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自命题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855环境工程原理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855环境工程原理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55 考试科目名称:环境工程原理第1篇环境工程原理基础1.环境工程处理概论考试要点:(1)环境净化与污染物控制体系(2)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基本要求:掌握环境净化与污染物控制体系及污染控制技术原理,掌握水、大气、固废相关的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掌握其处理对象、处理方法及主要原理。

2.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考试要点:(1)常用物理量(2)质量衡算(3)能量衡算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掌握稳态系统、非稳态系统,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的区别及联系,掌握稳态反应系统物料衡算及能量衡算。

3.流体流动考试要点:(1)流体流动中管道内流动系统的衡算方程(2)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3)边界层理论(4)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基本要求:掌握流动中阻力损失基础、流体的运动状态、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牛顿黏性定律、动力黏性系数、流体类别,理解边界层理论、边界层分离,能够分析简单物体的边界层分离现象及阻力变化。

4.热量传递考试要点:(1)热量传递的方式(2)热传导(3)对流传热(4)辐射传热(5)换热器基本要求:掌握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传热过程的计算,传热速率方程式、热流量、平均传热温度差、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

5.质量传递考试要点:(1)环境工程中的传质过程(2)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3)分子传质(4)对流传质基本要求:掌握传质机理、费克定律、分子扩散系数,对流传质系数。

第2篇分离过程原理6.沉降考试要点:(1)沉降分离的基本概念(2)重力沉降(3)离心沉降(4)其他沉降基本要求:掌握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沉降速度的定义、意义及基本计算方法。

7.过滤考试要点:(1)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2)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3)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掌握过滤速率、恒压过滤、恒速过滤、过滤常数的计算;掌握板框过滤机、真空过滤机的基本结构及相关计算;过滤常数的测定方法。

856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

856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

856 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范围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环境工程学》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科学综合等4部分。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本专业本科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着重讲述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以及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计算。

水污染控制部分的考试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污水处理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应用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重点讨论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考试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本专业的另一门专业必修课,它着重讲述固体废物预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填埋处置以及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其案例分析。

考试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并针对不同固体废物的特点,设计合理可行的处理处置方案的能力。

“环境科学综合”主要依托于《环境规划与评价》等课程,它包括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着重介绍水体、大气、土壤、噪声和生态环境等环境要素的污染与破坏机理、环境评价与规划的技术方法、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以及不良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与策略等。

考试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环境污染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环境评价与规划理论与方法等掌握和应用理论方法去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要求考生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各种处理工艺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性,主要处理构筑物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处理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水处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具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了解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部分要求考生掌握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与其相关的分析和计算。

东北林业大学2023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环境工程概论14篇

东北林业大学2023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环境工程概论14篇

东北林业大学2023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环境工程概论1东北林业大学2023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环境工程概论1精选4篇(一)东北林业大学2023环境工程概论考研大纲一、概述与基本知识1.环境工程学科的概念和发展历程a.环境工程学科的定义和范畴b.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c.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2.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a.环境和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点c.环境工程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方法3.环境工程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现状a.国际环境工程的发展趋势和主要领域b.国内环境工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c.环境工程学科的重要学术研究和应用成果二、环境污染与治理1.大气污染及其治理a.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特点b.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对环境的影响c.大气污染的监测和控制技术2.水体污染及其治理a.水体污染的来源和类型b.水体污染物的种类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c.水体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技术方法3.土壤污染及其治理a.土壤污染的原因和类型b.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对土壤质量的影响c.土壤污染的修复和治理技术4.固体废物污染及其治理a.固体废物的分类和特点b.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处理方法c.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化三、环境监测与评价1.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a.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b.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c.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评价2.环境质量评价与标准a.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和方法b.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c.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应用3.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a.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环境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c.环境风险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四、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a.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b.环境工程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作用c.环境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优化和创新2.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a.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b.环境保护政策与环境工程的关系c.环境保护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与统一3.环境管理与环境保护a.环境管理体系的组成和运行机制b.环境管理的原则和要求c.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效果五、综合案例分析与实例解析1.环境工程领域的典型案例分析a.大气污染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b.水体污染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c.土壤污染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d.固体废物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2.环境工程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a.环境工程技术在工业污染治理中的应用b.环境工程技术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应用c.环境工程技术在城市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六、创新与拓展1.环境工程学科的前沿领域与新技术a.环境工程学科的前沿研究方向b.环境工程学科的新技术与新方法c.环境工程学科的创新与拓展方向2.环境工程人才培养与就业前景a.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b.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就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c.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应对策略和发展路径附:题库1.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500字)2.大气污染及其治理的关键技术和方法(1000字)3.水体污染治理的策略和技术(1000字)4.土壤污染的检测与修复技术(1000字)5.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与经济效益(1000字)6.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原理和方法(1000字)7.环境质量评价与标准的制定和应用(1000字)8.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1000字)9.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作用(1000字)10.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1000字)11.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效果(1000字)12.环境工程的创新与拓展方向(500字)注:以上大纲仅为参考,具体以学校发布的考研大纲为准。

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工程》专业参考书目及大纲

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工程》专业参考书目及大纲

《数据结构与高级程序设计》考试大纲一、考试基本要求《数据结构与高级程序设计》(科目代码:804)是我校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高级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各种数据类型及基本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存储表示、运算方法以及在计算机科学中最基本的应用,并具备选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利用高级编程语言(C语言)编写质量高、风格好的应用程序的能力。

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具有较好的计算机理论基础。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试题类型及分值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 试卷总分:150分3. 题型比例:第一部分:数据结构部分(共80分)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编程题。

第二部分:高级程序设计(共70分)选择题、填空题、程序阅读题、编程题。

三、考试时间:3小时四、考试内容1. 第一部分:数据结构(1)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形成和发展及在计算学科中所处的地位,并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算法描述及算法分析的基本方法。

(2)熟练掌握顺序线性表和链式线性表(包括单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静态链表)及其基本操作,以及简单应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的优缺点。

(3)掌握栈和队列的结构特征、顺序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其简单应用;讲述栈与递归的关系,掌握核心概念——递归。

(4)掌握树及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存储结构;熟练掌握二叉树的各种遍历(前序、中序、后序、层次)和恢复;掌握树、森林与二叉树的关系,及其相互转换方法;熟练掌握哈夫曼树及其编码的算法。

(5)掌握图的基本概念和存储结构(邻接矩阵、邻接表),掌握图的基本类型与运算(连通图、有向无环图、图的遍历)及各类典型应用(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关键路径、最短路径)。

(6)掌握各类存储结构的查找算法(顺序查找、折半查找、分块查找、二叉排序树查找),理解静态查找与动态查找的区别,掌握哈希表的基本思想、函数构造、冲突处理方法及查找)。

硕士研究生《环境工程》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环境工程》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环境工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环境工程科目代码:834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参考书目:《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册,高廷耀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分值比例50%)《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郝吉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分值比例25%)(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五章到第十章)《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何品晶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分值比例25%)(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硕士研究生环境工程考试大纲一、概述环境工程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三部分内容。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考察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污水处理工艺的计算。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点考察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重点考察固废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主要处理处置技术。

二、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下面按《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三部分列出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按深入程度分“了解”、“理解”(或“明了”)和“掌握”(或“会用”)三个层次。

1.水污染控制工程1.1第一章水污染和水质指标理解水污染及其危害掌握污水水质指标理解污水处理基本方法和途径1.2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理解各处理构筑物的功能和应用包括格栅和筛网、沉淀池、沉砂池、隔油和破乳掌握沉淀的基础理论1.3第三章污水的化学处理掌握化学处理的基本工艺和原理,包括化学混凝、中和法、化学沉淀法和氧化还原法1.4第四章污水的物化处理掌握吸附的基本理论。

理解离子交换法原理和应用。

理解膜分离方法和应用。

1.5第五章活性污泥法掌握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曝气理论和反应动力学掌握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计算理解活性污泥反应器的反应器类型和工艺了解活性污泥系统的新工艺和新进展1.6第六章生物膜法掌握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和反应器的计算理解不同类型的生物膜反应器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和生物流化床1.7第七章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掌握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掌握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了解厌氧和好氧技术的联合应用1.8第八章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掌握氮、磷的去除原理理解城市污水的三级处理工艺1.9第九章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掌握污泥的来源、性质和数量理解污泥浓缩的方法了解污泥的调理方法、最终处置和综合利用方式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2.1第一章绪论了解大气污染的分类、组成、分布及大气污染问题理解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定义2.2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了解燃料的种类、组成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污染物形成机理掌握燃烧的计算2.3 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了解与大气污染相关的气象学基本知识理解大气圈的结构和主要气象要素掌握大气的热力过程,大气稳定度和逆温掌握风速随高度的变化理解地方性风场的影响2.4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掌握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其他物理性质掌握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技术指标掌握颗粒物捕集的动力学理论基础2.5第六章除尘装置了解除尘器的类型,包括各种干式和湿式除尘器掌握各种除尘器的工作原理,除尘效率的计算能进行除尘器的简单设计2.6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掌握气体扩散、气体吸收、吸附和催化的基本原理及相关计算2.7 第八章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了解硫循环及硫排放了解燃烧前燃料脱硫掌握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与净化理解和掌握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技术2.8 第九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了解氮氧化物性质和来源理解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掌握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2.9 第十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要求了解VOCs性质和来源理解和掌握VOCs污染的控制措施3.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1.1第一章绪论理解固体废物的概念、来源、组成和分类掌握固体废物的特点和危害掌握固体废物的管理及控制原则了解固体废物的管理体系1.2第二章固废性质分析理解固体废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粒度、含水率、容积密度理解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重点掌握固相化学性质了解固体废物的生物性质包括可降解性、致病生物量和生物毒性理解危险废物的鉴别方法了解固体废物的取样方法1.3第五章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掌握固体废物的堆肥技术,重点掌握堆肥的原理、堆肥过程的控制和堆肥产物的评估掌握固体废物的厌氧消化技术,重点掌握厌氧消化的原理、厌氧消化过程设计计算理解厌氧消化工艺了解其他生物处理技术1.4第六章固体废物的热处理掌握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技术,重点掌握焚烧热值的计算、焚烧污染控制方法、理解固体废物的热解处理技术了解固体废物的其他热处理包括热化学液化、水热氧化和水泥窑共处置等1.5第八章固体废物土地处理与处置理解土地处置的分法和基本概念掌握填埋的基本原理和生物代谢过程掌握填埋渗滤液的特点和处理方法了解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

2024环评考试大纲

2024环评考试大纲

2024环评考试大纲引言概述:2024环评考试大纲是环境评价专业人员必备的参考资料,它对环境评价工作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对2024环评考试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要求、考试范围和考试参考书目。

正文内容:1. 考试内容1.1 环境评价基本理论:介绍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等内容。

1.2 环境评价法规和政策:阐述环境评价法规和政策的基本要求,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

1.3 环境评价实践与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介绍环境评价的实践方法和技巧,分析不同环境评价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

2. 考试形式2.1 笔试: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形式,考察考生对环境评价理论和法规的掌握程度。

2.2 论文写作: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题目,撰写一篇关于环境评价实践的论文,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和写作能力。

3. 考试要求3.1 理论掌握:要求考生对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有深入的了解,包括环境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

3.2 法规熟悉:要求考生熟悉环境评价相关法规和政策,了解其要求和应用。

3.3 实践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环境评价实践经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4. 考试范围4.1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包括环境评价的概念、目的、原理等基本知识。

4.2 环境评价法规和政策: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和政策。

4.3 环境评价实践技巧:包括环境评价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应用等。

5. 考试参考书目5.1 《环境影响评价法》:详细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和要求。

5.2 《环境保护法》:介绍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法规。

5.3 《环境评价实务》:介绍了环境评价实践的方法和技巧。

总结:2024环评考试大纲对环境评价专业人员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要求、考试范围和考试参考书目。

考生需要掌握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法规和实践技巧,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考试大纲

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考试大纲
5.颗粒污染物控制理论与技术
了解粒径分布函数的表示方法。熟悉粉尘的物理性质。掌握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净化装置技术性能及净化效率的表示及计算方法。
了解除尘器的选择与发展。熟悉机械除尘、湿式除尘的方法原理。掌握电除尘和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装置。
6.气态污染物控制理论与技术
了解气态污染物的特点,熟悉气态污染物的种类。掌握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原理(吸收法、吸附法)。了解气态污染物净化装置设计及计算。熟悉吸收剂、吸附剂、催化剂选择的一般原则。
4.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掌握危险废物的概念及特性、判别方法,熟悉危险废物的预处理方法,了解安全填埋场的工程概况。
5.固体废物的焚烧技术
了解焚烧技术的特点,熟悉燃烧产物及燃烧过程。掌握焚烧参数的计算、焚烧系统的组成。掌握焚烧炉的分类、工作原理。了解焚烧烟气控制技术。
6.有机固体废物堆肥与厌氧发酵
掌握堆肥的概念、原理和影响因素,了解堆肥腐熟度的判定;掌握好氧堆肥程序、工艺和过程控制。了解堆肥的装置、农业利用。熟悉有机物的厌氧发酵的原理,了解发酵工艺和设备,了解发酵余物的综合利用。
2.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预处理
掌握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收集与运输方式,熟悉收运路线的设计,了解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定义、类型、设置要求和工艺设计计算。掌握固体废物的破碎和分选的原理,熟悉破碎和分选的工艺及设备。
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掌握卫生填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选址的方法和程序、总体设计,熟悉填埋工艺。掌握场地防渗系统的作用和组成、防渗材料、防渗系统的选择。了解渗滤液的产生,掌握渗滤液的收集系统和处理方法。了解填埋气体的组成和性质、产量预测,熟悉气体导排系统组成,了解填埋气体的综合利用。掌握终场覆盖,了解封场与土地利用。
了解国内外烟气脱硫的发展现状。了解燃前脱硫和流化床燃中脱硫的原理和方法。熟悉烟气脱硫的主要方法和工艺以及脱硫工艺的综合比较。掌握常用烟气脱硫方法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以及同时脱硫脱销工艺。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复习大纲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复习大纲

环境⼯程设计基础复习⼤纲环境⼯程设计基础⼀、填空题、判断题1、“三同时”制度2、总量控制类型3、⼚址选择的相关知识以及对⽔⽂、⽓象等资料的要求4、《室外排⽔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中关于污⽔⼚⼚址选择的相关要求5、⼯程分析需要考虑的建设时期,考虑的排放情况等内容6、⽣态型项⽬⼯程分析的重点、污染型项⽬⼯程分析的重点7、⼯程分析中⼏种常⽤的⽅法及各种⽅法的具体内容使⽤⽅式等8、两本账、三本帐9、⼯艺路线选择的原则、⽅法10、环境⼯程设计的⽬的11、⼯程设计的原则12、⽣产车间布置的原则、⽅法、顺序13、⼯艺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14、流程图、管道图、平⾯图、单体图绘制的注意事项15、常⽤的图纸⽐例、绘图⽐例等16、⾼、低位热值的概念17、项⽬的建设程序18、前期⼯作的必要性及内容19、初步设计及施⼯图设计的内容与要求20、污⽔⼚污⽔的⽔头损失计算三、简答:1.环境⼯程设计的⼯作范围⼀般包括⼤⽓污染防治、⽔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及其他物理性污染防治、⽣态保护设施设计、节约资源和资源回收利⽤设施设计、环境监测设施设计等。

2、环境⼯程设计的原则①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各种⾃然在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态环境。

②建设项⽬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同时投产使⽤。

③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标准;在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④环境保护设计应当在⼯业建设项⽬中采⽤能耗物耗少、污染物产⽣量少的清洁⽣产⼯艺。

实现⼯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

3.环境⼯程设计的对象?(1)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的环境保护实施的建设;(2)对环境有影响的城市⼈群⽣活所产⽣的污⽔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3)对环境有影响但没有环保设施的⽼企业新增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或虽有环保设施但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环境保护设施的改造建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自命题考试大纲
环境工程, 大纲, 命题, 考试
科目代码
884
科目名称
环境工程基础综合
内容范围或要点:
1 介绍
重点:环境及环境问题,水环境常见问题及其对策,环境政策
2 水环境保护
重点:水质指标,水体污染物,水体自净及水污染防治、水处理技术,饮用水处理与污水处理过程
3 大气污染及防治
重点:大气污染的成因及防治,大气污染指标,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控制方法4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重点:固体废弃物分类,固体废弃物的防治
5 噪声及振动的控制
重点:噪声与振动及其污染的防治
6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重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7 城市生态工程
重点:土木工程对城市生态工程系统的影响及调控
8 环境质量评价
重点: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
参考书目:
《环境工程概论》(第二版) 朱蓓丽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年;
科目代码:984
科目名称
《环境工程综合》
内容范围或要点:
《环境规划与评价》
环境影响、环境质量标准、环境标准体系、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公众参与。

水功能区划、我国水功能区划体系、水功能区划方法、水环境容量、水体纳污能力、总量控制规划方法,环境影响分类筛选、环评工作程序、环评报告书的编制要点。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物、水体自净、一维模型、水质模型参数(混合系数、耗氧系数、复氧系数)确定的方法、地表水评价等级的划分、评价标准、污染系数、高斯模式。

《环境监测》
环境标准的作用、分类及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为本章重点;难点是对环境污染的特点及监测特点的理解。

监测范围的水体采样点的合理布设、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及正确的预处理方法为本章的重点;本章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运用生物监测方法。

《环境微生物》
营养物质的类型、物质透过细胞的方式;细菌的生长曲线;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及呼吸产物、微生物的生长特点与活性污泥处理COD含量不同废水的应用;碳素、氮素循环转化的途径及微生物其中起的作用;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与转化结果及生态风险;影响降解与转化的生态学因素。

《水处理技术》:
水处理常用方法,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主要处理工艺及其构筑物,主要构筑物计算方法,水处理基本原理,深度处理技术。

参考书目:
《环境影响评价》(第1版)陆书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水资源保护规划理论及技术》(第1版) 朱党生等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年;
《排水工程》(第2版),张自杰等编著,建工出版社,2004年;
《环境监测》(第4版),奚旦立等编著,高教出版社,2005年;
《环境微生物学》(第1版),乐毅全等编著,化工出版社,200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