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电站尾水洞渗漏处理
尾矿库防渗漏处置方案

尾矿库防渗漏处置方案尾矿库是诸多矿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为其中积聚的大量尾矿液往往含有诸多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如果泄漏出去,将对周围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因此,尾矿库的防渗漏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这里我们将说明一个可行的尾矿库防渗漏处置方案。
前期工作在实施尾矿库防渗漏处置方案之前,必须先进行一系列前期工作。
首先需要全面了解尾矿库的地质环境和 hydrogeological 特征。
然后制定尾矿库防渗漏处置方案,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和应急预案等。
防渗漏处置方案设计本方案主要包括三大块:一是污水截留系统,二是隔离层,三是监测系统。
污水截留系统尾矿库的污水截留系统是防渗漏的第一道防线。
它主要包括大面积外侧裂缝处的截留设施和内部液位监测装置。
截留设施一般采用可回收的橡胶膜、防渗布或土工布等材料,将尾矿库污水截留在库体内,并将其循环泵回到尾矿库内。
内部液位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尾矿库内部液位高度,一旦出现异常,则需要及时处理。
隔离层隔离层是尾矿库防渗漏处置方案的核心,其作用在于防止污水渗漏到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中。
隔离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防渗带,它通常由 10 厘米的黏土层和两层密实的防渗布组成;二是排水系统,通过堆放道和排水管从底部收集雨水和排放尾矿液。
防渗带和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尾矿库的渗漏风险。
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的作用在于监测尾矿库泄漏、断裂和变形等不良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监测系统包括距离尾矿库边缘数米处的震动监测和降水监测等。
防渗漏处置方案施工实施尾矿库防渗漏处置方案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
一方面要考虑到尾矿库安全以及环境保护;另一方面要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以保证尾矿库正常生产。
因此,施工过程需要严格的施工计划和质量控制,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应急预案尽管尾矿库防渗漏处置方案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已经尽力做到了保障,但是出现意外难以避免。
为此,需要设计合理的应急预案,面对可能的危机事件和风险成因,做好应对措施,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
桐柏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充排水试验

求 ,暴 露存在 的问题 ,以便 及f 1 . f 采取处 措施 ,} f l j 除隐 患 , 为今后 电站正式运行 发电提 供 叮 的 质 保 。 i : 嘤包括 : ( 1 )检验 枢 个输 水 系统 及 施 I 史洲蜥 l n 汁 肢 施
( 3 )检验 输 水 系统 各 项 颅埋 : 测 仪 的 运 行 况 肢
监测 成 果的分 析 ;
t : - 管分 为 条艾管 ,支管 直径 5 . 5 m ~3 . 1 m,钢衬 长度 1 0 7 . 6 m ~l 4 I . 9 m。从 I = 水库进f } j 水 口到机组 中心线输水管
工 质 ;
( 2 )_ r 解 输 水 系统 所 处 郏 化 f 1 4 的 l : 地 忻肢 水 文
变化 情 况;
输 水 系 统 和 房 位 f E F水 库 之 问 的 山 体 内 ,采 川 t 一 洞 : 机 斜 井 尾 部 方 案 。 两 条 输 水 道 的 中 心 间 距 为 4 8 m,洞径9 m,斜 " 斜 长 3 9 0 . 2 m 。钢 筋 混 凝 土 岔 管 将
( 5 )成 立 由业 t 方 牵 各 参 缱 办 } : 婴领 参 』 J l I I , J f J 宽 排 水 试验 领导 4 , e . l l 。
t 。
4 充排水过程
4 . 1 _ 宽水过 程 1 #输 水 系 统 亢水 分为 旧 个阶 段 。, f : 始 J 2 0 0 5 , l : - 6 J ] l 5 1 1 4 2 l 夫。 第 一阶 段 : P 2 0 0 5 年6 月l 5 } I 试验 J l : 始, 允 埘 屯 水 阀和 渗水 泵 进行 调 试; 6 月l 6t I I : 厂l #输 水 系统 允水 【 l i 』 开始 ,l 7日上午 试 验进 入 - 阶 段4 8 z ] , 1 1 、 r 稳 过 ,水 化
桐柏上水库大坝运行性态分析与渗水处理

桐柏上水库大坝运行性态分析与渗水处理李健;杜雪珍;刘浩【摘要】简要介绍桐柏上水库大坝监测布置情况.基于监测成果,分析大坝变形、渗流分布和变化状况,评价大坝运行性态,并对大坝渗水处理进行了总结,以指导大坝安全运行管理,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期刊名称】《大坝与安全》【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大坝;监测分析;运行性态评价;渗水处理【作者】李健;杜雪珍;刘浩【作者单位】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浙江杭州,311122;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浙江杭州,311122;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浙江杭州,311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7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关镇岭脚村,距天台县城约7 km。
电站装机1 200 MW,属一等大(1)型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发电系统组成。
上水库大坝原由主、副均质土坝组成,为适应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水位变幅大且频繁的特点,采取上游增设反滤层、过渡层、堆石体和下游增设贴坡排水加固处理。
经处理后的主、副坝连成一体,最大坝高37.49 m,坝顶高程400.345 m,坝顶宽8.0 m,坝顶总长472.37 m,上游坝坡1∶3.2~1∶4.0,下游坝坡1∶2.6。
大坝主要建基于花岗岩、熔结凝灰岩上,筑坝土料为粉质粘土及粘土。
2005年5月上水库开始蓄水,2006年12月机组全部投运,其后上水库水位呈日周期变化。
上水库日最高水位在395.86~396.23 m之间,略超正常蓄水位396.21 m;日最低水位在376.44~381.99 m之间,高于死水位376.00 m。
依据近十年来上水库大坝监测与消缺资料,对大坝运行性态和白蚁防治、右岸渗水处理进行了分析、总结和评价。
大坝监测主要有坝体变形、坝基渗压、坝体浸润线、大坝渗流量及绕坝渗流等监测项目。
坝体变形监测:坝顶水平位移6个测点、垂直位移9个测点;下游坝坡高程386.78 m马道设置2个测点,用以监测坝面三向位移。
盾尾渗漏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盾构施工特点,特制定本盾尾渗漏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工程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盾尾渗漏事故,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事故等级划分1. 一级事故:盾尾渗漏导致隧道结构严重受损,可能引发塌陷、涌水等次生灾害。
2. 二级事故:盾尾渗漏导致隧道结构部分受损,对隧道使用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3. 三级事故:盾尾渗漏导致隧道结构轻微受损,对隧道使用功能影响较小。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
由项目经理担任总指挥,项目副经理、工程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等担任副总指挥。
2. 应急小组(1)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援、物资保障、人员疏散等工作。
(2)技术保障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技术支持、现场监测等工作。
(3)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初步判断(1)发现盾尾渗漏后,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进行处置。
2. 应急处置(1)抢险救援组:1)对渗漏点进行封堵,防止渗漏扩大;2)采取抽排措施,降低隧道内水位;3)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人员安全。
(2)技术保障组:1)分析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2)对渗漏点进行监测,确保封堵效果;3)对隧道结构进行评估,确保隧道安全。
(3)安全保卫组:1)对现场进行警戒,设置警示标志;2)对交通进行管制,确保人员疏散;3)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安全。
(4)医疗救护组:1)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2)对现场进行卫生防疫,防止疫情传播。
3. 应急处置结束(1)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结束应急处置。
(2)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桐柏抽水蓄能电站过流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工程施工

桐柏抽水蓄能电站过流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工程施工沈益源(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关百丈村,是一座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装机1200MW。
电站建成后,在电网中担任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及事故备用等任务。
电站枢纽由上水库、上游引水系统、地下厂房、尾水系统、下水库及开关站等组成。
下水库建于百丈溪之上,集雨面积21.4km2,总库容1204万立方米,由挡水主坝、溢洪道、导流泄放洞、副坝等水工建筑物组成。
挡水主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泄水建筑物为溢洪道和右岸导流泄放洞,挡水坝和泄水建筑物均为一级建筑物。
设计洪水标准为:按0.5%频率(二百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洪水位145.60m,总下泄流量361m3/s,相应下游水位86.06m。
以频率0.1%(一千年一遇)洪水为校核洪水,校核洪水位146.60m,总下泄流量496m3/s,相应下游水位86.6m。
下水库主体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68.25m,坝顶长434m,上游坡比1:1.4,下游坡比:1:1.5,总填筑量约157万立方米。
溢洪道为敞开式,宽27m,设计单宽流量18.4m3/s·m。
根据原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溢洪道布置于主坝右岸,在大坝与导流泄放洞之间。
由于大坝右侧原岸坡式溢洪道部位地质条件较差,场地峡窄,与主坝及导流泄放洞施工干扰很大,建设费用较高。
鉴于下水库所在百丈溪的集流面积和洪水流量较小,工程设有的导流泄放洞,可泄放50年一遇洪水,溢洪道实际上过流的机遇较小;同时考虑到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由具有丰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经验的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程局施工承建,质量和安全能够保证,为节约工程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筑坝技术的发展,2001年初以潘家铮院士为团长的世界银行特咨团向工程业主——浙江省电力公司建议,将溢洪道移到大坝上,布置于主河床中部面板堆石坝的坝身上,采用坝身溢洪道型式,即主坝采用坝身过流面板堆石坝。
隧道施工渗漏水的处置方法

隧道施工渗漏水的处置方法
隧道施工中渗漏水的处置方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
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等多个因素。
一般情
况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处理隧道施工渗漏水的问题:
1. 地质勘察和预防措施,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可
以通过加固隧道周围岩体、设置防渗屏障等方式来减少渗漏水的发生。
2. 隧道衬砌和防水材料,在隧道施工中,采用合适的隧道衬砌
和防水材料,如聚乙烯膜、沥青混凝土等,来提高隧道的防水性能,减少渗漏水的发生。
3. 排水系统,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是处理隧道渗漏水问题的重
要手段。
可以通过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将渗漏水及时排除,减少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4. 加固和修复,对于已经发生渗漏水的隧道,可以采取加固和
修复措施,如注浆灌浆、封堵漏点等方式,来修复隧道结构,减少
渗漏水的影响。
5. 监测和维护,隧道施工后,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维护体系,定期对隧道结构和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渗漏
水问题,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处理隧道施工渗漏水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预防、材料
选择、排水系统、加固修复和监测维护等多个方面,以确保隧道的
安全和可靠运行。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地质条件,
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确保隧道施工渗漏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抽水蓄能施工中的防渗处理措施

抽水蓄能施工中的防渗处理措施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储存和调节设施,因其高效的能量转化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施工过程中,防渗措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通过合理的防渗设计和施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损及环境影响。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防渗处理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
这一过程不仅要识别土质、岩石类型和地下水位,还需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通过充分理解地质情况,能够为后期防渗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准备阶段,还需要对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确保施工方案的合规性以及与当地环境的协调性。
了解项目的具体需求将有助于针对性地制定防渗措施,避免盲目施工引发的二次损失。
材料选择及设计材料选择在防渗处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常用的防渗材料有防水混凝土、土工膜和聚合物涂料。
防水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渗性能,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防渗。
与此其耐久性也得到广泛认可,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另一方面,土工膜是一种具有良好防渗效果的合成材料,适用于大面积的防水工程。
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土工膜的厚度、强度与耐腐蚀性,而聚合物涂料则可以作为附加的保护层,增强整体防渗系统。
在设计时,应结合水体的流动特性、氛围条件以及最坏情况下的胁迫因素,以保证防渗系统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正常工作。
施工技术及方法防渗工作在施工时需要一系列技术手段的保障。
例如,采用注浆技术是在土壤中注入水泥浆或化学浆料以填补空隙,增强土壤的密实性和防渗能力。
这一方法尤其适合于较为松散或多孔的土壤结构。
在坝体施工过程中,防渗等级的设计亦需遵循一定原则。
通常,设定不同的防渗区,如顶部防渗、中部防渗与底部防渗。
每个防渗区的厚度和材料特性应有所区别,以适应具体环境条件。
铺设土工膜和防水混凝土时,细致的施工步骤与协调的团队配合尤为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确保材料的完整性,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不可忽视任何一个小环节。
大坝渗漏处置预案方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水库大坝安全运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坝渗漏险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4.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5.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水库大坝发生渗漏险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组织体系1. 成立大坝渗漏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技术专家组:负责对渗漏险情进行技术分析和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措施。
(3)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实施抢险救援行动。
(4)疏散安置组:负责组织受影响区域的群众疏散、安置工作。
(5)医疗救援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和伤病员转运工作。
(6)宣传报道组:负责现场情况报道、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漏水发现(1)水库巡查人员发现渗漏险情后,立即向现场指挥部报告。
(2)现场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到位。
2. 技术评估(1)技术专家组对渗漏险情进行现场勘查,分析渗漏原因。
(2)根据渗漏原因,提出应急处置措施。
3. 应急处置(1)抢险救援组根据技术专家组提出的应急处置措施,组织抢险救援队伍进行现场处置。
(2)疏散安置组组织受影响区域的群众疏散、安置工作。
(3)医疗救援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和转运。
4. 险情排除(1)抢险救援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
(2)险情排除后,组织专家对大坝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大坝安全运行。
5. 信息发布(1)宣传报道组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2)加强与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的沟通,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抢险救援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尾水洞和廊道的渗漏水处理方案
1 工程概况
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天台县栖霞乡百丈村。
是一座日调节抽水蓄能电站,共安装4台主轴单级混流可道式水泵水轮机组,单机容量300 MW,总装机容量1200 MW。
电站枢纽工程由上、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开关站和中控楼等建筑物组成。
其中输水系统全长1292.22 m。
由于某些原因,发现1#、2#、3#、4#尾水洞及廊道存在不同程度的点、线、面渗漏水。
2 防渗处理方案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处理方案:
⑴点渗水处理。
在渗水处用电锤钻孔,用HY—1型灌浆泵设备和LW/HW 灌浆材料进行灌浆;
⑵施工缝处理。
沿着施工缝进行凿槽、电锤钻孔,用力顿堵漏王进行埋管封缝后,用HY—1型灌浆泵设备和LW/HW灌浆材料进行灌浆;
⑶裂缝处理:
①渗水裂缝处理。
沿着裂缝进行凿槽、电锤钻孔,用力顿渡漏王进行埋管封缝后,用HY—1型灌浆泵设备和LW/HW灌浆材料进行灌浆;
②不渗水裂缝处理。
当裂缝的宽度≧0.2mm时,沿着裂缝粘贴灌浆盒,表面用弹性环氧进行封缝后,用HY—1型灌浆泵设备和HK—G灌浆材料进行灌浆;当裂缝的宽度< 0.2mm时,表面直接用弹性环氧进行封闭。
⑷面渗水或凹坑处理。
在渗水处用电锤钻孔,用HY—1型灌浆泵设备和LW/HW灌浆材料进行灌浆后,用SBR聚会物进行填平。
详细的施工方案如下:
3 施工方案
3.1点渗水处理施工工艺:
⑴钻孔:对准漏水处钻孔,孔深20cm左右;
⑵埋管:用立顿堵漏王埋设灌浆管;
⑶灌浆:待力顿堵漏王有一定强度后即可用LW/HW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灌
浆,压力控制在0.3Mpa内,维持10分钟不进浆为该孔结束灌浆;
⑷待浆液固化后,割除灌浆管,用力顿堵漏王抹平,涂刷弹性环氧涂料加以保护。
4.2施工缝处理施工工艺:
⑴凿槽:沿缝凿宽4~5cm、深5cm的“V”形槽;
⑵布孔:沿施工缝骑缝钻孔,孔径为Φ16mm,孔深10~15cm。
用清水冲洗整个缝面,并埋设灌浆管,灌浆管间距为50~100cm;
⑶封缝:用堵漏王封缝;
⑷灌浆:待力顿堵漏王达到一定强度可进行灌浆,用LW:HW=60:40灌浆材料。
灌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持续10分钟不进浆为该孔灌浆结束标准;
⑸涂弹性环氧增厚涂料保护层:待浆液完全固化后,割除灌浆管,力顿堵漏王嵌缝,用钢丝刷清除缝面浮尘,涂刷弹性增厚环氧,涂刷时不应有流挂现象。
4.3 裂缝处理方案:
4.3.1 渗水的裂缝处理施工工艺:
⑴凿槽:沿缝凿宽5~6cm、深6cm的“V”形槽;
⑵布孔:沿裂缝(渗水处)骑缝钻孔,孔径为Φ16mm,孔深10~15cm。
用清水冲洗整个缝面,并埋设灌浆管,灌浆管间距为50~100cm;
⑶封缝:用堵漏王封缝;
⑷灌浆:待力顿堵漏王达到一定强度可进行灌浆,对渗水量较大的缝用LW/HW的混合灌浆材料,一般裂缝采用LW:HW=80:20或纯LW灌浆材料。
灌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持续10分钟不进浆为该孔灌浆结束标准;
⑸涂弹性环氧增厚涂料保护层:待浆液完全固化后,割除灌浆管,力顿堵漏王嵌缝,用钢丝刷清除缝面浮尘,涂刷弹性增厚环氧,涂刷时不应有流挂现象。
4.3.2 不渗水的裂缝处理:
4.3.2.1宽度≥0.2mm裂缝的施工工艺:
⑴裂缝表面清理:清理缝面,找出裂缝所在具体部位,去除表面的钙质析出物、水泥浮浆、脱膜剂等;
⑵埋设灌浆盒:沿裂缝间隔30~50cm布置一个灌浆盒;
⑶封缝:用HK-G低粘度环氧、弹性环氧增厚涂料对埋设灌浆盒以外的缝面进行封缝,确保灌浆时不漏浆;
⑷灌浆:待封缝材料达到一定的强度后进行化学灌浆,灌浆材料选用HK —G低粘度环氧,灌浆压力控制在0.4~0.6MPa,灌浆顺序是从缝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待邻孔出浆时,关闭并结扎管路,继续压浆,直到整个缝面都灌满浆液为止,也可在邻孔出浆后,关闭原灌浆孔,移至邻孔继续灌浆;
⑸表面修复处理:待浆液固化后,凿除灌浆盒,在灌浆盒处缝面涂刷弹性环氧增厚涂料,涂刷宽度为15~20cm。
4.3.2.2宽度< 0.2mm裂缝的施工工艺:
⑴裂缝表面清理:对裂缝表面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钙质析出物、水泥浮浆、脱膜剂等;
⑵表面封闭:①用HK-G低粘度环氧对裂缝表面进行封闭,要求涂刷均匀;
②在HK-G低粘度环氧表干后再涂刷二道弹性环氧增厚涂料。
4.4 面渗水或凹坑处理施工工艺:
⑴清理:对面渗水或凹坑的表面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钙质析出物、水泥浮浆、脱膜剂等;
⑵钻孔:对准漏水处钻梅花孔,孔深20cm左右;
⑶埋管:用立顿堵漏王埋设灌浆管;
⑷灌浆:待力顿堵漏王有一定强度后即可用LW/HW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灌浆,压力控制在0.3Mpa内,维持10分钟不进浆为该孔结束灌浆。
再移到其他的灌浆孔进行灌浆。
⑸待浆液固化后,割除灌浆管,用SBR聚合物填平。
3 主要材料性能
3.1 LW/HW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
LW/HW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防渗堵漏补强加固化学灌浆材料,已在大量的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成果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具体特点如下:(1)有良好的亲水性能,水既是稀释剂,又是固化剂。
浆液遇水后先分散乳化,进而凝胶固结;
(2)可在潮湿或涌水情况下进行灌浆,对水质适应性强,在海水和PH为
3~13的水中均能固化;
(3)固结体经急性毒性试验属实际无毒类;
(4)施工工艺简便,浆液无需繁杂配制;
(5)HW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适用于混凝土或基础的防水堵漏、补强加固处理;
(6)LW与HW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以配制不同强度和不同水膨胀倍数的材料。
表1 HW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主要性能指标
3.2 弹性环氧增厚涂料
弹性环氧增厚涂料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增厚保护涂料,与混凝土、金属、塑料、瓷砖和木材等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常用作混凝土表面的防水处理、金属结构的防腐蚀处理等。
主要力学性能见表3。
本工程使用的弹性环氧增厚涂料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⑴与混凝土、金属的粘结强度高;
⑵一次涂膜厚度可达300µm以上,可大大节约施工道数和时间;
⑶在立面顶面施工时加厚涂刷也不会垂挂,保证立面和顶面的涂刷质量;
⑷施工方法简便,不须繁杂配制,只需将按比例混合均匀即可涂刷。
表3 弹性增厚环氧涂料主要性能指标
3.3 SBR聚合物混凝土
SBR聚合物混凝土(砂浆)是由聚合物乳液和水泥作为胶结料来胶结骨料的混凝土(砂浆),是一种有机和无机复合的材料,既具有水泥混凝土(砂浆)较强的物理力学性能,又具有高分子材料粘结强度高、适应变形能力强、抗冲磨能力优越、抗渗能力好等特点。
聚合物水泥砂浆还具有优良耐老化性能,并可在潮湿面施工。
表4 SBR聚合物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28天龄期)
3.4 HK-G低粘度环氧灌浆材料
HK-G低粘度环氧灌浆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亲水性能的环氧类化学灌浆材料,起始粘度小、可灌性好,具有粘结强度高、凝固时间可调、双组份、操作方便等优点,可以对混凝土微细裂缝和岩基裂隙进行灌浆处理,达到防渗补强加固之目的。
HK-G低粘度环氧灌浆材料可用在水工建筑物的基础和坝体裂缝的补强加固;高速公路、桥梁、桥墩、地铁、渡槽、渠道及民用建筑中的各种混凝土缺陷及裂缝的防水补强处理。
主要性能指标见表5。
表5 HK-G低粘度环氧灌浆材料性能指标
3.5 力顿堵漏王
特点:快速堵漏、永久广泛。
具有快凝快硬、快速止水堵漏、抗渗防裂、永久防水。
与新、老混凝土、砖、石、金属等粘结牢固。
可带水作业、防火、无毒、无害。
广泛用于水力水电等工程的堵漏止水、抢修、灌浆、也可用于工业设备基础的紧急抢修、加固等工程。
表6 力顿堵漏王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