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2、学会使用“有的……有的……”句式。

3、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学会写剩下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并会使用“有的……有的……”句式。

、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 20、《蚂蚁和蝈蝈》上节课我们学了许多词语,你还能读准这些词语吗?出示灯片2, 开火车读一读。

齐读。

、新授1、过渡:大家字词学得真好。

那你能用上几个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指名说)灯片3 (读书提示)那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蚂蚁,一群什么样的蝈蝈呢? (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语句多读几遍,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指名回答。

2.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蚂蚁,什么样的蝈蝈啊?(生答: 勤劳、懒惰)板书。

评价:呀!你真会读书,表扬他。

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蚂蚁很勤劳啊?指名说。

(出示灯片4)请看第一自然段,你能读出蚂蚁的勤劳吗?指名读。

生评。

再读,师评,老师觉得你“真热”“个个”“满头大汗”读得比较好,让我感受到了蚂蚁们的辛苦,没一个偷懒的。

相机点红:真热、背、拉、个个、满头大汗。

谁再试试看,可以边读边加上你的动作。

师评,读得真好,让我好像看到了一群勤劳的蚂蚁在紧张地劳动。

请男女生分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现在,让我们同桌合作,把你的小伙伴当粮食,背着走几步,试试是一种什么感受吧!4.师采访:小蚂蚁,采访一下,刚才搬粮食有什么感受啊?你这么热,为什么还要搬粮食呢?师:现在天还比较凉,你只搬了一会儿粮食,就觉得热了,累了,那么,在炎热的夏天呢?可想而知,我们的小蚂蚁有多辛苦了!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蚂蚁们的热,蚂蚁们的苦,蚂蚁们的累读出来吧!全体起立,师引读。

5.师:小蚂蚁搬粮食还会有什么办法呢?动动小脑筋想想。

①指名回答,边说边表演出来吧。

(“驮、抬、推、举、扛、抱”)②是啊,这群小蚂蚁真聪明,搬粮食的办法可真多!让我们一起来当回勤劳的小蚂蚁吧。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想象画面和角色体验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故事。

2.练习完整、生动地讲故事、演故事。

懂得只有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

3.学会用“有的······有的······个个······”说话。

4.规范、美观地书写“瓜”字。

二、教学重点1.运用想象画面和角色体验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故事。

2.学会用“有的······有的······个个······”说话。

3.规范、美观地书写“瓜”字。

三、教学难点练习完整、生动地讲故事、演故事。

懂得只有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课件、头饰教学过程:一、我是记忆小能手(一)我会读生字瓜洞神夏傻藏乘刮背饿粮冷(二)我会读词语蚂蚁粮食傻瓜睡觉乘凉过冬夏天神气自由自在又冷又饿(三)我会读句子1、一群蚂蚁在搬运粮食。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2、蝈蝈躲在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二、我是朗读小达人(上节课,我们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节课,我们要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其实并不难,只要大家把自己当成小蚂蚁和小蝈蝈,再想象着当时的画面,你一定会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一)第一、二节1、出示插图,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引导:什么季节?谁在哪里干什么?说一句完整的话即可。

)2、小组代表读1、2节,其他人认真倾听。

(我们来读读课文是怎么写的)3、再次出示插图,师导:这是什么季节?想象一下,蚂蚁还会有哪些动作?(拖、拽、扛······)它们干得真卖力,个个热得满头大汗,你还会想到哪些词?(汗流浃背、大汗淋漓)蝈蝈有什么表现?(它会怎么嘲笑蚂蚁?)什么是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大家说得这么好,一定会读得更好)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1、2节(要想做到有感情,就要把自己当成小蚂蚁和蝈蝈,体会当时它们的心情)5、引导学生观察、找出1、2节中很相像的两个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蝈蝈躲在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课时教学设计《蚂蚁和蝈蝈》第⼆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名⼈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策划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是⼩编精⼼整理的《蚂蚁和蝈蝈》第⼆课时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蚂蚁和蝈蝈》第⼆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背诵课⽂。

2. 学会本课两个⽣字“冷”“冬”,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3. 懂得只有⾟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导⼊,复习⽣字词: 1. ⼩朋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蚂蚁和蝈蝈》。

让我们⼀起来复习⼀下这些⽣字词。

(粮⾷、满头⼤汗、⾃由⾃在、过冬、呼呼、洞⾥、⼜冷⼜饿、乘凉、刮风、躺在、装满、神⽓) 2. 齐读⽣字词 3. 指词抽读 4. 开⽕车抽读 ⼆、把⽣字词带⼊课⽂中读。

(要求把课⽂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掉字) 三、精读课⽂ 1 师:⼩朋友,夏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很热,太阳很⼤,夏天可以游泳…… 师:(出⽰句⼦“夏天真热。

”)你会读这句话吗?(指名读) ⽣:夏天真热!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 ⽣:他把“真”字读重了,把夏天的热读出来了。

师:你来读⼀读, ⽣:夏天真热 师:真热,全班⼀起来。

⽣:夏天真热 2 师:是啊,在这么热的天⽓⾥,课⽂⾥的⼩主⼈蚂蚁们在⼲什么呀?请⼩朋友⾃读第⼀⾃然段,把蚂蚁怎样搬粮⾷的句⼦画出来。

⽼师请⼀个⼩朋友把他画的句⼦读⼀读。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汗。

师:读得真棒,多⽤⼒啊。

谁能加上动作来读这句话?四⼈⼩组演⼀演,等⼀下请⼩朋友展⽰。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汗。

(展⽰两个孩⼦的对⽐表演) 师:他们两个谁表演得好⼀些?为什么? ⽣:×××表演得好,因为他⽓喘嘘嘘的,很累。

师:来,我们向这只勤劳的蚂蚁学习,⼀起来搬粮⾷。

预备,读。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学习观察和比较蚂蚁和蝈蝈的形态特征;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蚂蚁和蝈蝈的图片、形态特征表格、实验器材(放大镜、显微镜等);2.学生准备:实验笔记本、铅笔、尺子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蚂蚁和蝈蝈的一些基本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蚂蚁和蝈蝈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2. 观察蚂蚁和蝈蝈的形态特征(15分钟)•将蚂蚁和蝈蝈的形态特征表格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际观察填写表格。

•学生观察蚂蚁和蝈蝈的身体颜色、身体长度、触角、翅膀等特征,并记录在表格中。

3. 比较蚂蚁和蝈蝈的形态特征(20分钟)•引导学生按照表格中的记录结果,逐一比较蚂蚁和蝈蝈的形态特征。

•学生完成比较后,交流归纳两者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并记录在实验笔记本中。

4. 分组合作进行实验(30分钟)•根据所观察到的蚂蚁和蝈蝈的特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每个小组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所选择的特征,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互相讨论所观察到的特征和可能的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5. 小结与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研究成果。

•全班学生共同总结各组的成果,讨论蚂蚁和蝈蝈的形态特征与其生活习性之间的联系。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蚂蚁和蝈蝈的形态特征与其生活习性的适应关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比较蚂蚁和蝈蝈的形态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蚂蚁和蝈蝈的认识,也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然而,本节课的设计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是:在实验环节,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显微镜或者放大镜,并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进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指导。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实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水平。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表演来感受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像蚂蚁一样勤劳,才会有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图片、课文录音、头饰等等。

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理解了两种小昆虫。

瞧,它们是谁?(出示图片。

指名说)2、对了,它们就是蚂蚁和蝈蝈。

(贴图,贴字)因为它们都是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

我们一起把题目读好。

(齐读课题)蚂蚁和蝈蝈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不过,徐老师首先要考考大家上节课的字词学得怎么样。

(出示词语)这些词语你还理解吗?3、哪一组小朋友来开火车?(开火车读)4、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些词语吧!(齐读)5、小朋友们词语都读得不错,相信大家也一定能把课文学好。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蚂蚁和蝈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吧!二、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一小节1、(课件展示第一小节)看,这是什么季节?(板书:夏天)天气怎么样呢?(指名说)2、瞧,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外面一丝风也没有,树木、地面都快被烤焦了。

谁来读好这句话?(出示:夏天真热。

)这么热的天气,小蚂蚁们在忙什么呢?(指名看图说)3、(出示)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他们是怎么搬粮食的?他们不热吗?(指名说)是啊,蚂蚁那么小,但它们搬的粮食却很大很重,把它们的腰都压弯了,再加上天气又热,所以他们搬得很吃力,走得很慢,汗水不停地往下滴,真是个个(引)——满头大汗啊。

(出示:满头大汗)谁来读好这个词?(指名读)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词!(贴板书)4、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评议)(出示)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评议)小蚂蚁们在搬粮食的时候除了背和拉还会用哪些办法呢?师生交流:背、拉、抬、推、举、扛、抱……你能填好这句话吗?(出示:他们有的……有的……个个……)徐老师先送给小朋友们几个词,希望你能用到这个句子中。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只要辛勤休息,才干换来幸福生活。

2、学习句式〝有的……有的……〞,培育先生的说话才干。

3、学会三个生字:洞呼粮教学重点:经过朗诵来感受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散。

教学难点:懂得只要像蚂蚁一样勤劳,才会有幸福生活。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看法了两个小植物,它们是……(板书课题)教员范写:〝蚂蚁和蝈蝈〞,先生书空。

请先生说一说留意点。

2、齐读课题«蚂蚁和蝈蝈»。

3、温习词语(开战车读、齐读)4、这些词语中哪些是描写蚂蚁的,哪些是描写蝈蝈的。

(指名说)二、细读课文1、明天,蚂蚁和蝈蝈都来我们班做客了。

他们要比一比谁会在小冤家的心中留下好的印象。

2、如今我们就来看看他们各自的表现。

翻开书请小冤家自己主导1——2小节,找到相关的句子划一划,读一读,说说你觉得他们怎样样。

3、交流A、蚂蚁:勤劳⑴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指名读)夏天真热。

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⑵指点读好:夏天真热。

⑶这么热的夏天,蚂蚁还在搬粮食。

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搬粮食的?(动画)⑷指名填空:他们有的( ),有的( ),个个( )。

举措了解:背、拉;联络实践了解:满头大汗指点读好这一句(他们多辛劳啊)⑸小冤家们,再想想蚂蚁还会怎样搬粮食呢?(指名说)生:驮、推、挑、扛、抬……谁能用这些动词,再来说说蚂蚁是怎样搬粮食的。

也可以加上自己的举措。

⑹这真是一群不怕苦,不怕累的蚂蚁呀!谁能把这小节读好。

(竞赛读)B那么你觉得蝈蝈呢?(懒)⑴你从哪看出来的?⑵出示填空:他们躲到大树下( ),有的( ),有的( ),个个( )。

⑶与蚂蚁相比,他们过得……(舒适、开心)⑷看图了解:自在自在⑸指点读句子⑹不只如此,蝈蝈还在讪笑勤劳的蚂蚁呢!(引读文中句子:他们都笑蚂蚁是傻瓜。

)他们会对蚂蚁说些什么呢?(想象,指名说)⑺我们再来比拟一下蚂蚁和蝈蝈:出示填空:夏天真热。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授课设计设计授课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只有勤劳奋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2、学习句式“有的有的”,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3、学会三个生字:洞呼粮授课重点:经过朗读来感觉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散。

授课难点:懂得只有像蚂蚁相同勤劳,才会有幸福生活。

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动物,它们是 (板书课题) 老师范写:“蚂蚁和蝈蝈”,学生书空。

请学生说一说注意点。

2、齐读课题《蚂蚁和蝈蝈》。

3、复习词语 (开火车读、齐读 )4、这些词语中哪些是描述蚂蚁的,哪些是描述蝈蝈的。

(指名说)二、细读课文1、今天,蚂蚁和蝈蝈都来我们班做客了。

他们要比一比谁会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好的印象。

2、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他们各自的表现。

打开书请小朋友自己主导 1—— 2 小节,找到相关的句子划一划,读一读,说说你感觉他们怎么样。

3、交流A、蚂蚁:勤劳⑴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名读 )夏天真热。

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⑵指导读好:夏天真热。

⑶这么热的夏天,蚂蚁还在搬粮食。

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搬粮食的?(动画 )⑷指名填空:他们有的( ),有的 ( ),个个 ( )。

动作理解:背、拉 ;联系本质理解:满头大汗指导读好这一句 (他们多辛苦啊 ) ⑸小朋友们,再想想蚂蚁还会怎样搬粮食呢 ?(指名说 ) 生:驮、推、挑、扛、抬谁能用这些动词,再来说说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

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⑹这真是一群不怕苦,不怕累的蚂蚁呀! 谁能把这小节读好。

(比赛读 )B 那么你感觉蝈蝈呢 ?(懒)⑴你从哪看出来的 ?⑵出示填空:他们躲到大树下( ),有的 ( ),有的 ( ),个个 ( )。

⑶与蚂蚁对照,他们过得 (愉快、快乐)⑷看图理解:逍遥自在⑸指导读句子⑹不但这样,蝈蝈还在讽刺勤劳的蚂蚁呢!( 引读文中句子:他们都笑蚂蚁是傻瓜。

)他们会对蚂蚁说些什么呢?(想象,指名说 )⑺我们再来比较一下蚂蚁和蝈蝈:出示填空:夏天真热。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蚂蚁和蝈蝈》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段1、投影图片,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夏天的呢?师:是啊,太阳火辣辣的,连知了都在不停地喊着:热呀!热呀!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出示句子:夏天真热!)2、这么热的天蚂蚁在干什么呀?(搬粮食)出示图片:他们是怎么搬的呀?3、投影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4、演一演:这些蚂蚁真起劲,拉的拉,背的背,个个满头大汗。

不过他们只是几个先锋队员,后面还有他们的大部队呢?(1)、猜猜还会有什么动作?(2)、演演。

(问清学生做什么动作)排队,5、如果做的不好的话,说:好象挺轻松的啊,一点汗也没有出呀!然后再做一遍:离家还有一段路,我们继续赶路吧)(在看到学生有擦汗的动作的时候问:你为什么做这个动作,顺势板书:满头大汗)6、采访小蚂蚁:这么热的天,你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地搬粮食呢?(2-3个)7、听了他们的话,小朋友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夸夸他们呢?出示:小蚂蚁,你。

(卡片)8、那让我们就来记住这群勤劳、可爱的蚂蚁吧。

指名读,评议,齐读。

指点:满头大汗,个个为什么“个个”读得特别重呢?9、小结:尽管夏天很热,但他们不怕热,不怕累,个个搬得满头大汗。

我们一起读第一节。

三、第2小节1、火热的夏天,蚂蚁在辛勤地劳动,可是蝈蝈在干什么呢?清小朋友看看书上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1)、几只蝈蝈看见了笑蚂蚁是傻瓜。

他们会笑些什么?(指点,加上动作)读好句子(2)、那他们还干了什么?指名,出示句子:他们躲在大树底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你什么时候也感到自由自在的?板书:自由自在#这么热的天里,蝈蝈们也是自由自在的。

他们有的有的摇头晃脑的唱歌,有的四脚朝天的睡觉,多么自由自在呀!#谁能把蝈蝈这种自由自在的舒服感觉读出来。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蝈蝈在夏天里过得可真是自由自在,我们连起来读读第2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比较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4、培养学生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题,直接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动物,他们是谁呀?(齐读课题)
2、强调“蚂蚁”和“蝈蝈”的读音。

(再读课题)
二、品读文本,感受蚂蚁的勤劳(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夏天真热。

指名读。

齐读。

是呀,夏天真的很热,太阳像火一样,这就是骄阳似火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大汗淋漓。

来,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夏天的炎热吧。

齐读。

2、整体感知:天气这么热,不知道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

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3、出示: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1)你觉得小蚂蚁搬得累吗?自己读读这句话。

(2)指导朗读:读出蚂蚁的辛苦、累。

(3)是呀,小蚂蚁搬得很累,汗都流出来了。

用一个词表示就是“满头大汗”。

(4)读好“满头大汗”。

指名读,齐读。

(5)小蚂蚁背呀、拉呀,有没有偷懒的,谁来读好这个词?“个个满头大汗”。

4、同学们想一想:小蚂蚁除了用“背、拉”的方法,还会用什么方法搬粮食呢?(推、抱、扛、抬、顶、举、咬、拖……)交流。

(动作演示)
5、是呀,小蚂蚁非常辛苦,天气这么热,还在卖力地搬粮食,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
6、小蚂蚁真勇敢,真勤劳呀!用我们最美的读书声来夸夸这群小蚂蚁吧。

三、品读文本,感受蝈蝈的懒惰(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蚂蚁在烈日下起劲地搬粮食,干得热火朝天,蝈蝈们在干什么呢? 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想象一下,蝈蝈们除了唱歌,睡觉,还可以自由自在地干什么?
2、对比总结,引导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说。

3、蝈蝈们的生活如此自由自在,怪不得在看到蚂蚁搬粮食的时候都笑蚂蚁是傻瓜。

(1)蝈蝈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嘲笑,讥笑)
(2)蝈蝈会怎么笑话蚂蚁呢?可以加上你的动作和表情来说说。

(3)(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蝈蝈嘲笑蚂蚁的语气。

4、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蝈蝈看见蚂蚁在搬粮食,不但嘲笑蚂蚁是傻瓜而且自己都躲到了大树下乘凉。

你觉得这是几只怎样的蝈蝈?
5、让我们拿起书,摆好读书姿势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蝈蝈自由自在的样子。

6、朗读比赛:同学们,同样是在夏天,蚂蚁和蝈蝈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请第一、二大组的同学做勤劳的蚂蚁,读第一自然段,第
三、四组的同学做懒惰的蝈蝈,读第二自然段,比比哪一组读得棒。

四、文本对比,感受不同的生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冬天来到了。

出示: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

指读、齐读。

2、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看看图,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3、天气这么冷,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他们生活得怎么样?
4、此时的蝈蝈:
(1)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是呀,他们一点都不神气了。

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真是一群可怜的蝈蝈呀!
5、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冬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完全不同呀!老师读冬天的句子,男生读蚂蚁的句子,女生读蝈蝈的句子。

五、总结课文,揭示主题。

学习跟课文内容有关的一首儿歌。

六、课外作业,延续语文的快乐
1、背诵课文。

2、故事大王我来当。

蚂蚁看到蝈蝈很可怜,就帮助了他们。

第二年的夏天很快又到来了,蚂蚁们又在搬粮食,几只蝈蝈看到了…………
板书设计:
蚂蚁和蝈蝈
夏冬
搬粮食满头大汗蚂蚁图片舒服过冬
乘凉自由自在蝈蝈图片又冷又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