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秋菜慎防虫
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哎妈呀,说起这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咱东北人可得好好唠唠!种菜这事儿,不容易,尤其是防虫子,那更是一大难题。
不过别担心,今儿个咱就分享几招实用的,保管让你的菜园子绿油油,虫子都绕着走!
要想防治病虫害,首先得从根儿上找问题。
你得先瞅瞅蔬菜叶子上有没有黄点子、小窟窿啥的,那就是虫子干的活儿。
这时候,咱得用物理方法,比如挂黄板,诱虫灯啥的,虫子们一看,哎呀妈呀,这光亮堂的,都往那飞,咱就趁机把它们给灭了。
还有啊,记得定期翻土,别让虫子在土里头藏着掖着。
喷药也行,但得挑那没毒的,不然吃了菜,对身体可不好。
得注意,别一股脑儿地喷,得按说明用,不然虫子没死,菜先给整蔫儿了!
说到安全性和稳定性,咱得讲究个科学。
那些个生物农药,挺好用的,还不伤地,虫子一闻,立马晕头转向。
还有啊,自己种的菜,吃着也放心,不用担心农药残留啥的。
只要咱按照规矩来,这菜啊,长得稳稳当当,产量也嗷嗷的。
这技术啊,应用场景多得很,家里小院儿、大棚里,哪儿都能用。
关键是它优势大,成本低,效果还好,比那些贵的农药强多了。
而且,用了这技术,咱还能少打农药,保护环境,一举多得!
就说我邻居老张吧,以前种菜总被虫子糟蹋,后来用了这些方法,嘿,菜园子跟新的一样,绿油油的,产量还翻了一番!他逢人就夸,说咱这办法好,既实用又环保。
所以啊,防治病虫害,关键还得靠科学,别一股脑儿地乱来。
咱得用对方法,才能让菜园子长得好,吃得也放心。
这方
法,简单实用,大家伙儿赶紧试试吧,保证让你乐呵乐呵的,再也不怕虫子来捣乱!。
蔬菜病虫害防治及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蔬菜病虫害防治及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蔬菜病虫害防治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要利用合理的栽培措施来减少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
具体措施是:
1、与非同类蔬菜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并做好种子消毒(先用温水浸种2--4小时,再用恒定55℃热水浸种30分钟或用多菌灵600倍液浸种1--2小时)。
3、前茬收获后及时消除田间病株残叶,深翻晒土,并可每亩用100公斤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减少病虫源。
4、高畦种植,搞好田间排水。
5、加强肥水管理、多施磷钾肥和腐熟有机肥。
施肥不过浓、不太近根。
农药防治要做到合理安全使用农药
1、严禁在蔬菜上使用甲胺磷、甲基1605、六六六、氧化乐果、呋喃丹等标有“剧毒”、“高毒”、“高残留”字样的农药,应选用标有低毒、可在蔬菜上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农药。
2、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上标明的使用浓度用药,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
用药后要保证足够的安全间隔期才能收菜上市(可在蔬菜上使用的杀虫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一般为7天左右,部分杀虫剂的安全间隔期较长,如杀虫双15天,巴丹21天等;杀菌剂的安全间隔期一般为10--15天)。
3、抓住最佳的喷药时机,杀虫宜在害虫幼龄期喷药扑杀,防病宜在病害初发期喷药防治。
夏秋季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株健壮,增强抗害能 倍液、 73 %克螨特
力。
1000倍液、41%金霸螨
2000倍液、2蛛、侧多食跗 线螨、黄茶螨、茶半跗线螨、 茶嫩叶螨。茶黄螨主要危害辣 椒和茄子,近几年杭州地区丝 瓜上危害加重,在7--9月危害 重。
茶黄螨
茶黄螨又名白蜘蛛、侧多食跗线螨、黄 茶螨、茶半跗线螨、茶嫩叶螨。茶黄螨 主要危害辣椒和茄子,近几年杭州地区 丝瓜上危害加重,在7--9月危害重。
白粉病
白粉病:
症状:主要为害黄瓜、长瓜、日本南瓜 和豇豆的叶子,一般在植株生长中、后 期为害较重,常造成茎、叶枯死。发病 初期在叶表面上出现白色近圆形的粉斑, 以后逐渐扩大相互连接成片,最后白粉 遍布整个叶面,后期粉斑变为乌白色或 灰色。叶片黄枯,一般不脱落。粉斑通 常发生在叶的正面,有时叶背也有发生。
斜纹夜蛾除为害甘蓝、 花椰菜、白菜等十字花 科蔬菜外,还为害茄果 类、瓜类、豆类以及芋 艿、甘薯等多种蔬菜作 物、粮食作物及观赏植 物。
斜纹夜蛾的为害特点、生活习性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花 生活习性 每年的七、八、九
蕾、花及果实,严重时 月份为大发生期,成虫昼伏夜 可将全田作物吃光。在 出、趋光、飞翔力较强,喜产
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安全间隔期 生物防治、灯光诱杀 、科学施肥等
必须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限,对症下药。
搞好预测预报,做到有针对性地达标防冶。
根据田间病虫分布状况,准确选择施药方式、 剂量的次数,禁止盲目加大农药浓度和用量。
绝不能盲目打保险药,三天一小打,七天一大 打,打得病虫没有了,而蔬菜也受到了农药的 严重污染,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夜晚出来取食,幼虫有假死性,
夏秋白菜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夏秋白菜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夏秋白菜(热水白菜)生长期短,病害和蚜虫发生一般较轻,菜青虫和夜蛾类(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害虫、黄条跳甲及猿叶虫危害较普遍,是无公害防治的重点。
因此虫害防治一般要抢在害虫发生危害前,即出苗后,就喷合适药剂预防,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损失。
更重要的是能减少农药残留量,保证生产出合格的无公害蔬菜。
(1)夏秋白菜软腐病、霜霉病、蚜虫、菜青虫、菜蛾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同春白菜部分。
(2)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近年这两种害虫危害夏秋白菜呈暴发危害。
①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注意在田间或附近其他蔬菜上调查其卵块,在发现卵块后4~6天是防治适期,应及时喷药防治。
②农业防治:在秋季深翻土地,消灭越冬蛹,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③人工捕杀。
利用夜蛾成虫喜糖醋习性,用糖醋液加少量敌百虫原药诱杀成虫。
也可人工采卵,消灭卵块或发现“纱窗”,消灭初孵幼虫。
④药剂防治:应在出苗后或根据预报在幼虫发生高峰期前,根据虫情每隔7~10天左右进行12次药剂防治。
药剂可选用3000倍的20%杀灭菊酯或2000倍的10%二氯苯醚菊酯或1000倍的50%辛硫磷。
由于它们与菜青虫常常同时发生,可以一并进行防治。
(3)黄条跳甲和猿叶虫的无公害防治技术黄条跳甲和猿叶虫在个别菜田是夏秋白菜的主要害虫。
黄条跳甲幼虫危害根部,造成茎叶萎蔫死亡,成虫咬食叶片,其危害性大于幼虫,并且是传播软腐苗菌的重要媒介。
猿叶虫主要咬食叶片。
①整地消除虫源。
根据卵的产出时间和地点以及土表层深度,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落叶周围杂草,抓紧空地时期曝晒地表,在整地前喷撒石灰,播种前7~10天进行耕翻土地和晒垡,对无卵、无蛹和灭虫都有良好效果。
②利用黄条跳甲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其成虫。
③及时清除田间周围杂草,破坏其蛰伏场所和中间寄主。
④药剂防治:用800~1000倍的晶体敌百虫或马拉硫磷喷于根周,在发现幼虫时喷布,杀虫效果好。
也可在产卵前期,用4000倍的20%杀灭菊酯,2000倍的10%二氯苯醚菊酯,800~1000倍的50%敌敌畏喷布,效果较好。
夏秋蔬菜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夏秋蔬菜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作者:刘丽孔繁华来源:《吉林蔬菜》2016年第04期危害蔬菜的地下害虫有沟金针虫、蛴螬、蝼蛄、小地老虎、细胸金针虫、黄地老虎等,但危害最重的是前四种害虫。
1发生特点1.1沟金针虫:金针虫又称土蚰蜒,以幼虫在土壤中为害块茎。
老熟幼虫体长20耀30毫米,体躯细长呈扁筒形,体壁坚硬而光滑,具有黄色细毛。
身体金黄色,头部暗褐色,胸腹部背面中央有一条细纵沟,尾端分叉并稍微向上弯曲。
沟金针虫对地温较敏感,其活动和为害的适宜地温为15益耀23益。
所以沟金针虫对蔬菜的为害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在春季3月底至5月底,二是在秋季9耀10月份。
其为害症状是在种子或根系中串食为害,或是蛀入主根或地下茎的髓部取食为害,造成种子被食或植株严重生长不良。
1.2蛴螬: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统称,也叫白土蚕。
蛴螬体躯肥大、弯曲成“C”形,体壁柔软多皱;身体呈乳白色或黄白色,头部呈黄褐色或红褐红,腹部肥大。
蛴螬主要是取食种子,其次是须根和块茎。
因为它的为害,豆科蔬菜很少能够一播全苗的;在马铃薯块茎的表面啃食或进行坑状危害,甚至吃去半个块茎,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1.3蝼蛄:蝼蛄又叫拉拉姑。
以成虫和若虫进行为害。
蝼蛄在地表下潜行常把根割断或对根造成机械损伤,为害根系呈麻状,最终造成缺苗断垄。
发生时期主要是在春季的3~5月和秋季的9~10月。
夏季和冬季钻入深土层越夏越冬。
1.4小地老虎:小地老虎又名切根虫,是鳞翅目夜蛾类的幼虫,以幼虫危害为主。
小地老虎的老熟幼虫体长37耀50毫米,呈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臀板黄褐色,具有两条深褐色纵条纹。
小地老虎夜间出来为害,白天钻人土中,不易被发现。
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春季5月份从南方迁飞至北方,在杂草和蔬菜苗上产卵繁殖。
2综合防治2.1农业防治2.1.1初冬深翻土壤:在蛴螬大量发生的地块,冬初翻耕土地,不仅能直接消灭一部分蛴螬,并且将大量蛴螬暴露地表(或浅土层中),使其被冻死、风干或被天敌啄食。
浅析秋白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浅析秋白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摘要】秋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但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常见的病害包括灰霉病、轮斑病等,而常见的虫害则有菜蛾、蚜虫等。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农民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合理轮作、间作、耕地消毒等措施。
化学防治技术虽然有效,但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生物防治技术也应该得到重视。
秋白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着重于绿色环保的防治手段的探索和应用,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秋白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危害性,栽培特点,常见病害,常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秋白菜病虫害的危害性秋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但在其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对其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病虫害不仅会导致秋白菜叶片枯黄、畸形,还会使其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全株死亡。
常见的病害包括炭疽病、霜霉病、锈病等,而常见的虫害则有菜青虫、蚜虫、蝗虫等。
这些病虫害不仅使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还给环境带来了污染,严重影响了秋白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及时有效地防治秋白菜的病虫害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才能保证秋白菜的正常生长,提高产量,保证农民的经济收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秋白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水平,保障秋白菜生产的顺利进行。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秋白菜,推动农业的发展。
1.2 秋白菜栽培特点秋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种植。
秋白菜的栽培有其独特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其病虫害。
秋白菜属于十字花科蔬菜,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
它对温度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至2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在种植秋白菜时要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和适当的栽培措施。
秋白菜生长期较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和适宜的灌溉管理。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无公害蔬菜是指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以保证蔬菜的健康和营养价值。
为了实现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必须采用科学的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
合理选择蔬菜品种是无公害蔬菜种植的首要步骤。
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以提高蔬菜的抗病虫害能力。
要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肥沃和健康。
无公害蔬菜种植中,应采用有机肥料和有机土壤改良剂,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增加土壤的抗病虫害能力。
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
通过定期巡视和病虫害调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趋势,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规模和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要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包括使用覆盖物、防虫网等措施,阻断病虫害的传播路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引入天敌、施用生物农药等,增加病虫害的天敌数量,提高防治效果。
要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应采用综合防治的原则,结合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要加强蔬菜的质量安全控制。
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标准,通过加强质量监控和检测,确保蔬菜的品质和安全。
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需要采用科学的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通过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加强土壤管理、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等措施,以实现无公害蔬菜的种植。
这不仅可以保证蔬菜的健康和营养价值,也可以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蔬菜病虫害的常见防治方法

蔬菜病虫害的常见防治方法蔬菜病虫害在农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给蔬菜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治蔬菜病虫害,农民们总结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帮助农民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
一、合理的种植结构合理的种植结构是预防蔬菜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农民要根据蔬菜病虫害的特点和发生规律,采取合理的轮作和间作等措施。
合理轮作可以有效地破坏蔬菜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减少害虫和病菌的发生。
合理间作可以有效地利用蔬菜之间的共生效应,降低病虫害的风险。
二、地力养护地力养护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基础措施。
农民应该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保持土壤的肥沃和健康。
适时翻土、松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同时,定期进行土壤消毒,杀灭土壤中的一些有害菌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农民应该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合理施肥。
不同蔬菜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合理施肥可以提高蔬菜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要注意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和病虫害的滋生。
四、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常见的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之一。
农民可以采用遮阳网、防虫网等物理隔离措施,防止害虫的入侵和传播。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树立支架和搭建蔬菜棚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合理的浇水和通风也是物理防治的重要手段。
五、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民可以利用天敌、寄生性益虫等生物资源,对蔬菜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
通过释放天敌和寄生性益虫,可以达到调节蔬菜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减少害虫对蔬菜的危害程度。
六、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常见的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但是,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农民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选择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误用,以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