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擒拿24技之别、扛
少林擒拿术十大技法——扛技

少林擒拿术十大技法——扛技扛技是用双手控制住对手肢体,通过相应的技巧使其肢体关节置于我肩部上方,然后以肩部为力点向上提升,利用杠杆原理扛别对手的肢体或关节,令其损伤。
实用技法一抓腕扛肘动作说明:双方对峙,对手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对手突然用右拳击打我面门,来势凶猛。
我迅速闪身躲让拳锋,并用右手格挡来拳(图1-1)。
紧接着我左脚向前上步,右手叼抓住其右手腕,力达指尖,身体随上步向右转身,同时左手与右手力抓握住对手右手腕,并将其右臂拉直,令其肘关节外侧置于我左肩之上,继而双手一同下拉,与肩部协同扛对手右臂肘,令其臂折(图1-2)。
要领解析:上步、转身、拉臂动作要连贯协调,一气呵成。
注意双手抓拿对手手腕时,要抓拿腕脉穴,令其手臂麻木,同时一定要将对手右臂翻拧使其肘尖向下,以便扛别。
肩部上扛时,身体重心要稍微前倾,也可以扛着对手的右臂向前拖动。
实用技法二翻身扛肘动作说明:双方交手时,对手右脚在前左脚在后,首先用右手抓住我左肩头,并用力向后拉扯。
我可以迅速上右步,落脚于对手右脚外侧,身体随之左转,同时用左手自上而下扣抓住对手右手拇指外侧(图2-1),紧接着右手自下而上与左手合力一同抓握住对手右手腕部,身体继续左转,以将其右臂拉直,令其肘关节外侧置于我右肩头上,双手下拉,重心前移,身体略前倾扛其右臂肘(图2-2)。
要领解析:上步、转体、拉臂动作要快速敏捷,连贯协调,出手果断,一触即发,下拉与上扛动作要交错用力。
抓握对手手臂上扛时,双手要有翻拧的动作,必须将对手的肘尖拧至向下方可达到预期效果。
实用技法三磨身扛肘动作说明:实战中,对手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由背后对我进行偷袭,对手突然用右手自下而上撩抓我后腰或衣服(图3-1)。
此时我可以迅速自上而下分别抓住对手右手手腕,同时左脚向后撤半步,上体下俯,身体左转,将对手的右手臂之腕、肘关节反扭过来,继而头部由对手右腋下绕过,以肩背部位向上扛其右臂肘,可使其肩、肘、腕筋断骨折(图3-2)。
军警的反擒拿格斗术

军警格斗之反擒拿擒拿是四大击法之一,是配合踢打摔等各种不同技术组合而体现出来的。
由于公安工作的性质所决定,民警在使用格斗技术时须围绕抓获犯罪嫌疑人,取得口供,为破案提供线索这一中心而进行。
擒拿训练当中以反擒拿这一环节最为薄弱。
不少武警和办案民警在实施缉捕过程中碰到武术院校毕业后流向社会的无业游民或是“黑保镖”,无法施展平日所学的技能,常常为人所制。
面对这种状况,公安干警应努力掌握擒拿和反擒拿技术,要反复练习基本动作,认真领悟动作要领,使动作连贯运用自如。
笔者拟就10种反擒拿技法分列如下:一、腕部解脱与反拿此节应首重抓腕反缠和反抓扛肘两项训练。
抓腕反缠:假设对方由前用右手抓住我右腕,我立即屈右手时,左手同时紧扣握住对方手背,遂即右手变掌向外翻,抓住其手腕,猛力向前下旋压手腕,迫使对方下蹲。
练习时不可用力过大,但实战时扣对方手背一定要紧,回拉要快速有力,上挑下压要狠反抓扛肘:假设对方由前用双手抓住我双手腕,我两臂迅速回收,两手同时由内向外翻反抓对方右手腕,遂即右脚向左后插步,身体下沉右后转,两手用力向前下拉,将对方肘关节扛在左肩上将其制服。
要领在于反抓要紧,转体上扛越快越好二、臂部解脱与反拿重点掌握锁臂滚肘、夹臂拿颈两项。
在实战中两项都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锁臂滚肘法扣对方手背要紧,滚臂由前向右,用力向下。
对方由前用左手抓我右上臂,我迅速用左手紧扣其左手背,右手同时屈肘上抬滚抓对方小臂,身体向下沉夹臂拿颈式抓对方手臂回拉要快速有力,夹臂要紧,扣腮要牢。
假设对方由前用右手抓我左小臂,我左小臂迅速回收由内向外翻解脱,同时用右手抓对方的右手臂向右侧猛力回拉,并顺势用右大臂与小臂将对方右小臂夹住,左手从对方左肩上穿过扣住其右腮帮,猛力将对方头部向左扳转三、颈部解脱与反拿将注意力放在转身压肘和抓腕拧臂两项上,增大训练强度,增加训练次数。
转身压肘式设对方以双手卡我喉咙,我左手从对方右臂下向上穿过抓握其左手腕,同时屈右臂上举,向后撤左步的同时身体左转,以右小臂横格对方的左肘关节。
坑死你不偿命的神技---擒拿【深度好文】

坑死你不偿命的神技---擒拿【深度好文】鉴于不断有爱好者提出希望我们多多发表一些关于“擒拿制敌”的文章,今天只好老生常谈,挖了一篇我们撰写于2011年的博文跟新朋友们分享。
(老朋友们可以直接无视了)擒拿术也可以理解为是反关节技术或关节破坏术。
怎么?听不懂?好吧,一言不合就上图~多数中国人都喜好擒拿技术,影视剧作品和武侠小说里面就有很多擒拿类的武术,如:大擒拿手、小擒拿手、鹰爪擒拿手、分筋错骨手等等... 这些武术仅凭它们的名字就足以让人神往,举手之间就可以让敌人骨断筋折、哀嚎不已;动作帅气利索,潇洒得一塌糊涂!影视、小说里只要一出现运用擒拿招数制服敌人的英雄人物,总会让人印象深刻。
阅遍倚天屠龙,光明顶一战,唯有“鹰王”过目难忘!看遍欧美动作,将敌人如木偶一般玩弄,当属“史蒂芬· 席格”!再回到今天的现实生活,仍然有一些擒拿术爱好者访遍天下名馆去寻找这些神秘的功夫。
只是到了当代,这些功夫演化成为了能够适合当代人群快节奏生活的现代擒拿术,比如:军警擒拿、太极擒拿、合气道等等。
其实无论何种擒拿术,原理都是一样,为了避免文章过于冗长,这里以合气道为例,简单阐述。
合气道是一种没有任何攻击技术的防卫型武术,讲求以巧取胜,借力使力。
比如敌人劈面一拳打来,我方抓住对方的手腕,经过内旋或外旋几次拧转,对方的腕关节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疼痛难忍,严重时可以造成脱臼或撕裂。
整场打斗,没有任何粗鲁的身体硬性接触就宣告终结,儒雅而简单,即使对方人高马大,也一样如摧枯拉朽般将其击败。
有人可能会问,那么这么神奇的武术学会以后一定很厉害、很实用了?好,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可以先试想一个画面:一位年轻女孩晚归,突然四下里窜出几名彪形大汉,恶狠狠地向其扑来,女孩沉着应战,闪转腾挪,与歹徒搏斗;在夜幕的掩护下,时而传来短促的呼喝声、关节撕裂的爆裂声和痛苦地呻吟声......几分钟过去了,战斗结束,女孩安然无恙,大汉们七横八竖躺了一地......看了上述精彩的打斗,一定让很多擒拿爱好者大呼过瘾!可是,遗憾的是,这只是一个设想。
浅析擒拿24 技之刁、拿

武术研究2018年1月第3卷 第1期浅析擒拿24技之刁、拿刘明亮1 张怡凡21.国际关系学院体育美育教研部,北京 100091;2.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北京 100091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践总结法和专家访谈法,深入剖析了擒拿24技之刁拿两种技法的本源、应用、区别及与其它技法的配合。
文章旨在深入研究刁拿两种技术动作的内在变化规律,而不只是外形的简单介绍,为擒拿的研究提供参考,使擒拿爱好者能够深入了解与掌握擒拿技术。
关键词:擒拿 刁拿 24技 剖析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1—0024—04擒拿技理以“易理”为理论基础,擒拿中亦有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等术语。
擒拿理论非常丰富,技术更是千千万万,数不胜数。
其中24技是擒拿技术的基础,分别是“刁拿锁扣,掐插挑顶,拧压缠旋,别扛折扳、剔盘挫抉,挣斫抱挟”。
24技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组成擒拿技术的基本元素,组合生化出无穷的实用擒拿技法。
练习者对于擒拿技法更加关注,久而久之,往往忽略了单字本身的来源和深意,及单字与单字之间的相互区别。
今就刁拿两种手法进行追溯和剖析。
1 刁、拿的出处实施擒拿技法就是先要控制人体运动链系统的游离端,使其由开放式运动链变为闭锁式运动链。
[1]因此,就有了刁、拿这两种以控制人体运动链游离端为主要目的的技法。
擒拿中刁拿锁扣四种技法选自24技,而24技来源于擒拿秘籍《九重天》中的八卦诀上诀,即“法分八卦论阴阳,三八相承二十四。
三节九要需分明,形正劲全变化精。
”和“刁拿锁扣宜投前,掐插挑顶指力全。
拧压缠旋走螺旋,別扛折搬是惊弹。
剔盘挫抉两分张,挣斩抱挟力混元。
”[2]24技在擒拿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值得细细斟酌。
以下,笔者就前两个字:刁、拿进行详细剖析。
2 字意与该字在擒拿中的界定与技法2.1 刁刁的字意较多,分别是:(1)古代行军用具。
一种有柄的小斗,白天可供一人烧饭,夜间敲击以巡更。
心灵鸡汤之浅论擒拿24技之挑、顶

浅论擒拿24技之挑、顶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擒拿24技之挑、顶两种技法的本源、应用、区别及与其它技法的配合进行介绍。
文章旨在深入研究挑、顶两个技术动作的内在变化规律,而不只是在外型的简单描述,为擒拿的研究提供参考,使擒拿爱好者能够深入了解與掌握擒拿技术。
关键词:擒拿挑顶 24技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2—0058—041 前言博大精深的擒拿技法种类繁多、变化多端。
其中24技是擒拿技术的基础,分别是“刁拿锁扣,掐插挑顶,拧压缠旋,别扛折扳、剔盘挫抉,挣斫抱挟”。
[1]24技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组成擒拿技术的基本元素,这些基本元素通过相互组合形成多种多样的擒拿技法。
由于擒拿技法具有富于变化的特点,练习者往往在学习过程中忽略技法中单字本身的来源和深意。
今就“挑、顶”二法进行追溯和剖析。
2 出处挑、顶二字出自擒拿秘籍《九重天》的《八卦诀》(上诀)。
原文如下:“法分八卦论阴阳,三八相承二十四。
三节九要需分明,形正劲全变化精。
明暗弹抖气貫梢,挣钻旋化步亦行。
动静分明松肩肘,腕活掌柔指亦坚。
刁拿锁扣宜投前,掐插挑顶指力全。
拧压缠旋走螺旋,別扛折搬是惊弹。
剔盘挫抉两分张,挣斩抱挟力混元。
”3 挑、顶的字义及其在擒拿中的用法3.1 擒拿中的“挑”技3.1.1挑的字义(1)用肩膀担;以肩荷物;肩挑包裹;挑运东西如:担挑双草履,壁依一乌藤。
——陆游《自题传神》。
挑力;挑包;挑码头;挑柴火;挑米;挑油;挑谷(2)引申为带头,领头;承担,担当;如:挑头的;挑家过日子;挑担子(3)选择如:挑兵;挑选以上字意均出自《新华词典》(1)本义:挑拨,挑动(2)搬弄是非;借端生事如:挑事儿;挑唆(3)勾引;逗引;调戏如:挑逗;挑谑(4)用竿子把东西举起或支起如:把帘子挑起来(5)用指尖、棍尖等刺或戳如:挑火;挑灯;挑破水泡以上字义均出自《新华词典》。
3.1.2 “挑”在擒拿中的应用擒拿的挑主要是指用手臂由下向上拨开对方的进攻拳、腿,或是用四肢将对方的重心或者是身体、四肢支起来。
常用擒拿法

常用擒拿法擒拿是武术实战技术的一种,它是针对人体最易遭受伤害的部位,通过抓、缠、锁、扣、扛、托、抱、搂、砸、压、切、带、折、拧、打等技法,撅其关节,挫其筋骨,攻其要害,使其失去正常生理活动,达到防身制敌的技击术。
下面介绍常用擒拿法:(1)扣手缠腕(2)抓腕拉肘(3)扣手别臂动作要点:(1)扣手缠腕开始姿势:甲自然行走或站立,乙在甲正前,左脚在前,用右手抓握住甲右手腕(图1)。
动作顺序:甲左手立即由上向下扣握住乙右手背;顺势向后撤左步,右手变掌上挑;随即用右手抓握住对方右手腕下压,擒拿对方腕部。
图:扣手缠腕(见图1~图3)(2)抓腕拉肘开始姿势:乙自然站立或行走,甲在乙正前,右脚在前,用右手抓握住乙左手腕时动作顺序:乙立即向前上左步,左臂沉肘,左手变掌,顺势向外、向下反抓甲右手腕;乙手从甲右臂下穿过,反手回拉甲右肘关节,同时向右转体用力,在手推甲右手腕,擒拿甲肘部.图:抓腕拉肘(见图4~图6)(3)扣手别臂开始姿势:乙自然行走或站立,甲出左拳进攻。
动作顺序:乙用右手抓握甲手腕的同时,左臂屈肘上举,由甲左臂下划弧穿过,别拉甲左臂肘部;随即上右脚别住甲左腿并下压其肩部。
图:扣手别臂(见图7~图9)注意事项:(1)只有在熟练拿握擒拿动作的基础上,常年互动练习,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情况下,才能在对抗中取得主动制约权。
(2)擒拿时必需遵循:动作要熟、出手要快、部位要准、下手要狠、变化要多的原则。
(3)用力方向是左右旋转用力,擒拿对方的反关节,易制服对方。
(4)练习者之间相互练习时注意力度的把握,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擒拿格斗 - 正面解脱擒拿技术

动作流程
• 2、折臂压肩
• 动作要领:当对方用右手抓我衣领时,我
右手迅速扣住对方右手背,同时左手按其 肘关节,身体右转的同时,以右手外旋, 左手下压之合力,使对方上体前俯,同时 右腿垫步用左膝猛顶右腋下,将对方控制。 • 练习要点:扣压手背要紧,按肘要紧,顶 膝要狠。
动作流程
• 3、扳肘跪裆 • 动作要领:当对方由前抓住我衣领时,我 左手迅速紧扣对方手背,外拧的同时上体 左转,右手由下向上抓住对方右肘部,随 即向内拉拧其肘部,使对方倒地,随后右 手拉肘,左手推腕,右腿上步于对方于对 方两腿之间,以右膝跪击对方裆部,将对 方控制。 • 练习要点:扣压手背要紧,抓肘要准,跪 裆要狠。
• 2、折腕扳肘
• 动作要领:当我坐在椅子上,对方由前右
手抓我前胸时,我左手扣紧对方右手背外 拧,向上起身的同时,右手变掌猛砍对方 右肘关外内侧,随即右手由下向上,扳其 右肘,向上扳拉,将对方控制。 • 练习要点:扣压手背要快,外拧,扳肘, 踹膝要狠。
七、仰卧倒地受到正面攻击时的解脱擒拿技术
• 1、截腿砸裆 • 动作要领:当我仰卧倒地,对方站立以右低横踢
以左截腿猛击其前腿膝关节,随即向左转 体,同时以右侧踹攻击其腹部,使其向后 倒地。我迅速起身,两腿蹬地,鱼跃扑向 对方,随后骑压其腹部,双手扼喉,将其 控制。 • 练习要点:截腿要准,起身、鱼跃要快, 踹腿、扼喉要狠。
• 动作要领:当对方由前双手卡我喉部时,
我两手迅速紧抓对方手腕,重心后移,后 倒的同时,一脚蹬其小腹,将其蹬向后方。 随即后滚翻骑压对方,双手扼喉,将其控 制。 • 练习要点:抓腕要紧,后倒迅速,蹬踹、 骑压要狠。
动作流程
• 2、抓头扛摔 • 动作要领:当对方从我左侧以双臂勒我颈 部时,我迅速下降重心的同时,左手迅速 由后揪抓对方头发向后猛拉,使其上体后 仰,随后左脚后撤的同时右手由外向里抱 住对方的右腿上扛,身体同时向左后方发 力,将其摔倒。左转身骑压对方腰部,双 手扼喉,将对方控制。 • 练习要点:抓发要快、准,扛、摔协调, 骑压要狠。
擒拿术练习要点

擒拿术练习要点擒拿术练习要点擒拿术的练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练法,另一种是对练法。
单练法有擒敌拳和捕俘拳,而对练法则是一套按照人体生理解剖原理反侧对方关节,互相进行擒拿与解脱的假设性实战动作练习。
在进行对练擒拿套路时要时刻牢记这两句歌诀:“单擒随手转,双擒捏带挛,单拿手腕肘,双拿肩胯走。
”这样在演练时才能体现出捕俘特技。
此外,练习擒拿术在实战中还必须做到:一、狠辣擒拿术本身就是以反侧关节、点穴窒息、分筋错骨为目标,因而临阵对敌必须心狠手辣,毫不迟疑。
因为稍有犹豫,战机即逝,反被敌所制。
心狠是指对敌人不留情,手辣是指靠、粘、牵、侧、切并用,出其不意地擒住敌人。
换句话说,即动作要到位扎实。
二、准确俗话说:“踢打不准,犹如跳井”。
因为各种擒拿法与解脱法,不但技术复杂,规格严谨,而且在使用时必须精细准确,否则在实战中不但拿不得,解不脱,反而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拿穴更是这样,因穴位所占位置极小,而搏击时双方又处在不停的运动中,要想拿住对方的穴位当然很难。
这就要求平时勤学苦练,实战时才能左右逢源。
总之,擒拿术要求法到力到,力到必击中,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手到擒来”的效果。
三、胆大古人说“胆大艺更高,艺高胆更大”,“两军相逢勇者胜”等等,都说明了胆量在实战中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胆大既是一条搏击经验,也是心理素质好的表现。
搏击过程中并非完全拼技术,更要拼胆量和耐力。
所以在临阵对敌时对敌人要有无比仇视的态度,要敢于同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样临敌时才能有超水平的发挥。
正如古拳谱中所言“视人如败草,打人如行路”“大敌当前,已如入于无人之境”的说法。
而大成拳宗师王芗斋《意拳新编》亦载“交手作拳之时,有与对方共死之决心,则战无不胜”。
以上所言,无一不是说技击时的胆量何其重要。
只有在精神上的'一往无前,没有任何负担的条件下,再配以拳技和力量,方可使自身达到神勇之境。
试观泰拳技击,乃当今世界武坛之雄魁,倘究其搏击方法,亦与我国武术界外家拳的技击术大同小异,并无高妙莫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研究2018年4月第3卷 第4期浅析擒拿24技之别、扛刘明亮1 张怡凡2 朱有为31.国际关系学院体育美育教研部,北京 100091;2.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北京 100091;3.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处,北京 100091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践总结法和专家访谈法,深入剖析了擒拿24技之别、扛两种技法的本源、应用与分类。
文章旨在深入研究别、扛两种技法的内涵和常用技术,发现它们的内在规律,为擒拿的研究提供参考,将各个技法更加细致而深刻地呈现出来,使擒拿爱好者能够深入了解与掌握擒拿技术。
关键词:浅析 别 扛 24技 擒拿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4—0042—03擒拿理论非常深邃,与理论相配合的技术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其中24技是擒拿技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24技”的解读分析,可以对擒拿技法了解的更加快捷和深入。
“24技”是由二十四个字组成的,分别是“刁拿锁扣,掐插挑顶,拧压缠旋,别扛折扳、剔盘挫抉,挣斫抱挟”。
[1]二十四字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组成擒拿技术的基本元素,但单字不成法,每一个擒拿基本技法都是由其中几字相互搭配组合而成的,久而久之,往往忽略了单字本身的来源和深意,及单字与单字之间的相互区别。
今就二十四字之别、扛两种手法进行追溯和剖析。
1 别、扛的出处实施擒拿首先要控制人体运动链系统的游离端,使其由开放式运动链变为闭锁式运动链。
随后,才能对其关节、筋脉、穴位等部位进行擒拿。
因此,就有了别、扛、折、扳这四种以控制人体运动链游离端为主要目的的技法,擒拿中“别、扛”技法始见于擒拿秘籍《九重天》中的八卦诀上诀,即“法分八卦论阴阳,三八相承二十四。
三节九要需分明,形正劲全变化精。
”和“刁拿锁扣宜投前,掐插挑顶指力全。
拧压缠旋走螺旋,別扛折搬是惊弹。
剔盘挫抉两分张,挣斩抱挟力混元。
”[2]由此可见,24技在擒拿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值得细细斟酌。
2 字意与擒拿中的界定与技术分析2.1 别的字意别(bié)的字意有14种(1)分解。
(2)分离;分开;分出。
(3)区分;辨别。
(4)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卡住,插住,绷住。
(5)扭、转过去。
(6)差别。
(7)分类。
(8)另外的。
(9)表示劝阻或禁止,不要,不准。
(10)坚持要求对方改变意见或习惯。
(11)送别。
(12)特殊的。
(13)各;各自。
(14)表示揣测。
2.2 擒拿中“别”技的具体界定武术擒拿中“别”技主要取(2)“分离;分开”(4)“卡住,插住,绷住”(5)“扭、转过去”的意思。
具体技法多是指四肢控制住对方的四肢的某部后施加两个相反方向的力,使其大小臂或某部位的某个位置产生分离或者卡住对方的效果,从而形成擒拿。
2.3 擒拿中别的常用技术与分类擒拿“别”法中主要分为别臂和别腿,别臂一般分为内别臂和外别臂。
别腿可按方向分为前别腿和后别腿,或者按数量分为别单腿和别双腿。
第1类 别臂例1外别臂当对方以右手击我时,我以左手在其右臂内拦格,同时右手屈肘,沿其右臂内下侧,向外上侧回抓自己的左手(亦可回抓其右腕)。
我右肘在对方右臂肘关节外侧,向内向上滚挫其肘部,与双手合抱下压形成合力,迫使其肘部极度外旋内收,见图1。
两手合抱对方手腕,向内、向下旋扳,同时我右肘部向上、向外作者简介:1.刘明亮(1974~ ),男,硕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武术文化。
4243滚挑其肘部,随后要有向前的撑力,此撑力与双手回拉协调一致,也就是迫使其前臂在极度外旋的情况下,增加大小臂的夹角,此夹角每增加1度,疼痛就增加十分,用力方式,见图2。
图1 图2例2内别臂当对方左手抓握我右手腕时,我左手勾拉其左肘窝,右手旋拧从其手掌中逃脱,并向其大臂上侧插,随后右手下压其大臂,右肘向上搬撬其前臂和肘关节,形成其手臂内旋,肘关节和肩关节都达到运动极限,从而形成擒拿,见图3。
图3所谓内别臂是使对方手臂内旋,与外别臂不同的是内别臂不强调对方手臂内旋的幅度,而是强调我手臂别撬的动作,通过对对方大小臂别撬的动作,使其肩关节和肘关节达到或者超过其活动极限,形成擒拿。
外别臂技术要领则注重迫使对方手臂的外旋和屈肘动作。
第2类 别腿别腿在擒拿技术中非常常用,主要是因为别腿能有效控制活动灵活的步法,也就是有效控制下肢的游离端。
例1前别单腿当对方拍抓我右肩时,我左手扣抓对方手背,右手划弧线,由后上向前下劈压对方大臂,同时右腿后插别其左腿,微左转身,控制其手臂,形成擒拿,见图4。
① ② ③图4例2前别双腿当对方交叉抓我双手时,我左转身,左手抓握对方手腕回拉,右手臂别其大臂,同时右腿后插,别其双腿,身体左转,形成擒摔,见图5。
① ② ③图5例3后别单腿我从身后快速靠近对方,右手圈夹,勒住对方颈部,同时左手抓握其左手腕,随后右腿向其两腿中间后插,同时左转身,崩弹其右腿,形成擒摔,见图6。
① ②图6值得一提的是,实用技术中别双腿较之别单腿,擒拿的效果更加凶狠。
2.4 “扛”的字意“扛”的字意有8种,具体如下:(1)用两手举重物。
(2)两人或两人以上共抬一物 。
(3)磕;碰。
(4)阻拦。
(5)横架。
(6)用肩部携带。
(7)用言语顶撞,抬杠。
(8)做长工。
2.5 擒拿中“扛”的具体界定武术擒拿中主要取(6)用肩部携带。
如:肩上扛着大包;扛荷(肩抬);扛枪;和(1)用两手举重物的意思。
具体技法多是用肩向上扛对方的手臂或身体的技术方法。
2.6 擒拿中“扛”的常用技术与分类擒拿“扛”法中主要分为扛肘、扛肩和扛人。
第1类 扛肘当对方用右拳击我时,我疾进步,左手扣拿其右腕,右摆拳击头脸左侧,当其用左手阻格时,速带扣回掳其左手。
同时左手向其左侧拍推其右臂。
进左步向右后转体,用左肩将其右手臂顶锁在我肩背上,两手扣抓其左腕用力下压回扳,肩部向上,扛顶对方的肘关节。
此时其双手皆被我固锁,可背拖带走,也可成反关节(肘关节)过背摔,造成擒拿,见图7,用力方式见图8。
使用时注意要将其左手用力前拉下压,将其右臂在我肩背处顶紧,勿令松脱。
图7 图844第2类 扛肩当对方双手交叉抓握我双手腕时,我左手回拉,右手前伸,右脚扣上步,左脚后插步,身体左转,用右肩部抵住对方的腋下或者大臂,上体前俯身,双手下扳其前臂,同时右肩背上扛,腰胯快速后顶,形成过背摔,见图9。
图9第3类 扛人当对方右手缠锁我颈部时,我迅速收下颌,进身下蹲,右手抱其腰,左手抱其大腿,快速挺身,将对方抱扛于肩上;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向前或向后将其摔倒,见图10。
“扛”法多用于扛对方的手臂的肘关节和肩关节,此时应控制对方的手臂为反关节状态。
扛手臂的技术多与“扳”技共同使用,手向下向回扳,而肩向上向前扛,两力形成对偶力。
扛腿的擒拿技术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用肩扛腿的机会不多,二是扛腿后不容易形成反关节的省力状态。
三是容易被对方实用腿部缠裹我头部。
图103 结语别、扛技法的大原则是《九重天》八卦诀中强调的“別扛折扳是惊弹”。
“折、扳”是另外两种技法,会在以后的文章中细细分析。
“惊弹”二字即为别、扛两种技法运用时的关键点,技术动作要具有爆发力和震慑力,干脆利落,快速制敌。
还有关于24技的擒拿口诀有“别(bié)折分卡冷脆强”。
别(bié)技主要采用“分解;分开”,“卡住,插住” 和“扭、转过去。
如:别折”的几个意思,常常作用于对方的臂、腿等较大的肢体部位。
“扛敌似枪上肩膀”是指“扛”技一定要顶住对方,常作用于对方的肩、肘或躯干等部位。
“别”技和“扛”技都要充分利用杠杆原理。
由于两种技法的作用部位都是富有力量的部位,所以必须要有很强的爆发力和绝对的压制作用。
我们对擒拿最基本的元素——24技逐一进行深究,探其根源,究其细节,是学习擒拿技法的一个捷径。
武术爱好者加入到研究中国擒拿的队伍中来,可以为传承优秀的武术文化做些增砖添瓦的工作。
参考文献:[1]赵大元.实用擒拿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赵大元.擒拿秘籍《九重天》译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3]赵大元,刘明亮.王玫 防身必备50招[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4]刘明亮.对擒拿技理“三环套月勾股弦”的阐释 [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10).[5]刘明亮. 擒拿秘籍《九重天》探微 [J].体育文化导刊,2012(4).[6]刘明亮,高 静,黄 筠 中国擒拿与巴西柔术之体育文化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9).An Analysis of the 24 Skills of Qinn: Bie and KangLiu Mingliang 1 Zhang Yifan 2 Zhu Youwei 3(1.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ijing 100091,China; 2.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ijing 100091,China;3. Graduate Student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ijing 100091,China)Abstract:The methods of document analysis, logical analysis, practice summary and expert interview have been taken here. A deep analysis has been made on the 24 skills of Qinna about Bie and Kang skills in terms of their origins, appliance, differences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 skills in this article. The article aims not only to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gestures and general techniques, but also to find these two skills’ internal rule changes. We wish the article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of Qinna by presenting more detailed and profound techniques and help Qinna lovers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it.Keywords:analysis Bie Kang 24 skills Qi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