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9排序及图表制作综合

合集下载

轻松掌握Excel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技巧

轻松掌握Excel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技巧

轻松掌握Excel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技巧第一章:Excel数据处理技巧Excel是一款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可以用于数据的录入、计算、整理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Excel数据处理技巧:1. 数据排序:在Excel中,可以使用排序功能对数据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

选择要排序的数据范围,点击“数据”选项卡中的“排序”按钮,选择要排序的列和排序顺序,点击确定即可完成排序。

2. 数据筛选:Excel可以通过筛选功能,根据指定条件快速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数据。

选择要筛选的数据范围,点击“数据”选项卡中的“筛选”按钮,选择要筛选的列、筛选条件和显示方式,点击确定即可完成筛选。

3. 数据透视表:透视表是一种数据汇总和分析工具,可以快速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选择要生成透视表的数据范围,点击“数据”选项卡中的“透视表”按钮,根据需要选择行、列和值,点击确定即可生成透视表。

4. 数据公式:Excel提供了丰富的公式,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数据计算。

在单元格中输入“=”符号,然后输入相应的公式,按下回车即可计算出结果。

常用的公式包括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5. 数据连接:对于多个Excel文件中的数据,可以使用数据连接功能进行合并。

选择一个Excel文件,点击“数据”选项卡中的“来自其他源”按钮,选择数据源文件,根据需要选择数据连接方式,点击确定即可完成数据连接。

第二章:Excel图表制作技巧Excel可以方便地制作各种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特点和趋势。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Excel图表制作技巧:1. 柱状图:柱状图适用于比较不同组别的数据,可以明显地展示各组别之间的差异。

选择要制作图表的数据范围,点击“插入”选项卡中的“柱状图”按钮,选择合适的柱状图类型,点击确定即可生成柱状图。

2. 折线图:折线图适用于展示数据的趋势和变化,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数据的走向。

选择要制作图表的数据范围,点击“插入”选项卡中的“折线图”按钮,选择合适的折线图类型,点击确定即可生成折线图。

几种常见的图表制作步骤

几种常见的图表制作步骤

常用的图者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的名字而得名。柏拉图最早用排列图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的状况,他发现当时意大利80%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后来人们发现很多场合都服从这一规律,于是称之为Pareto定律。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运用柏拉图的统计图加以延伸将其用于质量管理。排列图是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主原因素的一种工具,其形式用双直角坐标图,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如件数 金额等),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如百分比表示)。分折线表示累积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左向右排列。通过对排列图的观察分析可抓住影响质量的主原因素。这种方法实际上不仅在质量管理中,在其他许多管理工作中,例如在库存管理中,都有是十分有用的。
1、点击“插入”→“图表”
2、点击“自定义类型”→“两轴线-柱图”
3、点击“自定义类型”→“两轴线-柱图” 引用数据(A2:B11,E2:E11)
4、点击“下一步”→“下一步”→“完成”
4、双击Y轴左边数据
4、双击Y轴右边数据
4、单击上面文字
4、单击系列1数据源
4、右键单击系列2数据源→数据系列格式

excel图表制作教程

excel图表制作教程

excel图表制作教程Excel是一款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它的强大功能使得我们可以轻松制作各种图表。

本教程将介绍如何使用Excel制作图表,以帮助您更好地展示和分析数据。

首先,打开Excel并在一个新的电子表格中输入要制作图表的数据。

确保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组织,例如,每一列代表一个变量,而每一行代表一个数据点。

接下来,选择需要制作图表的数据范围,并单击“插入”选项卡。

在“图表”组下方,您会发现各种图表类型的选项。

点击所需类型的图表,例如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在选中图表类型后,Excel将根据您的数据生成一个初始图表。

您可以在Excel的“工具栏”上对图表进行进一步的个性化设置。

例如,您可以修改图表的标题、轴标签、图例等。

在图表中添加一个数据表,以便更好地呈现数据。

如果您觉得图表的颜色、字体、线条等方面不满意,您可以进一步定制图表的样式。

在Excel的“设计”选项卡中,您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方案、图表布局和样式,以使图表更加美观。

除了基本的图表类型之外,Excel还提供了一些高级的图表选项,例如散点图、雷达图、瀑布图等。

这些图表类型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分析和展示需求。

您可以通过点击“全部图表”选项来浏览这些高级图表类型,并选择适合您需求的图表类型。

在制作图表的过程中,您还可以对图表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调整。

例如,您可以更改数据范围、添加额外的系列、修改数据的颜色和样式等。

这些操作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突出数据的重点,使图表更具说服力。

最后,在制作完图表后,您可以保存您的Excel文件,以便将来查看和修改。

您还可以将图表导出为图片或将Excel文件直接分享给其他人。

总结起来,制作图表是Excel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

通过学习本教程,您已经了解了如何使用Excel制作各种图表,以及如何对图表进行个性化设置和进一步的修改。

希望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展示和分析数据。

excel教案上机操作排序、图表

excel教案上机操作排序、图表

Excel教案上机操作排序、图表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Excel排序功能介绍1.1 对象:让学生了解Excel排序功能及其应用场景。

1.2 教学内容:1.2.1 排序的概念与作用1.2.2 排序的类型(升序、降序)1.2.3 排序的应用实例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排序功能的重要性。

1.3.2 讲解:详细介绍Excel排序功能及其操作方法。

1.3.3 实操: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简单数据的排序操作。

1.3.4 总结:强调排序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Excel图表类型及基本操作2.1 对象:让学生熟悉Excel图表的类型及其基本操作。

2.2 教学内容:2.2.1 图表的类型(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2.2.2 图表的插入与删除2.2.3 图表的编辑与格式化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图表的重要性。

2.3.2 讲解:详细介绍Excel图表的类型及其基本操作。

2.3.3 实操:学生动手实践,插入、编辑和格式化图表。

2.3.4 总结:强调图表在数据展示中的作用。

第三章:柱状图的深入应用3.1 对象:让学生掌握柱状图的高级应用。

3.2 教学内容:3.2.1 堆叠柱状图与分组柱状图3.2.2 柱状图的动态展示(切片器、数据透视图)3.2.3 柱状图的个性化设计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柱状图的高级应用。

3.3.2 讲解:详细介绍柱状图的高级应用及其操作方法。

3.3.3 实操: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堆叠柱状图、分组柱状图等。

3.3.4 总结:强调柱状图在数据展示中的优势。

第四章:折线图的应用4.1 对象:让学生掌握折线图的制作及应用。

4.2 教学内容:4.2.1 折线图的基本类型4.2.2 折线图的动态展示(动画效果)4.2.3 折线图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4.3 教学步骤:4.3.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折线图的重要性。

excel教案上机操作排序、图表

excel教案上机操作排序、图表

Excel教案上机操作排序、图表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Excel中数据的排序功能。

2. 让学生学会在Excel中创建和编辑各种图表。

3. 培养学生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Excel排序功能介绍及操作。

2. Excel图表的类型及创建方法。

3. 图表的编辑与格式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Excel排序功能的应用,图表的创建与编辑。

2. 难点:图表的格式化,数据排序的高级设置。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讲解PPT。

2. 学生准备Excel软件。

3. 教学素材(含图表和数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引入Excel排序和图表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Excel排序功能的基本操作和高级设置,以及图表的类型和创建方法。

3. 演示:教师通过PPT和实际操作,展示图表的编辑与格式化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排序和图表的制作。

5. 讨论:学生相互交流操作心得,教师解答学生疑问。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Excel排序功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排序。

2. 学生能根据需求创建合适的图表,并能进行编辑和格式化。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其他数据处理软件的排序和图表功能,如Google表格、Python等。

2. 引导学生探索Excel排序和图表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如财务报表、销售数据分析等。

七、教学案例分析:1. 分析一个实际案例,如公司销售数据报表,让学生运用排序和图表功能进行数据分析和展示。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课堂小测:1. 教师发布一个关于排序和图表的练习题,学生现场操作解答。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excel教案上机操作排序、图表

excel教案上机操作排序、图表

Excel教案上机操作排序、图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Excel中数据的排序功能,能够根据需求对数据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

2. 让学生学会使用Excel制作各类图表,并能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形式。

3. 培养学生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Excel排序功能的使用2. Excel图表的制作3. 实践案例:运用Excel对成绩进行排序和制作成绩分布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Excel排序功能的使用、图表的制作。

2. 难点:对复杂数据进行排序和制作高级图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和案例数据。

2. 学生准备安装有Excel的计算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对一组成绩数据进行排序和制作成绩分布图。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Excel排序功能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并进行现场演示。

教师讲解Excel图表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并进行现场演示。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数据,尝试对数据进行排序和制作图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 练习与拓展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数据处理任务,运用Excel进行排序和制作图表。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心得。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疑问和建议。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Excel的排序和图表功能,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功能来解决问题。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份复杂的数据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排序和图表功能,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3. 竞赛游戏:设置一个Excel操作竞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排序和图表制作任务,提高学生的操作速度和准确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Word图表制作方法与技巧

Word图表制作方法与技巧

Word图表制作方法与技巧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图表来展示数据、分析趋势或者比较不同的数据集。

Word作为一款常用的办公软件,不仅可以处理文字和图片,还可以轻松制作各种类型的图表。

本文将介绍一些Word图表制作的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一功能。

一、选择适合的图表类型在制作图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图表类型。

Word提供了多种图表类型,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等。

不同的图表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展示需求。

例如,柱状图适合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折线图适合展示数据的趋势变化,饼图适合展示数据的占比关系等。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能够更好地呈现数据,提高图表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二、准备数据并输入到Word中在制作图表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要展示的数据,并将其输入到Word中。

可以直接在Word中手动输入数据,也可以将已有的数据从Excel等其他软件中复制粘贴到Word中。

在输入数据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错误。

三、插入图表在Word中,插入图表非常简单。

只需在Word文档中选择合适的位置,然后点击“插入”选项卡中的“图表”按钮。

在弹出的图表选择窗口中,选择想要插入的图表类型。

接下来,Word会自动插入一个空的图表,并打开一个Excel表格用于输入数据。

四、编辑图表一旦插入了图表,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编辑。

首先,可以通过双击图表来打开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修改或者添加。

其次,可以通过单击图表中的元素来选中该元素,并对其进行格式调整。

例如,可以调整图表的标题、坐标轴的刻度、数据标签的位置等。

此外,还可以对图表的颜色、字体、线条样式等进行修改,以使图表更加美观。

五、调整图表布局在制作图表时,我们还可以调整图表的布局,以适应不同的页面和文档要求。

可以通过拖拽图表的边框来调整图表的大小,也可以通过拖拽图表的位置来改变其在文档中的位置。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图表的旋转角度、添加图例、调整图表的对齐方式等来改变图表的布局。

[精彩]排列图的作法

[精彩]排列图的作法

品质管理培训系列之九排列图的作法理解重点:品质七手法之一(排列图的作法)一、排列图的基本概念质量为题是以质量损失(不合格项目和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多数损失往往是由几种不合格引起的,而这几种不合格又是少数原因引起的。

因此,一旦明确了这些“关键的少数”,就可消除这些原因,避免由此所引起的大量损失。

用排列图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

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

排列图是建立在巴雷特原理的基础上,主要的印象往往是由少数项目导致的,通过区分最重要的与较次要的项目,可以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地改进效果。

在质量管理领域,美国的朱兰博士运用洛伦兹的图表法将质量稳地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巴雷特分析法”。

朱兰博士指出,在许多情况下,多数不合格及其引起的损失是由相对少数的原因引起的。

排列图按下降的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例如不合格项目)在整个结果中的相应作用。

相应的作用可以包括发生次数、有关每个项目的成本或影响结果的其他指标。

用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个项目相应的作用大小,用累计频数表示各项目的累计作用。

(一)制作排列图的步骤第一步,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以及如何收集数据。

1.选题,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是哪一类问题,如不合格项目、损失金额、事故等等。

2.确定问题调查的期间,如自3月1日至4月30日止。

3.确定哪些数据是必要的,以及如何将数据分类,如:或按不合格类型分,或按不合格发生的位置分,或按工序分,或按机器设备分,或按操作者分,或按作业方法分等等。

数据分类后,将不常出现的项目归到“其他”项目。

4.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什么时候收集数据,通常采用检查表的形式收集数据。

第一步,选题,确定质量特性。

第二步,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

第三步,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合计。

第四步,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有各项不合格数据,累计不合格数,各项不合格所占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