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星病症状识别与防治

合集下载

梨树黑星病用什么药比较好

梨树黑星病用什么药比较好

梨树黑星病用什么药比较好黑星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不仅降低当年的果实品质和产量,而且严重削弱树势。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梨树黑星病用什么药比较好,供参考。

一、梨树黑星病用什么药1、对病菌在芽鳞内越冬品种,于梨树发芽前喷布45%代森铵(施纳宁)水剂400倍液,或在芽萌动期喷布12.5%腈菌唑乳油2 000~2 500倍液,以杀死芽鳞内越冬病菌。

2、落花后幼果期喷布75%猛杀生干悬浮剂,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3、一旦发现病叶、病果(约在5月中下旬)喷布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3 000~5 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3 000~5 000倍液。

4、7~8月份进入雨季,可喷布68.75%杜邦易保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

二、梨黑星病的症状识别梨黑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也能危害新梢、芽鳞及花序,在发病部位产生黑霉是此病的主要特征。

叶片受害初期先在叶片背面主、支脉上发生长条状或星芒状黑色霉斑,严重时叶正面也产生黑色霉斑。

梨树果实也受害,幼果表面产生近圆形黑色霉斑,逐渐呈疮痂状,膨大期发病,果面产生不规则黑色霉斑,病斑逐渐凹陷,表面龟裂,病果易脱落。

三、梨黑星病的发生规律梨黑星病菌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各部幼嫩组织。

发病时期因气候条件不同而异。

渤海湾地区发病时期在5月中下旬,7~8月份进入发病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雨水适宜时,可大量危害果实。

病害发生的早晚和轻重,主要取决于雨水。

春雨早而多,早期发病重;夏季阴雨连绵,秋季雨水较多,后期发病较重。

四、梨树黑星病的预防方法1、冬前清扫落叶,剪除病、枯枝,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越冬菌源。

2、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梢。

3、五月中下旬,及早剪除病芽梢,一并带出园外烧毁。

4、加强栽培管理,及时铲除树下杂草,排除积水,降低果园湿度。

5、结合叶面喷肥,前期喷尿素,后期喷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南方优质梨黑星病综合防治

南方优质梨黑星病综合防治

南方优质梨黑星病综合防治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梨树主要病害,常造成重大损失。

幼果受害,导致果实畸形、龟裂,落果严重;叶柄、叶片受害,过早脱落,引起果树开二次花、结二次果,严重影响翌年产量。

一、病害症状。

为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梢。

果实发病初期生淡黄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病部稍凹陷、上长黑霉,后期病斑木栓化,坚硬、,凹陷并龟裂。

叶片受害,初在叶背主、支脉之间呈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淡黄色斑,不久病斑上沿主脉边缘长出黑色的霉。

严重时,整个叶片背面布满黑色霉层。

叶脉受害,常在中脉上形成长条状黑色霉斑。

叶柄上症状与果梗相似。

叶柄受害引起早期落叶。

新梢受害,初生黑色或黑褐色椭圆形病斑,后逐渐凹陷,表面长出黑霉。

最后病斑呈疮痂状,周缘开裂。

二、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在腋芽的鳞片内、枝梢病部和落叶上越冬。

翌春新梢基部最先发病,病菌再通过风雨传播到附近的叶、果。

病菌侵入最适流行温度为14~20℃。

如阴雨连绵,气温较低,则蔓延迅速。

在广西,南方优质梨黑星病自开花、展叶期开始直到果实采收为止,均可在植株地上部的幼嫩部位上陆续为害,以叶片和果实受害最重。

病害盛发期在6~7月。

三、防治措施1.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坚持深翻和重施有机肥。

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000千克~3000千克。

化肥施用要注意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的配合。

花前肥以氮为主,株施尿素0.5千克~1千克。

花后追肥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

谢花肥,壮果肥,采果肥,每次株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千克~2千克。

灌排水注意肥水结合,尽量不要灌水过多,以免树体过旺。

严格疏花果,控产提质,防止树体衰弱。

2.清除病菌侵染来源,减少病害。

在秋末冬初至翌年果树萌动前彻底清扫果园,清除落叶、落果,并结合冬剪清除病枝,摘除残留病果。

结合冬季土壤深翻掩埋果园枯黄杂草。

生长季节发现病叶、病果立即摘除,将其集中烧毁或深埋。

3.改善果园环境,减轻为害。

梨黑星病的流行,必须具有高湿环境条件,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降低园内空气湿度可减轻病害的流行和为害。

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

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
危害
该病主要危害梨树的叶片、果实和枝条,造成叶片早落、果实畸形和枝条枯 死,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
梨黑星病的病原特征
病原
梨黑星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黑星孢属。
症状
受害叶片初期出现黄色斑点,后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病斑,病斑上产 生黑色霉层。果实受害后,果面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病斑,病斑中部逐 渐凹陷,形成畸形果。枝条受害后,产生梭形或长条形的黑褐色病斑。
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 而降低梨黑星病的发病率。
使用生物农药
选择一些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井冈霉素等,具有环保、安全的 优点。
04
梨黑星病的预防措施
品种选择与培育
选用抗病品种
针对不同品种的梨树,选择对黑星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 植。
培育无病苗木
效果评估
经过针对性的防治,该品种梨树的 梨黑星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品种 ,且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06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梨黑星病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尽管梨黑星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 不足之处,例如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了 解不够深入,对梨黑星病抗药性机制和治理策略缺乏系 统研究等。
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
2023-11-07
目 录
• 梨黑星病概述 • 梨黑星病的诊断与识别 • 梨黑星病的防治技术 • 梨黑星病的预防措施 • 梨黑星病防治案例分析 •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梨黑星病概述
梨黑星病的分布与危害
分布
梨黑星病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梨树病害,在中国各地梨 产区均有发生。

梨黑星病识别与防治

梨黑星病识别与防治

梨黑星病识别与防治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我国北方梨区发生和为害较重的病害之一,在南方各梨区其为害也在逐年加重。

可为害叶片、叶柄、新梢、果实、果柄、芽、花序等部位。

[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主脉两侧和支脉之间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小斑点,界限不明显,不久后病斑上长出墨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为害严重时,许多病斑融合,使叶背面布满黑色霉层,造成落叶。

叶柄受害,出现黑色、椭圆形凹陷病斑,产生墨黑色霉层,易早期落叶。

叶脉、果柄受害,症状与叶柄相似。

果实前期受害,果面产生淡黄褐色圆形小病斑,逐渐扩大到5~10毫米,表面长出墨黑色霉层,病部生长停止。

随着果实增大,病部渐凹陷,木栓化、坚硬并龟裂。

新梢受害,多在徒长枝或秋梢幼嫩组织上形成病斑。

病斑椭圆形或近圆形,淡黄色,微隆起,表面有黑色霉层,以后病部凹陷、龟裂,成疮痂状,周缘开裂。

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腋芽鳞片、病叶、病果和病枝上越冬,次年春天温湿度适宜时,残存的越冬分生孢子和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侵染为害。

北方病芽梢较多的梨园,在春雨多而早、夏季阴雨连绵的年份,往往病害大流行。

江苏、浙江梨区,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一般于4月上中旬开始发病,5~6月梅雨季进入发病盛期。

雨水多,湿度大,发病重。

辽宁梨区,病芽梢多在5月中旬左右开始出现,叶、果多在6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至8月为发病盛期。

河北石家庄地区,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病芽梢,以8月侵染最多,7~8月雨季为发病盛期。

品种间以中国梨最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抗病性较强。

[防治方法] ①秋末冬初清扫落叶,收集病果,剪除病枯枝,集中深埋或烧毁。

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病果、病梢,消灭传染中心,防止病菌增殖和蔓延。

②梨果套袋,保护果实。

③药剂防治。

在田间各发病部位可见霉斑时进行第一次喷药。

南方梨区发病早,重点抓好芽萌动期至开花前、落花70%左右、5月中旬新梢生长期、6月中旬果实迅速膨大期防治,保护花序、嫩梢、新叶和幼果。

梨黑星病发生及防治

梨黑星病发生及防治

梨黑星病发生及防治
梨黑星病是一种梨树经常发生的病害。

这种病对梨树危害很大,在近几年曾影响过一些地方的梨果出口,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近来一些地方的梨黑星病有重度发生迹象,专家建议抓紧防治。

梨黑星病的症状为:树梢及叶柄染病后,在其基部形成黄褐色长椭圆形病斑,以后产生黑霉层逐渐向上扩展,病梢及叶柄上布满霉层,终至枯死。

当夏季新梢上出现病斑时,稍隆起如豆粒,其上布满霉层,尔后霉层病斑渐凹陷龟裂,至次年病疤脱落,仅留一疤痕。

叶片发病时,多在叶背沿支脉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初为淡黄色,后成暗色污斑,上面生有黑霉,边缘呈星芒状辐射。

病害严重时可扩及叶片正面,随病势发展,病叶渐变红褐色脱落。

果实染病后,起初发生淡黄色圆形病斑,并逐渐扩大出现黑绿色霉层,病部果肉变硬,随果实增大而逐渐凹陷龟裂。

病重时幼果呈畸形易早期脱落。

梨黑星病在一些地方一般5月上旬、6月上旬发病,一些干旱的地方发病要迟一些。

最易感病的品种为鸭梨、慈梨、秋白梨、宝珠梨、海冬梨等,且发病时间最早。

预防梨黑星病可喷洒1:2:200的波尔多液。

6月下旬和8月下旬可用石膏4000-6000倍液防治梨黑星病的发生。

- 1 -。

【梨树病虫害防治】梨黑星病用什么药防治?附图片

【梨树病虫害防治】梨黑星病用什么药防治?附图片

【梨树病虫害防治】梨黑星病用什么药防治?附图片梨黑星病又叫梨疮痂病、梨雾病、梨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梨果实和叶片,梨黑星病有什么药防治好呢?以下耕种帮就介绍梨黑星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供网友们参考。

一、梨黑星病的症状及危害1、叶片受害症状:梨树叶片受到黑星病危害后,先先在叶背面的主脉和支脉之间出现黑绿色至黑色霉状物,不久在霉状物对应的正面出现淡黄色病斑,严重时叶片枯黄、早期脱落。

叶脉和叶柄上的病斑多为长条形中部凹陷的黑色霉斑,严重时叶柄变黑,叶片枯死或叶脉断裂。

叶柄受害引起早期落叶。

2、枝干受害症状:梨树枝干受到黑星病危害后,枝干生梭形病斑,布满黑霉。

后期皮层开裂呈疮痂状。

病斑向上扩展可使叶柄变黑。

病梢叶片初变红,再变黄,最后干枯,不易脱落。

3、芽鳞受害症状:梨树芽鳞受到黑星病危害后,幼芽鳞片茸毛较多,后期产生黑霉,严重时芽鳞开裂枯死。

4、花朵受害症状:梨树花朵受到黑星病危害后,花萼和花梗基部可呈现黑色霉斑,叶簇基部也可发病,引起花序和叶簇萎蔫枯死。

5、果实受害症状:梨树果实受到黑星病危害,最初果面出现淡黄色斑点,圆形或不规则形,条件适合时病斑上长满黑霉;条件不适合时呈绿色斑,称为。

青疗。

幼果受害呈畸形、开裂、早落。

成长期果面病斑为圆形,凹陷,黑褐色表面木栓化、开裂。

成熟果实受害,病斑淡黄绿色,稍凹陷,上生稀疏的霉层。

梨树受到黑星病危害后,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幼果被害呈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时病树第2年结果减少。

二、梨黑星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1、黑星病病菌一般在梨树腋芽鳞片内或落叶上越冬,在第二年环境适宜时靠风雨传播。

黑星病病菌萌发的温度范围2~30℃,以15~20℃为适,高于25℃萌发率急剧下降。

2、梨树各品种对黑星病的抗性有差异,如鸭梨、秋白梨、京白梨、香椿梨、安梨、华盖梨、秋子梨、麻梨等品种比较发病;玻梨、巴梨、面酸梨、香水梨、洋梨、油梨、红霄梨、今村秋、长十郎等比较抗病;雪花梨、蜜梨等很少发病。

梨树黑星病如何防治

梨树黑星病如何防治

梨树黑星病如何防治梨黑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黑星病是梨树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比较普遍,严重的年份常造成重大损失。

黑星病是梨树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比较普遍,严重的年份常造成重大损失。

症状表现1、叶片症状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主脉两侧和支脉间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发病后期病部长出霉状物,严重时叶背长满黑霉,叶面变成黑褐色,易导致叶片早期脱落。

2、果实症状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近圆形水渍状淡黄色小斑。

后变成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其上长出黑色霉层,最后病斑凹陷,并出现龟裂,严重时受害果呈畸形,病部坚硬。

味苦涩,易落果。

在雨季,常诱发腐生菌,从而使果实表面着粉红色或灰白色霉状物。

3、新梢症状新梢发病,常由病芽萌发而来。

当新梢长至15~20厘米时,自新梢基部开始,皮层变黑,并逐渐向上发展,布满黑霉,后期病梢干枯死亡。

健壮新梢染病后呈梭形病斑,亦产生黑霉,扩展后亦导致新梢干枯死亡。

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树冠郁闭、杂草丛生、田间湿度大的梨园极易发生黑星病。

要合理整形修剪,去除密挤、冗长的内膛枝,疏除外围过密、过旺、直立生长枝条,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也便于喷药防治。

同时要合理负载,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根据发生规律,抓住关键时期:①花芽萌动时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

② 落花后7天,树上喷两遍杀菌剂,中间间隔15天。

如果雨水较多年份和发病较重的梨园,可适当增加1~2次。

6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根据降雨及发病情况再喷1 次杀菌剂。

药剂选择50%多菌灵800倍液、80%大生M-45800倍液、70%代森锰锌800倍交替使用。

在喷药时要要细致、周到,以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③6月下旬后,晴天喷保护剂1:3:240式波尔多液2~3遍,间隔15~20天。

梨黑星病防治要领

梨黑星病防治要领

梨黑星病防治要领梨黑星病又名梨疮痂病、雾病,在我国各梨果产区普遍发生。

此病常引起早期落叶或开二次花,即减少当年产量,又影响来年产量。

1、症状:此病可为害芽鳞、花序、新梢、叶片和果实等部位。

叶片受害,在叶背的主、支脉间形成淡黄色褪绿斑,不久在病斑上产生初为褐色后变黑色的霉状物。

叶面布满黑色霉层,严重时,叶正面也产生黑色霉斑,引起早期落叶。

果实受害,果面上产生淡黄色圆形病斑,表面有黑霉,随着果实的增大,病斑逐渐凹现龟裂,果个小并呈畸形,甚至萎缩脱落。

果实在生长后期被害,果面散生黑色霉斑,果实表皮硬化、粗糙,呈疮痂状但不龟裂。

2、发病规律:此病的发生与流行次数和降雨次数及雨量多少有密切关系。

一般多雨适宜温度为22―23℃,病菌侵入的最低平均温度为8―10℃。

夏季阴雨连绵易引起病害流行。

地势低洼,树冠茂密,通风不良,树势衰弱的梨树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清扫落叶,剪除病梢。

于梨芽萌动初期,对树体及地面喷布尿素或硫酸铵肥料10―15倍液,可铲除越冬病菌。

在病菌芽梢初现期,连续剪除病芽梢,防止病菌侵染蔓延。

根据梨黑星病发生规律,应抓住三个关键时期。

第一次喷药适期是在病芽梢和病叶或病果初现期。

大约在5月中下旬,这是药剂防治第一个关键时期。

第二次喷药在6月中旬,第三次喷药则6月末至7月上旬,此时病害将进入发生高峰期,为药剂防治第二关键时期。

第四次喷药在8月中下旬,第五次喷药是在9月上旬,这一次喷药是防治的第三个关键时期。

药剂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800倍液或黑星必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在喷布杀虫剂时,可混加磷酸二氢钾或尿素300倍液,不仅增加树体营养,而且对梨黑星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要道及其他畜牧场3 k I T I 以上 , 远 离 屠 宰 场 、 化 T 厂 及 其 他 污 染 源 。 向 阳 避 风 、地 势 高 燥 、通 风 良 好 、水 电 充 足 ( 万 头 猪 场 日用 水 量 1 0 0 ~ 1 5 0 t ) 、水 质 好 、排 水 方 便 、
交通方 便。最好配备有鱼塘 、果园
扩展 的重要 病原 。近些 年来该病 的 也 有 发 生 。 发 生 流 行 又 呈 明 显 上 升趋 势 ,造 成 2 侵染 循环
地势低 洼 ,土壤粘重 ,树冠郁 闷 ,通风不 良,湿度较大 的梨园 , 以及 树势衰弱 的梨树都易发 生黑星
叶片大量提 早脱落 、树 势衰弱 ,梨
右 ,并 长出黑霉 ,在后 期 由于其他 3 发病条件 。
腐生菌 的混合危害 ,呈 现灰 白色或 3 . 1 与温度有关
粉红色霉 ,病果易脱落 ,病部味苦 梨 黑 星病 是 梨 树 生 长 中 主 要 质硬 ,易腐烂 。 在梨树生 长季节 ,一般 温度可 以满足病 菌侵 染和发育 的要 求 。雨
. 3 梢部 受害 季早 而持续 时 间长 ,尤其 是6 — 7 月 病害之一 ,病害侵染 时间长 ,从 萌 1 新 梢受害多 由病 芽发 出的新 梢 雨量多 , 日照不足 ,空气 湿度大 , 芽时开始 可多次入侵 ,直到采果后 仍可 出现 。早春 当梨树 发芽时 ,在 基部 向上 蔓延所致 ,其 上生一层黑 就易引起病 害的流行 ;若雨 量少 ,
37

秀 鲮 实 用技 术
猪场 内人 流物 流传播疫病 的风险控制
吴 现 时
( 山东省沂水县 四十里铺镇畜牧兽 医 1 - 作站 ,山东沂水 2 7 6 4 0 0)
任 何 一 个 猪 场 , 都 应 该 十 分
重视人 流和物流传播疾病 的预防管 理 。在 一个 猪场 内,对人 流 、物流 应合理安排 。 1 重视合 理的猪场 选址及布局 猪 场 建设 地 应 远 离 村 镇 、交
芽 内已经带 有病原菌 的芽枝 ,随着 霉 ,后期病 部呈溃疡状 。芽受感染 气温高 ,会 限制病害 的发展 。病菌 0 mm, 发芽和 春梢的生长 ,病菌也不 断地 后 ,芽鳞 表面生黑霉 ,发病重 的芽 侵入 所需 的最 低 降雨量 是5 最 低 日平 均 所 温 是 8 — 1 0 ℃。 跟着扩展 ,直至形成 春季第一批 病 鳞片瘦 小并开裂 ,以致 全芽枯死 。 除 新 梢 外 ,短 果 枝 及 果 台 枝 ,果 台 3 . 2 与栽培管理有关 梢 ,成 为当年梨黑 星病再次侵染 和
1 . 2 果 实受 害 在幼果 期至成熟期 均可受害 。
气转凉后 ,湿度和温度 都适于病 害
秋末冬初 ,扫除园 内落 叶 、落
的 发生 ,又会 形 成 第 三 个发 病 高 果 ,结合修剪剪 除病枝 ,病 叶和病
幼果 期感病 ,生 长严重受 阻 ,使果 峰 ,主要危 害即将成熟 的果 实和秋 果 ,然后焚烧 或深埋 ,以消灭传 病
法介 绍如下 :
春 发芽 后 嫩 梢 最 先 发病 并 形 成 发 有密切关 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 症状识别
实。
病 中心 。病 梢布满黑 色的霉层 即分 4 防治措施 。
蔓延 ,该 病 在 梨 树 的 整 个生 长 季 要改变施 肥制度 ,果 园内多施
. 1 加强栽培管理 。 梨 黑 星 病 主 要 危 害 叶 片 及 果 生孢子 ,以后逐渐扩展 到叶 、果上 4 1 . 1 叶片受 害
梨 黑星病是一种 真菌性病害 ,
果 损失严重 ,从花期一 直危害到果 病 菌 主要 以分 生 孢 子 和 菌丝 在 芽 病 。果园清 园工作 的好坏 ,直接影 鳞 )病 梢 和 落 叶 中越 冬 ,下 年 响到第二年病 源的多少 ,对发病 也 实成熟期 。现将 其症状识 别防治方 (
实变 畸形 ,早期脱 落 。果 面先 发生 梢 幼嫩组织 ,形 成大量新病斑 。该 中心 ,防止病菌再侵染 ;也可从 发
~ 2 8 ℃均可 病初期摘除病梢或病菌丝 。一般从4 淡黄 色圆形或椭 圆形小斑 ,病 斑逐 病分生 孢子活力很 强 ,5 2 ~ 2 3 ℃为最合 适 。病 菌 月上 中旬 开始 ,要经 常查看 果园 , 渐扩 大 ,以后上 面长 出黑霉 ,但在 萌 发 ,以2 幼果 期有的病斑并 不扩大 ,也 不产 孢 子主要靠风雨 传播 。品种 间受 害 发现病花丛和病梢时应及早摘除。
里 翟 庙 唐 必 识 别 与
曹 立 耘
( 湖南 省沅江市农 业局 ,湖南沅江 4 1 3 1 o o )
生黑霉而成 大量墨绿色 的小斑点 。
程 度相差较大 。鸭梨 、茌梨 受害严
果 实 近成 熟 期 感 病 ,果 面 上 出 现 重 ;山梨 、明月梨抗病力较 强 ;开 黄 色圆斑 ,以后 逐渐扩 大到 l c m 左 菲梨和康德梨等基本不受害 。
( 4 — 9 月 )均 可 发 生 , 而 以 4 — 5 月 基肥 ,培养壮树 ,可 以从根本 上防
— 8 月 雨 季 最 重 。4 月 上 中 旬 病 菌 止此病发生 ;全 理修剪 ,改善 园内 开始在 叶背沿叶缘 处发生长椭 及7
圆形淡黄色斑 ,以后在病 斑上产生 先 在 花 序 、新 梢 及 叶簇 上 出 现 ,形 通 风透光条件 ,挖好排水渠 道 ,雨 黑霉 ;在 叶正面有时也产 生病斑 , 成 第一个发 病高峰 ,5 月底6 月初降 后不 使园 内积水 ,这对于南方 梨园 的防病更 为重要 。 被 害严 重 时 树 叶 早 落 ,生第 二 次 雨 后 ,病菌 大量侵染 叶片和幼果 , 形 成第 二个 发 病高 峰 。进 入 8 月天 4 . 2 清除病源物 。 叶 ,削弱树势 ,影响下年产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