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比较
不同除草剂防除油菜田杂草初探

维普资讯
A T 农业装备技术 A T E E
表1 不同除草剂药后 3 O天对杂草的化除效果
禾 本 科 阔 叶 草
处理
①
株数
( 株 . z 2 m) 2
株 防技
( ) %
鲜重
( g)
鲜重防艘
( ) %
株数
( n 2 ) 株 2
6. 78 8. 76 ,
3. 05 2. 08 l. 7 7
7. 8 6 8. 5 4 8. 76
1. 24 l. 29 48 .
有稻 槎菜 、 碎米 荠 、 萝 、 野 术菇草 、 婆 纳 、 老鹳 、 婆 野
繁缕 、 刀股 、 剪 猪殃 殃 、 草 、 硬 网草 、 熟 禾 、 麦娘 看
等 禾 本 科 以 看 麦 娘 、 熟 禾 、 草 为 主 , 叶 草 以 稻 早 硬 阔 槎 菜为主 。
对油菜生 长无 药 害 , 油菜生 长 正常 3 小结 与讨论 31 敌 草胺 、 . 乙草胺 在 移栽 后封 闭土壤 对 杂草 生 长
维普资讯
A T 农业装备技术 A T E E
罨Il
● 郭春华 郭如文 陈永贵 姚久琴 黄金 霞
京农 药厂生 产 )
<)%盖 草灵 9 0 , 栽后 7天 喷雾 ( 65 0 ml移 江苏 丰 山
集 团 生 产 ) 。
⑦8 %旱草灵 10 n, 0 2( l移栽后 7 h 天喷雾( 江苏丰
药 厂 生 产 ) 。
33 对 禾 本 科 杂 草 重 的 田 块 可 选 用 5 _ %盖 草 灵
9 0 lh 阔 叶 草 重 的 田 块 用 3 %好 实 多 7 0 l 0 m/ m , 0 5 m/ h 行 防除 。 m进
油菜田苗后除草剂的性能比较及其应用技术

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几乎在全国各省(市、区)均有种植,其中湖北、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南种植面积最大。
根据气候、生态条件的不同,我国油菜生产可划分为四个区域,即长江流域冬油菜区、西北油菜区、东北春油菜区和华南冬油菜区。
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其中长江流域冬油菜区是最集中的产区,油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的85%左右,占世界油菜面积和产量的四分之一。
各地受气候、环境及栽培方式多样化的影响,油菜田杂草草相相对比较复杂,杂草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长江流域冬油菜田杂草危害面积达种植面积的46.9%,一般年份造成油菜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目前商品化的油菜田除草剂品种繁多,在此笔者对油菜田除草常用的几种除草剂的性能及其应用技术介绍一下,为农民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精喹禾灵:对看麦娘、野燕麦效果很好。
近年来各地普遍反应对早熟禾、日本看麦娘、菵草、硬草等杂草效果不佳。
精喹禾灵需要在较高的气温下使用,安徽、江苏等地反应,当气温低于8℃时,对看麦娘的防效显著下降,适合在冬油菜田前期气温较高时用于防除看麦娘等杂草。
精吡氟禾草灵:可以在各种栽培型冬油菜田中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狗尾草、马唐、野燕麦、看麦娘、雀麦等。
提高剂量可防除多年禾本科杂草如芦苇、狗牙根、双穗雀稗等。
该药剂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对禾本科杂草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阔叶作物安全。
杂草主要通过茎叶吸收药剂,但施入土壤中的药剂也能被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药剂水解成酸的形态,经输导组织传导到生长点及节间分生组织,干扰植物的三磷酸腺苷的产生和传递,破坏光合作用和抑制禾本科植物的茎节、根、芽的细胞分裂,阻止其生长。
由于其的吸收传导性强,可达地下茎,因此对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也有较好的防除作用。
对于抗药性而言,杂草种类和生长大小不同时,耐药性也有差异。
当低用量时或禾草生长较大、干旱条件下,不能完全杀死杂草,但对残留株有强烈抑制作用,根尖发黑,地上部分生长短小,不能抽穗结实。
油菜田须慎用的几种除草齐

已在 生产上大力 推广使 用。但是 随着除草剂 品种 的不断更新 上 连年 使用于油 菜 田杂草对 其产 生了抗药性 ,一 些农户在 施用 时 市 ,不少 地方有 喜新厌 旧的倾 向,有的放 弃使用多 年并对其 性 往往 加大使 用量 ,增加 了药害 的风险 ,在直播 油菜 田使 用 乙草
状和使 用技术 比较 了解 的除草剂 品种 ,盲 目地 使用 仅从介绍 上 胺风 险更大 ,容 易对油 菜产生药 害,特别是在 施药后 土壤湿度
异丙 隆。该 除草剂 为取代 脲类选择性 除草 剂。为 内吸传导 下水 位高 、田间处 于积水 的情 况下的油菜 田,一 般在受药后 5 0
型 土壤处理 兼茎 叶处 理剂 ,药 物主要通 过植物 的根系 吸收 ,在 天表现药 害症状 ,植 株明显矮 小 ,叶片变 紫色 并呈 匙状 ,严 重 导管 内随水 分 向上 传导到 叶 内,抑制 绿色植物 的光合作 用 ,受 药害株在施 药后 6 0 — 7 O天死亡 。因此 ,油菜 田用乙草胺进行 土 药杂 草表现 在叶尖 和叶缘褪 绿发黄 ,最 后枯死 。这 种 除草剂常 壤 封闭处理 时 ,要特 别注意 田间沟系配套 ,保证 下雨时积水 能
用于 麦田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部分 阔叶杂 草 , 一般不用于油菜 田, 而在 油莱 田误用后 ,油菜大 叶片吸收 了较多 的异丙 隆药 液 ,而
及 时排出。
烟嘧磺 隆。该 除草剂是 内吸传导型 除草剂 。药 物可被杂 草
使 其他 叶片的光合 作用受 到影响 ,最 先出现药 害症状 ,严重时 茎叶和根 吸收并在 体 内传导 ,施药后敏感 杂草 生长停滞 ,茎叶 叶脉 间黄化褪绿现象 , 最终变褐死亡 。 特别是在油 菜抽苔 开花后 , 褪绿逐渐枯 死 ,该药 在土壤 中的残 留期较长 ,而油 菜等作 物对
三种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比较

实验地点:江苏 省农业科学院
实验时间:2021 年春季
实验作物:油菜
实验药剂:三种 除草剂
实验方法
选取实验材料:选取不同类型的油菜种子, 如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
施用除草剂:在油菜生长期间,按照设 定浓度对油菜进行喷洒处理。
准备实验土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 类型,并进行消毒和整理。
结果解释:根据 统计分析结果, 解释三种除草剂 对不同类型油菜 的安全性差异及 其原因
讨论:根据实验 结果和结果解释, 讨论三种除草剂 在油菜田使用的 优缺点和适用范 围
比较不同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 分析实验结果与前人研究的异同点 探讨实验结果对前人研究的贡献和意义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观察记录数据:定期观察油菜的生长情况,记录 株高、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并采集样本进行室内 分析。
设定实验浓度:根据预实验结全性。
分析数据: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比 较不同类型油菜在不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的安全 性差异。
实验材料准备:选择三种除草剂、油菜种子、土壤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结论
三种除草剂对 不同类型油菜 的安全性存在
差异
不同油菜品种 对除草剂的敏
感性不同
除草剂使用时 需要注意油菜 品种的选择和
药剂浓度
实验结果可为 油菜田除草剂 的合理使用提
供参考
深入研究三种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影响 探索其他类型的油菜除草剂,提高安全性 加强油菜除草剂的合理使用和推广 促进油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实验设计:设置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以比较三种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
实验操作流程: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播种、除草剂处理、观察记录等步骤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油菜田除草剂有哪些.doc

油菜田除草剂有哪些各地受气候、环境及栽培方式多样化的影响,油菜田杂草草相相对比较复杂,杂草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
目前商品化的油菜田除草剂品种繁多,本文为大家介绍油菜田除草剂有哪些,以及每种油菜田除草剂的特点,为农民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油菜田除草剂种类和特点1、精喹禾灵:对看麦娘、野燕麦效果很好。
近年来各地普遍反应对早熟禾、日本看麦娘、菵草、硬草等杂草效果不佳。
精喹禾灵需要在较高的气温下使用,安徽、江苏等地反应,当气温低于8℃时,对看麦娘的防效显著下降,适合在冬油菜田前期气温较高时用于防除看麦娘等杂草。
2、精吡氟禾草灵:可以在各种栽培型冬油菜田中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狗尾草、马唐、野燕麦、看麦娘、雀麦等。
提高剂量可防除多年禾本科杂草如芦苇、狗牙根、双穗雀稗等。
该药剂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对禾本科杂草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阔叶作物安全。
杂草主要通过茎叶吸收药剂,但施入土壤中的药剂也能被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药剂水解成酸的形态,经输导组织传导到生长点及节间分生组织,干扰植物的三磷酸腺苷的产生和传递,破坏光合作用和抑制禾本科植物的茎节、根、芽的细胞分裂,阻止其生长。
由于其的吸收传导性强,可达地下茎,因此对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也有较好的防除作用。
对于抗药性而言,杂草种类和生长大小不同时,耐药性也有差异。
当低用量时或禾草生长较大、干旱条件下,不能完全杀死杂草,但对残留株有强烈抑制作用,根尖发黑,地上部分生长短小,不能抽穗结实。
该药剂在土壤中降解速度较快,不会有残留影响后茬作物。
3、烯草酮: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产品,其突出表现就是对于早熟禾、日本看麦娘、菵草等对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表现出耐药性的杂草,有较好的防效,但由于该产品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同为抑制植物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如果不能科学用药,可能会诱发出新的耐药性。
据笔者了解,在某些油菜种植区如安徽等油菜地连续使用该产品3年以上,有耐药性快速显现的趋势。
3种除草剂防除油菜田杂草的效果比较

3种除草剂防除油菜田杂草的效果比较摘要进行了17.5%油草双克、21%油草神、10.8%高效盖草能防除油菜田杂草的试验。
结果表明:对以单子叶杂草为主的油菜田,以10.8%高效盖草能喷施茎叶为好;对以单、双子叶混生的油菜田,17.5%油草双克和21%油草神的防除效果较好。
关键词17.5%油草双克;21%油草神;10.8%高效盖草能;杂草防除油菜是定远县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单一使用高效盖草能除草,导致油菜田杂草草相发生明显变化,以繁缕为主的双子叶杂草上升为优势种,给油菜生产带来了威胁。
为了寻找适合油菜田除草的安全、高效新型药剂,定远县永康镇农技站于2006年秋季进行了油菜田除草剂新品种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供试药剂有17.5%草除·精喹禾乳油(油草双克乳油,由江苏农药研究所南京农药厂生产)、21%胺苯·喹禾·乙悬乳剂(油草神胶悬剂,由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0.8%精吡氟禾草灵(高效盖草能,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①17.5%油草双克1 350 ml/hm2;②21%油草神1 500 ml/hm2;③10.8%高效盖草能450 ml/hm2;④空白清水对照。
1.3 试验方法试验田前茬为玉米,油菜品种为浙双72,10月28日移栽。
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40 m2,随机区组排列。
施药时间为11月20日(禾本科杂草2叶期),设计药量对水450 kg/hm2,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均匀喷雾。
1.4 药效调查施药后10、20、30 d分别调查药效,各小区随机取3个点,每点0.1 m2,分别记载各小区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株数,药后30 d调查时称取杂草鲜重,计算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按下列公式计算防效,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检验法对防效进行统计分析。
防治效果(%)=CK-PtCK×100(1)式中,CK为施药前杂草数量或重量;Pt为施药后杂草数量或重量。
油菜田除草剂品种大梳理及恶性杂草防治策略

油菜田除草剂品种大梳理及恶性杂草防治策略一、我国油菜生产概况1、分布油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栽培遍及全国,面积占全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首位,全国种植面积为8800多成为万亩,年产500多万吨。
油菜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云贵高原,其次是渭河流域、黄淮平原和钱塘江流域等。
据近几年的统计资料,油菜面积较大的省有四川(1099万亩)、安徽(1192万亩)、湖南(1200万亩)、湖北(1200万亩)、江西(1400万亩)、江苏(750万亩)、贵州(534)万亩等。
油菜有甘蓝型、白菜型、芥菜型之分。
甘蓝型油菜又称胜利油菜等,白菜型油菜又称短油菜、甜油菜、小油菜等,芥菜型油菜又称黄油菜、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大油菜等。
根据各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以及由此形成的耕作制度,适应品种、生产水平等,可划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个大区。
春油菜区包括青藏高原,蒙新内陆和东北平原三个亚区,冬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油菜的85%左右,该区可分五个亚区,即华北关中亚区、云贵高原亚区、四川盆地亚区、长江中下游亚区和华南沿海亚区,其中以华南和长江中下游为主产区。
划分类型分类特征生物学特性春化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冬油菜对长光照不敏感春油菜对光长敏感植物学分类白菜型油菜基叶椭圆、卵圆或长卵型,叶上举,有多刺毛或少刺毛,被有蜡粉或不被蜡粉,苞茎而生。
芥菜型油菜叶片小而窄狭,披针形,有明显的叶柄,叶面皱缩,且具刺毛和蜡粉,叶缘一般呈琴状,并有明显的锯齿。
甘蓝型油菜叶色似甘蓝,呈蓝绿色,多被蜡粉。
花瓣大,黄色,开花时重叠。
2、耕作制度油菜主产区多以一年两熟为主,兼有一部分三熟制,即秋播夏收。
常与麦类、豆类轮作,与水稻、棉花、芝麻、豆类连作,形成油、稻两熟和油、稻三熟及油、棉两熟等耕作方式。
种植方式有移栽、直播两种,其中育苗移栽约占种植面积的80%。
油菜田化学除草的几种适用药剂

油菜田化学除草的几种适用药剂作者:曹涤环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09期油菜田杂草种类多,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使用的除草剂各有不同。
另外,油菜品种类型多,有甘蓝型、芥菜型和白菜型等几类,同一种除草剂对不同类型的油菜品种安全性也有差异。
因此,在选用油菜田化学除草剂时,要做到合理选用,以提高药效并防止产生药害。
下面介绍以下几种适合油菜的除草剂品种。
1.草长灭。
该药为70%双酰草胺可湿性粉剂,可以有效地防除野燕麦、看麦娘、棒头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雀舌草、猪殃殃、牛繁缕、繁缕、婆婆纳等阔叶杂草,是一种广谱性除草剂,在油菜田禾本科与阔叶杂草混合发生较重时,可选用草长灭每667平方米(1亩)250~300克,对水40千克喷雾;田间杂草以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阔叶杂草较少时,每667平方米用药量可减少至150~200克,在油菜移栽后30天左右,即杂草基本出齐并开始旺长时施药效果最好。
2.草除灵。
草除灵为选择性茎叶处理剂,能防除油菜田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是防除繁缕、雀舌草、牛繁缕、婆婆纳等阔叶杂草的首选药剂之一。
但对稻槎菜、大巢菜、荠菜基本无效。
甘蓝型油菜对该药耐药性强,但在使用时也要考虑苗龄,避免在直播油菜苗床或直播油菜2~3叶期施药。
使用时宜在直播油菜6~8叶期或移栽油菜缓苗后,当阔叶杂草出齐后的2~3叶期至单株有2~3个分枝时用药除草效果好。
每667平方米用草除灵有效成分25~20克,田间对该药敏感性较差的杂草比较多时应适当加大用量。
30%草除灵乳油用量,防除繁缕、牛繁缕、雀舌草每667平方米44~50毫升,防除猪殃殃50~66毫升,该药对芥菜型油菜敏感,不能使用。
3.收乐通。
该药为12%烯草酮乳油,是广谱、高效选择性茎叶处理剂,对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稗草、野燕麦、棒头草、硬草、狗牙根、芦苇等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药剂能很快被杂草茎叶吸收,传到生长点发挥除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比较简介开始:三种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比较p摘要:为探讨防除阔叶杂草的三种除草剂草除灵、胺苯磺隆和乙羧氟草醚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采用室内盆栽和茎叶喷雾法,分别测定了三种除草剂对三类油菜的选择性指数。
经过测定,三种除草剂中对杂草活性最高的是乙羧氟草醚,其次是胺苯磺隆和草除灵;对三类油菜较安全的除草剂是草除灵,胺苯磺隆次之,乙羧氟草醚最不安全。
草除灵和胺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选择性指数较高。
此内容文章属于《农林论文→林业论文》栏目。
摘要:为探讨防除阔叶杂草的三种除草剂草除灵、胺苯磺隆和乙羧氟草醚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采用室内盆栽和茎叶喷雾法,分别测定了三种除草剂对三类油菜的选择性指数。
经过测定,三种除草剂中对杂草活性最高的是乙羧氟草醚,其次是胺苯磺隆和草除灵;对三类油菜较安全的除草剂是草除灵,胺苯磺隆次之,乙羧氟草醚最不安全。
草除灵和胺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选择性指数较高,使用较安全,适宜在长江流域等甘蓝型油菜种植区使用,但草除灵和胺苯磺隆对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的选择性指数均较低,尤其对白菜型油菜的选择性指数最低,使用不安全。
关键词:安全性油菜草除灵胺苯磺隆乙羧氟草醚油菜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种植[1]。
我国自1995年以来,常年种植面积在1亿亩,因其赖氨酸、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大豆蛋白质,是我国有待开发利用的最大宗优质饲用蛋白源[2]。
根据我国的种植状况,油菜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
白菜型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和西北高原各地,芥菜型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地区,而甘蓝型主要集中于黄淮和长江流域各地[3]。
油菜田杂草控制的主要措施为化学除草。
目前我国移栽后油菜田除草剂主要有草除灵、胺苯磺隆、二氯吡啶酸、高效氟吡甲禾灵等。
草除灵是一种防除油菜田阔叶杂草芽后除草剂,主要防除繁缕、猪殃殃等油菜田常见阔叶杂草。
草除灵在耐药作物内部能降解为无活性的物质,对油菜等作物比较安全,但有时有不同程度的药害症状,表现为叶色变深绿,叶形变宽,叶片变厚,心叶皱缩,株形松散,矮化[4]。
胺苯磺隆为内吸传导型选择性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用来防除猪殃殃、繁缕、稗草等单、双子叶杂草。
一般甘蓝型油菜抗性较强,而荠菜型油菜敏感。
胺苯磺隆在水中活性高,分解也快。
秋冬雨水较多的年份,由于胺苯磺隆分解快,残留较少,对后茬水稻不易产生药害或药害较轻。
但若秋冬干旱,残留较多,水稻受影响较大[5]。
乙羧氟草醚是一种高效二苯醚类除草剂,是原卟啉氧化霉抑制剂,可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该药剂一旦被植物吸收,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发挥效力。
为明确三类药剂对油菜的安全性,本研究测定了以上三种除草剂对三类油菜的安全性指数,分析了药剂对各类油菜的安全性,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1材料1.1供试药剂97.1%草除灵TC(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0%胺苯磺隆TC(江苏江南农化有限公司);92.7%乙羧氟草醚TC(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2供试材料杂草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 (种子采于西南大学温室)油菜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 ssp. oleifera DC(渝油22),白菜型油菜Brassia campestris L(Y2461)和荠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Czern. et Coss(Y1723)(重庆市农技总站提供)2药剂配制将97.1%草除灵原药和92.7%乙羧氟草醚原药分别用丙酮溶解、然后用0.1%的吐温80溶液稀释成系列浓度梯度,分别用于对苘麻和油菜的处理。
由于胺苯磺隆原药无法找到合适溶剂溶解,因此先将90%胺苯磺隆原药制成20%可湿性粉剂后再进行实验。
用水将20%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稀释成系列浓度梯度,分别用于对苘麻和油菜的处理。
3方法3.1 材料准备试验采用有机质含量≤3%、pH值中性、通透性良好及过筛的风干土壤,试验土壤定量装至盆钵4/5处。
采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使土壤完全湿润,将浸种催芽后的供试苘麻和油菜种子均匀撒播于土表,覆土1.0㎝,播种后移入温室培养。
种子出苗后间苗定株,苘麻8株/盆,油菜3株/盆,待苘麻和油菜长至23叶期用Potter喷雾塔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3.2仪器设备光照培养箱或可控日光温室(光照、温度、湿度等);Potter喷雾塔;电子天平(感量0.1mg);盆钵;烧杯;移液管或移液器等。
3.3毒力测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5.42011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
将草除灵、苯胺磺隆和乙羧氟草醚对苘麻和三类油菜的毒力进行室内测定。
标定好Potter 喷雾塔的喷雾压力(15磅/平方英寸)、校正好喷液量,按照试验设计的浓度梯度从低剂量到高剂量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盆处理量为2ml,并以喷0.1%的吐温80溶液的杂草和油菜分别作为对照。
处理后待苘麻和油菜表面药液自然风干后,移入可控温室培养。
药剂处理后14天观察调查记录苘麻和油菜鲜重。
4数据统计与分析4.1生长抑制调查法根据调查数据,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各处理的鲜重防效,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E=(1T/C)×100公式中:E—鲜重防效C—对照杂草地上部分鲜重T—处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4.2选择性指数根据药剂对杂草的EC90值和药剂对作物的EC10值,按下列公式计算选择性指数。
I=C/W公式中:I—选择性指数C—作物的EC10W—杂草的EC904.3统计分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药剂剂量的对数值与防效的几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EC90、EC10及95%置信限。
5结果与分析5.1三种药剂对苘麻的毒力测定结果由表1可以看出97.1%草除灵TC、90%胺苯磺隆TC、92.7%乙羧氟草醚TC对苘麻的EC90 分别为7.45 g.ai/L、2.23 g.ai/L、0.49 g.ai/L。
从三种除草剂对苘麻的EC90值及其95%置信限分析,三种除草剂中对苘麻活性最高的是乙羧氟草醚,其次是胺苯磺隆和草除灵。
表1 草除灵、胺苯磺隆和乙羧氟草醚对苘麻的毒力测定供试杂草供试药剂回归方程相关系数EC90(g•ai/L)95%置信限苘麻草除灵Y=5.2748+1.1544x0.977.453~16胺苯磺隆Y=6.0140+0.7673x0.992.232~3乙羧氟草醚Y=6.5308+0.8084x0.990.490.3~0.75.2三种除草剂对油菜的毒力测定结果由表2草除灵、胺苯磺隆和乙羧氟草醚对油菜的EC10可以看出,乙羧氟草醚对油菜毒力较高,对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荠菜型油菜的EC10值分别为0.003 mg•ai/L、0.004 mg•ai/L、0.0003 mg•ai/L,草除灵对油菜的毒力较低,对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荠菜型油菜的EC10值分别为17.99 mg•ai/L、4.55 mg•ai/L、14.14 mg•ai/L,胺苯磺隆对油菜的毒力则介于两者之间,对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荠菜型油菜的EC10值分别为4.59 mg•ai/L、0.86 mg•ai/L、1.48 mg•ai/L。
表2 草除灵、胺苯磺隆和乙羧氟草醚对油菜的毒力测定供试杂草供试药剂回归方程相关系数EC10(g•ai/L)95%置信限甘蓝型油菜草除灵Y=1.9545+4.5198X0.9717.9914~23胺苯磺隆Y=1.6308+3.1524X0.994.594~6乙羧氟草醚Y=5.4817+0.7001X0.990.0030.001~0.01白菜型油菜草除灵Y=2.2133+2.2873X0.974.553~8胺苯磺隆Y=3.8087+1.4035X0.980.860.5~1.6乙羧氟草醚Y=4.9078+0.4924X0.840.0040~0.89荠菜型油菜草除灵Y=0.6317+2.6834X0.9314.149.40~21.25胺苯磺隆Y=3.4785+1.4131X0.991.481.07~2.05乙羧氟草醚Y=4.9490+0.3448X0.850.00030~0.295.3除草剂对油菜的选择性指数(I)的测定结果从表3草除灵、胺苯磺隆和乙羧氟草醚对油菜的选择性指数(I)可以看出,草除灵对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2.4、0.6和1. 9;胺苯磺隆对这三类油菜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2.1、0. 4和0.7;乙羧氟草醚对这三类油菜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0.006、0.008和0.001。
表3 草除灵、胺苯磺隆和乙羧氟草醚对油菜的选择性指数(I)除草剂对油菜选择性指数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荠菜型油菜草除灵2.40.61.9胺苯磺隆2.10.40.7乙羧氟草醚0.0060.0080.001四、小结与讨论油菜是阔叶作物,除草剂在油菜与危害其生长的阔叶杂草之间选择性小,防阔叶除草剂在油菜田使用容易产生药害,因此目前能用于油菜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较少。
草除灵和胺苯磺隆是常用的油菜田防阔叶除草剂,也有乙羧氟草醚复配剂用于油菜田除草的报道[6]。
本文研究表明三种防阔叶杂草除草剂的生物活性(对苘麻和油菜)以乙羧氟草醚最高,其次是胺苯磺隆和草除灵,而在代表阔叶杂草的苘麻与不同油菜之间的选择性则以草除灵最高,其次是胺苯磺隆,乙羧氟草醚的选择性最低。
如果以选择性指数≧2为除草剂适用于某作物田防除杂草的标准,则所选三种防阔叶除草剂中草除灵,胺苯磺隆相对较安全,适宜在长江流域等以甘蓝型油菜为主的地区使用;草除灵在芥菜型油菜上要慎用,而不能在白菜型油菜上使用;三类油菜对乙羧氟草醚都非常敏感,因此乙羧氟草醚不能用于油菜田除草。
另外,本研究表明就同一种除草剂而言,不同油菜的耐受性为:甘蓝型﹥芥菜型﹥白菜型,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的芥菜型油菜耐受性最低有差异[7],这可能是因为试验方法和所使用油菜品种不同造成的。
参考文献[1] 彭超美,油菜田杂草现状及防除技术[J].湖北植保,1996,(5) :1321[2] 武文,我国油菜生产状况,市场展望,38~39[3] 张宏军,刘学,张佳,崔海兰,张朝贤,朱文达。
我国油菜田的除草剂登记情况,科技创新导报,2011,第15期,252~253[4] 李美玲,周小刚,高菡,李聪,草除灵除草效果及对油菜安全性研究,农药,1998,37卷,第9期,41~42[5] 吴志凤,胺苯磺隆的药害情况与合理使用,安徽农业科学,2011,35(17) : 5243[6] 冯维卓,油菜、烟草、棉花田除草剂登记试验动态,农药快讯,2003,第10期,10[7] 吴志凤,张佳,胺苯磺隆在冬油菜田除草中的药害问题及对策,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