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五幅图和成像规律表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超精华)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一、透镜的概念:透镜是透明物质制成的、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光学元件,光从空气进入透镜一侧以及从透镜的另一侧射出时各发生一次折射,并由此产生会聚或发散的效果。
二、透镜的分类(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3)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每个透镜都有一条主光轴,主光轴用点划线表示。
(4)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会聚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指的是折射光的方向比入射光的方向更靠近主光轴,即通过凸透镜的光将向主光轴的方向偏折。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为发散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指的是折射光的方向比入射光的方向更偏离主光轴,即通过凹透镜的光将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
四、焦点和焦距(1)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2)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凸透镜: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会聚于一点,叫实焦点 ,用“F”表示。
这一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一个凸透镜有 2 个焦点,它们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凹透镜: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发散 ,且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不是实际光的会聚点,所以叫做虚焦点,用F表示,凹透镜两侧各有一个虚焦点。
五、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Ⅰ凸透镜(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2)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3)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7

(3)在做实验1的过程中,调皮的小聪用不透明的纸板 遮住了凸透镜的下半部分,此时光屏上能呈现的像 D 。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课堂小结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 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 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 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像距与焦距 的关系
应用
u>2f 2f>u>f
u<f
倒立 倒立 正立
缩小 放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虚像
f <v <2f 照相机 v ﹥ 2f 投影仪
放大镜
新课学习
想一想
1、u=2f时,成像有什么特点 ?
倒立等大的实像,物像异侧
2、u=f时,成像有什么特点? 不成像
Hale Waihona Puke 新课学习规律总结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物远像近小; 虚像同正大,物近像变小。
126.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怀特曼] 127.一般的伟人总是让身边的人感到渺小;但真正的伟人却能让身边的人认为自己很伟大。――[G.K.Chesteron]
128.医生知道的事如此的少,他们的收费却是如此的高。――[马克吐温] 129.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约翰·鲁斯金]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凹凸透镜成像原理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等大、缩 小。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二、总结
1、表格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u)
u>2f
像距 正倒 大小 虚实
(v)
2f> 倒立 缩小 v>f
实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凹透镜
凹透镜亦称为负球透镜,镜片的中央薄,周边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镜。凹 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光线通过凹球面透镜发生偏折后,光线发散,成为发散光 线,不可能形成实性焦点,沿着散开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投射光线的同一侧交于 F 点,形成的是一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公式
凹透镜成像规律(u 为物距,v 为像距,f 为焦距,与凸透镜一样) 1、对于薄凹透镜: 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时,成像于无穷远;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以外两倍焦距以内时,成倒立、 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时,成与物体同样大小的虚像, 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2、如果是厚的弯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当厚度足够大时相当于伽利略望远 镜,厚度更大时还会相当于正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 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凸透镜成像实验

实验过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像的特点
物距(u) U>2f f<u<2f U<f
倒 或 正 缩小或放 虚或 大 实 倒 倒 正 缩小 放大 放大 实 实 虚
像距(v) 2f>v>f v>2f
再 见!
;刷单 / 刷单 ;
应の哦,咱要壹百坛好酒."这货立即就变脸了.根汉脸色壹黑道:"你要那么多酒做什么?你壹坛都没喝掉,就趴下了.""放着慢慢喝嘛,咱们不是快离开这红礁岛了嘛,到时没酒喝了可怎么办呀."小乐乐哼哼着说,"要不然将那个酒窑里の酒全部搬走吧,大不了你付灵石就是了,咱们又不是偷和 抢人家の东西.""呼呼,你有灵石吗?"根汉甩了她壹个白眼."你の不就是咱の嘛,小楚楚,你就依了人家嘛."小乐乐凑了过来,又对他勾肩搭背の,十分热乎の样子.根汉感觉有些肉麻,连忙说:"灵石都快花光了呀,没有多少存货了,要不女侠你就直接去拿酒吧,不就是壹点酒嘛.""那可不行,那 不就成偷了吗?"小乐乐连忙摇头."不就是壹些酒嘛,你何苦总这么计较呢."根汉故意这样子说.小乐乐却很有原则:"臭小子你别想蒙咱,灵石你还多着呢,那壹酒窑の酒也用不了几百块上等灵石の.""反正不付灵石の话,壹坛酒也不能拿."这丫头还讲道理.根汉说:"好吧,斗不过你这张嘴, 灵石还是有の,你去拿吧,放在你自己乾坤世界里面吧,咱这里放不下了.""哼,就知道你会这样说!"小乐乐哼哼道:"你乾坤世界里面,肯定藏着壹些见不得人の东西!""呼呼,真没有."根汉有些无奈,但是又不能让这小乐乐进去自己这第二本源の乾坤世界看个究竟
凹凸透镜成像原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上呈现的像称为;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讲述实像和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如果是厚的弯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
当厚度足够大时相当于,厚度更大时还会相当于正透镜。
一、透镜区别1、结构:边缘薄、中间厚,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
:边缘厚、中间薄,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
2、对光线作用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3、成像性质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等大、缩小。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二、总结1、表格总结u>2f 2f>v>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摄像机- 物像异侧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仪成像大小的分界点物像异侧2f>u>f v>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投影仪- 物像异侧u=f - - - 不成像强光聚焦手电筒成像虚实的分界点-f>u v>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虚像在物体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物像同侧2、规律总结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1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2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位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3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4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初三复习八 凸透镜成像特点

第三关练习
5、一块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沿主 光轴从离凸透镜40厘米处逐渐移到15厘米处。在此过 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 C) A、都成放大的像 C、先成缩小的像,后成放大的像 B、都成缩小的像D、先成放大的像,后成缩小的像 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 凸透镜40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时,则( B ) A、 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大,再变小。 B、 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再变大。 C、 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变小。 D、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变大。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倒立 ( )、( 缩小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镜,花镜是一个(
凹透镜
凸透镜
)镜。
)
1、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是 [ D ] (A)在河边看水中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 浅些 (B)用放大镜看物体得到放大的像 (C)照相机的底片上得到缩小的像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大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大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照像机、 人的眼睛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5、烈日下,小明与几个同学到海滩游玩、烧 烤,待到点火时,却发现忘记带火柴了,他 们几个人的包中只有绳子、玻璃、放大镜、 镊子、纸等物品,请你替他们想一想,可以 用什么办法取火?并简述这样做的理由。
6、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 草,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 照射到干草上。对于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 是 [ A ] (A)薄膜上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大的凸透 镜,如果其焦点恰好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 能燃烧
凸透镜成像规律讲义

胶卷应放在_______cm 与_______cm 之间的位置.
3、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 B.实像一定是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凸透镜
物体 螺纹透镜
屏幕
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9、 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远处的卡通人照相,拍照时没有发现镜头上还站了一只小苍蝇, 图6
照出来的卡通人像将会( )
A.卡通人像上会有一只放大的苍蝇
B.卡通人像上会有一只缩小的苍蝇
C.卡通人像不完整,有一块被苍蝇挡住了 D.卡通人像是完整的,但略微变暗了
半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
A、小明往前移动,并使镜头往里缩 C、小明往前移动,并增大光圈
B、小明往前移动,并使镜头往外伸 D、小明往后移动,并使镜头往外伸
6.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例 2】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3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 到距透镜 45cm 处,成的像情况是:( )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焦距大小的判定
例题 8】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做记录的表格中有一些空没有填写,请将表格中的空格 填上:从上面第 2 题表格中前两列的数据推测:(1)当物距为 16cm 时,像距为_____cm,推测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凹凸透镜成像原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如果是厚的弯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
当厚度足够大时相当于伽利略望远镜,厚度更大时还会相当于正透镜。
一、透镜区别1、结构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
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
2、对光线作用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3、成像性质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等大、缩小。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二、总结1、表格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2、规律总结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 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 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位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 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 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应用:放大镜。
3、记忆口诀(1)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注: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也可直接称为焦距;两倍焦距就是指该距离的两倍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2f 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 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