AB 是弦,OC ⊥AB 于点C ,若OC=3,则AB 的长为A . 3B . 4C . 6D .87.二次函数21(1)32y x =-+的顶点在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象限D .第象限.8.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BOC=120°,AB=3,一动点P以1cm/s 的速度延折线OB—BA运动,那么点P的运动时间x(s)与点C、O、P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y之间的函数图象为A B C D第Ⅱ卷(共68分)二.填空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 若-2是方程062=+-mxx的一个根,则m= .10. 分解因式:2218m-=.11.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几何体是 .12.如图,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BD上一点O,到菱形一边AB的距离为2,那么点O到另外一边BC 的距离为_________.1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 = 0有两个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共9道小题,14题—20题每小题5分,21题6分,22题7分,共48 分)14.(本小题5分)计算:()1-)32(-45in2-82-1︒+s.解:6求不等式组 ()⎪⎩⎪⎨⎧≥-+>-12131325x x x 的整数解. 解:16.(本小题5分)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BC 于D ,BE ⊥AC 于E ,AD 与BE 相交于F ,且BF=AC. 求证:DF=DC. 证明:17.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本小题5分)动物园的门票售价:成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30元. 某日动物园售出门票700张,共得29000元. 请问当日儿童票售出多少张?解:18.(本小题5分)某学校为了解该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抽样调查了部分同学身高,将所得数据处理后,制成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部分)如下(每组只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身高单位:cm ,测量时精确到1cm ):(1(2)写出该样本中,七年级学生身高的中位数所在组的范围; ;(3)如果该校七年级共有500名学生,那么估计该校七年级身高在160cm 及160cm 以上的学生共有人;(4)若该校所在区的七年级学生平均身高为155 cm ,请结合以上信息,对该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提出一个你的见解./cm165~170cm已知:一次函数2+=x y 与反比例函数xky =相交于A 、B 两点且A 点的纵坐标为4.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 解:20.(本小题5分)如图,AB 为⊙O 的直径,BC 是弦,OE ⊥BC ,垂足为F ,且与⊙O 相交于点E ,连接CE 、AE ,延长OE 到点D ,使∠ODB=∠AEC. (1)求证:BD 是⊙O 的切线;(2)若cosD=54,BC=8,求AB 的长. (1)证明:(2)解:21.(本小题6分) 如图,抛物线c x y +-=243与x 轴分别交于点A 、B ,直线2343+-=x y 过点B ,与y 轴交于点E ,并与抛物线c x y +-=243相交于点C . (1)求抛物线c x y +-=243的解析式;(2)直接写出点C 的坐标;(3)若点M 在线段AB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 向点B 运动(不与点A 、B 重合),同时,点N 在射线BC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 向点C 运动.设点M 的运动时间为t 秒,请写出MNB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点M 运动多少时间时,MNB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解:22.(本小题7分)在矩形ABCD中,AD=4,M是AD的中点,点E是线段AB上一动点,连接EM并延长交线段CD的延长线于点F.(1)如图1,求证:ME=MF;(2)如图2,点G是线段BC上一点,连接GE、GF、GM,若△EG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GF=90°,求AB的长;(3)如图3,点G是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GE、GF、GM,若△EGF是等边三角形,求AB的长.北京市朝阳区2013年初中毕业考试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二、填空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 -5 10. )(3)3(2-+a a 11. 圆锥 12. 2 13. k ≤1且k ≠0 三、解答题(共9道小题,14题—20题每小题5分,21题6分,22题7分,共48 分) 14.解:原式23222221-⨯-+=.……………………………………………4分 .212-= …………………………………………………………………5分15.解: 523(1)132x x x ->+⎧⎪⎨-≥⎪⎩ ①1 ② 解① 得 x >25. ……………………………………………………………2分 解② 得 x ≤4. ………………………………………………………………4分 原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3和4. ……………………………………………5分16. 证明:∵AD ⊥BC ,∴∠BDF =∠ADC =90°. …………………………………………………………1分 ∴∠A +∠C =90°.又∵BE ⊥AC , ∴∠B +∠C =90°.∴∠B =∠A . …………………………………………………………………………2分 又∵BF=AC ,…………………………………………………………………………3分∴△BDF ≌△ADC . …………………………………………………………4分 ∴DF =DC . ………………………………………………………………5分17.解:设当日儿童票售出x 张,成人票售出y 张. …………………………1分 根据题意,得⎩⎨⎧=+=+.290005030,700y x y x ……………………3分 解得⎩⎨⎧==.400,300y x ………………………………………4分答:当日儿童票售出300张,成人票售出400张. ………………………5分 18. 解:(1)补图(图略); ……………………………………………2分(2)155—160;………………………………………………3分 (3)160 ;……………………………………………4分(4)如:该校七年级多数学生的身高达到或者超过区平均身高. ………5分19.(1)根据题意,得4= x+2,解得x =2.∴A (2,4).把A (2,4)代入xky =,解得8=k . ∴xy 8=. …………………………………………2分(2)当0=y 时,02=+x ,2-=x .∴B (-2,0). ………………………………………3分 ∴OB =2.如图,作AC ⊥x 轴于点C ,∵A (2,4),∴AC =4.∴S △AOB =.421=⋅⋅AC OB …………………………5分 20.(1)证明:∵∠D =∠AEC ,∠AEC =∠ABC ,∴∠D =∠ABC . ……………………1分 ∵OF ⊥BC ,∴∠D +∠DBC =90°.∴∠ ABC +∠DBC =90°.∴BD 是⊙O 的切线. …………2分(2)解:如图,连接AC .∵ AB 是⊙O 的直径,∴∠ACB =90°.…………………3分 ∵∠ABC =∠D .∴cos ∠ABC= cos D =54. 即BC AB =54,…………………4分 ∵BC =8,∴AB =10. ……………………5分21.解:(1)由2343+-=x y ,当0=y 时,解得2=x . ∴B (2,0). ∵抛物线c x y +-=243经过点B (2,0),∴3=c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432+-=x y .………………………………………………2分(2)C (1-,49). …………………………………………3分(3) 如图,作ND ⊥x 轴于点D ,由2343+-=x y 得E (0,23). ∴BE=25. 由3432+-=x y 得A (-2,0). ∴AB=4.由题意,得AM =t ,BM =4-t ,BN =2t .由△BND ∽△BEO ,得BE BN OE DN =.∴56tDN =. ……………………………4分 ∴△MNB 的面积S 56)4(2121tt ND BM ⋅-⋅=⋅⋅=.∴t t S 512532+-=.…………………………………5分即512)2(532+--=t S ,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是0<t <4.t= 2时,512=最大S .…………………………………6分22. (1)证明:在矩形ABCD 中,∠A =∠FDM =90°.又∵AM =DM ,∠AME =∠DMF , ∴△AME ≌△DMF .∴ME =MF . ………………………………………2分 (2)解:如图,过点G 作GH ⊥AD 于点H .∴四边形ABGH 是矩形.∵△EG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1)得,ME =MF , ∴ME =MG , ∠EMG =90°.∴∠AME +∠DMG =∠HGM +∠DMG= 90°.∴∠AME =∠HGM . 又∵∠A =∠MHG ,∴△AME ≌△HGM . ……………………………3分 ∴AM=HG . ∴AB=HG=AM=21AD=2. ………………………4分 (3)解:如图,过点G 作GH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 .∴四边形ABGH 是矩形.∵△EGF 是等边三角形,∠MEG =60°, 由(1)得,ME =MF , ∴∠EMG =90°.∴∠AME +∠HMG =∠AME +∠AEM = 90°. ∴∠AEM =∠HMG . 又∵∠A =∠AHG ,∴△AEM ∽△HGM . ………………5分∴EMMGAM GH =. ∴tan ∠MEG=EM MGAM GH == tan 60°=3. 又∵AM=21AD=2,∴AB=GH=23.……………………7分。
2013年数学二模答案-朝阳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2013.6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9. x ≥2310. 22(1)x x - 11. 32° 12.24,2n 2+2n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 解:)2142-⎛⎫︒ ⎪⎝⎭431=-+ ……………………………………………………4分 1=. ………………………………………………………………………5分 14. 解:2312111x x x 骣÷ç- ÷ç÷ç桫-+- ()()3(1)11(1)1(1)x x x x x x ⎡⎤++=-⎢⎥+-+-⎣⎦221x ¸-………………………………2分 ()()2242111x x x x +=÷+--…………………………………………………………………3分 ()()()()1124112x x x x x +-+=⋅+-…………………………………………………………4分 2x =+.……………………………………………………………………………………5分15. 解: 由题意可知∠ACB =30°,∠ADB =60°,CD =20,在Rt △ABC 中,()tan 30=20AB BC BD =⋅︒+.………………………………1分 在Rt △ABD 中,tan 60=AB BD BD =⋅︒………………………………………2分 ∴()20BD BD +…………………………………………………………3分 ∴10BD =.…………………………………………………………………………4分∴AB =.……………… ……………………………………………………5分16. 证明:∵AE ∥DF ,∴∠AEB =∠DFC . ………………………………………………………………1分 ∵BF =CE , ∴BF +EF =CE +EF .即BE =CF . ………………………………………………………………………2分在△ABE 和△DCF 中,AE DF AEB DFC BE CFì=ïïï? íïï=ïïî∴△ABE ≌△DCF . … ……………………………………………………………3分 ∴∠B =∠C . ………………………………………………………………………4分 ∴AB ∥CD . … ……………………………………………………………………5分17. 解:(1)∵点3()2M n -,在反比例函数32y x=-(x <0)的图象上, ∴1n =.…………………………………………………………………………1分∴3()2M -,1.∵一次函数y kx =-2的图象经过点3()2M -,1,∴3122k =--.∴2k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y x =--.∴A (-1,0),B (0,-2) . ………………………………………………………3分 (2)P 1(-3,4),P 2(1,-4) . ………………………………………………………5分18. 解:设原计划每天铺设x 米管道.…………………………………………………1分由题意,得220022005(110%)x x =++ ……………………………………………3分解得 40x =. ……………………………………………………………4分经检验40x =是原方程的根. …………………………………………………5分答:原计划每天铺设40米管道.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9.解:作BG ⊥AE ,垂足为点G , ∴∠BGA =∠BGE =90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 4, ∵E 是BC 边的中点,∴112.22BE EC BC AD ====……………………………………………………1分∵∠BAE =30º,∠ABC =105º, ∴∠BEG =45º.由已知得△ABE ≌△AFE .∴AB =AF ,BE =FE ,∠BEF =90º.在Rt △BGE 中,BG =GE……… ………………………………………………………………2分 在Rt △ABG 中,∴AB =AF=………………………………………………………………………3分在Rt △ECF 中,FC = ………………………………………………… ……4分 ∴四边形ABCF的周长4+……………………………………………………5分20. (1)证明:在△ABC 中,∵AC=BC ,∴∠ CAB = ∠B .∵∠ CAB +∠B +∠C =180º, ∴2∠B +∠C =180º.∴12B C ? =90º. ……………………………………………………1分 ∵∠BAD =12∠C ,∴B BAD ? =90º.∴∠ADB =90º. ∴AD ⊥BC.∵AD 为⊙O 直径的,∴直线BC 是⊙O 的切线. …………………………………………………2分(2)解:如图,连接DF ,∵AD 是⊙O 的直径, ∴∠AFD = 90º. ……………………………………………………………………3分 ∵∠ADC =90º, ∴∠ADF +∠FDC =∠CD +∠FDC =90º. ∴∠ADF =∠C . …………………………………………………………………4分∵∠ADF =∠AEF ,tan ∠AEF =43, ∴tan ∠C =tan ∠ADF =43. 在Rt △ACD 中,设AD =4x ,则CD =3x .∴5.AC x =∴BC =5x ,BD =2x .∵AD =4,∴x =1.∴BD =2. …………………………………………………………………………5分B21.解:(1)a=3,b=0.075;……………………………………………………………2分(2)…………………………3分(3)500(0.050.15)100⨯+=.所以该小区家庭中,教育支出不足1500元的家庭大约有100户.…………5分21.解:(11分(2)①如图,…………………………………………2分BD;……………………………………………………………………………3分(3. …………………………………………………………………………5分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23. (1)证明:∵△=()()2441m m---.………………………………………………1分=2412m m-+=()228m-+…………………………………………………………2分∴△>0.…………………………………………………………………3分∴无论m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把x=-3代入原方程,解得m=1.…………………………………………………4分∴23y x x=+.即23924y x⎛⎫=+-⎪⎝⎭.依题意,可知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9'24y x⎛⎫=--⎪⎝⎭. ………………………5分即2'3y x x=+∵抛物线'y与直线y x b=+只有一个公共点,∴23x x x b-=+..…………………………………………………………………6分即240x x b--=.∵△=0.B∴()()2440b --⨯-=.解得b = -4. ……………………………………………………………………7分24. 解:(1)根据题意得424036640a b a b -+=⎧⎨++=⎩,.…………………………………………………………1分解得1343a b ⎧=-⎪⎪⎨⎪=⎪⎩,.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4433y x x =-++.………………………………2分(2)如图1,过点Q 的对应点'Q 作EF ⊥CD 于点E ,交x 轴于点F .设P (x ,y ),则CQ = x ,PQ =4- y .由题意可知'CQ = CQ = x ,''P Q =PQ =4- y ,∠CQP =∠C ''Q P =90°. ∴'''''QCQ CQ E P Q F CQ E ∠+∠=∠+∠=90°.∴'''P Q F QCQ α∠=∠=.……………………………………………………3分 又∵cos α=35, ∴4'5EQ x = ,3'(4)5FQ y =-. ∴43(4)455x y +-=. ∵214433y x x =-++, 整理可得2145x =.∴1x =2x =-.∴P .………………………………………………………………5分 如图2,过点Q 的对应点'Q 作EF ⊥CD 于点E ,交x 轴于点F . 设P (x ,y ),则CQ =- x ,PQ =4- y .可得'''P Q F QCQ α∠=∠=.……………………………………………………6分又∵cos α=35,∴4'5EQ x =- ,3'(4)5FQ y =-.∴434(4)55x y -+=-.∵214433y x x =-++,整理可得2145x =.∴1x =,2x =-∴(P -.……………………………………………………………7分∴P或(P -.25. 解:(1)证明:如图,作∠GAH =∠EAB 交GE 于点H .∴∠GAB =∠HAE . ………………………………………………………………1分 ∵∠EAB =∠EGB ,∠APE =∠BPG ,∴∠ABG =∠AEH .∵又AB =AE ,∴△ABG ≌△AEH . ………………2分 ∴BG =EH ,AG =AH .∵∠GAH =∠EAB =60°, ∴△AGH 是等边三角形. ∴AG =HG .∴EG =AG +BG . …………………………………………………………………3分(2) 2sin.2EG AG BG α=+…………………………………………………………5分(3).EG BG =-……………………………………………………………6分如图,作∠GAH =∠EAB 交GE 于点H .∴∠GAB =∠HAE . ∵∠EGB =∠EAB =90°,∴∠ABG +∠AEG =∠AEG +∠AEH =180°.∴∠ABG =∠AEH .∵又AB =AE ,∴△ABG ≌△AEH . ………………7分∴BG =EH ,AG =AH .∵∠GAH =∠EAB =90°, ∴△AG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HG .∴.EG BG =-…………………………………………………………8分说明:各解答题其它正确解法请参照给分.F。
【VIP专享】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数学二模答案-

题号
答案
1
D
二、填空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3
9. x≥
2
10. 2x(x - 1)2
三、解答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5 分)
13.
14.
分
1 2 解: 2
9
2
B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
11. 32°
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3
C
1x
x
1 +
1
1ö÷÷÷ø¸
x
x
2 x2 1
2 x2 - 1
x 1
1(x
1x
2
1)
¸
x2 -2Fra bibliotek5B
………………………………2 分
1
…………………………………………………………………3
1
…………………………………………………………4
分
x 2 .……………………………………………………………………………………5 分
6
B
2013.6
7
C
8
A
16. 证明:∵AE∥DF, ∴∠AEB=∠DFC. ………………………………………………………………1 分 ∵BF=CE, ∴BF+EF=CE+EF. 即 BE=CF. ………………………………………………………………………2 分 在△ABE 和△DCF 中,
ìïïïíïïïïî
3 分
∴ BD 10 .…………………………………………………………………………4
分
∴ AB 10 3 .……………… ……………………………………………………5 分
2013年北京市11个区(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1

2013.6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1 . 6-的绝对值是A. 6- B.16 C. 16- D. 6 2. 2012年我国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 010 000公顷.将6 01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76.0110⨯ B. 66.0110⨯ C. 70.60110⨯ D. 560.110⨯3.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DE ∥BC .若4AD =,2DB =,则DE BC 的值为 A. 12 B. 23 C. 34D. 2 4.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632a a a =⋅ B. 842a a a ÷= C. 623)(a a = D. a a a 632=+5.下列图形可以由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变换得到的是A .B .C .D .6. 如图,⊙O 的半径为5,AB 为⊙O 的弦,OC ⊥AB 于点C .若3OC =,则AB 的长为A .4B .6C .8D .10 7. 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各有4名同学,在某次测验中,他们的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组员1 组员2 组员3 组员4 甲889597100乙 90 94 97 99设两组同学得分的平均数依次为x 甲,x 乙,得分的方差依次为2S 甲,2S 乙,则下列关系中完全正确的是A.x x =乙甲,22S S >乙甲B. x x =乙甲,22S S <乙甲 C.x x >乙甲,22S S >乙甲 D. x x <乙甲,22S S <乙甲 8.如图1,在矩形A B C D 中,1,3AB BC ==.将射线AC 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射线AE ,点M 与点D 关于直线AE 对称.若15x α=︒,图中某点到点M 的距离为y ,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这个点为图1中的A.点AB. 点BC. 点CD. 点D图1 图2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9. 若分式241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等于____________. 10.如图,在△OAB 中,=90OAB ∠︒,则OB 的长为 .11. 如图,△ABC 内接于⊙O ,若⊙O 的半径为6,︒=∠60A ,则BC 的长为_____________.12.已知:n x ,'n x 是关于x 的方程244=0n n n a x a x a n -+-1()n n a a +>的两个实数根,'n n x x <,其中n 为正整数,且1a =1.(1)11'x x -的值为 ;(2)当n 分别取1,2,⋅⋅⋅,2013时,相对应的有2013个方程,将这些方程的所有实数根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相邻两数的差恒为(11'x x -)的值,则20132012'x x -= . 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计算:201272tan 60(3)3π-⎛⎫-+︒+- ⎪⎝⎭.14.解方程:2250x x --= .15.已知:如图,在△ABC 中,90ABC ∠=︒.DC ⊥AC 于点C ,且CD CA =,D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CE AB =. 16. 已知:26x x +=,求代数式(21)(21)(3)7x x x x -+---的值.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2+=x y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1(-,m A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设一次函数2+=x y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B ,若P 是y 轴上一点, 且满足PAB △的面积是3,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18.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园博会招募志愿者,高校学生积极响应.据统计,截至2月28日和3月10日,高校志愿者报名人数分别为2.6万人和3.6万人,而志愿者报OACB名总人数增加了1.5万人,并且两次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志愿者报名人数与志愿者报名总人数的比相同.求截至3月10日志愿者报名总人数.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如图,ABCD 中,E 为BC 中点,过点E 作AB 的垂线交AB 于点G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DG .若10BC =,45GDH ∠=︒,DG 82=,求CH 的长及ABCD的周长.20.如图,△ABC 中,E 是AC 上一点,且AE=AB ,BAC EBC ∠=∠21,以AB 为直径的⊙O 交AC 于点D ,交EB 于点F. (1)求证:BC 与⊙O 相切; (2)若18,sin 4AB EBC =∠=,求AC 的长. 21.北京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绿地建设,201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比2005年增加了4平方米,以下是根据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和绿地面积的有关数据制作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北京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调查规划统计图 北京市常住人口统计表(1)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数据;(2)按照2013年的预测,预计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将达到多少万人?(3)按照2013年的北京市常住人口预测,要完成2020年的北京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规划,从2005年到2020年,北京市的公共绿地总面积需增加多少万平方米?22.如图1,四边形ABCD 中,AC 、BD 为它的对角线,E 为AB 边上一动点(点E 不与点A 、B 重合),EF ∥AC 交BC 于点F ,FG ∥BD 交DC 于点G ,GH ∥AC 交AD 于点H ,连接HE .记四边形EFGH 的周长为p ,如果在点E 的运动过程中,p 的值不变,则我们称四边形ABCD 为“Ω四边形”, 此时p 的值称为它的“Ω值”.经过探究,可得矩形是“Ω四边形”.如图2,矩形ABCD 中,若AB =4,BC =3,则它的“Ω值”为 .图1 图2 图3(1)等腰梯形 (填“是”或 “不是”)“Ω四边形”;(2)如图3,BD 是⊙O 的直径,A 是⊙O 上一点,=34AD AB =,,点C 为AB 上的一动点,将△DAB 沿CD 的中垂线翻折,得到△CEF .当点C 运动到某一位置时,以A 、B 、C 、D 、E 、F 中的任意四个点为顶点的“Ω四边形”最多,最多有 个. 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已知:抛物线2(2)2y ax a x =+--过点(3,4)A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抛物线2(2)2y ax a x =+--在直线1y =-下方的部分沿直线1y =-翻折,图象其余的部分保持不变,得到的新函数图象记为G .点()1,M m y 在图象G 上,且10y ≤. ①求m 的取值范围;②若点()2,N m k y +也在图象G 上,且满足24y ≥恒成立,则k 的取值范为 .24.如图1,在△ABC 中,AB =AC ,ABC α∠=. 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与∠ABC 的平分线交于点D ,连接CD . (1)求证:AC AD =; (2)点G 为线段CD 延长线上一点,将射线GC 绕着点G 逆时针旋转β,与射线BD 交于点E . ①若βα=,2GD AD =,如图2所示,求证:2DEG BCD S S ∆∆=;②若2βα=,GD kAD =,请直接写出DEGBCDS S ∆∆的值(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 2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是0,2(),过点A 作直线l 垂直y 轴,点B 是直线l 上异于点A 的一点,且ÐOBA =a .过点B 作直线l 的垂线m ,点C 在直线m 上,且在直线l 的下方,ÐOCB =2a .设点C的坐标为x ,y ().(1) 判断△OBC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2) 直接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 延长CO 交(2)中所求函数的图象于点D .求证:CD =CO ×DO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题 号 12345 6 7 8 答 案 D B B C BCAC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题 号 9 101112 答 案223 4π2;8048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计算:201272tan 60(3)3π-⎛⎫-+︒+- ⎪⎝⎭.解:原式933231=-+⨯+ ------------------------- 4分 103=-. ------------------------- 5分 14.解方程:2250x x --= . 解:225x x -=.22151x x -+=+.2(1)6x -=. ------------------------- 2分 16x -=±.------------------------- 3分 16x =±.∴1216,16x x =+=-.------------------------- 5分15. 证明:∵DC ⊥AC 于点C ,∴90.ACB DCE ∠+∠=︒∵90ABC ∠=︒, ∴90.ACB A ∠+∠=︒∴.A DCE ∠=∠ -------------------------1分 ∵DE ⊥BC 于点E , ∴90.E ∠=︒ ∴B E ∠=∠.在△ABC 和△CED 中,,,,B E A DCE AC CD ∠=∠⎧⎪∠=∠⎨⎪=⎩∴△ABC ≌△CED .-------------------------4分∴CE AB =. -------------------------5分 16.解:原式=224137x x x --+- ------------------------2分 =2338x x +-. ------------------------3分∵26x x +=, ∴原式=23()8x x +-=368⨯--------------------------4分=10.-------------------------5分17.解:(1)∵ 点)1(-,m A 在一次函数2+=x y 的图象上, ∴ 3m =-. -------------------------1分 ∴ A 点的坐标为(3,1)--. ∵ 点A (3,1)--在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象上, ∴ 3k =. -------------------------2分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3y x=.-------------------------3分 (2)点P 的坐标为(0,0)或(0,4).-------------------------5分 (写对一个给1分)18. 解:设截至3月10日志愿者报名总人数为x 万人. -------------------------1分依题意,得3.6 2.6=1.5x x -. -------------------------3分 解得 5.4x =. -------------------------4分经检验, 5.4x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截至3月10日志愿者报名总人数为5.4万人. -------------------------5分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9.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FE D C BA∴AB CD =,AB ∥CD ,AD BC =. ∵HG ⊥AB 于点G , ∴90BGH H ∠=∠=︒.在△DHG 中,90H ∠=︒,45GDH ∠=︒,82DG =, ∴8DH GH ==.-------------------------1分 ∵E 为BC 中点,10BC =, ∴5BE EC ==. ∵BEG CEH ∠=∠, ∴△BEG ≌△CEH .∴142GE HE GH ===.-------------------------3分 在△EHC 中,90H ∠=︒,5CE =,4EH =, ∴3CH =.-------------------------4分 ∴5AB CD ==.∴30AB BC CD AD +++=.∴ABCD 的周长为30.-------------------------5分 20. (1)证明:连接AF .∵AB 为直径, ∴∠90AFB =︒. ∵AE AB =,∴△ABE 为等腰三角形.∴∠12BAF =∠BAC .∵BAC EBC ∠=∠21,∴∠BAF =∠.EBC -------------------------1分 ∴∠FAB +∠FBA =∠EBC +∠90FBA =︒. ∴∠90ABC =︒ .∴BC 与⊙O 相切. -------------------------2分 (2) 解:过E 作EG BC ⊥于点.G ∠BAF =∠EBC ,∴1sin sin 4BAF EBC ∠=∠=.在△AFB 中,∠90AFB =︒, ∵8AB =,∴BF AB =⋅sin ∠18 2.4BAF =⨯=--------------3分∴24BE BF ==.在△EGB 中,∠90EGB =︒,∴1sin 4 1.4EG BE EBC =⋅∠=⨯=------------------4分∵EG BC ⊥,AB ⊥BC, ∴EG ∥.AB∴△CEG ∽△.CAB∴CE EGCA AB =. ∴1.88CE CE =+ ∴8.7CE =∴8648.77AC AE CE =+=+= -------------------------5分21. 解:(1)如下图:-------------------2分(2)205575%=2740÷(万人).答:预计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将达到2740万人.---------------------3分(3)274018154011=32380⨯-⨯(万平方米).答:从2005年到2020年,北京市的公共绿地总面积需增加32380万平方米. ------5分22.解: “Ω值”为10.---------------------2分(1)是;--------------------3分(2)最多有5个.--------------------5分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解:(1)∵抛物线2(2)2y ax a x =+--过点(3,4)A ,∴93(2)24a a +--=. 解得 1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y x x =--. --------------2分(2)①当0y =时,220x x --=. ∴1x =-或2.∴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1,0)A -,(2,0)B .-----3分 当2y =-时,222x x --=-. ∴0x =或1.∴抛物线与直线2y =-交于点(0,2)C -, (1,2)D -.∴C ,D 关于直线1y =-的对称点'(0,0)C ,'(1,0)D .----4分 ∴根据图象可得1-≤m ≤0或1≤m ≤2.----------------5分 ②k 的取值范围为k ≥4或k ≤4-.----------------7分 24.解:(1) ∵BD 平分ABC ∠,∴12∠=∠.∵AD ∥BC , ∴23∠=∠.∴13∠=∠.---------------1分 ∴AB AD =. ∵AB AC =,∴AC AD =.---------------2分 (2)①证明:过A 作AH BC ⊥于点H .∴90AHB ∠=.∵AB AC =,ABC α∠=, ∴ACB ABC α∠=∠=. ∴1802BAC α∠=︒-. 由(1)得=AB AC AD =.∴点B 、C 、D 在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圆上.∴12BDC BAC ∠=∠. ∴90GDE BDC α∠=∠=︒-.----------3分∵G ∠=β=αABC =∠,∴90G GDE ∠+∠=︒. ∴90DEG AHB ∠=∠=︒.∴△DEG ∽△AHB .------------------4分 ∵2GD AD =,AB AD =,∴22DEG AHB S GD S BA ∆∆==4. ∵AD ∥BC ,∴2BCD ABC AHB S S S ∆∆∆==.∴2DEG BCD S S ∆∆=.----------------------5分 ②2=DEG BCDS k S ∆∆. -------------------------7分 25.解:(1)△OBC 为等腰三角形.---------1分 证明:如图1,∵AB BC ⊥, ∴90ABC ∠=︒. ∵OBA α∠=,∴90CBO α∠=︒-. ∵2BCO α∠=,∴90BOC CBO α∠=︒-=∠. ∴BC OC =.∴ △OBC 为等腰三角形.---------------2分图1(2)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14x 2+1.----4分 (3)过D 作DF ^l 于F ,DG BC ⊥于G 交直线OA 于H . ∵C 为抛物线上异于顶点的任意一点,且BC OC =, ∴DO =DF .-------------------------5分 设DO =DF =a ,BC =OC =b , 则DF AH BG a ===,DC a b =+. ①当点C 在x 轴下方时,如图2, ∵2OA =,∴2,OH a CG b a =-=-. ∵OH ∥CG ,∴△DOH ∽△DCG . ∴OH DOCG DC=. ∴2a ab a a b -=-+.∴ab a b =+.∴CD =CO ×DO .------------------------7分 ②当点C 在x 轴上方时,如图3,2OH a =-,CG a b =-.同理可证CD =CO ×DO .③当点C 在x 轴上时,如图4,2CO DO ==.∴CD CO DO =⋅.综上所述,CD CO DO =⋅.------------------8分(注:本卷中许多问题解法不唯一,请老师根据评分标准酌情给分)图 3图 4。
2013北京市各城区初三数学二模代几综合题汇总

2013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试题汇编之--------代几综合题2013年海淀二模2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是0,2(),过点A 作直线l 垂直y 轴,点B 是直线l 上异于点A 的一点,且ÐOBA =a .过点B 作直线l 的垂线m ,点C 在直线m 上,且在直线l 的下方,ÐOCB =2a .设点C 的坐标为x ,y ().(1) 判断△OBC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2) 直接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 延长CO 交(2)中所求函数的图象于点D .求证:CD =CO ×DO .2013年西城二模2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和抛物线W 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是抛物线W 的顶点.当点A 在直线l 上运动时,抛物线W 随点A 作平移运动.在抛物线平移的过程中,线段AB 的长度保持不变. 应用上面的结论,解决下列问题: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1:2l y x =-.点A 是直线1l 上的一个动点,且点A 的横坐标为t .以A 为顶点的抛物线21:C y x bx c =-++与直线1l 的另一个交点为点B . (1) 当0t =时,求抛物线1C 的解析式和AB 的长;(2) 当点B 到直线OA 的距离达到最大时,直接写出此时点A 的坐标;(3) 过点A 作垂直于y 轴的直线交直线21:2l y x =于点C .以C 为顶点的抛物线22:C y x mx n =++与直线2l 的另一个交点为点D . ①当AC ⊥BD 时,求t 的值;②若以A ,B ,C ,D 为顶点构成的图形是凸四边形,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t 的取值范围.2013年石景山二模25.(1)如图1,把抛物线2y x =-平移后得到抛物线1C ,抛物线1C 经过点(4,0)A -和原点(0,0)O ,它的顶点为P ,图1图2 备用图它的对称轴与抛物线2y x =-交于点Q ,则抛物线1C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 (2)若点C 为抛物线1C 上的动点,我们把90ACO ∠=时的△ACO 称为抛物线1C 的内接直角三角形.过点(1,0)B 做x 轴的垂线l ,抛物线1C 的内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所在直线AC 、CO 与直线l 分别交于M 、N 两点,以MN 为直径的⊙D 与x 轴交于E 、F 两点,如图2.请问:当点C 在抛物线1C 上运动时,线段EF 的长度是否会发生变化?请写出并证明你的判断.2013年朝阳二模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 ax 2+bx +4与x 轴交于点A (-2,0)、B (6,0),与y 轴交于点C ,直线CD ∥x 轴,且与抛物线交于点D ,P 是抛物线上一动 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P 作PQ ⊥CD 于点Q ,将△CPQ 绕点C 顺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0º﹤α﹤90º),当cos α=35,且旋转后点P 的对应点'P 恰好落在x 轴上时,求点P 的坐标.2013年门头沟二模2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已知矩形ABCD 的两个顶点B 、C 的坐标分别是B (1,0)、C (3,0).直线AC 与y 轴交于点G (0,6).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向点B 运动.同时动点 Q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D 向点D 运动.点P 、Q 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 秒.过点P 作PE ⊥AB 交AC 于点E .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2)当t 为何值时,△CQE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3)在动点P 、Q 运动的过程中,当t 为何值时,在矩形ABCD 内(包括边界)存在点H ,使得以C 、Q 、E 、H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图1图 2P Q E yxA B D O C G y x B A D C O 备用图y x B A D C O2013年顺义二模 25、已知抛物线c bx x y ++-=241与x 轴交于A 、B ,与y 轴交于点C ,连结AC 、BC ,D 是线段OB 上一动点,以CD 为一边向右侧作正方形CDEF ,连结BF 。
2013年北京市数学中考一、二模拟题分类汇编:操作探究

操作探究1.(2013.昌平一模22)(1)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92页第14题是这样叙述的:如图1,□ABCD中,过对角线BD上一点P作EF∥BC,HG∥AB,图中哪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根据习题背景,写出面积相等的一对平行四边形的名称为和;(2)如图2,点P为□ABCD内一点,过点P分别作AD、AB的平行线分别交□ABCD的四边于点E、F、G、H. 已知S□BHPE = 3,S□PFDG = 5,则;(3)如图3,若①②③④⑤五个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含30°内角的菱形EFGH(不重复、无缝隙).已知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和为14,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1,则菱形EFGH的周长为.2.(2013.燕山一模22)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⑴,已知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且∠EAF =45°.判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小明同学的想法是:已知条件比较分散,可以通过旋转变换将分散的已知条件集中在一起,于是他将△DA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BAH,然后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可得出结论.请你参考小明同学的思路,解决下列问题:⑴图⑴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⑵如图⑵,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5,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且∠EAF=45°,AG⊥EF于点G,则AG的长为,△EFC的周长为;⑶如图⑶,已知△AEF中,∠EAF=45°,AG⊥EF于点G,且EG=2,GF=3,则△AEF的面积为.3.(2013.朝阳一模22)阅读下面材料:小雨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直线l1∥l2∥l3,l1与l2之间的距离是1,l2与l3之间的距离是2,试画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使三个顶点分别在直线l1、l2、l3上,并求出所画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小雨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利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根据所求图形的性质尝试用旋转的方法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具体作法如图2所示:在直线l1任取一点A,作AD⊥l2于点D,作∠DAH=90°,在AH上截取AE=AD,过点E作EB⊥AE交l3于点B,连接AB,作∠BAC=90°,交直线l2于点C,连接BC,即可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BC.请你回答:图2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参考小雨同学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3,直线l1∥l2∥l3,l1与l2之间的距离是2,l2与l3之间的距离是1,试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ABC,使三个顶点分别在直线l1、l2、l3上,并直接写出所画等边三角形ABC的面积(保留画图痕迹).4.(2013.海淀一模22)问题:如图1,、、、是同一平面内的一组等距平行线(相邻平行线间的距离为1).画出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顶点、、、分别在直线、、、上,并计算它的边长.图1 图2小明的思考过程:他利用图1中的等距平行线构造了的正方形网格,得到了辅助正方形,如图2所示, 再分别找到它的四条边的三等分点、、、,就可以画出一个满足题目要求的正方形.请回答:图2中正方形的边长为 .请参考小明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请在图3的菱形网格(最小的菱形有一个内角为,边长为1)中,画出一个等边△,使它的顶点、、落在格点上,且分别在直线a、b、c上;(3)如图4,、、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之间的距离是,等边△的三个顶点分别在、、上,直接写出△的边长.图3 图45.(2013.东城一模22)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4cm,∠ABC=120°,按下列步骤进行裁剪和拼图:第一步:如图1,在线段AD上任意取一点E,沿EB,EC剪下一个三角形纸片EBC(余下部分不再使用);第二步:如图2,沿三角形EBC的中位线GH将纸片剪成两部分,并在线段GH上任意取一点M,线段BC上任意取一点N,沿MN将梯形纸片GBCH剪成两部分;第三步:如图3,将MN左侧纸片绕G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使线段GB与GE重合,将MN右侧纸片绕H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使线段HC与HE重合,再与三角形纸片EGH拼成一个与三角形纸片EBC面积相等的四边形纸片.(注:裁剪和拼图过程均无缝且不重叠)(1)请你在图3中画出拼接成的四边形;(2)直接写出拼成的四边形纸片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cm,最大值为________cm.6.(2013.怀柔一模22)理解与应用:我们把对称中心重合、四边分别平行的两个正方形之间的部分叫“方形环”,易知方形环四周的宽度相等.....一条直线l与方形环的边线有四个交点、、、.小明在探究线段与的数量关系时,从点、向对边作垂线段、,利用三角形全等、相似及锐角三角函数等相关知识解决了问题.请你参考小明的思路解答下列问题:(1)直线l与方形环的对边相交时(22题图1),直线l分别交、、、于、、、,小明发现与相等,请你帮他说明理由;(2)直线l与方形环的邻边相交时(22题图2),l分别交、、、于、、、,l与的夹角为,请直接写出的值(用含的三角函数表示).7.(2013.门头沟一模22)操作与探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从原点O出发,且点P只能每次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或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1)实验操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从原点O出发,平移1次后可能到达的点的坐标是,;点P从原点O出发,平移2次后可能到达的点的坐标是,,;点P从原点O出发,平移3次后可能到达的点的坐标是;(2)观察发现:任一次平移,点P可能到达的点在我们学过的一种函数的图象上,如:平移1次后在函数的图象上;平移2次后在函数的图象上,….若点P平移5次后可能到达的点恰好在直线上,则点P的坐标是;(3)探究运用:点P从原点O出发经过次平移后,到达直线上的点Q,且平移的路径长不小于30,不超过32,求点Q的坐标.8.(2013.平谷一模22)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我们把叫做两点间的直角距离,记作.(1)已知点,那么两点间的直角距离=_____________;(2)已知O为坐标原点,动点满足,请写出x与y之间满足的关系式,并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图形;(3)设是一定点,是直线上的动点,我们把的最小值叫做点到直线的直角距离.试求点到直线的直角距离..9.(2013.石景山一模22)问题解决:已知:如图,为上一动点,分别过点、作于点,于点,联结、.(1)请问:点满足什么条件时,的值最小?(2)若,,,设.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的长(直接写出结果).拓展应用:参考上述问题解决的方法,请构造图形,并求出代数式的最小值.来源:学,科,网]10.(2013.顺义一模22)如图1,在四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连结并延长,分别与的延长线交于点,则(不需证明).小明的思路是:在图1中,连结,取的中点,连结,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平行线性质,可证得.问题:如图2,在中,,点在上,,分别是的中点,连结并延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若,连结,判断的形状并证明.11.(2013.通州一模22)如图所示,在4×4的菱形斜网格图中(每一个小菱形的边长为1,有一个角是60°),菱形的边长为2,是的中点,沿将菱形剪成①、②两部分,用这两部分可以分别拼成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矩形,要求所拼成图形的顶点均落在格点上.(1)在下面的菱形斜网格中画出示意图;(2)若所拼成的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矩形的面积分别记为、、,周长分别记为、、,判断所拼成的三种图形的面积、周长的大小关系(用“=”、“>”、“<”、“≤”或“≥”连接):面积关系是;周长关系是.12.(2013.西城一模22)先阅读材料,再解答问题:小明同学在学习与圆有关的角时了解到: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如图,点A、B、C、D均为⊙O上的点,则有∠C=∠D.小明还发现,若点E在⊙O外,且与点D在直线AB同侧,则有∠D>∠E.请你参考小明得出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1)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0,7),点B的坐标为(0,3),点C的坐标为(3,0) .①在图1中作出△ABC的外接圆(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不写作法);②若在轴的正半轴上有一点D,且∠ACB =∠ADB,则点D的坐标为;(2) 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0,m),点B的坐标为(0,n),其中m>n>0.点P为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当∠APB达到最大时,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13.(2013.延庆一模22)阅读下面材料:将正方形ABCD(如图1)作如下划分:第1次划分:分别联结正方形ABCD对边的中点(如图2),得线段HF和EG,它们交于点M,此时图2中共有5个正方形;第2次划分: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AEMH按上述方法再作划分,得图3,则图3中共有_______个正方形;若每次都把左上角的正方形依次划分下去,则第100次划分后,图中共有_______个正方形;继续划分下去,能否将正方形ABCD划分成有2013个正方形的图形?需说明理由.14.(2013.昌平二模22)(1)【原题呈现】如图,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 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解决问题:请你在所给图中画出泵站P的位置,并保留作图痕迹;(2)【问题拓展】已知a>0,b>0,且a+b=2,写出的最小值;(3)【问题延伸】已知a>0,b>0,写出以、、为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15.(2013.朝阳二模22)阅读下列材料:小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 △ABC中,∠ACB=30º,BC=6,AC=5,在△ABC内部有一点P,连接PA、PB、PC,求PA+PB+PC的最小值.小华是这样思考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将这三条端点重合于一点的线段分离,然后再将它们连接成一条折线,并让折线的两个端点为定点,这样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就可以求出这三条线段和的最小值了.他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发现通过旋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做法是,如图2,将△AP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º,得到△EDC,连接PD、BE,则BE的长即为所求.(1)请你写出图2中,PA+PB+PC的最小值为;(2)参考小华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①如图3,菱形ABCD中,∠ABC=60º,在菱形ABCD内部有一点P,请在图3中画出并指明长度等于PA+PB+PC最小值的线段(保留画图痕迹,画出一条即可);②若①中菱形ABCD的边长为4,请直接写出当PA+PB+PC值最小时PB的长.16.(2013.大兴二模22)在三角形纸片ABC中,已知∠ABC=90°,AB=6,BC=8.过点A作直线平行于BC,折叠三角形纸片ABC,使直角顶点B 落在直线上的T处,折痕为MN.当点T 在直线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M、N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端点M、N分别在AB、BC边上移动(点M可以与点A重合,点N可以与点C重合),求线段AT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计算结果不取近似值).17.(2013.东城二模22)阅读并回答问题:数学课上,探讨角平分线的作法时,李老师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方法如下:作法:①在OA,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②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为半径作弧,两弧在内交于点C.③作射线OC,则OC就是的平分线小聪只带了直角三角板,他发现利用三角板也可以作角平分线,方法如下:作法: ①利用三角板上的刻度,在OA ,OB 上分别截取OM ,ON ,使OM =ON .②分别过以M ,N 为OM ,ON 的垂线,交于点P.③作射线OP ,则OP 就是的平分线.小颖的身边只有刻度尺,经过尝试,她发现利用刻度尺也可以作角平分线.根据以上情境,解决下列问题:(1) 小聪的作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 请你帮小颖设计用刻度尺作平分线的方法.(要求:不与小聪方法相同,请画出图形,并写出画图的方法,不必证明).18.(2013.房山二模22)如图1,在矩形MNPQ 中,点E ,F ,G ,H 分别在边NP ,PQ ,QM ,MN 上,当时,我们称四边形EFGH 为矩形MNPQ 的反射四边形.已知: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均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请解决下列问题: (1)在图2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边上,请作出矩形ABCD 的反射四边形EFGH ,并求出反射四边形EFGH 的周长.(2)在图3中作出矩形ABCD 的所有反射四边形,并判断它们的周长之间的关系.19.(2013.密云二模22)实践与操作:如图1是以正方形两顶点为圆心,边长为半径,画两段相等的圆弧而成的轴对称图形,图2是以图1为基本图案经过图形变换拼成的一个中心对称图形.(1)请你仿照图1,用两段相等圆弧(小于或等于半圆),在图3中重新设计一个不同的轴对称图形.(2)以你在图3中所画的图形为基本图案,经过图形变换在图4中拼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20.(2013.石景山二模2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点M、N、分别在BC、AB上,将矩形ABCD沿MN折叠,设点B的对应点是点E.(1)若点E在AD边上,BM=,求AE的长;(2)若点E在对角线AC上,请直接写出AE的取值范围:.解:21.(2013.丰台二模22)操作探究:一动点沿着数轴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相当于向右平移3个单位.用实数加法表示为 5+()=3.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作如下平移:沿x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a(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平移个单位),沿y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b(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平移个单位),则把有序数对{a,b}叫做这一平移的“平移量”.规定“平移量”{a,b}与“平移量”{c,d}的加法运算法则为.(1)计算:{3,1}+{1,2};(2)若一动点从点A(1,1)出发,先按照“平移量”{2,1}平移到点B,再按照“平移量”{-1,2}平移到点C;最后按照“平移量”{-2,-1}平移到点D,在图中画出四边形ABCD,并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3)将(2)中的四边形ABCD以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点B旋转到点E,连结AE、BE若动点P从点A出发,沿△AEB的三边AE、EB、BA 平移一周.请用“平移量”加法算式表示动点P的平移过程.22.(2013.海淀二模22)如图1,四边形ABCD中,、为它的对角线,E为AB边上一动点(点E不与点A、B重合),EF∥AC交BC于点F,FG∥BD交DC于点G,GH∥AC交AD于点H,连接HE.记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如果在点的运动过程中,的值不变,则我们称四边形ABCD为“四边形”,此时的值称为它的“值”.经过探究,可得矩形是“四边形”.如图2,矩形ABCD中,若AB=4,BC=3,则它的“值”为.图1 图2 图3(1)等腰梯形(填“是”或“不是”)“四边形”;(2)如图3,是⊙O的直径,A是⊙O上一点,,点为上的一动点,将△沿的中垂线翻折,得到△.当点运动到某一位置时,以、、、、、中的任意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最多,最多有个.23.(2013.怀柔二模22)探究与应用已知点P的坐标为(m,0),在x轴上存在点Q(不与P点重合),以PQ为边作正方形PQMN,使点M落在反比例函数y = 的图象上.小明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究,发现不论m取何值,符合上述条件的正方形只有..两个,且一个正方形的顶点M在第四象限,另一个正方形的顶点M1在第二象限.(1)如图,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P点坐标为(1, 0),图中已画出一符合条件的一个正方形PQMN,请你在图中画出符合条件的另一个正方形PQ1M1N1;(2)请你通过改变P点坐标,对直线M1 M的解析式y﹦kx+b进行探究可得 k﹦,若点P的坐标为(m,0)时,则b﹦;(3)依据(2)的规律,如果点P的坐标为(6,0),请你直接写出点M1和点M的坐标.解:(1)如图(2)k﹦,b﹦;(3)M1的坐标为(,),M的坐标为(,).24.(2013.西城二模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经过变换得到点,该变换记作,其中为常数.例如,当,且时,.(1) 当,且时,= ;(2) 若,则= ,= ;(3) 设点是直线上的任意一点,点经过变换得到点.若点与点重合,求和的值.第七章操作探究参考答案1.(2013.昌平一模22)解:(1)□AEPH 和□PGCF或□ABGH 和□EBCF 或□AEFD 和□HGCD . … 1分(2)1. ……………………………… 2分(3)24.……………………………… 4分2.(2013.燕山一模22)⑴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EF=BE+FD; (1)分⑵AG的长为 5 ,△EFC的周长为 10 ;………………………3分⑶△AEF的面积为 15 .………………………5分3.(2013.朝阳一模22)解: 5;……………………………………………2分如图;………………………………………3分. ………………………………………5分4.(2013.海淀一模22)(1).………………………2分(2)①如图:(答案不唯一) …4分②.………………………5分5.(2013.东城一模22)解:(1)拼接成的四边形所图虚线所示;………………2分(2);. …………………………5分(注:通过操作,我们可以看到最后所得的四边形纸片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上下两条边的长度等于原来菱形的边AB=4,左右两边的长等于线段MN的长,当MN垂直于BC时,其长度最短,等于原来菱形的高的一半,于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的最小值为2(+4)=;当点E与点A重合,点M与点G重合,点N与点C重合时,线段MN最长,等于,此时,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最大,其值为.)6.(2013.怀柔一模22)理解与应用:…………………1分=∠N’NF……………………2分………………3分)……………………………5分7.(2013.门头沟一模22)解:(1)(0,6),(1,4),(2,2),(3,0).………………………2分(2)平移5次后P在y=-2x+10上,又在y=3x上,联立方程组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数学试卷 2013.6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1.-2的绝对值是A .-2B .12- C .12D .22.我国质检总局规定,针织内衣等直接接触皮肤的制品,每千克的衣物上甲醛含量应在0.000075千克以下.将0.00007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7.510´ B.57.510-´C .40.7510-´ D.67510-´ 3.如图,在△ABC 中,DE ∥BC ,如果AD =3,BD =5,那么DEBC的值是 A. 35 B. 925 C. 38D.584.从分别标有1到9数字的9张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所标数字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A .19B .18C .29D .135.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OA 为2,母线AB 为3,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为 A.3π B. 6π C. 12π D. 18π6.如图,下列水平放置的几何体中,主视图不是..长方形的是7. 某校篮球课外活动小组21则该篮球课外活动小组21名同学身高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176,176 B .176,177C .176,178D .184,1788.图1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该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 3格、第4格、第5格,此时这个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 A .我B .的C .梦D .中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9.在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 .10.分解因式:32242x x x -+= .11.如图,在⊙O 中,直径CD ⊥弦AB 于点E ,点F 在弧AC 上, 若∠BCD =32°,则∠AFD 的度数为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AB 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且A (-2,0),B (0,1),在直线 AB 上截取BB 1=AB ,过点B 1分别作x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A 1 、C 1,得到矩形OA 1B 1C 1;在直线 AB 上截取B 1B 2= BB 1,过点B 2分别作x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A 2 、C 2,得到矩形OA 2B 2C 2;在直线 AB 上截取B 2B 3= B 1B 2,过点B 3分别作x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A 3 、C 3,得到矩形OA 3B 3C 3;……则第3个矩形OA 3B 3C 3的面积是;第n 个矩形OAn B n C n 的面积是 (用含n 的式子表示,n 是正整数).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计算:)214452-⎛⎫︒ ⎪⎝⎭.14.计算:2312()111x x x -÷-+- .15.如图,为了测量楼AB 的高度,小明在点C 处测得楼AB 的顶端A 的仰角为30º,又向前走了20米后到达点D ,点B 、D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在点D 测得楼AB 的顶端A 的仰角为60º,求楼AB 的高.16.已知:如图,E 、F 为BC 上的点,BF=CE ,点A 、D 分别在BC 的两侧,且AE ∥DF ,AE =DF .求证:AB ∥CD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kx =-2的图象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与反比例函数32y x =-(x <0)的图象交于点3()2M n -,. (1)求A 、B 两点的坐标;(2)设点P 是一次函数y kx =-2图象上的一点,且满足△APO 的面积是△ABO 的面积的2倍,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18.某新建小区要铺设一条全长为2200米的污水排放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所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铺设的管道比原计划增加10%,结果提前5天完成这一任务,原计划每天铺设多少米管道?B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 4,∠B =105º,E 是BC 边的中点,∠BAE =30º,将△ABE 沿AE 翻折,点B 落在点F 处,连接FC ,求四边形ABCF 的周长.20.如图,在△ABC 中,AC=BC ,D 是BC 上的一点,且满足∠BAD =12∠C ,以AD 为直径的⊙O 与AB 、AC 分别相交于点E 、F . (1)求证:直线BC 是⊙O 的切线; (2)连接EF ,若tan ∠AEF =43,AD =4,求BD 的长.21.今年“五一”假期,小翔参加了学校团委组织的一项社会调查活动,了解他所在小区家庭的教育支出情况.调查中,小翔从他所在小区的500户家庭中,随机调查了40个家庭,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部分统计图表.(注:每组数据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频数分布表中的a = ,b =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请你估计该小区家庭中,教育支出不足1500元的家庭大约有多少户?B (元)教育支出频数分布表 教育支出频数分布直方图22.阅读下列材料:小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 △ABC 中,∠ACB =30º,BC =6,AC =5,在△ABC 内部有一点P ,连接P A 、PB 、PC ,求P A +PB +PC 的最小值.小华是这样思考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将这三条端点重合于一点的线段分离,然后再将它们连接成一条折线,并让折线的两个端点为定点,这样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就可以求出这三条线段和的最小值了.他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发现通过旋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做法是,如图2,将△AP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º,得到△EDC ,连接PD 、BE ,则BE 的长即为所求.(1)请你写出图2中,P A +PB +PC 的最小值为 ; (2)参考小华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①如图3,菱形ABCD 中,∠ABC =60º,在菱形ABCD 内部有一点P ,请在图3中画出并指明长度等于P A +PB +PC 最小值的线段(保留画图痕迹,画出一条即可);②若①中菱形ABCD 的边长为4,请直接写出当P A +PB +PC 值最小时PB 的长.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4-m )x +1-m = 0.(1)求证:无论m 取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此方程有一个根是-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抛物线y =x 2+(4-m )x +1-m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一个新的抛物线,当直线y =x +b 与这个新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求b 的值.B图2B图3C B 图1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 ax 2+bx +4与x 轴交于点A (-2,0)、B (6,0),与y 轴交于点C ,直线CD ∥x 轴,且与抛物线交于点D ,P 是抛物线上一动 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P 作PQ ⊥CD 于点Q ,将△CPQ 绕点C 顺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0º﹤α﹤90º),当cos α=35,且旋转后点P 的对应点'P 恰好落在x 轴上时,求点P 的坐标.25. 在□ABCD 中,E 是AD 上一点,AE =AB ,过点E 作直线EF ,在EF 上取一点G ,使得∠EGB =∠EAB ,连接AG .(1)如图1,当EF 与AB 相交时,若∠EAB =60°,求证:EG =AG +BG ; (2)如图2,当EF 与AB 相交时,若∠EAB = α(0º﹤α﹤90º),请你直接写出线段EG 、AG 、BG 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含α的式子表示);(3)如图3,当EF 与CD 相交时,且∠EAB =90°,请你写出线段EG 、AG 、BG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图3图2 F 图1 F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2013.6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9. x ≥2310. 22(1)x x - 11. 32° 12.24,2n 2+2n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 解:)2142-⎛⎫︒ ⎪⎝⎭431=-+ ……………………………………………………4分 1=. ………………………………………………………………………5分 14. 解:2312111x x x 骣÷ç- ÷ç÷ç桫-+- ()()3(1)11(1)1(1)x x x x x x ⎡⎤++=-⎢⎥+-+-⎣⎦221x ¸-………………………………2分 ()()2242111x x x x +=÷+--…………………………………………………………………3分 ()()()()1124112x x x x x +-+=⋅+-…………………………………………………………4分 2x =+.……………………………………………………………………………………5分15. 解: 由题意可知∠ACB =30°,∠ADB =60°,CD =20,在Rt △ABC 中,()tan 30=20AB BC BD =⋅︒+.………………………………1分 在Rt △ABD 中,tan 60=AB BD BD =⋅︒………………………………………2分 ∴()20BD BD +…………………………………………………………3分 ∴10BD =.…………………………………………………………………………4分∴AB =.……………… ……………………………………………………5分16. 证明:∵AE ∥DF ,∴∠AEB =∠DFC . ………………………………………………………………1分 ∵BF =CE , ∴BF +EF =CE +EF .即BE =CF . ………………………………………………………………………2分在△ABE 和△DCF 中,AE DF AEB DFC BE CFì=ïïï? íïï=ïïî∴△ABE ≌△DCF . … ……………………………………………………………3分 ∴∠B =∠C . ………………………………………………………………………4分 ∴AB ∥CD . … ……………………………………………………………………5分17. 解:(1)∵点3()2M n -,在反比例函数32y x=-(x <0)的图象上, ∴1n =.…………………………………………………………………………1分∴3()2M -,1.∵一次函数y kx =-2的图象经过点3()2M -,1,∴3122k =--.∴2k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y x =--.∴A (-1,0),B (0,-2) . ………………………………………………………3分 (2)P 1(-3,4),P 2(1,-4) . ………………………………………………………5分18. 解:设原计划每天铺设x 米管道.…………………………………………………1分由题意,得220022005(110%)x x =++ ……………………………………………3分解得 40x =. ……………………………………………………………4分经检验40x =是原方程的根. …………………………………………………5分答:原计划每天铺设40米管道.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9.解:作BG ⊥AE ,垂足为点G , ∴∠BGA =∠BGE =90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 4, ∵E 是BC 边的中点,∴112.22BE EC BC AD ====……………………………………………………1分∵∠BAE =30º,∠ABC =105º, ∴∠BEG =45º.由已知得△ABE ≌△AFE .∴AB =AF ,BE =FE ,∠BEF =90º.在Rt △BGE 中,BG =GE……… ………………………………………………………………2分 在Rt △ABG 中,∴AB =AF=………………………………………………………………………3分在Rt △ECF 中,FC = ………………………………………………… ……4分 ∴四边形ABCF的周长4+……………………………………………………5分20. (1)证明:在△ABC 中,∵AC=BC ,∴∠ CAB = ∠B .∵∠ CAB +∠B +∠C =180º, ∴2∠B +∠C =180º.∴12B C ? =90º. ……………………………………………………1分 ∵∠BAD =12∠C ,∴B BAD ? =90º.∴∠ADB =90º. ∴AD ⊥BC.∵AD 为⊙O 直径的,∴直线BC 是⊙O 的切线. …………………………………………………2分(2)解:如图,连接DF ,∵AD 是⊙O 的直径, ∴∠AFD = 90º. ……………………………………………………………………3分 ∵∠ADC =90º, ∴∠ADF +∠FDC =∠CD +∠FDC =90º. ∴∠ADF =∠C . …………………………………………………………………4分∵∠ADF =∠AEF ,tan ∠AEF =43, ∴tan ∠C =tan ∠ADF =43. 在Rt △ACD 中,设AD =4x ,则CD =3x .∴5.AC x =∴BC =5x ,BD =2x .∵AD =4,∴x =1.∴BD =2. …………………………………………………………………………5分B21.解:(1)a=3,b=0.075;……………………………………………………………2分(2)…………………………3分(3)500(0.050.15)100⨯+=.所以该小区家庭中,教育支出不足1500元的家庭大约有100户.…………5分21.解:(11分(2)①如图,…………………………………………2分BD;……………………………………………………………………………3分(3. …………………………………………………………………………5分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23. (1)证明:∵△=()()2441m m---.………………………………………………1分=2412m m-+=()228m-+…………………………………………………………2分∴△>0.…………………………………………………………………3分∴无论m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把x=-3代入原方程,解得m=1.…………………………………………………4分∴23y x x=+.即23924y x⎛⎫=+-⎪⎝⎭.依题意,可知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9'24y x⎛⎫=--⎪⎝⎭. ………………………5分即2'3y x x=+∵抛物线'y与直线y x b=+只有一个公共点,∴23x x x b-=+..…………………………………………………………………6分即240x x b--=.∵△=0.B∴()()2440b --⨯-=.解得b = -4. ……………………………………………………………………7分24. 解:(1)根据题意得424036640a b a b -+=⎧⎨++=⎩,.…………………………………………………………1分解得1343a b ⎧=-⎪⎪⎨⎪=⎪⎩,.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4433y x x =-++.………………………………2分(2)如图1,过点Q 的对应点'Q 作EF ⊥CD 于点E ,交x 轴于点F .设P (x ,y ),则CQ = x ,PQ =4- y .由题意可知'CQ = CQ = x ,''P Q =PQ =4- y ,∠CQP =∠C ''Q P =90°. ∴'''''QCQ CQ E P Q F CQ E ∠+∠=∠+∠=90°.∴'''P Q F QCQ α∠=∠=.……………………………………………………3分 又∵cos α=35, ∴4'5EQ x = ,3'(4)5FQ y =-. ∴43(4)455x y +-=. ∵214433y x x =-++, 整理可得2145x =.∴1x =2x =-.∴P .………………………………………………………………5分 如图2,过点Q 的对应点'Q 作EF ⊥CD 于点E ,交x 轴于点F . 设P (x ,y ),则CQ =- x ,PQ =4- y .可得'''P Q F QCQ α∠=∠=.……………………………………………………6分又∵cos α=35,∴4'5EQ x =- ,3'(4)5FQ y =-.∴434(4)55x y -+=-.∵214433y x x =-++,整理可得2145x =.∴1x =,2x =-∴(P -.……………………………………………………………7分∴P或(P -.25. 解:(1)证明:如图,作∠GAH =∠EAB 交GE 于点H .∴∠GAB =∠HAE . ………………………………………………………………1分 ∵∠EAB =∠EGB ,∠APE =∠BPG ,∴∠ABG =∠AEH .∵又AB =AE ,∴△ABG ≌△AEH . ………………2分 ∴BG =EH ,AG =AH .∵∠GAH =∠EAB =60°, ∴△AGH 是等边三角形. ∴AG =HG .∴EG =AG +BG . …………………………………………………………………3分(2) 2sin.2EG AG BG α=+…………………………………………………………5分(3).EG BG =-……………………………………………………………6分如图,作∠GAH =∠EAB 交GE 于点H .∴∠GAB =∠HAE . ∵∠EGB =∠EAB =90°,∴∠ABG +∠AEG =∠AEG +∠AEH =180°.∴∠ABG =∠AEH .∵又AB =AE ,∴△ABG ≌△AEH . ………………7分∴BG =EH ,AG =AH .∵∠GAH =∠EAB =90°, ∴△AG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HG .∴.EG BG =-…………………………………………………………8分说明:各解答题其它正确解法请参照给分.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