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及其空间分布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与价值评估探讨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与价值评估探讨3王 伟1 陆健健233(1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44;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摘 要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对于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及价值评估方面,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在服务价值的评估方面,国内相关研究多数套用现有的一般化计算公式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计算,缺少针对性和探索性。
总结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得失,并综合前人的研究,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新的分类,提出“核心”服务功能、“理论”服务价值与“现实”服务价值的概念,并以温州三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作为实例,论证所提出的新概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态系统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因此服务价值评估的意义不在于对每一项服务功能价值的精确估算,甚至不需要计算一个生态系统所有的服务功能价值,而应抓住一个或几个有计算依据的核心服务功能。
提出理论服务价值概念的主要目的在于同现实服务价值的比较,量化某服务功能的退化程度,明确后续生态恢复和重建的主要目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生态恢复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价值评估中图分类号 Q1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5)11-1314-03An approach on ecosystem services classif ication and valu ation.WAN G Wei 1,LU Jianjian 2(1School of L if e Science ,S hanghai U niversity ,S hanghai 200444,China ;2S tate Key L aboratory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 ,East China Norm al U niversity ,S hanghai 200062,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5,24(11):1314~1316.The study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valuation is a hot 2pot issue in ecology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oosting sustainable ecosystem management.At present ,there are no systemic theories in ecosystem services classification and valuation ,and most domestic studies are focused on the repeated estimation of some prevalent services by using established methods ,without any pertinence and exploration.Based on our previous studies and related literature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new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med three new concepts ,i.e .,top 2drawer ecosystem services ,theoretical value ,and actual value.A case study on the Sangyang wetland of Wenzhou further illustrated these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new concepts.It is sug 2gested that if the main purpose of ecosystem services study is to serve decision 2making ,it is no need to evaluate all the ecosystem services of a region accurately and roundly ,while the valuation of several top 2drawer ecosys 2tem services is sufficient.The comparison of theoretical and actual values could help to analyze the degree of e 2cosystem degeneration and evaluate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K ey w ords ecosystem services ,classification ,valuation.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4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131020)。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综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综述引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是对自然环境中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生态服务的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由生物多样性维持的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益处,如水资源供应、食物生产、气候调节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的综述将在本文中进行描述。
一、物理方法1. 土壤取样和分析:通过土壤取样分析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质地、养分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等指标,来评估土壤的肥力和水土保持能力。
2. 水质监测:通过监测水体中的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总磷等,来评估生态系统中水体的净化能力和水资源的供应能力。
3. 植被调查:通过植被样方调查和物种多样性分析,来评估生态系统中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和生物量,并进一步评估其对土壤保持、碳循环和气候调节等方面的功能。
二、经济学方法1. 市场价格法:通过基于市场交易数据,如农产品价格、水资源价格等,来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直接经济收益的生态系统服务,如农业生产和木材采伐等。
2. 费用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估算人们为获取某种生态系统服务所付出的费用,来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无市场价格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景观美化、自然保护区的参观等。
3. 经济贡献法:通过得出生态系统服务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如就业机会、刺激旅游业的发展等,来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考虑到生态系统服务对当地经济的间接影响的情况。
三、遥感与GIS方法1. 遥感影像分析:通过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生态系统的空间信息,如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和水体分布等,来评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和生态功能。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监测生态系统的变化来评估不同生态系统服务。
2. GIS空间分析:通过将遥感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空间分析和建模,从而评估生态系统的供给和需求,并进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规划与管理。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
生态系统服务,指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组分所提供的能够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需要的条件和过程。
这些服务包括食物生产、水资源供给、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对人类福祉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成为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评估方法、实践应用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评估原则、评估框架等。
介绍当前主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如物质量评估法、能值评估法、价值量评估法等,并对比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全球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的应用实践,以及其在政策制定、生态补偿、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
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如何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进一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推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科学认知和合理利用。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全面、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知识和方法,为推动全球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基本概念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一个涵盖了生态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议题。
其基本概念指的是对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量化评估,以揭示这些服务对人类福祉的贡献,以及它们在全球尺度上的经济价值。
这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食物生产、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
在进行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时,首先需要明确服务功能的类型和范围。
这通常涉及到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理解,以及它们如何为人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福祉。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水土保持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保护和改良土地资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浪费,从而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是对一个地区的水土资源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水土保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目的是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水土资源状况,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土壤侵蚀程度、水资源利用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水土保持政策和规划,推动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资源管理。
同时,评估的结果还可以指导农民和土地管理者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农田产量,减少土地侵蚀,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利用评估:评估土地的利用状况,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城市建设用地等。
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可以了解土地利用对水土资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2. 土壤类型评估:评估土壤的类型和特性,包括土壤质地、排水性、肥力等。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水土保持的能力有差异,评估结果可以指导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土壤改良措施的实施。
3. 土壤侵蚀评估:评估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侵蚀类型。
土壤侵蚀是水土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水资源评估:评估水资源的供需情况和利用效率。
水是生命之源,评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可以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提供依据,推动节水措施的实施。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等。
通过实地调查可以了解地形、植被、土地利用等信息,采样分析可以得到土壤质地、养分含量等数据。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地表信息,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
GIS技术可以整合各种地理数据,并进行空间分析,得出水土保持评估的结果。
在评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分析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价值估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价值估算在当今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不可忽视的是生态环境的持续退化,这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价值估算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方法和价值估算的意义。
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是对自然生态系统中所提供的各种生态服务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和分析。
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持、草原生产、水生物质资源、景观视觉等。
评估的目的是了解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评估方法根据生态服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其中,定量评估方法直接测量或统计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数量和价值,如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森林覆盖率和水域面积进行测量,从而计算出水源涵养和水资源供给的数量和价值。
而定性评估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询问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知和评价,从而了解服务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二、价值估算的意义价值估算是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经济衡量和评价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将自然生态系统的贡献转化为人类所熟悉的货币单位,以便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中能够更好地考虑生态环境的价值。
首先,价值估算能够揭示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重要性。
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可以清晰地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进而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重视。
其次,价值估算有助于政策制定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如果我们能够量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就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不同方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风险。
这有助于制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环境政策和规划。
再次,价值估算也可以为生态补偿提供参考。
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时,生态补偿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修复生态系统。
通过确切估算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可以为相关部门和实施单位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指导。
最后,价值估算也有助于公众参与和环境教育的发展。
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参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和了解。
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功能与价值

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功能与价值一、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功能.水土保持作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林牧副业的生产条件,间接对人类生活质量、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环境等产生巨大的潜在影响,可以说水土保持具有很大的生态环境价值。
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价值(一)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价值1.保护水资源一是蓄水。
采财施后,旱井、窑窖、涝池、派地坝和小水库等工程,以及森林、草地、梯田和方地等可以拦蓄更多的降水、泉水和河水,且能增加林区降水量。
二是改善水质和河流水文状况。
采取水保措施对水库、湖泊或回流的上游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可以减少河流输沙量,降低水质污染。
此夕卜,采用治理河道、提高对应区域植被覆盖率等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洪涝灾害,改善河赫文状况。
2.保护土地资源一是改善土地条件,减少土地损失。
通过采用坡地改梯田、方地高垅、挖鱼鱗坑、造防护林等水保措施,可以极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荒山的生产价值。
二是改善土壤养分,减少肥力损失。
林草植被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加上枯落物和根系作用,有助于保持和增加土壤养分。
此外,梯田、方地等农业技术措施和乔灌草、沙棘草等生物措施,既控制了水土流失,也减少了土壤中有机质的流失。
3.改善环境条件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土壤崩塌、山体泄流、滑坡、泥石流、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提髙区域抵抗不利气候的能力和生态系统的抗逆力,保护与完善生态环境功能与生物多样性。
4.改善人们生活质量通过修建水利工程、造林种草等,既可以起到水土保持作用,而且有助于改变水土流失区原地貌景观,提供游憩条件,提升环境美学价值,改善人们生活质量。
(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价值雜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价值的评估需要完成两项工作,即核算水土保持成本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价值。
1.水土保持成本包括化肥、种子等物质方面的投人,人力、资金和科学技术等非物质投人,这些投入均可通过调整分析加以量化,用货币单位表示。
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价值评估要想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价值的5个方面进行量化iftt,首先必须将各项功能和效益量化,而后确定各项价格。
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与生态效益研究

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与生态效益研究一、引言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福利,可以分为供给型服务、调节型服务、文化型服务和支持型服务等四类。
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与生态效益是人们在研究生态系统服务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1. 供给型服务的空间分布供给型服务主要包括食物生产、水资源供应和木材供应等。
这些服务的空间分布受到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
例如,农田的分布与气候适宜性和土壤肥力密切相关;水资源的分布与降水量和地形等因素有关。
2. 调节型服务的空间分布调节型服务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气候调节和洪水调节等。
这些服务的空间分布与植被覆盖、地形起伏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有关。
例如,具有较为丰富植被的山地地区对水土流失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湿地可以缓冲洪水的冲击,保护周边的居民和农田。
3. 文化型服务的空间分布文化型服务主要包括休闲和游憩、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等。
这些服务的空间分布与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等因素有关。
例如,风景如画的山水景区常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热点;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地区则成为了解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4. 支持型服务的空间分布支持型服务主要包括土壤形成、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
这些服务的空间分布与地质构造、土壤质量以及植物物种多样性有关。
例如,肥沃的土壤一般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物质循环则受到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三、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效益1. 生态系统服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质量等。
例如,森林的保持和恢复有助于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水资源浪费,维持生态平衡。
2. 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社会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
例如,适度的旅游开发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水资源的供应和调节服务可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城市供水。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导则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导则一、引言水土保持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制定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导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水土保持的背景和意义、评估导则的制定目的、评估内容及方法、评估结果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背景与意义在我国,土地资源是非常稀缺的。
而水土保持的工作又直接关系到土地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
因此,制定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导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保护土地资源:水土保持主要是为了保护土地资源,降低水土流失率,减少土地退化过程。
通过评估导则,可以明确土地的水土保持功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
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评估导则的制定可以帮助确定土地的可利用性,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依据。
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开发和利用土地,既保证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又满足了人民对土地利用的需求。
3.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目标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评估导则的制定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土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评估导则的制定目的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导则的制定目的是为了实施科学的、系统的水土保持工作,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具体来说,评估导则的制定目的包括:1.总览土地状况:评估导则旨在总览土地的水土保持状况,明确土地的物理特性、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量等指标,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2.识别问题和风险:评估导则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如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制定保护措施:评估导则为制定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评估导则的结果,我们可以确定土地的水土保持功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四、评估内容及方法评估导则需要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土地资源状况、水土流失情况、保护措施等。
评估导则的制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具体方法包括:1.调查采样:通过对水土保持区域进行详细的土壤、水质采样和调查,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和流失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b le 1 D ata and data source 数据类型 遥感数据 气象数据 地面数据 数据名称 M OD 09A 1( M OD IS地表反射率数据集 ) M OD 12Q 1 (M OD IS土地覆被类型数据集 ) 中国 728个站点月降雨量、 月平均温度、 相对湿度、 日照百分率 SRTM DEM 数据 中国 1 : 400 万土壤类型图 来源 NA SA LPDAA C U SGS 中国气象局科学数据共享网 U SGS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以通过植被指数计算得到。
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在: 截留降雨、 增强土壤下渗、 抑制蒸发、 缓和地表径流
1108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25 卷
和增加降雨等。本文采用影子工程法 , 通过建立相同蓄水量的水库的费用来估算涵养水源 价值。计算公式为
[ 10]
:
& P ( t)
3
1107
式中: E n 是减轻泥沙淤积的经济价值 ; P w 建成单位库容花费的成本 ( 0 67元 /m ) 。 1 2 2 土壤保持量估算模型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 USLE )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 具有较好实用性的土壤流失遥感定量模 型。估算土壤保持量通过无植被覆盖的潜在土壤侵蚀量和实际土地覆盖的土壤侵蚀量之差 来获取 (潜在土壤侵蚀 量不考虑土地 覆盖类型和土壤 管理因素 , 即 C = 1 , P = 1)。利 用 USLE 模型分别估算潜在土壤侵蚀量和实际土壤侵蚀量 , 二者之差得到土壤保持量, 计算公 式为: A = R K L S (1- C P) ( 4) 2 式中: A 为土壤保持量 ( t / h m % a) ; R 为降雨侵蚀力因子; K 土壤可蚀性因子; LS 为坡长坡度 因子; C 为植物覆被因子; P 为土壤侵蚀控制措施因子。 降雨侵蚀因子 R 采用 W ischm e ie r 等提出的利用各月降雨量推求的经验公式
V =
t= 1
12
Kw
Rw
Pw Pw
下垫面为土壤时 ( 10) 下垫面为水时
&
12
[ P ( t) - ET ( t) ]
t= 1
式中: V 为年涵养水源价值 ( 元 ); P ( t )为第 t 月降雨量 ( mm ) ; K w 为计算区产流降雨量占降 雨总量的比例; Rw 为与裸地比较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径流的效益系数 ; ET ( t ) 为第 t 月实际蒸 散量 ( mm ) ; P w 为建成单位库容的成本花费 ( 0 67 元 /m ) 。 1 4 水土保持价值估算模型 在上述基础上, 构建水土保持价值估算模型, 其流程图如图 1 所示。
按照我国主要流域的泥沙运动规律 , 中国土壤侵蚀流失的泥沙有 24 % 淤积于水库、 江 [ 1] 河和湖泊, 减少了地表有效水的蓄积 。估算减轻泥沙淤积价值采用蓄水成本法估算因保 持土壤而减少的损失的价值。 En = A 24 % P w ∃D ∃ 10 000 ( 3)
7期
盛
莉等 :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及其空间分布
第 25 卷 第 7 期 2010年 7 月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V ol 25 N o 7 Ju.l, 2010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及其空间分布
盛 莉 , 金
1
艳 , 黄敬峰
2
1
( 1 浙江大学 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杭州 310029; 2 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 杭州 310029 )
1106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25 卷
1 资料与方法
结合遥感、 气象以及地面数据构建水土保持价值模型, 利用遥感和 G IS 技术 , 通过 IDL 编程, 使得估算流程模块化和程序化 , 实现快捷估算大尺度范围水土保持价值。 1 1 数据来源和处理 本文估算中国水土保持价值所使用的数据及其来源如表 1 所示, 时间为 2001 年。地表 反射率数据和地表覆被数据来源于 MODIS 的产品数据 , 经过去云、 镶嵌、 重投影、 重采样等 处理得到用于输入模块运算的遥感数据底图。收集中国逐月 728 个站点气象数据, 通过构 建气象要素与地形要素的回归统计模型和残差空间插值, 得到用于输入模块运算的气象要 素数据底图。 DE M 数据和土壤图经过重投影和重采样处理 , 通过 DE M 数据提取地形要素 ( 经度、 纬度、 高程、 坡度、 坡长等 ) , 得到用于模块运算的地面基础数据底图。所有的输入数 据统一到相同的投影、 空间分辨率和图像大小。
ln
[ 11]
。
R = 1 735 式中: P ( t) 为第 t月的降雨量 ( mm ) 。
10
P ( t) 2 12 t= 1 & P ( t) t= 1
&
12
1 5- 0 818 8
土壤侵蚀因子 K 估算采用 W illia m s提出的估算方法 K = 0 2 + 0 3e
- 0 0256Sd 1Si 100
2
Co
Ro
Po + A
Ci
P i ) ∃ 10 000
2 [ 9]
( 1)
式中: E f 为 保护 土 壤肥 力 价值 ( 元 ); A 为 土 壤保 持 量 ( t /hm ) ; C o 为 土 壤 有机 质 含 量 ( t/ hm ) ; R o 为秸秆和有机物的转换系数 ; P o 为秸秆的单位价值 的含量 ; P i 为 N、 P、 K 的单位价值
摘要 :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 水土保持作为 人类对生 态系统干预 的有效 手段 , 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论文选取土壤保持价值 和涵养水源 价值两 项指标 , 结合遥感数据、 气象数据以及地面 数据 , 对原有的基于遥感的水土保 持生态服务 功能价 值估算模型进行改进 , 以期更好地体现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应有的价值。 论文运用改 进后的 模型估算 2001 年全国水土保持生态 服务功能价 值达 16 760 55 递减趋势。 关 键 词 : 水土保持 ; 生态服务 功能价值 ; 遥感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3037( 2010) 07- 1105- 09 中图分类号 : TP79 : S157 2 108 元 , 基本呈自 东南向 西北
[ 5] m [ 13]
: ( 7)
式中: l为坡长 , m 为坡长指数 , 与像元坡度百分比 [ 14] 坡度因子 S 计算公式为 : slop e S= 式中: slop e 为像元坡度。 slop e slop e 10 8 + 0 03 16 8 - 0 05 21 91 - 0 96
( 8)
3
图 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流程
Fig 1 F low ch art of com put ing the value of con serv ing soil and w ater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体评价 2001年中国土壤保持总量为 284 26 10 t , 水土保持总价值达 16 760 55 10 元 , 其 8 8 中土壤保持价值 9 663 50 10 元 , 占总价值的 58 % , 涵养水源价值为 7 096 55 10 元, 占 总价值的 42 % 。保护土壤肥力生态服务功能对土壤保持价值贡献最大, 占土壤保持价值的 2 2 99% 。单位面积水土保持价值介于 0~ 24 85 元 /m 之间 , 平均值为 0 18 元 /m , 其中单位 面积土壤保持价值介于 0~ 24 65 元 /m 之间, 平均值为 0 10 元 /m ; 单位面积水源涵养价 2 2 值介于 0~ 3 22 元 /m 之间, 平均值为 0 08 元 /m 。 由模型输出土壤保持、 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单位面积价值空间分布图 , 如图 2( a) ~ ( c) 所示。单位面积土壤保持价值呈现由南至北的递减态势 , 且单位面积土 壤保持价值与地形有着较大 的相关性 , 江淮平原、 华北平原等 地的土壤保持 价值较周边 同纬度山地低 ; 单位面积涵养水源价值呈现明显的 ∀ 东南高、 西北低 #态势 , 且 ∀ 三级 #梯度 2 明显 , 以秦淮一线为界 , 以北涵 养水源 价值小于 0 1 元 /m , 以南涵养 水源价值 大于 0 1 元 /m , 其中广东、 海南、 福建、 浙江、 江西、 台湾大部以 及湖南、 广西的部分地 区涵养水源
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是生态服务功能中的一类, 水土资源是人类 赖以生存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水土保持作为人类对生态系统干预的有效手段 , 其生态服务功 能价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 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 以下简称 ∀ 水土保持价值 # )进行估算的模型可以 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于统计数据 , 对水土保持价值进行估算 , 如吴岚 系估算水土保持价值 , 如于德永等 求
[ 4]
, 本文选取土壤保持价值和涵养水源价值
两项指标, 对原有的基于遥感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模型进行改进, 以期更好地 体现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应有的价值。最后运用该模型估算 2001 年全国水土保持价值, 并且 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状况。
收稿日期 : 2009 - 12- 10; 修订日期 : 2010 - 05- 14 。 第一作者简介 : 盛莉 ( 1986- ) , 女 , 安徽滁州人 , 博士研究生 , 主要研 究方向为资源环 境遥感。 E m ai: l l land ll070701 @ 163. com
地表覆盖因子 C 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计算公式为 1 C = 式中: 0 650 8 - 0 343 6 lg 0 在 K irkby 等的研究基础上 P 值。 1 3 涵养水源价值估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