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星病的为害症状识别及防治措施比较

合集下载

梨树预防黑星病的方法及技巧

梨树预防黑星病的方法及技巧

梨树预防黑星病的方法及技能
梨黑星病是一种主要的病害,为梨树造成的危害非常大,乃至会影响果实品质和减产,大大着落种植效益,所以在种植梨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科学的防治梨黑星病,提高梨果实产量。

接下来一起了解下梨预防黑星病方法及发病症状吧!
一、梨黑星病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的是新梢、叶片、果实,叶片发病后,在叶背主脉两侧和支脉之间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型黄色小斑,后期变为黑色霉状物,并脱落,叶柄感染后,会显现黑色凹陷病斑,显现霉层,新梢受害,会在幼嫩组织上显现淡黄色圆形病斑,表面有黑色霉层,果实受害后,会显现淡褐色圆形小病斑,后期病斑凹陷,并显现畸形果,果肉变硬,并脱落。

如果是高温高湿环境下,还会显现黑色霉层。

二、梨预防黑星病方法
1、挑选抗病品种,在种植之前,农民朋友可以挑选合适的抗病品种,可以有效提高梨树果实产量。

2、加强种植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这样能够提高树势,梨树抗病能力更高。

3、实行果实套袋,该方法能够有效防治病原菌对果实的危害,着落农药残留,减少后期喷药次数。

4、人工剪除病芽梢,在新梢生长的时候,剪除发病新梢,对于发病严重的区域,要及时剪除病芽,并喷药预防。

5、药剂防治,发芽前全树喷石硫合剂,或50%三氯异氰尿酸片剂1000倍液,花落后喷80%代森锰锌800倍液预防,发病后,使用2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都有非常好的成效。

至此,相信大家对于梨产生黑星病及防治方法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所以农民朋友们在种植梨的进程中,一定要做好对于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减少黑星病的产生,提高梨树产量,有效增加收入。

南方优质梨黑星病综合防治

南方优质梨黑星病综合防治

南方优质梨黑星病综合防治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梨树主要病害,常造成重大损失。

幼果受害,导致果实畸形、龟裂,落果严重;叶柄、叶片受害,过早脱落,引起果树开二次花、结二次果,严重影响翌年产量。

一、病害症状。

为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梢。

果实发病初期生淡黄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病部稍凹陷、上长黑霉,后期病斑木栓化,坚硬、,凹陷并龟裂。

叶片受害,初在叶背主、支脉之间呈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淡黄色斑,不久病斑上沿主脉边缘长出黑色的霉。

严重时,整个叶片背面布满黑色霉层。

叶脉受害,常在中脉上形成长条状黑色霉斑。

叶柄上症状与果梗相似。

叶柄受害引起早期落叶。

新梢受害,初生黑色或黑褐色椭圆形病斑,后逐渐凹陷,表面长出黑霉。

最后病斑呈疮痂状,周缘开裂。

二、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在腋芽的鳞片内、枝梢病部和落叶上越冬。

翌春新梢基部最先发病,病菌再通过风雨传播到附近的叶、果。

病菌侵入最适流行温度为14~20℃。

如阴雨连绵,气温较低,则蔓延迅速。

在广西,南方优质梨黑星病自开花、展叶期开始直到果实采收为止,均可在植株地上部的幼嫩部位上陆续为害,以叶片和果实受害最重。

病害盛发期在6~7月。

三、防治措施1.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坚持深翻和重施有机肥。

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000千克~3000千克。

化肥施用要注意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的配合。

花前肥以氮为主,株施尿素0.5千克~1千克。

花后追肥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

谢花肥,壮果肥,采果肥,每次株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千克~2千克。

灌排水注意肥水结合,尽量不要灌水过多,以免树体过旺。

严格疏花果,控产提质,防止树体衰弱。

2.清除病菌侵染来源,减少病害。

在秋末冬初至翌年果树萌动前彻底清扫果园,清除落叶、落果,并结合冬剪清除病枝,摘除残留病果。

结合冬季土壤深翻掩埋果园枯黄杂草。

生长季节发现病叶、病果立即摘除,将其集中烧毁或深埋。

3.改善果园环境,减轻为害。

梨黑星病的流行,必须具有高湿环境条件,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降低园内空气湿度可减轻病害的流行和为害。

农药混配防治梨黑星病效果好

农药混配防治梨黑星病效果好

农药混配防治梨黑星病效果好
梨黑星病是梨树主要病害,使用单一农药防治效果较差。

经多年实践经验,采用农药混配防治梨黑星病成本低,效果好。

1.病症特点梨黑星病侵染叶片、果实、芽、新鞘等幼嫩组织,从花期到成熟期均可危害。

病部产生黑色霉层为主要特征幼果染病大多早落或病部木质化呈畸形果,大果染病形成多个疮痂状凹斑,常发生龟裂,有些病斑呈放射状黑色星点。

2.发病规律该病是由于囊菌亚门黑星菌属的一种真菌侵染所致。

病菌以子囊壳在病芽、病梢上越冬。

当气温10~20℃时开始传播、侵染,经15~25天潜育即开始危害。

条件适宜,5月份开始在枝梢、叶片上发生黑星病,进入雨季病情迅速加重,造成落叶落果。

果实成熟期发病率降低。

条件适宜时果实染病重,会出现大量病果。

多雨季节病害重,旱季少雨病害较轻。

3.农药混配技术对梨黑星病应以预防为主,把病害控制在未发和初发阶段。

处理越冬病菌,在梨树荫芽前喷施石硫合剂+65%五氯酚钠粉剂200倍液。

开花以后要全面防治,落花7~10天病害会迅速感染新梢,影响生长;幼果的生长期及中后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一般施药1~2次。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交
替使用。

梨树生长中后期进入阴雨天气,应及时用药防止落果。

一般需施药2~3次,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梨树病虫害防治】梨黑星病用什么药防治?附图片

【梨树病虫害防治】梨黑星病用什么药防治?附图片

【梨树病虫害防治】梨黑星病用什么药防治?附图片梨黑星病又叫梨疮痂病、梨雾病、梨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梨果实和叶片,梨黑星病有什么药防治好呢?以下耕种帮就介绍梨黑星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供网友们参考。

一、梨黑星病的症状及危害1、叶片受害症状:梨树叶片受到黑星病危害后,先先在叶背面的主脉和支脉之间出现黑绿色至黑色霉状物,不久在霉状物对应的正面出现淡黄色病斑,严重时叶片枯黄、早期脱落。

叶脉和叶柄上的病斑多为长条形中部凹陷的黑色霉斑,严重时叶柄变黑,叶片枯死或叶脉断裂。

叶柄受害引起早期落叶。

2、枝干受害症状:梨树枝干受到黑星病危害后,枝干生梭形病斑,布满黑霉。

后期皮层开裂呈疮痂状。

病斑向上扩展可使叶柄变黑。

病梢叶片初变红,再变黄,最后干枯,不易脱落。

3、芽鳞受害症状:梨树芽鳞受到黑星病危害后,幼芽鳞片茸毛较多,后期产生黑霉,严重时芽鳞开裂枯死。

4、花朵受害症状:梨树花朵受到黑星病危害后,花萼和花梗基部可呈现黑色霉斑,叶簇基部也可发病,引起花序和叶簇萎蔫枯死。

5、果实受害症状:梨树果实受到黑星病危害,最初果面出现淡黄色斑点,圆形或不规则形,条件适合时病斑上长满黑霉;条件不适合时呈绿色斑,称为。

青疗。

幼果受害呈畸形、开裂、早落。

成长期果面病斑为圆形,凹陷,黑褐色表面木栓化、开裂。

成熟果实受害,病斑淡黄绿色,稍凹陷,上生稀疏的霉层。

梨树受到黑星病危害后,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幼果被害呈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时病树第2年结果减少。

二、梨黑星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1、黑星病病菌一般在梨树腋芽鳞片内或落叶上越冬,在第二年环境适宜时靠风雨传播。

黑星病病菌萌发的温度范围2~30℃,以15~20℃为适,高于25℃萌发率急剧下降。

2、梨树各品种对黑星病的抗性有差异,如鸭梨、秋白梨、京白梨、香椿梨、安梨、华盖梨、秋子梨、麻梨等品种比较发病;玻梨、巴梨、面酸梨、香水梨、洋梨、油梨、红霄梨、今村秋、长十郎等比较抗病;雪花梨、蜜梨等很少发病。

梨树黑星病如何防治

梨树黑星病如何防治

梨树黑星病如何防治梨黑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黑星病是梨树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比较普遍,严重的年份常造成重大损失。

黑星病是梨树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比较普遍,严重的年份常造成重大损失。

症状表现1、叶片症状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主脉两侧和支脉间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发病后期病部长出霉状物,严重时叶背长满黑霉,叶面变成黑褐色,易导致叶片早期脱落。

2、果实症状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近圆形水渍状淡黄色小斑。

后变成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其上长出黑色霉层,最后病斑凹陷,并出现龟裂,严重时受害果呈畸形,病部坚硬。

味苦涩,易落果。

在雨季,常诱发腐生菌,从而使果实表面着粉红色或灰白色霉状物。

3、新梢症状新梢发病,常由病芽萌发而来。

当新梢长至15~20厘米时,自新梢基部开始,皮层变黑,并逐渐向上发展,布满黑霉,后期病梢干枯死亡。

健壮新梢染病后呈梭形病斑,亦产生黑霉,扩展后亦导致新梢干枯死亡。

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树冠郁闭、杂草丛生、田间湿度大的梨园极易发生黑星病。

要合理整形修剪,去除密挤、冗长的内膛枝,疏除外围过密、过旺、直立生长枝条,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也便于喷药防治。

同时要合理负载,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根据发生规律,抓住关键时期:①花芽萌动时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

② 落花后7天,树上喷两遍杀菌剂,中间间隔15天。

如果雨水较多年份和发病较重的梨园,可适当增加1~2次。

6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根据降雨及发病情况再喷1 次杀菌剂。

药剂选择50%多菌灵800倍液、80%大生M-45800倍液、70%代森锰锌800倍交替使用。

在喷药时要要细致、周到,以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③6月下旬后,晴天喷保护剂1:3:240式波尔多液2~3遍,间隔15~20天。

梨黑星病防治要领

梨黑星病防治要领

梨黑星病防治要领梨黑星病又名梨疮痂病、雾病,在我国各梨果产区普遍发生。

此病常引起早期落叶或开二次花,即减少当年产量,又影响来年产量。

1、症状:此病可为害芽鳞、花序、新梢、叶片和果实等部位。

叶片受害,在叶背的主、支脉间形成淡黄色褪绿斑,不久在病斑上产生初为褐色后变黑色的霉状物。

叶面布满黑色霉层,严重时,叶正面也产生黑色霉斑,引起早期落叶。

果实受害,果面上产生淡黄色圆形病斑,表面有黑霉,随着果实的增大,病斑逐渐凹现龟裂,果个小并呈畸形,甚至萎缩脱落。

果实在生长后期被害,果面散生黑色霉斑,果实表皮硬化、粗糙,呈疮痂状但不龟裂。

2、发病规律:此病的发生与流行次数和降雨次数及雨量多少有密切关系。

一般多雨适宜温度为22―23℃,病菌侵入的最低平均温度为8―10℃。

夏季阴雨连绵易引起病害流行。

地势低洼,树冠茂密,通风不良,树势衰弱的梨树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清扫落叶,剪除病梢。

于梨芽萌动初期,对树体及地面喷布尿素或硫酸铵肥料10―15倍液,可铲除越冬病菌。

在病菌芽梢初现期,连续剪除病芽梢,防止病菌侵染蔓延。

根据梨黑星病发生规律,应抓住三个关键时期。

第一次喷药适期是在病芽梢和病叶或病果初现期。

大约在5月中下旬,这是药剂防治第一个关键时期。

第二次喷药在6月中旬,第三次喷药则6月末至7月上旬,此时病害将进入发生高峰期,为药剂防治第二关键时期。

第四次喷药在8月中下旬,第五次喷药是在9月上旬,这一次喷药是防治的第三个关键时期。

药剂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800倍液或黑星必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在喷布杀虫剂时,可混加磷酸二氢钾或尿素300倍液,不仅增加树体营养,而且对梨黑星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梨黑星病怎么识别与防治?

梨黑星病怎么识别与防治?

梨黑星病怎么识别与防治?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雾病,是梨树上重要的病害之一,从谢花期一直为害到果实成熟期。

发病严重时,不但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而且危害果实,导致幼果畸形,不能正常膨大,严重影响梨果的产量和质量。

1.症状识别
(1)梨叶片、枝条被害症状
病害最初发生在新梢,又称“中心病梢”,经风雨传播扩散至叶片、果实。

叶片受害多发生在叶背,长出黑色霉斑,严重时,叶片正反面都长满黑色霉层,叶柄受害则产生圆形或长条状霉斑造成落叶。

嫩梢发病除形成条状霉斑外,后期皮层龟裂呈粗皮状的疮痂。

(2)果实被害症状
病害侵染初期产生淡黄色小病斑,后产生黑色霉层。

果面上霉层脱落后显示凹陷的灰白色的病斑,病组织硬化,果面呈开裂星状,并形成干疤,果实呈畸形。

2.防治技术
(1)清除病源
秋末冬初清除落叶和落果,早春梨树发芽前结合修剪清除病梢,发病初期摘除病梢和病花簇,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
萌芽时(3月上旬):喷布3度波美石硫合剂。

谢花后,病害初现期(4月中旬),幼果期(5月上旬)注意用药预防,可选用药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3000~4000倍,或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8000~10000倍,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

梅雨前(6月上中旬),喷1:2:250倍波尔多液。

每次喷药时重点防治抽生的新枝芽。

早动手防治梨树三种病害:黑星病锈病腐烂病

早动手防治梨树三种病害:黑星病锈病腐烂病

早动手防治梨树三种病害:黑星病锈病腐烂病一、梨黑星病症状:梨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叶柄、新梢。

果实发病初期生淡黄色、蝇头大小的圆形病斑,后逐渐扩展到5~10毫升,病部稍凹陷,病斑上出现黑绿色霉层(黑霉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层),病斑木栓化,坚硬龟裂,病疤附近的果肉变硬,并带苦味。

如幼果期受害,常引起果实畸形;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沿叶脉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斑块,不久病斑上延主脉长出黑色霉层,边缘呈辐射状。

病害严重时,整个叶片的背面布满黑色霉层,由于叶柄、叶脉受害,常常导致早期落叶,有时7、8月间叶片即落光,梨果也随即脱落。

发病规律:在北方梨区,低温、高湿是病害流行的有利条件。

洋梨系品种普遍抗病,其余品种都不同程度感病,其中白梨系中的鸭梨高度感病。

防治方法:及时喷药防治,剪除病芽梢,是目前控制黑星病的最有效方法。

主要原则是预防初次侵染。

在花蕾膨大时或花谢后喷第一次药,梨果核桃大时喷第二次药,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15~20天喷药一次,共喷4次。

使用的药剂有1:2:200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二、梨锈病症状:梨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严重时果实也可以发病。

叶片受害时,先在叶片正面发生橙黄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成近圆形的病斑,中部黄色,边缘淡黄色,外围有一黄绿色的环纹,病斑溢出淡黄色黏液,不久即干枯。

病斑直径5毫米左右,表面密生针头大小的黑褐色颗粒,即病菌的性孢子器,一张叶片上可产生多个病斑,常造成叶片干枯,早期脱落。

新梢被害后,初期病部稍肿起,以后病斑渐渐凹陷,在同一病部长出锈孢子器,并且病部龟裂,新梢枯死,刮风时引起病梢折断。

发病规律:病菌只在春季侵染梨树1次,桧柏类植物的多少和远近是影响梨锈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该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7~20℃,低于5℃或高于30℃该病不易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球形 , 黑褐色 。子囊棍棒状 。子囊孢 子双胞 , 上大下小。
枝 干
花萼 和花梗基部可呈现黑色霉斑 , 基部也可发病 , 叶簇 引起 花序和叶簇萎 蔫枯死
受害幼芽鳞片茸毛较多 , 产生黑霉 , 后期 严重时芽鳞开裂枯
死; 病梢初生梭形病斑 , 黑霉 ; 布满 后期皮层开裂呈疮痂状 , 病斑向上扩展可使 叶柄变黑
生物防治 利 用和保 护捕食性 天敌 , 如草 蛉、 瓢虫 、 花蝽 、 蜘蛛 、 甲 、 步行 蚂蚁等
梨锈 病 、 黑 斑 病 的 危 害 症状 , 梨 以及 不 同防 治措 施 的 效 果 。
关键词 : 梨黑星病 ; 梨锈病 ; 梨黑斑病 ; 识别 ; 防治 中图分类号 :4 6 1 ¥3 . 2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2 2 4 2 1 )6 0 3 一 1 10 — 0 X(0 10 — 0 8 O
为 2—5d先 在新 梢 和芽 鳞基 部发 病 , 为 发病 中心 , 03 , 成 经再 次侵染传播 到叶 、 上 , 病芽梢下方形成 1 圆锥 形的发病 果 在 个
中心 。病菌主要为风雨传播 , 孢子萌发后直接侵人 。
3 发 生规律
该病的发生 、 消长主要取决 于品种 、 气候条件 、 栽培状况等 。
3 8
宁夏 农 林 科 技 ,Nnxaj ra o gi n oe.Si eh 0 1 5 (6 :8 4 igi o nl fA r u .ad F rs c. c.2 1, 2 0 )3 ,0 &T
梨黑星病的为害症状识别及防治措施比较
焦光 芬
贵州省仁 怀市茅 台镇农业服务 中心 , 贵州 仁怀 54 0 650 摘 要: 梨黑星病 , 在我 国梨产 区均有发生。介绍 了梨黑星病 的病 原及特征 、 侵染循 环、 生规律 , 发 比较 了与梨黑星病相似的
雨连绵 , 气温较低 , 蔓延迅速 。 则
33 栽 培 状 况 .
地势低洼 、 树冠茂 密 、 通风透光不 良 、 湿度较 大的梨 园 , 以
及肥力不足 、 势衰 弱的梨树均易发病 。 树
4 危害症状
梨黑星病可为害叶片 、 实、 果 花和枝 干( 1 。与梨黑星病 表 )
相似 的病害还有梨锈病及梨黑斑病( 2 。 表 )
表1
侵害部位
梨黑 星病( er cb , p a a )又名疮 痂病 、 病 、 s 雾 斑病 , 在我 国梨
产 区均 有发生 , 以辽宁 、 河北 、 山东 、 河南 、 山西 、 及陕西等 北方
梨 黑星 病 侵 害部 位 、 斑 及 症 状 病
症状
诸省鸭梨 、 白梨 产区受害最重 。 该病流行性强 , 从落花期一直为
害到果实成熟期 , 成损失 大。 造
叶片
发病 初期在 叶背产生 圆形 、 圆形或 不规则形黄 白色病斑 , 椭
病斑 沿叶脉扩展 ,产生黑 色霉状 物 ,发病严重时整个叶背
果实
1 病原 及特 征
病原为梨黑星病原( e tr ahcl) V nui nsi a 。有性态为子囊菌 a o 亚 门梨黑腥 菌( etr pr aA eh ; V nui in dr )无性 态为半知 菌亚 门梨 a i 黑腥孢菌 ( uil imvrcn o ) F s a u i esB n 。分生孢子梗 粗而短 , cd e 暗褐
该 病具 有再 侵染频繁 、 受环境条件尤其是降雨影响大 的特
4 0
焦光芬
梨小食 心虫的识别与 防治措施 比较
5 0 2卷 6期
农业 防治 越冬 刮除树 干粗皮 , 月份在树干绑草环 , 8 诱集幼虫进入过冬 , 冬季烧毁 冬季 清园 , 清扫落 叶 、 杂草 , 处理各种作物秸秆 、 日 向 葵花盘等 在 5 6月梨 小食 心虫为害桃梢 时 , 时剪 去虫梢 ,  ̄ 及 烧毁

面, 甚至叶正面布满黑霉 ( 见封 3图 1 ) 幼果常不能长大而脱落 ; 较大果实受害, 病部木质化 、 停止生长
而形成畸形果; 后期果实受害不畸形, 在表面产生大小不等的黑 色、 圆形凹陷的病疤, 病疤坚硬 , 常产生星状开裂( 见封 3图 2 )
色, 无分枝 , 直立或弯 曲, 其上可见有许 多疮 疤状 突起物 。分生 孢子淡褐色或橄榄色 , 两端尖 , 纺锤形 , 单胞 。假囊壳 圆球形或
5 防治 方法
处 理越冬 病原 , 少初侵 染来 源 ; 实近 成熟 期 , 护果 减 果 保 实 。各种 防治方法 的具体实施及注意事项见表 3 n
术推 广工作 。 收稿 日期 :0 1 0 -1 2 1- 3 3
( 下转第 4 O页)
作者简介 : 焦光芬( 90 , , 1 8 一)女 贵州仁怀人 , 助理农 艺师, 从事农业技
31 品 种 .
梨树 的不 同品种对黑性病 的抗性具有 明显差 异 , 一般 中国
பைடு நூலகம்
梨最感 病 , 本梨次之 , 1 3 西洋梨较抗病 。
32 气候条件 . 降雨的早 晚 、 降雨量 的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是左右年度 间
病害流行波动的主导因素 。雨量少 , 气温高 , 害蔓延延缓 ; 病 阴
可消灭皮 内越冬 的害虫 可杀死在 内越冬 的害虫
可减少虫源数量
合理 配植树种 : 此虫有转移寄 主的习性 , 规划果 园时 , 尽量不要桃 、 梨混栽或相邻 可 减 少 虫 口基 数
物理防治 利用 梨小食 心虫 的趋光性 , 在果 园设 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可诱杀大量 的成虫
糖 醋液诱 杀 : 用糖 1 、 4 、 l 份 , 份 醋 份 水 6 再加少量敌百虫 , 配制成糖 醋液盛于碗 可诱杀大量成虫 , 减少虫源数量 中 , 于树上 , 挂 诱集成虫取 食
2 侵染 循环
病菌主要 以菌丝体在病芽鳞片间或鳞片 内越冬 , 也可 以假
囊壳与落 叶上越冬 。翌春 , 芽萌发形 成的病芽梢上产生 的分 病 生孢子为该病 的主要初侵染源 。冬季较温暖且潮湿 的地 区 , 有
表2
梨黑斑、 梨锈病病危害特征
利 于有性世代形 成子囊孢 子成为 主要初侵染 源 。病菌潜 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