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织绣

合集下载

中国织绣艺术欣赏

中国织绣艺术欣赏

中国织绣艺术欣赏
二、刺绣艺术欣赏
1 苏绣
三国之前,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2000多年 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其用于服饰。三国时,吴王孙权曾 命赵达之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五岳、河海、城邑 、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宋朝据《清秘藏 》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 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 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底馋唼之态, 佳者较画更胜。”可见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织绣艺术欣赏
二、刺绣艺术欣赏
1 苏绣
清朝是苏绣的全盛时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皇 室享用的大量织品几乎全出于艺人之手。民间更是丰富多彩 ,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面、 香包、扇袋等方面。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 精细、配色秀雅,而且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 ,深受群众喜爱。还有一种“画绣”,属于高档欣赏品,称 之为“闺阁绣”。史载吴县的钱慧、曹墨琴,吴江的杨卯君 、沈关关,无锡的丁佩、薛文华等人的佳作,皆名噪一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清
清代织绣主要产自清宫内务府管辖的江宁(南京)、苏 州、杭州三大织造,它利用江南盛产的上等好丝及熟练 的技工,在内务府织造局精心的设计和监督下,织造成 各种供皇帝和后妃享用的织绣品。这些织绣品代表了当 时绣品工艺的最高水平。
中国织绣艺术欣赏
一、织绣艺术发展历史
6清
清代织绣以刺绣成就最为突出,形成了苏、粤、蜀、 湘四大名绣。刺绣题材除了花鸟、山水、人物外,多为吉 祥图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如明 黄地龙纹孔雀羽织金妆花缎(如图7-26所示),使用了 纯金线和纯银线配以五彩丝绒线以及金翠交辉的孔雀羽绒 等稀有名贵锦线,用料极其考究,整个作品充满张扬而热 烈的气氛。

”湘绣”有哪些特点?

”湘绣”有哪些特点?

”湘绣”有哪些特点?"湘绣"是中国传统的刺绣艺术之一,起源于湖南省,具有独特的特点。

它以精细入微的工艺和细腻的线条展现出了美妙的艺术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那么,"湘绣"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方面。

一、工艺精细"湘绣"以其精细入微的工艺而著称。

它注重细节,精工细作,每一针每一线都体现出匠心独运的艺术风格。

湘绣的刺绣线条流畅,表面平整,针脚细致,织绣密集,这些特点使得绣品的质感更加细腻、立体。

同时,湘绣注重色彩的运用,通过丰富多样的色线搭配,使得绣品更加生动、鲜明。

工艺精细是湘绣的一大特点,也是它得到普遍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寓意丰富湘绣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刺绣艺术,寓意丰富多样。

湘绣作品不仅仅是美丽的装饰品,更是传递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以花鸟、人物、山水等富有中国特色的元素为主题,通过绣线的细腻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每个绣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寓意,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无论是作为送礼还是收藏,湘绣都传递着文化的厚重和艺术的美妙。

三、文化传承湘绣作为湖南的传统手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它是中国传统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古老的高超绣艺水平。

湘绣的技艺代代相传,经历了千百年的积淀和发展,凝聚着湖南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它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融合了湖南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成为了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湘绣的保护和传承,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湘绣以其工艺精细、寓意丰富和文化传承的特点,成为了中国传统刺绣艺术中的瑰宝。

它通过线线踏实、针针细腻的刺绣,传递出了中国古老文化的迷人之处。

在现代社会中,湘绣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项宝贵的艺术遗产,让"湘绣"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中国 纺织 史 大事记

中国 纺织 史 大事记

中国纺织史大事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展纺织业的国家之一,拥有悠久的纺织史,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国纺织史中一些重要的大事。

1.早期纺织技术: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中国就开始了纺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最早的纺织品主要是以植物纤维和兽毛为原材料制成的。

2.织绣技术的发展:中国在织造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技艺。

公元4世纪末,中国人开始使用织布机,并将丝织技术不断发扬光大。

而刺绣则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在古代就已经非常发达。

3.丝绸之路的开辟:公元前138年,中国开始了对外贸易,其中丝绸就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这标志着中国纺织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

4.高丽纸的发明:高丽纸是一种传统的纸张材料,具有高质量和防水性能。

它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推动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书籍出版业的发展。

5.纸张蜀锦的诞生:蜀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品,它融合了纺织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唐代,中国纺织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蜀锦成为了当时最著名的丝织品之一。

6.宋代的织绣技艺:宋代是中国纺织业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的织布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织机。

同时,刺绣技艺也被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工艺品。

7.明代的织造业:在明代,纺织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大量的丝织和棉织品被生产出来,成为当时国内和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8.清朝的纺织发展:清朝时期,纺织业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和改进。

西方的织绣技术被引进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技术中,促进了纺织业的更新和发展。

9.纺织工业的兴起:近代以来,中国的纺织工业经历了从手工制造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建立最早的纺织机械厂,经历了艰苦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10.改革开放与纺织业: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纺织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纺织品开始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当今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

以上是中国纺织史的一些重要大事。

中国古代刺绣

中国古代刺绣

全国各地绣种 汴绣 鲁绣 汉绣 洮绣 杭绣 锡绣 京绣 瓯绣 洛绣 闵绣 顾绣 唐卡 绒绣 十字绣
战国刺绣
对凤对龙纹绣浅绢面衾
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衾
织绣年代: 战国中期 材料: 绢 出土时期:1982年 出土地点:湖北江陵 收藏地: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
织绣年代: 战国中期 材料: 绢 出土时期:1982年 出土地点:湖北江陵

清代刺绣
“四大名绣”——苏绣、粤绣、蜀绣、湘绣
物品名称:缂丝加 绣三星图轴 织绣年代:清乾隆 材料:缂丝 出土时期: 出土地点: 收藏地:清宫旧藏
物品名称:刺绣床挂 件 织绣年代:清 材料: 出土时期: 出土地点: 收藏地:苏州刺绣博 物馆
中国古代刺绣
(针绣 、黹zhǐ 、针黹 、女红 )
刺绣文化 刺绣历史
中华绣史
中国刺绣
历代刺绣 战国刺绣 汉代刺绣 唐代刺绣 宋代刺绣 元代刺绣 明代刺绣 清代刺绣 民国刺绣 文革刺绣
四大名绣 苏绣 湘绣 粤绣 蜀绣
民间民族刺绣 藏族刺绣 蒙古族刺绣 土族刺绣 回族刺绣 撒拉族刺绣 山西刺绣 陕西刺绣 瑶族刺绣 彝族刺绣 白族刺绣 苗族刺绣 朝鲜刺绣 羌族刺绣 满族刺绣 畲族刺绣 裕固族刺绣 水族马尾绣 发绣缂丝
收藏地: 苏州博物馆

刺绣梅竹鹦鹉图
织绣年代:南宋 材料:绢 收藏地: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元代刺绣
刺绣韦驮像
观音大士 织绣年代: 元 材料: 发丝和丝线合 绣 收藏地: 南京博物馆
龙型刺绣衣边
织绣年代: 元末 出土时期:1964 出土地点:苏州 收藏地: 中国苏绣 艺术博物馆
明代刺绣 顾绣
百子图 织绣年代:明 材料:罗 出土时期:1958年 出土地点:北京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织绣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织绣

刺 绣 种 类
1、彩绣 泛指以各种彩色绣线统制花纹图案的刺绣
刺 技艺,具有绣面平服、针法丰富、线迹精 绣 细、色彩鲜明的特点,在服装饰品中多有 种 应用。彩绣的色彩变化也十分丰富,它以 类 线代笔,通过多种彩色绣线的重叠、并置、
交错产生华而不俗的色彩效果。尤其以套 针针法来表现图案色彩的细微变化最有特 色,色彩深浅融汇,具有国画的渲染
刺 在服饰上的刺绣形式。中国苏绣中的贴续 绣 绣也属这一类。其绣法是将贴花布按图案 种 要求剪好,贴在绣面上,也可在贴花布与 类 绣面之间衬垫棉花等物,使图案隆起而有
立体感。贴好后,再用各种针法锁边。贴 布绣绣法简单,图案以块面为主,风格别 致大方。
4、贴布绣
刺 绣 种 类
5、钉线绣
又称盘梗绣或贴线绣,是把各种丝带、线绳按一定
绣 的是“双面绣”,使人可以从两面观赏。
双面绣《猫》是苏绣现代作品的代表。ຫໍສະໝຸດ 绣四 大 名 绣苏绣
四 大 名 绣
苏绣
四 大 名 绣
四 大
湘绣 湖南长沙一带绣品的总称。其艺术特
色为:构图严谨、针法考究、色彩富有层
名 次、绣品若画。湘绣以狮、虎为代表作,
绣 有“苏猫湘虎”的说法。
湘绣
四 大 名 绣
刺 方格纱的底料上严格按格数眼进行刺绣的。 绣 戳纱绣不仅图案美丽,而且随着线条横、 种 直、斜的不同排列作丰富的变化,但花纹 类 间的空眼必须对齐。
9、戳纱绣
刺 绣 种 类
3、雕绣
又称楼空绣,是一种有一定难度、效果十
刺 分别致的绣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在绣制过 绣 程中,按花纹需要修剪出孔洞,并在剪出 种 的孔洞里以不同方法绣出多种图案组合, 类 使绣面上既有洒脱大方的实地花,又有玲

传统工艺中国刺绣精品多幅赏析

传统工艺中国刺绣精品多幅赏析

传统工艺中国刺绣精品多幅赏析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在中国差不多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

广绣山水渔读图【名称】:广绣山水渔读图【类别】:纺织品(广绣)【年代】:清乾隆年间【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纵44cm,横35cm。

山水渔读是历代画家经常选用的绘画题材。

此图以工笔将远山近景层次鲜亮地表现出来:恬适古朴的茅屋农舍,庄重肃穆的古刹,清幽的江水渔帆,迷漫的远山云蔼,天地之间,渔父书生各得其趣,表现了一派宁静安闲、典雅风流的意境。

此图景致宏富,构图繁而不乱,每一局部景色均可独立成图。

此图绣工除采纳广绣的铺针、直针、洒插针等传统针法外,还使用竹织针绣茅屋顶,以施毛针、网针绣乌篷船的篷,以方格网针绣墙面,以扭针绣云纹、水纹等,细微之处一丝不苟,均以最适合的专门针法真实地表现出来,这是广绣针法繁复、穷其巧变的特点。

全图以棕、褐、驼、香色为主色调,配以深绿、浅绿、蓝色等,典雅古朴而又不乏鲜丽明快,表达了广绣的配色特点。

图上方题有唐人诗句“飞泉挂碧峰”和绣工王田的题字,并绣“王田”朱文印。

粤绣《仙童献寿》粤绣(Guangdong embroidery)是指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此《仙童献寿》变为粤绣经典著作之一,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朱启钤《存素堂丝绣录》收录此幅绣画。

此绣轴以素绫为地五彩施绣,追求绘画的淡雅和细腻。

绣丫髻仙童着紫衣云裳,执双桃灵芝,引鹿前行,一只红蝠(鸿福)迎面飞来,寓“洪福齐天”的祝寿意味。

针法工整纤秀,配色散淡古雅。

清乾隆苏绣作品《福禄寿三星如意图》福禄寿三星公是众所周知喜闻乐见的吉庆图案,在绘画、织绣、瓷器及其他工艺品上都有使用。

此《福禄寿三星如意图》是清朝的乾隆时期的苏绣作品。

图正中绣的授人官禄的天神禄,他头戴如意翅冠,身着大红官袍,腰系玉带,怀抱如意;左为持杖捧仙桃的寿星,寿星即南极仙翁,以予人长寿的形象显现;右为一着道装高士,手执阴阳太极图道符极为福星。

中国传统织绣图案

中国传统织绣图案

• 第六节 元代 • 元代的织绣工艺,丝织、毛织、棉织都得 到一定的发展。 丝织中以织金最为有特色。
• 细致繁复的趋向 ,枝繁 叶茂,花团锦簇,构图繁 密拥挤,又尽显华美秀巧。 这种倾于玲珑俊俏、细腻 精密艺术风格
• 第七节 明代 • 明代的织绣工艺,丝织得到了较大发展。 织锦具有时代特色,被称为明锦。明 锦花纹丰富多彩,有云龙凤鹤、花草鸟蝶、 吉祥锦纹等,其造型敦朴大方,富于程式 化的装饰美。
• 战国时期的龙凤极其苗条、秀丽,有着锋利的爪子、如 花的尾巴或羽毛,经常与花藤枝蔓相缠连。而后世的龙 凤则已成为皇权的象征,威猛而高贵。马山楚墓出土的 一件蟠龙飞凤纹绣就是这一时期的刺绣佳作。
• S形的对龙作为主题,口衔一条龙尾,下 部是高冠展翅的斜立对凤,凤下处有一条 小龙。在对龙之间,是表现太阳的扶桑树。 华丽的凤冠和凤翅构成了整幅图案,犹如 菱形骨架,使图案的布局满而不乱,非常 有章法。此种布局方式在战国时期的刺绣 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成熟。
• 粤绣是指广东 地区的刺绣, 它的艺术特点 是色彩强烈明 艳,又因喜用 金线,故有富 丽辉煌的效果。 粤绣以广州和 潮州为两个主 要生产地区。
• 潮州刺绣除 用金线外, 还多采用垫 绣,使绣品 形象具有立 体感。百鸟 朝凤、海生 动物等是常 见的刺绣题 材。
• 蜀绣的产地以四川 成都为中心,它的 艺术特点是富于浓 厚的民间色彩,淳 朴自然,厚重工整
• 黑艾特莱丝:安集延艾特莱丝,图案从乌兹别克斯坦传来
• 艾特莱斯绸图案富于变化,样式很多,采用植物 图案的有花卉、枝叶、巴旦木杏、苹果、梨等。 采用饰物图案的有木梳、流苏、耳坠、宝石等。 采用工具图案的木锤、锯子、镰刀等,采用乐器 图案的有热瓦甫琴、独它尔琴等。其他还有栅栏、 牛角等。 • 图案中瓜果、枝叶运用得较多,表现了和田是瓜 果之乡这一特色。采用的热瓦甫琴、独它尔琴图 案较普遍,显示了和田歌舞之乡的特色。另外, 和田维吾尔族妇女喜爱的饰品也多有表现。有的 图案较为直观,很容易辨认。有的图案则运用强 烈艺术变形,辨认就不那么容易了。图案一般是 从上至下按规则排列,如把花瓣、栅栏、独它尔 琴,耳坠组合为一组,两侧再配以流苏等纹样。

蜀锦名词解释

蜀锦名词解释

蜀锦名词解释蜀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图案而闻名。

蜀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蜀地,即现在的四川省。

它是中国四大名织之一,与南京云锦、苏州刺绣和广东丝织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织绣技艺。

蜀锦以其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精细的织造工艺而受到广泛赞誉。

在蜀锦的制作过程中,采用丝线作为主要材料,并通过精心的织造技术将图案编织进织物中。

这些图案通常包括花卉、鸟兽、山水和人物等各种元素,展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蜀锦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工序。

首先,设计师会根据需要的图案和色彩来绘制设计稿。

然后,工匠们会根据设计稿选取合适的丝线,并使用传统的织造机械进行织造。

在织造过程中,他们需要精确控制每一根丝线的张力和密度,以确保织物的质量和均匀性。

完成织造后,蜀锦会经过整理、熨烫和修剪等处理,最终制成精美的织物作品。

蜀锦不仅在中国国内享有盛誉,也在国际上广受欢迎。

它作为中国的传统工艺品,经常被用于制作礼服、宫廷服饰、家居装饰品和艺术品等。

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美感使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然而,由于蜀锦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且耗时,以及织造技艺的传承困难,目前蜀锦的产量相对较少。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工艺,一些机构和组织已经采取了措施,包括培训年轻的工匠、推广蜀锦的应用和组织相关展览活动等。

总之,蜀锦作为中国传统的丝织品,代表着中国古代织绣技艺的高度成就。

其独特的图案和精湛的工艺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保护和传承蜀锦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同时也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织绣
(一)、织锦
锦是用缎纹地组织采用提花工艺织成各种图案花纹的熟丝织物,一向以织造技术复杂、花纹图案丰富、色彩艳丽著称,是丝织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

云锦、蜀锦、
宋锦并誉为当代三大名锦。

云锦、蜀锦、宋锦和壮锦,合称“四大名锦”。

1、云锦:云锦是一种提花丝织工艺品,为南京工艺" 三宝" 之首(云锦、
剪纸、仿古雕,)。

饰文如彩云,顾名云锦。

云锦的花纹图案布局严谨庄重,变化概括强,用色浓艳对比性也强,又常以片金勾边,白色相间并以色晕过渡,图案具有浓厚朴质的传统风格,色彩华丽,别具一格。

图案的题材广泛,既有大朵缠枝花卉,又有各种动物(如龙凤、仙鹤、狮子等)和植物(如宝相花、莲花、佛手、石榴、梅、兰、竹、菊等),还有表示吉祥的“八宝”、“暗八仙”、“吉祥”、“寿”字、“卍”字,瑞草以及各种姿态的变换云势(如七巧云、如意云、和合云、叶云、行云、卧云、大小钩云等),栩栩如生,如见真情实景,尤其是在纹样中所用的手法更是微妙绝伦,能充分体现宾主呼应,呼之欲出,而且花纹层次分明,花清地白、锦空匀齐。

在配色方面,则运用了色晕与调和的技法,使纹样色彩美丽动人。

云锦主要用于制作蒙、藏、满等少数民族的服装和服饰材料以及高级服装,在古代则主要运用于缝制龙袍、装饰宫殿和庙宇以及神袍、祭垫、帷幕等。

传统品种有库缎、库锦、妆花。

缠枝牡丹
精品云锦
2、蜀锦:四川成都生产的花锦。

用色鲜艳,协调,制造精致细密,质地较轻
薄柔软,地组织有段文和斜纹,适宜做衣料和被面。

花纹多为对称的构图形式。

图案大致分流霞锦、织户锦、方方锦、铺地锦、条条锦等。

3、宋锦:宋锦起源于隋唐,产于苏州,因兴盛于宋代而得名。

其构图形式是
在几何图形的骨架上,添加各种花纹,花中套花,因而有“锦上添花”之称。

织物较厚重,也称重锦。

4、壮锦:壮族妇女的编织工艺奇葩。

5、缂丝:又名“刻丝”、“尅丝”,意思是“用刀刻过的丝绸”,有文人赞誉是“雕
刻了的丝绸”。

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

宋代是历史上
缂丝的盛期,以河北定州生产的最为有名。

(二)、刺绣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

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我国刺绣驰名中外,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1、苏绣:双面绣《金鱼》、《小猫》是苏绣的代表作。

2、粤绣:亦称“广绣”。

1982年粤绣以《晨曦》、《百鸟朝凤》等作品,荣获
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3、蜀绣:又名“川绣”。

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

以绣制龙凤
软缎被面和传统产品《芙蓉鲤鱼》、《熊猫》最为著名。

4、湘绣: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享有“高级绣品”之誉。

题材
广泛,其中以狮、虎、松鼠为代表,向有“苏猫湘虎”之说。

5、顾绣: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

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上海
县露香园主人顾名世家而得名,亦称"露香园顾绣"。

它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