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筑梦山村

合集下载

筑梦——做童心世界的“孩子王”

筑梦——做童心世界的“孩子王”

龙源期刊网 筑梦——做童心世界的“孩子王”作者:梁琳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20年第02期当“孩子王”是我一生都在追逐的梦。

这个梦源于我敬爱的母亲。

在那个遥远的山村小学,我在母亲的肚子里,倾听着她领着学生发出的读书声、唱歌声,以及那有节奏而响亮的铜钟声“当——当——”……这些声音伴随着我呱呱坠地并从此挥之不去。

我的童年是在部队大院里度过的,那真是一段无忧无虑、快乐无比的幸福时光。

现在回想起来,我站在台阶或花坛上“号令三军”打娃娃仗、玩“老鹰抓小鸡”时我勇当母鸡奋不顾身的场景仍浮现在我眼前。

大院里同龄的孩子都曾在我家大厅的“课堂”里学习过“ɑ、o、e……爱祖国、爱共产党……”,我每每当起“老师”来都不得不穷尽个人力量与智慧而像模像样时,我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我用深色小工具箱当黑板,教学用具、本子、笔统统由我无偿提供,如此“义务办学”吸引了不少同龄儿童来“学校”上课学习,真是其乐融融哩。

18岁师范毕业后,我初为人师,在福州市屏山小学三年(1)班任班主任。

面对第一届56个学生,师生之间的年龄仅相差八九岁,全然看不出我有教师的模样与气质,在孩子们中间简直就是个“孩子王”。

偶尔下课推迟几分钟,教室的窗台上总是趴满学校高年级的学生,来看我这个瞧上去“一脸孩子气”的新老师。

在他们欣喜的窃窃私语和神秘的惊异目光中,我感觉到他们对我的亲近、热爱。

我在福州市钱塘小学工作了18年,依然心无旁骛地做着我的“孩子王”的彩虹梦。

我的第二届学生我从一年級一直带到六年级,任班主任并教他们语文、英语、品德、队会课,历经整整六个春秋!各级公开课、比赛课伴随着我和60个学生共同成长。

校长常常夸我“这老师上课有天赋”。

我想看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无忧无虑的闹、孜孜不倦的学,想听他们用甜甜的声音喊“老师好”。

我热爱小学教育工作,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

爱是无私的,以真诚的爱和关怀的态度去对待孩子们,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感动。

乡村振兴十大经典案例

乡村振兴十大经典案例

乡村振兴十大经典案例一、产业兴旺案例: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宋楼镇杨楼村杨楼村位于徐州市丰县东南,下辖12个自然村。

近年来,杨楼村以“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共同富裕”为发展思路,围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逐步构建了以酥梨种植、旅游开发为一体的富民强村产业体系,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互促共进。

二、生态宜居案例: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余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西北部。

自20世纪80年代起,余村人靠着挖山开矿、办水泥厂富裕了起来。

然而,在“靠山吃山”的发展模式下,村里环境污染严重。

面对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现状,余村人意识到只有放下“金饭碗”,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风文明案例: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东固畲族乡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境内。

近年来,东固畲族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仅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还大力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打造“有文化底蕴的乡村”。

四、治理有效案例: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大湾村位于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

近年来,大湾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治理+扶贫”模式,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示范村的蜕变。

五、共同富裕案例: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张家坡镇张家坡镇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

近年来,张家坡镇以“强镇兴村”为目标,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城乡融合为路径,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镇向现代农业强镇的转变。

六、人才振兴案例:福建省福安市潭头镇后洋村后洋村位于福建省福安市潭头镇。

近年来,后洋村大力实施人才振兴战略,通过引进和培育优秀人才,带动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

目前,后洋村已成功引进20多个创业项目,带动数百人就业增收。

七、文化振兴案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平乐村平乐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

平乐村将“洛阳牡丹甲天下”这一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培育出“平乐牡丹画”这一文化产业品牌,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通过牡丹画产业发展,平乐村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赏牡丹、购买牡丹画作品,有力地带动了村民致富和地方经济发展。

乡村筑梦计划书

乡村筑梦计划书

乡村筑梦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年轻人纷纷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

因此,许多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农田荒废等问题,乡村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制定了一个名为“乡村筑梦”的计划,旨在鼓励年轻人回到农村,并提供创业机会和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1.鼓励年轻人回到农村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2.提供创业机会和支持,帮助年轻人在农村创造就业机会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活品质4.促进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三、项目内容3.1 农村创业培训计划为了帮助年轻人在农村创业,我们将开展一系列的创业培训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培训,年轻人将能够了解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

3.2 创业基金支持我们将设立创业基金,为有创业意向的年轻人提供贷款和投资支持。

通过投入资金,帮助他们启动创业项目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业者还可以获得一定期限的财务和业务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在创业初期解决问题。

3.3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我们将投资资金用于农村道路修建、电力供应改善、卫生设施改善等项目。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并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农村。

3.4 城乡交流与合作我们将组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交流活动,促进双方的合作与发展。

城市青年将有机会到农村定居,并开展各种合作项目。

同时,农村居民也将有机会到城市参观学习,了解城市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作为农村发展的借鉴。

四、项目实施与预期成果4.1 项目实施项目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主要是宣传与筹备阶段,包括项目宣传、人员招募等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是具体实施阶段,包括创业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交流活动等。

第三阶段是后期管理与评估阶段,对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各方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项目。

邓小岚感动中国度人物事迹11篇

邓小岚感动中国度人物事迹11篇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11篇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篇1)邓小岚老师是马兰小乐队的创立者,心系山村的党员楷模。

在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唱响了《奥林匹克颂》,展现了山区孩子动人的风采,惊艳了世界。

不忘本,不忘恩。

邓小岚同志退休后,默默为村里做事,帮助马兰村翻修了学校、救助贫困家庭,每年的退休金都用来帮助村子,对需要帮助的村民慷慨解囊,自己却省吃俭用。

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养育之恩。

谋幸福,谋未来。

她兑现自己的承诺,回到马兰村教孩子唱歌,学习乐器。

从北京到马兰村需要10多个小时,这条路走了18年路边的风景一直在变,但她那颗初心恒古不变,用初心照耀舞台,让每个乡村孩子的梦想发光。

正是她这份坚持,我们在冬奥会看到了这些“眼里有光,心里有梦”的孩子们在开幕式演唱。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打动了全世界。

邓小岚老师用一生回答了:“怎么做人,为谁活着”的价值追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起标杆,用自己的初心浇灌孩子们的梦想。

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在基层一线,先人后己,无私奉献,_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篇2)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的少儿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

质朴而优美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飘向世界、打动人心……从太行山深处的一个村落,到北京冬奥舞台聚光灯下,44名孩子梦想绽放的高光时刻向全世界传递的是:在阳光、富强、开放的中国,在“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迈进小康新时代,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孩子出生于什么家庭,都有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中国少年迎来了追梦圆梦的难得人生际遇。

革命先辈邓拓的女儿邓小岚,就是孩子们的“筑梦人”之一。

邓小岚生前应邀接受了《中华魂》杂志、《中华魂》网的采访。

她退休后18年倾尽生命传承红色基因、培塑红色少年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所有人。

令人心痛和万分遗憾的是,就在接受采访后的第11天凌晨,邓小岚突发疾病,永远倒在了她支教的太行山崎岖小路上,采访时她动情演唱的《马兰花开》竟成了她的“生命绝唱”!清明时节,邓小岚的骨灰被安葬在她父母曾经战斗过的太行山区马兰村,与79年前曾经与她生死相遇的7名革命先烈再次相聚、直至永远……革命先辈的夙愿就是当代人的初心马兰村是一个有着700多户、2000多口人的山村,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由马兰、坡山、上庄等22个自然村组成。

筑梦乡村作文

筑梦乡村作文

筑梦乡村作文“哎呀,奶奶,咱们村子啥时候能变得像城里一样漂亮呀!”我眨巴着眼睛问奶奶。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奶奶坐在院子里。

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田野里青草的香气。

我们的小村庄宁静而祥和,红瓦白墙的房子错落有致,烟囱里升腾着袅袅的炊烟。

奶奶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会有那么一天的,乖孩子。

”我喜欢在村子里到处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我们在小巷子里追逐嬉戏,笑声回荡在整个村庄。

村子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潺潺地流淌着,就像唱着一首欢快的歌。

我们会在河边捉小鱼小虾,弄得浑身湿漉漉的也不在乎。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群人,他们拿着图纸,在村子里指指点点。

我好奇地凑过去问:“叔叔,你们在干什么呀?”其中一个叔叔笑着说:“我们呀,要帮你们把村子建设得更美丽呀!”我听了,心里可高兴了,拉着小伙伴们一起欢呼起来。

从那以后,村子里开始有了变化。

原本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边还种上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村子中央建了一个小广场,晚上会有很多人来这里跳舞、聊天。

村里还盖起了新的学校,我们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

我和小伙伴们也没闲着,我们组成了一个小团队,主动去清理村里的垃圾,还帮忙给花草浇水。

“嘿,咱们也为筑梦乡村出份力呀!”我对小伙伴们说。

“好呀好呀!”他们纷纷响应。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爷爷坐在路边看着村子的变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跑过去问:“爷爷,您觉得村子现在漂亮吗?”老爷爷点点头说:“漂亮,太漂亮了!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呀!”我心里涌起一股自豪之情。

现在的乡村,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蓝天白云下,是整洁的街道,是欢乐的人群。

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幸福而快乐。

我知道,这就是我们大家一起筑造的乡村梦。

这不就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吗?乡村变得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我相信,未来的乡村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们呢!。

乡村振兴优秀人才下沉例子

乡村振兴优秀人才下沉例子

乡村振兴优秀人才下沉例子王云峰是小浦镇画溪村的一名90后村干部,大学毕业后的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将自己深深地扎根在基层一线,努力推动乡村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他带领基层的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进乡风文化建设,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画溪村,曾经是水清河澈、美景如画的村庄。

然而这些年,村庄内水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被列入劣Ⅴ类水体的河道就有100多条,严重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和乡村未来发展。

为了找回那个记忆中的美丽家乡,王云峰积极号召村里的团员青年投身到村庄治水的工作中来。

以“治水”为契机,他带领“河小青”走遍了全村的河塘,绘制治水清淤作战图,制定“一河一策”整治方案。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三个月,就一举完成了138个河道、池塘的治理工作。

在“河小青”们和全体村民的努力下,如今的画溪村面貌焕然一新。

2019年,王云峰荣获全国第九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展现了当代青年在基层不懈奋斗的风采。

作为画溪村团支部书记,王云峰深知团员青年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性。

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年向团组织靠拢,他从强化组织、健全制度、争取支持、扩大宣传四方面入手,立足实际,不断探索,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积极开展“团情排摸”行动,对全村35周岁以下的400多名青年进行摸底建档;带头组建“青年突击队”“春泥服务队”,带领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开办“青年大讲堂”,通过宣讲的形式,将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宣扬进青年心中。

在他的带领下,画溪村先后涌现了各类优秀青年10多位。

王云峰也成为湖州市新时代青年理论宣讲团成员,两年来,先后在长兴、安吉、杭州等地开展宣讲活动达30场次,宣讲活动先后被学习强国、新华社等报道。

绿岛蓝湾处,逐梦山水间

绿岛蓝湾处,逐梦山水间

46 2022年第7期2021年湖南省十佳农民乡村振兴·农人先锋绿岛蓝湾处,逐梦山水间“水天相连,湖水如镜,人在湖间走,宛在画中游。

”这是到津市绿岛蓝湾休闲旅游度假村“打卡”的游客给出的评价。

从长满杂草的小岛到“网红打卡地”,这里实现了华丽转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常年坚持与付出,他就是常德绿岛蓝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负责人罗鉴远。

罗鉴远,津市市药山镇杨坝垱村人。

他21岁时赴广东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拼搏,终于在深圳站稳了脚跟。

2013年,常年忙碌在外的他回了趟老家。

看着发展落后的乡村和生活贫困的乡亲,他感慨良多,心中萌生了返乡创业带动乡亲致富的想法。

当他看到毛里湖的几个湖心小岛时,返乡创业的想法更加坚定。

“这么美丽的风光,没人打理,真的是可惜了!”他马上找到村干部,许下承诺,“我来开发,带领乡亲们致富。

”同年6月,罗鉴远将深圳的生意托付给伙伴,带着积蓄回到杨坝垱村创办公司和合作社,踏上了新的征程。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刚踏足农业领域的罗鉴远面临着“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尴尬处境。

为此,他寻求相关部门帮助,并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开始着手建设三大产业集群。

一是针对小岛地形特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与立体农业;二是推进有机果蔬、药食同源中草药种植与水产畜禽养殖的协调发展;三是开发农旅融合、村企融合的乡村休闲旅游。

随后几年时间里,罗鉴远与乡亲们在岛上搭建工棚,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岛上栽植樟树、栾树、罗汉松、女贞、杜英、紫薇等花卉树木20多万株,将荒岛变成了森林覆盖率达99%的绿岛森林。

与此同时,公司与合作社也实现了规模种养、特色加工、乡村旅游三产融合发展,并逐渐步入正轨,而罗鉴远也开始将最初的想法付诸实践。

2013年至今,罗鉴远与152户农户共283人“结亲”,建立了深度帮扶关系,把杨坝垱村民作为公司与合作社常年的用工人选,确保每人每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

与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让他们在公司就业、分红。

返乡大学生建筑梦未来国语筑简报

返乡大学生建筑梦未来国语筑简报

返乡大学生建筑梦未来国语筑简报20xx年xx日,xx乡在原有的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系统自建房数据录入工作,23名返家乡大学生积极报名志愿参加。

围绕自建房数据录入工作流程、系统软件操作方式对相关工作人员和报名参加本次排查工作的志愿者开展培训。

培训完后,23名志愿者按村分组,在乡城镇办的指导下,村“两委”成员的带领下立即投入工作,顶着烈日酷暑走村串户,到农户家中进行自建房数据录入和房屋安全宣传。

志愿者们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房。

在为期5天的工作中,23名志愿者共计录入1800余栋房屋数据,数据录入迅速、准确,进一步协助乡盘清家底、数清碗筷,做到人房两清,同时增强了群众对房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提高了我乡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本次自建房排查系统录入工作,广大青年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开展实践,不仅为家乡社会治理、安全稳定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彰显了新时代团员青年的责任担当和青春风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筑梦山村,爱心永存的暑假实践报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确实,人生之路十分漫长且遥遥无期,在这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真的很庆幸,能够让我在这样的年纪,遇到这样一群可爱的人,肯将自己的时间、精力奉献到这样一份特殊的事业中,不要求一丝一毫的回报。

我很感激,能够与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短短的15天,我们不单单给那边的小孩子们带来了改变,也为我们自己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自己,真正的获得成长、变得成熟、懂得责任。

我希望,我们能一直这样,开开心心的走下去,不畏惧前方那的阻碍,坚持自己心中那美好的梦想,勇敢的杨帆、起航!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在小口头村支教的两个星期已经过去了,在其中,有大家数不尽的欢声笑语,也有道不完的悲欢离合,不管是我们支教队员之间,还是我们跟小口头村的孩子们之间,都是从陌生,一点一点的变的熟悉,逐渐的,成为彼此生命中,那一份难忘的记忆。

一个人的一生中又能有多少个15天呢?回想起这15天的点点滴滴,依旧像一场梦,一场让人甘愿沉浸其中、不愿醒来的梦。

依稀记得刚开始时一行15人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乘车从山东理工大学到小口头村的情景。

一路转车、颠簸,却挡不住当时我们那满怀期待的心。

期待接下来为期两个星期的支教生活、期待小口头村的可爱的孩子们的成长、期待我们能够带给孩子们的改变。

当车子驶入山区,
不同于外界的喧嚣,记得当时我被那满眼绿色的风景给完全的迷住了,在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恬美。

令人意外的是当车子停在小口头村村委的时候,我们却发现有许许多多的乡亲和孩子们在迎接我们,甚至有一个小女孩,还要帮我们提那个比她瘦弱的身体还要大一点的行李箱,这无疑让我们十分感动。

后来知道她叫孙疏桐,遗憾的是因为眼睛的原因她没能来参加我们的支教活动,虽然如此,但我们依旧非常的喜欢这个心地纯朴、善良的小女孩。

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她们有自己的想法、有
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自己的小心事。

但每个孩子又都是相同的:都是我们的小学生、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教导他们、都需要我们的鼓励与支持。

如今想起,每一个小孩子我都清楚的记得他们的摸样,记得他们喜欢的运动,记得他们的天真无邪。

短短的十五天,也确实让我们体会到了老师的那份不容易,纠结过、失望过、伤心过。

但更多的却是快乐与欣慰。

看到小孩子们在自己的帮助下学会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懂得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道理,那时候的我们,就会从心底油然而出一种幸福感、成就感。

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努力兵没有白费,我们的孩子们,正在进步,正在成长!同样,跟小孩子们由最初的陌生到熟悉,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很享受小孩子们见到我们时开心的笑容、很享受小孩子们对我们那毫无戒备的笑、很享受小孩子叫我们老师时的那一种感觉!
还记得在支教过程中的几天,看到并听到一些外界对我们的质
疑声,跟一些小伙伴说起来,小伙伴淡然一笑,做我们最好的自己就
好,何必过分在意外界的眼光。

刚开始我还愤愤不平,但回头一想,确实是这样,还记得刚到小口头村,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脸;那一双双或期盼,或兴奋的眼神;无一不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洗涤,升华。

从开始到现在,我敢肯定,我们每个队员,都把最好的自己给了小口头村的孩子们,把我们最大的爱心,耐心都交给了他们。

不管是在教学的课程,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

就像我教的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已经进行了大半本书,虽然小孩子们可能还对书上的知识不太熟练,但是基本所有的课后题,我们都做过并认真的进行了讲解,现在给他们任何一道跟书上知识有关的题,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都可以做好。

说实话,我们进行的短期支教的地方,进行教课的“教室”,同时容纳了一、二、三、四、xx个年级的小孩子。

但尽管这样,我们每个年级的老师都会尽自己的全力去给小孩子们认真的上课。

不管是嗓子哑了,还是身体因为其他原因不舒服,从未对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有过丝毫的松懈,一如既往的对小孩子们充满了耐心和热心,一如既往的坚定的朝自己的目的前进,一如既往的让我为之感动。

不管怎样,我们真心的为这里的孩子们付出了,虽然累,但我们很开心,很骄傲,很自豪。

我们,无怨无悔!
记得在我们支教的过程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身影。

一位阿姨或者大叔,用手提着满满一兜子的菜或者别的生活用品,来到我们授课的地方,满脸笑意的交到我们手中,并说上几句感谢的话,而我们
也同样心怀感激,微笑着送这些可爱淳朴的乡亲们离开。

确实,小口.头的村民是善良的、淳朴的,我喜欢那里的环境,喜欢那里勤劳善良的乡亲们,喜欢那里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更喜欢那群毫无保留、全心全意付出自己一切的老师们。

筑梦山村,爱心永存。

在这条路上,我们坚定又踏实的走过了15个日子。

我们曾经一起欢笑、也曾一起烦恼。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我们要相信,短暂的离别只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重逢。

我们相信我们自己,还会继续关心照顾那里的小孩子,我们也同样相信那边的小孩子,都会有一个美好灿烂的明天!再见,我亲爱的学生们;再见,我亲爱的小口头;再见,我亲爱的小伙伴们;让我们——明年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