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教学内容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二)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张养浩(1270—1329),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二、故事背景《过零丁洋》当作于 1279 年(宋祥兴二年)。
1278 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五坡岭兵败被俘,第二年正月,囚禁文天祥的船队经过零丁洋时元将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天历二年 (1329),陕西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去赈济灾民,他赴陕途中,目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救灾,终因操劳过度而殉职,这首散曲是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所作。
三、理解诗意过零丁洋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
干戈: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冷清。
指宋朝抗元战争逐渐消歇。
四周星:四周年。
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
这里指史册。
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破碎的山河,就像被狂风吹卷着的柳絮,自己一生动荡不安,就像被雨击打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惊慌不安,在零丁洋叹息自己孤苦无依。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诗词曲五首(含答案)

24诗词曲五首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舂.谷(chōng)狗窦.(dòu)松柏.(bó)B.瀚.海(hàn) 风掣.(chè) 兜鍪.(mú)C.都.护(dū) 零丁.(dīng) 羌.笛(qiāng)D.踌躇.(chǔ) 宫阙.(què) 惶.恐(huáng)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B.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葵持.作羹(拿着)B.何处望神州..(中国的别称)C.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册)D.愁云惨淡..万里凝(暗淡)4.下列各项中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按原文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与《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抒发了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
(4)《过零丁洋》中以死明志,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句子是:?。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命运的诗句是:,。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6~7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诗词曲五首(附答案解析)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踌.躇(chóu)瀚.海(hàn)冷难着.(zháo)B.松柏.(bǎi)羌.笛(qiāng)寥.落(liǎo)C.狗窦.(dòu)风掣.(chè)飘絮.(xù)D.狐裘.(qiú)兜鍪.(móu)羹.饭(gěng)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中庭生旅谷..(野生的谷子)B.辛苦遭逢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C.何处望神州..(指中国大地)D.望西都..(指长安)3.根据要求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极度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
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抒发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及不尽愁绪与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
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坚持抗战的句子是“_____,_____”。
点明该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
(4)《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气势雄伟,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英雄是人类历史天空的璀灿星辰,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中华民族起起伏伏,低潮时有慷慨悲壮之士力挽民族危亡,振兴时有英雄豪杰人物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4.《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妖娆/富饶麾下/朝晖娉婷/大发雷霆疆域/李代桃僵B.坍塌/彤红绮户/歧路薄暮/抽丝剥茧恭维/觥筹交措C.亵渎/案牍惊骇/遗骸消灭/形销骨立治理/心旷神怡D.瞥见/弊病制裁/栽赃冠军/冠冕堂皇秘诀/决一雌雄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泄气浩瀚眼花缭乱抑扬钝挫B.落第涂墁络绎不绝正襟危坐C.燥热狼藉自出新裁巧妙绝伦D.蹒跚秀颀重峦叠嶂和言悦色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京族的独弦琴是一种奇妙的乐器,仅靠一根琴弦就能弹奏出婉转动听的歌声。
B.4月10日,铁路部门开始在全国实施新的列车运行方案,优化高铁列车开行路线。
C.刚刚上任的世界银行行长表示,推动共同繁荣并消除贫困是世行的使命和关注重点。
D.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使我们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4.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启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比喻)B.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
(拟人)C.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排比)D.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
(反复)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请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内容。
(2)“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5)品读“泪落沾我衣”,试着体会“十五从军”者的心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你很棒的!)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赤壁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没问题的!)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看你的了!)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水调歌头一、做个小词人请把这首词默写在下面!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词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朝________家。
2.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问题。
(1)“此事古难全”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完整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含参考答案)(2)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舂.谷()冢.累累()干戈.()锦衾.薄()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羹饭一时..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知饴.阿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风掣.红旗冻不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坐断..东南战未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干戈寥落..四周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零丁洋里叹零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意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学常识填空。
(1)《十五从军征》出自《__________》。
全诗描绘了一个长年在外征战的__________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
该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__________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西域__________的壮丽景色,抒写了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了__________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的作品。
此词通过对古代__________的歌颂,表达了词人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
(4)《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__________在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
全诗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5)《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__________的散曲作品。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3课《诗词曲五首》各首同步达标练习(含答案)

《诗词曲五首》各首同步达标练习十五从军征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冢.()窦.()雉.()舂.()羹.()饴.()2.《十五从军征》节选自,由代所编。
被称为“乐府双璧”(又名长篇叙事诗双璧)的两篇是为与。
3.默写。
,。
,。
二、阅读《十五从军征》,完成问题。
4.对《十五从军征》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五从军征》描写了一个服役六十五年的老兵回乡后无家可归、满目惨况的悲惨遭遇。
B.作者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人的凄凉;通过对兔、雉栖身于家屋,谷、葵丛生于庭院的景物描写,来说明老兵家园的残破。
C.这是一首抒情诗,诗歌依照人物回家的情景,由远及近,逐层描写。
D.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破人亡的老兵形象,控诉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5.作者返乡的经历如何?情感有何变化?请结合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6.这首诗是如何通过景物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的?7.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积累运用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是代诗人。
他与高适并称为,同为派的代表。
诗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写。
2.默写。
(1)散入珠帘湿罗幕,。
(2)纷纷暮雪下辕门,。
(3)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4)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
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以下问题。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中“忽如”二字用得巧妙,不禁写出了大雪来得急骤,而且表现出诗人的心情。
4.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暗示归途艰险,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春花喻冬雪,展现了边塞雄奇瑰丽的景象。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诗人驻足远望的情形。
D.这首诗以“雪”为中心线索来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
5.“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让人回味无穷,请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情景。
部编九年级的语文下册的《诗词曲五首》的同步练习附标准答案.doc

部编 2020 九年级语文下册24《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 , 给加点的字注音。
冢()雉()狗窦()舂谷(...羹()罗mù()狐裘()锦衾(...阑干()yuán()门风掣()兜鍪(...li áo()落潼关()峰luán()踌躇(...宫阙().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松柏冢累累..(2)不知饴阿谁.(3)瀚海阑干百丈冰..(4)中军置酒饮归客.(5)风掣红旗冻不翻.(6)何处望神州..(7)坐断东南战未休..(8)零丁洋里叹零丁..(9)留取丹心照汗青..(10)望西都 , 意踌躇..精品文档))))3.古诗文默写。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从军征》)(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是在危难关头承担重任的句子是:,。
(3)苏轼是一位豁达的词人,在逆境中也常常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如出游遇雨,却不慌不忙:,。
(《定风波》)仕途坎坷,却仍不失报效朝廷的赤诚之心:,?(《江城子·密州出猎》)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 年,央视推出了一档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一开播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
材料二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
从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什么信息?5.综合性学习。
某班将于本周五下午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副对联。
上联:下联:②班级想要你去邀请郝校长来参加此次活动,你会怎么说?(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简洁)第二课时同步练习二、课内精读(一)阅读《十五从军征》, 回答下面的问题。
6.“十五从军征 , 八十始得归”中的“十五”“八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这首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 ?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回答下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chóu)瀚.海(hàn)冷难着.(zháo)
B.松柏.(bǎi)羌.笛(qiāng)寥.落(liǎo)
C.狗窦.(dòu)风掣.(chè)飘絮.(xù)
D.狐裘.(qiú)兜鍪.(móu)羹.饭(gěng)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中庭生旅谷
..(野生的谷子)
B.辛苦遭逢
..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
C.何处望神州
..(指中国大地)
D.望西都
..(指长安)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难舍与
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B.《十五从军征》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段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
境描写。
C.《过零丁洋》的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
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河表里潼关路”突出写潼关的险要。
这里是历代兵家
必争之地,多少次关系着兴亡的战斗在这里展开。
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是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
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其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
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5.默写。
(1)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5)__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6)《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兵役极度不合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抒发词人千古兴亡之感、不尽愁绪和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的以死明志,表达自己视死如归、忠心报国、名垂
青史的崇高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的壮景,并巧妙注入了作者吊古伤今而
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参考答案
1. C 解析:A项中的“着”应读zhuó;B项中的“寥”应读liáo;D项中的“羹”应读gēng。
2.C 鰾析:“神州”指中原大地。
3. B 解析:诗中没有心理描写。
4.C 解析: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5. (1)雉从梁上飞(2)千树万树梨花开(3)生子当如孙仲谋(4)山河破碎风飘絮(5)伤心秦汉经行处(6)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0)峰峦如聚波涛如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