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无尘车间服装质量的好坏,参考方法
无尘布好坏评判标准

无尘布好坏评判标准
无尘布的好坏评判标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 布种选择:
- 基重:同种布料的基重是否相同,基重越厚实的无尘布质量越好。
- 种类及品质:超细纤维无尘布品质较高,聚酯纤维无尘布品质较低。
- 柔软度:越柔软的无尘布越好,利于擦拭和操作。
- 抗磨损度:抗磨损度越强,无尘布越不容易掉纤维。
2. 封边方式发尘量比较:
- 激光切割:封边程度达99%,不掉屑,无落尘,技术和成本最高。
- 超声波切割:封边程度80%以下,不掉屑,清洗过后封边易撕裂掉屑。
- 热切割:封边程度75%以下,不掉屑,清洗过后封边易撕裂掉屑。
- 一般冷切割:未封边,较易掉屑,技术和成本最低。
3. 品质检测:
- 认证单位检验报告:无尘布是否具有认证单位检验报告,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 离子含量:检查离子含量是否在参考测试标准范围内。
- 吸水性:判断无尘布的吸水性是否符合产品要求。
- 擦拭性:擦拭性越强越好。
- 发尘量:发尘量越低越好。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可以评判无尘布的好坏。
在选购无尘布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符合标准、质量优良的无尘布。
工作服定做-教你如何鉴别工衣品质

织品的外观疵点,是指织品上存在的各种缺陷,如破损、斑渍、色条、破洞、缺经、染色不均、色差、纬斜等。这些缺陷除影响外观,也严重影响织品坚牢度和使用性能,因而对织品的外观疵点必须严格控制。
染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使用中常遇到摩擦、汗渍、洗涤、熨烫、日晒等使纺织品颜色发生的变化,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蚕丝:能燃烧但不延烧,遇火后卷缩成一团,燃烧时有咝咝声,燃烧后有蛋白质臭味,与羊毛相似,烧后成黑褐色小球状物,手触易碎成粉末灰状。
粘胶纤维:近焰即燃,有烧纸气味,留下微量灰色灰烬,易分散飞扬。
尼龙纤维:燃烧前
丙纶:一面卷缩,一面熔化燃烧,火焰明亮,呈蓝色,有略似燃沥青气味,燃烧后灰烬成浅黄褐色。广告衫
二、工作服面料的鉴别方法
燃烧鉴别法:剪一块小布条或扯几根纤维点着燃烧,根据观察纤维燃烧时,有无收缩及熔融,燃烧难易,火焰颜色,燃烧速度,味道,灰烬颜色和性状来判断。
棉麻:燃烧较快,火焰高,能自动蔓延,留下少量柔软的白色或灰色灰烬,不结焦。麻类纤维在火焰中燃烧时有爆裂声。
羊毛:燃烧不快,火焰小,离火即熄灭,燃烧后有蛋白质臭味,灰烬呈卷曲状,黑褐色结晶,膨松易碎。
纺织品的原材料决定其织品的外观特征及基本性质,合理选择织品原材料,对提高纺织品服用性能和加强养护是很重要的,?织品原?材料决定了织品丰满度、光泽程度和手感柔软程度。
织品结构,指纺织品的织纹、重量与厚度、密度、紧度、幅宽与匹长等,在质量标准中都作了相应规定。
织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是指织品的透气性、透水性、吸湿性、缩水率、拉伸强度、抗裂强度、抗顶强度、抗磨强度、抗皱强度、抗疲劳强度等。
工作服定做-教你如何鉴别工衣品质
一、纺织品的质量要求
纺织品是以各种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纺纱、织造、染整等工序制成的产品。纺织品一是要遮体御寒,二要美化生活,所以对纺织品的质量要求可以概括为服用性好、艺术性高、工艺性精、耐用性强。纺织品质量标准规定五个指标:原材料、织品结构、织品物理机械性能、外观疵点和染色牢度。
如何通过检测确保工作服质量

如何通过检测确保工作服质量
如何检验工作服的质量
有许多企业在收到定做的工作服时,不知如何检验他的质量,天曼服饰专业的工作服定做厂家,来教您如何检验工作服的质量。
1先看整体外观,看工作服面料颜色是否有色差,整体整洁,平服,左右对称,各部位熨烫平整光洁,无漏烫,无死褶,无烫黄,极光等现象。
产品无线头,无毛纱,各部位规格符合标准要求。
2 .明辑线顺直,线与面料无色差,无跳针漏针等现”
3 .工作服的规格尺寸和号型是否正确,不能1号的服装上面标的是M号。
4 .左右领,左右袖,左右袋位是否对称。
领子是否服帖,符合领围;装袖是否圆顺,袖山出是否有褶皱;袋位平服,嵌线开袋是否有豁口。
5 .里布是否平整,合适,一般里布比面料稍大,但也不能大太多。
6 .各部位线头整洁,线头一般不超过ICm.拼接处是否有来回针。
无尘车间验收标准

无尘车间验收标准无尘车间是一种高度洁净的环境,用于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制造、测试、组装和包装等工艺过程。
为了确保无尘车间可以满足产品需求,验收应遵循以下标准:1.空气质量标准:无尘车间的空气需要过滤并去除微粒、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
检查室内PM2.5、PM10、恒湿度、恒温度要满足国家、地区相关标准。
2.房间压差:通过对无尘车间的房间压差测试,可以确保空气流向正确并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车间导致污染。
要求房间压差≥10Pa。
3.工作面积:无尘车间工作面积要满足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同时要保证工作人员足够安全、稳定、舒适。
验收时要确认实际面积是否符合规范。
4.地面、墙面、天花板材料:无尘车间的地面、墙面和天花板都需要用防静电、抗污染、易清洁材料进行覆盖。
验收时要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5.空气净化、过滤设备:无尘车间需要安装各种空气净化、过滤设备,用于去除空气中的微粒、细菌等有害物质。
验收时要检查设备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过滤效果是否良好。
6.洁净区域划分:无尘车间需要根据工艺要求将洁净区域划分为不同等级,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验收时要确认洁净区域和等级是否符合规范。
7.人员培训:无尘车间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无尘车间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验收时要检查是否有培训记录和培训证书。
8.工具、设备要求:无尘车间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和设备,并严格按照规程使用和维护。
验收时要检查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并确认是否进行了维保。
以上是无尘车间验收的基本标准,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产品和工艺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防静电无尘服装面料性能的评价与选择

Ev l a in a d S l c in o h a rc f rt e au to n e e t ft e F b i o h o
An i S a i n l a o C oh n t — t t a d C e n Ro m l t i g — c
ZHOU Sh a g y n CHE Ya un—a . N n ( h o o t a E g e r g S ohwU i rt, uh u2 5 2 , hn) S ol f e l n i e n, oco nv sy S zo 10 1 C ia c Ma r n i i ei
防静 电无 尘 服装 用 面 料 的 种类 、 能指 标 以及 评 价 标 准 , 该 功 能性 面料 做 了 全 面 而 系统 的介 绍 。对 不 同 的 防静 电无 尘 面 性 对 料 和 普 通 面 料 进 行 了 常 规 性 能 、S 性 能 和 防 尘性 能 的 测试 , 析 得 出影 响 织 物 防 静 电无 尘 性 能 的 因 素 , ED 分 以及 各 个 因素 之
f rt e me s r me t fa r e e i t, ES e o a c n a t l r v n i n p ro ma c . Af ra ay i g t e o h a u e n s o i p r a l y m b i D p r r n ea d p r cep e e t e r n e f m i o f t n l zn h e
Ab t c : h ee t n o b c i e y i o tn o h n i sai n l a o m lt i g I d f i l e e mi e s r t e s l ci ff r sv r mp ra t r t e a t- t t a d c e n r o c oh n . t e n t y d tr n s a T o ai f c i e
10级无尘服标准

10级无尘服的标准如下:
1. 洁净面料:无尘服应以无尘车间中出产的特级无尘面料为基材,这种面料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质地优良,无纤维脱落,洁净度极高。
2. 缝纫线:缝制无尘服的线要达到高级超细涤纶线,并且要有经过严格筛选的符合相关规定的安全线材。
3. 洁净标志:无尘服衣摆处要有印有表明洁净级别的标志,其洁净度标志要清晰规范,统一标准。
4. 无尘服的口袋:无尘服前衣襟处不要有任何口袋,如因工作需要确有必要设置口袋时,须在前面口袋中设置非起吊带隔层,以防在工作中因接触而污染。
5. 无尘服的设计:无尘服在缝制加工处理时对裁剪、缝纫、压线等各道工序均有严格的技术规范,不得随意操作,以防细微破损使尘粒游离于外。
6. 帽帘、脚踝部分:无尘服头帘、衣领、袖筒口、后背等易污染部位应有防外漏材质。
无尘鞋应靴底防滑、透气,靴筒高度适中,脚踝处具有防漏材质以防止无尘服的衣摆、袖口等污染部位因活动而外漏。
7. 无尘服的整体缝制:无尘服不得有跳线、浮线、毛刺等现象。
四角裤边、领口及裤脚边牙口等要求密合。
因此,穿着无尘服的基本要求是防止微小颗粒物侵入衣服与身体之间的空隙,避免带进洁净室而引起污染。
并且要求服装的缝纫线头要处理好,防止脱落的线头随空气流动而引起污染。
此外,穿着无尘服要穿着得体,不得在操作台或洁净地拖地时穿无尘鞋并脱下,以防细微颗粒物附着在鞋底和鞋底接触的部位而引起污染。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洁净标志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洁净等级,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到你。
洁净服的选择标准和管理规定

洁净服的选择标准和管理规定
洁净服又叫无尘服、无jun服,本质上和防静电服是同一种材质——超净面料制作的,具备不发尘的特点。
洁净服是很多种工作场所必备防护服,甚至可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我们得选好、用好洁净服。
洁净服
洁净服的选择标准:
1、洁净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或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相一一致,并不得混用。
洁净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物。
2、洁净工作服应能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3、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使用的洁净服应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du,洁净服洗涤、灭菌时不应带入附加的颗粒物质,应制定工作服清洗周期。
4、100,000级以上区域的洁净工作服应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
洁净服的管理规定:
1、首先洁净工作服应有编号,专人专用。
2、其次要有状态标识,能够反应出衣服的状态,灭菌时间,有效期,操作人等信息,能做到在有效期内使用。
3、洁净服的洗涤区域、灭菌时间等应具体规定。
用后的洁净服应如何放置处理等。
4、洁净工作服的管理可以设定每周清洗并做相应的记录。
服装质量鉴别有窍门

服装质量鉴别有窍门服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穿着舒适度和时尚感。
然而,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品牌和风格的服装,我们应该如何准确鉴别服装的质量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鉴别服装质量的窍门。
一、细致触感服装的细致触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我们可以通过手触服装面料,轻易地感受到它的质感。
好的面料通常柔软、舒适,光滑细腻。
触摸时,不应该有硬块、粗糙、起球等现象,否则这样的服装质量可能不够理想。
二、缝制工艺服装的缝制工艺直接关系到其质量的好坏。
仔细观察服装的缝线,线头是否规整、针迹是否整齐、部位是否结实等都是评判服装缝制工艺的要点。
好的缝制工艺能够确保服装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三、牢固的扣子和拉链扣子和拉链作为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服装的穿着体验。
检查扣子是否有松动、缺钩或者老化的现象,拉链是否顺畅无阻是鉴别服装质量的重要步骤。
牢固的扣子和拉链能够确保服装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四、合理的裁剪和版型服装的裁剪和版型是决定其合身程度和美观度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遮盖身体的缺陷,突出个人优点,提升整体形象。
查看服装的裁剪线条是否流畅、剪裁是否合理、版型是否匀称,对于评判服装的质量非常重要。
五、标识齐全规范良好的服装质量必然伴随着齐全规范的标识。
我们可以仔细查看服装的标签,包括面料成分、洗涤方式、尺码等信息。
合格的服装应该有清晰可辨的标识,而且标识的内容应与实际相符。
如果标签含糊不清或者标识缺失,可能意味着该服装存在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鉴别服装质量需要我们细致观察和动手试穿。
通过触感、缝制工艺、扣子和拉链、裁剪和版型以及标识等方面的考察,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服装的质量优劣。
希望以上的窍门能够帮助大家在选购服装时做出明智的决策,选择高质量的服装,提升自己的穿衣品味和舒适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评价无尘车间服装质量的好坏,参考方法人体是无尘车间内最大的污染源,一件合格无尘车间服装(以下简称洁净服)对维持无尘车间的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洁净服的评价方法,对洁净服的生产、设计和选购进行指导,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不论适用于哪个等级无尘车间的洁净服,都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洁净性能、静电性能、耐久性和舒适性。
表1是这四个要素的解释和功能。
一、洁净性能评价洁净服的洁净性能需要从无尘和滤尘两个方面来入手,把无尘等同于洁净,是不合适的。
1.无尘无尘指的是服装本身不发尘,这就要求洁净服在生产和设计过程中选择不发尘的面料和辅料,并且在裁剪、缝制和款式设计中减少服装发尘和积尘的可能性。
利用简单的工具可以从以几个方面来判断洁净服的是否具备无尘性能:通过显微镜观察面料是否使用长丝纤维织造棉、麻等天然纤维因为是短纤维,在纤维末端很容易产生颗粒物,因此不能在无尘车间中使用。
因此洁净服必须使用化学合成长丝纤维织造。
并且,由于再生切片纺制的纤维含有一定比例的回收料,其中杂质较多,会增加面料的发尘,因此也不能使用在无尘车间当中。
通过显微镜或高倍放大镜可以很容易的进行分辨:通过显微镜观察面料中加入的防静电纤维是否会成为发尘源洁净服必须使用防静电纤维,选择不正确的防静电纤维有可能造成污染。
目前常见有两种防静电纤维——表面渗碳型防静电纤维和复合纺丝型防静电纤维。
表面渗碳型防静电纤维因为其导电成份涂覆在基体表面,易受洗涤和摩擦大量剥落,增加面料的发尘量,而不可使用在无尘车间环境当中。
复合纺丝型防静电纤维则是将导电成分与熔融状的基体材料充分混合后,再经特殊喷丝孔与基体材料复合成纤,因此耐磨耐洗,不易发尘。
通过显微镜观察,若防静电纤维表面粗糙并有透光点,及可判断为表面渗碳型防静电纤维,不可用于制作洁净服:检查服装的辅料是否不易发尘以下的辅料均有可能对无尘车间环境造成污染:含短纤维的缝纫线、洗标、耳网布、袖口罗纹、脚口罗纹、会发尘的拉毛粘扣带、镀层会脱落的拉链、印刷油墨易脱落的服装标识等。
这也是评价一件洁净服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
洁净服的所有辅料必须使用不易发尘的材料。
检查洁净服的裁剪和缝制是否符合规范不当的裁剪和缝制会增加洁净服的发尘量,这是因为服装裁片的边缘会向外散发微粒,因此,洁净服要求运用卷边、三折边、滚边、或四折边等方式对裁片的连接进行处理(图3)。
并且,对于外露的毛边要进行热熔处理,一些高等级洁净服还要求对面料进行激光裁剪以减少发尘。
检查服装款式是否合理洁净服在款式设计上要求不易积尘,包括:减少服装的褶皱;笔插不得封底;减少不必要的附件(如口袋)。
另外,服装款式设计不能太宽松,可以减少服装的摩擦,控制发尘。
在评价一件洁净服的时候,也应把这些要求作为考核指标。
Helmke滚筒测试除了以上这些简单的评价方法以外,在IEST-RP-CC003.3规定有Helmke滚筒测试法,用以从科学定量的角度评价洁净服及面料的发尘指标。
其测试方法是将服装或消耗品放在不锈钢滚筒里翻滚,用空气微粒计数器测试每立方英尺各种指定大小微粒的数量。
2. 滤尘作为洁净服洁净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滤尘率,在日本也被业界称为捕尘率,指的是洁净服阻隔人体微粒向外扩散的效果。
判断洁净服的滤尘性,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看服装面料的经纬密度经纬密度是反应面料松紧程度的指标,经纬密度越高,面料的空隙越小,滤尘率也越好。
通过市售的经纬密度镜就可以简单的对服装面料经纬密度进行判断。
看服装面料所使用纤维的线密度(D数)一般来说,单根纤维越细(线密度越小),同样面积下纤维排列的总根数越多,填充效果越好,所织成的面料越密实,对微粒的阻隔效果也越好。
因此,高等级的无尘车间一般选用线密度较小的长丝纤维所纺制成的面料制作洁净服。
但是,纤维总根数增加,会导致纤维总表面积增加,从而增加面料的发尘率。
所以,面料的生产商必须根据无尘车间的等级对纤维的线密度和孔数做出合理选择。
此方面的数据可以要求供应商直接提供。
看面料的织物组织织物组织是指面料中经线和纬线的交织方式,一般有平纹、斜纹、锻纹等形式。
洁净服宜选用2/1右斜纹,因为这种斜纹的方向与进入无尘车间前风淋时气流的方向一致,有利于去除沾在衣服上的浮尘,2/1斜纹密度适中,过滤效果较好。
而在相同纱线和经纬密度下,平纹组织因为其最为密实,所以一般应用在高等级的无尘车间当中。
另外对面料做覆膜处理,不仅可以增加面料的滤尘性,还可以使处理后的纤维不易移动,保证面料的滤尘效果不会因为洗涤而快速下降。
看服装款式的设计和辅料是否合理服装的款式也对洁净服的滤尘性有非常大的制约作用,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评价考查:服装的尺寸应适中,太松容易引起摩擦,太紧则可能由于服装过紧,内部小环境空气压力过大,而把微粒从服装薄弱的环节(如,领口、袖口)挤压出来;拉链是洁净服滤尘效果的薄弱环节,必须选用密齿拉链,位置应根据作业动作做出合理设计,避免拉链位置正对操作部件;袖口不仅要求不发尘、高滤尘,还要求和手腕贴合度紧密,有高弹性;系扣物要求紧密性好,方便调节;要根据无尘车间的等级选择不同目数的网眼面料,等级越高的无尘车间,选用目数越大的耳网。
粒子过滤效率测试和无尘性能一样,IEST-RP-CC003.3也对过滤效率的测试做了规定,方法是在一定压力差下,通过洁净服面料抽取空气,用空气微粒计数器在面料的逆流和顺流两个方向测得微粒数。
其两个方向微粒数对比的结果显示了面料阻拦粒子的能力。
此外,对于洁净服的整体洁净性能,IEST-RP-CC003.3还推荐了Body Box测试。
是在一个受控的区域(bodybox)里,穿着洁净服的测试人员在指定区域内按节拍做各种标准动作,然后用空气微粒计数器向body box内抽空气对微粒进行计数。
这个测试的目的是将面料、辅料、设计及制作等诸多因素综合后,在动态的环境中对洁净服的洁净性能做综合评价。
由于可变因素较多,数据并不是绝对准确,只可用来作为参考比较。
二、耐久性洁净服的效用是随着使用时间而递减的,保证洁净服性能的耐久性,不仅有利于减少洁净服的更换频次,降低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洁净服在使用期限内的失效而对生产造成的危害。
洁净服的耐久性,需要从洁净性能的耐久和静电性能的耐久性两方面来考虑。
洁净性能耐久性的主要指标是面料的起毛起球等级,反映的是面料在规定程序下摩擦一定时间,表面所产生的变化情况。
摩擦起毛起球等级低的服装,在使用过程中,纤维容易断裂起毛起球,并产生微粒,污染无尘车间环境,纤维的断裂又会导致洁净服局部过滤效率下降,无法满足滤尘性要求。
国标GB/T4802.2对织物起球试验做了明确规定。
除了标准的起球试验以外,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洁净服洁净性能的耐久性:通过显微镜观察防静电纤维的并丝质量。
并丝质量的问题是由于张力控制不均匀造成的,浮在面上的导电丝很容易被勾断,继而会从面料中脱落,既影响导电性能,又破坏洁净度(图5)。
用粘扣带的钩面对服装固定位置进行着力摩擦,对两件服装的摩擦起毛进行观察对比,也可以初步判断洁净服纤维的起毛起球情况;浮长较短的织物组织,由于纤维之间牵引力较大,不易起毛起球;经纬密度较密的面料,也不易起毛起球;在高等级的洁净服上,应尽量少使用粘扣带,可使用金属按钮来调节松紧;还可以通过覆膜的方式提高面料的耐久性。
洁净服静电性能的耐久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防静电纤维来实现,前文所说的复合纺丝型防静电纤维,由于它耐洗涤、耐磨擦、耐弯折,适合用在洁净服中。
国标GB 12014中规定,防静电工作服必须在洗涤33小时(模拟洗涤100次)以后,其静电指标合格,产品方能列为A类合格。
此外,也要考查洁净服作为工作服的耐用性,其中包括:服装面料的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和接缝强力。
在我国相关标准中,对这几项指标及测试方法都有规定。
三、静电性能除了产品本身对静电的敏感性要求之外,大多数无尘车间要求环境长期处于恒温恒湿条件,无尘车间内产生的静电更加不易消除,洁净服的静电控制性能也就尤为重要。
确保洁净服静电性能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选择防静电性能良好的面料,二是保证服装整体的电气连通性,在穿着时良好接地。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洁净服的防静电性能:1.检查服装面料中的防静电纤维面料的防静电加工方法通常有三种:①织物用抗静电整理剂作后整理;②以提高织物吸湿性为目的的纤维接枝改性、亲水性纤维的混纺和交织;③混纺或嵌织防静电纤维。
前二类方法的作用机理都属于提高织物回潮率和亲水性、降低绝缘性,以加速静电泄漏,所以在干燥环境中或经过多次洗涤后,效果或不耐久、或不显著,一般只应用在普通服装用织物上。
只有第三种方法可持久、高效地解决纺织品的静电问题,所以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纤维的电阻、加入量和加入方式决定了面料的防静电性能。
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防静电纤维加入量越大,则面料的防静电性能越好。
可根据无尘车间的静电敏感等级,选择不同加入量的面料。
防静电纤维一般为黑色或灰色,因此嵌织防静电纤维的外观一般呈黑色条纹或格子状。
检查方法是,用剪刀沿黑色导电纤维的边缘将面料剪开,并将这黑色的导电纤维分离出来,用放大镜观察其中是否有一根或几根比较粗的纤维,用表面电阻测试仪测一下分离出的导电纤维的电阻。
连续拆出几根,可基本判断出面料中的每一根黑丝是否都含有导电纤维。
此外,前文中提到过,表面渗碳型防静电纤维因其本身特性不适合用于无尘车间环境,因此,在检查时也要注意加以判断。
2.判断服装面料是否加入了防静电助剂加入防静电助剂的面料除了静电性能不理想、不持久以外,因为助剂本身也是一种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会对无尘车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不能在无尘车间在使用。
判断方法是:用万用表分别测量面料的经向及纬向电阻(注意不要接触到黑色导电纤维),所测电阻若小于109Ω即可初步认为此面料经过防静电剂处理,不可用于洁净服装的制作。
3.检查服装是否使用导电辅料要确保整件洁净服的电气连续性必须使用导电缝纫线;对一些静电要求特别高的洁净服还必须在面料拼接部分使用导电带,并在袖口、脚口处使用导电罗纹;必要时在洁净服的适当位置上增加接地点。
这些辅料的使用都是判断洁净服静电性能的直观依据。
4.检查服装和面料电阻测试洁净服的电阻是评定洁净服静电性能较为简单、可行和可靠的方法。
其方法是将测量电极(重5磅)放置在洁净服的指定位置,再用绝缘电阻表对其电阻进行读数即可。
对于防静电纤维经向嵌织和防静电纤维经、纬向嵌织的洁净服,有不同的测量方法.用手持式表面电阻仪也可以简单的判断洁净服的静电性能。
合格的洁净服应该是电阻较小(在一定范围内),电阻值稳定。
国内外对于洁净服和防静电洁净面料的防静电指标均有规定,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和指标如下:●AA TCC Test Method 76-2000中规定了面料表面电阻的测试方法;●ESD STM 2.1中规定了服装点对点电阻的测试方法;●JIS L 1094中规定了测试摩擦带电电荷量和摩擦带电电压的方法,我国的GB 12703收录了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