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眼睛与眼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导入新课
PART
导入新课
复习 1.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焦点F
焦距f
①焦点F: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会聚点。 ②焦距f: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导入新课
用放大镜近距离看书,看 到文字被放大,可是用放大镜 看远处的物体时,却看到物体 成了倒立缩小的像。
同样是凸透镜,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不同,成像特点不同。为何 成像特点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凸 透镜成像遵循什么规律呢?
②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 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
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蜡__烛___变__短___。 保持蜡烛、 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_向___上_ (选填 “向上”或“向下”)
移动, 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②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 上移运动,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向上移 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动画演示— 《凸透镜成像的像距与物距的变化关系》
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拓展】 1. 在做实验时, 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都无法在光屏上
观察到烛焰的像。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有哪些?
可能原因有: ①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②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③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焦点上。
物距减小,像变大, 像距变大,像与物同方向 移动,像跟着物体在移动。
物距增大,像变小, 像距变小,像与物同方向 移动,像跟着物体在移动。
物距减小
像距增大 像变大
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口诀记忆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凸透镜成像与公式

凸透镜成像与公式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摄影、眼镜以及光学仪器等领域。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及其相关公式,不仅对于理解光学现象有帮助,也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文将介绍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并探讨凸透镜成像公式的应用。
一、凸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基于光线的传播规律。
当平行光线射向凸透镜时,经过折射后会汇聚于焦点F处,形成实际的像。
凸透镜的成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前方(物距p<焦距f):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前方时,通过凸透镜折射的光线会汇聚于焦点的另一侧,形成实际的倒立的实像。
2.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方(焦距f<物距p<2倍焦距2f):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方时,经过凸透镜折射的光线将不再汇聚于焦点F,而是延伸出去,形成一种不能在屏幕上观察到的虚像。
3.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后方(物距p>2倍焦距2f):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后方时,通过凸透镜折射的光线将汇聚于焦点F的同一侧,形成实际的正立的实像。
二、凸透镜成像公式凸透镜的成像公式能够定量地描述物体、像的特征及其位置关系。
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和类似三角形的相似关系,可以得到以下凸透镜成像公式:1. 物距公式:物距p表示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像距q表示像距离凸透镜的距离,焦距f表示凸透镜的焦距。
物距公式表达了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1/p + 1/q = 1/f2. 放大率公式:放大率A表示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之间的比例关系:A = -q/p放大率若为正值,则表示实像,放大率若为负值,则表示虚像。
同时,放大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像后的放大倍数越大。
三、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及其相关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眼镜度数计算:由于眼睛视力问题,许多人需要佩戴凸透镜眼镜来矫正视力。
通过测量患者的视力和眼球的位置,可以应用凸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出适合患者的眼镜度数,从而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与成像规律归纳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与成像规律归纳凸透镜与凹透镜都是光学中常见的光学元件,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成像规律。
本文将对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与成像规律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透镜。
一、凸透镜凸透镜是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
它具有以下特点和成像规律:1. 凸透镜的特点(1)中央薄、边缘厚:凸透镜的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薄,呈现出向外膨胀的形状。
(2)双折射面:凸透镜的两个折射面都是曲面,其中一个面使光线向凸透镜的光轴弯曲,而另一个面则使光线远离光轴。
(3)正透镜:凸透镜主要用于使平行光线集中到一个点上,能够形成实像。
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平行光线汇聚:当平行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时,经折射后会汇聚到凸透镜的焦点上。
(2)物体位置:凸透镜对物体的位置有要求,物体必须在凸透镜的一个焦点之外才能形成实像。
(3)实像与放大:凸透镜会形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实像,实像的位置取决于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
二、凹透镜凹透镜是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
它具有以下特点和成像规律:1. 凹透镜的特点(1)中央厚、边缘薄:凹透镜的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厚,呈现出向内凹陷的形状。
(2)双折射面:凹透镜的两个折射面都是曲面,其中一个面使光线远离凹透镜的光轴,而另一个面则使光线向凹透镜的光轴弯曲。
(3)散透镜:凹透镜主要用于使平行光线发散,不能形成实像。
2.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1)发散光线:当平行光线入射到凹透镜上时,经折射后会发散出去,不会汇聚到焦点上。
(2)物体位置:凹透镜对物体的位置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在凹透镜的任意一侧。
(3)虚像与缩小:凹透镜不会形成实像,而是形成一个放大、倒立的虚像,虚像的位置取决于物体与凹透镜的距离。
三、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应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 凸透镜的应用(1)放大镜:放大镜就是一种凸透镜,通过放大物体的实像,使得人眼能够清楚地观察细小的细节。
(2)相机镜头:相机镜头中使用的透镜系统多采用凸透镜,以聚光和调整焦距,使得画面更加清晰和准确。
近视眼镜的成像原理是

近视眼镜的成像原理是
眼镜是一种常用的矫正近视的器具。
它的成像原理是利用透镜的折射作用将光线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使得近视眼的眼镜能够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
近视眼是指眼球过长或者角膜过曲,导致光线在眼球内的折射发生异常,聚焦点在视网膜前面,造成远处物体模糊不清。
而眼镜的作用就是通过透镜的凸度调节来改变光线的折射方向,在眼睛前面产生一个虚像,使得眼睛可以正确地看到远处的物体。
眼镜的透镜通常使用凸透镜,其最前面是一个凸面,最后面是一个凹面,使得进入眼镜的光线被凸透镜的折射作用聚焦在视网膜上。
凸面透镜会使得光线在进入眼镜时向内收敛,然后在离开眼镜时又向外发散,从而形成一个虚像,这个虚像与近视眼的真实像正好重叠在视网膜上,使得近视眼能够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
透镜的凸度决定了光线的折射程度,凸度越大,折射越强,聚焦点就越靠近透镜表面。
眼镜的度数就是用来表示凸镜的折射度量,度数越高,折射越大,透镜的凸度就越强。
综上所述,眼镜的成像原理是通过凸透镜的折射作用将光线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近视眼。
这一原理使得近视眼患者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提高视力。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八年级物理竞赛专题七凸透镜成像及应用【知识要点】1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如下表所示:物距u 和焦 距f 的关系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像距v 大小 变化规律 应用举例 u > 2 f f V v v 2 f u 增大,v ___ , 像变 ____ u = 2 f v = 2 f f V u v 2 f v > 2 fu = f不成像 u v fv > u u 增大,v ___ , 像 _____凸透镜成像公式:一+ - == u v f2.眼睛、眼镜和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比较如下:眼睛 照相机 结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瞳孔 光圈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底片(有感光材料) 成像缩小、倒立、实像 缩小、倒立、实像 调节作用 像距不变,当物距减小(或增大)时,增大(或减小)晶 状体的曲率以减小(或增大)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成清 晰的像焦距不变,当物距增大(或减小) 时,减小(或增大)镜头到底片的 距离,使物体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近视眼利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利用凸透镜来矫正。
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眼镜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典例分析】 土例1、一种手电筒上所有的聚光小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 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 亍 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
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A. 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B .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C .凸透镜的焦点处。
D .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例2.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1甲所示。
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A. 向下并且向左移 B .向下并且向右移C .向上并且向左移D .向上并且向右移例3.如图2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 ,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图3中的(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知识点

一、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做薄透镜。
我们只研究薄透镜。
2.基本概念:主光轴: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
光心: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透镜对光的作用①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
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 )。
两边的焦距相等。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②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虚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凹透镜有2个虚焦点。
4. 光学中“会聚”和“发散”的含义。
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原来的方向靠近了主光轴,叫“会聚”。
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原来的方向远离了主光轴,叫“发散”。
5. 三条特殊光线6. 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边偏折。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看做是三棱镜的组合。
7. 如何测凸透镜的焦距平行光会聚法测焦距: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放张白纸,改变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扩展:空心透镜二、凸透镜成像规律1. 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2. 实验步骤:a.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b.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点燃蜡烛c.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为止d.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正倒e.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烛焰的像f.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3. 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照相机测焦距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记忆口诀实像异,虚像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和技能要求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掌握物距和成像特点的关系;、掌握物距和成像特点的关系;3、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4、掌握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掌握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5、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6、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7、了解视角大小的比较方法。
、了解视角大小的比较方法。
重点难点精析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的位置物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性质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应用举例 凸透 镜U=U=∞(平行光)∞(平行光)∞(平行光) v=f v=f 像与像与 物异侧物异侧 成一点成一点测焦距测焦距 U>2f 2f>v>f 缩小、倒立、实像缩小、倒立、实像 照相机,眼睛照相机,眼睛 U=2fv=2f 等大、倒立、实像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测焦距 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放大、倒立、实像幻灯,电影机幻灯,电影机 U=fv=v=∞∞同侧同侧不成像不成像测焦距测焦距 U<fv<0(v<0(像在物后像在物后像在物后) )放大、正立、虚像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放大镜当物距从很远处开始减小时当物距从很远处开始减小时,,我们发现像的变化规律是我们发现像的变化规律是: :当u>2f 时,成倒立缩小实像成倒立缩小实像;;随着物距减小随着物距减小,,像和像距不断增大。
像和像距不断增大。
当u=2f 时,v=2f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体再移近物体再移近,,当f<u<2f 时,像和像距继续增大像和像距继续增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等于f 时,无法找到像无法找到像,,但是当继续把物体移近时但是当继续把物体移近时,,我们能够用眼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2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视力的矫正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视力的矫正
目 录
目 录
1 知识精讲
考点清单 教材素材提升 重难点突破
2 江苏6年真题及拓展
温馨提示:目录都有超链 接,点击即可跳转。
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定义 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
凸透镜成像 规律及应用
凸透镜和 凹面镜
三条特殊光路
光的折射 实像和
透镜
虚像
透镜
眼睛及 视力的矫正
__不__变____(选填“不变”或“改变”),粗细程度将 __改__变____(选填“不变”或“改
变”).
第2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视力的矫正
返回目录
重难点突破
凸透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例 一题多设问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
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馨提示:若因软件问题视频无法打开 请在实验视频文件夹打开原视频
第2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视力的矫正
返回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2.成实像时的动态成像规律:物距增大,像距_减__小___,像__变__小__;物距
减小,像距_增__大__,像__变__大__.
二、实像和虚像
分类
原理
特点
实例
实像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像是倒立的,光屏__能___ 照相机、投影仪 承接
虚像 射入眼中的光线的反 像是正立的,光屏_不__能__ 放大镜、平面镜成像 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承接
返回目录
7. (2018常州14题2分)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 动物——中华虎凤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 照片乙,应( A ) A.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 年级 学科 准印 份 组长签字: 教务处签字:
课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课型: 授课教师: 主备: 总课时数:第( 29、30 )课时 定稿时间: 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一、导学目标: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
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二、导学重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认真阅读课本97-98页,然后进行实验)
注意:透镜的焦点用F 表示;透镜的焦距用f 表示 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 表示;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 表示 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
实验步骤:
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即u>2f 时
结论:像的性质: 立, , 像,像的位置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即u=2f 时
结论:像的性质: 立, , 像,像的位置
结论:像的性质: 立, , 像,像的位置 4、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即u=f 时
结论: 成像
5、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即u<f 时
结论:像的性质: 立, , 像,像的位置
达标检测
1、说说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课题:《眼镜与眼镜》课型:授课教师:
主备:总课时数:第(31)课时定稿时间:
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导学目标: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原理
2、知道人眼看见远处和近处物体的原因
3、会区分近视眼和远视眼,并知道怎样矫正视力
二、导学重难点:会区分近视眼和远视眼,并知道怎样矫正视力
知识点一:眼睛
1、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
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_,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
2、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填“薄”、“厚”),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
会聚在______上,眼球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3、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比较_____(填“薄”、“厚”),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
会聚在______上,眼球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4、明视距离:_____ 左右
知识点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1、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
2、近视眼矫正方法:在眼镜前放一个_____镜,如图所示
1、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
2、远视眼矫正方法:在眼镜前放一个_____镜,如图所示
达标检测:
1、如题上图所示,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乙( )
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D.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2、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3、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①②
B、③①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