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向蓝——从亚丁湾护航看中国海军的“蓝海”转型

合集下载

山西卫视专题片护航观后感

山西卫视专题片护航观后感

山西卫视专题片护航观后感
山西卫视播出的专题片《护航》以其真实、生动的叙事风格,深刻展现了护航官兵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

本文将分享笔者观看该片后的感想,以期引发大家对这一英雄群体的关注和敬意。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山西卫视播出的专题片《护航》,该片以我国海军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为背景,真实记录了护航官兵的生活、训练和执行任务的过程。

观看完这部专题片,我深感震撼,为我国海军的英勇无畏而自豪,为护航官兵的无私奉献而感动。

专题片《护航》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叙事,展现了护航官兵在恶劣环境下的顽强拼搏。

在亚丁湾这片危机四伏的海域,护航官兵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克服重重困难,确保被护船舶的安全。

他们用勇敢和智慧,为我国商船筑起一道安全屏障,展现了中国海军的责任担当。

片中,护航官兵们的生活细节也让人印象深刻。

他们在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中,顽强地进行体能训练,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业余生活,缓解紧张情绪。

这些画面让人感受到,护航官兵不仅是英勇的战士,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他们在国家利益面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奉献和牺牲。

观看《护航》让我深刻认识到,和平年代的英雄同样值得尊敬。

在遥远的亚丁湾,护航官兵们为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安全,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勇敢、敬业、奉献”的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树立了时代楷模。

总结:
专题片《护航》以其真实、感人的叙事风格,展现了我国海军护航官兵的英勇形象。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对护航官兵充满了敬意,也为我国海军的强大而自豪。

大国巨舰从这里驶向深蓝心得体会

大国巨舰从这里驶向深蓝心得体会

大国巨舰从这里驶向深蓝心得体会亚丁湾某海域,海平面上波光粼粼,我海军第40批护航编队舰艇劈波斩浪,在深蓝航道上犁出壮美航迹;此时,黄海某海域,海军多艘国产新型驱逐舰乘风破浪,开展实战化训练。

这一天,是2022年4月23日,中国海军节。

互联网上,一艘艘战舰一改往日“低调”,纷纷登上各种短视频平台首页。

细心网友发现,多艘海军舰艇的出生地,标注着同一个地方——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南造船)。

向海则兴,背海则衰;逐梦百年,为国铸剑。

从近代工业先驱到现代化造船厂,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到如今为中国人民海军驶向深蓝打造国之重器,江南造船每一步发展都见证着国家的兴衰荣辱。

这里,蕴藏着近代中国富国强兵的宏伟梦想。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起点,他们见证着来自海上的沧桑巨变,被称为国运的“晴雨表”,时代的“风向标”。

这里,承载着新中国向海图强的雄心壮志。

新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第一艘国产055型万吨级驱逐舰……他们创造了国产战舰制造领域里上百个“第一”,多艘先进战舰从这里拔锚起航。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

我国海军舰艇列装明显提速,折射的是江南造船全体人员为国担当的可贵精神,江南造船理念和技术工艺的跃升,证明着我国越来越雄厚的造舰实力。

三代舰,三十年——“建造同类型导弹驱逐舰,我们和西方强国没有代差”这一幕,镌刻在每一名“江南人”的记忆深处——2018年4月12日,南海某海域,长鲸凌波,战舰蹈海,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隆重举行。

48艘战舰昂首列阵,万余名将士雄姿英发……千里之外,江南造船员工们齐聚礼堂观看直播,见证着历史性的一刻。

“快看,习主席登上了长沙舰!”一声激动的呼喊声后,大家脸上露出喜悦笑容,纷纷鼓起掌来。

长沙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海军新型战舰。

它诞生于江南造船的船坞里,如今列阵大海、威风凛凛。

这次海上阅兵,许多战舰都出自江南造船。

员工们紧盯着电视屏幕,激动地寻找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牵挂的“身影”……人群中,一位年近古稀的长者摘下眼镜,揉了揉湿润的眼眶。

向着亚丁湾,接力护航

向着亚丁湾,接力护航

向着亚丁湾,接力护航
作者:江山
来源:《人民画报》2020年第06期
4月28日上午10时许,中国海军第35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解缆启航,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34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此次护航编队由导弹驱逐舰太原舰、导弹护卫舰荆州舰以及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携带舰载直升机2架、特战队员数十名,任务官兵共690余人。

除巢湖舰执行过护航任务外,太原舰、荆州舰均首次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

多天航行后,护航编队航经宫古海峡、巴士海峡驶入中国南沙海域。

5月2日,编队组织太原舰、荆州舰和巢湖舰在南海某海域开展武力营救遭劫持船舶演练、舰机协同反海盗和实际使用武器等多项针对性训练,巩固编队战斗力,提升遂行护航任务能力。

自4月28日启航以来,护航编队劈波斩浪,航行一路、训练一路,向亚丁湾挺进。

4月28日,浙江舟山某军港,中国海军第35批护航编队官兵在甲板列队站坡。

5月2日,在编队航渡中进行的针对性训练中,特战队员搭乘高速小艇前出。

4月28日,浙江舟山某軍港,中国海军第35批护航编队太原舰官兵在甲板上挥手告别。

巢湖舰为太原舰实施油料物给。

5月2日,在编队航渡中进行的针对性训练中,特战队员进行警告性射击演练。

舰载直升机进行夜间飞行训练。

5月5日,编队组织“逐梦深蓝建功大洋”跨越赤道宣誓签名仪式,护航官兵面向军旗庄严宣誓。

5月2日,在编队航渡中进行的针对性训练中,官兵在操控台上发出指令。

5月2日,在编队航渡中进行的针对性训练中,太原舰航海干部进行海图作业。

走向深蓝 读后感

走向深蓝 读后感

《走向深蓝》是一部由张召忠所著的书籍,以历史和法律的角度去探索海洋的奥秘,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去理解海洋的价值。

书中深入解析了海洋的历史、法律、战略等方面,通过各种案例和数据分析,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海洋的重要性。

同时,书中还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历史事件,揭示了海洋权益的争夺和保护,以及中国在海洋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海洋的历史和法律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在海洋事务中的重要性和责任。

书中对于海洋的战略价值、资源价值、经济价值等各个方面的阐述,都让我深刻认识到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中国在海洋事务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中国的海洋权益遭受侵犯、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但是,书中也指出了中国在海洋事务中的进步和成就,例如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海洋保护区的设立等,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海洋事务中的实力和潜力。

总的来说,《走向深蓝》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不仅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海洋的历史、法律、战略等方面,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未来的重要性。

同时,书中对于中国在海洋事务中的问题和挑战也有着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在海洋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还深刻反思了自己对于海洋的认识和理解。

我相信,《走向深蓝》这本书将会对于广大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更加关注海洋问题、更加珍视海洋资源、更加努力地保护我们的蓝色家园。

走向深蓝守护海疆内容

走向深蓝守护海疆内容

走向深蓝守护海疆内容“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从不谋求海上霸权。

”参加全国两会的海军代表委员认为,中国海军走向深蓝,既是对祖国万里海疆的守护,也是对世界和平的维护。

中国海军的发展,受益于和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建设海洋强国再一次吹响了号角。

”南部战区政治工作部原副主任陈显国委员说,“我国是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人民海军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担当重要使命,承担重要角色。

”“作为新世纪人民海军的一员,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应该有更多作为。

”在海军岳阳舰舰长赵岩泉代表看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对人民海军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海军贵阳舰政委徐建锋代表谈到自己的任职经历——从驱逐舰教导员,到护卫舰政委,再到刚入列的驱逐舰政委……不到10年,他已亲身感受到人民海军装备和人员素质的跨越式发展。

“人民海军发展的背后,得益于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广大人民的支持。

”徐建锋说。

中国海军走出去,为的是和平航程31800海里,历时205天,诊疗50884人次,实施手术288例 (2018)年,和平方舟医院船远赴大洋洲和中南美洲执行免费医疗服务任务,这一串数字的背后,凝结着中国海军热爱和平的心愿,在大洋彼岸留下了温暖的记忆。

曾多次带领和平方舟医院船出国执行免费医疗服务任务的陈显国说,无论是亚丁湾护航、也门撤侨,还是救灾减灾、医疗服务,中国海军走出去,为的是和平。

“我参加过两次亚丁湾护航,有各种各样的亲身经历。

”谈起亚丁湾护航,赵岩泉打开了话匣子,不仅要保证中国船队的安全,还执行过联合国的护航任务。

“在亚丁湾护航的中国海军舰艇,不仅是为了中国,也是为了世界。

”中国海军的底色,是保卫和平“中国发展,世界受益。

”北部战区原副参谋长刘庚群委员认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和平的基因在血脉传承中绵延至今。

即将迎来70岁生日的人民海军,其发展历程更彰显了热爱和平的特质。

仅以派遣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常态化护航行动为例,从2008年12月起,中国军队10年间共派出31批100余艘次舰艇、2.6万余名官兵,为6600余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保护……“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参加亚丁湾护航、灾难救援、人道主义医疗服务等国际行动,传递和平理念、播撒友谊种子,用行动表明中国海军对和平的捍卫。

走向深蓝 读后感

走向深蓝 读后感

走向深蓝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走向深蓝的主要内容1.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2.海洋战略的重要性3.中国海军的建设成果三、读后感想1.对中国海军的敬意2.对海洋战略的认识3.对国家安全的思考四、结论正文:【引言】《走向深蓝》是一部关于中国海军发展的书籍,通过详尽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展示了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近海防御到远洋作战的壮阔历程。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中国海军的发展壮大以及海洋战略的重要性。

【走向深蓝的主要内容】1.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走向深蓝》详细记录了中国海军从创建之初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从1949 年成立之初,中国海军就肩负着保卫国家海疆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的重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海军已经从一支近海防御力量发展成为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强大海军。

2.海洋战略的重要性海洋战略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上,许多国家因为掌握了海洋霸权,而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如今,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使得海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力量,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全球利益。

3.中国海军的建设成果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海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果。

先进的航母、核潜艇、驱逐舰等装备陆续服役,使中国海军的实力不断壮大。

在近年来的世界海军阅兵活动中,中国海军展示了自己的先进装备和强大实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读后感想】1.对中国海军的敬意通过阅读《走向深蓝》,我深感中国海军发展历程的艰辛,对海军官兵们的拼搏精神和为国家付出的努力表示敬意。

2.对海洋战略的认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知海洋战略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发展强大的海军,才能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全球利益。

3.对国家安全的思考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家安全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发展海军力量、加强海洋战略,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

每个公民都应该关注国家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向深蓝 读后感

走向深蓝 读后感

走向深蓝读后感【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二、走向深蓝的主要内容1.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2.海洋意识的觉醒3.海洋权益的维护三、走向深蓝的启示1.强化海洋意识2.建设强大海军3.维护国家权益四、结论正文【引言】《走向深蓝》是一部关于中国海军发展的读物,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感中国海军的崛起与国家海洋意识的觉醒密不可分。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走向深蓝的主要内容】1.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走向深蓝》详细描绘了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近海防御到远洋作战的发展历程。

自 20 世纪初以来,中国海军不断发展壮大,经历了从小艇到航母、从近海到远洋的跨越。

2.海洋意识的觉醒书中强调了海洋意识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中国在海洋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国家在海洋权益方面处于被动。

随着国家的发展,海洋意识的觉醒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海洋权益的维护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每个国家的责任。

中国海军的发展,不仅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保障,还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走向深蓝的启示】1.强化海洋意识通过阅读《走向深蓝》,我深感强化海洋意识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认识到,海洋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依托,只有强化海洋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2.建设强大海军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在《走向深蓝》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海军的发展给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加大海军建设力度,提高国家海上力量。

3.维护国家权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每个国家的责任。

我们应该学会运用国家力量,维护国家在海洋领域的合法权益。

【结论】总之,《走向深蓝》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海洋意识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紧迫性。

人民时评:国产航母,开拓中国新蓝海(申论写作推荐阅读)

人民时评:国产航母,开拓中国新蓝海(申论写作推荐阅读)

人民时评:国产航母,开拓中国新蓝海(申论写作推荐阅读)国产航母,开拓中国新蓝海这个土生土长的“国之重器”,激荡着亿万人民内心深处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彰显着中国国家整体力量的提升阳光下国歌声雄壮嘹亮,舰舷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4月26日,第一艘国产航母正式出坞下水。

一瓶香槟酒摔碎舰艏,两舷喷射绚丽彩带,周边船舶一起鸣响汽笛,按照国际惯例举行“掷瓶礼”之后,国产航母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

这历史性的一刻,被定格为永恒的民族记忆。

如果说现代文明由海洋文明开启,那么航母则是现代海军的标配,是一个民族海洋力量的象征。

正因此,建设国产航母,不仅是捍卫国家利益、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文明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华民族几代人念兹在兹的百年梦想,是强军梦、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着中国人的民族情感。

下水现场,不少人慕名而来、驻足观看;网络上,网友点赞“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智慧”;电视节目中,有嘉宾谈到海军发展历程喜极而泣……这个土生土长的“国之重器”,激荡着亿万人民内心深处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

“不能制海,必为海制”。

作为一个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需要建设一支以航母为核心的强大海上力量。

建设航母属于巨系统的设计、建造与集成,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技术、资金、工业化水平等综合实力与整体意志。

从1987年提出建设航母规划,中国仅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自行研制出第一艘国产航母,从外壳到内在都贯彻着自己的理念设计,这不仅体现出中国海军装备水平的跃升,更彰显着中国国家整体力量的提升。

同时也要看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国产航母仍然还有不小差距。

无论是排水量,还是核心技术,抑或是未来可期的作战能力,国产航母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距离。

这一方面说明,那种把航母与“中国威胁”相联系的论调并没有现实依据,另一方面也说明,国产航母依然任重道远,应该在第一艘国产航母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具备自主完成大中型、新型航母建造全过程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