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892自行车制动系统力学原理分析

合集下载

自行车刹车系统工作原理

自行车刹车系统工作原理

自行车刹车系统工作原理一、引言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代步工具,而刹车系统是自行车安全行驶的关键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行车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刹车系统的组成部分自行车刹车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1. 刹车手柄:用于操控刹车系统的装置,骑车人通过手柄施加力量来刹车。

2. 刹车线:连接刹车手柄和刹车器的线条,通过拉伸刹车线来操控刹车器的运动。

3. 刹车器:通过施加摩擦力来减缓车轮转动的装置。

三、机械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机械刹车系统是最常见的刹车系统之一,它的工作原理如下:1. 刹车手柄的操作骑车人通过握住刹车手柄并施加力量,将力量传递到刹车线上。

2. 刹车线的张紧当刹车手柄施加力量时,刹车线被拉紧,传递力量到刹车器。

3. 刹车器的运动刹车器收到力量后,会被推动,移动到车轮上。

4. 刹车片的接触刹车器的移动使刹车片与车轮产生接触,产生摩擦力。

5. 车轮减速摩擦力使车轮减速,达到刹车的效果。

四、液压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刹车系统在高端自行车中常见,它的工作原理如下:1. 刹车手柄的操作骑车人通过握住刹车手柄并施加力量,将力量传递到刹车油管中。

2. 刹车油管的传递刹车油管中充满了刹车液,当刹车手柄施加力量时,刹车液被挤向刹车器。

3. 刹车器的运动刹车液推动刹车器的活塞移动,使刹车片与车轮接触。

4. 车轮减速刹车片与车轮接触产生摩擦力,使车轮减速。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刹车系统在日常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1. 刹车失效可能的原因: - 刹车线松弛或断裂 - 刹车器磨损严重 - 刹车片磨损严重解决方法: - 调整或更换刹车线 - 更换刹车器或刹车片2. 刹车过于灵敏可能的原因: - 刹车线张力过大 - 刹车片太新或太硬解决方法: - 调整刹车线张紧度 - 磨损刹车片的表面,使其变得光滑六、总结自行车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有机械刹车系统和液压刹车系统两种。

机械刹车系统利用刹车手柄、刹车线和刹车器之间的力学传动来实现刹车效果,而液压刹车系统则利用刹车液的压力传递来实现刹车效果。

自行车制动原理

自行车制动原理

自行车制动原理自行车上使用的制动装置旨在通过增加摩擦力来减慢或停止车辆的运动。

这种制动系统通常使用摩擦力将能量转化为热能并散发出来,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自行车制动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

1. 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自行车的制动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1. 刹车手柄刹车手柄是控制制动系统的主要部分。

骑手通过拉动刹车手柄来施加制动力。

当骑手拉动手柄时,它将传递力量到刹车线。

1.2. 刹车线刹车线是连接刹车手柄和刹车机构的线缆。

当刹车手柄被拉动时,刹车线会拉动刹车机构。

1.3. 制动机构制动机构是通过摩擦减慢自行车运动的部分。

它通常包括制动臂、制动鞋和制动盘(或制动垫)。

•制动臂:制动臂是与车架连接的部分,它可以旋转来接近或远离制动盘。

•制动鞋(或制动垫):制动鞋是固定在制动臂上的部分,它与制动盘接触以施加制动力。

•制动盘(或制动垫):制动盘是与车轮相连的旋转部分,制动盘通常固定在车轮轴上并随车轮旋转。

2. 刹车原理及操作过程自行车的制动系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碟刹和V刹。

以下是每种类型的刹车原理及操作过程的详细说明。

2.1. 碟刹(Disc Brake)碟刹制动系统是使用摩擦将刹车盘减速来制动的一种类型。

以下是碟刹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当骑手拉动刹车手柄时,刹车线会拉动刹车机构,使制动臂靠近制动盘。

•制动盘旋转时,制动机构上的制动鞋被紧贴到制动盘表面上,产生摩擦。

•摩擦产生的力使制动盘减速,并通过摩擦将能量转化为热能。

•制动盘减速后,自行车的运动速度也会逐渐减慢或停止。

2.2. V刹(V-brake)V刹制动系统是一种通过拉动刹车线来分开制动鞋和制动轮圈来制动的类型。

以下是V刹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当骑手拉动刹车手柄时,刹车线会拉动刹车机构,使制动臂靠近制动轮圈。

•制动机构上的制动鞋分别压在制动轮圈两侧,增加了制动力。

•制动轮圈阻力增加,自行车的运动速度逐渐减慢或停止。

自行车油刹原理

自行车油刹原理

自行车油刹原理
自行车的油刹原理是基于液压力的传导和控制。

油刹系统由刹车把手、刹车管路、刹车油管、刹车器等几个主要部件组成。

当骑车者按下刹车把手时,通过刹车线拉动刹车器,刹车器收缩并夹住车轮。

在刹车把手和刹车器之间的刹车管路中,充满了刹车油。

刹车油的特性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当刹车把手被按下时,刹车油会受到压力,并传导给刹车器。

在刹车器中,当刹车油压力增大时,刹车器的活塞会向外移动,将刹车片夹住车轮,实现制动效果。

当骑车者松开刹车把手时,刹车油压力减小,刹车器的活塞会回弹,使刹车片与车轮分离,恢复正常行驶。

油刹的优点是制动力稳定且可调节、对刹车器的热膨胀影响较小、使用寿命长等。

然而,需要定期检查刹车油的情况以确保刹车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及时更换刹车油。

总之,自行车油刹原理是利用刹车油的传导和增压作用来实现车轮制动。

自行车机械原理

自行车机械原理

自行车机械原理自行车是一种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其基本原理是将骑行者的脚部力量转化为能够推动车轮前进的动力。

在自行车的运行中,有许多机械原理起到关键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与自行车机械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

1. 两个主要轮子的作用自行车主要由前轮和后轮两个轮子组成。

轮子的作用不仅仅是支撑车身,还能够转动提供动力。

当骑行者用力踩踏脚踏板时,通过链条将力量传递给后轮,使后轮转动。

后轮的转动推动了自行车向前移动。

2. 链传动系统链条是自行车中的关键机构之一,用于将骑行者脚踏板上的动力传递给后轮。

链条通过链轮与脚踏板以及后轮的齿轮相连接。

当骑行者用力踏下脚踏板时,链条传递的力量将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后轮转动。

3. 齿轮的运作原理自行车上常见的有前齿盘和后齿盘两种齿轮,它们通过链条连接起来。

前齿盘一般有1-3个齿轮,后齿盘一般有5-12个齿轮。

骑行者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齿轮的组合,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骑行速度。

齿轮的运作原理是基于力和速度的传递变换。

当齿轮直径大(齿数多)时,则骑行者在踩踏脚踏板时需要用更大的力量,但单位时间内自行车行进的距离会更大。

而当齿轮直径小(齿数少)时,则骑行者在踩踏脚踏板时需要用较小的力量,但单位时间内自行车行进的距离会更小。

通过改变前齿盘和后齿盘的齿轮组合,骑行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自行车的力矩或速度比例,以适应不同的骑行需求。

4. 前叉和后叉的作用前叉和后叉是自行车的主要骨架部分,它们起到支撑车身和保持车轮方向稳定的作用。

前叉连接前轮和车架,使前轮能够转动而不转向。

它通常由两根倒梯形的叉管和一根连接车把的转向管组成。

转向管安装有前刹车和前刹车拉杆,通过转向管的转动来控制前轮的转向。

后叉连接后轮和车架,它负责支撑和固定后轮。

后叉可以使自行车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骑行者的力量和地面的冲击。

5. 刹车系统刹车系统是自行车中关键的安全设备,用于控制车轮的转动和减速自行车的速度。

自行车上常见的刹车系统有前刹车和后刹车。

自行车上的力学

自行车上的力学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三)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刹车皮的拉力.另外,链轮牙盘与脚蹬,后轮与飞轮,车龙头与转轴等都是轮轴,利用它们可以省力.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四)功和能的知识运用1,人们在骑自行车上较陡的坡时,往往走"S"形路线,这是根据功的原理.如图,坡长相当于斜面长,坡高相当于斜面高,根据功的原理:W1=W2,即FL=Gh,亦可写作:,可看出,斜面长L是斜面高h的几倍,所用的力F就是重力G的几分之一,所以,在高度h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走"S"形路线是为了增大斜面长,从而能顺利上坡.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四)功和能的知识运用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骑自行车上坡前,人们往往要加紧蹬几下,使车的速度(动能)增大,"动能冲坡",以较大的动能转化为较大势能,能够较容易到达坡顶.而骑车下坡时,不用脚蹬,车速也越来越快,这是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不断增大,所以车速也不断增大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五)刹车和惯性自行车高速行驶特别是下坡时,不能单独用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其原因是:前闸刹车,前轮被迫静止,而作为驱动轮的后轮车架和骑车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有的高速运动的趋势,这时就会以前轮与地面接触处为支点,向前翻转,造成翻车事故.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六)测量中的应用在测量道路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如24型车轮直径为0.62米,26型车轮直径为0.66米,车轮转过一圈长度为直径乘以圆周率π,得1.95米或2.07米,然后,让车沿跑道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n,则跑道长n×1.95米或n×2.07米.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七)热膨胀知识的运用在炎热的夏天,车胎内的气不能充得太足,更不能放在烈日下曝晒,因为车胎内的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压强猛增会将车胎胀破.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八)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过一会儿,筒壁会热起来,这是因为压缩筒内气体和克服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做功,使筒壁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筒壁会发热.。

自行车中的杠杆原理

自行车中的杠杆原理

自行车中的杠杆原理自行车是一种机械,它由许多的简单机械组成: 执行部份的车把,操纵部份中的车闸把,后闸部件中的前曲拐,后曲拐及支架,货架上的弹簧夹,车铃的按钮等部件都属于杠杆.一、问题的提出目前,世界环境日趋受到破坏。

随着地球气温的升高,人们便开始关注大气污染,而交通工具尾气排放又使之愈演愈烈。

因此,自行车变成了最为环保的“绿色交通工具”。

中国作为一个自行车大国,自行车廉价、轻便,深受许多上班族、学生族的青睐。

但同窗朋友你们明白自行车中的杠杆原理吗?下面就随着我来探讨一下吧!希望咱们能将讲义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增强咱们的各方面的能力。

二、研究的目标一、弄清自行车的构造,完全分析自行车中的力学,分析如何达到省力,如何实现平稳及减震。

二、假想出加倍轻便、快速、高效、造价低廉的自行车。

三、研究的方式一、研究对象市场上的变速自行车二、研究方向杠杆,即刹车系统组成的杠杆和调档中的杠杆(有变速器的自行车)平稳,确实是自行车在运行进程中维持平稳的问题。

3、研究步骤:(1)、实地考察(2)、搜集资料(3)、进行实验4、提出假想五、得出结论四、研究的结果与分析一、调档脚踏板与牙盤同轴转动相当于一个变形的省力杠。

飞轮与后轮胎同轴转动,相当于一个变形的费力杠杆。

而后车胎转动时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矩一按时当动力作用在不同半径的飞轮上依照动平稳那么飞轮上的动力矩必然。

(如以下图2所示)那么有F1L1=F2L2。

由于L1小于L2,那么F2大于F2故而链条绕在半径小的飞轮1上比飞轮2上所需的蹬力大。

也就称为重挡。

当人以必然的速度踏板,那么牙盤转动的速度必然,那么链条运动的速度必然,链条不管绕在轮1或轮2上,两轮边缘的速度均相同,依照V=RW知当V一按时,R越小,W越大。

故链条绕在轮1上时自行车后轮胎转动的W大。

又因后轮胎半径R必然,那么后轮胎运动的V大。

因此自行车前进得快。

因此也称该档为快挡。

二、刹车系统刹车柄固定在O点,金属丝从o点接出连结刹车块,它们组成一个杠杆,这是一个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够使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自行车的刹车运用了什么原理

自行车的刹车运用了什么原理

自行车的刹车运用了什么原理
自行车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而刹车系统则是保证骑行安全的重要组成
部分。

那么,自行车的刹车是如何运用原理来实现制动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自行车刹车系统的结构。

自行车的刹车系统通常由刹车手柄、刹车线、刹车器和刹车片组成。

刹车手柄通过刹车线连接到刹车器,刹车器再通过刹车片与车轮接触,从而实现制动的功能。

刹车的原理主要涉及摩擦和动能转换。

当骑行者拉动刹车手柄时,刹车线会传
递力量到刹车器,刹车器再将力量传递到刹车片上。

刹车片与车轮接触时,会产生摩擦力,从而减缓车轮的旋转,最终使自行车停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摩擦是刹车原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摩擦力是由刹车片与车轮
接触时产生的,它会将车轮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使车轮减速。

而刹车片的材质和表面处理会直接影响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影响刹车效果。

除了摩擦力,动能转换也是刹车原理中的关键环节。

当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具
有一定的动能,而刹车系统的作用就是将这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使自行车减速停下来。

因此,刹车系统的设计和调整需要考虑到动能转换的效率和稳定性。

除了上述原理外,自行车刹车系统还涉及到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刹车片的磨损
和调整、刹车线的松紧程度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刹车系统的性能和制动效果。

综上所述,自行车的刹车原理主要涉及摩擦和动能转换。

通过刹车手柄、刹车线、刹车器和刹车片的协同作用,自行车能够实现有效的制动,保证骑行安全。

因此,在日常骑行中,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刹车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从而保障骑行安全。

自行车的制动原理

自行车的制动原理

自行车的制动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自行车的制动原理,这可是个超有趣又很实用的事儿呢。

你想啊,当你骑着自行车在路上飞奔,前面突然出现个小坑或者有个小宠物窜出来,这时候你就得赶紧刹车,那自行车怎么就能说停就停呢?这就全靠它的制动系统啦。

咱们先来说说最常见的那种刹车,就是用手捏闸的那种。

这种刹车主要有两个部分在起关键作用,一个是刹车手柄,另一个就是刹车夹器或者刹车块啦。

你捏刹车手柄的时候,就像是在拉一根魔法绳子,这根“魔法绳子”其实就是刹车线。

当你轻轻捏下刹车手柄,刹车线就开始绷紧啦。

比如说,这刹车线就像个小木偶的牵线一样,你一拉它,它就把命令传递到刹车夹器或者刹车块那边。

如果把自行车的轮圈想象成一个大圆盘,那刹车块就像两个小手掌。

当刹车线把命令传过来的时候,这两个小手掌就会紧紧地抱住轮圈。

就像你想要抓住一个快速滚动的球,你得用点力气把它握住,刹车块也是这样,紧紧地夹住轮圈,靠摩擦力让轮圈慢下来。

那这个摩擦力到底有多大威力呢?这里面可有学问啦。

摩擦力的大小和两个东西有关,一个是刹车块和轮圈之间的压力,另一个就是它们表面的粗糙程度。

你捏刹车手柄捏得越紧,刹车块对轮圈的压力就越大,就像你用更大的力气去握那个球一样。

同时呢,如果刹车块的表面比较粗糙,就像你的手戴上了有摩擦力的手套,那它抓住轮圈就更牢,轮圈也就更容易慢下来。

还有一种刹车系统是碟刹,这个就更酷啦。

碟刹的刹车碟就像一个小光盘,不过这个光盘可不是用来放音乐或者看电影的哦。

刹车的时候,刹车卡钳就像一个大钳子一样,这个大钳子受到刹车线传来的信号,就会紧紧地咬住刹车碟。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大钳子紧紧地夹住一个旋转的小光盘,那这个小光盘肯定就转不动啦,这样自行车的车轮也就跟着停下来了。

无论是刹车块夹轮圈还是刹车卡钳夹刹车碟,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摩擦力来让车轮停止转动。

摩擦力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魔法力量,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自行车制动的时候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力学研究性实验报告同济大学
自行车制动系统力学原理分析
代燕
学号:033892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5班任课教师:徐鉴摘要:本文是研究自行车制动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中的力学原理,抽象成杠杆、平面转动刚体等力学模型,进而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受力及运动情况等,以及对自行车制动系统优缺点的分析及改进设想。

关键词:自行车制动装置,力学模型,杠杆,摩擦力
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交通工具。

它集物理的力学、热学等知识于一身。

制动装置(车闸)在一切运输机械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刹车不灵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那么自行车是怎样制动的呢?本文就是对自行车制动装置的构造、原理等方面阐明物理知识的研究。

一、自行车构造图及制动装置构造图
自行车制动装置由扳手、拉杆、弧形梁、闸皮、固定夹组成。

二、自行车制动系统原理分析
一)自行车制动系统原理分析
1、扳手
自行车闸的扳手可以抽象成一个杠杆的力学模型,如右图所示。

钢索一端连在杠杆上的B 点,另一端连在曲梁上,当人在A 端用力时,钢索被拉动。

设人在刹车时用力集中于一点A ,刚索拉力集中于B 点,O 点为转轴,可得力矩平衡方程:
F2*L2-F1*L1=0 --(1)
计算得F2=F1*L1/L2,由于L1>L2,可知F1<F2。

即扳手可以简化成一个省力杠杆的模型,使人用较小的力捏闸时,也可以对钢索施加较大的拉力,以这个较大的拉力带动刹皮压紧车轮,从而产生摩擦力。

2、 曲梁与刹皮
力学模型如右图。

曲梁和闸皮看作一整体,钢索对曲梁的拉力作用于点D,设闸皮与车轮间的压力为F3,作用于C 点。

O3为固定的转轴,可得力矩平衡方程: F3*L4-F2*L3=0 --(2) 由 (1)(2)计算得 F3=F1*L1*L3/L2/L4
由于L3、L4大小相近,可知F2、F3大小也相近,因此可以推知
F3<F1
即以上由扳手、钢索、曲梁、闸皮等组成的系统是一个省力的装置,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比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3、车闸
普通的车闸制动点在车圈的内侧面(刹皮摩擦车圈内侧面),使用最广泛。

车闸是利用摩擦力使自行车减速和停止前进。

以自行车后轮为例,后轮为主动
轮。

a 、 匀速运动时
自行车以速度v 匀速向前运动,车轮边缘上点G 受到向前的摩擦力f, f 对点O2的力矩与人蹬脚踏提供的主动力的力矩平衡。

右图。

此时,车轮边缘一点绕O2转动的线速度与v 相等,即
f*R-M=0 --(3), w*R=v --(4) b 、 使用车闸时
闸皮压紧车轮内缘,产生摩擦力f1,使车轮转动的角速度减小,角加速度大小为β,设闸皮与车轮内缘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1:
f1=μ1*F3 --(5)
由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得:f*R-M+f1*R=J*β --(6)
其中J 为车轮对于O2的转动惯量,设车轮质量为m ,则有:J=m*R^2 --(7) 计算得 β=μ1*F3*R/m/R^2
=F1*μ1*L1*L3/L2/L4/m/R
假设μ1为一定值,由上式可知,β大小与
F1成正比。

即人用越大的力捏闸,车轮绕O2转动的角速度减小得越快。

假设车轮转速在很短时间内即减小到零,即β足够大。

此时人车整体由于惯性继续以速度v 向前运动,于是有
w*R<v --(8)
这使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由滚动摩擦转变为滑动摩擦,由于滑动摩擦力远大于滚动摩擦力,强大的滑动摩擦力使自行车迅速减速或迅速停止运动。

滑动摩擦力大小用f2表示,μ2为车轮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M为人与车的总质量,a为刹车时加速度大小。

则有:
f2=μ2*Mg=m*a --(9)

a=μ2*g --(10)
由(10)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只与摩擦系数μ2有关,而与捏闸的力F1的大小无关。

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的比较
在以上分析过程中有两个假设。

一是假设μ1为常数。

实际上无论是轮缘闸还是轮毂闸、脚闸,虽然摩擦力大,制动效果好,但会对自行车的刹皮产生大的磨损,若是车缘闸,还会对车圈电镀层产生损伤。

因此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μ1会逐渐变小,使制动效果变差。

二是假设车轮转速减小到零所需的时间极短。

而实际生活中车轮转速减小是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而转速减小的快慢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轮与地面间的滚动摩擦何时转化为滑动摩擦,或是否转化为滑动摩擦。

车轮转速减小所需经历的时间除了与人捏闸的力F1及μ1、初速度v有关,还与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等因素有关,这里不再详细讨论。

三、试验结论拓展
现在常用的刹车会对刹皮和车圈都造成磨损,设想去掉刹皮而改用非接触力达到使车轮减速转动的目的。

如利用电磁感应涡流阻尼的作用,设置磁性大的永久磁铁可在车圈上下移动,车圈上装置两块相互绝缘的半圆形铝块(金属块).平时永久磁铁不置于铝块两侧,需刹车时,将永久磁铁降至铝块两侧,特别是急刹车时,铝块中会产生大的涡流,产生强大的电磁阻力时车圈减速或停止运动。

急刹车时,滑动摩擦力对车辆外胎磨损十分大。

改进时设想在自行车上另设置一刹车备用(金属或橡胶等)平时运动时,刹盘提起脱离地面,刹车时,将刹盘按下与地面接触,使刹盘在地面滑动,产生滑动摩擦力,使车减速运动,从而避免外胎磨损。

自行车制动系统的改进对人们的出行和交通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单而可行的改进方法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资料:
[1]王少杰等主编.大学物理学.上册.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冯奇,周松鹤编.理论力学.教程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