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合集下载

高一年级月考试题(带答案)

高一年级月考试题(带答案)

高一年级月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戴望舒: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蓝棣之①曾经有人说戴望舒诗是诗坛的“尤物”,大概是说它美艳而富于可怕的诱惑性吧,自然这是寓贬于褒的。

我愿意在正面意义上使用“尤物”这个词,我认为戴诗美丽而富于感情,有亲切、柔美的抒情风格。

戴诗的魅力来自他那诚挚而忧伤的感情。

他的诗与20世纪20年代臻于高潮的英语系的现代主义诗的重“知性”不尽相同,他的诗主情,情是他的诗的骨子。

尽管他很快就抛开了浪漫派,而倾向于象征派,甚至后来还倾心于后期象征派,但他的诗一直有浪漫主义的情愫。

他的《诗论零札》认为诗所表现的,是情绪的抑扬顿挫,是去掉了音乐与绘画成分的纯粹的情绪。

②如果拿40年代成长起来的穆旦的诗加以比较,一个重知性,一个重感情,区别是很显然的。

番草在纪念戴望舒的文章中曾说,当时他们那一批诗人所喜爱的诗,是兼有浪漫主义的情愫与象征主义的意象。

戴望舒的诗风大体上可以说是象征主义的,但它没有象征主义的神秘与晦涩,更非只是官能的游戏。

戴望舒的诗是感情的,但不是感伤的。

感伤是感情的矫饰虚伪,是感情的泛滥,戴诗里没有这样的东西。

所以,在《望舒草》出版的那个时候,曾经有朋友说他的诗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

杜衡也说戴诗很少架空的感情,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的确走的是诗歌的正路。

③戴望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政治和爱情作理想主义的苦苦追求,但其结果,却是双重的失望。

在他的诗中,姑娘的形象往往寄寓着他的理想,而孤独的游子的形象则往往是诗人自己。

他的诗常常表现出游子追求理想的命定的徒劳,而这里的特点恰好又是对没有希望的理想付出全部的希望与真情。

④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

苏联学者契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

魏尔伦《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苦闷沮丧的情绪,其基调是对于诗人的理想和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脱节的悲剧感。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 设集合A = {xx^2 - 3x + 2 = 0},则集合A中的元素为()A. 1,2B. -1,-2C. 1,-2D. -1,22. 已知函数y = f(x)的定义域为(0, +∞),则函数y = f(x + 1)的定义域为()A. (-1, +∞)B. (0, +∞)C. (1, +∞)D. (0,1)3. 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A. y=(1)/(x)B. y = -x + 1C. y=log_2xD. y = ((1)/(2))^x4. 若a = log_32,b=log_52,c = log_23,则()A. a>b>cB. b>a>cC. c>a>bD. c>b>a5. 函数y = √(x^2)-1的定义域为()A. [1, +∞)B. (-∞,-1]∪[1,+∞)C. [-1,1]D. (-∞,-1)6. 已知函数f(x)=2x + 1,g(x)=x^2,则f(g(2))的值为()A. 9B. 7C. 17D. 257. 设a = 2^0.3,b = 0.3^2,c=log_20.3,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 a < b < cB. c < b < aC. c < a < bD. b < c < a8. 函数y = 3^x与y=log_3x的图象关于()对称。

A. x轴B. y轴C. 直线y = xD. 原点。

9. 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2+1,则f(-1)等于()A. -2B. 2C. -1D. 010. 已知f(x)=x + 1,x≤slant0 x^2,x > 0,则f(f(-1))的值为()A. 0B. 1C. 2D. 411. 函数y = (1)/(x - 1)在区间[2,3]上的最大值为()A. 1B. (1)/(2)C. (1)/(3)D. (1)/(4)12. 若f(x)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f(3)=0,则不等式xf(x)>0的解集为()A. (-∞,-3)∪(0,3)B. (-3,0)∪(3,+∞)C. (-∞,-3)∪(-3,0)D. (0,3)∪(3,+∞)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3. 计算log_327=_ 。

河北省秦皇岛海港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河北省秦皇岛海港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河北省秦皇岛海港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语言叙述中,能表示集合的是( )A .数轴上离原点距离很近的所有点;B .太阳系内的所有行星C .某高一年级全体视力差的学生;D .与ABC V 大小相仿的所有三角形2.命题“[)1,x ∀∈+∞,21x ≥”的否定是( )A .[)1,x ∀∈+∞,21x <B .[)1,x ∃∈+∞,21x <C .(],1x ∀∈-∞,21x ≥D .[)1,x ∃∈+∞,21x ≥3.已知x ,y 为实数,则“3x ≥,2y ≥”是“6xy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若{}210,,a a ∈,则a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1±5.集合4Z 21A x x ⎧⎫⎪⎪=∈⎨⎬-⎪⎪⎩⎭,则A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 A .30 B .62 C .126 D .2546.已知0a >,0b >,3a b ab +=,则a b +的最小值为( )A .32B .23C .43D .37.在关于x 的不等式2(21)20x a x a -++<的解集中恰有两个整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322a a ⎧⎫<<⎨⎬⎩⎭B .112a a ⎧-<<-⎨⎩或322a ⎫<<⎬⎭C .112a a ⎧-≤<-⎨⎩或322a ⎫<≤⎬⎭D .322a a ⎧⎫<≤⎨⎬⎩⎭8.已知实数x ,y 满足41x y -≤-≤-,145x y -≤-≤,则9x y -的取值范围是( ) A .[7,26]-B .[1,20]-C .[]4,15D .[]1,15二、多选题9.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1a >“是“11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命题“21,1x x ∀<<”的否定是“21,1x x ∃<≥”C .设,R x y ∈,则“2x ≥且2y ≥”是“224x y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 .设,R a b ∈,则“0a ≠”是“0ab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10.已知全集U =Z ,集合{}210,A x x x =+≥∈Z ,{}1,0,1,2B =-,则( )A .{}0,1,2AB =I B .{}0A B x x ⋃=≥C .(){}1U A B =-I ð D .A B ⋂的真子集个数是7 11.设2P a a=+,a ∈R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B .“a >1”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P >3”是“a >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D .∃a ∈(3,+∞),使得P <3三、填空题12.已知0p >,0q >,且p q ≠,记(1)(1)A p q =++,2(1)2p q B +=+,C pq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用“<”.连接..) 13.已知不等式()22log 362ax x -+>的解集为()(),1,+b -∞∞U ,则a =,b =.14.已知正数x ,y 满足2212x y +=,则x 的最大值为.四、解答题15.已知集合{26},{39}A x x B x x =≤<=<<,(1)分别求(),()R R A B B A ⋂⋃痧(2)已知{1}C x a x a =<<+,若C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6.解不等式:(1)260x x +-≤(2)2620x x --<.17.已知函数()211y m x mx =+-+.(1)当5m =时,求不等式0y >的解集;(2)若不等式0y >的解集为R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8.已知集合{}|11A x a x a =-≤≤+,{}|42B x x =-<<.(1)若{}22A B x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x A ∈”是“x B ∈”的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9.给定数集M ,若对于任意,a b M ∈,有a b M +?,且a b M -∈,则称集合M 为闭集合.(1)判断集合{3,1,0,1,3},{|2,Z}A B x x k k =--==∈是否为闭集合,并给出证明;(2)若集合A ,B 为闭集合,且A R ,B R ,求证:()A B ⋃ R.。

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52---56)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审题人: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诗的“变”与“常”(吕进)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

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

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

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

“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

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

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

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

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

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

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

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

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

但这是创作状态。

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

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

人教版高一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高一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高一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14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阻遏.è船舸.kě颓圮.pǐ漫溯.sùB 长篙.gāo 河畔.bàn虱.子shī叱.骂chìC 忸.怩niǔ淬.火cuì倚.柱yǐ濡.湿rú C忤.视wǔ犒.劳hào 满载.zài 隽.永j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碾转惆怅彷徨沧桑色彩斑斓B 寥廓挑衅张皇碣石一愁莫展C 刀俎玉玦凄婉箫瑟峥嵘岁月D 苔藓辉煌逶迤树阴瞠目结舌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学生公寓到图书馆只有二三里,从图书馆到教学楼只有三四里,这段距离并不远。

B、考古学家对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C、为了防止这次大检查不走过场,中央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

D、出现别里科夫这类人的主要原因,是沙皇反动专制的统治所造成的。

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生日宴会上,老人的子女、亲戚和朋友欢聚一堂,天伦叙乐....,这是老人的八十岁的生日宴会。

B、在这次研讨会上,代表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胡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激浊扬清....,在全社会树立起道德新标杆。

C、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表面是说书中人,实际针对的是我。

D、《雨巷》是戴望舒的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

5、下面句子横线上依次所填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冰天雪地的日子刚刚过去不久,几阵_______吹过之后,春姑娘________ 爬上了枝头,用她那嫩绿的羽服,把山川扮得满目生机,_________ 的种子在萌发,炽热的激情在萌动,-----------春天真的回到了人间。

A、轻风轻轻期望 B 清风轻轻希望C、轻风悄悄希望 D 清风悄悄期望6、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连贯的是()○1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

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4}M x y x y n x y x y =+==-=,那么集合M N ⋂为(A) x = 3,y = –1 (B) {3,–1} (C) (3,–1) (D) {(3,–1)} (2)不等式23440x x -<-≤的解集为(A)13{|}22x x x ≤-≥或 (B)13{|}22x x -<< (C){|01}x x x ≤≥或 (D)1301}22{|x x x <≤≤<-或 (3)若p 、q 是两个简单命题,且“p 或q ”的否定是真命题,则必有(A) p 真q 真 (B) p 假q 假 (C) p 真q 假 (D) p 假q 真 (4)“1a =”是“函数22cos sin y ax a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5)下列各项中能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211x y x -=-与1y x =+ (B)lg y x =与21lg 2y x =(C)1y =与1y x =- (D)y x =与log (01)x y a a a a =>≠且(6)已知62()log f x x =,则(8)f =(A)43(B)8 (C)18 (D)12(7)若|1|12()x f x +⎛⎫⎪⎝⎭=区间(,2)-∞上(A)单调递增 (B)单调递减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8)设()f x 是(,)-∞+∞上的奇函数,(2)()f x f x +=-,当01x ≤≤时()f x x =,则(7.5)f 等于 (A)0.5 (B)-0.5 (C)1.5 (D)-1.5 (9)已知二次函数()y f x =满足(3)(3)f x f x +=-,且有两个实根1x ,2x ,则12x x +=(A)0 (B)3 (C)6 (D)不确定 (10)函数0.5()log (1)(3)f x x x =+-的增区间是(A)(1,3)- (B)[)1,3 (C)(,1)-∞ (D)(1,)+∞ (11)若函数22log (2)y x ax a =-+的值域是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畴是(A)01a << (B)01x ≤≤ (C)0a <或1a > (D)0a ≤或1a ≥(12)已知函数1()3x f x -=,则它的反函数1()f x -的图象是012y x12y x12y x12y x(A) (B) (C) (D)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函数2()1(0)f x x x =+≤的反函数为 .(14)函数f (x) 对任何x ∈R + 恒有f (x 1·x 2) = f (x 1) + f (x 2),已知f (8) = 3,则f (2) =_____.(15)已知函数2()65f x x mx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则m 的取值范畴是 . (16)假如函数22log (2)y x ax a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a 的范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承诺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求不等式25||60x x -+>。

2023-2024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英语月考试卷

2023-2024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英语月考试卷

2023-2024学年永安三中高中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recycle?A. Plastic.B. Paper.C. Glass.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On the phone.B. In a restaurant.C. At home.3. What has the woman been doing during the holiday?A. Traveling.B. Doing exercise.C. Relaxing at home.4. How does Susan find walking?A. Tiring.B. Boring.C. Enjoyable.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doesn’t like opera.B. She would like to go with the man.C. She prefers to see the opera another day.第二节(共15小题)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o is John?A. Edgar’s classmate.B. Edgar’s roommate.C. Edgar’s secretary.7. When will Edgar hand in the paper?A. Before 1:00.B. After 3:00.C. Sometime between 2:00 and 3:00.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S:32,Mg:24, Na:23,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将氯化钠、乙醇、碘分别从以下三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①氯化钠和水②乙醇和水③碘和水,宜采取的操作方法依次是………………………………………………()A. 蒸发、蒸馏、萃取B. 萃取、蒸馏、蒸发C. 蒸发、萃取、蒸馏D. 蒸馏、萃取、蒸发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的是………………………()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 ①和②B. ②和④C. ③和④D. ①和④3、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A、水银、干冰、硫酸、烧碱、食盐B、碘酒、冰、盐酸、火碱、食盐C、氢气、二氧化硫、硝酸、纯碱、胆矾D、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氯化铜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1 mol O2的质量为32 g/mol B.SO42-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C.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D.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 g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是22.4LB.任何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都是22.4L/molC.00C、101kPa时2g氢气的体积约为22.4LD.常温常压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6、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会生成沉淀7、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B、1.8克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1 N AC、常温常压下,48克O3 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N AD、2.4克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 A8、人们会利用纳米级(1-100nm,1nm=10-9m)微粒物质制造出更加优秀的材料和器件,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卷I卷(选择题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正确的一组是①夜缒(zhuì)而出百舸(ɡě)②勾践栖(xī)于会稽之上青荇(xìng)③生二人,公与之饩(qì) 罗琦(qǐ)④形貌昳(yì)丽踟蹰(chíchú)⑤时时而间(jiān)进寥廓(liáo guò)⑥乃自强(qiǎng)步,日三四里发酵(jiào)A、②③⑤B、①③⑤C、③⑤⑥D、②③④2、下列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寥廓急躁斑斓贻笑大方B、慰藉仓促笔杆至高无上C、感慨摇曳抉择按部就班D、苍茫沧桑妥帖金壁辉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新梁丰,新气象。

作为梁丰的新同学,我们看到校园中一座座美.轮美奂...的新房子,心里真是自豪极了。

B、咱们的班主任蒋老师能干得很,在他的管理下,我们班不仅学风浓厚,而且好人好事不断,蔚然成风....。

C、他这本书,行文流畅,比喻精辟,思想深刻,读来如行山阴道上,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D、做事情往往应该从长远考虑,从全局出发;要是目无全牛....,就容易导致碰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B、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开阔的胸襟,就是对和自己学术观点不同的同行,也要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C、“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D、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成立。

5、对艾青《盼望》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题3分)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6.下列对“真正的修养”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B.是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以及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因而找到生活的意义。

C.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因此它并不能实现某种具体的目的。

D.真正的修养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7.下面不属于论述“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的理由的一项是()A.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B.获得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C.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我们集中心智。

D.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8.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但最重要的途径是研读世界文学。

B.读书问题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获得生活的意义。

C.活着不是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而是追求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

D.读书不可以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而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2分)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①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③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④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注:①燕人对荆轲的称呼②即下文的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③zhèn,刺④拊(fǔ)心,搥胸,形容非常痛心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兵北略.地夺取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如果没有C、诚.能得樊将军首果真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厚10、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②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③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11、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太子丹恐惧..来归丹.. B、樊将军以穷困C、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扼腕而进曰..曰 D、樊於期偏袒12、下列各句与“而燕见陵之耻除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秦王必说见臣C、为之奈何D、秦王必喜而见臣第Ⅱ卷(114分)四、(28分)13、翻译文中的句子:(9分)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愿足下更虑之!③顾计不知所出耳!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8分)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15、默写:(11分)①、邹忌由妻“私”、妾“畏”、客“求”想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②、齐威王下令进谏者有三等奖赏,于是出现了三变:“令初下,___________ ,__________ _;数月之后,______________;期年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五、(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两片秋叶陈薇莉秋意浓入肃杀,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就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

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面。

黑黄的色,边儿早已碎败,蜷曲着身子,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

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么?我悲秋,我亦恋秋。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愁就袭上来,牵扯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怀莫名的悲哀。

人生,不都如这枯叶么?在转瞬即逝的浓绿后转黄,变黑,飘飘地落,不知葬身哪一角落。

又一阵风过,叶儿在书扉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

一看那刚劲的字体,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着亮点儿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

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

他爱我,但他更爱大山——这使我气恼,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大山!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

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越发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我并不懂自己,何故竟会发生了要将这片枯死的形体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你爱这大山的红枫么?那双洋溢着热热生命力的眼睛盯住我说,”是的,它也附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挤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我慢慢觉到,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

人生的春固然可爱,但也用不着为留它不住而无端发愁,即使到了秋,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何况春后面还有夏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