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试题(一)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测试卷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测试卷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把数学当成一门语言学习,学会每一个术语的用法,熟悉每一个符号的意义不要放过任何一道看上去很简单的例题——他们往往并不那么简单,或者可以引申出很多知识点。

霞小五下数学期中检测卷(一)姓名 得分 等第一、仔细填空。

(29分) 1、==( )÷( )=()36125()10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

3、如果a 、b 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a 、b 都不为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a 、b 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且a 是b 的倍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 )( )( )( )11、如果是假分数,那么A 最大是( );如果是真分数,那么A 最小是6A 6A ( )。

5、填出最简分数。

45千克=吨 15分=时 20公顷=平方千米()()()()()()6、方程2y=x 中,如果y=9,那么,x=( ),x+4=( )。

7、 (a 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 )时,是真分数,当a5a 5a( )时,是假分数,当a ( )时,等于4。

5a 5a8、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9、在0.75、、、0.8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8743( ),相等的数是( )和( )。

10、2的分数单位是( ),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711。

11、小芳卧室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中间的6块组成了一个图案。

在保持组合图案不变的情况下,有( )种不同的贴法。

12、的分母加上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43应加上( )。

13、一个数除以8余1,除以6也余1,这个数最小是( )。

二、认真判断。

(5分)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 )2、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3、把一根电线分成4段,每段是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三篇)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的面积大16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2、把3m长的铁丝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每段长(_____)m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________);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________)。

4、港湾月色小区每层楼高2.85 m,熊大家住在16层,熊大家的地板距地面( )m;贝贝家在8楼,贝贝家的天花板距地面( )m。

5、自然数37(),当()里填(______)时,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是5的倍数。

6、一堆煤重19.8吨,一辆汽车每次运3吨,(_______)次运完。

7、数a和数b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

8、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9.88,则这些数中最小的是(____),最大的是(______)。

9.875 9.8849、在括号里填上“>”“<”或“=”0.25×0.99(____)0.99 0.78 ×2.6(____)0.78÷2.66.4÷0.01(____)6.4×100 a÷1.1(____)a÷0.9(a≠0)10、两个数相乘积是1.8,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是(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的面积大。

A.图(1)大B.图(2)大C.图(3)大D.同样大2、一个长方形活动框架,沿对角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与原来相比()。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三篇)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及答案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真题试卷及答案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数a和数b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绳子长(_______)米,每段占全长的(_______)。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cm,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___cm,面积是________cm ²。

4、一个三角形3个内角度数比是1:2:3,此三角形按角分类属于(___________)三角形。

5、a、b、c都是质数。

c是一位数,且a×b + c = 1993,求a + b + c 的值是(________)。

6、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要与(_____)的小数点对齐。

7、一个两位数,其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以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小27,则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共有_____个.8、将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为6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_____),每段长(_____)米。

9、甲、乙两数的差是36.9,乙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和甲相等,那么,甲=___,乙=_____。

10、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的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同时这个三位数又是3的倍数,这个三位数可能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商最大的是()A.7.3÷0.025 B.7.3÷0.25 C.7.3÷2.52、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倍.A.3 B.6 C.9 D.273、一个直角梯形若上底增加2厘米,则成为一个正方形;若上底减少4厘米,则成为一个三角形.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是()A.30平方厘米B.60平方厘米C.24平方厘米D.120平方厘米4、把1升的水倒入容量为200毫升的纸杯中,可以倒()杯。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五(1)班人数在40~50人之间,已知男生与女生人数比为4:5,则全班有()人.A.40B.45C.48D.502、下面几句话中,正确的一句是()。

A.偶数都是合数B.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真分数C.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3、下面的分数中,()是最简分数.A. B. C. D.4、某水果店上午的营业额是下午营业额的,那么上午的营业额是全天营业额的()A. B. C. D.5、用短除法求“6、8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A.120B.80C.72D.240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一根钢管用去它的后,再用去余下的,还剩3米,这根钢管全长________米。

7、你听说过“冰山一角”吗?海里的冰山露在水面上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隐藏在水面下。

如果一座冰山露在水面上的体积约是60立方米,这“一角”只占整座冰山的,那么整座冰山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米。

8、一个三位数既是5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而且是偶数,这个数最小是________9、的分母与分子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的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

10、12和20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11、一包大米重12千克.如果每天吃去千克,可以吃________天?12、非零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________,最小的偶数是________,最小的质数是________,最小的合数是________13、如果要让758□成为3的倍数,那么□里可以填________。

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大于这两个数。

()15、5×0.8=4,所以4是0.8的倍数,0.8是4的因数。

()16、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17、一个自然数除以假分数,商小于这个自然数。

()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化简成最简分数①②③④⑤19、5x÷2=10五、作图题(共2题,共计10分)20、下面是甲乙两个城市去年7~12月份月平均气温统计表,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期中试题】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一一

【期中试题】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一一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冈中小学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33分)1.11厘米=米,53分=时,27千克=吨.2.方程3X=7.2的解是,那么2X+3.5= .3.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铅笔总数的.4.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5.一根5米长的钢材重13千克,平均每千克长米,平均每米重千克.6.分母是5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7.12和42的公因数有,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8.自然数A=B﹣1,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9.育红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人数在45﹣60之间.参加植树活动时,如果每6人一组或8人一组都刚好分完而无剩余.这个班有人.10.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一节课相当于这样的份.11.在如图的□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12.湖滨公园菊花的盆数是月季花的4.5倍,月季花有x盆,月季花和菊花一共有盆,月季花比菊花少盆,当χ=50时,菊花有盆.13.要统计一到六年级星期五借图书的本数可选用统计图;要统计一个月来某个年级每周借书量的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14.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至少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二、判断.(每题1分,共6)15.“五(1)班学生中男生占”,把男生看作单位“1”..(判断对错)16.所有的假分数的值都大于1..(判断对错)17.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1块饼的..(判断对错)18.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肯定比这两个数都小..(判断对错)19.比的分数单位大.(判断对错)20.44﹣X=12,方程的两边可以同时加X,方程的解不变..(判断对错)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21.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这时每段绳子是全长的()A.B.C.D.22.李明比张华大,李明今年x岁,张华今年y岁.10年后,张华比李明小()岁.A.10 B.x﹣y C.x﹣y+1023.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一定不是()A.15和90 B.45和90 C.45和3024.如果a=4b,(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①4②a③b④ab.25.一个自然数的倍数总是()它的因数.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小于26.小明把6x﹣8错写成6(x﹣8),结果比原来()A.多8 B.少8 C.少40 D.多3227.是假分数,X有()种可能.A.8 B.9 C.无数 D.1028.“1×3×5×…×99×2”的积是()A.奇数 B.素数 C.偶数 D.质数四、计算:(共16分)29.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8÷13= 24÷4=30÷19=65÷7=15÷8= 14÷3=87÷87=86÷9=30.解方程:1.2÷x=0.5;x﹣3.5+4.5=12;1.3x﹣0.4=0.9;x﹣0.1x=1.08.五、应用题:(1-5题每题5分,6、7每题6分,共37分)31.少先队员在果园里帮助摘苹果,上午摘了18筐苹果,下午摘了22筐.上午比下午少摘了100千克,平均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用方程解)32.四年级植树360棵,比三年级的2倍还多30棵.三年级植树多少棵?33.一张长75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纸,要把它裁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且没有剩余,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至少可以裁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34.甲、乙两人沿着400米的环形跑道跑步,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分钟29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250米,经过多少分钟甲比乙多跑2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35.实验小学四年级比五年级学生多30人,四年级的人数是五年级的1.2倍.这个学校四、五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36.下面是A、B两市2008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1)月份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相差毫米.(2)A市月到月降水量上升的最快,上升了毫米.(3)B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降水毫升,估计7月份降水毫米.37.用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照图的样子拼成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厘米?需要几个长方形?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冈中小学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每空1分,共33分)1.11厘米=米,53分=时,27千克=吨.【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要求11厘米等于多少米,要明确1米等于100厘米;要求53分等于多少小时,要明确1小时等于60分;要求27千克等于多少吨,要明确1吨等于1000千克.【解答】解:11÷100=,53÷60=,27÷1000=.故答案为:,,.2.方程3X=7.2的解是 2.4 ,那么2X+3.5= 8.3 .【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含字母式子的求值.【分析】求方程3X=7.2的解,方程两边同除以3即可;求2X+3.5的值,把X=2.4代入2X+3.5中,计算即可.【解答】解:3X=7.2,X=7.2÷3,X=2.4;则2X+3.5,=2×2.4+3.5,=4.8+3.5,=8.3.故答案为:2.4,8.3.3.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铅笔总数的.【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除法.【分析】根据题意,要求每枝铅笔占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应用除法计算,即1÷12=,12枝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同样用除法计算,1÷6=.【解答】解:(1)1÷12=,(2)1÷6=.答:每枝铅笔占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铅笔总数的.故答案为:,.4.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这条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条绳子全长的;求每段长,根据平均分除法的意义,用这条绳子的长度除以平均分成的段数或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条绳子的长度乘每段所占的分率.【解答】解:1÷5=,3÷5=(米)或3×=(米).即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故答案为:,米.5.一根5米长的钢材重13千克,平均每千克长米,平均每米重千克.【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一段5米长的钢材重13千克,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长除以总重,即得每千克长多米;用总重除以总长,即得平均每米重多少千克.【解答】解:5÷13=(米)13÷5=(千克)答:平均每千克米,平均每米重千克.故答案为:,.6.分母是5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1.【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分数的分类和分数的意义直接写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分母是5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1.故答案为:,,1.7.12和42的公因数有1、2、3、6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84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根据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求解.【解答】解:12=2×2×3,42=2×3×7公因数有:1、2、3、6最小公倍数是:2×2×3×7=84故答案为:1、2、3、6,84.8.自然数A=B﹣1,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B ,最大公因数是 1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因为A=B﹣1,得出A和B是相邻的两个非0自然数,即这两个数是互质数,根据是互质数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是乘积,解答即可.【解答】解:A和B都是非零自然数,如果A=B﹣1,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故答案为:AB,1.9.育红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人数在45﹣60之间.参加植树活动时,如果每6人一组或8人一组都刚好分完而无剩余.这个班有48 人.【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即求45﹣60之间的6、8的公倍数,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即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6=2×3,8=2×2×2,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因为在45﹣60之间,所以这个班有的人数应为:24×2=48(人);答:这个班有48人.故答案为:48.10.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把1小时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3 份,一节课相当于这样的 2 份.【考点】单位“1”的认识及确定.【分析】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把1小时看作单位“1“,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份数,以此即可得答案.【解答】解: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把1小时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一节课相当于这样的2份.11.在如图的□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考点】数轴的认识;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分析】由图可知,图中数线轴从0向右每一大格代表的数的单位为1,每一大格被平均分成5小格,则每小格是一大格的,代表的数值单位为据此在图的中直线下面的□填上适当的带分数,直线上面的□填上适当的假分数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数轴上每小格是一大格的,代表的数值单位为.由此可得:从1向右数第2格为1,即;第三格为1.从2向右数第1格为2;第4格为2,即.所画图形如下:12.湖滨公园菊花的盆数是月季花的4.5倍,月季花有x盆,月季花和菊花一共有 5.5x 盆,月季花比菊花少 3.5x 盆,当χ=50时,菊花有225 盆.【考点】用字母表示数.【分析】根据“湖滨公园菊花的盆数是月季花的4.5倍,”得出湖滨公园菊花的盆数=月季花的盆数×4.5,由此求出菊花的盆数,再加上月季花的盆数,求出月季花和菊花一共有的盆数;用菊花的盆数减去月季花的盆数求出月季花比菊花少的盆数;把x=50代入含字母的式子,求出菊花的盆数.【解答】解:4.5x+x=5.5x(盆)4.5x﹣x=3.5x(盆)把x=50代入4.5x得出4.5×50=225(盆)答:月季花和菊花一共有5.5x盆,月季花比菊花少3.5x盆,当χ=50时,菊花有225盆.故答案为:5.5x,3.5x,225.13.要统计一到六年级星期五借图书的本数可选用条形统计图;要统计一个月来某个年级每周借书量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统计一到六年级星期五借图书的本数可选用条形统计图;要统计一个月来某个年级每周借书量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条形,折线.14.的分数单位是,有12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至少再加上 2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析】(1)判定一个分数的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一个分数有几个分数单位,看分子,分子是几,就有几个分数单位;(2)最小的质数是2,用2减去原分数的结果,再看有几个分数单位即可解答.【解答】解:(1)的分母是7,所以分数单位是;的分子是12,所以他有1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最小的质数是2,用2﹣=,所以再添上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故答案为:,12,2.二、判断.(每题1分,共6)15.“五(1)班学生中男生占”,把男生看作单位“1”.错误.(判断对错)【考点】单位“1”的认识及确定.【分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一般方法:一般是把比、占、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五(1)班学生中男生占”,是占全班人数的,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故答案为:错误.16.所有的假分数的值都大于1.错误.(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当分子大于分母时,假分数大于1,当分子等于分母时,假分数等于1,所以假分数大于等于1.【解答】解: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假分数大于等于1,所以所有的假分数的值都大于1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17.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1块饼的.√.(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3÷5=(块),即1块饼的.【解答】解:3÷5=(块)块既是3块饼的,又是1块饼的.故答案为:√.18.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肯定比这两个数都小.错误.(判断对错)【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析】根据“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如果这两个数成倍数关系,如6和12,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6,12>6,但6=6,即这两个数不都比6大;所以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肯定比这两个数都小,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19.比的分数单位大.√(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判定一个分数的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再根据>,进而判断得解.【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因为>,所以的分数单位比的分数单位大.故答案为:√.20.44﹣X=12,方程的两边可以同时加X,方程的解不变.√.(判断对错)【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分析】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X,方程的解不变.【解答】解:由分析知:解方程44﹣X=12时,方程的两边可以同时加X,方程的解不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21.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这时每段绳子是全长的()A.B.C.D.【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全长被平均分成了8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可作答.【解答】解: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全长被平均分成了8份,这时每段绳子是全长的.故选:D.22.李明比张华大,李明今年x岁,张华今年y岁.10年后,张华比李明小()岁.A.10 B.x﹣y C.x﹣y+10【考点】用字母表示数.【分析】李明比张华大,李明今年x岁,张华今年y岁,张华比李明小x﹣y岁,因为年龄差是个不变量,10年后,张华比李明小x﹣y岁.【解答】解:x﹣y(岁).答:10年后,张华比李明小x﹣y岁.故选:B.23.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一定不是()A.15和90 B.45和90 C.45和30【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把A、B、C各选项的两个数分别求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即可得解.【解答】解:A、90=15×6,所以15和90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B、90=45×2,所以,45和90的最大公因数是45,最小公倍数是90;C、45=3×5×3,30=3×5×2,所以45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3×5=15,最小公倍数是3×5×3×2=90;因此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一定不是45和90;故选:B.24.如果a=4b,(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②,最大公因数是①.①4②a③b④ab.【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析】因为a=4b,所以a是4的倍数.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较大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a=4b,(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所以a是4的倍数a和4的最大公因数是4a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a故答案为:②,①.25.一个自然数的倍数总是()它的因数.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小于【考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分析】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所以一个自然数的倍数总是不小于它的因数,故选:D.26.小明把6x﹣8错写成6(x﹣8),结果比原来()A.多8 B.少8 C.少40 D.多32【考点】用字母表示数.【分析】把6(x﹣8),用乘法的分配律将此式化简,即6(x﹣8)=6x﹣48,再相减即可求解.【解答】解:因为6(x﹣8)=6x﹣6×8:6×8﹣8=48﹣8=40故结果比原来少40.故选:C.27.是假分数,X有()种可能.A.8 B.9 C.无数 D.10【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在分数,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所以如果是假分数,则x的取值范为1~9,即x有9种可能.【解答】解: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可知,如果是假分数,则x的取值范为1~9,即x有9种可能.故选:B.28.“1×3×5×…×99×2”的积是()A.奇数 B.素数 C.偶数 D.质数【考点】乘积的个位数.【分析】式子1×3×5×…×99×2中有一个因数为2,所以积一定是偶数.【解答】解:1×3×5×…×99×2中有一个因数为2,所以积是偶数,故选:C.四、计算:(共16分)29.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8÷13= 24÷4=30÷19=65÷7=15÷8= 14÷3=87÷87=86÷9=【考点】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分析】先用分数表示出各题的商:被除数做分子,除数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再把商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当假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就能化成整数;当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就能化成带分数.【解答】解:8÷13=,24÷4==6,30÷19==,65÷7==,15÷8==,14÷3==,87÷87==1,86÷9==.故答案为:,6,,,,,1,.30.解方程:1.2÷x=0.5;x﹣3.5+4.5=12;1.3x﹣0.4=0.9;x﹣0.1x=1.08.【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再两边同时除以0.5求解;(2)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1求解;(3)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0.4,再两边同时除以1.3求解;(4)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0.9求解.【解答】解:(1)1.2÷x=0.51.2÷x×x=0.5x1.2=0.5x1.2÷0.5=0.5x÷0.5x=2.4;(2)x﹣3.5+4.5=12x+1=12x+1﹣1=12﹣1x=11;(3)1.3x﹣0.4=0.91.3x﹣0.4+0.4=0.9+0.41.3x=1.31.3x÷1.3=1.3÷1.3x=1;(4)x﹣0.1x=1.080.9x=1.080.9x÷0.9=1.08÷0.9x=1.2.五、应用题:(1-5题每题5分,6、7每题6分,共37分)31.少先队员在果园里帮助摘苹果,上午摘了18筐苹果,下午摘了22筐.上午比下午少摘了100千克,平均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用方程解)【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分析】设平均每筐苹果重x千克,根据等量关系:下午摘的千克数﹣100=上午摘的千克数,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平均每筐苹果重x千克,22x﹣100=18x4x=100x=25答:平均每筐苹果重25千克.32.四年级植树360棵,比三年级的2倍还多30棵.三年级植树多少棵?【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分析】设三年级植树x棵,根据等量关系“三年级植树棵数×2+30=360”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三年级植树x棵,2x+30=3602x=330x=165,答:三年级植树165棵.33.一张长75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纸,要把它裁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且没有剩余,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至少可以裁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析】根据题意,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是求75和60的最大公因数,求至少可以裁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用这张纸的面积除以正方形面积.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75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15,;75×60÷(15×15)=4500÷225=20(个);答: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15厘米,至少可以裁成20个这样的正方形.34.甲、乙两人沿着400米的环形跑道跑步,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分钟29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250米,经过多少分钟甲比乙多跑2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考点】环形跑道问题.【分析】设x分钟后,甲比乙多跑两圈,则此时甲跑了290x米,乙跑了250x米,多跑两圈即400×2米,由此可得方程:290x﹣250x=400×2,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x分钟后,甲比乙多跑两圈,可得方程:290x﹣250x=400×240x=800x=20答:经过20分钟后,甲比乙多跑两圈.35.实验小学四年级比五年级学生多30人,四年级的人数是五年级的1.2倍.这个学校四、五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五年级人数的1.2﹣1=0.2(倍)是30人,据此求出五年级的人数是多少;然后用五年级的人数乘以1.2,求出四年级的人数是多少即可.【解答】解:五年级的人数是:30÷(1.2﹣1)=30÷0.2=150(人)四年级的人数是:150×1.2=180(人)答:这个学校四年级有学生180人,五年级各有学生150人.36.下面是A、B两市2008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1) 3 月份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相差15 毫米.(2)A市 5 月到 6 月降水量上升的最快,上升了102 毫米.(3)B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降水24 毫升,估计7月份降水180 毫米.【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1)表示同一个月降水量的两个点距离越近,降水量越接近,再求出二者的差即可;(2)从统计图看出,A市 5月到 6月降水量上升的最快,然后求出5、6月降水量之差即可;(3)依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即可求出B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降水量,B市从4月到6月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据此即可估计出7月份降水量.【解答】解:由分析知:(1)3月份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相差25﹣10=15毫米;(2)从统计图看出,3A市 5月到 6月降水量上升的最快,上升了170﹣68=102毫米;(3)(52+10+10)÷3=72÷3=24(毫米)所以B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降水 24毫升,估计7月份降水 180毫米;故答案为:3、15;5、6、102;24、180.37.用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照图的样子拼成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厘米?需要几个长方形?【考点】图形的拼组.【分析】(1)求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厘米,即求5和4的最小公倍数,因为5和4是互质数,是互质数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即这两个数的乘积;(2)根据求出的正方形的边长进行分析:看能放几排,几列,然后相乘即可.【解答】解:(1)4×5=20,即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20厘米;20÷4×(20÷5)=5×4=20(个)答: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需要20个长方形.2016年8月25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Nian)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班(Ban)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一(Yi)、填(Tian)空。

1、每件(Jian)衣服χ元,买7件同(Tong)样的衣服要( )元。

2、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Dui)表示是(3,4) ,她坐在第( )列第( )行。

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6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 ) 。

3、6和10的最(Zui)小公倍数是( )。

14和21的最大公因数( )。

4、“一块菜地面积的种了黄瓜”,这是把( )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 )份,种黄瓜的是这样的( )份。

5、在○里填上“ > ”、“ < ”或“=”○ ○ ○ ○ 61○ 0.75 ○ 0.356、(a 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时,5a 是真分数,当a 时,5a是假分数,当a 时,5a 等于3。

7、1== =2 6=()6= 8、小明用3元钱买了2千克的苹果,每千克苹果( )元,每元钱可买( )千克苹果。

9、在括号里填上最简分数。

80厘米=( )米 650毫升=( )升 250平方米=( )公顷 48分=( )时10、影院里一排座位有30个,小明和小红两人去看电影,他们要坐在一起,并且小红坐在小明的左边,一共有( )种不同的坐法。

11、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 ),每人分得铅笔总数的( )( ) 。

12、3个15 是( )( ) ,( )个1( ) 是118。

13、下表粗线框中三个数的和是6。

在表中移动这个框,一共可以得到( )个不同的和。

1 2 3 4 5 6 7 8 911111114、17和51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5、在下列( )里 填上适当的分数。

16 黑棋子的个数是白棋子的14,黑棋子有( )个。

甲彩带的(De)长是乙彩带的( )( ),乙(Yi)彩带的长是甲彩带的( )( )。

16、在下(Xia)列( )里 填上适当的分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附带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附带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附带答案)考查范围:第一单元~第四单元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完试卷后。

务必再次检查哦!一、选择题(共16分)1.如果2016x的和是一个奇数,那么x一定是()。

A.合数B.质数C.偶数D.奇数2.小明有48个小正方体,他要拼一个大正方体,最多用()个。

A.48B.40C.273.小明看见的图形是,他是从下面立体图形()的左面看到的。

A.B.C.4.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7,()。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两段一样长D.无法比较5.下列各数中,第一个数能整除第二个数的是()。

A.10,2.5B.4,2C.6,30D.0.4,2 6.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扩大()倍。

A.8、2B.4、8C.8、27.同学们给学校捐书,小红捐了自己书的12,小明捐了自己书的15,()。

A.小红捐的书多B.小明捐的书多C.无法确定8.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这个立体图形是()。

A.B.C.D.二、填空题(共15分)9.一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6厘米和5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3.涂色部分占整个圆的,再涂( )块,涂色部分就占整个圆的.三、判断题(共7分)四、计算题(共26分)22.直接写得数。

(共8分)÷=(带分数)⨯=250.440 1.2⨯=36=2918⨯= 1.25802.40.5÷=⨯= 3.60.06÷=1323.笔算下面各题.(共4分)26×238372÷3624.解方程。

(共4分)153.254x 5218+-= 315.3755x 208+=25.看图计算.(共3分)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26.计算表面积。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三套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三套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一)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5分)1.下面式子中等式有( )个,方程有( )个。

5n +8=30 4x =2.8 48-2x >20 y ÷60=410b +292×7.01=14.022.12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

12和18的公因数有( )。

8的倍数有( ),12的倍数有( )。

8和12的公倍数有( )。

我发现: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 ),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 )。

(填“有限的”或“无限的”)3.a ÷b =12(a 、b 为不为0的自然数),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把4箱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组,每箱苹果是苹果总数的()(),每个小组分得的苹果是苹果总数的()()。

5.179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把它化成带分数是( )。

6. 在分母是m 的真分数中,最大的是( );在分母是m 的假分数中,最小的是( )。

7.安-225是史上最长的飞机,机身全长84米;商用客机A380-800长约73米,A380-800的长度是安-225的()()。

8.甲、乙两堆煤,甲堆有a 吨,乙堆有b 吨。

如果从甲堆运c 吨到乙堆,那么两堆煤就同样重,原来甲堆比乙堆多( )吨煤。

9.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和是146,商是20,除数是( ),被除数是( )。

10.鞋子的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表示为:y =2x -10(y 表示码数,x 表示厘米数)。

小强穿的鞋子是34码,他穿的鞋子是()厘米。

小强的爸爸穿的鞋子是25.5厘米,小强的爸爸穿的鞋子是()码。

二、我会判。

(每题1分,共5分)1.8和9没有公因数,但8和9有公倍数。

( ) 2.8x +4=y -3是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数学五年级(下)期中水平评估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填空(共29分,每空1分)
1、35 =15÷( )=( )15
=( )(填小数) 2、5厘米=( )( ) 米 90秒=( )( ) 分 8时 =( )
( )

3里填“ 〉”、“〈”或“ =”。

38 109 12
13 53
4、分母是15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

5、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她坐在第( )行;她的同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6、一节课的时间是 2
3
小时,表示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
成3份,一节课的时间有这样的2份。

7、有8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

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
( )
,每人
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
( )。

8、如果分数 A
B 约分后等于3,那么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它们
的最大公因数是( )。

9、李华的身份证号码是320107************,李华的性别是( ),李华的出生日期是( 年 月 日)。

10、13
8
有( )个分数单位,再加( )个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11、把2米长的彩带对折两次后,每段是全长的( )( ) , 是( )
( )
米。

12、一台拖拉机10小时耕地25公顷,平均每小时耕地( )
( )
公顷。

耕1公
顷地要( )( )
小时。

13、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如果其中一个数是12,那么另一个数是( )。

14、五(1)班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每组5人或每组8人都正好,五(1) 班最少有( )名学生。

二、选择(共6分)
1、如果 9
X
是假分数,那么X 有( )种可能。

A 1
B 8
C 9
D 无数 2、五(2)班有25位男生,24位女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A
2425 B 2524 C 2449 D 2549
3、在下面的数表中,每次框出2个数,一共有( )种不同的和。

4、有甲乙两筐苹果,甲筐重32千克,乙筐重X 千克。

现在从甲筐拿4千克放入乙筐,两筐苹果就一样重。

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32-X =4
B X -8=32
C X +4=32
D X +4=32-4
5、已知14 〉n m 〉15 ,那么 n
m 一定不是下列分数中的( )。

A 29
B 313
C 417
D 519
6、有两堆同样重的煤,甲堆用去14 吨,乙堆用去1
4。

剩下的煤( )。

A 甲比乙重
B 乙比甲重 C. 一样重 D 无法确定 三、判断(共5分)
1、所有的真分数都比假分数小。

( )
2、把 12
18
化成最简分数后大小和分数单位都没变。

( )
3、1千克铁的 34 和3千克棉花的 1
4
一样重。

( )
4、3
4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6。

( ) 5、如果分子与分母相差1,那么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 四、计算(共21分) 1、解方程。

(共9分)
χ- 49 = 2
9 χ÷5=0.5 2.4χ=
3.12
2、列出方程,并求解(6分)
(1)正三角形周长3.24米。

(2) 平行四边形面积45 平方厘米
3、通分。

(6分)
23 和 45 714 和 57 59 和 1112
五、动手操作(共9分)
1、在52 、1.75、68 、155 、74 、1.5、134 、75
100 这几个数中,把相等的数用直
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3分) 2、如右图,将自然数进行排列:
(1)在这个数阵里,用长方形框出两行六 个数(图中长方形框仅为示意),如果 框出来的六个数的和是90,应该怎样框? 请在图中画出来。

(3分)
(2)如果只框到48为止,一共可以框出多少个大小不同的和?(3分)
六、解决问题(共30分,每题5分)
1、五(2)班有48名学生,身高在130厘米以上的人有39人。

身高在130
厘米
1234
56789
10111213
14
15161718
19
20
2122
23
24
......
以下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应是宽的 1.5倍。

一面国旗长144厘米,宽应是多少厘米?(列方程解答)
3、幼儿园买来4箱苹果,一共80千克,平均分给12个班。

每个班分到多少千克苹果?每个班分到4箱苹果的几分之几?
4、小芳和小雯是好朋友,她们一起去学校礼堂看表演。

学校礼堂每排有10个座位,小军来得早,已经坐了其中一个位置。

(如下图)如果她俩想坐在一起,
现在一共有多少种坐法?
5、将一张长3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同样大小、边长为整厘米的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能剪出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6、张叔叔和李叔叔经常去同一个游泳馆游泳,张叔叔每4天去一次,李叔叔每6天去一次。

5月30日他们两人同时去游泳了,几月几日他们又再次相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