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载体

合集下载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测试答案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测试答案

试卷提交时间:2017-06-08 21:27:17.5 试卷得分:96.01、题型:判断题分值:2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可以采取用扫描仪扫描输入和用高档数码相机对其进行翻拍录入两种模式。

正确答案正确2、题型:判断题分值:2上网档案信息鉴定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鉴定法;二是间接鉴定法正确答案正确3、题型:判断题分值:2在公众网上发布的数字档案资源,不需要办理审批手续。

错误答案正确4、题型:判断题分值:2档案数字资源的鉴定主要包括价值鉴定、开放鉴定和发布鉴定。

正确答案正确5、题型:判断题分值:2数字档案馆拥有局域网、政务网、公众网甚至保密网等众多网络利用平台。

不同的网络平台存储和管理着不同的资源,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即便同一网络也要面向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群体。

正确答案正确6、题型:判断题分值:2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等。

正确答案正确7、题型:判断题分值:2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的途径主要是数字档案的提供利用、电子政务网中的数字档案共享和互联网上数字档案的发布等。

正确答案正确8、题型:判断题分值:2如果把数字档案(电子文件)作为数据,档案元数据就是描述或反映档案文件背景、内容、结构及其管理过程的数据。

正确答案正确9、题型:判断题分值:2内容数据库是指数字档案的原文数据集,其信息类型多种多样,如文本、图片、表格、音频、视频等,它们是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主体。

正确答案正确10、题型:判断题分值:2广义的档案信息系统是指档案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错误答案正确11、题型:判断题分值:2上网档案信息鉴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上网档案信息鉴定的组织、原则、方式、程序等。

正确答案正确12、题型:判断题分值:2误操作是安全威胁因素中的头号触发因素。

正确答案正确13、题型:判断题分值:2从内容上划分,网上档案展览(陈列)主要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含答案)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含答案)

《初中信息技术与网络》基础知识与练习(一)一、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信息是包含人类感官能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它是事物存在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七下P2)信息:载体所包含的意义,抽象概念,无实体。

载体:承载信息的媒介物,如声音、文字、影像等,实体、可感知。

区别:电视是载体,电视的内容是信息。

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注意: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分,上述中声音、文字、语言、图像、动画、气味是信息。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是人类社会的有价值的资源。

信息和信息载体的关系:声波、纸张、电磁波等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载体,它们负载的内容(如语言、文字、图像等)才是信息。

2、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等的技术,是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的综合性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支柱(七下P7)。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七下P7):1、语言的使用,是人类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摆脱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3、印刷术的发明,为信息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先靠的保证。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6、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网络的普及。

其中目前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是第六种。

信息技术的特点:⑴数字化;⑵网络化;⑶高速化;⑷智能化;⑸个人化。

人性化、大众化、个性化和集成化(七下P8)信息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计算机发展趋势: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

信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信息、物质、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

信息技术的功能⑴辅人功能;⑵开发功能;⑶协同功能;⑷增效功能;⑸先导功能。

3、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与载体

信息与载体
人的表情言行 教师上课表达的内容 闪电、打雷、地震 节气的转换、白天黑 夜的交替 交通路口的信号灯 电视、广播、网络传 播的信息
自然信息
加工信息
信息无 处不在
信息无处不在
信息是由任何事物产生的。但 是,如果不被人、动物、植物等主 体所感知,那它也就毫无价值和意 义可言了。
信息的 载体
信息的载体
信息虽然无处不在,但是必须借助载体才
能表达。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语言、 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
信息的载体
图像 音乐 动画 影像
信息的 载体
试一试,找出下面信息的载体
信息 信息的载体
游泳教练示范蛙泳动作
短信通知:下周一放假 小学英语老师出示香蕉内容图片 体育频道播放里约奥运会赛况 校园里的读书声 铁二中校歌 我校旧貌图
喜洋洋灰太狼动画片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
信息的分类
信息无 处不在
信息的 载体
信息的 特征
信息
什么是信息?
信息,直观解释,是人们相互传递的音信、
消息。本质上看,是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
反映。
分类
信息的分类
一切自然物发出的信息
对外界传来的信息,经过进 一步的加工、处理而获得的 信息。
• 自然信息 • 加工信息
信息 书籍、报刊、杂志、 网页的内容
信息特征
信息的依附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信息虽然无处不在,但是必须借助载体才
能表达。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语言、
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
信息特征
信息的传递性
空间上传递;
时间上传递;
你能想出信息传递性的实例吗?
信息特征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例子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例子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例子信息是指传递和分享知识、观点、数据等内容的方式,而信息载体则是指用来传递和储存信息的物质形式。

信息载体可以是各种不同的物质,如纸张、电子设备、声音、图像等。

下面是关于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十个例子。

1. 书籍:书籍是最常见的信息载体之一,通过纸张和墨水将文字、图表等信息传递给读者。

不同的书籍可以包含各种不同的知识和观点。

2. 报纸:报纸是传递新闻和其他信息的常用载体,通过印刷在纸上的文字和图像,将最新的消息传递给读者。

报纸通常每天出版,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

3. 电视:电视是一种通过电子设备将声音和图像传递给观众的信息载体。

电视节目可以包括新闻、娱乐、教育等各种不同的内容。

4. 互联网:互联网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和分享信息的载体。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各种网站、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获取各种信息和资源。

5. 邮件:邮件是一种通过电子邮件系统传递信息的载体。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文字、附件等内容,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6. 广播:广播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传递声音信息的载体。

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等设备收听广播节目,了解最新的消息和娱乐内容。

7. 手机:手机是一种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设备。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浏览网页等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和获取信息。

8.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Facebook等,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和传递信息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

9.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信息的载体。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文字、附件等内容,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10. 声音记录:录音设备可以用来记录声音信息,如会议记录、讲座、音乐等。

人们可以通过录音设备将声音信息保存下来,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播放和传递。

以上是关于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十个例子。

这些信息载体在不同的场景和需求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传递和获取各种不同的信息。

信息的两个构成要素

信息的两个构成要素

信息的两个构成要素
信息的两个构成要素——信息内容和信息载体。

信息内容是指信息所包含的具体信息,例如文字、图片、声音等等。

不同的信息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例如文字可以以书面形式
呈现,图片可以以照片或图表方式展现,声音可以以音频形式播放。

信息载体是指信息传递的媒介,例如书籍、电视、互联网等等。

不同
的信息载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例如书籍便于长时间阅读和收藏,但不适合传递动态信息;电视可以传递大量的图像和声音信息,
但受制于时间和频道。

信息内容和信息载体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信息内容就没有信息传递的
需求,没有信息载体就无法传递信息。

信息的完整传递需要同时满足
信息内容与信息载体的要求。

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信息内容和信息载
体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不同的信息内容需要不同的信息载体来传递,而不同的信息载体也有利于传递不同的信息内容。

因此,在信息传递
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选择适当的信息载体,以达到最好的传递效果。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提升信息内容的质量,以确保传递的信息
具有高度的准确性、清晰度和实用性。

总之,信息的两个构成要素是相互依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传递的基础。

只有在信息内容和信息载体达到最佳匹配状态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信息技术学科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学科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大纲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无处不在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3.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4.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

P25.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信息的载体和形态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3.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4.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的五个特征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5.信息具有时效性。

1.2 信息的编码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

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冯·诺依曼: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 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6. n位能最多表示2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n-1。

7.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8.二进制进位规则:逢二进一。

9.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反之相同。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

自我探究
1.在高德地图上有时查不到新修的道路,这说明信息具有() A.时效性 B.价值性 C.真伪性 D.传递性 2.信息的载体是指() A.计算机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B.表示和传播信息的媒介 C.各种信息的编码 D.计算机屏幕显示的信息 3.为保护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安全而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恰当是 A.安装四种不同的防病毒软件,并同时启用 B.及时备份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资料 C.设置复杂的登录密码并定期更换 D.不轻易打开陌生人通过QQ等即时通讯工具发送的文件 4.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信息具有() A.时效性 B.价值性 C.真伪性 D.传递性
信息载体的概念
信息的载体是在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 介,是信息赖以依附的物质基础。信息本 身不是实体,只是消息、情报、指令、数 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必须依靠某种 媒介进行传递。 例如:记录考试成绩的纸张,教师讲课发 出的声波,雷电闪过的广播,黑板上的字 迹……
加油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不同的信息可以依附于同一个载体。
信息技术的概念
IT是利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实现信息的采集、 加工、存储、传输、管理、发布和应用的技术。 从本质上看,信息技术是能够扩展人类感觉器 官、神经网络、思维器官的庞大技术群。 信息技术包含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 技术和传感技术四种核心技术。
微电子技术
研究如何利用芯片内部的微观特性以及一些特殊工 艺,在一个微小体积中制成的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 完整的电路或器件。 微电子技术是建立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 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特点是体积小、重 量轻、可靠性高、工作速度快,微电子技术对信息 时代具有巨大的影响。如: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 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 器芯片设计"(即龙芯2E)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测试答案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测试答案

试卷提交时间:2017-06-08 21:27:17.5 试卷得分:96.01、题型:判断题分值:2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可以采取用扫描仪扫描输入和用高档数码相机对其进行翻拍录入两种模式。

正确答案正确2、题型:判断题分值:2上网档案信息鉴定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鉴定法;二是间接鉴定法正确答案正确3、题型:判断题分值:2在公众网上发布的数字档案资源,不需要办理审批手续。

错误答案正确4、题型:判断题分值:2档案数字资源的鉴定主要包括价值鉴定、开放鉴定和发布鉴定。

正确答案正确5、题型:判断题分值:2数字档案馆拥有局域网、政务网、公众网甚至保密网等众多网络利用平台。

不同的网络平台存储和管理着不同的资源,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即便同一网络也要面向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群体。

正确答案正确6、题型:判断题分值:2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等。

正确答案正确7、题型:判断题分值:2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的途径主要是数字档案的提供利用、电子政务网中的数字档案共享和互联网上数字档案的发布等。

正确答案正确8、题型:判断题分值:2如果把数字档案(电子文件)作为数据,档案元数据就是描述或反映档案文件背景、内容、结构及其管理过程的数据。

正确答案正确9、题型:判断题分值:2内容数据库是指数字档案的原文数据集,其信息类型多种多样,如文本、图片、表格、音频、视频等,它们是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主体。

正确答案正确10、题型:判断题分值:2广义的档案信息系统是指档案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错误答案正确11、题型:判断题分值:2上网档案信息鉴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上网档案信息鉴定的组织、原则、方式、程序等。

正确答案正确12、题型:判断题分值:2误操作是安全威胁因素中的头号触发因素。

正确答案正确13、题型:判断题分值:2从内容上划分,网上档案展览(陈列)主要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的载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媒体
d.信息的主要特征
普遍性 可传递性
可处理性
可共享性 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媒体
3、信息的处理
a. 信息处理的意义
信息可以进行整理、分类、编辑等处理,也 可以从一种形式变换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种载 体转移到另一种载体,并经过收集、存储、处理、 传输、应用等环节,使原有信息体现其价值,实 现增值。 获取原始信息、对其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成 为有用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处理。
2、信息的传输
a. 信息传输的基本过程:
信息 信源 编码 信号 信道 信号 译码 信息 信宿
信源:信息的发布者 信宿:信息的接受者 信道:信息的通道
信息可以空间传输,
(通信)
也可在时间传输。
(存储)
b. 信息传输的特点
信息的价值体现在它的存储、传输、运用等环节中。
信息与物质、能量的本质差别主要体现在传递过程。
报刊杂志……..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
从计算机网络上搜集、获取信息是一条 极其重要的途径。
信息处理过程:
包括信息的输入、存储、 处理、输出等几个环节。
信息的主要特征 普遍性 可传递性
可处理性
可共享性 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媒体
信息技术的核心: 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
物质、能量: 传递(运输)时,从某点发出物质或能量后, 其自身的数量就减少。传递过程服从质量守恒或能 量守恒定律。
信息:
信源发出后,其自身的信息不减少,而且同一 信息可同时供给多个信宿。(这一特性称为信息共
享性。)
c. 载体与媒体:
信息虽反映了事物的状态和 运动方式,但并不是事物的本身, 所以它不能单独存在。而信息的 存储、传输必需借助某种符号, 而符号又必需依附某种载体。
课题:信息与载体:
信息、物质、能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础
1、无所不在的信息
信息的界定:
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和控制外部世界的 过程中,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的概念: 信息不是指事物本身,而是指用来表现事物特 征的一种普遍形式;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 方式的反应,人们可通过感官或仪器从外部世 界感知、获取信息。
b. 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
输入 存储 处理 输出
(采集)
六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保存)
(加工)
(传送)
特征 语言的形成 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应用
电报、电话的发明及应用 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多媒体和网络化的发展应用
4、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
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 应用等有关的各种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 息技术。
信息技术核心内容: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
5、小结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
3、信息处理的过程:
4、信息技术的特征: 5、信息技术的核心:
信息技术:
是指获取信息、存储信息、 处理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的途径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如直接 从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活动中收集、 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